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九年级下册语文《四知》教案推荐17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教案,供大家赏析。
九年级下册语文《四知》教案推荐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把握本文的写作脉络,理清文本思路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诗词和山水画作品的欣赏,感受山水画的意境;初步理解意境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到用笔墨大胆、自由地表现意境。
重点:过程与方法目标;
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讨论法、演示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
相关课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同学们,在阅读众多文人雅士的诗赋佳作时,不难发现写山水之情、归隐之乐的诗词数不胜数,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山水诗与山水画的意境。让我们跟着李可染一起,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齐白石的。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2.生难字词
(1)字音
惆怅(chàng)真挚(zhì)渲染(xuàn)
胸有成竹(xiōng)朝朝暮暮(mù)浮光掠影(yǐng)
(2)词义
【胸有成竹】强调画家作画前,对于所画的对象已经有了整体把握,非常熟悉。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反复诵读,仔细揣摩诗词意境,使自己能进入语境,仔细体会山水画的意境并得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4):提出“意境”这一概念,并解释“什么是意境”;
第二部分(5~10):论述获得意境的方法,即通过深刻观察对象以把握住对象的精神实质,激发出绘画者本身的思想感情并融于作品之中。此外还谈到想要表达出意境,还需要与其相互依附的山水画要素,即意匠。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阅读课文,说说意境是什么。
【交流点拨】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2.默读课文,说说意境和意匠是什么关系。
【交流点拨】相互依附,相得益彰。
3.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交流点拨】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4.请结合文章最后两段说说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就能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
【交流点拨】光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要地说,就是加工手段。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九年级下册语文《四知》教案推荐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瞻望、攫取、增益、臆测、馈赠、乐此不疲”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勃兰克斯及其创作成就。
能力目标
1.概述四个场面,三大人群,培养概括提炼,分析归纳的能力。
2.学习通篇为喻,进行说理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3.写一段比喻性文字,训练文字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
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思考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点
1.分析概括四个场面,三大人群,体验揣摩人生意义。
2.学习虚拟情景,进行说理的写法,深入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1.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生命珍爱的情感,及让一生过得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
2.延伸拓展,学以致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教学方法
1.品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探明主旨;深入研讨,问题探究:延伸拓展,学以致用。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沧海横流,名垂青史。古往今宋。许多大师用他们的生命和智慧诠释着人生。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萨拉说;“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勃兰克斯把人生比作高塔。我们该如何攀登自己的人生高峰呢?勃兰克斯的《人生》或许能给我们答案。
二、资料助读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瞻(zhān)望:往远处看,往将来看。
攫(jué)取:掠夺。
臆(yì)测:主观的推测。
馈(kuì)赠:赠送。
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
2.学生交流初读文章的感受。
生1:作者能把“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四个毫不相干的事物连缀成文,并和“人生”联系起来,这是我不曾想到的。
生2:有些语句比较深奥,我不太能读懂。
生3:全篇都在探讨人生问题,使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之路。
生4:文章写了一幅人生的总体画面和三种人的活动景象,我觉得还应该有更多的场面和更多人的形象。
……
教师总结:看来,中外语言表述的差异给我们的阅读造成了一定障碍,不过只要我们整体感知,深入探究,是不难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的。
四、理清思路,探明主旨
1.提问:作者把人生比作高塔,你认为这样的比喻恰当吗?为什么?
生1:我觉得非常恰当。人从诞生之日起,便开始了成长奋斗的历程。每前进一步,就好像爬上了一个台阶,我现在正在攀登这座高塔的阶梯。
生2:我同意这种观点。我们在攀登最初几级阶梯时,是比较轻松快乐的。但越往上,攀登的难度就会越大,或是体力不支或意志不坚定使然。所以“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生3:我觉得人生就如同爬山,“无限风光在险峰”,高塔的顶端肯定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生4:把人生比作高塔,这个比喻一般,还有许多别出心裁的比喻,比如冰心把人生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树,就很新颖。
……
教师小结:文学欣赏从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大家对生活的亲身体验和感悟,会对人生作出不同的诠释。
2.归纳概括描述的四个场面。
教师把学生分为四个组,每个组负责概述一个场面,由小组代表发言。
第一小组:第一个场面是描述人类攀登高塔的情景。人的生命历程有攀登就必然有摔落,这是对立统一的。但最初的攀登是年轻时的生活经历,心理感受是新鲜,带着留恋,带着对未来的希望;再后来攀登就艰难许多,缺乏新鲜感,不再留恋什么。
第二小组:第二个场面描述深入挖掘,探寻地下坑道的情景。他们渴望去探索许多世纪以来前人所挖掘的坑道,在寻找坑道深处埋藏的矿物,并乐此不疲,非常快乐。
第三小组:第三个场面描述一些人在广阔的领域开拓进取,开疆辟土,征服人群的情景。主要运用简练的笔法,描写他们的性格和情态,辛劳和勇敢。
第四小组:第四个场面描述一些人在工场劳作的情景。他们的工作是那样琐碎、微小,但他们是那样专心、细致、勤奋,工场不大.但生活的空间很大。
教师小结:作者描写了人类攀登高塔的共同情景,及几种人在各种不同领域中奋斗、劳作的场景。这样看来,作者把“人生”理解为“奋斗”和“劳作”。
3.分析三类人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念。
学生按刚才的小组讨论交流,不同的是第一小组体会“作者在描述这些人群时,肯定或赞扬了什么精神”?教师随机点拨。
五、深入研讨,问题探究
1.难句释疑。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整体把握,探明了主旨,但有没有理解得还不透彻的难句。请摘选出来,互相讨论交流。
六、延伸拓展,学以致用
1.古往今来,有多少人面对苍穹,叩问心头,人生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屈原吟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明他坚贞的志向,曹操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以发其人生苦短的慨叹。你会对人生发出怎样的感慨呢?会把人生比作什么?请写一段有深意的文字。
七、课堂小结
冰心说,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但不流动的一定会成为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长成参天大树,但不生长的种子一定会成为空壳。活着,是生命的一种形式,珍惜才是对生命最有价值的修饰,珍惜自己,你就能挟卷滚滚沙石,快乐勇敢地奔流,投进大海温馨博大的怀抱;珍惜自己,你就会从地下破土而出,长成一棵小树,听到黄莺的歌唱。人生是寂寞的,犹如寂然无声的荒野;人生是永恒的,犹如奔流不息的逝水;人生也是辉煌的,如果我们轰轰烈烈地走过一生。让我们走好每一步!
九年级下册语文《四知》教案推荐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分析品味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作者表达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2、能力目标:培养概括提炼能力,找出文中对人生所设的四个比喻;学习文中生动形象的比喻句,并运用形象的比喻抒写生命和人生;
3、情感目标:品味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活观。
教学重点:
1、理解对人生所做的四个比喻,理解作者表达的人生态度、价值观。
2、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生活观。
教学难点:
对文中四个比喻及含意深刻的语句的理解。
教学方法:
1、品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格言警句,引出人生:
沧海横流,名垂青史。古往今来,许多大师用他们的生命和智慧诠释着人生。??我们该如何攀登自己的人生高峰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丹麦作家勃兰兑斯的《人生》,看看他是怎样看待人的一生的。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图片)
二、一读课文,初识人生: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积累词语。
2、想一想作者在文中把人生都比作了什么?交流初读本文的感受。
三、二读课文,感悟人生: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共同赏读精彩语段。
1、作者把人生比作高塔,找出描述人类攀登高塔的情景的语句,进行朗读并理解这样比喻的恰当。
2、作者又把人生比作地洞,找出并将比喻成“地洞”的文字读一遍,你同意这个比喻吗?
3、作者还将人生比作广阔的领域,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征战的态度。
4、作者还将人生比作工场,表现了工场中劳作的人们的什么精神品质?找出相关的语句读读。
四、三读课文,探究人生:分析三类人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念。
1、勃兰兑斯将人生所作的后面三个比喻:地洞、广阔领域、工场,分别照应的有三种人,谁说说看是哪三种人?他们都各有怎样的精神?你可以从实际生活中为这三种人补充几个例子吗?
2、讨论交流作者在描述这些人群时,肯定或赞扬了什么精神?教师随机点拨。
3、勃兰兑斯的三种人是不是将人类全部概括进去了呢?请模仿勃兰兑斯的语句来给补上。
五、放飞思绪,书写人生:
人生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曹操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以发其人生苦短的慨叹。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把人生比作什么?
