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绿皮书影片观后感初中生作文3篇,欢迎参阅。
绿皮书影片观后感初中生作文1
《绿皮书》确实是部很不错的治愈系电影,去的时候几乎包场,今天正好刚上映,我正好有时间。
虽然三座奥斯卡奖项里有一个最佳男配,但在我心中托尼和唐都是主演。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在人物塑造方面很成功:一个白人,世俗粗鲁朋友多;一个黑人,优雅理性却孤独。最终两个人的转变也是如此相似,托尼,一个大忽悠托尼,一个不折不扣的种族歧视者,最终消除了偏见。唐,举止优雅,谈吐不凡,一开始高高在上,
后来手抓鸡排,敞开心扉,直到剧末拿酒去托尼家庆祝,这一切都是如此鲜明的对比,也不禁让我想到那部经典的法国电影《触不可及》。
说到有色人种,确实是种族大问题,黑人求生指南绿皮书的元素贯穿始终,托尼和唐的对比,唐和底层黑人的对比,有色人种在白人世界里竟是如此低下,高贵的唐也只是在台上被人尊重而已。我也表表圣母心,愿世界和平!!!拜托全球同胞!!!不过最后一场演奏放鸽子确实解气。
托尼和唐的生活方式也是很鲜明的对比,一个活在当下,今朝有酒今朝醉;一个看重尊严,不惜舍弃荣华,为消除国家种族歧视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唐就像托尼说的高高在上,但又无比孤独,拥有着一切又如同一无所有一般。这让我想起了以前看到的的一句话:人生是分层次的,层次越高的人越孤独。
曲不终人散,天不遂人愿,圣诞节却下起大雪,还好结局团聚圆满。受到启发的点太多,不一一说了,脑壳疼,可以去看看,绝对不会失望,五星强推。认认真真欣赏了一部电影,很满足,小小拙见。
绿皮书影片观后感初中生作文2
《绿皮书》这部电影在我看来实在是一部很好的电影。我不仅看过电影,在看电影前我也听说过《绿皮书》这本书。此书旨在帮助黑人在旅行时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的酒店和餐馆。就像黑人艺术家唐·谢利给白人托尼·瓦莱隆加的那本绿皮书一样。充满了种族歧视,但也充满了善意。
《绿皮书》共有两个主角,一个是黑人艺术家唐·谢利,一个是白人托尼·瓦莱隆加。影片的一开始通过种种铺垫,巧妙的告诉观影者们白人托尼·瓦莱隆加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种族歧视者。然后开始将影片引入正题,使唐·谢利与托尼·瓦莱隆加相遇开始谢利医生的南下演奏之旅。
白人托尼·瓦莱隆加是一个爱抽烟的意大利裔美国人。他有能力,爱扯淡,自诩为“忽悠大师”,总能耍得别人一愣一愣的。而且托尼是一个负责的人,比如说在小酒吧时,几个白人小混混正欺辱着他的黑人雇主谢利,他奋不顾身的把谢利救出。虽然他的工作是确保唐能准时到达各个地方和保护他不会遭受到各种麻烦的困扰。但有几个司机会为一个黑人雇主去招惹数个小混混呢?
