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材料实习报告3篇

时间:2023-02-06 02:16:00 实习报告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实用的材料实习报告3篇,供大家阅读。

实用的材料实习报告3篇

实用的材料实习报告1

  一、 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xx;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xx;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xx。

  二、 混凝土配置强度确定

  2.1设计强度要求:C15

  2.2 混凝土配置强度计算

  根据JGJ/T55-20xx,混凝土配制强度:

  fcu.o≥fcu.k+1.645δ

  δ为4MPa

  fcu.k为15 MPa

  由fcu.o≥15+1.645×4=21.6(MPa)

  三、 配合比参数选择

  3.1 水灰比

  水灰比(W/C)

  W/C=aa*fce/(fcu.o+aa*ab*fce)

  aa为0.46

  ab为0.07

  fce为1.10*32.5=35.8MPa

  由上式可以得出w/c的值为0.7。

  由于0.7为水灰比基本值,本组以0.71+0.05=0.76为水灰比。

  3.2 塌落度

  由要求的塌落度范围为30mm~50mm。

  3.3 砂率

  由于基本组砂率为35%,本组以35%+1%=36%为砂率。

  3.4 用水量选择

  根据塌落度以及细集料为特细砂,碎石最大粒径20mm,水量选择在第一组的原始基础205kg上增加10%为225.5kg。

  3.5 水泥用量

  Mco=225.5/0.76=297.3kg,取297kg。

  3.6 用砂量

  根据试验选用每m3混凝土拌合物重量(Mcp)为2400kg。

  Mso=(Mcp-Mco-Mwo)*0.35=675.72kg,取676kg。

  3.7 碎石用量

  Mgo=Mcp-Mwo-Mco-Mso=1202kg。

  3.8 配合比

  根据上面计算得

  水泥:水:砂 : 碎石

  297 :226 :676 :1202

  1 :0.76 :2.28 :4.05

  四、 调整后的配合比

  由于我们组在搅拌过程中发现新拌混凝土过干,于是先后两次按照水灰比加入原有质量10%的水泥浆,集料不变。之后塌落度达到要求。

  水泥:水:砂 : 碎石

  356 :271 :676 :1202

  1 :0.76 :1.9 :3.38

  342 :260 :649 :1154

  五、 强度测试

  参照细集料含水率,得出试拌混凝土各原料用量:

  水泥:水:砂:碎石

  原 7.1:4.14:17.5 :28.8kg

  实 8.52:4.97:17.5:28.8kg

  经过三天养护,测得6个试件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为19.31MPa>15MPa,符合强度设计要求。

  故实际配合比为:

  水泥:水:砂 : 碎石

  356 :271 :676 :1202

  1 :0.76 :1.9 :3.38

  342 :260 :649 :1154kg/m3

  实训心得

  忙碌而紧张的实训结束了。通过实训,我们要掌握的,就是一种检验施工材料是否合格以及按照要求调整混凝土配合比的方法,深入了解这个过程。这次的实训我们收获颇丰,受益良多。

  首先是试验总体方案安排,由于对于我们要做的试验总体上没有充分的认识,没有事先深入地去了解每一个试验,导致我们对于试验的安排不合理,直接照着指导老师给出的安排做了,但事实证明,这样的试验效率不高。但由于集料都是实验室的同批次集料,所以集料的`试验数据可以共享,但我们必须得自己动手做一次。

  我们按照这个安排开始了工程材料实训。

  第一天的水泥浆标准稠度试验,试验指导书上有两种方法,也就是两种标准,一种是标准法,一种是调整水量法。我们并不知道两种方法的试验用具不一致,我们也不知道标准法维卡仪的真正含义。到后来才知道调整水量法的试具不是针形而是锥形。不过还好我们是按照标准法的标准来得出的试验结果。当我们的数据不符合标准法却符合调整水量法时,我们小组成员着实纠结了好半天。后面的凝结时间试验没什么问题。但是由于我们对于第二天的试验还没有去了解,导致我们无法做水泥的安定性试验。

  第二天的试验由于考试中断了,但是我们还是没有去准备实验材料,第二天的试验也被拖到了第三天。

  第三天做的是粗细集料各自的筛分以及各自的表观密度试验。由于细集料需要在第一天开始烘干,第二天就要用容量瓶装着泡起来,第三天测最后的质量,所以我们的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没做,这是对试验的不了解所造成的,后来与别组分享数据。但是其他小组的试验时出现了气泡,询问指导老师,老师说这是由于集料不够干净,有杂质而产生的。其他试验正常进行,没出现什么情况。这几个试验完成后,考虑到时间尚且充足,我们小组便把翌日的试验也做了。

