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小学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优秀教案范文10篇(四年级语文下册自然之道课文),以供借鉴。
小学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优秀教案范文1
《自然之道》这篇课文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岛上所闻、所见、所做、所想为线索,描写了小海龟群离巢入海被食肉鸟啄食的惊心动魄的冲突场景。揭示了大自然万物都有生存之道,躲避灾难之本能的秘密。是一篇叙事性哲理故事。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但要从事件中感悟其道理就是一件不易的事。
在众多的网络教学案例中,教者大多是以事情的发展顺序(即起因、经过、结果)的方式来呈现教学。我也曾以此为教路指导过学生亲触文本。但学生对此学习思路不是很清晰,大多是由教师牵着走,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习的主动性难以发挥,对文本所呈现的自然之象难以形成链条。因此,此次的教学,我从单元主体(感悟自然)入手,引领学生去探寻自然之道,形成了两条教学主线:一是了解自然(幼龟的生活规律);二是探寻自然之道(人类是如何违背规律,也就是自然之道)。
教学从课题所涉及的自然之物是什么?课文中哪些语句描写这一自然之物的?学生在自读中能找到九句描写幼龟的句子。然后,让学生细读这九句话,思考:从这九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形体特点,繁殖规律,活动方式。……)在形体特点中感受幼儿龟的弱小,在繁殖规律中感受幼龟的庞大家族;在活动中感受幼儿龟的谨慎;在结局中感受生存的恶劣,引发质疑。这此都是海龟的自然之象。
在感悟“自然之道”课中,从我们此次科考的目的入手,观察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发现幼龟——抱龟入海——群鸟食龟——抢救群龟”),内心的感受变化(紧张——震惊——悲叹),层层剥笋般地解读质问,制造教学冲突。学生在探寻地过程中感悟了自然之道。
整个教学过程清晰自然,或品读,或感悟,或想象,课堂教学效果如预期的精彩。但在教学之后,与一名师交流,交谈感受,他否定了我的教学设计。这是叙事性哲理故事,要让学生感受完整地故事起因,经过,结果。试想,我的这种教学看起来教路清晰,其实有点在支解文本,是名副其实的阅读分析,与当前的课改理念相背。
小学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优秀教案范文2
一、教学目标:
①认识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海鸥、争先恐后、若无其事、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③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①认识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海鸥、争先恐后、若无其事、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三、教学具准备:
教师课前在小黑板上抄写:①生字新词。②重点的句子。
四、教学过程:
(一)读顺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①谈话导入: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今天,你们将和老师一起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一篇大自然中发生的真实故事──《自然之道》(板书),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得到启示。
②悬疑读文:读课文题目,“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意思?带疑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自主识字。
a.提示学生利用窍门,读准字音。找出难读难写的字,研究特点。
b.同桌交流,相互识认。
c.着眼学法,重点强化。(由学生提出难认难写的字,并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法,落实识与写)
读课文。
a.给足时间让学生读得正确、流利。读中点拨学生在难读处做上记号,多读几遍,或与同学合作读。
b.交流练读情况。由学生自己选择自然段读,相互推荐读,老师注意给学习较吃力的学生机会。学生读的过程中要求其他人认真倾听,读完后由学生自己有重点地点评。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难读的字词句,教师要让学生读到位。
整体感知。说说初读课文的印象或说说故事主要写了什么。先让学生读读课文,再让其组织语言来说。尊重学生自己初步的读书感受和见解。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自己认识字词,主要目的是让他们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二)探读课文,读出自我发现
①自主探读:指导学生细读课文,读出重点,读出感情,与作者情感共鸣。提示学生联系课后连接语提示的内容读课文。
②心声吐露:
a.与同桌相互交流;
b.在全班展示自己的读书体会。教师做要点板书。
(设计意图:资助交流自己的看法,不仅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还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口语表达的能力。)
(三)精读课文
①着眼学生感悟,抓点精读。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内容回答后,再做深入探究。(问学生有什么问题)
a.学生提问并品读:为什么说“似乎在侦察”?(是“我”见到幼龟的动作后的猜测,但并不了解真的是这样)当时出现了什么情况?(“突然”“啄”“拉”)向导怎么做?
