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2篇 大自然的语言的教案,供大家参阅。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积累“萌发、次第、翩然、孕育”四个双音节词,掌握它们的词义;积累“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并学会运用。
⑵ 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2、能力目标:
⑴ 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⑵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⑶ 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3、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教学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教学方法】
1、朗读法。生动的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基于这一点,教师宜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事理。
2、讨论法、点拨法。
3、竞赛激励法。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4、涵泳品味法。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尤须如此。
5、延伸拓展法。扩展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物候知识,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便于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筛选主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局部说明顺序,学习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五篇说明文,它们都属于事物说明文。这个单元我们开始学习说明文的另一种类型,即事理说明文。今天我们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设计(二):
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我们人类通过语言输出信息,获取信息,服务于学习、工作、生活,人类社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同时,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能没有一个信息来源“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它告诉我们人类什么?有什么意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
设计(三):
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
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就是物候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板书文题、作者 。)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多媒体显示一年四季从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风景。声屏显示课文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
多媒体显示:
3、学生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多媒体显示阅读要求如下: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分头筛选信息,然后用课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请最先完成的同学举手示意,教师为学生计时。历时最短的`十位同学决出之后,教师按照先后次序要求学生展示阅读成果,最后选出历时最短,成果最好的同学,授予他“阅读小标兵”的称号。
学生明确:
⑴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⑵ 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⑶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⑷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学生阅读有困难的大概是第⑷题。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三、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选两位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学评价。
明确:
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
如有不同见解,其余同学可自由质疑或说出自己的理解。
明确:
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总结发言: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1、学生齐读6~10段
2、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五、布置作业
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2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2个生字,能据词读准多音字“假”的读音。
2.能把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3.尝试背诵第2~6节。
4.能用阅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阅读课文,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所介绍的科学知识,培养爱大自然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能把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教学难点:运用阅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读懂课文,仿写诗句。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同学们,你看到(),就仿佛听到它在说什么?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今天我们还要寻找更多大自然的语言。那么,我们先从书本中找吧。(板书课题)
二、自学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全文,注意多音字读音。
2、你发现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三、学习新课
1、出示投影片选择正确读音[jiǎjià假()如请假()弄虚作假()放假()]
2、分节指名朗读课文。
问:A你发现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任选一句说:“我看到……就知道……”“……仿佛告诉我们……)
3、同学们,我们共找到了几种?
你最喜欢谁说的语言?你最欣赏它说的哪些话?说说的它的优点。
体会比喻句的生动,反问句的有趣。
4、花点时间,把自己喜欢的语言记在心中。(抽生选背)
5、你还发现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让我们先交流,再介绍)
6、今天我们也来当当小诗人,学习课文的写法把我们发现的大自然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下来,好吗?交流自己的诗,师生评价。(找相同点)
7、讨论:我的收获……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3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理解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事物的特点。(难点)
2.学会从课文中提取信息,训练概括能力。(重点)
2.学习准确、生动、典雅的说明语言。(重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导学】
1.知识储备。
(1)作者简介:竺可桢,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中国近代气象学、地理学的奠基人,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
(2)文体知识: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文或文艺性说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科学小品文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
2.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1)给加点字注音
孕育( yùn ) 簌簌( sù ) 载途( zài ) 销声匿迹( nì )
连翘( qiáo ) 农谚( yàn ) 差异( chā ) 翩然( piān )
(2)按照意思写出词语
①指一个挨一个地。( 次第 ) ②动作轻快的样子。( 翩然 )
③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孕育 ) ④纷纷落下的样子。( 簌簌 )
⑤满路、遍地。载,充满。( 载途 ) ⑥每一年都像这样。是,此,这。( 年年如是 )
⑦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没有了音讯。( 销声匿迹 ) ⑧草木盛衰。荣,草木茂盛。( 草木枯荣 )
⑨一个周期结束又重新开始。指循环往复进行。( 周而复始 )
3.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填写下表,体会本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的结构特点。
层次
段意
从文中提取的信息
第一部分
(第1~3段)
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第二部分
(第4~5段)
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第三部分
(第6~10段)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①纬度 ②经度 ③高下的差异 ④古今的差异。
第四部分
(第11~12段)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预习检测】展示课前预习效果:检测预习导学的内容(小测本听写)。小组评分( )
【课堂探究】
1. 重点阅读6-10段,理解物候现象的各个因素,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作者把纬度差异这个因素放在第一个来讲?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 这四个因素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从主要到次要(逻辑顺序)。
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
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第六自然段一个设问句“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2.本文语言准确、生动、典雅。请同学们精读1、2自然段,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具体说说这两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
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四季的词语不仅准确、生动、形象,而且配合十分恰当。如“大地”——“苏醒”,“草木”——“萌发”,“花”——“次第开放”(写春天);“植物”——“孕育果实”(写夏天);“昆虫”——“销声匿迹”(写秋天);“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写冬天)。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作了铺垫。
第二自然段写出了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和布谷鸟“唱歌”与农事的关系,用拟人的笔调写来,十分生动,情趣盎然。写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语言准确,描写生动,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物候”这一说明中心上来,写得甚有情趣。
【随堂检测】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形象化的说法,以此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人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或答: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物候现象比喻为“大自然的语言”,显得新颖别致,引人人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课堂小结】
本文把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运用逻辑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等说明顺序把一门复杂的学科介绍得清清楚楚。
【拓展延伸】请课外收集一些农谚,进一步了解物候知识。
例: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布置作业】独立完成本课校本作业,查缺补漏,巩固本课学习要点。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4
学习目标:
1.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2.品味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
学习重点:1.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2.学习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学习难点:说明的条理性。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把握文本内容(师生问好)刚才同学们和老师是怎样问好的?我们是用“语言”来表达的。
别以为只有人才会用语言说话,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也有它的“语言”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以问题形式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这四个因素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不能。课文是按照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从空间到时间的顺序来安排的,并用序词标明,使文章条理清楚。--“纬度影响”同学们一定深有感触,寒冷的冬天大家喜欢去海南旅游,因为那里风光正明媚。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二、分析结构,把握文本条理性过渡:同学们都概括得非常好,那你能说说你是怎样快速捕捉到这么多的重要信息的呢?
