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姿势说课稿5篇(《最后一课》说课稿)

时间:2022-11-11 21:36:00 说课稿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最后的姿势说课稿5篇(《最后一课》说课稿),供大家参阅。

最后的姿势说课稿5篇(《最后一课》说课稿)

最后的姿势说课稿1

  教材简析:

  《最后的姿势》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人间真情”为主题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是根据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8.0级特大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的感人故事。课文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赞颂的是一位老师对学生的情,是他对学生的爱与责任。

  全文共12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分为四个部分。第一自然段是第一部分,写谭老师想平常一样早早赶到学校上班。第二——七自然段是第二部分,写谭老师在地震来临时,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位学生的感人经过。第八——十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写地震后,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第十一——十二自然段为第四部分,写人们对谭千秋老师的申请赞颂。

  课文用重要的环境和场景描写以及第三段的侧面描写,渲染了人物,推进了情节的发展,升华了人物的精神品质,起到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课文通过谭老师在大灾之时的动作、语言的细节描写正面刻画了人物形象。

  (1)知识目标:认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2)能力目标: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实际、有感情朗读等方法,感悟

  (3)德育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写作意图及人物反映的精神面貌,激发学生(品德)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二类字。联系课文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4.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2、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汶川“5.12”大地震的概况,了解当时的地震信息和参与抗震救灾的活动。

  2.学生搜集到的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3.谭千秋老师的人物介绍。

  说教法:

  (1)背景导入,创设情境

  根据儿童特点和新课程的要求,在小学阶段采用情境教学,播放一段“5.12”地震视频,看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感受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更有利于学生尽快地走进文本,促进学生学习动机,与文本对话,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揭示课题,走近人物

  学生课前通过收集相关资料,不仅了解了有关地震方面的科学知识,增强了教材的知识性与文化性,同时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这正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语文教学的理念。长此以往,可养成学生主动学习新知、主动探究新知的好习惯。课堂上,这些图片的展示大大地丰富了课程资源,增强了教材的可视性,调动了学生浓浓的学习情趣。

  (3)扣题读书,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学生自己去读书,自己去领会。它的指导思想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语文学习的规律。这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课文有所感悟。文章的精妙之处,深层次的东西,如细腻的感情,传神的描写,学生有效感悟办法就是读,琢磨地读,反复地读,充分地读,读得如痴如醉,文我合一,这是解道悟文的最佳境界。学生结合语境理解重点生字词的意思,在把这几个词语连在一起,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符合了新课标在总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注重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4)导读法,导出文本中心,感悟人物形象。

  在精读感悟时,重在深入品读地震中谭老师的动作、语言。自主圈画批注式学习谭老师的语言和动作,体会危急的气氛和谭老师的临危不惧,抓住五个“!“,通过谭老师简洁有力的语言和准确有力的动作,感受谭老师对学生无私的大爱。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边读边想象画面,通过急促的语调诵读,感受谭老师的精神品质。震后人们的话语,侧面烘托了谭老师的英雄壮举,教学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关键词”死死“、”飞身“、生死攸关”等感受人们对谭老师的深深敬意。朗读鉴赏式学习四处环境描写。尊重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化解教学的难点,从学生的元认知出发,让学生体会四处环境描写的好处。从而明确课文所采用的写作方法: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方法。重视朗读的训练,以读为本,以读代讲,引导学生沿着感情变化的线索——亲切、痛苦、赞颂,深情朗读,感受人们对谭老师的一篇真情,读出学生自己对谭老师由衷地敬仰和怀念。

  说学法:

  (1)自主探究法

  学生课前通过收集相关资料,不仅了解了有关地震方面的科学知识,增强了教材的知识性与文化性,同时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2)自读自悟

  学生自己去读书,自己去领会。学生有效感悟办法就是读,琢磨地读,反复地读,充分地读,读得如痴如醉,文我合一,这是解道悟文的最佳境界。这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课文有所感悟。文章的精妙之处,深层次的东西,如细腻的感情,传神的描写。这样尊重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遵顺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