九年级下册语文《四知》教案推荐4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3.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三年以来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已学习了不少经典篇目,它们大多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有谁能总结一下,欣赏这些文艺作品,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回答得都不错。但今天我要给大家强调的是抓住文艺作品的形象性特征,发挥阅读时的想象力。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内容。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
目标导学二:把握文章观点,理清行文思路
1.请你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明确:(1)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2)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3)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他们的目的。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4)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2.结合上述观点,并结合文题尝试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
明确: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3.思考: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
明确: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的问题。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的作者的所见所感,就是文艺作品的本质。因此,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
4.阅读第8—10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做简要分析。
明确:作者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入手,首先以纯理性思考的方式对诗句进行赏析,如“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这样的赏析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藏的壮景与情感,换句话说,这是不驱遣想象力的结果;同时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画面,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的境界。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得出了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5.请你根据前面的探究,总结本文的论证思路。
明确:作者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来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然后以赏析王维诗句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了驱遣想象力的重要作用。
目标导学三:赏析语言,领悟内涵
文中有许多句子,都有十分深刻的文艺观,它们或有十分深刻的内蕴,或有写作值得借鉴的实用价值,请阅读下面几句,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
(1)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
明确:任何一篇文艺作品,都是文字集合起来的,但这是一种有着内在逻辑顺序的结合,具有文本表现中的一般技法,既表现了内容也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这样的文章绝不可能随意拼凑,须由作者有意识、有目的、有逻辑地创造,而在完成时又符合自然的特点。
(2)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
明确:“见”可指代材料,无“见”便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可能有所创造;“见”也可理解为见识、见解,没有思考与见解,纵然下笔也只能写就平庸文章,难见深度;“感”是体悟与情感,倘若下笔无情感寄寓其中,写出来的文字必是冷冰冰的。这也提示了我们在写作之前要学会多积累,多观察,积累一定材料;同时要多思考,多感悟,这样才能写出优秀文章。
(3)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九年级下册语文《四知》教案推荐5
九年级下册语文四字词知识点合集
01、〖一气呵成〗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02、〖妙手回春〗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03、〖断壁残垣〗残垣:倒了的短墙。残存和坍塌了的墙壁。形容残败的景象。
04、〖如坐针毡〗象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05、〖芒刺在背〗芒刺:细刺。象有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
06、〖天伦之乐〗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
07、〖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08、〖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09、〖奄奄一息〗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 。
10、〖一泻千里〗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11、〖引颈受戮〗戮:杀。伸长脖子等待被杀。指不作抵抗而等死。
12、〖遮天蔽日〗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13、〖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14、〖隐姓埋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
15、〖乐此不疲〗此:这。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16、〖心如铁石〗心象铁石一样坚硬。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
17、〖鸡犬不宁〗宁:安宁。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18、〖有例可援〗有成例可以援引。
19、〖怡然自得〗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20、〖睡眼惺忪〗惺忪:刚苏醒的样子。形容睡觉的人刚睡醒,还没有完全清醒。
21、〖蹑手蹑脚〗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22、〖鳞次栉比〗栉:梳篦的总称。象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与“琳琅满目”不同。
23、〖通宵达旦〗通宵:通夜,整夜;达:到;旦:天亮。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宵”不能写作“霄”。
24、〖顶礼膜拜〗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
25、〖星临万户〗星星光临到千家万户,即每家每户都能看到星星。
26、〖周道如砥〗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27、〖浩瀚无垠〗形容广阔无边。浩瀚,即“广大、辽阔”;垠,即“边际” 多比喻大海或天空
28、〖袅袅烟云〗炊烟缓缓升起
29、〖吹毛求疵〗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30、〖万恶不赦〗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31、〖遍稽群籍〗指翻阅查找很多书籍。遍:普遍,稽:查,籍:书籍
32、〖折衷是非〗指对双方争执不下的事情进行调和
33、〖中流砥柱〗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34、〖理至易明〗理述说到了极致,简单明了。
国学常识
国学常识之哲学宗教篇:什么是“八股文”?
国学常识之民生礼俗篇:花甲、古稀、耄耋、期颐指多大岁数?
国学常识之民生礼俗篇:“十八般武艺”都有什么?
国学常识之民生礼俗篇:为什么把女婿称为“东床”?
国学常识之民生礼俗篇:何谓“滥觞”?
国学常识之民生礼俗篇:元宵佳节舞狮子起源于何时?
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
1语言表述力求精练
这对于受字数限制的表述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高度概括的题目,当我们筛选整合好文中的相关信息之后,要把具体、形象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的语言;对于解释、阐述、评价性的题目,我们可删去描述性的修饰语、较长的限制语,或合并同类项,或改字缩词,或使用指代词,使语言的表述高度浓缩,以符合题目的要求。
2分析把握人物形象
概括人物的形象,一定要从文本中找出能展现人物性格品质的词语,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来概括人物的品格,文章中那些最能展现人物个性的内容,如人物描写,绝不能忽略。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可以归纳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还有文中的环境描写以及景物描写,他们都对人物形象起到映衬的作用,或者会推动情节发展,从而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九年级下册语文《四知》教案推荐6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2-23
《月下独酌》
教学目标:1领会诗歌的意象和作者的情感。
2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3学习对月光的写法。
教学重点:领会诗歌的意象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教学内容:月下独酌
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消遣娱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佛教中有所说的“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究竟析方法。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两边,相互“破”、“立”。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纯乎天籁,以是一直为后人传诵。
诗人演员出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脚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之“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这是“立”。
可是,尽管诗人那样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至于那影子呢?虽然如陶潜所说的“与子相遇来,未始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影答形》),但毕竟影子也不会喝酒;那么又该怎么办呢?姑且暂将明月和身影作伴,在这春暖花开之时(“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时消遣娱乐吧!“顾影独尽,忽焉复醉。”(陶潜饮酒诗序中语)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说得虚无不可测,推翻了前案,这是“破”。
其时诗人已经渐入醉乡了,酒兴一发,既歌且舞。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像在倾听佳音;舞时自己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转动零乱,似与自己共舞。醒时相互欢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时,月光与身影,才无可奈何地分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写得对自己一往情深。这又是“立”。
最后二句,诗人真诚地和“月”、“影”互相约定:“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然而“月”和“影”毕竟还是无情之物,把无情之物,结为交游,主要还是在于自己的有情,“永结无情游”句中的“无情”是破,“永结”和“游”是立,又破又立,构成了最后的结论。
题目是“月下独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庞大情感。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没有限的苦楚。诗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以是终日醉,颓然卧前楹。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试看其中“一鸟”、“自倾”、“待明月”等字眼,可见诗人是如何的孤独了。孤独到了邀月与影那还不算,甚至于以后的岁月,也别想找到共饮之人,以是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互相约定在那邈远的上天仙境再见。结尾两句,点尽了诗人的踽踽凉凉之感。
