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家访教师心得体会3篇 教师家访的心得体会,供大家赏析。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1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需要用心去浇灌的事业,在今年学校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逐渐体会到这句话的真谛。工作是否到位,家长是否满意,学生是否爱戴,全靠你用心的程度,想学生所想,急家长所急,要集诚心、爱心、热心、恒心于一心,耐心细致,循循善诱,方可成为一位称职的班主任。
世界上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所以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当以一颗宽大的心去包容千差万别的学生,去关怀和关爱每一位学生,而家访是表现关爱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家访是教师沟通孩子和家长心灵的桥梁,经过家访能够让孩子和家长都感受到我们教师对学生的牵挂和关心,并且还寄予这么高的厚望,不管怎样样总有一种欣慰的感觉。异常是平时我们关注不够的学生,更是让他们觉得温暖,倍感兴奋:原先自我也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我在教师的心中也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还是注视和关心着自我。
我去了两个平时学习在班中属于落后的学生家中,这三家都是做点小本生意的,家长整天忙于生意,很少教育孩子,也很少和孩子沟通。学生由于学习不好,也不太愿意和父母说起学校的事,所以两者的关系总是不和谐,家长也不明白孩子到底什么没做好,怎样教育他去做到更好。经过交流,家长也更了解了孩子好的方面和不足之处,大家共同商量了对孩子切实可行的计划,同时我还提议家长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和孩子多作交流,让孩子明白父母对他们学习的重视,体会到父母的用心良苦,这对孩子而言,无疑是极好的鞭策。
这次家访我主要以“加强沟通主动联系,以鼓励为主的正面教育”为主。尊重家长,尊重学生,在一种平等、信任、和谐的气氛中共同商讨出更多更好的教育方法。在与家长应对面的交谈中,我详细地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品德为人,以及家庭结构、学习环境,听取了家长对教师的意见、期望,同时,本着“礼”和“真”的指导思想,有礼节、有分寸地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肯定学生的优点,甚至是家长也没有注意到的闪光点,诚恳地指出其缺点,在融洽的气氛中圆满地完成了家访任务。对一些文化水平较低的家长,耐心地传授家庭教育的方法,让家长明白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仅是学校的职责,也是家庭的职责,提醒家长不仅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要关心学生的情感与品德。
大多数家长认为"棍棒低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所以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是打就是骂,使孩子处在一种担心害怕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其实这样不利于孩子很好的学习知识,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在家访时要向家长说明正确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体罚或溺爱的教育方式都不正确,而应是对孩子多一些鼓励和关怀,从心出发,心于心交流,当孩子出现错误时,应心平气和的坐下来与孩子一齐分析、找出原因,以便改正。
家访时,我用心与家长交流,向家长全面反映学生在校的情景,谈话时,一般都让学生在场,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介绍他在学校的提高、他的优点和缺点、指出努力方向。对那些犯错误的学生,要和家长一齐分析原因,研究教育办法。异常是那些有多种缺点且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从爱心出发,以表扬为主,从赞扬的角度切入话题,对学生的缺点委婉地指出,经过表扬别的学生在某个方面的优点来提醒家长,让家长明白自我的孩子在这方面的不足与欠缺,明白今后该朝那个方向努力。同时还要叮嘱家长不能采用不正确的教育方法。经过家访,使得学生感到教师和父母都是从爱护他出发的,因而易于理解教育。这样,不仅仅在家长面前给学生留了回旋的空间,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更使谈话的气氛更加活跃融洽。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2
本学期初,学校响应教育局的号召,开始组织“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当得到班主任唐老师的通知,我们家作为首批进行家访的家庭时,我们全家是既期待又感到些许压力,虽然我们家长就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与班上的老师平时也有不少的沟通、交流,但一般都是在学校并且以一种非正式的谈话方式,一直希望能通过这种“面对面、零距离”的家访活动,让我们家长能更详细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让老师们能了解到学生家庭背景、生活和学习环境,达到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手段和方法因材施教,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那天差不多到了晚上七点钟,唐老师和赵老师才来到我们家,边进门边解释:“因为我们班是一个大额班级,有五十多个人,学生的的居住地也不集中,家访起来难度还是有点大。时间也比较紧,这不下课后就赶紧先访了一个家庭,所以来迟了,对不起哟!”看到都这么晚,老师还在外奔波,家也顾不上管,饭也没有吃,我们全家都从心里觉得非常感动,进门后,老师水也顾不得喝上一口,就开始了家访工作,老师随和的笑容,拉家常式的交谈,使屋内的气氛一下轻松了许多,张老师一边倾听、交流、一边认真地做着家访手记,我们从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一直谈到孩子在课外及家庭的表现,共同分析了她的优缺点,从和老师的交流中,我们家长也学到了许多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如何培养孩子自立、自信方面。