  第四天我们得知试验的最终目的发生了变化,指导老师考虑到实验室材料的情况,只得将一个班分成三个大组,共同完成一个课题。于是下午我们班经过谈论,直接开始了配合比的计算以及试件的制作。但是最大的问题来了,下过雨之后,室外的集料含水率大增,实验室配合比要用烘干的集料,但是烘干的集料只够做一次,完全不够我们一个班所要做的十八个试件所需。最终我们第一次的基本配合比失败。但指导老师说不能够继续调试,只有重新计算配合比来重新做试验。但我们之前试验课的时候,老师说可以在20分钟内进行适量的加原料进行调试。于是由于干的集料不够,我们只有分配好任务后,将被雨水打湿的集料搬到室内,能进烘箱烘干的集料不多,在准备好足够的集料后,我们班三个大组分别出了一个人来核算配合比。

  第五天,我们开始了配合比的试验。因为细集料大部分还没有干,我们做了一个含水率的试验,试验结果7.8%。但是由于细集料有的干了,有的没干,在准备原料的时候,我们把干湿细集料混在了一起。混合在一起之后,这个含水率又成了纸上空文,但我们组还是按照这个含水率来准备的集料。这便导致了我们在之后的试验中水偏少的情况。但我们按照20分钟内可以加原料进行调试的原则进行了两次调试,分别按照水泥及水的10%进行添加。我们也不知道这样到底有多大影响。之后的新拌混凝土坍落度合格,于是我们就装进了试模进行振捣,然后搬到一边抹平后等到第二天凝固后来拆模养护。

  第六天拆模,放在水里进行为期三天的养护。

  三天后,我们将试件拿出进行抗压强度测试。但是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因为我们18个试件,都是基于一个基本水灰比增减得来的,水灰比相差很小,在这个范围内,水灰比应该与混凝土强度成反比,但我们水灰比最大的一组竟然强度也是最大的,这与这个规律不相符,做基本水灰比的第一组强度竟然最小,水灰比最小的第三组强度排在中间。我想这应该和我们第二组和第一组都调整过,加过原料的缘故,而且第一组第二次还加了集料,而我们组只加了水泥浆。但这样的最终结果只有在各组成员的报告里才看得到了。

  通过这次的工程材料实训,让我们熟悉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过程,了解了部分国家制定的规程,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让我们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了部分问题,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在实训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与问题,其中最大的莫过于调试配合比的时候没有足够的干的集料。我们知道了要在试验前有明确的目标,对所有试验要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做出对于自己小组而言合理的有效率的安排,并且能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灵活处理,做能做的试验。然后要充分了解自己要做的每一个试验,提前做好该试验的准备,不能等到要做试验了才发现没有准备材料只有拖到第二天甚至第三天来做。而且我认为指导老师应该在实训开始前商讨出一个统一的试验标准,而且试验室的集料也应该在室内存放而不是室外。

  像我们组这样在搅拌后调整原料用量所得出的结果已经是很不精确的了,尽管我们组尽量保证了水灰比不变,但由于细集料含水量的问题,我们的结果肯定是比较浪费水泥的。我们知道单位水泥用量的大小直接决定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耐久性及工程成本。

  在设计配合比前我们应该熟悉相关的国家制定的设计规范规程。试验前检验水泥的技术指标,掌握试验用水泥的特性是很有必要的。

  水泥的质量对混凝土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混凝土的强度、长期性、耐久性是水泥遇水硬化后完成的,所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坚持检验水泥的各项技术指标。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该注重经济效益。这点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设计配合比时相当重要。而且我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经过研究发现,水灰比相同,水泥用量达到一定数量时,混凝土的强度并未随着水泥用量增加而增大,甚至有下降趋势,只是混凝土的工作性有明显改善。

  水泥用量增加而强度却有下降趋势,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单位水泥用量增加致使整个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变大,在混凝土内部形成的细微裂缝增多,使混凝土的抗破坏能力下降;

  ○2水灰比相同,随着单位水泥用量增加,单位用水量也增加,据有关研究表明,混凝土中的自由水会在粗、细集料结合处形成水囊,在混凝土硬化后变成了空隙,致使混凝土内部空隙增多;

  ○3单位水泥用量增加,使富余的水泥浆增多、在除了填充粗、细集料的空隙后,部分富余水泥浆便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条水泥浆带,这部分的水泥浆带由于没有粗集料的机械咬合作用,使其成了混凝土制件的薄弱部分,降低了混凝土的整体抗破坏能力。

