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杨绛《一百岁感言》读后感范文3篇(一百岁感言杨绛赏析),以供借鉴。
杨绛《一百岁感言》读后感范文1
近日,读杨绛的《一百岁感言》,颇有感触。杨绛在文章中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文中的两个“到最后”,是她内心世界的剖析和解读,也是她对人生过往的归纳和总结,句句都触及到生命的本质。
也许你认为,她的观点里面有些宿命的成分;也许你觉得,这只是她的一管之见,没有什么代表性。可是,作为一位百岁老人,作为一位富有才情的知识女性,她的这种领悟,至少是肺腑之言,至少是洞察世事的人生体验,如果说够不上你所认为的什么人生真谛,那它至少是真话实话,她不会参假。
杨绛曾著有《我们仨》一书,书里记载和讲述了其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和情感故事。人们知道钱钟书,却未必知道杨绛。杨绛贤淑聪慧,甘为嫁衣。钱钟书是个书痴,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甚至到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步,是夫人杨绛一直扶持他,陪伴他,照料他,她始终融入并拥抱着钱钟书这个“围城”,没有也不愿意走出来。
人不到一定阶段,是不会盘点过去的;人不到一定年龄,也是不会沉下心来思考人生的。因为,人是带着梦想来的,是带着新奇来的,从年少到年老,总想潇洒走那么一回。人是一种过活,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理解,只有吃过了馒头,才知道馒头的味道,哪怕是摸着石头过河,哪怕是头撞在了南墙上。酸甜苦痛总要个人去感知,喜怒哀乐总得自己去体验,别人代替不了,也代替不得。
既然自己的人生自己走,别人的体验当然也就代替不了自己的体验,我们不可能沿袭和套用别人的老路。但是,别人的人生经验可以借鉴,他人的精神成果可以分享。当我们面对同样一个世界,同样需要寻求生命本真的时候,那些先哲们,许多大家们,其实已经给我们留下了答案,他们的人生感悟,是历练成真的思想精华,是赖以传承的文化瑰宝。
滚滚红尘,世事变迁,浮躁的往往是人心;诱惑世界,物欲横流,纠结的往往是心态。人啊,都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或喜悦或忧伤,或逍遥或沉重,或盲目或轻浮地过活,何时能够沉淀内心,不随波逐流,不为杂念所困,不为繁碎所累,认认真真地做回自己,聆听和感受一下宁静的内心,明白自己的来去和归路?
世事维艰,静观人间沧海桑田;千古昭昭,闲看天上云卷云舒。虽然我们达不到也不必追求这种超然的境界,但我们深知,每个生命总有了结的时候,每个人生总有走完的那天,人生的经历不同,其生命的精彩程度和价值份量也不相同。尽管谁也无法预知自己的人生能走多远,但是,正像杨绛说的,“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会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和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当我们慨叹人生几何的时候,是否愧对和遗憾曾经的过往?
杨绛终身与书为伴,平生喜爱看书与写作,孤单的晚年更是如此。她看似形影孤单,精神却非常丰富和充实,内心强大而坦然。她的心里装着一个特立的世界,她本身也是一个特立的世界。她凝结人生精华,所散发出的,始终是知识的力量和品格的芬芳。她与世无争,心静如水,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把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归于精神。这便是她的人生哲学。
我们是否也能够炼出自己的香精,榨出生命的'香味来?
杨绛《一百岁感言》读后感范文2
近日读了网上流传的《杨绛一百岁感言》,如果真的出自杨女士的手笔,就这篇文字本身,我有很多问题想问她:您说“我得清洗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可这世界是污秽与美好共存的世界,并不完全是个污秽的世界。您说您沾染了污秽,是想说您原本是没有污秽的吗?难道污秽和美好的秉性不是每个人先天就并有的吗?您通篇怎么没提到您在这世界上曾经历了很多的美好呢?人们都把家当做生命中最温馨、最安全、最想去的地方,可您把您将要去另一个世界说成“回家”,您这么说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您没有家的感觉呢,还是认为自己本不属于这个世界呢?
通常人在晚年都想回老家入土、“落叶归根”,难道您觉得您的根不在这个世界,而在您将要回的“家”?您在世时使用了这世界的资源,成了名家、获了美誉、得了利益,到最后说了句“我得清洗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您对在这世界上享受的、获得的美好的东西,就不心怀感激或者没有一点感慨吗?
您接着说“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这话对很多普通人来说,可能都会有同感。可您“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这说明您这一生什么都享受了,您非常地幸运啊,您不该说“够苦”呀?您这么描述您的一生,看似一种自谦,其效果让不知多少读者羡慕您的一生啊!就算您“文革”中受了点“苦”,其间您也能和您的丈夫经常“密会”呀?就算您的丈夫、女儿先于您去世了,您也是有过一个美满的家呀?您应该知道有很多人一辈子都成不了个家吧?
