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读《大学》心得体会3篇 《大学》心得感悟,供大家参阅。
读《大学》心得体会1
对不同学科之间知识互相渗透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虽然身为物理老师,自己不仅能在学生做化学、数学作业时给予帮助,同时在学生背诵古文时,常常能把例如岳阳楼记,琵琶行等篇章吟诵如流,每每总也能赢得学生诧异的目光。自从参加了跨学科名师培养基地的学习后才发现,其实原本心目中的跨学科理解同刘老师的'跨学科课程概念两者之间的实际距离,难免为自己的浅陋感到不安。而通过老师讲授和反复阅读《大学》篇,有点觉得茅舍顿开、获益非浅大学之道讲的既是成人之道,更是儒家入世之道。
作者曾子本人就是传承道统的中坚骨干,所以将人伦作为维系整个社会行为和政治规范的微观基础。《大学》卷首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意指理解掌握;而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或名词,强调儒家的道统而非其它的歪门邪道。明明德与亲民、至善一直被认为是《大学》之重要的三纲。
明德是根本,亲民为路径,至善则是境界,是个体行为的理想目标。纲举则目张,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认为是八目,由三纲统领又与之相互相成。明明德之所以根本,是因为任何行为个体不仅需要有明德的规范,例如曾子那个时代的强调的所谓周礼;同时,还要下功夫认真学习切实把握,以达到个体人格的自我完善推己及人,完成由形式到内容,由精神到物质,由内到外,个体到一般的演进过程。
这对于一名教师就比较重要了。因为教师通常肩负明德和明明德的双重责任。所谓明德是规范的体例,说起来并非难题;关键在于明明德,这又是一个双向的行为过程。
作为一名教师就需要循循善诱,通过传道释疑解惑,激发学生对真和善的渴求,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的发展,同时,在言传的同时更可以身教。以教师自身的良好言行感染学生使其可以不断地明明德,日积月累而达到教学双方自立并立人。亲民、至善大学之道强调的不仅是人的道德本性和道德实践,它还要求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是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
亲民,说到底就是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普遍地施及于天下百姓,并使天下百姓都能体认到自己心灵中所具有的诚明德性,由此同样再去施之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社会,这样就能做到大学之道所谓的止于至善了。在八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讲的是修身,是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的道德和能力要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讲的是不分门第不管出身,上至皇帝下到百姓,只要身正,方可达者既济天下而穷者也能独善其身。于是乎,天下方能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而官员四平八稳;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理解为是某种人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尾随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其后是作为前提条件。身既不修奢言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修身又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关键。无论是三纲还是八目,是以明明德、修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善行为过程。而亲民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包括其中。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确实可以吾日三省吾身,明明德,亲民,至善既不难;同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完美修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亦不难。这就是通过《大学》篇学习受到的教益和启迪。
读《大学》心得体会2
《大学》作为四书之一是古人必修的科目,千年之后,再读《大学》,也能从中感受到当时的思想风潮。可以说它影响着千万古人,也形成了他们独特的具有中国色彩的思维方式与做人原则。其中某些道理沿用至今,我们的思维方式仍受其影响。
《大学》中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止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简而言之,即三纲(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这是它的核心。再直白些,他讲的就是做人,做学问。
众人皆知,人性本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品行只是因为成长的环境不同。但我们所崇尚的都是做一个有道德,修养,品行的君子。做君子的基础首先要做到正心,诚意,修身。首先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场合都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使自己有一颗正直的内心。这样就算外界环境何其复杂,也不能扰乱你的判断,动摇你正确的态度。俗话说:脚正不怕鞋歪。再看看如今,不少官员因贪污受贿纷纷落马。其实他们缺钱而贪,而是没有正心,被欲望所迷惑。盲目追求名利,脸面。认为受贿很有成就感,是自己权力的体现。再说现在的大学生,不少皆沉迷于网络,或是游戏,或是小说,或是不良影片。这显然也是不正心的表现。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任务当然仍是学习。学习理论知识,学习为人处事,而不是学习如何花着父母的钱娱乐,消遣。其余次之。其次做人要讲诚意。“所谓诚意,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心慎独也。”王阳明说:“大学之要,诚意而己矣。”又曰“君子之要,诚意为主。”做人要诚意,可是诚心诚意去修养道德却很艰难。它既需要人们对诚意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愿意过有诚意的人生,同时还要逐渐养成习惯,以诚意人生为幸福,以违反诚意道德为痛苦。这样才会实实在在去追求诚意。从善改过,不断完善自己,在各种非诚意的诱惑面前不动心,这是对君子的要求。而对大学生而言,诚意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大学生是祖国的接班人。如果连大学生都不讲诚意,那么整个国家还谈什么未来呢?最后,学会修身,做到进取和完善。虽然我们做不到完美,做不到圣人一样可以考虑到天下,但是我们能做到的是修身,修身更多的不是为了国家,而是为了自我能活得更高尚。
