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模版范文3篇(物理教学教案模板)

时间:2023-01-21 03:07:13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模版范文3篇(物理教学教案模板),以供参考。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模版范文3篇(物理教学教案模板)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模版范文1

  本学期我校物理教研组工作,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内涵发展要求,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本校物理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结合物理课程改革和学业水平考试导向,我们组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物理教师理论素养

  1、 认真学习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中考指导意见》和内涵发展相关要求以及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等各类课程改革的材料。

  2、 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交流,搞好教研,积极撰写教学论文。

  二、按物理课程标准,内涵发展要求进行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集体备课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弥补教师备课中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取得较好的成绩。本学期教学研究内容主要是:

(1)优化课堂教学,实施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2)构建教学模式,重视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和情境教学,以“手拉手”问题活动中心为主要模式;

(3)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重视科学探究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要求,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

  2、加强教学常规调研,做好备课笔记、观课记录、作业批改等的检查或抽查工作。认真学习好的经验,借鉴好的做法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备课和上课的质量,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规范作 业批改。

  3、组织每位教师本学期上好一节示范课、教学研究课,组员必须全体参加,活动时,听课老师对公开课发表意见,要说出备课的落实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找出改进的方法。授课老师做好记录,力求做到实处,共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4、要求每位教师本学期观课不少于10节(可以是有组织的观课,或者是自己的推门观课),但观科后一定要说课和评课。

  三、加强毕业班物理教学工作,提高毕业班教学的质量

  初中毕业班物理教学要把重点放在加强双基和能力培养上,要求教师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注重知识形成过程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积极进行复习教学研讨活动,共同研究历届中考试卷,交流复习经验,明确复习方向,努力提高物理中考成绩。力争中考物理成绩做到不会只因为物理这一科而拖学校后腿的目标。

  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新课标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学习过程中的小实验,课后的小制作,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概括结论,同时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留意身边数据,重大事件等,体现时代性,开拓性,实践性,导向性,探究性。

  四、其它工作

  1、积极参加物理专业各种培训,特别是有关中考动向的会议。

  2、做好初三物理操作考查的相关工作。

  3、 完成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其它工作。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模版范文2

  本年度我们物理备课组工作,将认真执行学校和备课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研究,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并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努力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

  我们将立足于行动研究,务实求真,开拓进取地将物理备课、教改等工作做好,作出成效来。使备课活动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每位教师、服务于课堂的基本理念。具体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抓好物理课堂的教学工作

  1、认真学习物理课程标准及解读,认真钻研教材、学习手册、教参等配套资料,进一步明确课改理念、改革重点、物理课堂教学的要求等。明确教材的特色,课堂教学的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课时的安排,熟悉实验及其作用,练习的设计,等等。

  2、 从四个方面加强实践研究:

(1)备课、上课、作业设计、个别辅导、考试(命题)。

(2)重视对教材的单元设计,通过单元设计统整每节课的设计,提高教学设计的水平。

(3)加强初二拓展型教材的教学实践研究,提高拓展型教材的教学效果。

(4)重视研究性学习的研究。

  二、继续抓好深化“课堂教学改进”的研究和实施

  从影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问题着手,通过行动研究,来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通过反思,寻找问题。

  2、制定计划,解决问题。

  3、积累资料,撰写案例。

  4、一学期,完成2篇相关论文,特别要选好科学的教学改进点, 如怎样通过创设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怎样的措施能够使学生听的清楚,听得明白,容易听懂?怎样在课堂上或个别辅导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个性问题以及怎样通过适当的途径加以解决?

  三、利用学校的多媒体系统进行物理教学和实验的开发

  1、加强研究,扩大容量。

  2、积极应用,提高效益。

  应用多媒体系统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相关的不好做的实验尽量应用多媒体系统进行演示,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四、抓好初三的总复习工作

  总体看,今年的形式比较严峻。主要表现在合格率和平均分偏低,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后20%的学生情况较为糟糕。一些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关注,造成基础水平差,分数一直较低,造成自信心不足,对于学习兴趣不高。总体目标:重点提高合格率,关注优秀率。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模版范文3

  一、教材分析

  焦耳定律是重要的物理定律,它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和热能转换中的体现,本节在电学中是重要的概念之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功的概念,知道电功是指电场力对自由电荷所做的功,理解电功的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2、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和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3、知道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推导电功的计算公式和焦耳定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进一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焦耳定律、电热功率的概念、公式。

【教学难点】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四、学情分析

  学生学好这节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A.重点:理解电功和电功率和焦耳定律。

  B.难点:帮助学生认识电流做功和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节的教学难点,防止学生乱套用公式。

  C.关键:本节的教学关键是做好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在得出了焦耳定律以后介绍焦耳定律公式及其在生活、生产上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

  等效法、类比法、比较法、实验法

  六、课前准备

  灯泡(36V,18W)、电压表、电流表、电源、滑动变阻器、电键、导线若干、投影仪、投影片、玩具小电机

  七、课时安排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教师:用电器通电后,可以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常用的用电器,并说明其能量的转化情况。

  学生:

(1)电灯把电能转化成内能和光能;

(2)电炉把电能转化成内能;

(3)电动机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4)电解槽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教师:用电器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电流做功的多少及电流做功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本节课我们学习关于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

  1、电功和电功率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电场力的功的定义式是什么?

(2)电流的定义式是什么?

  学生:

(1)电场力的功的定义式W=qU

(2)电流的定义式I=qt

  教师:投影教材图2.5-1(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为U,由于这段电路两端有电势差,电路中就有电场存在,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I,在时间t内通过这段电路上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q是多少?