第4段中结尾有这么一句话--“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 ”“……是……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是……”“此外……”“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找总括句:根据经验,这些总括句一般在语段的开始或结尾,有时在中间。找设问句:设问句,往往提示了下文作者要介绍的内容,也是要重视的信息。衔接各段的连接词语。(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划出来,就能比较清晰掌握文章的内容了。
小结方法:学习说明文,只要抓住文章中的关键性词句,理解起来就会方便、快捷和准确。希望大家平时读书看报,经常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培养抓关键词句的能力。
教师小结:本文围绕“物候学”这门科学,先解释什么是物候学,再回答为什么要研究物候学,这符合我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也使文章显得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体现了说明的条理性。
三、品味语言,体悟文本生动性1.经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全文就是围绕“物候”、“物候学”展开的,而且课文提示语也告诉我们“这篇课文就是介绍物候学的”,而标题却不用“物候”,为什么偏偏要用“大自然的语言”这个说法呢?(教师温馨提醒:注意文章开头的提示语)请同学们浏览课文,试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说明。(学生浏览、思索、作记号)
明确:课文第2自然段末尾和第3自然段开头有句话足以说明:课文采用了形象化的说法,可以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这两句话是:
A.“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B.“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齐读这两句话)
2.课文说:“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那么竺可桢又是用怎样的语言来介绍这些大自然语言的呢?--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文章的语言你觉得有什么特点?(1、2节的语言又有什么特点)(板书:准确、生动)说明事物不仅要注意准确、科学,而且还力求做到生动形象,而此文是一篇科普作品--要求文字浅显易懂,切合读者对象的实际文化水准,又要贴近读者心态。读起来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所以本文用语形象生动。
四、延伸课外,激发学生情趣教师:“大自然的语言呵,真是妙不可言:懒汉永远看不懂,粗心人怎么能发现。”同学们,你们甘心作懒汉,愿当粗心人吗?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教学难点
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方法
1、朗读法。生动的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基于这一点,教师宜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事理。
2、讨论法、点拨法。
3、竞赛激励法。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4、延伸拓展法。扩展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物候知识,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便于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影音资源《美丽的大自然》《多彩的自然界》《大自然——植物》
2、导入语: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就是物候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
3、走近作者作品
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江绍兴人。气象、地理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是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创始人,也是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创始者。对我国近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物候学和自然科学史等研究领域有杰出成就。他重视并带头参加科学普及工作,《物候学》是他这方面的代表作。
写作背景:竺可桢在20世纪30年代就倡议应用新方法开展物候观测,从而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1962年在他的领导下,又组织建立了全国性的物候观测网,进行系统的物候学研究。1963年出版《物候学》(竺可桢、宛敏渭合著),系统介绍物候学的基本原理,我国古代的物候知识,利用物候预告农事的方法等,本文即选自其中。
二、整体感知
1、掌握“生字新词”。
(1)字词认读
翩然(piān)孕育(yùn)销声匿迹(nì)
农谚(yàn)避免(bì)草长莺飞(yīng)
(2)字形辨析
衰:赖:
哀:懒:
(3)词语释义
翩然:形容动作轻松迅速的样子。
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草长莺飞:绿草茂盛,莺儿啼飞,形容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
萌发:开始发芽。比喻事物的开端。
次第:次序;一个挨一个。
(4)多音多义
观:翘:
2、请同学们欣赏影视课文,划分文章结构,理清全文思路。
明确
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3、理清说明顺序。
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如有不同见解,其余同学可自由质疑或说出自己的理解。
点拨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即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局部探究
(一)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品析:这一句非常生动。“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很自然地运用比拟的写法,“沉睡”“苏醒”两个词用得贴切而生动,具体地喻写了严冬的大地和早春的大地的不同情态。第二句中“翩然归来”是轻松、活泼的动态描写,而且还包含有亲切、欢迎回到家来的感情。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品析:这几句紧扣“大自然的语言”,先后用了比喻、拟人的写法,还模仿布谷鸟的叫声,写成催促农民耕作的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比直接说“及时耕作”要新鲜、生动得多。
3、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品析:“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簌簌”模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二)疑难探究
1、说说看,原文标题是“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课文为什么把它改为“大自然的语言”?