作业:背诵课文
课后反思:
《月夜》
教学目标:1领会诗歌的意象和作者的情感。2背诵课文,学习佳句。3学习对月光的写法。
教学重点:领会诗歌的意象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教学内容:
《月夜》是杜甫的言情之作。提及这首诗,历来的看法没有什么不同:诗人表达描写的只是望月思家的所说的离愁别恨。情怀万种,最能触感人的是人之至情,《月夜》所体现的正是至情,是杜诗中别具特色的一篇。秋夜望月,思家生感,是这首诗的正题。诗人所驰念的是“闺中(人)”“遥怜”的是“小后代”;由自身的处境想到了家人,幼小的后代是“未解忆长安”的,对月只好“独看”的“闺中(人)”,思忆立久,以致“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而在驰念中的诗人自己,也就倾泻出深邃深厚的惋怅之情并发出饱含辛酸的祝愿:“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这样来理解《月夜》,就是昔人所称颂的“情之所钟”而产生的至情,真挚的感情和切合生活真正的想象构成这首诗独有的意象,语丽情悲,另成格调。然而,仅仅如此理解,这首诗的感情表现便无疑有所局限。诚然是好诗,也算力作,却与诗人忧国哀民的情怀两样,较之《羌村》、《北征》等篇中描写与家人相聚的情事,也觉逊色。《月夜》所体现的感情是否存在局限,我们试作进一步的探索,把诗人陷身贼中的同期作品联合起来考察,便不难看出,这首诗正好代表杜诗风格的一个侧面,沉郁的情味所含蓄的感情远远超过了一般愁人思妇之作,持“至情”之说,实际上是陷入了一个既成的框框。《春望》是稍后于《月夜》的诗人同期作品中感情倾向鲜明的一篇,既是感时之作,面愁怀旅况,更是与《月夜》相类。以《春望》体现的感情来衡量《月夜》,便不难看出《月夜》感情源源泉的深远。再就“二哀”而言,也是稍后的同期作品,对现实的真切描述和诗人饱和悲愤的寄寓,也不难看出置身那个战乱年月的苦难生活。面对故国河山和残酷的现实,在长安望月,自然联想到~州,“~州月”同样是长安月,“闺中(人)”在“独看”,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人自己,更是感应流离兵革中的苦痛:这就是诗中提到的“忆”。望月生“忆”,是诗人忆及家人之情,也是合乎情理的想象。诗人想象对方的“忆”是什么呢?“少陵野老吞声哭”,是“忆”中人的长安生活;“东来橐驼满旧都”,“黄昏胡骑坐满城”,是异族掠夺和践踏下的长安情形!由于战火隔绝,“~州月”未能“双照泪痕干”,预示出诗人渴望脱身长安的心情,也流露了对远在~州的家人的凄叹之情和深切的哀痛。而“双照泪痕”,也正是从现实的苦难所作的假想。由“今夜”的“独看”,设问“何时”能“双照”,“双照”而带上“泪痕”,来日必将共忆同诉的也就一定是彼此经历过的国难和家愁了。《月夜》的感情倾向,竟与诗人的热爱自己的国家之情是这么脉脉相通!感情常常预示出作家的思惟深度,即便是这么一首表达描写一己之情的诗,也饱和着那个战乱时代的气息,由个人的遭受和不幸透露了那个战乱的现实,故而,《月夜》不失为杜集中独具特色的优秀的作品。
作业:背诵课文。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词句,读出文章的韵味;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意象和作者的思惟感情,以至熟读成诵。2、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有关环境,进一步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惟感情。
[重点难点]:1、重点:联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2、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课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
1、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闻名的思想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有不少随记式的散文,大都选取材料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味,或表现一片情怀。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纯真写景,实则是有寄意的,要耐心寻味。
2、导语:是记叙夜晚到一家寺院游玩的经历。那么我们事前猜测,本文会不会描述他游玩的心情?他的心情会是如何的?
二、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搁浅。
如: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庭下/如积水空明念/无与为乐者水中/藻荇交横
三、传译理解:通过传译课文,深入理解文意。
补充解释:欣然:高兴地遂:于是盖:原来是
相与:一起但:只是无与为乐者:没有人与我同享快乐
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有闲人
参考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脱衣准备安睡,看见月色射进门来,很高兴地想出去逛逛。思量到周围没有什么人能够一起领略月夜乐趣。于是就到承天寺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落里溜达。庭堂下面的月色好像积满清澈透明的水,水里面各种水草交错纵横,那是竹子和柏树影子啊!哪天晚上没有月亮?哪一个处所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没能清闲的人像我们俩罢了。
四、赏析:思考问题:1、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间去寺庙游玩?(因为月色很美,去寺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阐扬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3、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如何的感受?(月色皎洁,空灵。)4、文中哪一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那边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5、文章的结尾句流露出作者如何的情绪?(“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作者最后这一句慨叹,看似平淡,意在点睛。这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情怀,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效忠的抱怨。)
五、小结:这篇短文,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情怀。
六、布置作业课后操练二
《水调歌头》
教学重点:一:读懂、背诵这首词。二:联想力和想象力的训练。
教学难点: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
九年级下册语文《四知》教案推荐7
课前预习务:
1.借助课文注解或工具书理解文中较生僻词语的意思,如:纲、权且、趱行、端的、舒头探脑、尴尬、去处、兀自、口浅、却才、计较等。
2.复印《水浒传》第12~18回故事情节给学生自读,了解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内容。
3.预习思考题:
(1)课文直接写热的有二十处之多,间接写热的也不下十处,为什么要这样写?
(2)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4)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
(5)你觉得杨志是一个怎样的人?试概括一下他的思想性格特点。
(6)如文中题目,能否改为劫取生辰纲?试图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去分析。
4.在阅读中注意标示出自己的疑问。
教学目的:
一.了解《水浒传》-书的主题,成就等。
二.理清课文故事情节。
三.围绕题目中的智字,分析讨论双方是怎样斗智斗谋的?(难点)
四.概括杨志的思想性格特点。
五.解疑释惑。
教学方法:以学为主,以读为本,读、思、议、问、写相结合,以学促教,教学相长。
教具:投影仪。
教学课时一节课
教学过程
一、导语(1分钟)
大家知道刘欢唱的《好汉歌》,哪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学生:《水浒传》)对,就展现了108梁山好汉风风火火闯九州的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节选《水浒传》第十六回中的《智取生辰纲》。
二、了解《水浒传》的主题、成就等。(4分钟)
用投影仪显示以下内容
作者与《水浒传》简介
施耐庵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
《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我国文学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分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领导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分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它反映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
起义英雄的行动,是由小到大,由个人反抗到集体行动,由无组织到有组织,最后汇成一股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特别是对一些出身下层社会的英雄,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他们受剥削压迫最深重,反抗性也,为了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些朝廷的叛逆,所谓不赦的罪人,个个可敬可爱,光辉动人。
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从最基层的郑屠、西门庆等,到上层的梁中书、高廉之流,以及他们的靠山蔡京、高俅,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一个故事如林冲上山、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等章回,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语言以口语为基础,明快、洗练、准确、生动。叙事绘声绘色,极为传神。
《水浒传》有多种版本,现存有明代100回本和120回本,还有清代金圣叹评点的70回本。
《水浒传》是我国秀的英雄传奇小说。英雄传奇与历史演义以描写历史事件的演变为主,重在叙事,以事件为中心,因事以写人;而英雄传奇则是以描写历史人物为重点,以人物为中心,因人而运事,它比历史演义小说有更多虚构,富有传奇色彩,可以写某一历史时期的一个人,也可以写几个人或一群人。
由于《水浒传》的卓越成就,文人竞相学习、仿效,形成了明中时以后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繁荣,出现了说唐系统、杨家将系统、说岳系统等不同系列的作品;除此之外,对其他题材的白话小说如《金瓶梅》,也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同《三国演义》一样,《水浒传》也是群众创作与作家创作相结合的产物。
三、由题启思.(5分钟)
用投影仪显示以下问题
1、请同学们想想这生辰纲按理应该说属谁的?
A、杨志 B、吴用等七人 C、梁中书 D、蔡京
2、能否运用生辰纲一词,并联系上A、B、C、D中的人物,用简洁的语言造出一句能够概括出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的话来。
答:
(此题旨在检查学生对课文预习的整体把握情况,并有意训练学生对全文的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
小结:(略)
四.理清课文的叙事线索。(6分钟)
1.接着,大家讲讲课文在叙事上具有什么特点?
用投影仪显示全文线索图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双线结构:
2.结合练习一思考:作品是怎样处理这两条线索的?这样处理有什么效果?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讲解,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情节结构的理解〉
小结:(略)
五.讨论预习思考题。(13分钟)
用投影仪逐题显示,逐题讨论。
(1)课文直接写热的有二十处之多,间接写热的也不下十处,为什么要这样写?
(2)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4)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
(5)你觉得杨志是一个怎样的人?试概括一下他的思想性格特点。
(6)如文中题目,能否改为劫取生辰纲?试图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去分析。
(这个单元的重点是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小说语言,亦是本课学习的重点、难点。而要具体落实这个学习的重难点,可以通过讨论、分析、解决以上问题来实现,因为这些问题都紧紧围绕人物形象、情节构思、作品语言等方面去设计的,真正帮助学生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
小结:(略)
六.学生自由思考与提问。(10~12分钟)
学生问题选录
1.文中的老都管姓什么?他是梁中书的什么人?
2.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首诗在此有没有特别的社会意义?或者有什么作用?
3.……一个客人把钱还时,一个客人便去揭桶盖,兜了一瓢酒,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请问这里的几个客人是否同指一人呢?