b.学生提问并品读:向导怎么会是这样的态度?(“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为什么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他为什么不给“我们”解释?(面对的是“焦急”、是责怪──“不能见死不救”、情况十分紧急)
c.理解“自然之道”并导读(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延迟评价,从学生的讨论中适时导入故事发展的相关内容),那么,“我们”干的是一件什么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理解“愚不可及”)愚在哪儿?那么,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②着眼学生体验。
a.回归课题,引发话题。
谈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和感悟。(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是不能违背的)
违背“自然之道”的后果。(自作聪明,只能好心办坏事,聪明反被聪明误)
怎样才会不违背“自然之道”。(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和开课导语谈谈:谈候鸟迁徙不能挽留,谈山涧小鱼难在鱼缸生存,谈老虎圈养便失去野性,谈温室难育参天大树,以及尊重大自然,不要人为地破坏大自然等等。从而使学生懂得只有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共存的道理。同时激发学生主动走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本文经典句子,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对本文的主题有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所收获。)
(四)走出文本,开展实践活动
①导读课后“综合性学习”提示,明确活动目的及要求。
②自由组合,分小组讨论确定活动内容及拿出活动安排,全班交流。(要求选定组长,搞好分工,排好时间,并作好相关记载──可以以日记、活动报告、行动纪实等形式反映)
③学生分组行动,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也可结合后续的学习内容进行)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
小学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优秀教案范文3
《自然之道》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和几个朋友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上,想实地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开巢穴进入大海的。出于好心帮助了一只幼龟,结果却给成千上万只幼龟带来了灾难,使不少幼龟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物。这件事告诉我们:爱护动物就要了解它们,了解自然法则,只有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办好。
在教学过程中,我力图让学生通过自主读文、感情朗读、对比体验等过程, 理解文章内容。我觉得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学生的自由辩论:一部分学生以原告——绿色海龟家族身份控告旅行团,并说明控告的理由;另一部分学生以旅行团成员身份为自己申辩;一名学生以审判长身份结案。在课堂上,我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发表见解的平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时间非常充分。学生们敢于大胆发言,课堂上出现了争辩的场面,有的同学认为向导做的对,以此来让这些旅行者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有的同学说向导做的不对,不能以牺牲几十只幼龟的生命为代价来让人们觉醒,还有的同学认为向导的做法既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在审判长定案的环节,我还为他捏了把汗:如果他判得不公平或有一方不服怎么办,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审判长竟然当机立断宣判:旅行团成员由于违背了自然规律使海龟家庭受到了严重的损失,但由于他们也是出于好心,所以旅行团成员要向海龟家族公开道歉。真是思维敏捷,表达清楚呀,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遗憾之处,如:课文内涵突出不够,挖掘不广泛。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强调不够,没有突出违反自然规律就会事与愿违的理念,另外,由于教师本人理解的肤浅,再加上课堂机智欠缺,所以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只停留在“好心办坏事”的这个层面,对于在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中能够引出的“弱肉强食、生态平衡、适者生存”等观点没能即使引导,实际上这些也是“自然之道”。
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更新观念,以学定教,不能以教定教;要拓展思维,备课时考虑既要周全又要深入。
小学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优秀教案范文4
一、教学目标:
①认识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踌躇不前,愚不可及、颓丧”等新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悟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的。
③明白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要尊重自然之道,遵循自然规律一切违背自然之道的人和行为注定要失败的。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猜测“自然之道”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请看课题,一起来读读!
2.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大胆的来猜猜!(道路?道理?道德?学生发表认识,教师不置可否)
(二)初读课文,感知“自然之道”
1.这个课题的意思很深奥,我们读了课文会有更深的理解!请同学们先自己来读读课文,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特别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次
2.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释义
从同学们的表情,老师发现想要读好这篇课文确实有点难度,现在,老师请几个同学来读读,谁来?学习的机会是自己把握的。
加拉巴哥岛:是个外国地方,比较拗口,我们一起来读读
筑巢孵化:这个新词比较难读,请你再读!筑巢孵化知道吗?
踌躇不前:踌躇不前的“踌躇”这个词很容易读错!我们一起来读读!
