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自主互助教学工作总结共5篇(语文自主互助教学模式)

时间:2022-08-10 00:03:09 工作总结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语文自主互助教学工作总结共5篇(语文自主互助教学模式),欢迎参阅。

语文自主互助教学工作总结共5篇(语文自主互助教学模式)

语文自主互助教学工作总结共1

  数学教学从“一元”走向“多元”

  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 崔佃金

  数学教学从“一元”走向“多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数学学科功能由过去的只考虑其“技术功能”到现在“技术功能”与“文化功能”并重;数学的思维方式由过去的以“演绎推理”为主到“演绎推理”与“合情推理”并重;数学学习方式由过去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到“教学、学习、研究同步协调”。这是新教育理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对于数学,过去考虑较多的是其知识性和工具性。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加强调学生的发展需要,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学会探究,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充分发挥数学的技术功能和文化功能是数学新课程的基本要求。

  闸北八中“勾股定理”一课较好的体现了这方面的变化。首先在课堂引入中用“数学家建议用勾股定理图作为与外星人联系的信号”引发学生对勾股定理图的兴趣;在“新课探索二”中,用1955年希腊发明了一枚印有勾股定理图的邮票,再次加深学生对勾股定理图的印象,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勾股定理的证明做好了进一步的思想准备;在推导出勾股定理后,老师进一步从公元前2198年大禹治水使用到勾股定理,公元前1120年商高发现勾股定理,公元前600年陈子用勾股定理测日,公元前560年毕达哥拉斯证明勾股定理,公元220年赵爽证明勾股定理,公元250年刘徽证明勾股定理,1860年伽菲尔德总统证明勾股定理,1955年希腊发明勾股定理纪念邮票,2002年“赵爽弦图”作为世界数学家大会会标等一系列事件。展现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从平民到总统,从一般应用到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勾股定理的影响范围之大、之深。说明勾股定理不仅仅是数学问题,不仅仅反映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她已成为人类文明的象征,她已成为人类智慧的标志!

  我在平时教学中也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体现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我在执教“球的体积”一课时,首先由引例“梵塔探圣”让学生体会“分割求积、组装求和”的思想。再由有限分割到无限分割探求半球的体积,并介绍刘徽及刘徽极限思想,用极限思想贯穿整节课,整节课的暗线是选取截面把立体问题平面化的思想。特别指出的是对刘徽的介绍,刘徽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宋徽宗时代追封他“淄乡男”的数学爵位,是我们淄博人,淄博的教师在淄博的课堂上给淄博的学生介绍淄博古代的数学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数学既是严谨的演绎科学,又是实验性的归纳科学。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是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猜想等合情推理与判断、证明等演绎推理的交织互动。数学教学必须按“归纳—演绎”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经历可信的、自然的、有一定弯拐歧路的知识生长过程,模拟数学家研究数学的过程。从合情推理发现数学命题,再由演绎推理证明命题的真伪,正是人们发现、发明、创造的一般程序。

  我认为,数学探索、研究中艰难坎坷的体验和成功的喜悦,是人生十分珍贵的经历。只要引导学生勤于思考,他们在日常的阅读中,在听讲中,在解题中,总会有所思考,有所猜想,有所发现。这日常中的点滴发现,与重大的数学发现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我在进行“数学归纳法”教学时就体现了这个原则。课堂上把不完全归纳法和数学归纳法放在同一节课内学习,引导学生用不完全归纳法先猜想问题的结论,再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教学中还从“3+3=6,3+5=8,5+5=10,3+7=10,5+7=12,3+11=14,…”让学生发现规律:“任意两个奇素数的和都是偶数”,这显然是一个正确的结论。再把这些式子反过来 “6=3+3,8=3+5,10=5+5,10=3+7,12=5+7, 14=3+11,…”猜想出结论:“大于4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这就是著名的歌德巴赫猜想,教育学生伟大的猜想和发现就在我们身边。课上还介绍了王元、潘承栋、陈景润在歌德巴赫猜想证明中的巨大成就。

  过去人们重视是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现代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学生亲身感受、实践操作,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使数学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在自己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通过主动参与式、探究式、活动式、合作式学习,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转化问题的良好习惯,培养收集、判断、选择和利用信息的良好素质,形成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这样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两者又统一于数学研究和发现的过程,真正做到了教学、学习、研究的同步协调。

  立体几何是高中教学的难点,我每次执教立体几何时,都指导学生们人人制作正方体、长方体、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多种学具。通过学具和现实生活中的几何体直观感受点、线、面、体相互关系。认真体会每个概念的产生过程,深刻体味每个定理、命题的生长过程。每次很快攻克了立体几何这个难关。

  在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开展课题研究,是实现超越自我的有效途径。我在《规划任务书中》确定的课题是“数学心智教育方式”,课题的初步界定是:在数学教学中贯彻数学方法论、文化论、学习论的基本原则,发展学生的心智,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教育方式。