4.酒一般是用来驱寒保暖的,怎么可以用来解渴呢?而且在文中写明是白酒(见P93页第一行),看来不会是假冒伪劣商品吧?(这个问题提得很令人感到意外,独到而有深度,说明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
5.为何要到最后一段才把这八人的姓名交待出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这环节旨在改变学生长期来处于被问的学习状态,实行教学民主,促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主动善问、勇于探索的品质,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回答:(略)
七.课外练笔。(2分钟)
大家试想:假若吴用、晁盖等八人在黄泥冈直接用力取的办法,能否夺得生辰纲?请大家大胆展开想象,在写作中重点突出力取的场面描写。比一比,看看哪位同学写的小说最精彩。
(通过设计这道题引导学生由课内学习走向课外创新,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
八.小结。(1分钟)
今天只是学习了《水浒传》中的一个精彩片段,其实,还有许多精彩的地方需要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去仔细鉴赏。下课!
九年级下册语文《四知》教案推荐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把握作者行文思路,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文章举例论证的方法,读懂议论文,理解议论文,揣摩议论文中的精彩论证方式并善于运用在日常习作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细心体味“言”与“意”的关系;深入理解,体会“无言之美”。
深入理解,体会“无言之美”;揣摩议论文中的精彩论证方式。
演示法、合作探究法。
相关课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同学们,在各种精彩文章评论中我们经常看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类句子,那么,何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言不及义”“言不尽意”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带着问题去学习朱光潜先生的《无言之美》,细细体味语言的魅力吧!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美学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等。
2.生难字词
(1)字音
意蕴(yùn)颦(pín)蛾眉(é)
寂寥(liáo)谚语(yàn)心旷神怡(kuàng)
轻描淡写(miáo)栩栩如生(xǔ)目不忍睹(dǔ)
信手拈来(niān)铢两悉称(chèn)
(2)词义
【轻描淡写】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目不忍睹】形容景象十分凄惨,使人不忍心看。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铢两悉称】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铢两,比喻微小之处。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先试读,再带入问题探读,在反复诵读中体味文本语言魅力,深入解析“无言之美”。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3):引用孔子的话引出“无言”这一话题,提出“言”与“意”。
第二部分(4~12):以文学、音乐、雕塑等各类艺术作品为例,分析言不必尽意、无声胜有声、含蓄不露等所表现出来的无言之美。
第三部分(13):总结观点: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交流点拨】作者首先从孔子和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阅读第3段,概括“言”和“意”的关系。
【交流点拨】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是散碎的,有限的;而意是瞬息万变、缥缈无踪的,是混整的,无限的。所以,言所以达意,但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
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交流点拨】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①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②以文学作品的“言不能尽意,也不必尽意”凸显无言之美;③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④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5.简要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分析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交流点拨】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美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以从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以言表意,也无须全然以言表意,即说明无言之美。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来论证。
步骤四深层探究局部突破
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
【交流点拨】正如作者探讨文学作品时的数个例子,诗歌本是极其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包含的意境却是极其宽广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言语只有短短的十个字,但是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予人以悲凉雄壮的美感。然而,作者要描写出这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恐怕书万言都难以说尽,这不是意味着作者将它们寓于无言之中了吗?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深蕴的无言之美。
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无言之美”的内涵,同时也得到了一些启示:欣赏艺术作品时,不仅要注意有形有象的部分,还要关注其中的“空白”,懂得感受其中的“无言之美”。
2.拓展延伸
你认为“穷形尽相”是获得美和达到美的途径吗?请举例论证。
【交流点拨】穷形尽相并不是一个获得美和达到美的途径,反而是恰到好处的留白更益于激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并融入自我的主观情感。宋徽宗赵佶喜欢绘画,他在考验画家时,让应考画家以“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作画,择优录用。最后被选中的画作上,根本没有一片花瓣,只是马蹄上飞舞着几只蝴蝶。但就是这样一幅画,却最恰当地体现出了诗题的意境。
五、课后反思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我做得好的方面在于虽然课文整体上不易理解,但是我还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做到尽量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理解到文字的魅力,无言的魅力。但是由于“无言之美”的概念不仅针对文学,还针对其他艺术,而学生对其他艺术的了解不深,因此,在把握论证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进一步辅导强化训练。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四知》教案推荐9
九年级下册语文《四知》教案
教学目标
1、翻译理解课文。
2、掌握重点词语及句式。
3、分析杨震的性格特点,学习杨震廉洁自律的高尚思想品德。
教学重点
积累重点词语及句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曾子还说:“吾日三省吾身。”古人是多么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古人的故事,以期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
二、检查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
邓骘 辟之 谒见 遗震
2、检查学生阅读课文的情况。并予以点拨纠正。
三、介绍作者及解题
范晔(398—445)字蔚宗,小字搏。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四知”即“天知、神知、我知、子知”。题目是编者加的。
四、学习课文
1、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2、要求学生自己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翻译课文,把不理解的地方划出来,老师统一解答。
3、出示卡片检查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翻译。
(1)(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2)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
(3)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4、结构分析:本文分成两层,一、杨震拒金。 二、杨震拒绝了为子孙置办产业的建议。
5、内容分析
(1)谈谈你对“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理解,并说说你是怎样看待“杨震拒金”的。
(2)(杨震)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6、写作特点
(1)人物形象鲜明。本文只有146个字,非常鲜明的突出了杨震廉洁无私的高尚思想品德。
(2)语言刻画形象传神。“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八个字形象刻画出了杨震拒绝贿赂的坚定态度。
五、布置作业
翻译课文。要求:(1)准确。(2)句子优美流畅。(3)最好能体现原文的特色
《四知》原文和译文
四知
(原文)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译文)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多次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银子)羞愧地出去了。后来杨震调动到涿郡任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见。他的子子孙孙常吃蔬菜,步行出门,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长的人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杨震不答应,说:“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把这个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
私心
(原文)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译文)第五伦奉公守法竭尽忠诚,说话办事没有违背法规的。儿子们有人常劝止他,他就呵斥他们并赶走他们,官吏陈述的书面意见有利于国家的,他都封好上报,他就像这样毫无私心。他生性诚实,缺少文采,做官时以清廉著称,当时人们把他比作西汉时贡禹(那样明经洁行的人)。但是他缺少宽容,又不整饬自己的威严,也因此被有些人看轻。有人问第五伦说:“您有私心吗?”他回答说:“老朋友中有送给我千里马的,我虽然没有接受,但每到朝廷选拔官吏时,我心里总不能忘了他,可始终也没有任用他。我哥哥的儿子常常生病,我一夜里十次去探望,回来却安安稳稳地睡下;我的儿子有了病,我虽然不去探望,但却整夜睡不着觉。像这样,难道可以说没有私心吗?”
《四知》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古文二则》是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课文,选自南朝著名史学家范晔的《后汉书》,教材入选它,意在让学生了解史传文学的基本特点,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学素养。《四知》是其中的第一则 ,虽然十分短小,但主人公的寥寥数语却震撼人心,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标提出第四学段学生要学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要求,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准确翻译全文;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课文通过传神精炼的语言刻画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杨震廉洁自律的高尚品德。
3、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准确翻译全文;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的用法;学习课文通过传神精炼的语言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杨震拒金的现实意义。
二:说教法
1、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标准》特意提出了诵读方法,为此,我采取“文言文五步诵读法。”
第一步:初读——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第二步:解读——疏通文意,理解内容。
第三步:研读——质疑探究,提炼主旨。
第四步:品读——品味语言,赏析亮点。
第五步:创读——迁移训练,创造延伸。
2、教学手段
本节课我借助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欣赏《杨震四知》视频,激趣导入;播放配乐朗诵,帮助学生体会文情;播放《铁齿铜牙纪晓岚》无声片断,激活学生想象力;课堂结束播放《一代廉吏于成龙》片尾曲,让学生再一次感悟课文主旨。
三、说学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因此,我主要进行以下学法指导。
1、朗读法:指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
2、讨论法: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学习的乐趣,与人交流的乐趣。
3、品评法:品味人物语言,评价人物形象。
4、谈话法: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
多样的形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避免了单调。
四、说程序
程序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播放《杨震四知》节选视频,接着教师悬念导入。
汉代的杨震,是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得百姓拥戴的好官,曾有人为感谢他的恩情,在深夜送金,他会如何处理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四知》去寻找答案。
设计依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悬念的设置激起学生的兴趣,为学好本课奠定了基础。
第二环节:走近作者,了解作品。(以抢答形式进行)
1、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时顺阳(今河南淅川)人,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一生对社会的最大贡献是撰写被后人称之为“前四史”之一的《后汉书》。
2、《后汉书》是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其叙事的特点是分类而叙,而不按年代的先后。在史传文学中,《后汉书》占有重要地位,它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长于记史和人物性格塑造。
设计依据:这一环节便于学生掌握文学常识,锻炼速读速记能力。
第三环节:五步诵读,品析课文。
1、初读——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实施步骤:①教师范读;②学生自读;③提问朗读;④全班齐读。
设计依据:文言文的学习,读是第一法宝,通过朗读,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培养语感。
2、解读——疏通文意,理解内容。
实施步骤:①细读课文,借助注释、工具书等独立翻译课文。②小组交流,提出难以理解的词句,师生共同探讨。③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设计依据: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中注重师生和生生交流,让学生不仅理解内容,更学到了学习方法。
3、研读——质疑探究,提炼主旨。
实施步骤:精读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与体会,提出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进而提炼主旨。
教师可预设几个问题:
①文中主人公是谁?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刻画人物?
