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生物教学心得体会3篇(生物课心得体会),欢迎参阅。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1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记开学一个半月以来的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不知不觉工作已经将近两个月了,忙碌起来的日子,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刚上讲台,没有紧张,有的是一份责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以至于,课下备课的时候,我会反复斟酌一个知识点怎么讲、怎么解释学生才更容易懂更容易接受。在这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与老教师相比,作为新教师的我,确实是经验不够。处理知识点的经验,巩固知识的经验,以及和学生交流的经验。这些有待成长的缺陷都在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教学质量。所以,课下我会想办法和老教师交流,取取经,争取早日能够在教学上得心应手。课堂教学中注重能力的培养
切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前后相关的内容整合在一起 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精选往年高考经典试题做为例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地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高考试卷中要求用科学的语言表达的占很大一部分,且失分主要也在这方面。所以,平时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用语一定要反复琢磨,还要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通过反复训练使他们学会用书本上的基本概念或标准的生物学术语来精确表达;课后精选习题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夯实基础,注重学科内的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根据特定的学情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积极落实新课改理念,活跃课堂 积极参加听课研讨,取长补短。
虽然课上得比以前进步,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后我会努力做到:
1、深入细致地备好每一节课,熟悉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力求把握重难点,使课上内容简单易懂。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一般第一次上总是感觉不太流畅,我及时从中获得经验,在下次上时更好的讲授好。同时课堂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其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3、坚持听课,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寻求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4、认真及时地批改作业,从中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有侧重的对其强调,扫除自己学习中的盲点,也为课堂效率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有很多的不足,我还需要不断的磨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教师,为此,我将不断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早日达到教学目标。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2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李昌平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在目前初中生物教学不被重视的现实情况下,面向全体中学生,使他们学好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学会生物学的科学方法及技能,真正使他们学得有趣、高效、获得成功和自信,探索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生物教学要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们教师就得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既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又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学方法的更新换代是迫在眉睫。
教材的几经变更,要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跟随着改进。现行的新课程标准,可谓是要求更高,标准甚严。历经生物教学十二载,饱尝生物教学的酸甜苦辣,也从中学到甚多, 为此把近些年的生物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出来,与大家共勉,还望各位同仁来帮助探讨和提升。
一、教师的角色要转型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探索性实验、独立进行科技制作、研究一些新科技问题并完成相关的科研学习报告、进行社会调查以及扩展性学习等多项课题研究工作,这是旧课程无法比拟的。与此同时,新课程又能让老师们的教学能力、应变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取决于教师对研究课题的内容、过程、方法以及相关综合信息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因此,要想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我们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型教师”。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首先自己必须是一个高素质的教师,要善于“反思”,增加内涵,提高教师的学识和能力,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突出情感调节,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情感往往直接影响认知水平。一个人在愉快时,就容易通过感知觉接受外界信息,一个人在忧郁、苦闷时,往往不能接受外界信息,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情形。