  (3)自主圈画批注式

  学习谭老师的语言和动作,体会危急的气氛和谭老师的临危不惧,抓住五个“!“,通过谭老师简洁有力的语言和准确有力的动作,感受谭老师对学生无私的大爱。

  (4)朗读鉴赏式

  学习四处环境描写。尊重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化解教学的难点,从学生的元认知出发,让学生体会四处环境描写的好处。从而明确课文所采用的写作方法: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方法。

  (5)合作探究法

  “最后的姿势”——“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文中有三处写到谭千秋老师用双臂护住学生。首先,学生找第一次描写谭老师最后姿势的句子。学生边读边品“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谭老师——镇定、临危不惧、以学生安危为重。课文中第二次出现对谭老师最后姿势的描述,出现在人们的话语里。请学生读读,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体会,谭老师这最后的姿势给人怎样的感受?(震撼)这句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震撼的?这时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谭老师——挺身而出、舍生取义、大公无私。课文第三次(最后的姿势)在十一自然段,是学生们在回忆中咀嚼着痛苦,从学生们的角度丰满了谭老师的英雄形象。用引读法深情读完这一小节,而后学生用:谭老师,我想对你说……写写自己此刻的感受。由此达到“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的教学目标。

最后的姿势说课稿2

  教材简析:

  《最后的姿势》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人间真情”为主题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是根据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80级特大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的感人故事课文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赞颂的是一位老师对学生的情,是他对学生的爱与责任

  全文共12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分为四个部分第一自然段是第一部分,写谭老师想平常一样早早赶到学校上班第二——七自然段是第二部分,写谭老师在地震来临时,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位学生的感人经过第八——十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写地震后,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第十一——十二自然段为第四部分,写人们对谭千秋老师的申请赞颂

  课文用重要的环境和场景描写以及第三段的侧面描写,渲染了人物,推进了情节的发展,升华了人物的精神品质,起到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课文通过谭老师在大灾之时的动作、语言的细节描写正面刻画了人物形象

  (1)知识目标:认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2)能力目标: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实际、有感情朗读等方法,感悟

  (3)德育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写作意图及人物反映的精神面貌,激发学生(品德)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二类字联系课文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 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4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

  1、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2、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

  1 学生收集汶川“512”大地震的概况,了解当时的地震信息和参与抗震救灾的活动

  2学生搜集到的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3谭千秋老师的人物介绍

  说教法:

  (1)背景导入,创设情境

  根据儿童特点和新课程的要求,在小学阶段采用情境教学,播放一段“512”地震视频,看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感受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更有利于学生尽快地走进文本,促进学生学习动机,与文本对话,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揭示课题,走近人物

  学生课前通过收集相关资料,不仅了解了有关地震方面的科学知识,增强了教材的知识性与文化性,同时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这正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语文教学的理念长此以往,可养成学生主动学习新知、主动探究新知的好习惯课堂上,这些图片的展示大大地丰富了课程资源,增强了教材的可视性,调动了学生浓浓的学习情趣

  (3)扣题读书,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学生自己去读书,自己去领会它的指导思想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语文学习的规律这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课文有所感悟文章的精妙之处,深层次的东西,如细腻的感情,传神的描写,学生有效感悟办法就是读,琢磨地读,反复地读,充分地读,读得如痴如醉,文我合一,这是解道悟文的最佳境界学生结合语境理解重点生字词的意思,在把这几个词语连在一起,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符合了新课标在总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注重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4)导读法,导出文本中心,感悟人物形象

  在精读感悟时,重在深入品读地震中谭老师的动作、语言自主圈画批注式学习谭老师的语言和动作,体会危急的气氛和谭老师的临危不惧,抓住五个“!“,通过谭老师简洁有力的语言和准确有力的动作,感受谭老师对学生无私的大爱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边读边想象画面,通过急促的语调诵读,感受谭老师的精神品质震后人们的话语,侧面烘托了谭老师的英雄壮举,教学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关键词”死死“、”飞身“、生死攸关”等感受人们对谭老师的深深敬意朗读鉴赏式学习四处环境描写尊重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化解教学的难点,从学生的元认知出发,让学生体会四处环境描写的好处从而明确课文所采用的写作方法: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方法重视朗读的训练,以读为本,以读代讲,引导学生沿着感情变化的线索——亲切、痛苦、赞颂,深情朗读,感受人们对谭老师的一篇真情,读出学生自己对谭老师由衷地敬仰和怀念

