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第十二期观后感开场白2篇 《朗读者》第一期遇见开场白

时间:2022-09-16 18:03:00 观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朗读者第十二期观后感开场白2篇 《朗读者》第一期遇见开场白,欢迎参阅。

朗读者第十二期观后感开场白2篇 《朗读者》第一期遇见开场白

朗读者第十二期观后感开场白1

  5月6日晚8点,央视《朗读者》迎来第二季最后一期节目。在这场以“青春”为主题的朗读中,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携4位女排国手惠若琪、魏秋月、徐云丽和袁心玥登场,献上了她们对于对生活的感悟。

  与主持人董卿对话时,郎导将自己运动员生涯刻苦训练、2016年里约奥运会率队逆境崛起、战胜困难的事迹娓娓道来。

  谈到2013年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当时内心很纠结:“当时我看到女排的情况不是太好,我就想,我能把她们带到哪里?这批队员对我来讲很生疏了,所以我觉得捋不出头绪来。另外我身体也不好。但当时我算了下,离我退休还有4年,哪怕给中国女排留下一些经验和训练方法,带一下年轻的教练,我觉得还是值得的。”

  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的夺冠道路上一波三折,最终荣膺MVP的朱婷一度压力非常大,对此郎平介绍帮助朱婷泄压“上去别怕输,别想着输,我们是赢来的”。

  郎平还第一次公开了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与东道主巴西队的1/4决赛前发给朱婷的那条微信,甚至表达了对于朱婷是自己第一爱徒的“偏心”。这是郎平指导在奥运会期间给朱婷发的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微信。

  当时,作为第一主攻手朱婷虽然获得郎指导充分信任,但毕竟刚刚年满22周岁,面对奥运会这样重大的`比赛,心理状态难免会有起伏,这也直接导致了中国女排在小组赛中一路磕磕绊绊,因此,在关键一战到来之前,郎平发出了这样一条微信。

  郎平写道:朱,我们俩师徒一场是缘分,我有徒弟遍布世界!你是我最为值得骄傲的!只要站在球场上我就是最棒的!加油一切困难都是考验,相信你一定能够战胜困难!

  朱婷回复:谢谢您郎导,我心里知道您一直对我都很好,能做您的队员是我的梦想,我会加油拼到最后一个球。

  朱婷收到短信后感动的泪流满面,郎指导的短信让她重拾信心,接下来的比赛中,她及时调整了心态,发挥愈来愈好,最终在朱婷的带动下,中国女排在时隔12年之后,再次站在了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上。

  2014年世锦赛亚军、2015年世界杯冠军、2016年奥运会冠军,中国女排能够拿到这么多荣誉,离不开长年累月刻苦训练,就连一个斜线球都要连续扣两至三个小时。

  4位女排队员来到现场

  回顾里约奥运会那段煎熬的日子,郎平坦言连做梦都是在想着比赛,超负荷地工作。在里约,郎导经常研究录像至深夜,只能吃方便面充饥,“没办法,下一轮的对手很晚才结束比赛。我们的工作相当繁忙,做梦都是比赛的画面。不过吃泡面也没变胖,大家都说我瘦了、脸尖了,结果一称体重,比奥运会前瘦了14斤。”

  谈到去年里约奥运会夺金后的感受,她说:“我是欲哭无泪,当时就感觉心里这块石头放下了,想激动也没有眼泪了。”

  尽管运动员时期历经辉煌,但郎导很少向弟子们谈及那些时光,“其实我会屏蔽那段历史,这是为了更好地站在教练的角度思考问题。”

  董卿朗读了上世纪80年代郎导写的一段文字,让大家回到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摘金的场景:“胜利了!胜利了!是梦吗?这是梦吗?我只感觉我们场上六个队员是那么默契,那只球那么听话,任我们随心所欲,站在球场的中国队告诉人们,她们无所畏惧。”

  如今在高妹林立的新中国女排队伍中,1米84的郎平调侃现在已经找不到合适的位置了,但回顾80年代在国家队的身高,还是数一数二的。在身高不够的前提下,女排采取了魔鬼训练法,“欧美强队又高又壮,我们要请一些男陪练,他们的扣球又快又重。记得有一次,有个教练站在高台上扣球,前排拦网判断错了,那球啪地打我脸上了。当时我觉得脸不是疼,而是‘爆’了。后来一看,瞳孔都放大了,脑震荡!我现在记忆力不好,可能跟那个球有关系。”

  郎导谈到老女排当年训练的强度:“防守就要练习两个小时,更可怕的是,除了防守还要扣球,完了之后,我每天还要‘加班’——所有队员给你捡球,教练一对一打防。每天我都要被单拎出来‘开小灶’,进行‘极限防守’。有一次我们训练从上午8点一直扣到下午3点,连扣7个小时,第二天腿全肿了。”