点拨:课文把原来的标题改为“大自然的语言”,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说“物候学”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科学小品”这类文章的特点。
2、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点拨:作者把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纬度和经度的不同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而高下差异是指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这样排列使文章条理清晰。
3、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点拨:本文语言十分生动形象,主要体现在第一、二两个自然段。这两段都以时间为序。运用拟人手法把物候现象写得有情有感,这种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的写法,增强了说明文的生动性、趣味性。
(三)写作特色
1、科学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本文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对于一般读者,尤其是文化层次较低、科学知识较少的读者来说,物候学不是一门容易懂得的科学。而文章正是要写给这样的读者看的。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充分考虑读者对象,在写作时把抽象的事物尽量形象化,使读者容易接受;作者在行文中尽量少用专门术语,而用大众都能理解的词句来表达;大量运用优美词语、描写性语句和修辞手法,使本来枯燥的事情变得生动形象。
2、层次分明的结构顺序
文章首先从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谈起,用短短百十来字,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情况,既生动形象,又高度概括,自然引起读者的兴趣,使人对物候学有了直观的认识。接着,作者再以具体现象作例,作者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等问题,这就是由表及里的说明。文章前后形成了照应,说明有轻有重,全文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深刻的印象。
四、总结拓展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文章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
五、作业设计
仿写训练:文章第一自然段采用拟人的手法进行写作。请仿照此种手法,写一段描写家乡四季变化的文字,注意写作手法的运用,不少于100字
六、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说明语言:生动优美、准确严谨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物候学的内容、意义、规律和发展前景等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学习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来安排文章顺序的方法。
3.掌握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4.学习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和恰当地运用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3.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三.教学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的几篇说明文,他们都属于事物说明文,这个单元我们开始学习说明文的另一种类型,即事理说明文。今天我们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生字词:
连翘()翘()尾巴衰()草连天鬓毛衰()落()叶丢三落()四落()枕观()测
玄妙观()差()异差()遣差()劲
参差()
2.
学生集体朗读
3.根据课后练习一,快速准确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学生对于第四题,文中有些提示学生的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
此外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还可以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4.
引导学生理清本文的层次。
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说明了什么?
本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至3段,说明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两段,说明物候观察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至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
第四部分,11、12两段,阐明物候观测研究的意义。
5.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本文的说明顺序。
文章首先介绍物候、物候学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通常说明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到次,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部分内容有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
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1.学生齐读6-10段
2.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不能调换。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大。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第二课时
一.
精读课文,体会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1.引导学生逐段分析第一部分。
(1)与重拟第一段相比较?语言具有什么特点?这样写出这些起着什么作用?
重拟第一段: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第1段,以生动的写景笔调,写出了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现象。文章并不提物候二字,而从常见的自然现象写起,完全符合人们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这一认识过程。同时,在写法上有如向读者展示出一幅幅四季风景图,将各个季节的物候现象描述得有声有色,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对物候现象产生了兴趣。文章用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了、准备迎接等词语表示时间的推移,灵活而不呆板。这一段中描写四季的词语不仅准确、生动、形象,而且配合十分恰当。如大地──苏醒,草木──萌发,花──次第开放(写春天);植物──孕育果实(写夏天);昆虫──销声匿迹(写秋天);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写冬天)。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作了铺垫。
(2)第2段说明了什么?语言具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
第2段,第一句是全段的中心,说明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农事安排的关系。第二、三句列举了三个例子,写出了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和布谷鸟唱歌与农事的关系,用拟人的笔调写来,十分生动,情趣盎然。这里为什么用两句来说明,而不用三个分句组成一组排比句呢?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此外,前一句说的是春季的物候,后一句说的是夏季的物候。同时,前后两句的句型也不同。由此可以看出,标点符号完全是为内容服务的。
(3)第3段和上文有什么关系?写出了什么内容?
第3段,在前两段的基础上,直接点明物候和物候学的内涵。首先点明物候就是上文所介绍的种种自然现象,然后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介绍了物候学的形成及其功用。
这一部分介绍很引人入胜,文章不从概念出发,而先写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语言准确,描写生动,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物候这一说明中心上来,写得甚有情趣。
2.