另一方面就是做学问。做学问讲究致知,格物。“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有不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不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格物指努力穷就事物之理。当人们通晓事物之理后,人的知识也就完备彻底了;致知完全是作为认识过程找能够的格物在人所得知识的一个自然结果。若没有格物谈致知是无法办到的,所以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修就要格物致知,精神上“诚其意,正其心”诚意则必须从慎独开始,正心则要求保持平和的心态。
最后我们简单谈谈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我们要齐家。正如一叶知秋,以小见大。连自己家族都管理不好,怎能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作为大学生,我们为自己的目标,理想奋斗的过程中,应由小事做起,做好每一件小事,最终必能实现你的伟大目标。
《大学》蕴含的内容太多太多,如用一句话来讲,“《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
读《大学》心得体会3
四书之中,《大学》为经义之根本。《大学》的开头的总纲便首先阐明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目,这三纲八目指出了儒门学士的学习修行的目的与所以安身立命的根本准则。就如同《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与任务一样,《大学》也指出了儒家学派的性质与任务。从个人的学习生活到国与国之间的政治斗争,由浅入深而又贯穿始终地将“正道”灌输到了儒门弟子的心中。
历史上,将《大学》从《小戴礼记》的从属地位中首先单独提出来的是韩愈。在经过两晋南北朝以及安史之乱的黑暗时代之后,儒家学者受佛道两家学术影响颇深,文学上崇尚追求声律辞藻,对仗工整的骈文。而为了解决这一由学术思想影响到社会风气的问题,韩愈为首一批知识分子掀起了古文运动。而为了解决更深层次的政治思想受到佛道两家感染,“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的社会现状,韩愈提出了《大学》中的三纲八目,以此作为儒门学士的学术根本,用天下公义与佛老学说的个人心性相抗衡。自此,《大学》在儒家经义中的地位随着与佛老学术的斗争的深入进行,而变得越发重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了众多学子的政治理想。到了宋代,宋明理学日趋成熟,《大学》的基础地位也越发不可动摇。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格物致知”。在《大学》中,解释“格物致知”的章节失传已久。宋明理学,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都对“理”十分重视。相比起着重训诂的汉唐儒学,宋明理学更注重个人思想的阐述,也即“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的以个人学术观点和经文相结合,在原有经义上阐发自己的学术思想。故比起考据经义内容,宋儒更注重研究义理,研究的方法便是致知。《大学》上讲,致知在格物,二程洛学开创性地将“致知”与“格物”合二为一,成为“格物致知”。而格物致知也成为了程朱理学的根本立足点。二程认为的“格物”,是“穷至事物之理”,为了认识存在客观事物中的“理”,必须“凡事上穷极其理”,包括读书学习,体察人情等等。而继承了洛学的朱熹,受到了张载气学的影响,认为世间事物是由气产生,由理驱动,所以“理”是“气”形而上的根本,也是物中的“性”。他对格物致知又进行了完善与补充,因为世间的“物”实在太过广泛,人不可能一一去“格物”来“致知”,所以要将广泛的不同事物的“理”提升到统一的宇宙本体,即“天理”的高度,也即“太极”中去,从而得到自己内心本有的“明德”。
而这种追求“理”的过程,与三纲中的明明德是一致的。与程朱理学追求至高的“天理”不同,陆王心学提出“心即理”,人自身的“心”已经包含了所有的“理”。陆九渊反对了朱熹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式的通过外在“格物”来获得“理”的做法,将“格物”的对象由外在事物变为内在的内心,追求人的“本心”,“致知”也是为了引出“本心”中的“明德”,通过“明心”来“明明德”。王阳明则更进一步认为“心外无物”,人的知觉才是存在本身,同时反对理学中“格物”而后“致知”的做法,认为既然“心”才是唯一存在,那么就应当“知行合一”,将格物致知真正化为一体,再结合孟子所言“良知”通过实际行动“致吾心之良知”,回复人本性中的“明德”,以此来达到“明明德”的目的。无论是理学还是心学,与唯物主义哲学不同,无论如何格物致知,最终目的都是明明德这一纲领,所以还是回归到了人内心的层面上,而不是得到外在的“物理”本身。在宋明理学走向衰亡之后,王夫之对格物致知又进行了新的扩充。
他将“物”由原本的人事扩展为包罗万象的自然界事物,既反对心学派将格心代替格物,混淆客观主观的唯心说法,又反对了理学派将格物与致知作为同一过程两个阶段的含糊做法,将“格物”与“致知”重新分成两件独立不同的事。“大抵格物之功,心官与耳目均用,学问为主,而思辩辅之,所思所辩者,皆其学问之事。致知之功,则唯在心官,思辩为主,而学问辅之,所学问者乃以决其思辩之疑。”王夫之以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的成分区别开了“格物”与“致知”,以论述“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的不同于程朱“先知后行”和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知行观点,提倡务实不虚谈的学风。时至今日,“格物致知”完全可以赋予更广泛的内涵。在西方自然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宋明理学体系崩坏,实学却受到文字狱的影响而没落,儒家学派又回到了训诂的老路上去的一个“万马齐喑”的时代。
“格物致知”本身无疑是人类探究外在广阔世界的路途。相比宋明理学通过“格物”来追求内心的道德与义理,西方学者通过“格物”逐步发展和完善了自然科学的架构,比之儒门学士更能穷至事物之理。而在自然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又能引入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的概念,通过观察客观事物和总结客观规律,我们能得到事物的发展规律,而想要“致良知”,也可以通过科学地统计手法观察客观事物,而不是以主观心性去“格物”来获得“明德”。
读《大学》心得体会3篇 《大学》心得感悟相关文章:
★ 教师师德师风优秀学习心得最新范文3篇 优秀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 最新《朝花夕拾》读后感心得3篇 读完《朝花夕拾》的心得体会
★ 教师英语新课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3篇(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培训心得)
★ 家风家教活动主题个人心得2022最新3篇(参加家风家教家训主题活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