嘲鸫:这是一种生活在海边的鸟
颓丧:这个颓字也是要注意的
响彻云霄:这个“彻”字可不要读成“切”音
3.现在请你说说“自然之道”的意思
学生发言预测:
也许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也许是海龟有自己的办法,我们不用多加干涉
也许是每一种生命都要经历的,这是海龟无法躲得过的劫难
(三)切己体察,揣摩“自然之道”
1.同学们,带着你的心跟作者一起上岛,看看一路走来,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先自读3-4自然段。
2.当你置身于岛上,看到嘲鸫啄食海龟这一幕,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难受,着急,紧张)
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说说你的理解!
4.出示画面及文字研读
“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你们看,这就是发生在沙滩上那令人紧张的一幕,读读这段文字,哪些词、句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
5.学生交流研读成果
“突然”
老师听出来了你把这个“突然”这么强调,说说你的理解!
是啊,出乎意料!始料不及啊!谁来读?
“啄”
“他用嘴啄幼龟的头”,多危险,多狠啊!谁来读?
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读!
“欲出又止”
欲出又止是个新词,知道它的意思吗?
它的出是为了什么?那么止呢?
想出来又不敢出来,这就是欲出又止。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语的意思跟它接近,找找!(踌躇不前)
你们说小绿龟的欲出又止,小绿龟的踌躇不前,它这么担心有没有必要啊?(理解嘲鸫的凶狠)
这个场面真令人紧张、揪心啊,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来读!
6.感情朗读人物的不同反应
(1)面对这样揪心的一幕,我和同伴、生物学向导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指导读出我们的焦急来,读出向导的漠然和若无其事。
(2)“‘叼就叼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的一片呼喊。”同伴们会怎样呼喊呢?他们会怎样话劝求向导的呢?
(3)读到这,你对向导的话,对“自然之道“有什么理解?
7.推演自然情境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任何干扰,嘲鸫和幼龟之间的故事将如何发展?请你根据课文的有关语句,展开想像的翅膀,描述你想像的情景。
(四)谈话总结,感慨“自然之道”
是啊,多么智慧,多么勇敢的海龟,本来它们可以顺利地实现入海计划,可是由于我们的出现,我们的干涉,这一巢的幼龟就完全改变了命运。我们下节课再去面对我们不忍面对的惨状。
(五)直面惨状,感同“自然之道”
师:一只可爱的幼龟得救了,我和同伴本以为做了一件好事,可是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由于得到错误的信息,成百上千的幼龟爬了出来,成了食肉鸟的美餐。看到这番情景,我们的心情怎样?又是怎么做的呢?
1、请同学们结合插图,读读7至8自然段,把描写向导和我们的动作的词语划出来。
⑴ 生划词语。
⑵ 交流:摘下、放进、抓起、奔跑。
⑶ 此时向导和我们的心情怎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焦急,很想救这些幼龟──赶紧、迅速、气喘吁吁)
⑷ 朗读体会:(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体会“欢乐”“悲叹”等词语的意义:
⑴ 出示句子:
“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
“欢乐”与前文哪个词照应?“颓丧”。由这两个词你想到什么?(若不是因为我们的错误决策,幼龟们就不会白白送死了。)
(2)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比较句子:
⑴ 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⑵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师:你读出了什么不同?说一说向导为什么而悲叹?(体会出“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六)抒发心声,内化“自然之道”
1.感情朗读
如此的愚不可及,造成了惨痛的结局。这3个自然希里的每个字,每句话,甚至是每个标点,都跳动着复杂的感情。好好读读,读出我们的悔恨、痛苦
2.此时此刻,你深深地懂得了什么?你现在对“自然之道”有更深的了解了吗?你想给人类怎样的忠告?