教师就要根据情绪对学生认知活动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正面情绪来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例如,在学习“遗传与变异”时,关于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知识,学生觉得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如果教师在讲此知识之前,先讲个故事或谚语,比如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克隆”技术、“一母生九子,母子十个样”等,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愉快、兴奋的正面情绪状态下,再画出若干个从属关系的包涵图表来解释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学生就会容易理解及掌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应用情感调节,对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很大帮助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科学素质的培养是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我们学校处在农村,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借助现有的一些设备和网络资源,尽可能让学生多做实验,上好实验课及实践课。例如,学习植物学类时带领学生到校内采集各类植物进行分类学习,既了解了植物形态特点及分布情况,又让学生明确它们的价值;又如我校成立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兴趣小组,培养大家都有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物的奥妙所在,从而培养他们科学的认知态度和具有一定科学素质的能力。
三、突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师生互动”的根本目的是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师生互动”是否成功就要看学生是否在进行积极思维。实施“师生互动”,作为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心理、情感、体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去。
例如,在学习“伸肘和屈肘”时,可事先激发学生进行科技制作“肘关节模型”。课堂上,教师不急于讲解,而是先展示挂图和模型,同时演示自己的上肢,让学生一边实验一边分析,尔后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可以综合运用情景激发,师生互动,直观演示,将模型、挂图及自己的上肢对照起来,逐一指出肘关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尺骨、桡骨等各结构的位置及名称, 再演示部分结构的作用,让学生仔细观察和探讨,从而得知伸肘和屈肘动作就是这样完成的结论。这种开放性的课堂,学生兴趣高涨,这样的课堂,真正的师生互动,促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完成认识上的飞跃。在这样高昂的激情下,顺便让学生再分析健康体育课上的引体向上、俯卧撑等动作的完成就是如此的轻而易举了。又如:学习水分代谢时,联系移栽幼苗时要带土的道理;讲光合作用时,让学生分析森林对环境的影响;讲食物的成分和作用时,结合学生生活联系膳食营养科学;讲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时,联系学生不要吸烟、酗酒及早恋的危害……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使学生学习运用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成功中体验到动脑思考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让你的学生对你有信心和兴趣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处在学生视野的横向和纵向比较之中,能否在学生中有一个良好的教学能力形象是极其重要的。着名教育家孙敬修先生说,“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并储存,然后指导行动。”这就说明教师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试想一个对自己都没有信心或信心不足的教师,怎能通过你的课堂让学生对你有信心和兴趣呢?我们教师,任重而道远,一定要用心去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让学生钦佩,赢得学生的好评,教学的实施就能顺畅。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生的兴趣的培养,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能获得任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使其更加完善,真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3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生物教学经验谈1
雨冲中学 雷江
我在教学中让“法制教育案例”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通过组织学生对案例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
一、“法制教育案例”在教学中的教学模式
现代案例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围绕案例的讨论而展开,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和评判。学生则积极投入讨论并自由发表见解。案例教学不是单纯寻找正确答案的教学,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
法制案例教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即课前准备、课上讨论和总结评析。
(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教师与学生分别对教学案例和制定的相关资料的个人学习过程。教师对案例的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思考,进一步了解案例中的问题和有关背景知识,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程序;学生则要熟悉案例内容,掌握案例所揭示的事实情况,洞察案例中章显或内隐的疑难问题,并借助有关材料提供的理论指导,分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运用已有的经验归纳出自己对问题解决的初步假设,提出多种合理的并能经得起质疑和反驳的解决对策和方案。学生在课前准备阶段就已经开始以实践情景为基础、以实际问题为基本的独立研究与探索过程,从而将学习导向一种追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行动研究。
(二)课上讨论
课上讨论是案例教学的精髓部分。包括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两种形式:小组讨论以4——5人为佳,教师不做过多的指导,为学生提供一个畅谈自己见解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就案例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一起分享个人研究方案。同时,每个人对他人的见解提出批评或质疑,并能对大家共同遇到的难题展开积极的探讨,使问题的讨论引向更深更广的空间。此阶段的目的并不是要达到共识或提出问题的明确答案,而是使每一位学生在阐述与讨论的过程中,对案例中的问题有更深的认识和剖析、思路更为清晰,并能接纳别人的见解和与批评。全班讨论是对小组讨论留下的问题进行深入与拓展。教师的引导与指导作用举足轻重。教师对讨论的过程进行适当而有效的操纵并注意将讨论引向主要问题的解决,同时注意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讨论与案例有关的理论知识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利用。