实用的材料实习报告2

  前 言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过了懵懂的大一,过了浮躁的大二,在这两年中我们的懵懂与浮躁慢慢退去,慢慢加重的是对大学的认真思考,是对自身专业的认识的渴望。特别是当家人或朋友问及我们什么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从事哪方面工作的时候,我们只能马马虎虎的给他们介绍一翻,因为我们也不是很了解。于是,我们渴望有那么一次机会能够让我们了解我们的专业,了解我们专业的所从事的内容,了解我们专业的发展前景,了解我们专业与那些公司对口,了解我们专业……学校应我们学生所需,在这准大三的暑假,给我们开设了认识实习这门课。

  实习目的

  大学是当代社会的中流力量,而大学生就是砥柱的每一份。为了深入地了解应用物理专业在现代电子科技产品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给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提供更好的现实性建议,学院组合了应用物理专业的同学在长沙市高新区的两家电子产品公司进行为期两天的认识实习,使学生在参观学习的工程中进一步了解怎样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将之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为日后的学习、科研积累感性认识。

  实习内容

  一、长沙市太阳人电子有限公司(20xx年7月1日)

  1.1 公司简介

  长沙太阳人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湖南省科委认定的高科技企业、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明星企业,也是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湖南大学联合成立的“湖大学子高新区创业世纪行”团体首批入选的十家企业之一。长沙太阳人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液晶显示器研究、生产和经营的高科技企业。多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改进技术、提高质量和完善管理,培养和引进了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公司规模不断壮大,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服务体系日趋完美。公司拥有强大的COB、TAB、COG、COF液晶模块生产能力和完善的产品检测系统,被国家技术监督局授予液晶显示器行业“全国用户产品质量满意,售后服务满意十佳企业”的光荣称号。初顺利通过了ISO9001:20xx版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严格按质量管理体系运作并保持持续改进,真诚向广大客户提供至臻产品及服务。在您的信赖和关爱中,我们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并将一如既往地与新老客户携手合作,共创辉煌。

  1.2 产品介绍

  液晶器件,晶体谐振器,专用仪器仪表,其他未分类,通讯产品配件部件,广电、电信设备液晶显示模块,LCD,恒温晶振,控制软件。太阳人产品广泛用于智能电表、水表、煤气表、热表、电话机、IC卡话机、税控加油机、电子计价秤、银行点钞机、移动电话、PDA、医疗仪器等计量、通信、测试仪器仪表领域。

  1.3 实习见闻

  在太阳人认识的过程中,我们走进公司的部分产品生产线,大家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他们的工作似乎只是简单的焊接,但通过自己亲手焊接收音机的过程,在那种环境中长期焊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保证产品的质量那就更难了。

  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产品下线的最后一道工序,也就是产品的检查,两位工作人员熟练的操作者电脑,只看见显示器上密密麻麻的点,能在其中找到问题,那是需要一定技能的。

  二、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xx年7月2日)

  2.1 公司简介

  公司始建于1998年1月,根植于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的湖南长沙。总部基地位于国家级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是一家集新型储能材料、先进电池及其延伸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

  以钟发平博士为核心,公司汇聚了一大批专家、学者,经过十年的拼搏,不仅成就了先进储能材料及高能动力电池产业,在国际国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还打造了一支学者型的管理专家团队和一支市场型的研发团队。通过多层面、多形式、广泛的国际合作,公司已成为主业突出、孵化高新技术成果能力强、成果转化速度快、独具特色的高科技企业。

  公司旗下拥有长沙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益阳科力远电池有限责任公司、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以及湖南科霸汽车动力电池有限责任公司,并在国家级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有动力电池及储能材料工业园,是我国储能材料和绿色电池的重要生产基地。

  2.2 产品介绍

  公司产品覆盖电池材料和二次电池两大领域。电池材料主要以连续化带状泡沫镍为主,并研究开发了特别适合电动汽车的高强度超强结合力型泡沫镍等先进储能材料,产能规模与产品质量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二次电池产品主要为大功率、高温镍氢电池等镍系列电池。

  公司与日本、美国、韩国、香港等行业内国际巨头建立了多层面的合作关系。

  面向未来,公司将以环保、节能、大功率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镍锌动力电池、先进储能材料等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要发展方向,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全球客户提供卓越产品和真诚服务,为各类电子、电器产品及电动汽车提供完整的动力解决方案,矢志成为全球值得信赖的新型储能材料及先进电池供应商。

  2.3 实习见闻

  相比于太阳人,科力达在规模上要大得多,厂区的设施、环境等方面更整合,公司的产品为节能电池,这是当下的一个热门产业,应该说公司的着眼点很远,很有前景,不过生产线等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如果一个公司可以在保证当下的前提下,有一个创新点,相信一定可以闯出一番天地。

  实习感想

  两天的认识实习的确很短,在专业知识方面,大家不可能得到多少见长,但还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太阳人成立已经15年了,但规模并不是很大,这有公司经营产品的限制,在21世纪这个信息时代,注定电子产品是主流,但要开拓一片天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科力远作为一种新型产品的生产商,可以说市场发展的空间很大,尤其对汽车节能电源来说,在中国这个汽车生产和销售“双料冠军”的氛围中,前景很好,但同时也有一点,竞争是残酷激烈的,只有你的产品是NO.1,公司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与科力远之隔一条街便是占地几千亩的三一重工基地,说实话,真的有点羡慕,但愿自己将来也可以闯出这样或者更大的天地。

  相信自己永远没有错,我还得加把劲,努力吧,为自己的梦想!