②本文写了哪两个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③结合课文,说说杨震是个怎样的人?你是怎样看待“杨震拒金”的?
④杨震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学生回答,形成板书:
人物 事件 品质 写法
杨震 拒金 严于律已 语言描写
(四知先生 ) 拒开产业 廉洁自律 侧面描写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设计依据:本环节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学中组织学生读、说、评、议,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学会质疑。
4、品读——品味语言,赏析亮点。
实施步骤:跳读课文,让学生找出文中杨震的语言大声朗读,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谓无知!”
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设计依据:课文中杨震的语言不多,但很精彩,教学中不求面面俱到,重在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验。
5、创读——迁移训练,创造延伸。
实施步骤:教师出示两个题目,激发学生创造力,训练学生创新思维。
①《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和绅留给了你怎样的形象?如果有人向他行贿,他会怎么办?播放无声视频《铁齿铜牙纪晓岚》片断。然后,让学生用一两句话说说和绅和行贿者的丑态。
②列举一位历史上或现实中你最敬佩的清官,简单谈谈你敬佩的原因。
设计依据:这两问一正一反,由课内到课外,开阔知识视野,培养迁移、创造能力。
第四环节: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品析全文后,老师总结全文。
总结:《四知故事》虽小,其教育意义却不小,一个人,从小到大,为民为官,白天黑夜,有人无人,都应严以律己,不贪不占,做个品德高尚的人。
作业:用所学“文言文五步诵读法”学习《私心》,学生尝试写一篇学案,教师评选出优秀学案,并给学生实践机会,选一位学生讲课,师生共同评课。
由于这次的作业与传统作业不同,学生的兴致很高,出现了很多好的学案,最后通过全班同学的投票,刘佳文同学的学案被评为“最佳学案。”
设计依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运用所学方法让学生编写学案,并尝试讲课,学以致用,将知识和方法转化为能力。
五、说应用
1、运用远程教育设施与资源,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杨震四知》《铁齿铜牙纪晓岚》两段视频的使用,使教学变得有声有色、生动形象,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运用远程教育设施与资源,优化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借助音乐、影像,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而且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和方法,而且还训练了能力。
3、运用远程教育设施与资源,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准确翻译全文是本文的重点,对于这个重点,我组织学生观看学习指导课件,学会翻译方法,借助远程教育资源信息,开展合作学习。为突破教学难点,我让学生上网查寻一些清官事迹,让学生体会“廉”的真正内涵。
纵观这节课,我主要运用“文言文五步诵读法”和远程教育资源,教给学生知识,传授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九年级下册语文《四知》教案推荐10
知识与技能
1.知晓修改文章兼顾“言”与“意”。
2.把握修改“言”的基本要求和修改内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示例引导,学生能够掌握修改文章的要求和技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修改润色、精益求精的审美素养。
重点
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修改润色的基本要求、方法。
难点
让学生通过修改示例文稿中的错误,提高让作文出彩的能力。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进入初中以来,你们写过很多作文。你们可能觉得写是你们的事,而修改是我们老师的事情。其实不然。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善作不如善改”,一篇好的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而且是“改”出来的。曹雪芹写《红楼梦》就自言:“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再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前后经过十二次精心修改才完成。修改是写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作文修改,有哪些基本要求和方法呢?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写作“修改润色”。
二、写作精讲
1.学生自由阅读写作“修改润色”的内容。
2.学生讨论、交流下列问题,教师点拨。
(1)修改文章要兼顾“言”和“意”,“言”和“意”分别指什么?
言,指言辞和表达;“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
(2)“言”修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基本要求是改“对”,进一步的要求是改“好”。
(3)修改润色应该从哪里入手呢?
学生答:可以改错别字、病句,语言是否简明。还可以改结构、构思。可以改材料与中心是否一致。可以改重点是否突出,材料是否有新意。
师总结:很好,大家讲得真不错。修改作文的确像刚才说的那样,主要从语言、构思、中心三方面加以修改。下面我们结合示例来看一下。
(4)怎样才能把文章的“言”修改得“更好”?
要将“言”的修改与“意”的修改结合起来,补充内容,加工润色,使文章内容更充实,语言更富有文采。例如,记叙文可以补充细节描写;写景,注意从不同的观察角度着笔,动态和静态之景结合,注意炼字、炼句、修辞手法、引用诗词歌赋等,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强表现力。还要注意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等。
三、示例引路
读下面语句,指出错误缺点,并进行修改。
①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对电脑已不在陌生,电脑使用率逞上升趋势。等我们这一代步入社会时,如果不会用电脑,很可能会被视为文盲。可是,电脑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生:第一句话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逞上升趋势”中的“逞”,应改为“呈”;还有一个是“已不在陌生”中的“在”,应改为“再”。
②“我爸爸是位老师,对我的要求很严烈。”“他人老心不老,表示一定要为人民多服几年务。”
生:我认为第二句中“严烈”用词不当,应改为“严格”;“为人民多服几年务”中的“服务”不能拆开用,此句应该改为“为人民多服务几年”。
③“到达目的地有三条路可走,即左路、中路和右路。左路和右路,路途较远,走中路最近,所以左中右三路中,我们决定走中路。”
生:这段文字啰唆重复的地方不少,但如果能对其稍作加工锤炼,将其变成“到达目的地有左中右三条路可走,中路最近,所以我们决定走中路”,那就简洁多了。
师:修改文章的语言,首先去看有没有错别词,再去看有没有用词不当的地方,最后读一读句子有没有啰唆。
四、写作实践
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你的理解和感受,试着润色这篇习作。【注:材料见教材《寻人启事》】
【写作提示】
1.仔细阅读文章,发现其长处与不足,不足之处就是需要修改的重点。
2.从内容和语言两个角度修改文章,使内容更充实,语言更流畅、有表现力。
3.无论是改动还是增删,动笔前都要反复斟酌,以防“点金成铁”。
九年级下册语文《四知》教案推荐11
教学目标
1、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能力。
2、培养学生概括提炼、分析归纳的能力。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表达创见的能力,尤其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延伸拓展,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与老师和同学合作交流的能力。
4、学习文中生动形象的比喻句,并运用形象的比喻抒写生命和人生。
5、学生学习本文是以阅读和研讨的形式体验揣摩人生意义。
教材分析
对于人生,每个人有自己的解读。这篇文章被选进九年级课本上册,对学生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冰心说过: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播,随时播种。这篇课文以小见大,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四个场面,三大人群,对我们中学生是个很好的启发,引领他们用自己的心去感悟人生的真谛!