(学生自由发言,中心意思是我们不应是认识自然之道,更要尊重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一切违背自然之道的人和行为注定要失败的。)
小学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优秀教案范文5
一、教学目标:
①认识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海鸥、争先恐后、若无其事、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③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①认识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海鸥、争先恐后、若无其事、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三、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在小黑板上抄写:①生字新词。②重点的句子。
四、教学过程:
(一)读顺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①谈话导入: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今天,你们将和老师一起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一篇大自然中发生的真实故事──《自然之道》(板书),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得到启示。
②悬疑读文:读课文题目,“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意思?带疑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自主识字。
a.提示学生利用窍门,读准字音。找出难读难写的字,研究特点。
b.同桌交流,相互识认。
c.着眼学法,重点强化。(由学生提出难认难写的字,并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法,落实识与写)
(二)读课文
a.给足时间让学生读得正确、流利。读中点拨学生在难读处做上记号,多读几遍,或与同学合作读。
b.交流练读情况。由学生自己选择自然段读,相互推荐读,老师注意给学习较吃力的学生机会。学生读的过程中要求其他人认真倾听,读完后由学生自己有重点地点评。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难读的字词句,教师要让学生读到位。
整体感知。说说初读课文的印象或说说故事主要写了什么。先让学生读读课文,再让其组织语言来说。尊重学生自己初步的读书感受和见解。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自己认识字词,主要目的是让他们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三)探读课文,读出自我发现
①自主探读:指导学生细读课文,读出重点,读出感情,与作者情感共鸣。提示学生联系课后连接语提示的内容读课文。
②心声吐露:
a.与同桌相互交流;
b.在全班展示自己的读书体会。教师做要点板书。
(设计意图:资助交流自己的看法,不仅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还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口语表达的能力。)
(四)精读课文
①着眼学生感悟,抓点精读。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内容回答后,再做深入探究。(问学生有什么问题)
a.学生提问并品读:为什么说“似乎在侦察”?(是“我”见到幼龟的动作后的猜测,但并不了解真的是这样)当时出现了什么情况?(“突然”“啄”“拉”)向导怎么做?
b.学生提问并品读:向导怎么会是这样的态度?(“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为什么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他为什么不给“我们”解释?(面对的是“焦急”、是责怪──“不能见死不救”、情况十分紧急)
c.理解“自然之道”并导读(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延迟评价,从学生的讨论中适时导入故事发展的相关内容),那么,“我们”干的是一件什么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理解“愚不可及”)愚在哪儿?那么,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a. 学生读书,抓词抓句感受当时的事态。
b. (幼龟:“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结队而出”(要经过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它们可能会想什么?
食肉鸟:“许多”“吃得饱饱的”“发出欢快的叫声”。(可结合先前的“颓丧”体会)它们又会想些什么?
a.读课文最后一句话,体会向导“悲叹”的这句话表达的意思。
②着眼学生体验。
a.回归课题,引发话题。
谈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和感悟。(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是不能违背的)
违背“自然之道”的后果。(自作聪明,只能好心办坏事,聪明反被聪明误)
怎样才会不违背“自然之道”。(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和开课导语谈谈:谈候鸟迁徙不能挽留,谈山涧小鱼难在鱼缸生存,谈老虎圈养便失去野性,谈温室难育参天大树,以及尊重大自然,不要人为地破坏大自然等等。从而使学生懂得只有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共存的道理。同时激发学生主动走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本文经典句子,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对本文的主题有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所收获。)
(五)走出文本,开展实践活动
①导读课后“综合性学习”提示,明确活动目的及要求。
②自由组合,分小组讨论确定活动内容及拿出活动安排,全班交流。(要求选定组长,搞好分工,排好时间,并作好相关记载──可以以日记、活动报告、行动纪实等形式反映)
③学生分组行动,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也可结合后续的学习内容进行)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
小学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优秀教案范文6
一、教学目标:
1、围绕着“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这一中心句,从“愚在哪里”,“蠢在哪里”,“痛在哪里”,“悔在哪里”,“悟在哪里”这几个版块进行教学。
2、以绿龟的命运为主线索,紧紧联系“我和同伴”及“向导”各自思想感情的变化:“我和同伴”因好心而焦急进而发展到震惊与后悔;“向导”由心平气和进而发展到发出十分难过的悲叹。
基于以上认识,制定了以
3、认识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踌躇不前,愚不可及、颓丧”等新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悟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的。
5、明白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要尊重自然之道,遵循自然规律一切违背自然之道的人和行为注定要失败的。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猜测“自然之道”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请看课题,一起来读读!
2、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大胆的来猜猜!(道路?道理?道德?学生发表认识,教师不置可否)
(二)初读课文,感知“自然之道”
1、这个课题的意思很深奥,我们读了课文会有更深的理解!请同学们先自己来读读课文,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特别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次
2、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释义
从同学们的表情,老师发现想要读好这篇课文确实有点难度,现在,老师请几个同学来读读,谁来?学习的机会是自己把握的。
加拉巴哥岛:是个外国地方,比较拗口,我们一起来读读
筑巢孵化:这个新词比较难读,请你再读!筑巢孵化知道吗?