  说学法:

  (1)自主探究法

  学生课前通过收集相关资料,不仅了解了有关地震方面的科学知识,增强了教材的知识性与文化性,同时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2)自读自悟

  学生自己去读书,自己去领会学生有效感悟办法就是读,琢磨地读,反复地读,充分地读,读得如痴如醉,文我合一,这是解道悟文的最佳境界这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课文有所感悟文章的精妙之处,深层次的东西,如细腻的感情,传神的描写这样尊重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遵顺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

  (3)自主圈画批注式

  学习谭老师的语言和动作,体会危急的气氛和谭老师的临危不惧,抓住五个“!“,通过谭老师简洁有力的语言和准确有力的动作,感受谭老师对学生无私的大爱

  (4)朗读鉴赏式

  学习四处环境描写尊重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化解教学的难点,从学生的元认知出发,让学生体会四处环境描写的好处从而明确课文所采用的写作方法: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方法

  (5)合作探究法

  “最后的姿势”——“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文中有三处写到谭千秋老师用双臂护住学生首先,学生找第一次描写谭老师最后姿势的句子学生边读边品“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谭老师——镇定、临危不惧、以学生安危为重课文中第二次出现对谭老师最后姿势的描述,出现在人们的话语里请学生读读,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体会,谭老师这最后的姿势给人怎样的感受?(震撼)这句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震撼的?这时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谭老师——挺身而出、舍生取义、大公无私课文第三次(最后的姿势)在十一自然段,是学生们在回忆中咀嚼着痛苦,从学生们的角度丰满了谭老师的英雄形象用引读法深情读完这一小节,而后学生用:谭老师,我想对你说……写写自己此刻的感受由此达到“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的教学目标

最后的姿势说课稿3

  我说课的内容是《最后的姿势》,我准备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作业设计和说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最后的姿势》是根据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的感人故事。课文讲述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一位老师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精神品质;一种英雄的爱―爱他人舍自己。课文讲述了爱与责任的人生哲理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文章不仅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材料,还为塑造学生的人格提供了感人的文本素材。

  二、说学情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学生们只是略有耳闻,对于其中的英雄人物也只有一个浅显的认识。在他们脑海中,或许只有个模糊的影子。 在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了谭千秋老师的精神。由于没有切身的体会,对文本情感的深入品读有一定难度;学生对环境描写和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没有接触,理解有一定难度。所以可通过仿写感悟环境侧面描写的妙处。

  所以应让学生在第一课时观看5.12大地震视频资料,再现当时情景的基础上再次走进文本,诵读感悟谭千秋老师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可贵品质。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我准备在教授一课时,主要设计了这样的目标: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表演增加对谭老师所受痛苦及其体现其舍己为人精神的理解

  2、体会“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的含义,感悟谭千秋老师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可贵品质。

  四、说教法学法

  1. 以读激情结合表演,品味课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古今有多少名句格言都是说朗读的重要。而现今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从中可见朗读的重要。

  在学习本课时,为了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中品味感情,又使其不感厌烦。我运用了多种朗读的方法,比如:指名读、齐读、分角色朗读、自由阅读表演等。

  在本课中,谭老师在地震中张开手臂舍生救学生一段是文章的重点,因此在教授中比较多的进行朗读。在教学第二段中,联系课文第一小节让学生感悟谭老师平凡中的大爱与责任。新课标指出:语文课要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中感悟体验。首先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拿好笔进行自主圈画。批注式学习谭老师的语言和动作。从对词语的品悟上升到对人物精神品质的感悟,这样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以阅读感悟表演为主体,攻破本课重难点。另外,画出本段中的环境描写,朗读体会环境描写在写作中的烘托作用。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在交流理解了人物的形象品质,体会谭老师的大爱与责任、舍己救人的品质之后再进行个别读,集体读等。让学生的情更深、读更美。

