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大班音乐活动《喜洋洋》说课稿含3篇(大班音乐活动喜洋洋活动反思),供大家参阅。
大班音乐活动《喜洋洋》说课稿含1
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曲式和性质及初步学会舞蹈的基础上,启发幼儿尝试用铃鼓的不同敲法来表现舞蹈,动作符合节奏。
2、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发挥想象力、创造性。
3、在边敲边跳的过程中体验集体舞的欢快情感。
活动准备:
会跳舞蹈、会基本舞步(进退步.踮步.踏步.小碎步)、图示谱。
活动过程:
一.感受音乐,复习舞蹈。
1、听前奏回忆名称:感觉怎样?
2、复习舞蹈。
老师:我们来用好看的舞蹈把这首乐曲的活泼欢快、抒情优美表现出来。
二.尝试用铃鼓的不同敲法来表现舞蹈。
1、出示铃鼓:可以怎么敲?可以怎么摇?(幼儿说出一个方法,老师引导全体幼儿练习一个方法。)
2、出示图示谱:哪里是敲,哪里是摇?(断断续续练习→完整集体配乐练习。)
3、幼儿尝试用铃鼓跳舞。
老师:我来跳舞,你们拿着铃鼓和我一起跳,边跳边试试想想做什么动作时铃鼓敲,怎么敲?又做什么动作时摇,怎么摇?
(1)第一遍集体尝试边跳边敲。
(2)第二遍老师按舞蹈顺序提问,个别幼儿做出,老师重复后,再集体练习。(重点、难点:敲肩、进退步摇、在头上方翻手腕敲。)
(3)集体完整配乐练习二~三遍。
三、节奏乐舞蹈的欣赏与练习。
1、请两位老师表演。
2、请能力强的幼儿表演。
3、集体表演。(创造性地模仿)。
大班音乐活动《喜洋洋》说课稿含2
大班活动《喜洋洋》说课稿
一、说教材
《喜洋洋》是省教材大班上册的一个打击乐活动。我选择此活动是因为:
1、艺术活动的重要性:用音乐的方式开启幼儿智力的大门是一条捷径,音乐在幼儿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纲要》明确提出 “要利用艺术活动激发幼儿情趣,帮助幼儿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
2、幼儿感兴趣: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幼儿艺术教育更注重他们的活动过程。教育过程又要求幼儿在活动中首先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独特的思考方式,挖掘幼儿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合作性。大班幼儿对《喜洋洋》乐曲非常熟悉,对过年“包饺子”的话题也很感兴趣。于是教师把幼儿兴趣放在第一位,制定完整的活动流程,给幼儿营造一个宽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使艺术活动转变成儿童内在精神的创造性表现。
3、符合幼儿现有水平
目标:
1、激发幼儿与同伴合作演奏的兴趣,引导幼儿体验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2、引导幼儿在学看图谱的基础上进行节奏练习,培养幼儿对乐曲的感受力、表现力,训练幼儿反应敏捷、配合默契的能力。
3、活动准备:《喜洋洋》磁带
二、说教法
这节音乐活动我利用激发兴趣贯穿整个过程,鼓励他们的积极性,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引导幼儿敢于表现、敢于创新、乐意合作的学习精神。使用的教法有:
1、体验法:教师用亲切、温和的语言引导幼儿围绕“包饺子”话题,通过幼儿已有经验,鼓励幼儿想象、模仿各种包饺子的动作,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肯定幼儿的表现,在体验中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树立其自信心。
2、游戏情境教学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我利用幼儿熟悉的“包饺子”的游戏情节,结合乐曲《喜洋洋》,把擀、捏、舀、盛的动作渗透到节奏里,引发幼儿融入到热烈、欢快的气氛中,掌握乐曲的节奏,了解曲式结构。
3、整体与分段相结合的教学法:幼儿用丰富有趣的身体动作对音乐节奏整体感受乐曲;把动作节奏转化为乐器演奏节奏;最后合奏。整个过程使幼儿获得整体-分段-整体的音响效果,促使幼儿在合作中注意自己与其他声部的协调。这种方法着眼于幼儿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也注意学习的结果,使幼儿能够较完美地演奏作品并享受演奏的乐趣。
4、直观教具法:音乐与其他艺术一样,具有形象性特点,幼儿园音乐教育常常通过刺激幼儿的感知觉,去理解音乐中生动的艺术形象,情感与思想。身体动作总谱就是声势练习也就是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将擀、捏、舀等动作运用其中,为等下配器埋下伏笔。最后让幼儿自主选择乐器、看着图谱探索乐器如何配乐演奏,学会合作分享,激发幼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兴趣。
三、说学法
1、循序渐进法。首先以“包饺子”游戏形式感受乐曲的曲式结构,接着看图谱用语言节奏和动作节奏相结合,具体掌握节奏型,最后匹配乐器进行合奏。让幼儿逐层深、入地了解音乐作品,表现音乐形象,促进了音乐能力的发展。
2、多渠道参与法:新《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是一种手、眼、脑并用的活动,它需要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审美对象,用动作和材料的操作去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所见所闻。”因此,活动中我们让幼儿跳一跳、看一看、说一说、敲一敲等丰富的活动,让幼儿不知不觉的完成学习目标。
3、操作法:活动的前几个环节幼儿已初步熟悉了音乐与节奏,我趁热打铁,将幼儿已有经验迁移到使用乐器上,让幼儿在操作练习中进一步感知乐曲A、B、A的曲式结构以及感受欢快、祥和的节日气氛,锻炼幼儿与同伴的合作能力及反应能力。
4、探索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活动中我们不断的设障,让幼儿不断接受挑战,如让幼儿自己尝试配器、加大鼓、等,幼儿自主选择乐器后,老师引导幼儿根据曲式结构特点,结合图谱为乐曲探索选择乐器演奏的最佳方法,目的是让幼儿在探索尝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音乐,体验乐曲的欢快、热烈的气氛,更好地为目标3服务。让幼儿通过商量、比较,使思维活跃起来,创造出更合适的演奏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音乐进场、感知乐曲→模仿动作、熟悉节奏→听音乐看图谱、熟悉乐曲→乐曲演奏、表现乐曲
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1、在歌曲《新年好》的音乐声中,教师带幼儿边唱边表演,营造一种欢快喜庆的气氛。
2、谈话:我们这过年的时候都有什么活动?过年的时候大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喜欢吃些什么?