踌躇不前:踌躇不前的“踌躇”这个词很容易读错!我们一起来读读!
嘲鸫:这是一种生活在海边的鸟
颓丧:这个颓字也是要注意的
响彻云霄:这个“彻”字可不要读成“切”音
3、现在请你说说“自然之道”的意思
学生发言预测:
也许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也许是海龟有自己的办法,我们不用多加干涉
也许是每一种生命都要经历的,这是海龟无法躲得过的劫难
(三)切己体察,揣摩“自然之道”
1、同学们,带着你的心跟作者一起上岛,看看一路走来,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先自读3-4自然段。
2、当你置身于岛上,看到嘲鸫啄食海龟这一幕,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难受,着急,紧张)
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说说你的理解!
4、出示画面及文字研读
“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你们看,这就是发生在沙滩上那令人紧张的一幕,读读这段文字,哪些词、句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
5、学生交流研读成果
“突然”
老师听出来了你把这个“突然”这么强调,说说你的理解!
是啊,出乎意料!始料不及啊!谁来读?
“啄”
“他用嘴啄幼龟的头”,多危险,多狠啊!谁来读?
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读!
“欲出又止”
欲出又止是个新词,知道它的意思吗?
它的出是为了什么?那么止呢?
想出来又不敢出来,这就是欲出又止。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语的意思跟它接近,找找!(踌躇不前)
你们说小绿龟的欲出又止,小绿龟的踌躇不前,它这么担心有没有必要啊?(理解嘲鸫的凶狠)
这个场面真令人紧张、揪心啊,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来读!
6、感情朗读人物的不同反应
(1)面对这样揪心的一幕,我和同伴、生物学向导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指导读出我们的焦急来,读出向导的漠然和若无其事。
(2)“‘叼就叼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的一片呼喊。”同伴们会怎样呼喊呢?他们会怎样话劝求向导的呢?
(3)读到这,你对向导的话,对“自然之道“有什么理解?
7、推演自然情境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任何干扰,嘲鸫和幼龟之间的故事将如何发展?请你根据课文的有关语句,展开想像的翅膀,描述你想像的情景。
(四)谈话总结,感慨“自然之道”
是啊,多么智慧,多么勇敢的海龟,本来它们可以顺利地实现入海计划,可是由于我们的出现,我们的干涉,这一巢的幼龟就完全改变了命运。我们下节课再去面对我们不忍面对的惨状。
(五)直面惨状,感同“自然之道”
师:一只可爱的幼龟得救了,我和同伴本以为做了一件好事,可是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由于得到错误的信息,成百上千的幼龟爬了出来,成了食肉鸟的美餐。看到这番情景,我们的心情怎样?又是怎么做的呢?
1、请同学们结合插图,读读7至8自然段,把描写向导和我们的动作的词语划出来。
⑴ 生划词语。
⑵ 交流:摘下、放进、抓起、奔跑。
⑶ 此时向导和我们的心情怎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焦急,很想救这些幼龟──赶紧、迅速、气喘吁吁)
⑷ 朗读体会:(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体会“欢乐”“悲叹”等词语的意义:
(1)出示句子:
“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
“欢乐”与前文哪个词照应?“颓丧”。由这两个词你想到什么?(若不是因为我们的错误决策,幼龟们就不会白白送死了。)
(2)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比较句子:
⑴ 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⑵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师:你读出了什么不同?说一说向导为什么而悲叹?(体会出“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六)抒发心声,内化“自然之道”
1、感情朗读
如此的愚不可及,造成了惨痛的结局。这3个自然希里的每个字,每句话,甚至是每个标点,都跳动着复杂的感情。好好读读,读出我们的悔恨、痛苦
2、此时此刻,你深深地懂得了什么?你现在对“自然之道”有更深的了解了吗?你想给人类怎样的忠告?