黑人艺术家唐·谢利是一位想要改变种族歧视的世界级钢琴艺术家,他为此前往南部,承受白人主人家的羞辱。谢利医生具有良好的修养、高雅的礼仪与强大的自尊。这一切,及他想要改变种族歧视的决心使他在面对任何人的时候都能坚持己见,不屈不挠。
这部电影一共有四种人:谢利、托尼、上流白人、普通黑人。谢利虽为黑人,但儒雅随和,谈吐文明。有一颗高贵的内心,是很纯洁的。托尼是一位硬汉,言出必践,很负责。也有高贵的内心。而那些自命不凡的白人贵族,所作所为令人作呕,对谢利嘴上很尊敬,背地里却议论他。即使他们的礼仪再优雅,也挡不住那阴暗的内心。普通的黑人是粗野的,甚至有些粗鄙。但他们恰恰是单纯的,一个劲在酒馆里快活。
一个人的肤色并不能决定他的品行,真正决定他的是他那高贵的灵魂。
绿皮书影片观后感初中生作文3
可以给《绿皮书》贴上很多的标签,包括:种族歧视、意大利裔美国人、同性恋、阶层、双雄、公路等等。但《绿皮书》的好处就在于对于这么多的矛盾冲突,影片始终以一种淡淡的、温和的态度来描述一切,既没有无视,也没有将各种矛盾激化。
一黑一白两个人在美国南方的八星期旅行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六十年代白人至上阶段美国的各种社会现象,或者说美国白人心理深处的固执概念:对黑人客气,并不代表尊重他们。
影片循序渐进地将情节慢慢推进。从钢琴师和司机刚上路时的交锋,到酒吧里的冲突,到幸运石、炸鸡和写信的桥段,以及钢琴师对黑帮招人的担心,直到回纽约时司机在后座上的睡眼朦睲等等。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从冷冰冰的雇主关系,逐渐发展为相互帮忙、进一步相互照顾、再进一步相互引导。这一条“情感”基线没有大起大落,却逐渐平滑。两个人心灵渐近,获得了生命的大和谐。
影片的另一条“成就”基线是下中社会阶层的意大利裔司机和上下社会阶层的黑人钢琴师地位之间的逐渐变化。钢琴师在影片开始时是处于高高在上地位的。居高临下的宝座、命令的语气和司机无可奈何地遵从无不显示了这一点。
但在两个人的交流中这种情况逐渐起了变化。教吃鸡、教写信,用意大利家庭喧喧闹闹的温情表现引出司机对钢琴师孤独生活方式的评议。从司机逐渐学会罗曼蒂克的写信方式,不再需要钢琴师的指教可以看到双方地位的逐渐接近。钢琴师离开宝座,离开空空荡荡的房间,来到司机家过圣诞,司机以主人的身份接纳钢琴师,也是双方成就的象征。两个人相拥一抱,获得了生命的大和谐。
种族歧视和同性恋歧视是《绿皮书》很重要的一条“矛盾”基线。从北方到南方,逐渐清晰的歧视环境和歧视态度在圣诞夜最后的一场演出之前到达了高潮,也一直被观众所期待着。但这个高潮其实并不高,冲突发生地并不大。最后出手为钢琴师解决问题的人是意大利裔司机,这一切与美国白人无关。比较明显的暗示在于两名白人乐手明白一切却从不作为,这是一种政治正确之外的另一种政治正确。
很多人不喜欢《绿皮书》,可能因为影片对黑人种族歧视的问题只描述没控诉。但《绿皮车》至少比20年之前的《为黛西小姐开车》更进了一步,于脉脉温情之外显示了来自两边的严峻。
恭喜钢琴师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但我更喜欢阿拉贡国王维果?莫特森的表演,没获奖有点遗憾。最能体现他演技的包括腆着肚子回家睡觉的片段、坚持自己名字的片段、楼梯上解释不参加黑帮招人的片段和被叫醒从车后座上爬起来的片段,非常随意自然,不做作不加戏,对影片保持温和的整体基调非常有帮助。
130分钟的《绿皮书》容纳了很多的情节,除去开篇和结尾,在旅途中发生的片段至少有十四个。这也造成了所有的情节和冲突都是浅尝辄止,钢琴师或者司机刚刚对眼前的经历刚刚发表了几句有点深意的言论,立刻就被切换转场,这维持了观影的兴趣和新鲜体验,但让人来不及深想。如果这是有目的性的刻意为之,那可能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优点。影片中也能看出很多经典影片的痕迹,包括《为黛西小姐开车》、《雨人》、《午夜狂奔》、《午夜牛郎》、《忠奸人》、《国王的演讲》等等。
《绿皮书》很优秀,个人认为还到不了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而无可争议的程度。但不管怎么样,好莱坞对现实主义影片保持着一种不离不弃的执念。
绿皮书影片观后感初中生作文3篇相关文章:
★ 理想照亮未来开学第一课初中生观后感大全7篇(小学生理想照亮中国观后感)
★ 关于观《红海行动》爱国影片观后感合集6篇(红海行动爱国主义观后感)
★ 放牛班的春天影片初中生的观后感3篇(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 大型纪录影片《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合集6篇(电影《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
★ 卢旺达饭店影片大学生的观后感2022年3篇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 精编观《肖申克的救赎》犯罪影片观后感6篇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肖申克的救赎》
★ 精编观影片秘密访客观后感心得参考范文6篇(《秘密访客》观后感)
★ 举起手来影片观后感范文3篇(电影举起手来观后感作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