  学生:在时间t内,通过这段电路上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q=It。

  教师:这相当于在时间t内将这些电荷q由这段电路的一端移到另一端。在这个过程中,电场力做了多少功?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W=qU=IUt

  教师:在这段电路中电场力所做的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流所做的功,简称电功。电功:

(1)定义:在一段电路中电场力所做的功,就是电流所做的功,简称电功.

(2)定义式:W=UIT

  教师:电功的定义式用语言如何表述?

  学生:电流在一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U,电路中的电流I和通电时间t三者的乘积。

  教师:请同学们说出电功的单位有哪些?

  学生:

(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2)电功的常用单位有:千瓦时,俗称“度”,符号是kW?h.

  教师:1kW?h的物理意义是什么?1kW?h等于多少焦?

  学生:1kW?h表示功率为1kW的用电器正常工作1h所消耗的电能。

  1kW?h=1000W×3600s=3.6×106J

  说明:使用电功的定义式计算时,要注意电压U的单位用V,电流I的单位用A,通电时间t的单位用s,求出的电功W的单位就是J。

  教师:在相同的时间里,电流通过不同用电器所做的功一般不同。例如,在相同时间里,

  电流通过电力机车的电动机所做的功要显著大于通过电风扇的电动机所做的功。电流做功不仅有多少,而且还有快慢,为了描述电流做功的快慢,引入电功率的概念。

(1)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用P表示电功率。

(2)定义式:P=W=IUt

(3)单位:瓦(W)、千瓦(kW)

〔说明〕电流做功的“快慢”与电流做功的“多少”不同。电流做功快,但做功不一定多;电流做功慢,但做功不一定少。

  教师:在力学中我们讲功率时有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之分,电功率有无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之分呢?

  学生分组讨论。

  师生共同总结:

(1)利用P=W计算出的功率是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t

(2)利用P=IU计算时,若U是某一时刻的电压,I是这一时刻的电流,则P=IU就是该时刻的瞬时功率。

  教师:为什么课本没提这一点呢?

  学生讨论,教师启发、引导:

  这一章我们研究的是恒定电流,用电器的构造一定,通过的电流为恒定电流,则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必是定值,所以U和I的乘积P不随时间变化,也就是说瞬时功率与平均功率总是相等的,故没有必要分什么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了。

〔说明〕利用电功率的公式P=IU计算时,电压U的单位用V,电流I的单位用A,电功率P的单位就是W。

  2、焦耳定律

  教师:电流做功,消耗的是电能。电能转化为什么形式的能与电路中的电学元件有关。在纯电阻元件中电能完全转化成内能,于是导体发热。

  设在一段电路中只有纯电阻元件,其电阻为R,通过的电流为I,试计算在时间t内电流通过此电阻产生的热量Q。

  学生:求解产生的热量Q。

  解:据欧姆定律加在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U=IR

  在时间t内电场力对电阻元件所做的功为W=IUt=I2Rt

  由于电路中只有纯电阻元件,故电流所做的功W等于电热Q。

  产生的热量为

  Q=I2Rt

  教师指出:这个关系最初是物理学家焦耳用实验得到的,叫焦耳定律,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过了。

  学生活动:总结热功率的定义、定义式及单位。

  热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发热的功率叫做热功率。

(2)定义式:P热=Q2=IRt

(3)单位:瓦(W)

〔演示实验〕研究电功率与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投影)实验电路图和实验内容:

  取一个玩具小电机,其内阻R=1.0Ω,把它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1)先夹住电动机轴,闭合电键,电机不转。调整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0.50V,记下电流表的示数,算出小电机消耗的电功率和热功率,并加以比较。

(2)再松开夹子,使小电机转动,调整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0V(此电压为小电机的额定电压),记下电流表的示数,算出小电机消耗的电功率和热功率,并加以比较。

〔实验结果〕

(1)电机不转时,U=0.50V,I=0.50A,

  P电=UI=0.50×0.50、W=0.25W

  P热=I2R=0.502×1.0、W=0.25W

  P电=P热

(2)电机转动时,U=2.0V,I=0.40A,

  P电=UI=2.0×0.40、W=0.80W

  P热=I2R=0.402×1.0W=0.16W

  P电>P热

  学生:分组讨论上述实验结果,总结电功率与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师生共同活动:总结:

(1)电功率与热功率的区别

  电功率是指输入某段电路的全部功率或在这段电路上消耗的全部电功率,决定于这段电路两端电压U和通过的电流I的乘积。

  热功率是在某段电路上因发热而消耗的功率,决定于通过这段电路的电流的平方I2和电阻R的乘积。

(2)电功率与热功率的联系

  若在电路中只有电阻元件时,电功率与热功率数值相等。即P热=P电

  教师指出:上述实验中,电机不转时,小电机就相当于纯电阻。若电路中有电动机或电解槽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绝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或化学能。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模版范文3篇(物理教学教案模板)相关文章:

九年级物理教学总结范文4篇 初中九年级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中学生物理论课教学工作总结2022【3篇】(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物理教学年终工作总结怎么写3篇(教学工作总结 物理)

关于初中物理2022教学设计3篇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年

2022初中物理教学工作总结模板3篇 初中物理教师教学工作总结个人

初中物理教学结果反思2022【3篇】 初中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简短

中学物理理论课教学总结报告3篇(初中物理教学总结示范)

关于物理教学总结模板4篇(物理教学经验总结)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3篇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教案

初三第一学期物理教学计划5篇 初三第二学期物理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