  2. 以练促学,感悟内在。

  我一直认为,上好一堂课,一定要让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这样才能使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 在教授本课时,我预备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

  (1)读的练习:正如上面所说,采用不同形式的多样朗读,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层次的了解。以读激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较高的提升。

  (2)说的练习:在教学课文第三段侧面描写时,让学生说说把这一段侧面描写去掉行吗?引导学生理解这段侧面描写使故事变得真实可信。以救援人员、学生、老师他们的所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再朗读课文,抓住救援人员的语言,抓住飞身,抓住生死攸关,组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再现真实的画面。

  (3)写的练习。如在感悟品读最后姿势的时候,抓住关键词进行练笔,由“撑在”到“趴在”,你想到了什么?请写下来。在播放课件《地震中的英雄老师》后请同学们写下自己想说的话。学会感恩该从那些小事做起?

  (4)课题质疑:在理解最后一小节,引导学生理解了“英雄不死,精神千秋!”的意思后引导学生把目光回到课题上,孩子们,这样的姿势在你们眼中还仅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姿势吗?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概括,你觉得这又是什么样的姿势?以这样一个问题巩固文章中心,升华主题。

  (5)说说假如你是被救的孩子会怎样做。

最后的姿势说课稿4

  一、 说教材

  《最后的姿势》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新增的一篇课文,它是一首生命的赞歌。

  课文以感人的笔触, 记叙了 5」2汶川大地震中, 四川省特级教师、 德阳市东汽中学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师谭千秋, 在一场百年不遇的灾难面前, 用自己的身体演绎了一个让无数人为之动容的故事。 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恪尽职守、 充满无私大爱的双臂, 让我们记住了那个令世人难忘的最后的姿势口 文章质朴感人, 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这为平凡而又伟大的老师的赞颂与崇敬之情q

  二、 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方面, 结合高年级学生的思维主体性, 我确立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语感目标: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口 体会文章感情

  2.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9个生字、 2个二类字, 联系谍文语境理解 “诠释”、 “生死攸关” 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3_能力目标: 能够体会环境及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 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4情感目标: 通过品读语言文字, 能够理解 “最后的姿势” 的内在含义, 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o 培养学生 “忠于职守、 大爱无” 的精神o

  三、 说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悟谭老师深沉博大的师爱, 从而受到心灵的荡涤, 真切感受 “忠于职守、 大爱无” 的内涵。

  四. 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n 由于这篇谍文较为浅显, 所以我基本选用 “日主读书、 合作学习、 白己感悟” 的教学方法而我在其中做引导着的身份, 具体方法如下=

  1. 朗读贯穿法口 以朗读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 通过朗读, 理解谭千秋老师在生死关头, 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 把死亡留给嗣己的舍己为人的精神.

  2. 品词析句法. 通过相互讨论, 抓住关键词句共同学习, 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体会其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3. 臼主探究法。 以 “感” 和 “悟” 为宗旨,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主动探究, 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口

  4. 读写结合法。 教学过程中适时安排写话训练, 使读写结合, 并且同学之间通过相互读、 评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五、 说教学过程

  我打算将本课划分为两课时来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

  1. 以情激待, 进入文本。

  要使学生很快的进入一定的情境中, 那么教师首先得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n因此, 在上课初始, 就以多媒体再现汶J‖地震时人们齐心协力, 抗震救灾的场景,再以问题导入: 同学们, 还记得 2008年S月 12 日 14分28分04秒吗? 还记得当时发生过什么感动全国的事情呢? 通过这些问题设置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 渲染谍堂氛围, 更好的进行下面的教学展开铺垫。

  2. 学习生字, 理清课文脉络。

  3. 学习课文第一日然段, 感悟谭老师的亲切与平凡。

  以上是对本课第一课时的简单说课,下面我讲重点说一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1、 课题入手, 提墅主线