学生在七年级阶段,学生的法制观念较差,这个时期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要结合具体生物学知识进行。在七年级上册《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教学中,我首先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居世界第三,森林资源丰富,共有木本7000多种,其中,乔木2800多种,还有银杉、水杉、银杏、珙桐、金钱松、台湾杉、鹅掌楸等30多特有珍贵树种,具有“活化石”之称,是世界著名的“孑遗植物”。再引入森林的作用和破坏自然资源引起的危害以及自然保护的意义,接着指出国家为此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同时制定了《森林法》。《森林法》中规定“禁止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沙、采土以及其他毁林行为。禁止在幼林地和特种用途树林内砍柴、放牧。在采伐森林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择伐和渐伐方式。”对此不仅要求学生做到并求学生做好宣传工作。同时还提到树木花草可以美化环境和净化空气,在自然界中也有着重要作用,要求学生要爱护学校花草树木,不要攀枝摘花和踏采花草,也要求学生做好监督工作,使全社会都来保护周围的环境。在这种开放式和互动式的教学中,学生能最大限度的参与到分享与讨论的过程中,并在坚持自己立场的同时,以最低限度信赖别人见解来决策,使学生对自己的假设做出更为明确合理的独到判断。
(三)总结评析
在总结评析阶段,教师要对案例教学过程特别是案例讨论的成效作全面总结,鼓励个性差异,帮助学生形成不断反思的习惯。总结评析对学生也是很重要的环节,它是学生认同个性差异的反思过程。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进一步梳理问题的解决策略,并提升对理论的理解水平,归纳尚待释疑的问题或提出新的问题,以便日后继续思考解决。
1、使学生懂得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法律观念,在此基础上,我结合《生理卫生》中的生殖和发育一章,着重讲述了青少年容易犯罪的原因。我讲到青少年发育的特点时,讲了青春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大脑的兴奋性比较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这个特点有好的一面,此时好奇心强,是一生中的黄金时代,一定要抓住这个有利的一面,即这个时期,中学生的世界观还正在形成,他们还不能很好地对待环境的影响,还不能控制内部的冲动和调整自己的行动。在这个时期正确分辨是非必要的。因此,在这一时期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不能和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不能看黄色书刊和光盘,也不能浏览不健康网站,如果稍不注意就能被坏人利用或不知不觉地染上了不良习惯,以至造成犯罪。通过以上分析,使学生明白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他们的警惕性有所提高。有的学生课后和我谈到:“原来你讲我们是处在危险期,我不明白,也不知道怎样反驳,现在可知道了这个危险期不如改成‘易变期’更明确,因为这个时期既可能向好的方向变化,也可能被坏人利用和拉拢。我们同学都是不愿干坏事的,只是不知不觉地受到坏的影响,这以后我们可要多加警惕。”
2、使学生自觉地遵纪守法。
初中学生的法制观念已经初步形成,并且有一定的识别能力。这时要根据初中教材的有关内容,加深学生对制定法规意义的理解,使学生自觉地遵守法规并且做好宣传工作。例如在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内容时,根据遗传的基本规律,说明近亲结婚隐性基因相遇的机率很大,后代出现遗传病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亲禁止结婚。”资源、人口和环境是当代困扰人类的重大问题,又是构成生态环境的三要素,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制约,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在讲《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内容时,指出《野生动物保护法》虽然颁布了很久,但大肆捕猎、贩卖和宰杀珍稀野生动物的行为却屡禁不止。这一危及人类生存环境的愚昧行为,是对生物学知识和法律知识无知的表现。接着结合书本的内容,向学生阐明生物必须依赖环境而生存,更强调生物的生命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强调人必须对生命自然界持尊重的态度,并牢牢树立起人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的观念,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举大量具体事例说明生态平衡破坏后引起的后果,而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途径,特别是珍稀动植物要严加保护。因此,国家制订了《环境保护法》,其中有规定:“要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人民造成清洁和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这里所指的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产资源、自然保护区等。
生物教学经验谈2
雨冲中学 雷江
(一)正确认识案例教学
1、它“一是将抽象的法学理论知识融入教学学中,使学生在共同分析、讨论的过程汇总,不知不觉地获取法律学科理论与专业知识。二是通过对法律案例剖析、追问的过程,养成学生反思实践问题的精神,提高反思实践问题的意识,掌握反思的方法与技能,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2、坚持案例教学作为生物学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当前的法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案例教学是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补充,是生物教育灵活化、贴近实践的途径;其次,案例在教学中具有巩固和深化的作用,案例教学是对于系统知识的再次、灵活运用,对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系统知识具有很好的效果;再次,案例教学对于学生将理论用于实践的能力有很好的提高作用,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的锻炼。因此,案例教学在生物教育中的运用是必须的。
(二)处理好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法的关系
在处理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的关系时,首先应当明确的是案例教学并不排斥传统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与其说是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不如说是对其的有力补充。但是,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付诸实施,法律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法学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而案例教学是提高这种能力的有效途径。正如在前面所言,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其已掌握的系统化知识,并学会如何将系统化的知识灵活运用。