  郎平感谢恩师的磨练,“我觉得,教练折磨你,就是让你在特别困难不顺的时候,还得平复这种情绪,还要就是那种斗志。”回顾青葱岁月的最大感受,郎平直言作为排球人非常幸运,“还好我打排球,就是特别幸运,能够在中国女排这个集体,遇到这么好的教练,这么好的队友,在女排最辉煌的时候,我参与了,而且我也是一个主力队员,我觉得特别幸运。”

朗读者第十二期观后感开场白2

  “有人说,青春是那么美好,唯一的缺点就是消逝得太快,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拼劲全力,好好生活。感谢收看《朗读者》,明年再见。”说完这段告别词,主持人董卿转身离开,舞台上大门也缓缓关闭……上周六晚,央视《朗读者》播出了第一季的最后一期节目。

  从第一期的“遇见”到最后一期的“青春”,在过去3个月中,《朗读者》以12个各具特色的主题词,吸引了各种各样的朗读者。他们的人生故事和深情朗读,引发了无数观众的共鸣,节目的热度也水涨船高,豆瓣评分更高达8.6分。

  5月15日,《朗读者》还将在央视综艺频道推出特别节目,少年偶像王源等的访谈和朗读部分都将在特别节目中与观众见面。

  从“遇见”开始 以“青春”告别

  “青春就是充满希望,充满生命的活力。”继冯小刚、老狼、郎平等人的亮相之后,在《朗读者》最后一期的尾声,钱谷融、韩美林、余光中、马识途、乔羽、冯骥才、方成、贺敬之8位文艺大家特别献声。他们中,最年轻的75岁,最年长的102岁,却不约而同地道出心中对“青春”这一主题词的理解。

  这个收尾,让人不禁联想到《朗读者》开播的第一期。当时,围绕着“遇见”的主题词,96岁的翻译家许渊冲压轴登场。忆起当年将林徽因的诗歌《别丢掉》 翻译成英文送给喜欢的姑娘,念着诗句的许渊冲竟流泪了。青春不老,一头一尾的呼应,颇具趣味。

  事实上,观看《朗读者》堪称一次“遇见”与“青春”同在的旅程,精彩片段接二连三。谈“选择”,作家麦家首次披露了他与青春期叛逆的儿子之间“苦战”,他写给儿子的信被封为“最美家书”。说“礼物”,倪萍与董卿两代央视主持聚首,倪萍更难得地披露了她一度离开主持舞台的原因。诠释“味道”,93岁的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聊起了中国古诗词独特的韵味和美感……这些精彩篇章让舞台上的朗读者呈现出年轻的精气神,也让无数观众,尤其是年轻人与节目结缘。正如董卿在最后一期节目中所说:“我还记得节目开播的那一天,我站在这里和大家说,你好。我们那期节目的主题是遇见,我说希望这一次的遇见让我们彼此感受到更多的美好。我感受到了。”

  240篇“10万+”热度不止在荧屏

  记者注意到,从总体热度来说,《朗读者》在过去的三个月收获颇丰:在线下,“朗读亭”走访了北京、上海、南京等13座城市,吸引了大量普通人的参与。在线上,节目的短视频点击率不俗,斯琴高娃朗读《写给母亲》播放量高达5000万,音频版《朗读者》则在喜马拉雅App拥有了38万订阅用户,收听量达3亿多次。而在收官之际,与《朗读者》相关的、拥有“10万+”阅读量的微信订阅文章多达240篇,各类与《朗读者》相关的书单推荐、阅读参考也络绎不绝。

  不仅如此,在不久前的戛纳电视节上,《朗读者》也吸引了外国节目版权方的关注。法国赫夫·休伯特电视制作公司就曾主动询问节目是否有出售模式的意向,希望在法国、比利时、瑞士等地区制作法语版的《朗读者》。

  对于这样的热度,董卿也曾感慨,自己最初没想到节目会收获那么高的新媒体热度,“很多人问我,你觉得为什么年轻人会喜欢《朗读者》,我就说为什么你觉得他们不喜欢呢?他们成长在一个更富裕、更开放、更文明的社会,他们接受着更良好的教育,我们不要低估了他们的审美和判断力,自以为了解他们就喜欢某一种类型的节目”。

  至于未来的第二季,除了节目中董卿的一句“明年见”,节目组也暗藏“彩蛋”:《难忘今宵》 的词作者乔羽算是节目中最后一位出场的“朗读者”,“明年春来再相邀,青山在,人未老”正道出了节目与观众相约来年的心愿。

朗读者第十二期观后感开场白2篇 《朗读者》第一期遇见开场白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