引导学生解题。
本文介绍的是有关物候方面的知识,但文章标题却用大自然的语言,采用这种说法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首先,这种说法,将大自然拟人化了,将物候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其次,切合读者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具有启发性。
3.
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说明了什么?怎样说明的?
第二部分说明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其中第4段先指出活生生的生物是观测物候的活的仪器,它虽复杂,却灵敏;又指出观测的数据对农业的作用,简便而易掌握。第5段则用具体的植物名称、具体的数字,具体说明了物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一段说明,一个实例,就有理有据地说明了事理。
4.引导学生逐步分析第三部分。
(1)第6段这个独句段,在行文上起着什么作用?
第6段是一个设问句,单独成段,领起下文四段;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纲举目张,重点突出,眉目清晰。
(2)第7段说明了什么?怎样说明的?
第7段说明纬度对物候的影响。主要说明两层意思。第一层说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这是读者很明白的自然现象,只一笔带过。第二层说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读者不易明白,就举例详加说明。
(3)第8段说明了什么?怎样说明的?
第8段说明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是经度的差异。先讲道理:这是离海洋远近的关系。这一点可能会与人们所想的情况不同,因此接着连举两例来加以说明,使人确信无疑。
(4)第9段说明了什么?怎样说明的?
第9段说明影响物候的另一因素是高下的差异。先用一句话说明一般情况: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然后,用不过二字转折过来,详细解说逆温层这一特殊情况。文章对逆温层出现的季节、时间、气候条件、高度、原理和现象等作了具体的解说,使读者一目了然。
(5)第10段说明了什么?在说明方法上具有什么特点?
第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迟早的古今差异。写得简略,只用资料来说明这种现象。
以上四个段落的起始句,写得灵活而有变化,读起来不枯燥、不呆板。分别写了四个影响物候现象的因素,按影响的大小依次排列,从主到次,条理清楚。
5.引导学生分析第四部分。
这一部分说明了什么?是怎样结束全文的?
这一部分说明了物候观测研究的意义,以表达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争取农业更大丰收的愿望,结束全文。
第11段首先说明物候学的性质:接近生态学和农业气象学。然后分别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用首先突出其主要意义。其他意义用对于、确定和两个可以
利用来略说四点。最后再说对山区农业发展的意义。
第12段,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的希望。结尾又提大自然的语言,紧扣了本文的标题。
三.
进一步理清本文说明顺序
本文还十分注意段内层次的安排。有的以时间为序。如第1段按一年四季的时序说明;第3段说到物候知识的起源和发展,是从古代到近代说明。有的以空间为序,如第8段列举两例,一例是大连与北京相比,一例是烟台与济南相比,安排也很顺当。
又如第9段说明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第一句提出观点,统领全段。下面分两层说明。第一层(第2句)说明常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人都理解,只用一句带过;第二层(第3-8句)说明另一种特殊情况。第一层写得也极有条理。先用一句表示转折,领起下文。然后举例说明。举例时先解释,什么是逆温层,后说理,再说明具体情况,这种特殊情况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所以说明详尽。
四.
说明方法:
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举例子、作比较和打比方等。
举例子的方法运用最普遍。举出具体的例子来对比较抽象的道理做深入浅出的说明,便于读者理解。如说明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时,举出了1962年由于没有注意根据物候观测播种花生而受损害的实例。举例的多少要根据需要。一般只需举一例即可,也有举两例甚至更多的。如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一般人可能会认为近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地区暖和,而事实上近海地区的春天反比内陆地区寒冷,举一例读者可能会认为是偶然性,所以连举两例,足以使人信服了。
作比较也是说明文常用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使事物的特征更加突出。如说到纬度的差异对物候现象来临的影响时指出: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时间只比北京早十天。
本文还多处运用打比方的方法。打比方的目的是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和形象化。本文中往往把一些巧妙的比喻同拟人融为一体,使事物的特征更加突出。如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这两个分句,就很富表现力。
教师小结本文的逻辑脉络。
文章从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写起,顺序说明了物候──物候学──物候学的作用──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物候学研究的意义。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说明了有关物候学的事理。说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通俗,又采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读者在兴趣盎然中懂得了科学道理。
布置作业
1.完成指导用书。
2.完成课后练习三。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7
[教学要点]
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拓展延伸,转化课堂所学的物候学知识。
[教学步骤]
一、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1.赏读文章第1、2两段,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1)学生齐读1、2段。
(2)教师用简洁的语言重新拟一个开头,要求学生与原文比较,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多媒体显示: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3)精读1、2段,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
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应以鼓励为主。
生1:课文开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采用拟人的修辞格写春天到了,很形象,为下文的描写定了基调。不过我觉得有一点突兀,来得太匆促。
生2:其实,只要细细推敲“苏醒”一词,就会心中有底。下文“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布谷鸟也来了”这些自然现象展现了“苏醒”的内涵,给人带来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
生3:这两段文字写得好,好在用词形象生动。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如“繁花次第开放”,“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如“叶子渐渐变黄”,“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如“簌簌地落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如“风雪载途”,“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生4:这两段文字好,好在修辞格的运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大自然似乎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文章的可读性。