案例源于现实,在单一案例中,往往涉及不同的部门法,跨越实体法和程序法,打破了既存的知识体系,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和很强的分析、综合能力。因此,案例课程需要事先的基础知识的铺垫,在开设案例课之前,需要先进行系统的基础知识的教授。必须处理好案例教学与基础知识的继承关系。
(三)摆正教师与学生的位置
传统系统化教学中课堂模式中以教师讲授、学生聆听为主,案例教学的课堂与传统模式有很大区别,需要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案例教学开拓学生思路,以学生的思考和分析为主,需要学生以更积极的角色介入到教学活动当中,而教师则要更侧重于一个引导的角色。有学者总结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做到“五要”和“五不要”。“五要”为:要选择得体的教学案例;要充分了解案例的主题;要准确把握案例教学的每个环节;要全面主导案例讨论;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五不要”为:不要用案例教学取代其他教学方法;不要成为讨论的中心;不要轻易给出答案;不要去证实某种观点,案例不是实证,鼓励不同的观点和评价;不要将案例分析当成概念阐述。
这种教师角色的转换对于教师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在理论知识方面,需要加强教师的全面地理论知识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在综合与分析能力上,不仅在课堂上需要总结学生的观点,而且在课前的案例选定过程中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应变和引导能力,教师虽然不再是课堂的主角,但是需要控制和调节学生的讨论进程,并对学生的反映进行灵活应变,适当引导以使案例教学能顺利、有序、高效率的进行。
“教育案例”在教学中的运用
-----生物教学心得3 雨冲中学
雷江
案例教学设计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1、案例的选取和整理。
“法制案例教学以法律案例为课堂教学的起点,选择恰当的典型的案例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先决条件。”一个好的案例必须具有实际价值,从法学教育来讲,首先,案例的价值集中体现在案例中体现出的法律知识与法律运用;其次,案例必须具有现实性,教师所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现实性和真实性,避免凭空虚构案例;再次,案例必须具有启发性,这是案例教学目的的要求,启发性强的案例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最后,案例的选择还要考虑学生的心理要求,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争议性强的案例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案例教学的效率。
2、课堂讲授的技巧。
案例教学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有不同的课堂讲授方式和手段,恰当的形式可以使得课堂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讨论法和质疑法是案例教学中常见的方法,组织学生就案例所涉及的法律知识进行讨论,发现案例中涉及的法律知识;不迷信案例中的结论,在论证结论的正确与否的过程中达到对案例知识的深刻认识和体会。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把握课堂进程,在应当给与提示、启发或者进行总结的时候能适时地做出反应。除了这些一般的方式,组织学生观看法庭审判或者邀请非课堂人员参与课堂讨论都是可以采取的方式。案例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应当在生物教育中予以广泛采用。我国不是普通法系国家,案例教学不可能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但是吸收案例教学方法可以弥补目前我国法学教育的不足。要使案例教学在我国的教育中达到良好的效果,必须将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二者能够相辅相成,同时应当正确认识案例教学,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使案例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渗透法制教学,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和法律知识,从而自觉地尊纪守法。在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德育与传授知识的关系。传授知识的过程是使学生认识世界和发展认识能力的过程。学生只有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后,才能辨别是非,才可能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生物教学是传授生物学知识,发展生物学能力的过程。在生物教学中要应用生物学理论知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在生物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只能选择适当时机穿插进行,而不能喧宾夺主。此外,在进行法制教育时,要有趣味性,例如举出日常事例,我在讲“性别决定”这一内容时,举例:某农民因妻生女逼妻离婚不成,就用砂枪射杀其妻。针对例子,让学生讨论酿成这一家庭悲剧的原因。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轻松地学到生物学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生物教学经验谈4 雨冲中学 雷江
教育案例在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一)将案例教学混同于举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处理不当。
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将案例教学理解为简单的援引案例来说明理论知识。虽然在系统知识的讲解过程中穿插案例有助于提高课堂气氛和加深学生的理解,但是这仅仅是系统教学的手段之一,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从案例选择到课堂设计的一系列过程。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与其他的教学方法处于同等地位。引进案例教学方法但是却将其作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不给与足够的重视,或者过于依赖案例教学方式都是不正确的。案例教学应当与其他方法并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课程分配上的均匀。案例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对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搭配。