  1. 揭示课题, 问: 课文写的是谁? 并且板书= 谭干秋

  2. 提出问题: 这 “最后的姿势” 是怎样的? 让学生一读课文, 找出文中描写最

  后姿势的句子, 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 “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 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 这句话是文章的文眼, 是灵魂句, 所以一开始就把它提掣出来, 作为贯穿教学的一条主线,使教学一直紧扣主旨, 形散而神不散n1. 引= 谭老师为什么要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呢? 当时发生了什么情况呢? 让学生二读课文, 找出文中描写地震的句子, 互相交流。 有四个句子= @天空阴沉沉的口 预示着灾情即将来临, 平静中隐伏着不平静, 指导读得低沉。 @忽然,谍桌摇晃起来! 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 这是地震刚开始, 出人意外, 指导学生关注两个感叹号, 读得紧张、 急促; @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 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 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口一地震越来越强烈, 引导学生读妤句子囊

  @地动山摇D 碎裂的砖块、 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 楼房塌陷了……一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地震像巨, 吞噬一切, 可怕之极。

  2. 引导学生这四句话描写了当时的地震情况, 让我们感受到地震突如其来, 愈演愈烈, 瞬间把大地上的一切生灵都推向死亡的边缘。 并且知道学生饱含深情的朗读n 把当时紧张气氛渲染出来。

  设计意图: 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地震的语句读一读, 有助于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特殊背景情况, 理解主人公谭老师的行动之客观原因。 这部分重在让学生关注环境与场景描写, 重在通过朗读使学生真切感受地震的危害与危急n1. 引: 大难来临, 生死之际, 正在教室里上课的谭老师是怎样守护学生的呢?

  让学生三读课文, 找出描写谭老师语言、 动作的语句, 想想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 同学之间相互讨论。

  2. 交流讨论结果:

  逗)言: 纽地震! 他意识到情况不妙, 来不及多想, 就大声喊道: 哥大家快跑! 什么也不要拿! 快 .... _., ,,

  一体会谭老师反应灵敏, 有丰富的地震经验, 憧得如何保护学生, 当机立断地指导学生立即疏散。 理解后指导学生朗读。

  @行= “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 双手撑在课桌上, 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D ”

  一让学生找出句中的三个动词 “拉” “撑” “护” 和另一个词语 “立即” 细细品悟口

  诠释着什么? 引导学生联系品读, 理解诠释着一个老师的爱与责任, 一种高尚的师德, 所以课文以 “最后的姿势” 为题, 饱含着对谭老师舍己救生壮举的赞颂和敬佩之情。 带领学生满怀深情地齐读课题o

  5. 问; 谭老师曾给学生讲 “人生的价值” 是什么? 〈是大公无私, 是为他人着想, 为集体着想, 为国家着想 ---- n” ) 点: 他不但言传, 更是身教! 以白己的实际行动引导学生憧得大难来时要舍己为人, 不能只顾自己口 问: 因此人们赞颂他什么? 引出 “英雄不死, 精神千秋! ” 一句, 让学生说说闺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一一谭老师虽然离我们而去了, 但他誓死护卫学生的高大形象, 这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永远定格在人们的心中, 他的精神就像他的名字所昭示的那样干秋万代永放光芒1 (在板书的 “千秋” 两字上描红) 指导齐读, 了解最后一节的作用一总结全文, 点明中心, 诠释人名涵义。

  设计意图= 课文第三部分写地震后救援人员、 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 第四部分还写了学生对谭老师的印象, 结合第一、 第二自然段, 多角度地侧面烘托出谭老师丰满、 高大的英雄形象, 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主人公谭老师的行动之主观原因。 因为谭老师一直是那么爱学生, 一直有那样的人生的价值观, 所以他在大难之际, 义无返顾地选择了一个特殊的生命姿势, 作出了英雄壮举口 教学这两部分时紧扣主线, 巧妙勾连, 以此深化主题, 突破难点。

