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东京奥会观后感3篇(东京冬奥会观后感)

时间:2022-12-15 01:10:44 观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2023年东京奥会观后感3篇(东京冬奥会观后感),供大家赏析。

2023年东京奥会观后感3篇(东京冬奥会观后感)

2023年东京奥会观后感1

  插上“残奥精神”翅膀 搏击长空奋战新征程

  日前,第16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日本东京拉开帷幕,中国437名残奥会选手将在为期两周的残奥会舞台上展现中国体育健儿自信、坚韧、拼搏的精神风貌。“身虽残,志更坚。”我们党员干部应弘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积极进取、逆风前行的“残奥精神”,不畏艰险、勇挑重担、砥砺前行,立足岗位、胸怀大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积极作为、不懈奋斗。

  弘扬自强不息的“残奥精神”,砥砺奋进谋发展。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揭示了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残奥会上,残疾人以不屈的毅力,不断挑战和超越生命的极限,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党员干部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力军,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滴水穿石”的毅力、“永不满足”的态度,勤于学习、砥砺才华、提高素质;要正确认识前进道路上的形势和任务,敢于迎接机遇和挑战,提振精神、不弃不馁,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矢志不渝,勇往直前。

  弘扬顽强拼搏的“残奥精神”,勇挑重担谋新篇。曾记得,残疾人运动会“力量举重”项目的世界纪录有5项是由残疾人运动员创造的;被誉为“无臂飞鱼”的何军权,在雅典残奥会上4夺金牌3破世界纪录,职业生涯共拿到97枚奖牌,其中金牌就占了67枚,这些成绩的取得来源于常人无法想象的刻苦、耐心、执着和顽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党员干部要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坚持“5+2”“白+黑”“晴+雨”,积极投身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信访维稳、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大重点工作一线,不畏艰难、率先垂范、真抓实干,不断把各项事业推向新的高度,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弘扬积极进取的“残奥精神”,攻坚克难开新局。残奥会赛场上的运动健儿不断刷新残疾人世界纪录和残奥会纪录来源于他们积极进取、“展翅飞翔”的良好心态,党员干部应该将“残奥精神”融于岗位、融于日常,脚踏实地,做实做细,从自己做起、点滴做起,从身边手头之事做起;要始终秉承“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进取意识,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击姿态,因时而动、随事而制,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主动到艰苦的地方去锤炼党性、磨砺韧劲,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社会建设各项工作,用实际行动开创新的人生画卷。

2023年东京奥会观后感2

@残奥健儿 以自强之名追光前行

  伴随着8月24日晚中国残奥健儿周佳敏和王浩高举五星红旗入场,中国残奥健儿的东京奥运之行便揭开了序幕。今年的东京残奥会我国共派出251名运动健儿参赛,是我国在境外举行的残奥会中,参赛大项最多的一届。残奥会不仅仅是运动竞技的赛场,更是彰显自强底色的精神象征。在这个赛场上,我们往往能看到不凡的感动、不屈的拼搏、向阳而生的绽放……在象征着“平等、参与、共享”残奥精神奥运火焰的映照下,中国残奥健儿将保持乐观向上、奋力拼搏的姿态以自强之名做赛场上的“追光者”。

  以自强之名,追逐“使命之光”。自强的光芒来源于“使命在肩、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流淌在奥运赛场上最朴素的情感。所有奥运健儿们的赛场表现是“小我”与“大我”紧密相连的生动诠释。他们的风采展示承载了祖国和人民的深切期望,每一个“小我”的夺金瞬间都让整个中华大地为之沸腾与欢畅。而祖国同时也是奥运健儿们永远坚强的后盾。中国倡导全民健身计划,也不断推动残疾人运动健康事业的发展。岁月更迭,今日之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突飞猛进,残奥健儿身在如此强大的祖国,更有底气、更有自信。正如残联主席张海迪提到的,“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为更多残疾人创造了参与的机会。残疾人参加体育训练的设施越来越好,越来越先进”。炽热的爱国心凝聚而成的爱国主义精神一定会汇聚起磅礴之力,激励着残奥健儿们拼搏到底。我们期待残奥会上运动健儿们的优秀表现,向世界展示“中国力量”,让同胞看到奋斗光芒中闪烁着的爱国主义精神。

  以自强之名,追逐“拼搏之光”。自强的光芒彰显了“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意志品格。最是拼搏见精神,最是奋斗叫青春。热烈盈眶的“辉煌时刻”难以忘记,更令人动容的是奥运健儿们留下的不畏艰难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格,正如中国女排教练郎平所说的“人生不是一定要赢,而是努力要赢!”东京残奥会的第一天,残奥健儿们就将“努力”发挥到了极致,在赛场上与对手斗智斗勇、分秒必争,充分展现了中国运动健儿的激情和拼劲。身体的缺陷并没有击垮这群斗士们,他们把自强不息注入身体和灵魂中,在训练中付出了常人数倍的努力。在克服困难中流下的汗水和付出的心血便是他们追光的最好印证。如第五次参加残奥会乒乓球比赛的张岩已经54岁,21年来他坚持训练,在不懈拼搏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意义。残奥会的精神魅力就在于激励残疾人运动员在挫折困难面前承担风雨,始终以奋斗拼搏的姿态。我们期待中国残奥健儿们在英勇拼搏中绽放人生的光彩和荣耀。