(二)受传统模式的影响,使得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很难达到。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中心,教师处于课堂的中心地位,学生只是单纯的听课、记笔记,在课堂上没有主动性。这种影响呈现在案例教学中,表现为教师在台上陈述案件事实,讲述案件涉及的法律知识,总结案件的意义,其中插入学生对于问题的看法,这种模式实际上是案例讲解,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的一种,只是将系统知识换成案例,而不是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如:青春期是一个人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阶段,是道德品质和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年龄段,又是一个人的性机能由萌发到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伴随着生理的发育逐渐萌发了性意识,对性产生了好奇心,渴望了解性知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性发育、性成熟年龄提前,加之各种文化传播媒介的冲击,使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与困惑。他们对性健康知识的需求如果不能从正规的渠道得到满足,就会受到不科学、不健康信息的误导,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我国当前对青春期的性教育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更没有把它单列为一门课程。但是很多触目惊心的事实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性健康教育势在必行。那么该如何系统有效地对青少年进行性健康教育,如何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性健康教育模式,生物教师如何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开展性健康教育,应着眼于在生物教学中结合生物科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渗透性健康教育进行尝试。在生物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生物的生殖与发育》从生物的结构、生理、生物的进化以及人与生物的共性等角度进行性教育,使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了解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从而消除对性的神秘感,逐渐获得系统的、科学的性知识;通过结合“世界艾滋病日”等特殊日子进行预防艾滋病和性病的宣传,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和性法制观念,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等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教学实践证明,在生物教学中进行性健康教育的研究,采用课内渗透和个别辅导两种教学模式是合适的。问卷调查结合自己的研究所确定的性健康教育切入点、教育内容、教学形式在性健康教育教学中是行之有效,满足了学生对性知识的要求,解答了学生对性的困惑,提高了学生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意识,树立了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和性法制观念,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科的兴趣,减少了异性交往中不正当的行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养成自尊、自爱的优良品行。因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重要。如果教师的角色转换不当,过于主动,就会削弱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也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达不到案例教学的目的和效果。
生物教学经验谈5 雨冲中学 雷江
教育案例在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案例选择的不恰当
案例的选择存在有难度,一旦选择不当,会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整体效果。案例选择困难的局面,一方面是因为案例来源不充足,另外一方面因为教师在选择案例时没有把握好标准。
在案源上,困难的不是案例的数量问题,而是符合案例教学要求的案例质量问题,如在讲授《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一课时,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为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更是刻不容缓。而环境保护的根本在于人的环保意识的提高。现在的中学生将是下一世纪的主人,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即他们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对环境科学的了解都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
所以,培养中学生环保意识,可谓意义深远。中学生物课与环境知识紧密相连,因此结合中学生物课,培养中学生环保意识是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教师选择案例方面,既要顾及到案例自身的价值,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基本情况,考虑到教学的进度和整体的教学状况,这些因素处理不好,就会降低案例教学的质量。
生物学科中渗透德育--教学反思6
雨冲中学
雷江
事实上,生物教材,尤其是初中部分,不论是植物,还是动物,或是人体部分,教师具有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只要我们努力去钻研教材,挖掘其思想内容,就能有机地寓德育于教学活动之中。这样,学生既接受了知识教育,又受到了德育教育。
一、激学生爱国之情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之一。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中最浓厚的感情。”要提高民族素质和凝聚力,就应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教学过程上,我有意识地收集了一些资料,?如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记载了200多种植物,说明我国是研究和利用植物最早的国家;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不仅是药物学专著,也是植物、动物、矿物专著,他对植物分类的方法经西方植物分类创始人林耐要早一个半世纪,他的这部巨著被译成十几种文字,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近代,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培育出的新型水稻----杂交稻,已经跨入世界优良稻种的前列:童第周用细胞核培植的新方法,培养成功一种似鲤非鲤、似鲫非鲫、生长快,又能正常繁殖后代的新型鱼----“童鱼”,等等。这些材料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今现在生物学研究的巨大成就和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从中领悟到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激起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爱国是一种崇高的责任。