  课题共有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的实验与研究;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教学;一般解题方法的教学;数学文化和审美意识的教育;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高中数学的教学评价体系等七个子课题。

  为了不断学习的需要,我先后自费购买了千余册教育理论书籍,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同时,课题组还聘请了山东教育学院仝素勤院长、山东师范大学刘继武教授和淄博市教研室朱恒杰老师担任指导教师。

  这一课题现已被批准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10月7-9日课题组的两位老师已参加了在济南举行的课题主持人培训会,这给课题的研究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也为我的课题研究增强了信心。我和课题组的老师决心排除一切困难,力争课题实验的成功,重塑课堂教学中崭新的自我。

  这次培训,我的最大收获就是找到了自己的成长之路。这就是“走进课堂找问题,从案例研究开始;反思教学行为,寻找发展的突破口;开展课题研究,重塑崭新的自我;总结教育实践,提炼教育思想”

  培训中,专家的报告给了我理论支撑,学员们的交流给了我思想的启迪,学校的参观给了我实践的突破。我对自己的未来信心更强,决心更大,干劲更足!专业发展历程是一种内心深层次的幸福感受。只要坚持“从已有教育教学的经验中寻找生长点,从教育教学实践的突出问题中寻找突破点,从教育教学实践发展的趋势中寻找挂钩点,从教育教学的先进理论中寻找支撑点”,我们就会成为“教学有思想,研究能专注,科研见效益,学术有观点”的名师。

语文自主互助教学工作总结共2

  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教学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初中语文教学课堂越来越成为广大教师探索的方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作为基础性的学科,是我国传统文化以及教化的重要方式,因而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其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提出了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的策略,旨在为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探索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意义策略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并且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因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建互助学习课堂正是对于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三维目标的具体实现方式。笔者在分析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的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些具体策略,包括培养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与情感、培养自主制定学习计划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以及开展探究性教学等,以期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中,最强调的就是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其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与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表现学生课堂主体的重要方式。

(一)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方式。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学生自主户主学习的重要手段。通常来看,人一旦对某件事物产生了兴趣,其就会发自内心的去探索与学习,因而兴趣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从而让学习能力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学习的魅力,从而在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中得到自我价值的认可,这对于学生建立超越自我、激发学习动力有着重要意义。

(二)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能够突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中,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这一观念不断被强调。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是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方式。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承担引导者的角色,而学生则是课堂的主体,其主导作用不断被增强。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课堂主导,学生只能够接受“填鸭式”教学,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大的阻碍。而将传统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激发学生的自主互助学习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课程的乐趣,正是学生主体地位不断强化的体现。

(三)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是新课程标准落实的表现

  新课程标准不仅要求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要求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先学后教。而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正是符合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教学方式。通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构建,学生的主体性与个性都能够得到极大的增强,通过分层教学、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能够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从而让学生能够依据自我学习兴趣与水平进行个性化教学与眼神,通过合作学习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二、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的具体策略

(一)培养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与情感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发自内心的对文学产生兴趣,对文学产生情感,才能够真正的建立起学生对于语文课程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因而,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首先需要建立起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与情感。例如在学习《为你打开一扇门》时,教师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文学的魅力,并且逐步了解社会与自然,这对于学生智慧、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通?^《为你打开一扇门》,让学生们初步对文学建立起兴趣,还可以通过《往事依依》与《十三岁的际遇》等,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文学的热爱与兴趣。例如《十三岁的际遇》,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们更深入的了解作者在刚刚进入学校的心境,可以采用创设情境法进行教学。让学生们感受考进北大的激动的心情,根据课文中作者的视角与心情去体验作者的心境,从而让学生们了解课文中学生的纯洁、专注、自由与生机,最终深刻理解“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这句课文中心句,明确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的目标。再如在学习诗歌《春望》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小组朗诵,通过动作或是表情来还原诗人当时忧国忧民的情感,从而让学生们身临其境的感受诗人的伟大爱国情怀。

(二)培养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与目标的能力

  其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与目标的能力。当前,突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其主动学习能力,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而培养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与目标正是自主学习的基础。在新课程二期改革中,学习目标更加的细化具体,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是人本理念的渗透,更注重每一个学生的整体发展。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不是一个学生,而是几十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个性与态度,因而激发学生自主互助学习能力,让学生们依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学习计划与目标,显得更有效率。

  第一,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能力薄弱点制定目标。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自身知识结构掌握的薄弱环节是比较清楚的,因而教师可以在一定的指导下让学生针对自身薄弱环节进行学习计划与目标的制定。例如有些学生对于现代文学中人物描写知识点比较薄弱,因而在学习人物描写极为出彩的文章时,就需要将这一方面作为自身学习计划的重点方向,诸如鲁迅的《故乡》与《孔乙己》,其对于人物描写极为生动形象,就是学生重点关注的方向。