教学方法
1.多媒体
2.点拨释疑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学习文中生动形象的比喻句,并运用形象的比喻抒写生命和人生。
2、学生学习本文是以阅读和研讨的形式体验揣摩人生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沧海横流,名垂青史。古往今来,许多大师用他们的生命和智慧诠释着人生。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
碌碌无为而羞耻。”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萨拉说;“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勃兰克斯把人生比作高塔。首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一生会有多少次庆典活动吗?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吗?谁能说说这完整的人生像什么呢?我们该如何攀登自己的人生高峰呢?勃兰克斯的《人生》或许能给我们答案。
二、资料助读
1.多媒体显示:勃兰克斯,丹麦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出生于犹太血统的商人家庭。在哥本哈根大学攻读法律、哲学、美学,受黑格尔影响较深。大学毕业后,到欧洲各地旅行,在法国结识了泰纳。1871年回国在哥本哈根大学。
2.时代背景
作者源于直接或简接体验,对人生作了富有哲理性的概述,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让学生在头脑中留下了初步的`印象。
2、请几个同学朗读全文,一个人一个自然段,请其他同学仔细听。边听边思考:勃兰兑斯是怎样理解人生的?
四、合作探究
1、勃兰兑斯不仅仅是把人生比做高塔,他还将人生比做什么呢?
2、模仿勃兰兑斯的语句来一段。请注意,勃兰兑斯每个比喻的开头都有提示语:“这里有一座高塔”、“这里还有一个地洞”、“还有一个??广阔领域”、“还有这样一种工场”。
五:拓展延伸
勃兰兑斯将人生所作的后面三个比喻:地洞、广阔领域、工场,分别照应的有三种人,谁说说看是哪三种人?
明确:地洞里挖掘的人,就是像阿基米德一样的科学家;征服广阔领域的人,指的是政治家、军事家吧;工场劳动的人,就是普通的劳动者。
师:说得很好。勃兰兑斯的三种人是不是将人类全部概括进去了呢?
生:我觉得还没有。比如说像我们,全世界的学生也是人类的一员,而这三种人中却没有我们啊。
今天,我们读了勃兰兑斯的《人生》,使我们对人生的意义有了全新的理解,每个人对人生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关于人生的思考,还有许多精典的名篇,哪个同学还知道哪些名人对人生做过最经典的论述?
例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台湾女作家三毛关于人生也有很精彩的描述:“婴儿诞生,一般人并不知晓婴儿的未来,可是都说——恭喜!恭喜!某人死了,一般人也不明白死后的世界,却说——!可惜!可惜!”
六、小结并布置作业
给同学们推荐一个人,他就是英国哲学家和文学家培根,他写的《论人生》很有名气,有可能的话,请同学们课后阅读这本书。我们国家也有不少的优秀作家对人生也有很精彩的思考,比如冰心、鲁迅等,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读一读相关文章,并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人生的理解,注意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然后我们来一起交流,看谁写的。
九年级下册语文《四知》教案推荐12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赏析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学习屈原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他身材魁梧,饱经风霜的脸上愁眉不展。腰系博带,佩陆离长剑,戴切云高冠,着雪白罗服。瑟瑟秋风下,踱步远方,似行吟泽畔,似引吭悲歌。他,便是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历史学家、的社会活动家、古文字学家。作品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等。
背景资料:《屈原》写于1942年1月,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悍然发动“皖南事变”。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屈原》,以批判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屈原,战国时楚国人。出身贵族,曾做过左徒、三闾大夫。怀王时,主张联齐抗秦,选用贤能,但受贵族排挤不见用,遭靳尚等人毁谤,被放逐于汉北,于是作《离骚》表明忠贞之心;顷襄王时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谗言而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汨罗江而死。其忌日成为后人纪念他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重要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等,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
目标导学二:把握文本写作思路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故事大意,将本文的写作思路梳理完整。
明确:第一部分: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激愤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第二部分: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2.阅读课文中的舞台说明,谈谈其作用。
明确:舞台说明为舞台上屈原的动作、形象外貌做了一个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地的呼喊做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爱国者,是一个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
目标导学三:把握本文写作特色
1.文中作者将很多的事物赋予了其他的含义。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殊的含义?这又是一种什么手法?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谈谈戏剧的创造主旨。
明确: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土偶木梗: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象征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这是象征手法。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2.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品读下面的句子,指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并赏析其表达效果。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2)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3)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明确:(1)这几句运用了呼告、反复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现了屈原对风的热切期盼和对黑暗势力的痛恨。(2)运用呼告、比喻、反复的修辞手法,热切地赞美电这种自然界的伟力,表达屈原想要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敢的决心。(3)运用了呼告、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呼唤着在黑暗中咆哮着、闪耀着伟大的自然力来毁灭这黑暗的社会,表达了必须彻底毁灭黑暗社会的决心,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3.屈原的独白激情澎湃,气象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明确:要点:(1)内心独白想象奇特,联想丰富,气势宏伟,表现作者浪漫主义的激情。(2)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作者难以言表的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3)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呼告、反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感情色彩。(4)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体现屈原忧国忧民,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
目标导学四:形象分析,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作品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屈原形象?屈原的形象有何象征意义?
明确:屈原是一个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形象。作者以屈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歌颂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风亮节,歌颂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刚正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
三、板书设计
呼唤与歌颂——风、雷、电
怒斥与愤懑——土偶木梗
屈原: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浩然正气,英勇无畏
九年级下册语文《四知》教案推荐13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谚语,读中感悟它的表达作用,激发学生积累谚语的习惯。
4.理解课文中谚语所包含的教育意义,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向上的积极情感因素。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谚语的含义,养成积累谚语的习惯。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
3.大概了解文中谚语所包含的意义。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谚语的含义,养成积累谚语的习惯。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写有谚语的书签。
教学过程
一、揭题、读题、释题(7)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谚语三则(板书课题)
2.教师读,学生跟读。
3.学生齐读。
4.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谚语吗?(设置悬念,激发学生主动探究)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15)
1.教师范读。学生圈画出生字。
2.学生自读生字,然后自由读文。
3.反馈学生认字的情况。
(1)以游戏方式认生字:找伙伴。
(2)请拿到书签的小朋友读他们手中书签上的谚语。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鼓励学生读好字,再读好文。
(4)同桌互读、互相纠正,并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
(5)教师组织学生反馈生字的识记方法。
(6)开火车读,检查全班小朋友个别认读生字的情况。
4.朗读课文。
(1)小组自由读。
(2)指名读,集体评议。
(3)小组读。
(4)教师范读,学生评议后,学着老师读。
三、感悟谚语蕴涵的道理(8)
1.出示:“春光无限好,做事要赶早。”
2.学生读,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
3.请小组长把小组讨论后的最后结果汇报给全班小朋友听,然后集体选择最合适的一个。
4.同样方法理解别的谚语。
5.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这些谚语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它不等人,我们必须珍惜时间,趁自己年轻的时候多学多做,千万别浪费时间,否则以后后悔就来不及了。
四、再读,巩固理解,加深印象(10)
五、布置作业(5)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谚语三则
yǔ语 zé则 wú无 xiàn限 ɡǎn赶 rú如
zhuànɡ壮 nǔ努 lǎo老 tú徒 shānɡ伤 bēi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学习谚语的习惯。
4.理解课文中谚语所包含的教育意义,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向上的积极情感因素。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谚语的含义,养成积累谚语的习惯。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8)
1.认读生字词卡。
2.开火车读,加深记忆。
3.完成多音字练习。(好、少)
4.全班齐读生字卡片。
二、读文、再次感知,指导背诵(10)
1.出示谚语,学生朗读。
2.指名背诵,说说自己背诵的技巧。
3.集体背诵。
4.教师表扬、肯定,并强调背书应适当地选择自己合适的方式,提高背诵的效率。
5.你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说什么是谚语吗?
6.那你们知道本文的三则谚语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呢?
三、激发思维,拓展延伸(10)
1.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时间的谚语或故事?
2.为了奖励你们刚才出色的表现,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懒汉的故事》。
3.你们喜欢故事中的懒汉吗?为什么?
4.学了这一课,你们觉得自己应该怎样珍惜时间呢?
