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教学设计3篇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教学反思,以供借鉴。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教学设计1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笔算方法,理解算理与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进行自主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相互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教学难点
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1.口算
50×11= 18×30= 12×40= 21×30= 50×11= 30×60= 2.笔算
24×2= 78×8= 123×4
二、导入 1.师生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看课外书啊?老师知道你们都是很爱学习的好孩子,一天王老师去新华书店购买一些新书,在购书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帮忙解决吗?
2.回顾旧知:
过渡语: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投影出示: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师:她告诉我们什么? 问题一:一共买了多少本? 14 ×12= 3.引出新知:
这里的因数是几位数?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研究像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出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三、算法探究 1.自主探索:
同学们,你能想办法算出24×12的得数吗?想想看,看谁能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想好了写在小白板上。开始吧!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注意点:A、学生中都出现了哪些算法?B、哪几位同学出现了典型算法?)2.小组交流:
你刚才是怎样算的?能不能让你小组的同学也明白你的算法?请互相说一说。(学生组内交流)3.全班汇报:
哪一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你的方法? 预计学生可能会出现下列当中的几类方法:(1)连加: 14+14+14+ …… +14=168 12+12+12+…… +12=168(2)连乘: 14×2×6=168 14×3×4=168 12×2×7=168(3)拆数: 14×10+14×2=168 10×12+4×12=168(4)竖式:
4 ×
2 ―――――
8 1 4 ――――― 1 6 8 5.研究竖式:
若出现了竖式法,则14×12 XX同学能用竖式直接计算,可真是了不起。可是老师这里有一点不明白:“下面这一个14是谁和谁相乘算出来的?为什么不和28对齐啊? 若没出现竖式法,则教师引导:分步计算需要三步,是不是可以在一道式子上完成呢?接着引出竖式,并且教学竖式的写法。
你们知道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吗?能说出竖式的计算方法吗? 4 × 1 2 2 8 …… 14 × 2的积 4 0 ……14 × 10的积(个位的0不写)1 6 8 …… 2次相乘的积相加
(1)师:我们来看看14×12这个乘法的竖式。你能说说每一步的意思吗?(2)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每一步竖式的意义。
(3)问:计算时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a.要先算个位,再算十位。从低位开始计算。b.算的时候应该注意数位。)
师:现在你们明白14×12的竖式计算方法吗? 6.下面我们来算一算、说一说吧 22 ×23= 2 2 先用个位上的()乘22得()。
再用十位上的()乘22得()。
×23
把()和()加起来得()。———— 7.练一练
23×13= 33×31= 41×21= 32×12= 8.小马虎体检中心
32 ×31 × 12 ———— ———— 33 64 99 32 ——----———— 132 3264
四、巩固练习
课本P46做一做;P47 练习。
让做得快的学生上前展示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然后让下面的同学说明每一步的意思。
五、教学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布置
课本第47、48页练习。
备课人:黄丽虹
单位:瑞金市八一小学 审核人: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教学设计2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1、知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计算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理解笔算乘法的顺序与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师:在开始本节课之前,我们先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
(一)出示算式:51×8 34×2 列竖式计算(做在珠算本上)
1、说一说,在列竖式时需要注意什么?
2、教师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竖式的算法,强调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师:学过的知识大家掌握的都很好,下面老师考考没学过的知识你们能不能积极思考,算出正确结果?
(二)出示情境图(例题)
图中的叔叔正在给星光小区送牛奶呢,1、从图中你能读出哪些数学信息?谁能列式不计算。
每箱24瓶牛奶,搬了12箱就够了,星光小区一共订了多少瓶牛奶? 列式:24×12=
2、观察这个算式和原来学过的有什么不同?
3、谁能尝试着估一估星光小区大约订了多少瓶牛奶? 师:那我只搬来240瓶就够了吗?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一)将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
师:下面就请你试着来算一算24×12的结果吧!
1、用学过的方法试着计算本题结果,说出算法;(学生板演)学生一:先算24×2=48,24×10=240 再算240+48=288 师:把12个24分成了2个24和10个24.我们要算12个24,把两部分合并起来。
师:你能说说他为什么分开算吗?
分开算后就变成了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或是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了。
学生二:先算4×12=48,20×12=240再算: 240 +48=288 学生三: 先算24×2=48 再算48×6=288 学生四:24+24+…+24=288
(二)学习笔算乘法 学生出现笔算的方法:刚才还有同学列竖式计算,勇敢的进行了尝试,谁愿意将你的竖式展现给大家看看。
学生没有出现竖式: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了新问题!把新知识转化成了旧知识。今天我们来学习用笔算方法计算24×12。(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1、在列竖式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数位对齐)
× 1
……2 4 × 2=48 8
……2 4 × 1 0=240
+ 2 4 0
……48+240=288 8 看了这个竖式,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48是怎么来的?240是怎么来的?288是怎么来的? 师:十位的1乘十位的2是10个20是200 竖式中为什么不写240,(0起占位作用,去掉后结果相同,可以省略不写?那省略后可以把24往后移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上第4页试一试。
试一试上的竖式计算做完了吗?那就把它补充完整吧!
2、做书上第5页,第2小题后两个和第5题。
四、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五、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 1
……2 4 × 2=48 8
……2 4 × 1 0=240
+ 2 4 0
……48+240=288 8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教学设计3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彩笔问题,经历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3、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什么了? 学生观察,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观察到左边有两盒彩铅、右边有十盒彩铅,每盒里有彩铅24枝。学生可提出问题如: 1.两盒彩铅有多少枝? 盒彩铅有多少枝? 盒有多少枝?
二、自主探索
重点解决第三个问题:
12盒有多少枝彩铅?怎样算? 请同学们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有会用竖式计算的吗? 1、20×12=240(枝)4×12=48(枝)240 + 48=288(枝)2、24×2=48(枝)24×10=240(枝)48 + 240=288(枝)
3、竖式
三、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
请同学们把你计算的方法跟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总结一下你们小组一共有几种方法。2.全班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3.重点交流竖式(讲清积的定位)
(1).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然后共同总结算法。
(2).各组间交流算法,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可随时进行质疑、提问或提建议。(3).你能介绍一下竖式的书写格式吗?(学生不会老师讲解)
四、实践与应用 1.用竖式计算
34×12
25×11
43×22 32×13
24×21
32×21 2.解决问题
一个会议室有23排座椅,每排有22个座位。召开500人的会议,座位够吗? 3.一只杜鹃平均每天能吃掉14只松毛虫。算一算:它21天能吃掉多少只松毛虫?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教学设计3篇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 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及教学设计3篇 《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
★ 最新的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3篇(《秋天的怀念》教学目标设计)
★ 《百分数的认识》经典教学设计12篇 分数的认识的教案设计
★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 小学数学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