实用的材料实习报告3

  前言

  无机非金属材料作为四大材料中(钢铁、有色、有机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之一,在中国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无机非金属材料不仅在品种上有了空前的发展,而且在内涵上有了进一步的延伸。根据无机非金属材料功能与作用的不同,可以将无机非金属材料划分为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玻璃、陶瓷)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新能源材料)。

  在20xx年9月7日至20xx年9月11日,我们重庆科技学院无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试点班的同学在学院的组织下,在张玲老师的领导下,进行了为期4天的专业认知实习,其目的在于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更透彻的明白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生产与制造工艺,进而对我们专业今后就业形势进行分析。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共参观了4所与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关的公司,其中包括重庆锦晖陶瓷制造有限公司,重庆星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冀东水泥璧山分公司,以及重庆正川医药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将对陶瓷生产制造及其加工工艺,新材料开发和应用,水泥生产以及混凝土制造,玻璃生产与加工等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一、重庆锦晖陶瓷制造有限公司

  1.公司简介

  重庆锦晖陶瓷有限公司是在对华陶瓷业(原兆峰陶瓷)改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股份制企业,拥有现代化企业制度和灵活机动的运行体制,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以稳定而高质量的产品,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公司的信任,纷纷与公司签订了长期贸易合作协议。如国际上著名的WEDGWOOD、IKEA、ONEIDA、MIDASA、FRIESLAND、AAL集团公司,国内知名的郎酒、剑南春、沱牌、诗仙太白、茅台酒业、泸州老窖、全兴酒业等集团公司,以及杭州黄龙集团、开元集团等知名集团公司。、2.原料生产

  主要原料:长石、高岭土、石英粉、碱土金属、金属氧化物、色粉、各种熔块、辅助原料等,根据不透的陶瓷制作需求,我们将按不同的原料和比例配料,配料的主要流程如下:

  1)轨道快速成型。公司引进德国先进设备,将轨道流水线用于陶瓷生产,轨道快速成型只需要将配好的原料投入到轨道生产线上,便可以实现陶瓷自动成型生产,并且陶瓷会在轨道的运行过程中一步步实现隧道烧成,上釉,以及二次烧结,最终变成成品陶瓷,其优点在于陶瓷可以快速成型,用于大规模的陶瓷生产。

  2)树脂模具,加压成型。改成型方式是利用已加工好的树脂模具,通过设备加高压,使陶瓷原料成型。在这种方式下成型的陶瓷质量好,更美观,但是成型的效率低,树脂模具的成本相对来说也很高。

  3)等静压,干粉成型。将待压试样置于高压容器中,利用液体介质不可压缩的性质和均匀传递压力的性质从各个方向对试样进行均匀加压,当液体介质通过压力泵注入压力容器时,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其压强大小不变且均匀地传递到各个方向。这种成型方式下生产的形状均匀,在生产过程中能有效的控制陶瓷浆料的收缩,但是其成本较高,磨具开发时间长。

  4)自动成型。通过人为参数设定,实现陶瓷生产的自动注浆,模具交换,陶瓷烘干等过程,起优点在于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大批量陶瓷生产。成型流程图如下:

  等静压成型、滚压成型、注浆成型

  通过两次高温烧结,不同的陶瓷对烧结的温度要求不同,在一般情况下,在第一次上釉过后的烧成的温度要求在970℃左右,第二次上釉过后的烧结温度为1200℃左右。烧结的方式主要有隧道窑内烧制和普通窑内烧制,对于批量生产的陶瓷则采用隧道窑烧制,对于少量生产的则采用普通独立窑烧制。

实用的材料实习报告3篇相关文章:

材料成型生产实习报告3篇 材料成型工艺综合实训报告

建筑材料实习报告总结范文3篇 工程材料实训报告总结

有关材料认识实习报告3篇

材料类实习报告模板6篇

材料学院实习报告模板5篇

材料专业实习报告模板4篇

工业电气自动化实习报告材料3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训报告)

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材料3篇(地质地貌野外实践调查报告表)

建筑材料实习报告总结12篇(工程材料实训报告总结)

材料类实习报告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