生5:这两段文字好,好在对说明对象的烘托。它既生动形象地说明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密切关系,也以生花妙笔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4)教师提示学生看注释①,问:“如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
学生明确:不好。失去了说明的生动性。“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学生齐读1、2段,争取背诵。
2.多媒体显示下列句子,要求学生揣摩,体会说明语言的科学性。
(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等花相比1960年迟10天左右,比1965年迟五六天。
(3)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学生明确:加粗的词语限制较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加线的句子表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
3.教师总结:说明文以介绍给人知识为目的,所以要求说明语言宜简洁、准确、严密。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本文即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回顾前面所学课文,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的例子也不少,请同学们列举一二。
生1:《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写卢沟桥两旁石栏上的不同姿态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生2:《桥之美》一文中:“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生3:《故宫博物院》一文中,写太和殿的外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
二、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多媒体显示:
燕子是益鸟,一对燕子一天可捕捉8000多只虫。
燕子善飞,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
燕子善于辨识方向,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向目的地前进。
教师要求学生参考以上资料,结合自己对燕子的观察了解,写一段文字介绍燕子的某一特点,尽量体现说明文的科学性和生动性。
学生构思写作。
选三四位同学读自己的片断,其余同学评价。
较好地片断有:
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冲向云天,一会儿又来个180°大转弯,一会儿又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可是有谁能想到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小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吃猎获物。在飞行时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楞着翅膀,像直升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燕子是一种勤劳的鸟。筑巢,“娶妻生子”,抚养孩子,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燕子又是个捕虫能手。一对燕子夫妻每天捕8000多只虫,除供自己所需外,大部分都用来喂养它们那些似乎永远也填不饱肚子的孩子们。燕子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好处,所以,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
燕子又是一种很聪明的鸟。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老家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它们不是飞越高山,而是成群结队地穿过这些隧道,向目的地前进,从而节约了飞行的时间和自己的体力。
三、延伸拓展,转化课堂知识
1.教师要求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农谚,并说明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识。
生1:“清明前,开秧田”是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
生2:“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
生3:“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生4:“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
生5:“麻雀囤食要落雪”“猪衔草,寒潮到”。
生6:“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这些农谚都是根据物候现象预测天气情况。
……
2.除了农谚,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多媒体显示: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学生齐读诗歌,理解诗意。
明确: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
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度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3.教师请有旅游经历的同学谈谈在旅游中了解到的物候知识。
如盛夏时节到东北旅游,寒冬时节到南方旅游,爬山、观海等总会有新的发现。
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文章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
五、布置作业
1.说明“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三则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
2.为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请以“水、空气、森林、动物保护”为对象拟两条环保标语。例:污染空气,等于慢性自杀。
3.举一个你熟悉的“人类朋友”的例子,向别人介绍,好吗?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8
教学目标
★认识9个生字和11个词语。认识“罕、蝌、蚪、逗、间、如、粗、意”8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9个生字和11个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时注意句子的节奏和语气。
★正确理解“不爱学习的人总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总也看不见”等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板书:大自然的语言,齐读课题。
2.师讲:别以为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大自然的语言,
二、初读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通课文,在读时有读不准确的语言,要停下来借助拼音读正确。
2.再读课文,标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借助拼音把生字和会认的字多读几遍。
3.分小节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有没有读不准的音。
4.电脑出示生字;让学生读一读。
5.电脑出示词语:请学生读一读。
语言化石告诉发现说话人们
镶嵌山巅汪洋那是这是蝌蚪逗号粗心大意
6.学生选择1个或2个或几个词语练习说话。
7.同桌同学互读课,相互正音。
二、精读课文内容,朗读指导。
1.指名读课文,大家听听从大自然的语言中听出了什么?(学生说明小节的内容,就学习哪段内容。)
(1)学生A回答:古老的“三叶虫”化石,镶嵌在喜马拉雅山巅,这是告诉我们那儿曾经是汪洋一片。
①教师板书
三叶虫化石,汪洋大海
②为什么找到三叶虫化石的坟,可以推测那里是汪洋一片呢?