  3、 拓展升华情感

  介绍= 在地震灾难中, 谭老师用生命之躯挽救了四个学生的生命, 他那锏甸的姿态化作了一尊永恒的雕像,-立在他生前就读的湖南大学校园里(出示图片,形象感受) 口 问= 此时, 当你站立在 “大爱千秋” 的丰碑前, 你最想说什么? 让学生结合文本语言, 用笔表达, 倾吐内心真情。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课后搜集几个抗震救灾中的动人事迹, 跟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安排了一个写话训练, 实现文本语言的迁移运用, 体现阅读与表达的紧密结合。 另外让学生搜集相关事例, 拓展阅读, 加深感悟口

  七、 说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地、 系统的板书设计, 并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 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口 我的板书设计是:

  6. 最后的姿势

  谭千秋

  ( 简画= 左手) (方桌简图) (简画: 右手)

  张开 护住四个孩子

  忠于职守 大爱无噩

  设计意图: 板书主要突显人名、 姿势动作的关键词以及所折射的人物精神,用爱心形状突显大爱, 简明扼要, 中心突出o

  结束语

  本节谍我根据六年级学生认知规律, 采用直观教学方法, 以 瀛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 以学法为重心, 放手让学生日主探索, 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 力求使学生在积极、 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q 我的说课完毕, 谢谢!

最后的姿势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最后的姿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介绍人物高尚品质的。《最后的姿势》讲的是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51岁的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生命护住四名同学的英勇事迹。“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姿势。”“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谭老师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那热爱学生,忠于职守的不朽精神应当长存在我们心中。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面向学生,我确定以下几点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作者使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方法表现人物特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技能目标:学习用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体会谭老师伟大的人格魅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谭老师在大难来临时,忠于职守,舍生忘死的师德灵魂。

  教学重点:学习用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体会谭老师伟大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理解“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姿势。”的意思。

  三、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这篇课文的实际情况,我决定采用自主学习法和继续指导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学习方法:“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继续指导自习、小组合作学习以及读书批注等方法。

  四、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认真读课文,思考:谭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圈画出能表现谭老师特点的词、句,并在旁边批注。

  2、课后练习4:在2008年地震灾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像谭千秋老师这样的英雄行为。请搜集当年抗震救灾的动人事迹,跟同学们交流。

  (一)复习导入

  1、《最后的姿势》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谭老师生命中最后的姿势是怎样的?

  (二)精读课文,感受谭老师伟大的人格魅力。

  1、回忆预习作业第1题的内容。

  2、小组交流预习时的收获和困惑。

  3、小组选派代表,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预设

  a、 慈父:课文第一自然段

  b、 教学能力强:课文第十一自然段

  c、 热爱学生、忠于职守:课文三到十自然段

  (1)、给学生讲人生的价值,他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做的。

  (2)、地震来临时,谭老师的动作、语言等。

  (3)、地震结束后,救援人员见到的情景。

  (4)、获救学生的话,其他老师的话。

  …………

  4、小结,齐读“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姿势。”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课文从几个方面来写谭老师的,重点写了哪一方面,为什么?(结合最后以自然段理解)相机板书: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三)拓展延伸

  1、组内交流预习题第2题的内容,要求先说事迹,再说这个事迹带给我们的收获。

  2、全班交流。

  (四)作业

  继续搜集有关忠于职守的英雄事迹。

  (五)板书设计

  6 最后的姿势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最后的姿势说课稿5篇(《最后一课》说课稿)相关文章:

自己去吧说课稿12篇(小班语言自己去吧说课稿)

精选高中数学说课稿4篇 高二数学说课稿

关于观潮说课稿范文4篇 观潮说课稿第一课时说课稿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3篇(2022五年级语文教案及说课稿)

重叠问题说课稿3篇(重叠问题优质课教案)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范文5篇(大班我的幼儿园说课稿范文)

有关五年级数学说课稿5篇 五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说课稿

关于说课稿4篇 说课的说课稿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5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优秀说课稿)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3篇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