(学生自由发言,中心意思是我们不应是认识自然之道,更要尊重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一切违背自然之道的人和行为注定要失败的。)
小学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优秀教案范文7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它是阅读习作的基础。由于中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识字方式上可以做进一步的调整。对于认识的字,由于精读和略读课文中的生字都注音,学生认字并不困难,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
(2)基于阅读
指导朗读、默读,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的过程,并得出结论。
2、教材分析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虽然“我们”拯救了一些幼龟,但仍然感到十分震惊和悔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同时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教学的重点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难点是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情分析
学生的概括能力相对较差,他要通过本文的教学,引导学生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了解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先把整片课文读一读,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一部分一部分认真阅读,了解每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想一想,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本文,不要过于追求主要内容概括的特别简练,学生能说出大概意思,了解一般方法就可以了。在这样的训练中,逐步引导学生概括的能力,直至最终做到所概括的内容正确、语言简练。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幼龟、沙滩、侦察、企图、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明白:人类办事要遵循自然规律,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3、通过读书、思考、讨论、联系实际的例子、谈感受相结合的办法,让学生明白道理,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评价任务
1、通过听教师范读、默读、个别读等形式,练习课文朗读,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带着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
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明白:人类办事要遵循自然规律,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教学活动过程
环节 学习过程 评价要点
环节一
激趣导入
整体感知
10分钟 活动
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要求。
2、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序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评价目标一)
环节二
学习生字词
6分钟 活动
1、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评价目标二)
环节三
以演促读,感悟“蠢事”
17分钟 活动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分角色表演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
2、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
3、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环节三
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7分钟 活动
自主读课文,遍数自定,抄写生字新词。 读准字音,读熟句子,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评价目标二)
附:板书设计
自然之道
欲出又止、鱼贯而出、气喘吁吁
小学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优秀教案范文8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在小黑板上抄写:
1、生字新词。
2、两组要比较的句子。
第一课时
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又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课题)
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1、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4、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演促读,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a、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嘲鸫”,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并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范写“啄”字。
b、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如“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丧”,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
4、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5、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两遍。
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自主读课文,遍数自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1、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意。
2、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3、默读六、七自然段,展开想象:
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儿自己的感受。
4、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5、比较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b、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6、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
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画出其中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朗读全文,归纳大意
1、齐读课题,再指名说说课题的含义和“道”的意思。
2、朗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先指名说一说,如果学生不能概括清楚,就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填空式地说一说,最后小结方法--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
明确要求,启动“综合性学习”
1、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与要求。
2、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
3、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4、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及时了解情况。
小学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优秀教案范文9
一、教学目标:
①认识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海鸥、争先恐后、若无其事、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③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①认识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海鸥、争先恐后、若无其事、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三、教学具准备:
教师课前在小黑板上抄写:①生字新词。②重点的句子。
四、教学过程:
(一)读顺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①谈话导入: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今天,你们将和老师一起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一篇大自然中发生的真实故事──《自然之道》(板书),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得到启示。
②悬疑读文:读课文题目,“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意思?带疑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自主识字。
a.提示学生利用窍门,读准字音。找出难读难写的字,研究特点。
b.同桌交流,相互识认。
c.着眼学法,重点强化。(由学生提出难认难写的字,并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法,落实识与写)
读课文。
a.给足时间让学生读得正确、流利。读中点拨学生在难读处做上记号,多读几遍,或与同学合作读。
b.交流练读情况。由学生自己选择自然段读,相互推荐读,老师注意给学习较吃力的学生机会。学生读的过程中要求其他人认真倾听,读完后由学生自己有重点地点评。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难读的字词句,教师要让学生读到位。
整体感知。说说初读课文的印象或说说故事主要写了什么。先让学生读读课文,再让其组织语言来说。尊重学生自己初步的读书感受和见解。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自己认识字词,主要目的是让他们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二)探读课文,读出自我发现
①自主探读:指导学生细读课文,读出重点,读出感情,与作者情感共鸣。提示学生联系课后连接语提示的内容读课文。
②心声吐露:
a.与同桌相互交流;
b.在全班展示自己的读书体会。教师做要点板书。
(设计意图:资助交流自己的看法,不仅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还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口语表达的能力。)
(三)精读课文
①着眼学生感悟,抓点精读。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内容回答后,再做深入探究。(问学生有什么问题)
a.学生提问并品读:为什么说“似乎在侦察”?(是“我”见到幼龟的动作后的猜测,但并不了解真的是这样)当时出现了什么情况?(“突然”“啄”“拉”)向导怎么做?