③出示“三叶虫化石”的标本或书上的图,请查找到三叶虫资料的同学给大家讲一讲:三叶虫是节肢动物,在2亿多年以前已经灭绝了,它大多数生活在海洋里,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喜马拉雅山很久很久以前是汪洋一片。
④教师指导朗读,注意断句。
教师范读:“电脑出示”古老的/三叶虫化石,镶嵌在/喜马拉雅山巅。/这是在/告诉我们,那里/曾是/汪洋一片。学习练习读,同桌同学读,指名读。
(2)学生B回答:数数鱼鳞上的一个个圈圈,两圈就是一岁,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①教师板书:鱼鳞几岁
②教师电脑出示一条大鱼图
图(略)
提问:你们知道这条大鱼有几岁吗?小组可以讨论讨论。
③(学生可能有说15岁、16岁??)如何判断鱼的年龄呢?请同学们画画课文中的第三小节。
④小组讨论,鱼鳞到底有几圈?
⑤指名回答:3圈,请同学到前边指一指。
⑥这条鱼有几岁呢?(1岁关)
⑦朗读这一小节:
自己试试读一读。电脑出示:
你如果/钩到大鱼,鱼鳞上/有一个个/圈圈。两圈/就是一岁,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两指名读,教师辅导。
(3)学生C回答:如果你看到水里的蝌蚪,这是大自然的语言,告诉人们春天已经来到人间,
①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
蝌蚪春天
②为什么说蝌蚪在水中游,这是大自然的语言呢?
③电脑出示课件:(可以是书上的图,要让小蝌蚪游起来)你们看那水里蝌蚪多像(学生答:游动的“逗号”)
④点击鼠标在上面的课件配上音乐;让学生配乐朗读,读出它的有趣。 ⑤指导好朗读:
学生边看课件,边进行配乐朗读。
教师示范:指导读:
你看那/水里的/蝌蚪,
多么像/游动的/逗号。
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春天/已经来到/人间。
2.大自然都告诉我们什么了?请同学们说一说。
三、课外扩展:
开展一个“考考你”的知道竞赛活动:
请同学说大自然中的现象,请其他同学说大自然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
生说:看到蚂蚁搬家。
生答:就知道要下雨了。
生说:青蛙冬眠后醒了。
生答:这是大自然的语言,告诉人们春天已经来到人间。
生说:看到枫叶红了。
生答:就知道秋天已经来到了。
四、学习第五小节
1.师说:大自然的语言啊,其是(生说: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总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2.为什么说“不爱学习的人总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呢?小组互相讨论后指名说一说。”
3.师小结:不爱学习的人由于知识贫乏,对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理解不了。比如在喜马拉雅山巅找到三叶虫化石,如果不了解三叶虫是生活在海里的动物,那么就不能推断出2亿多年前,喜马拉雅山巅曾经是汪洋一片。自然界里有许多现象,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比如大鱼身上的鳞片,不仔细看就不会发现有一个圈圈。发现不了这些圈圈,也就不会想到这些圈圈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你们说对不对呀!因此说只有仔细观察,才会有所发现。
4.指导学生读好第五小节:
学生自由练习读,
教师示范指导读:
大自然的/语言啊,
其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总也/看不懂,
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学生练习读,同桌对读、指名读。
五、学习第一小节:
1.大自然的语言就这些吗?(不是)大自然的语言不只这些,那有多少呢?快读读课文中的第一小节。
2.齐读第1小节。
3.教师指导读好“到处都是”。
六、齐读课文内容。
七、作业
1.观察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语言”和同学进行交流。看到一个现象,要动脑筋想一想,为什么的会出现这种现象?你可以查阅有关的书,也可以请教别人,“还可以上网去查阅有关资料。”
2.你们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写作形式,自己写一首诗歌,诗歌的题目《大自然的语言》,下节课同学们相互交流。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2个生字;理解4个新词语的意思。
2、能把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能依照例句用只要就能、写句子。
3、能背诵课文。
4、能用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阅读课文,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所介绍的科学知识,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用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阅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介绍科普知识儿童诗的语言特色。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文中所介绍的科学知识。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3、初步培养学生爱大自然、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齐读)看着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看课题提问)
大自然是一本厚厚的书,这本书里有很多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语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课,看看都告诉我们大自然的哪些语言。
二、自学感知课文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两个生字,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三、反馈检查
练习:《作业本》5
四、合作研究朗读指导
1、课文是如何用生动的语言将这些知识介绍给我们的?现在大家再去研究研究你喜欢的这一节,划出有关词语和句子,并说说这些词语或句子好在哪,可以同桌合作讨论说说。教师巡回指导
2、反馈:
(1)你看那天上的白云,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
这一节的准是用得好,因为它说得很肯定。
(2)你看那地上的蚂蚁,也是大自然的语言。蚂蚁忙着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这一节,从搬家看出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特别有意思。
(3)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大自然在水面写着:春天来到人间。
这一节,作者用了比喻、反问的手法,把蝌蚪写提特别有趣。
(4)大雁在编队南飞,不就像省略号一串?大自然在蓝天写着:秋天已在眼前。
这一节也用了比喻和反问的手法,很有意思。
(5)大树如果被砍倒,你会从年轮中了解:一年只长一圈,告诉我们它已活了几年。
这一节
3、大家想不想再读一读课文,好,大家在读的时候想一想:第二、三与四、五两节,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归纳出
A:你看那(),B:()
也是大自然的语言。不就像()?