紧接着您解释的“够苦”,就是因为“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难道受欺负、受排挤、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与人周旋以及吃亏这些,比起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颠沛流离、流落街头等等,也算得“够苦”吗?难道您活到100多岁了,还不认为这些都是普通人活着要经历的常态吗?
稍后您说“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可是,物质的进步提高了人的精神享受水平,精神境界的升华使人创造出更为精美的物质产品,这样的例子您应该知道吧?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不仅不是对立矛盾的,两者恰恰是互相依存、互相提升的,不存在谁胜谁负的问题。再说,怎么“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呢?我们每天由食衣住行、吃喝玩乐带来的“快乐的享受”,您说说哪一样离得开物质?您是想说自己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自己是个不物质的人吧?可您这一生名利双收,物质享受是没有缺着呀,您不能说您的一切享受都属于精神吧?就算您享受的都是精神的,怎么还是由忍受变来的呢?好像您过去的享受是受委屈似的。如果您这句话是想表达您个人的一种人生观,倒可以让人理解,但说“这便是人生哲学”,有些言过其实了吧?
您既然说人会经历诸如被利用欺侮、被损害、与人周旋以及吃亏等等的“苦”,您怎么又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呢?引用一句一般人常说的话:“没有人活在真空里”,每个普通人都逃脱不了与这世上的他人有或多或少的、不确定的关系,难道您感言里说这句收尾的话,就是想告诉大家您不是一个普通人吗?可是不论是普通人还是伟人,不是常常离开这个世界了也不得安宁吗?这世界上的哪个人、什么时候与他人毫无关系啦?您可是名人呀,您这话如果让涉世不深的年轻人解读成“我自己的世界和他人毫无关系”,形成自私、自利、自大、自负、自我、自恋和我行我素的人格,其负面影响多大,您能估测得了吗?
杨绛《一百岁感言》读后感范文3
故人笑比中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一张简朴的木桌,摆一卷微微泛黄的的书籍,伴一杯素盏在侧,上方回旋着的袅袅白雾,沉淀出岁月的厚重感。我,已许久没有此番闲情雅致,在灿美的阳光下,捧一本书籍潸然泪下。我吮吸着这淡淡的书香,从那微晕的墨色中,隐约扬起一场我与书的邂逅,我与杨绛先生的邂逅,我与《一百岁感言》的邂逅。那便是一场场逾越灵魂深处的精彩。
她,是钱钟书眼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她,是人们眼中“最美的百岁老人”;她,是我眼中不愠不怒、不卑不亢的传奇女子。丈夫早逝,她又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痛,但即使一个踽踽独行在冗长的时光中,她也只独自整理尘封的旧忆,于光阴的荒芜中淡然,于她的世纪优雅一生。
2011年,她一百岁,已独自在光阴中行走了许久,然后,她停了下来,嘴角挂着慈祥淡然的微笑,用微微颤抖的手执起笔,写下《一百岁感言》。她一百岁了,似乎已走到人生的尽头,这一生,她将自己的唯一一场大戏——人生导演得淋漓尽致,用自己最喜欢的姿态走过漫长岁月,似水流年。优雅着,走过一生。
她的文字衰而不伤,怨而不怒,安静得难以表达的优伤渗透入字里行间。对我而言,这一行行字迹,有如沙漠中的甘泉,涌出宁谧与安慰,洗心涤虑,悦情悦性,让我能品味这世事的不易,那份处事时难得的豁达与安然。这本书在曾经的我最坚难时给了我鼓励。
窗外的雨连绵不绝,滴滴答答的声音仿佛渗进我的心,怎么也停却不了。同学们议论纷纷:“她还是班干部,就考了这么点分?还没我考得高,”我攥着试卷的手隐隐出汗。不知过了多久,一双温暖的手拍了拍我的肩,将一篇《一百岁感言》置于我的桌上,于是,“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这是杨绛先生《一百岁感言》中的一句话,也是我生命中何其重要的一句话。我读到这一句感到幸运又遗憾。何其幸于遇见了这句话,又何不幸地如此迟才遇见它。
窗外的雨停了,我知道我生命中的雨季也终于结束了,我开始回过头仔细品味这本书,每当我迷茫亦或是挫败,脑海中总会想起杨绛先生说过的话,写过的字,似一种有形又像是无形的力量,无时不刻激励我走向人生舞台。我始终感谢杨绛先生给我的启迪,以及她的文字还给我的震撼与感动。
眼光是他人的,生命却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来这世间走这一遭,不容易。如果错过了生命中本该由自己主宰的精彩,多么可惜。前行吧,不畏他人的眼光,向着心中的月亮。“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坐看天边云卷云舒。”像杨绛先生一般,坦然而对一切,想必我们便多了一份超于常人的脱俗与感动吧。
雁过无声,岁月无痕。先生已不在人世,但她的精神,她的人格,她的作品,她的《一百岁感言》必将永垂不朽。此情不关风与月,百年杨绛不了情。
这世间,偏有杨绛一人,也唯有杨绛一人。
杨绛《一百岁感言》读后感范文3篇(一百岁感言杨绛赏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