四、指导写字(8)
1.引导学生在小组里面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交流。
2.集体反馈。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示,集体评价。
五、游戏巩固(5)
1.走迷宫,看谁走得快。
2.生字找朋友。
六、布置作业(4)
收集、制作谚语。
板书设计
2.谚语三则
春光无限好,做事要赶早。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教 后 感
下册九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四知》教案推荐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以一诗一文为例,深入浅出地阐明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2.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揣摩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价值取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审美素养。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驱遣想象进行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难点
将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运用到欣赏作品的实践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方法
1.讨论交流法。通过讨论交流理清思路,明确论证方法,质疑交流难理解的问题。
2.品读感悟法。文中有不少意蕴深刻的语言,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一定的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引导学生品读感悟,理解其中的内涵。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文学鉴赏的相关知识。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三年以来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已学习了不少经典篇目,它们大多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谁能总结一下,欣赏这些文艺作品,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回答得都不错。但今天我要给大家强调的是抓住文艺作品的形象性特征,发挥阅读时的想象力。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内容。
二、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品有《稻草人》《倪焕之》等。
三、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2.综观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1)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2)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3)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他们的目的。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4)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四、课文精读
1.作者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2.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
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的问题。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的作者的所见所感,就是文艺作品的本质。因此,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
3.阅读第8~10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做简要分析。
作者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入手,首先以纯理性思考的方式对诗句进行赏析,如“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这样的赏析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藏的壮景与情感,换句话说,这是不驱遣想象力的结果;同时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画面,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的境界。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得出了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4.阅读11~13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以高尔基的《海燕》为例,先从字面解释来研究,领会不到这首诗的意思;接着又论述在想象中生出一对翅膀,而且展开翅膀随海燕飞掠,就领会了这首诗。
通过举例与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才接触到作者的意境。”读者从中体验到愉快,得到受用。
5.请你根据前面的探究,总结本文的论证思路。
作者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来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然后以王维的诗句和高尔基的《海燕》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驱遣想象的作用。最后得出结论:鉴赏文艺,不能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6.文中许多句子都有十分深刻的文艺观,它们或有十分深刻的内蕴,或有写作值得借鉴的实用价值,请阅读下面几句,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
(1)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
任何一篇文艺作品,都是文字集合起来的,但这是一种有着内在逻辑顺序的结合,具有文本表现中的一般技法,既表现了内容又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这样的文章绝不可能随意拼凑,须由作者有意识、有目的、有逻辑地创造,而在完成时又符合自然的特点。
(2)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
“见”可指代材料,无“见”便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可能有所创造;“见”也可理解为见识、见解,没有思考与见解,纵然下笔也只能写就平庸文章,难见深度;“感”是体悟与情感,倘若下笔无情感寄寓其中,写出来的文字必是冷冰冰的。这也提示了我们在写作之前要学会多积累,多观察,积累一定材料;同时要多思考,多感悟,这样才能写出优秀文章。
五、探究升华
文艺作品一般都具有形象性,尤其是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形象性尤其突出,且情感表达也尤其浓烈。这些情感常常寄寓在形象之中,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就是此道理。因此,想要理解一篇文艺作品,就必须把握其情感,必须通过想象还原形象的描述,进而去体味。
六、文章主旨
本文用平实的语言,以一诗一文为例,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欣赏文艺作品的这一基本问题。告诉我们欣赏文艺作品,不仅要理解文字的表层含义,更要驱遣想象,透过文字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中,体验阅读的愉快。
七、写作特点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相结合,更具说服力。
作者在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时,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入手,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得出了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令人信服。
八、板书设计
驱遣我们的想象
九年级下册语文《四知》教案推荐15
《水浒传》作为在话本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小说,尤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在刻画人物时细致入微的笔法,矛盾冲突也成为人物展现个性特征的重要环节。《智取生辰纲》中既有个体形象,又有英雄群像,仔细咀嚼,这些人物便如浮雕般凸现于纸上,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从文题或有关情节寻找突破口,深入体味人物的特征和命运,从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资料显示屏]
《水浒传》是我国秀的英雄传奇小说。英雄传奇与历史演义都属于历史题材的小说,只是历史演义以描写历史事件的演变为主,重在叙事,以事件为中心,因事以写人;而英雄传奇则是以描写历史人物为重点,以人物为中心,因人而运事,它比历史演义小说有更多虚构,富有传奇色彩,可以写某一历史时期的一个人,也可以写几个人或一群人。
由于《水浒传》的卓越成就,文人竞相学习、仿效,形成了明中叶以后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繁荣,出现了说唐系统、杨家将系统、说岳系统等不同系列的作品;除此之外,对其他题材的白话小说如《金瓶梅》,也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同《三国演义》一样,《水浒传》也是群众创作与作家创作相结合的产物。
(摘自《水浒传》前言)
设计A
1.思路:抓住题目《智取生辰纲》中的智字,由此做深入挖掘。取者无疑用了智,而失陷生辰纲者就愚钝到极点了吗?引导学生从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或矛盾的双方)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
2.导语设计:我们周围许多同党都比较喜欢收集印有《水浒》中梁山一百单八好汉图像的精美画片,收集较全者往往引以为豪。我想,大家欣赏的不仅是画片,更主要的是佩服这些好汉的英雄豪气。梁山好汉们殊途同归,但他们各自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却不尽相同。他们当中不乏武艺高强、具有一定教养的军官,青面兽杨志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学习杨志命运转折的关键一节。
3.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人新课(见导语设计)。
第二步:介绍与(水浒传》有关的文学常识及与杨志故事相关的十二、十三回故事梗概,为学生将课文(第十六回)的内容与前面的故事内容很快衔接扫清障碍。
第三步:解释课文中较生僻词语的意义(解释略)。纲、权且、趱行、端的、舒头探脑、尴尬、去处、兀自、口浅、却才、计较
第四步:在学生通读全文、细读全文之后,设计三个关键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展开讨论。
思考题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思考题2: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思考题3: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
以上三题实际上涉及了主要矛盾的双方(晁盖等人与杨志),次要矛盾的双方(杨志与军健、老都管、虞侯),故事的主要情节,环境描写的作用等诸多方面。学生如能做出较为贴切的回答,将会有助于对小说内涵的理解。
讨论后明确: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毋庸置疑是用了智,他们使用的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两次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
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二智用地利。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地点,自然有其中原因。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小说中只见松林里影着一个人一句中的影着足以说明问题。
这前两智充分说明晁盖、吴用等人做到了知己知彼,且深入调查研究了杨志一行人的行进时间、速度和路线。他们断定在近正午时分,杨志一行人将抵达黄泥冈,而且军汉们将急于进人松林避暑歇息。晁盖、臭用等人为杨志一行人画好了他们情愿也好,不情愿也好都将进入的伏击圈。
三智用矛盾。同样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杨志担心生辰纲出事,推迟每天动身时间,让军汉们担着百余斤担子在烈日下行走,还时常用藤条鞭打他们,唯恐在休息时会发生意外,军汉们早已怒忿在胸。
虞侯、老都管同样对杨志有强烈不满,杨志一行内部矛盾已达激化。这就注定在松林中休息,无人再去理会杨志的打骂。矛盾致使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此智更能说明晁盖等入运用一二两智的高明、得当,此智亦与前两智密切相关。
四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得的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
2.杨志并非无智。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杨志是个十分精细、警觉且有智谋的押解官。
(1)杨志在人家渐少之后,推迟每天动身时间且提前休息(由原来的五更起身日中歇息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他宁可逼迫军汉冒酷热前行而落得怨声载道,也要保全生辰纲,无非是怕有人晨光或暮色中偷袭。六月正午,恐怕歹人也不愿活动。
(2)即使在光天化日下,杨志也尽量减少中途休息,唯恐军汉们心生懒怠,一旦有情况难以应敌。
(3)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行走,表明他选择了连强盗也不愿行走的艰难路径,以此来保护生辰纲。
(4)杨志在黄泥冈提醒军汉们此地险要,发现刘唐顿生疑心,唯恐白胜酒中有蒙汗药……
以上诸多方面表现杨志用心、用智良苦,实非常人可比。
3.杨志既不乏智,那么他的智最终输给晁盖等人的智的原因何在呢?这一关键症结就在杨志内部分化,而晁盖内部团结一心。老都管斥责杨志的一番话,顺应了军汉、虞侯的心愿,而使杨志最终妥协,同意军汉们买酒、喝酒,自己也身受其害。
由此可见,杨志的“智败于晁盖、吴用的智下,有诸多的外在因素。
总之,通过智的决斗,我们既清楚地看到了不同类型的矛盾,又较准确地把握了个体形象和英雄群像的特征。
设计B
1.思路:以对小说中主要人物杨志的分析为主线,以对老都管分析为副线,看梁世杰对杨志命运的决定作用,从而深入理解小说的内涵。
2.导语设计(同设计A)
3.教学步骤: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同设计A)。
第四步:设置归纳总结性题目。提供材料,由学生归纳总结,最后得出结论。
第一组材料:
(1)杨志改变行程时间:
原:五更一日中
现:辰牌一申时
(2)那十一厢禁军,担子又重,无一个稍轻;天气热了,行不得,见着林子便去歇息。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鞭打,逼赶要行。
(3)一路上赶打着,不许投凉处歇……老都管听了,也不着意,心内自恼他。
第二组材料:
(1)杨志道: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谁敢在这里停脚!