()大自然在()
()()
4、将二、三、四、五四节进行A、B改写。改写后评价。
五、课外拓展
那同学们平时有没有读懂大自然的一些语言呢?能不能将它用A或B的形式写下来呢?
六、小结:有时间可以质疑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0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复习学过的文体导入 说明文学习。
二、通读全文,概括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后议论回答,然后教师明确:本文给我们介绍了有关物候的知识及研究它的意义。
三、划分结构层次,理解本文说明的条理性
1.本文围绕着物候这个中心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全文可划分为几部分?
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然后教师归纳总结:本文作者围绕物候这个中心给我们介绍了四个方面的问题,课文因此也可划分为四部分。(略)
2.再问:以上四个部分的说明采用了什么样的顺序?
学生讨论,教师提问后小结。作者在介绍物候现象时采用了这样一种逻辑顺序:先提出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接着说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说明它取决于什么因素,最后说明研究它的意义。这种说明顺序符合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同时使得文章很有条理性。这种条理性不仅表现于文章的整体,而且也表现在文章的局部,
3.请大家快速阅读第三部分“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课文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是按照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来安排的,在行文上使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
教师提示:我们读一部小说,总是先读到前面的“提要”。提要是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全貌做极为简要和概括的说明。有时我们还经常读到摘要。摘要,顾名思义就是对原文的要点进行摘录。写摘要和写提要有相同的地方,即都是抓住要点,写成文章。不同的地方是提要用自己的语言对原作的内容全貌作简要的概括说明,而摘要却是在不损害原作内容的前提下,摘录原作的要点,将原作的主要内容准确地按原作的顺序写出来,不掺进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但为使上下文连续,可适当加上一些词语,原文有的句子太长可取其主要成分。
学生写完以后,教师把预先准备好的投影仪展示出来,供学生参考。(略)
四、总结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向人们介绍事物本质特点的一种文体。写说明文应按照一定的顺序,使文章有条理性。《》这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的是物候学的知识,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物候景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物候现象的特征、成因和意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检查作业 。叫学生回答上节课布置的作业 。
二、理解本文说明的生动性
1。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前三段课文。
2。理解题目的含义。问:“”指什么?课文为什么以此为题?
学生讨论,回答。第二段结束时说:“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营飞,都是”,第三段开头又说:“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可见“”是指“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物候现象。作者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比做,显得形象生动。课文以“”为题,作者是经过一番认真构思的。首先在课文第二段中有“传语”、“暗示”、“唱歌”等词语,将大自然人格化了,生动含蓄地揭示了物候现象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其次,“”概括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给人以形象生动的印象。说明抽象深奥的物候学知识,从生动丰富的自然现象说起,精彩动人地展示出一幅四季风景图,使人容易对其产生兴趣,也符合人们由表及里认识事物的过程。
3。理解课文生动形象说明事物的特点。课文第一段可以说是对题目的解释和具体化,本段语言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哪些词语用得好?
学生讨论回答。本段具体描写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语言生动、优美、形象,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美妙的四季图。写大地回春,用了拟人手法,“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写燕子归来,用“翩然”形容,给人以轻快敏捷的感受。写秋天植物叶枯落地,用“簌簌”一词,写昆虫用“活跃”和“销声匿迹”对比,令人仿佛置身于肃杀的秋天之中。这些贴切生动的词语或状其具体情态,或概括其总体特征,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受。恰当贴切地解释了“”。
(4)口头作文(略)
三、学习举例说明
1。导入 :本文在说明事物时除了条理清楚和生动形象以外,还有一个特点是采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举例子可以将一些抽象深奥的事理形象明了地说出来,令人容易明白。请大家将课文中的例子找出来。
学生快速读课文,寻找文中的例子。教师指名回答。然后补充说明。
2。本文在举例时常用“例如”之类的用语。请同学们看看,这样的用语还有多少?有没有不用的?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教师指名回答,然后明确:这样的用语,课文中还有“下面是一个例子”、“如”、“又如”等。也有不用的.如第二段举了“杏花开和布谷鸟来了”三个例子都没有用。
3。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而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有必要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举手回答。明确:举例多少应根据需要而定,容易明白的就不举或只举一个例子;不容易明白的就要举两个乃至更多的例子。本文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举两个例子很有必要。因为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冬天温和,这是人所共知的。若依此来推论,春天会来得早,但事实上是春天反而来得迟,且又寒冷。举两个例子说明,才能使人对此确信无疑。
四、总结扩展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课以后的感受。
2。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 (略)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1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学习作者准确的语言和清晰的条理。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作者准确运用语言和清晰的条理性说明。
2、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文章的前半部分,这部分以优美的笔调,描绘了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和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作者是如何深入地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
二、深入学习
1、快速阅读课文后半部分,明确下面问题:
⑴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
讨论并归纳:
① 纬度的差异。
② 经度的差异。
③ 高下的差异。
④ 古今的差异。
⑵ 这四个因素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用了哪些词语来说明?