  第二,在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与目标时,教师要尽可能的予以指导与训练。例如在学习《变色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课程目标,即体会小说主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重点把握人物的性格,学生在学习之后,就可以对《变色龙》这篇文章中的主要人物进行性格与形象分析,从而深化小说主题,掌握现实主义小说鉴赏的基本能力。

  第三,让学生能够依据学期目标与单元目标制定自身的学习计划与目标,学期目标与单元目标是资深教育者对于语文教学的深刻认识结合新课程标准而制定的目标,其具有更强的普遍性,学生则需要根据自身的个性将普遍的目标具体化,从而制定出最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目标。

(三)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进入初中阶段,语文学习中离不开更多的阅读积累,因而培养学生自主互助学习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厚积而后薄发,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写作能力的基础,少了阅读的积累,语文素养的培养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因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同时,在阅读中,需要让让学生有意识的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从而让阅读更加有针对性。例如在学习《幽径悲剧》时,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作者在写藤萝之美之前,为何要用大量的篇幅书写幽径?”再如在学习《阿里山纪行》时,教师可以提问,“作者为何要写出雷劈过的神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文章脉络,然后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再依托合作小组讨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从而在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的同时加深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四)开展探究性教学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因而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程中的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学习,从而有的放矢,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孔乙己》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孔乙己的原型吗?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见过孔乙己类似的人物?”通过一些问题的创设,让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自主深入研读文本,从而了解孔乙己人物形象。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够很容易了解孔乙己是当时那个时代的悲剧人物。再如在学习《醉翁亭记》时,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们解答,“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针对这一句课文,教师可以提问:“通常情况下,负者因为背负着东西,因而会感到疲惫而需要歇息,而行者在行走过程中看到各种各样的美景时,则??情不自禁的唱歌,但原文却是正好相反,‘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若是将其改动一下,改称‘负者休于树,行者歌于途’行不行?”通过这个疑问,学生们依据上下文理解之后,就会很容易明白出现这种相反的情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醉翁亭的美景,正是看到了醉翁亭的美景,才会出现负者忘却了疲惫而歌,行者忘却了赶路而坐下欣赏美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采用新颖的问题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文本的核心思想,从而提高探究性教学的效率。

  三.结语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是对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的深化与落实,也是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以人为本”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更需要教师不断革新自身教学方式,开展更多教学探索,从而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来不断激发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其语文能力与素养的全面提高。

[课题级别: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15]GHB0807,课题名称: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高学仓]

(作者单位:甘肃定西市安定区葛家岔学区)

语文自主互助教学工作总结共3

  快乐语文自主互助型课堂教学法

  潍坊市昌乐育才双语学校 滕海青

  叶圣陶老先生说:“学语文,要自读自悟”。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小语新大纲指出,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自主学习体现的正是这种精神,它符合以人为本的人文观。如何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如下几点:

一、精抓因素,促进学生学习自主互助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这个目的,我从兴趣、习惯、方法等诸多因素去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方法有很多,如上课前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等等。一堂课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一席好的导语尤为关键。我在上《太阳》一课时,上课伊始先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心中最最喜欢的太阳。由学生想怎么画都行,让学生在画太阳中经历一番独特的体验。通过绘画导入新课,激发了兴趣,活跃了思维,开启了想象,一种强烈的求知欲被激发了,不待教师教,便能自主地去学习了。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这种阅读习惯包括认真的习惯等等。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我在教学《长征》一诗时,学生对“长征”的历史背景十分陌生,为了让学生能走近“长征”,我在教学之前,让学生从报刊上、从电脑“网页”上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和图片。像这样,教师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对于学生学习其他课文大有帮助,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便能自主地学习,主动地汲取知识。

3.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阅读的方法有很多,仅拿“理解词语”来说吧,就有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组词式、找近义词或找反义词等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怎样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教学,我教学生先反复阅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讲的是什么,再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最后连起段意,就是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学生掌握了这些阅读方法,无论何时阅读,都不待教师教,就能自主去学,真正“会学”。

二、讲究策略,训练学生学习自主互助

  学生“自主”的功能在于他的主动性,这是称得上自主的真正标志。因此,促进学生自主、主动地学习我采取以下几方面策略:

1.学习内容--让学生自选

  现代教育观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获得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过程中消极、被动的地位。因此,小语新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编入“你喜欢读哪几句?”的类似思考练习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那部分内容进行阅读,学生的“自

  主”权得到体现,让学生找到“我是学习小主人”的感觉。 2.学习疑问--让学生自辩

“辩”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辩”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我采用了这一方法,很有效果。把全班分成“桂林山队”和“桂林水队”两大阵营。这样一来,学生各尽所能,各展所长,通过各种方式来宣传自己的景点的特色。学生有的说,有的读,有的介绍图片,有的展示录像材料??课堂氛围十分热烈,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出来。