  以自强之名,追逐“传承之光”。拼搏的光芒照耀了“砥砺前行,力担重任”的未来传承之路。人生奋斗过,生命才会烙下坚实的脚印。在过去的东京奥运场上书写了太多的“拼搏”故事,奥运健儿凭借拼搏精神直接创造了赛场的“辉煌”战绩,同时也为奔涌向前的“后浪”照亮了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残奥会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精神仍需要在历史演进中传承和发扬。据了解,今年是我国第十次派团参加夏季残奥会,总人数437人,其中运动员251人,年龄最大的56岁,最小的16岁。老一辈残奥运动员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在青年一代残奥运动员上得以延续,而参赛的青年残奥运动员,也为中国残疾青年作出了良好的榜样示范。历史的传承就是要让中国残障群体明确,生理上的缺陷永远不不应成为追逐梦想的障碍。“征程正未有穷期,不待扬鞭自奋蹄。”我们要在残奥健儿们身上感受“传承之光”,延续自强精神,汲取奋进之力,书写人生辉煌。

2023年东京奥会观后感3

  从“残奥会”上汲取“永动力”

  近日,东京残奥会频频登上热搜,许多瞬间都足以震撼心灵。有人说,“奥运会选出的是人类最巅峰的身体,那么残奥会选出的则是人类最不屈的灵魂。”正是这些不屈的灵魂,向不公的命运发出挑战,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赛场上,尽情绽放。作为党员干部,正是要从这些真正的强者身上汲取前进力量,奋勇向前!

  从“亲手戴上获奖奖牌”里汲取“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在游泳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sm6级决赛中,中国选手贾红光获得季军,为了能亲手戴上这份属于他的“荣耀”,他吃力地一点一点挪动桌上的奖牌,倔强的模样,让人忍不住落泪。21岁的他才开始练习游泳,但是他用自己顽强的拼搏精神和一股不服输的坚强毅力,将奖牌挂在胸前。年轻党员干部,作为“强国一代”,恰“风华正茂”,正是要学习这种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用高昂的斗志、旺盛的激情在百舸争流中锲而不舍向前走,坚持不懈,永不言弃。

  从“三面国旗同时升起”里汲取“勇往直前”的顽强意志。三面国旗,冉冉升起,国人沸腾的背后,饱含心酸。失去双臂的郑涛、王李超、袁伟译,身上背负的都是不为人知的艰辛故事。纵然历经坎坷,他们却从未低头,因为热爱、因为希望,他们将顽强意志化作隐形的翅膀,在水里奋“泳”直前,战胜命运。人生永远没有一帆风顺这四个字,荆棘和坎坷才是人生的常态。身为党员干部,要敢于与不屈的命运进行斗争,敢于在苦难中前行,在恶劣的环境中挑战自我、调整自我、适应环境、顽强奋斗。

  从“单腿下蹲获奖合影”里汲取“永放光芒”的人生态度。失去双臂的卢东,在游泳女子50米蝶泳s5级比赛上获得冠军,在合影时,因为亚军和季军坐在轮椅上,她便主动单腿下蹲完成合影,这贴心的举动,打动无数人的心。失去双臂,并未让她妥协,在母亲的鼓舞下,她积极、乐观,拥有最能吃苦拼命的干劲,也拥有最平常而温和的心境。反观当下,自觉塑造和保持“阳光心态”,也是党员应当修炼的功课,向阳而行,做一个光明磊落、一身正气、群众拥护的好干部,不断散发正能量。

  残奥会上这样的“高燃”瞬间还有很多,他们都满脸刚毅,顽强拼搏,彼此温暖着彼此。如网友所说,“残奥会上每一个动人的瞬间,都是对生命之热烈最好的诠释。”身为年轻党员,更是要携手并肩,阔步前行!

2023年东京奥会观后感3篇(东京冬奥会观后感)相关文章:

东京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3篇(观看东京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2022东京奥运会直播个人观后感3篇(东京2022年奥运会观后感)

2022东京奥运会观后感作文3篇(东京奥运会观后感)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6篇(此次东京奥运会观后感)

2022年最新东京奥运会观后感心得4篇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

2022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直播观后感3篇(观看东京奥运会开幕式感受)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心得5篇(有关东京奥运会的观后感)

观看2022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直播观后感心得体会3篇 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直播观后感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12篇(此次东京奥运会观后感)

2022东京奥运会观后感8篇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