明确:这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很有条理。前三者都是空间顺序;后一因素则是时间因素。由空间到时间因素,又是一种条理。
词语:“首先”、“对于”、“还可以利用来”、“也可以利用来”。
⑶ 在说明这四个因素中,文章举了哪些例子?
纬度:南京桃花和南京刺槐开花的早晚。
经度:大连的连翘和榆叶梅和济南苹果的花开早晚。
高下:秋冬之交山地与山脚,还有山腰的温差。
古今:英国南部物候记录。
⑷ 文章是如何结尾的?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并提出希望。
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也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等。
三、知识拓展
1、小组讨论: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大自然的语言”。
2、小组派代表反馈信息。
例:下雨前蚂蚁搬家,蚯蚓钻出地面,乌云密布等现象;枫叶变红、大多树木的落叶等预示秋天的来临……
四、课外延伸
1、小组讨论: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你有过与诗人类似的观察和体验吗?说给大家听听。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意:人间四月花已开尽,春去夏来。山寺中的桃花四月才盛开,春意盎然。经常责怪春去无处觅春影,不晓得春开转入到高山中。)注:大林寺,庐山寺名,庐山海拔1474米)
⑴ 影响物候的高下差异:植物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夏秋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⑵ 春季爬山,山上的树木比平地的树木发芽晚。
2、回顾课文,物候来临的决定性因素当中有说到古今的差异,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古今的差异呢?(可提示学生从环境方面去考虑)
⑴ 小组讨论。
⑵ 信息反馈(各抒己见、重点在“关注”这个话题上,勿过于强调正确与否)
⑶ 教师介绍相关的世界环境现状,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五、小结
说明文除了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外,还要注意说明事物的条理性,运用语言的准确、生动性。大自然时时刻刻都在向人们暗示着,认识大自然就是更好地认识我们人类本身。希望大家今后在学习生活中多多去留意、去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同时更需要同学们去关注我们这个美丽的家园──地球,去爱护、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
六、作业布置
1、收集的一些农事谚语,并简单解说一下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2、设计一到两条环保的标语。
【附板书】
大自然的语言
纬度的差异。
经度的差异。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顺序说明
高下的差异。(条理性)
古今的差异。
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2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写的一篇说明文,文中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课文告诉读者,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作者把迷人的大自然景物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和基础,并用既生动又通俗的语言介绍了物候及物候学知识,不但能丰富读者的科学知识而且能激发读者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了解并积累了一些有关说明文的基础知识,上单元我们已经学过几篇说明文,因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文本,通过阅读了解课文内容,丰富学生的科学精神,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文的重点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握说明对象,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3、揣摩语言,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
2、指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
3、研读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概括要点和学习语言。
2、积累科学知识。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顺序,了解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方法和行文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今天我们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什么是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大自然的语言。
二、欣赏图片
(多媒体课件展示四幅画面,并辅以简单介绍)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瞧:多可爱的小草,花也在开放,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酷热难耐的盛夏,蝉情不自禁地嚷着:热死啦!热死啦!这预示着近期天气还会是烈日当空,注意防暑。
瞧,这就是所谓的五花山,多么美的图画,秋天来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就是美丽的冬天。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一)学生介绍作者
(二)积累生字词:
布置预习,养成查字典的习惯,扫清阅读障碍。
(三)教师范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
(四)学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归纳总结:
描述物候现象做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
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方法和行文思路逻辑顺序
四、品读课文,赏析语段
指导读课文1——3段,多媒体出示以下问题:
1、注音:翩然销声匿迹呈现风雪载途农谚
2、选文中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
3、从整体把握的角度看,选文第1段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应该是从开头第_____句,从结构上看,这两层是____关系。
4、请你依据选文概括出什么是物候?
5、选文前两段的说明顺序是_____,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
6、去掉第一段第四句中的“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五、再读课文,然后回答,师归纳
1、语言生动,体现了科普说明文的特点。
2、说明条理性强。
3、恰当地运用了各种说明方法。
六、观察生活,说物候现象
课前已布置学生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设计意图:留心身边的物候,体验物候现象生活中处处可见)
七、总结
常言道:鸟有鸟语,人有人言,本节课我们了解大自然也有它独特的语言,其实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同学们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更多的了解大自然,认识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吧!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2篇 大自然的语言的教案相关文章:
★ 《大自然的语言》基础知识题级参考答案5篇(大自然的语言试题及答案)
★ 《大自然的语言》优质课教学设计3篇(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案设计)
★ 《大自然的语言》语文教学反思12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