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单元教学设计3篇(历史高中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12 17:55:00 教学设计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高二历史单元教学设计3篇(历史高中教学设计),以供参考。

高二历史单元教学设计3篇(历史高中教学设计)

高二历史单元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难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内容较多而且新知识、新内容多,不易掌握。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学案展示。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

(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2)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穿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孔子的历史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家,文化传播者。

  2.孟子

(1)思想内容: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2)影响:对儒家思想发展有重要贡献。

  3.荀子

(1)主要思想:

  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

(2)地位: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在讲完本子目后,归纳孟子、荀子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及早期儒学的基本特征。

  二、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指导学生填表,之后启发他们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分析老庄之学产生的社会基础。

  对于同一学派内部,不同思想家的思想也要加以区别分析。从总体与局部两个方面来把握各家学派的思想特点。

  记住:法家代表除了上述三人外,还有吴起、申不害等。法家内部形成重“法、”重“术”、重“势”三个不同学派,韩非子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三、建议分组讨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当时及以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史实来理解。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主观认识、独立思考与判断,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思想对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那么,儒家思想又是怎样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后小结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高二历史单元教学设计2

  一、概念

  二、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①英国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是戏剧家莎士比亚.

②法国作家拉伯雷著有《巨人传》。

③德意志人文主义代表人物伊拉斯谟著有《愚人颂》。

④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著有《堂吉诃德》。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1)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兴起的条件:

①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使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②生产经验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

(2)成就:

①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否定了上帝选定地球为宇宙中心的谬论,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基础。

②德意志学者开普勒发现行星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的规律。

③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用自制望远镜证实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他注重实验、实践,被视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

④意大利的布鲁诺和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是卓越的思想家,他们提倡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

高二历史单元教学设计3

【单元地位】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封建化改革。通过改革鲜卑族逐渐实现了由游牧生产方式向农耕生产方式的过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隋朝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引言分析】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前提:5世纪,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缓解___和社会__,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3、改革的两个阶段:冯太后主持下的改革与孝文帝改革。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促进民族融合,推动了北魏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

  一、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活动1】了解北魏的崛起和统一黄河流域。

  1、阅读课本P32,说说北魏政权是我国北方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什么时候崛起?

  2、哪一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根据课本P32最后一段,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三方面,概括黄河流域统一的意义。

  3、根据P32—33,指出拓跋珪改革在经济、政治上带来的影响。

【活动2】了解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阅读P33“社会改革迫在眉睫”一目,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前,北魏有哪些____?

  2、阅读P34“冯太后与孝文帝”一目,简要分析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孝文帝改革是在冯太后的影响和直接推动下进行的。

(1)冯太后临朝听政,积极推动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对孝文帝进行系统严格的汉文化教育;

(3)冯太后死后,孝文帝继续推动其改革政策。

【活动3】结合活动1、2的问题,概括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改革的前提: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改革的必要性:阶级___和民族___激化,社会动荡不安。

  3、改革的可能性:冯太后掌握实权,积极推行汉化改革;孝文帝精通汉文化。

  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教材结构】

  1、前期:冯太后主持,创建新制;

  2、后期:孝文帝主持,迁都洛阳、移风易俗。

【活动1】阅读P36“卓有成效的新制”,了解冯太后的改革。

  1、冯太后的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主要措施有哪些?

  2、冯太后改革的意义:促进了经济恢复发展,巩固了政权,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

【活动2】490年冯太后病逝,孝文帝继续改革。阅读P37—39,了解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高二历史单元教学设计3篇(历史高中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高二地理教学设计范文5篇(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高二历史教学计划范文5篇(高二历史教学计划范文课文)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范文5篇(部编版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初中篮球运动单元教学计划3篇 篮球运球单元教学目标

关于高二物理教学设计教案3篇 高一物理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范文3篇 历史教案七年级

新学期高二生物单元教学计划方案3篇 高二第二学期生物教学计划

高二历史教学反思3篇(高二历史教学反思范文)

高二论语选读第一单元读后感3篇 高二论语选读第一单元读后感课文

高二数学备课组老师教学设计3篇 数学课备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