(2)杨志喝道:你等是甚么人?杨志又问道:你等莫不是歹人?
(3)众军欲买酒吃,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
(4)杨志寻思道:俺在远处望着……胡乱容他们买碗吃罢。
问题:以上两组材料能表明杨志怎样的心理状态?
明确:第一组材料表明杨志在押运生辰纲途中时时小心,不敢怠慢。第二组材料表明杨志抵达黄泥冈后,对地形、对人、对事件的高度警觉。
总结:无论是时时小心还是高度警觉,都表明杨志一种急功近利的心理。他太在乎此行的成功了,他太想出色地完成押解生辰纲这个任务了。因为他急于靠功而获赏,改变自己现在的罪犯身份,从而稳步上升,落个封妻荫子。杨志急于抓住这个契机,实现自己命运的转折,仍旧保持将门之后几世忠臣的美好声誉。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杨志把赌注重重押在了护送生辰纲这一行上,所以他不惜使用任何方法,只求生辰纲别出事。
第五步:从老都管之口,看梁世杰对杨志的用。
老都管虽不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但他的作用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由以下几方面可见其身份:
(1)老都管道:我自坐了走,你自去赶他众人先走。(杨志无可奈何)
(2)老都管喝道:杨提辖,且住!……不是我口浅,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只顾把他们打,是何看待!(杨志只能辩解)
(3)老都管道:四川、两广,也曾去来,不曾见你这般卖弄!(语气十分强烈):
(4)老都管竟来对杨志道:那贩枣客人已买了他一桶吃……冈子上端的没处讨水吃。(杨志只能依从)
明确:由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①老都管身份不同一般,是梁世杰的亲信。
②梁世杰派老都管随行,相当于督押,是对杨志的监督。
③老都管言语中充满对杨志的渺视,足见梁世杰对杨志的态度。
总结:老都管是梁世杰的代言人。梁世杰对杨志信任不足,怀疑有余,他用的是杨志的艺,而非杨志的人。杨志的悲剧也正在于此。杨志在失意得志之后,最终等到的是幻灭。梁世杰对他的用,决定了他的贼寇命运。总之,力图通过此设计来理解以梁世杰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与农民起义英雄间的矛盾,理解小说的深刻内涵。
设计C、
1.思路:在执行设计.A或B的前提下,为理解、体会小说人物形象的刻画技巧和《水浒传》结构有机结合又独立成篇的特色,附加阅读茅盾先生的文章《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以助阅读、理解功效。
2.导语设计、教学步骤同前。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四知》教案推荐16
【交流点拨】按照作者的观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界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地体会到诗人深厚的友情。描写自然的景色与绘出的景色无异,且作者提到“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可见诗歌中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境是相通的,并无二致。因此,作者在这里以读者已经学过的诗歌为例,也就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境。
步骤四深层探究局部突破
1.“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作者是如何论述此观点的?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结合你的个人经历简要说明。
【交流点拨】作者以齐白石老人画虾为例来论证他的观点。这个观点正确,如我们知道松树的耐寒可以象征它的坚韧,而当我们在雪地里认真观察时,会发现只有松树傲然长青,松针贯穿积雪依然向上。此刻,我们会真正感受到这种坚韧的品质是那样真实。
2.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义。
【交流点拨】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们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因此,它们又必然得高于现实。这就是说,不论是高明的诗还是精湛的绘画,最终都成为可观的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对意境与意匠的解读,带我们了解并领悟了山水画。这是李可染对于山水画意境的阐述,使我们认识并深刻感受到这份情怀,也希望大家运用这篇文章中提到的方法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2.拓展延伸
欣赏一些李可染的画作,如《万山红遍》。“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词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画作《万山红遍》描绘了深秋时分,湘江之滨的岳麓山漫山古树皆红的壮丽奇景。
3.布置作业
完成《精英新课堂》本节内容。
五、课后反思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我做得好的一方面就是问题设置步步深入,可以给学生充分的理解缓冲时间,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课后问题也给了学生们联系社会实际,体味生活中的语文趣味,从而让学生学到技巧,在生活中能运用。不足的一方面在于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本堂课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学生活动的时间不够,因此要多留出一些时间给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
九年级下册语文《四知》教案推荐17
教学目标
1.把握本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内容。
2.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中国古典诗词,也屡次提到了“意境”一词,同学们能结合我们所学过的诗词解释一下什么是意境吗??
提示: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构成了一种融合人情的雄浑意境。?可以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其“意境”观?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李可染先生曾在他的书中讲到,“意境是什么?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达出的艺术的境界、诗的境界,就叫意境。”?
目标导学二:文章初探,把握文本行文思路?
1.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明确: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明确: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最后两段做简要说明。
明确:作者认为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4.结合上述分析,请简述本文行文思路,并为本文划分结构。
明确:全文可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先点出“意境”一概念,并做出解答;第二部分,作者谈及获得意境的方法,即通过深刻观察对象以把握住对象的精神实质,激发出绘画者本身的思想感情并融于画作之中才能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此外,还指出绘画时要站得高于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最后还谈到想要表达出意境,还需要有与其相辅相成的山水画要素,即意匠。?
目标导学三:深入探究,理解文本艺术内涵?
1.展示山水画图片与山水摄影图片。请同学们结合第一部分内容说说,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明确: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其更重要的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可见,山水画具有其精神实质,这也就意味着它永不会为山水摄影所取代。
2.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在第一部分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
明确:按照作者的观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与朋友的深厚友情。描写自然的景色与绘出景色无异,且作者提到“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可见诗歌中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境是相通的,并无二致。因此,作者在这里以已经学习过的诗歌意境为例,也就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境。?
3.“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作者是如何论述此观点的?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结合你的个人经历做简要说明。?
明确:作者以齐白石画虾为例来论证了他的观点。这个观点正确,如我们知道松树的耐寒可以象征它的坚忍,而当我们在雪地里认真观察,会发现只有松树傲然长青,松针贯穿积雪依然向上,此刻,我们会真正感受到这种坚忍的品质是那样真实。?
4.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义。?明确: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们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因此,他们又必然高于现实。这就是说,不论是高明的诗还是绘画,最终都会成为客观的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教学提示】?四个探究题设置均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最后一题,由于大多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与基本鉴赏理论不足,得出答案并不容易;教学过程中教师宜从各方面引导分析,切勿将答案直接予以学生而达不到教学目的。?
目标导学四:赏析山水画,品味意境?展示李可染老师画作《万山红遍》,教师引导做简要赏析。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词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描述了深秋时分,湘江之滨的岳麓山漫山古树皆红的壮丽奇景。“万山红遍”这一题材其实很少有画家敢尝试。一方面,“万山”之意境颇为辽阔深远,极大地考验着画家的空间驾驭能力,若非胸有千山万壑,则根本无法表现“万山”;另一方面,“红遍”给中国传统山水画出了个大难题:历来山水多以水墨描绘,仅作为点缀的红色在使用上可谓慎之又慎。然而李可染先生却迎难而上,开始大胆尝试创作“万山红遍”。其时,李可染先生恰好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1954年李可染踏上写生之旅,从江南到桂林、从中国到欧洲,可谓千山万水走过。1960年先生重回画室时,已然是胸中有丘壑。这时,他动笔做出此画,而“红遍”的问题也在此间解决了。他采取了大面积使用朱砂的方法来表现秋色,红为主调,以墨作底,既强调了“遍”字,同时,也使秋色更红火、更热烈、更带有丰收后喜悦的气氛。?
【教学提示】?设置此赏析,并非使学生达到品味山水画意境的高度,而是借此画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三、板书设计?
意境概念定义:景与情的结合?
获得方法深刻认识对象,产生思想感情?
写景时写情,源于现实超越现实
九年级下册语文《四知》教案推荐17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教案相关文章:
★ 学校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活动教案大全6篇(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