二、完整欣赏,感受乐曲的情绪。
1、北方的小朋友过年的时候呀,喜欢吃饺子,小朋友你们吃过饺子吗?你知道饺子是怎么做的吗?
2、这么好吃的饺子,你想来做吗?包饺子肯定是件很开心的事情,我们来为它配上一段好听的音乐吧!(幼儿完整欣赏)
提问:你觉得这首曲子听起来怎么样?你最喜欢哪一段?
3、教师小结:这首乐曲节奏活泼,轻快,旋律优美,是山西的民歌,表现了一种喜洋洋的气氛,适合在热闹开心的时候播放,所以大家就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喜洋洋》。
三、分段理解,想象动作。
1、欣赏第一段:小朋友可以一边听一边想一想:听了这段音乐是快的还是慢的,听了以后你觉得怎么样?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如果是在包饺子的时候可以用来做什么事?(擀饺子皮)
2、欣赏第二段:这一段和第一段一样吗?哪儿不一样?你觉得这段音乐人们在
(一)幼儿随老师听《喜洋洋》音乐进场,老师引导了解乐曲。
为了营造欢快、热烈的氛围,活动一开始我就让幼儿听《喜洋洋》音乐进场,“小朋友们和老师听音乐进教室啦!”紧紧抓住他们的注意力,融入到乐曲欢快、热烈的气氛中,通过提问“你听了曲子感觉怎么样呢?你想干什么?”激发幼儿在初步了解音乐的基础上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也为下一环节幼儿用动作表现乐曲埋下伏笔。
(二)以“包饺子”为主题,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引导幼儿创编动作,熟悉节奏。“包饺子”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事情,我从生活经验出发,把“包饺子”这一情境作为幼儿学习的桥梁,利用情境教学法帮助幼儿熟悉乐曲的节奏。“小朋友们是怎样包饺子的呀?我们一起来包好吗?”“擀擀擀擀 ??”老师将乐曲的节奏引入到“包饺子”的情节里,通过幼儿体验擀、捏、舀、盛的动作,为下一步的看图谱学习做铺垫。这样的学习方法,幼儿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才会去大胆的表现、去创想,从而使活动重点在这一环节中有所体现。
五、活动延伸
幼儿在这个活动中已完全掌握了乐曲的演奏方法,对打击乐活动抱有浓厚的兴趣,为此,我扩展幼儿的思维,让他们探寻周围生活中可以发出声音的一切物品或材料,继续为乐曲伴奏,以提升他们的演奏经验,进一步激发幼儿与同伴合作演奏的积极性。
大班音乐活动《喜洋洋》说课稿含3
大班打击乐活动:喜洋洋
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尝试跟随音乐进行演奏。
2、探讨与歌曲节奏相匹配的乐器,并进行合作演奏。
3、在演奏中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欣赏过乐曲,会随音乐简单律动。
2、物质材料准备:图谱,乐器(圆舞板、木鱼、串铃、铃鼓、双响筒)活动过程:
一、复习韵律活动“喜洋洋”,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旋律与节奏。
1、播放音乐,幼儿欣赏。
2、教师表演动作,幼儿欣赏。
二、引导幼儿将节奏用手拍出来,初步感知演奏的节奏型。
1、提问:老师表演的是什么?
2、教师跟随音乐表演动作,幼儿拍节奏。
3、幼儿和老师一起跟随音乐表演动作。
三、结合图谱,了解演奏方案。
1、观察图谱,练习节奏型X XX X |X XX X| XX |和
|X —|X —| X XX X |X XX X|
2、与幼儿探讨配器方案。
四、根据配器方案,幼儿持乐器完整演奏。
1、提问:我们演奏的时候是不是都一起啊?
2、幼儿演奏两遍,交换乐器演奏。
五、小结。
今天呢。每个小朋友都当了一回演奏家,都很棒。现在我们来给自己鼓鼓掌。
大班音乐活动《喜洋洋》说课稿含3篇(大班音乐活动喜洋洋活动反思)相关文章:
★ 社区党员学习心得体会年度最新汇总3篇 党员下社区活动心得体会
★ 关于不参加团建活动的申请书怎么写3篇(公司团建活动申请怎么写)
★ 餐饮举办活动场地申请书精范文5篇(餐饮开业活动方案范文)
★ 2022建党101周年主题活动方案范文3篇 建党100周年活动方案策划主题
★ 妈妈生日会主持词庆祝活动串词3篇(生日活动主持人节目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