通过这次家访活动,我们家长深深感受到了,家长能与老师敞开心扉交流,共商育人,就会与学校、老师连成一条心,达到家校共同创建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的目的。一次家访就是一次让孩子进步的机会,会让一个孩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生很大的改变,我们家长也是一样。我孩子的一些学习、心理问题,实际上是我们家长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充分了解和理解学生而一味的一厢情愿之果。因而,通过这样的家访,可以教会我们家长一些科学的方式方法,有理有据地去转变我们家长的一些观念,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从这次家访后,我也学着慢慢尝试引导孩子以开放的心态来学习、生活和交往,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注重发展长远利益,真正为孩子的将来着想。
家访不仅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也是教师关爱学生的一种表现,也是教师与家长交换意见的途径,达到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它作为维系教师、父母、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通过家访,家长可以通过老师的家访认识老师、了解孩子,同时获得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作为家长,真心希望老师能多到学生家里坐一坐、谈谈心,通过家长与老师的积极配合,全方位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共同找到解决的方法和措施,确保学生稳定、健康、全面的发展。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3
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通过家访,教师可了解到学生的在家表现,日常行为,家庭教育,学习环境,学习习惯等等;教师能更好地提醒家长;家长也能了解到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了解学校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常规,这样家长能更有效地配合学校做好工作。
同时,我也感受到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这次走访的学生,有些家长工作繁忙,常常需要加夜班,没有时间管孩子,更别说是关心孩子的学习,有的孩子别说和父母交谈学习的情况,平时就连见到父母都很困难。我们在家访过程中,也碰到几位家长不在家,一般都要加班到八点多,等到父母加班回来,孩子已经睡了,有空时也只是随口问一声“作业有没有做好了”。这样长时间下来,孩子在心灵上与家长形成了一道隔膜,产生了距离。到了最后,当家长想多关心他一些时,他也不能很好的.接受,反而会说家长烦,不愿多开口说话。
2.家长与孩子交流有所欠缺。有几位家长在我们家访时向我们抱怨说孩子什么都不肯和家长说,学校里发生的事从来不和家长谈起。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与家长的沟通问题已经成为家庭教育中的大问题,而家长往往缺乏这方面的相关知识经验,家访无疑是解决这一难题的良方之一。
3.另外,家庭成员内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难于与学校教育配合。父母双方教育观念和方法不一致,还有爷爷奶奶对孩子比较宠爱,导致孩子学习习惯不好等等。
通过这次与家长的交流,使家长们也知道了照顾孩子不仅是关心孩子的吃喝,孩子的学习也要照顾周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庭教育是多么的重要,要给孩子一点时间,亲近孩子,关心孩子,理晓于情动,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家中无小事,处处是教育。父母要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把握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用“心”培养好孩子。
家访也给教师本人上了一课。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四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家访教师心得体会3篇 教师家访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 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5篇(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心得)
★ 学习优秀教师张桂梅心得体会3篇 教师学张桂梅心得体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