b.学生提问并品读:向导怎么会是这样的态度?(“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为什么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他为什么不给“我们”解释?(面对的是“焦急”、是责怪──“不能见死不救”、情况十分紧急)
c.理解“自然之道”并导读(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延迟评价,从学生的讨论中适时导入故事发展的相关内容),那么,“我们”干的是一件什么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理解“愚不可及”)愚在哪儿?那么,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②着眼学生体验。
a.回归课题,引发话题。
谈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和感悟。(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是不能违背的)
违背“自然之道”的后果。(自作聪明,只能好心办坏事,聪明反被聪明误)
怎样才会不违背“自然之道”。(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和开课导语谈谈:谈候鸟迁徙不能挽留,谈山涧小鱼难在鱼缸生存,谈老虎圈养便失去野性,谈温室难育参天大树,以及尊重大自然,不要人为地破坏大自然等等。从而使学生懂得只有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共存的道理。同时激发学生主动走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本文经典句子,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对本文的主题有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所收获。)
(四)走出文本,开展实践活动
①导读课后“综合性学习”提示,明确活动目的及要求。
②自由组合,分小组讨论确定活动内容及拿出活动安排,全班交流。(要求选定组长,搞好分工,排好时间,并作好相关记载──可以以日记、活动报告、行动纪实等形式反映)
③学生分组行动,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也可结合后续的学习内容进行)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
小学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优秀教案范文10
《自然之道》这篇课文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岛上所闻、所见、所做、所想为线索,描写了小海龟群离巢入海被食肉鸟啄食的惊心动魄的冲突场景。揭示了大自然万物都有生存之道,躲避灾难之本能的秘密。我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力求主线明确,目标定位准确,按照从整体一部分一整体的结构进行教学。课后,我和本教研组的老师一起认真进行了评课总结。静心思考,在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通读课文,然后找出这件愚不可及的事到底是什么事,抓“愚不可及的蠢事”,以“蠢,蠢事,愚不可及的蠢事”为主线感悟情与理的冲突,以达到对自然之道不仅要认识,而且要遵循的这种想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力图让学生通过自主读文、感情朗读、对比体验换位思考等过程,理解文章内容。力求在课堂上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发表见解的平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一、成功之处
在这堂课的教学进程中,我曾多次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与“我”同忧、同喜、同悲、同乐。听着学生们一句句如同真实般的描述,我知道孩子们读懂了,悟中明白了,也证实了这种想象教学也是一种手段,而且收到了良好的实效。其次,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一组组鲜活的可视可感的画面,让学生的视野不是一个孤立静止的语言符号。当这些活动的画面在学生脑海中跳跃时,学生对词语的意思,对文章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其三,紧扣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去把握人物的感情变化,感悟自然之道。
二、改进之处
第一、教师在设计时,零碎的问题太多,不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应该紧扣中心设疑,引发学生思考、阅读、探究、争论。第二,朗读显得单薄。朗读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是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段,教师应运用情景渲染,示范朗读和引导学生联想、想象等手段,促使学生领悟课文情感,生成内在语,激发朗读兴趣,所谓读文悟道披文入情,读得不充分,不能透彻理解文本内容,使教学显得不厚重。第三,教师把握课堂不够灵活。刚上课不久,有一个学生提出质疑:向导明知把幼龟的侦察兵放入大海会使众多幼龟受到伤害,为什么不把它再放回龟巢呢?这个问题我只从表象向学生解答,因为刚刚学习文章,只待学习后学生有了较深的理解,再揭示其含义。因时间紧迫,学后忽略了这个问题,没有向学生揭示深意,虽然这堂课的目标可能是完成了,大部分同学也对于最后感悟的结论自己可以体会到,但总觉得学生学习不够深刻。
今作如上反思,意在改进教学,今后我会认真研读文本,根据本班学生特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使教学日臻完善。
小学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优秀教案范文10篇(四年级语文下册自然之道课文)相关文章:
★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文 节日里的一件事四年级3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爷爷的菜园
★ [快乐学语文的手抄报格式] 小学生手抄报格式要求2篇(小学生快乐生活手抄报如何写)
★ 小学四年级下册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参考6篇(4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 小学语文教师工作计划精选3篇(个人工作计划语文教师小学)
★ 小学四年级语文《纪念日》教学教案4篇(12月9日纪念日小学教案)
★ 小学四年级语文《女娲补天》教案范本11篇(四年级部编版语文女娲补天教案)
★ 小学四年级语文《群英降马》教案3篇(四年级语文课文指鹿为马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