我国地处寒、温、热三个气候带,自然条件优越,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如全世界高等植物有30余万种,我国就有3万种,居世界第三;我国鸟类有1100种,超过欧洲鸟类的总和,也远比美国、苏联的种类多;全世界的虎有9个品种,我国就有4个亚种。但人均资源占有率较低,并由于我们过去对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缺乏知识,使我国的宝贵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我国的野马、高鼻羚羊等十几种珍贵鸟兽已经灭绝或濒于灭绝;许多贵重药材的药源,也由于无计划的采集而枯竭了。通过这些材料的穿插,让学生既为我国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自豪,又增进了他们爱护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进而培养我们爱国主义的责任感。
教学反思7 雨冲中学
雷江
教育学生成材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德育工作的归宿。立志是成材的基矗青少年正是立志的重要时期,教学中,通过介绍生物科学家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献身事业的事例,引导他们树立远大抱负,刻苦学习,将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对人类做出贡献。重点介绍了李时珍不顾世俗偏见,不做举人,二十七年如一日,爬山涉水,不畏艰险,“搜罗百草”,“访采四方”,终于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巨著,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从小热爱大自然,神学院毕业后放弃当时人们崇尚的牧师职业,随“贝格尔”舰历经千险环球考察五年,历时二十二年写成《物种起源》,科学阐述了生物的起源,被马克思称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补充了费莱明发现青霉素的过程以及青霉素的发现对人类产生的巨大影响。青霉素的发现不仅拯救了千千万万肺炎患者的生命,使医疗事业跨入一个新时代,而且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革命,使人类寿命由40岁延长到65岁。又介绍了解放初期,许多老一辈生物学家如植物学家钱崇澍、钟观光、蔡希陶等为振兴我国生物科学事业,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并在困难的条件下,为祖国做出很大的贡献。大量实例使学生深深感受到生物学在人民生活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科学对人类进步产生的巨大影响,并从前辈科学家那里获得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和感召力,激发着同学们从小树立向科学家学习,探索自然奥秘,揭示生命本质,力祖国添光彩,为人类做贡献的远大志向。
教学反思8 雨冲中学
雷江
教学生辩证之法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之一,也是德育教育内容之一。生物学科是自然科学,它为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提供了丰富的论证材料。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内在的思想性,有意识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阐述教学内容,去分析、讲解学科的基础知识,通过生命活动的一些现象来阐述哲学原理,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初步形成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如一个植物体表面看来并没有位置上的移动变化,但它每一个细胞、组织、器官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形态、结构和生理的变化,完成着发生、发展和死亡的过程,从而揭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通过生物进化的历程,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让学生懂得任何事物发展的方式都是由简单----复杂,由低级----高级。通过讲解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生物间共生、寄生等复杂的相互关系;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赖等,阐明普遍联系是事物存在的一种方式。通过种子休眠与萌发,水分吸收与散失,无机盐吸收与利用,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有机物制造与分解等植物体内存在的一系列矛盾,而正是这些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推动着整个生物界的发展,让学生理解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通过内外界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让学生明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学生在这样的讲解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学会了用辩证唯物的观点去分析问题。
教学反思9 雨冲中学
雷江
引学生实践之路
德育教育是“知”与“行”的结合。生物学是门实验学科,它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既从感性入手,又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已学的生物学知识,亲身实践,必将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德育效果。如通过分发各种种子让学生课后分组观察、记录“种子萌发过程”,既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又从中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指导学生观察中了解和掌握的氮、磷、钾无机盐缺乏时植物出现的病症及抢救措施,对学生及自家生长的不良花卉进行及时“抢救”,初步体会到科学知识的力量;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植物挂牌”,“悬挂鸟巢”以及走出校门进行“爱鸟周”、“环境保护宣传”、“植物资源调查”等活动,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理论和实践的使学生感受到生物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只要努力学习,大胆实践,就可以充分运和,从而培养学生善于探索、学以致用的科学品质。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3篇(生物课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 生物教学改革培训心得体会3篇 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培训心得体会
★ 中学生物教学总结与反思3篇(初中生物教学总结及反思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