3.学习方法--让学生自悟

  学生通过自身积极参与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师可抓住这一契机,要求学生归纳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如《鸟的天堂》的教学,我要求学生回去试着学“导游”组织一段话,将你最喜欢的“鸟的天堂”的景色介绍给大家。学生纷纷将自己的导游词拿出来展示。此时,我抓住这一美好时机,问:“你们的这些资料是哪来的?”让学生从活动中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来,所取得的效果远远比完全由教师归纳的效果要好得多。

4.体会思想——让学生自演

  文学巨匠巴尔扎克说过“作家必须看见所有要描写的对象。”我们也可以说:“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让他的学生看见课文中描写的对象。”当然这种“看见”并非亲眼目睹,这是意象的感受。让学生当一回记者,采访充当课文中人物角色的同学。让学生走进课文,和文中的人物进行“交流”,和作者有个心灵的对话。

5.课文练习--让学生自主

  以往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一张试卷一些习题,学生完成处于被动状态。我让学生学完一课后,自拟练习。这一尝试定会给学生带来跃跃欲试的乐趣。一般来说,学生自拟练习总是出一些自己理解掌握的或者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比如优等生会出一些带有思考性、创造性方面的题目,中等生一般是根据教材内容,在自己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出一些变换角度综合性的题目,中等生一般是根据教材内容,在自己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出一些变换角度综合性的题目,而后进生大都是基础知识方面的有关字词句的题目。这样的课堂练习尝试,一方面帮助学生复习了有关知识,培养了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三、营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自主互助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学习的氛围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我在教学中最大可能地给予学生以心理上的、学习中交流讨论、作业与练习等各个过程中的自由,有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自由,有支配学习时间的自由,有选择学习伙伴的自由。创造一种讲进步、讲成功、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例如教《我爱故乡的杨梅》,学完课文,让学生为家乡的杨梅设计广告词,学生兴趣盎然,他们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杨梅设计出了精美的广告词。或通俗、或时尚、或大气、或引经据典,课堂又一次活跃,学习氛围是那么宽松、民主、和谐,学生的积极性、主

  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全调动起来了,这不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吗?

  实践证明,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只有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其求知兴趣,让其得求知方法,使其亲历求知过程,促其在求知中“自主互助”,学生的自主互助学习才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得以体现。

语文自主互助教学工作总结共4

  语文教学中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研究阶段总结

《语文课程标准》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基本理念,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成为我们实现课程改革的必究之路。

  以下是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自主互助语文学习课堂研究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1、提升自己的语文专业素养。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的研究,促进了自己的专业成长。因为对于教师来说,只有及时充电,深入领会课标,吃透教材,做好课程的整合,深入解读文本,咀嚼语言文字,透过文章字里行间蕴涵的情、理、意、趣,感受文章的生命力。将教学目标和搜集的信息资料,融入自己的教学之中,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并进行整合,还要在教学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才能在教育过程中营造宽松的教育氛围,才会善于教,使学生乐于学。即让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并获得今后发展的动力,教师以自己创造性的教学与学生共同发展。

2、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简约教学。

  随着自主互助学习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实效性。紧紧围绕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组内经常研讨,设定简明的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压缩,把时间留给学生读写、思考;精心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克服繁复讲解、细碎提问;教学手段(传统媒体、现代媒体)简单实用,操作方便;教师点拨简明扼要,锤炼语言,小结的内容简括、精练;围绕教学目标、重点,设计一两个以读写为内容的练习。

3、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实现有效学习。

(1)激情引趣,启发求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满激情,这情来自教师对学生的挚爱,爱会使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受到激励,从内心产生一种愉快、积极的情绪体验,其兴趣和信心就会倍增,表现出思维活跃、学习热情高涨。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对后进的学生倾注更大的精力,表现出更大的耐心和热情,给他们创造一种良好的情绪背景,并成为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伙伴,让他们学有收获。儿童的勤奋主要来源于兴趣。课堂上我们只有把学生吸引到有兴趣的学习活动中,激发他们汲取知识、增长能力的渴望,激发他们因成功、进步而享受到的乐趣,使他们学习入迷,乐学不疲。

(2)课堂上安排“新”“疑”“争”的教学环节,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新”,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使学生感到新奇,从而激发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启发学生质疑以及教师设疑,使学生生疑。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解疑。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启发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以疑促思,以思释疑,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来。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从不敢提问到想问、敢问、善问,小到对课题、遣词造句的质疑,大到联系上下文探究段落,篇章可能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争”,利用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鼓励争论。在争论中积极思考、分析,认识能力将得到充分发展。再经过教师的精心引导,让学生读、思、议,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唤学生在思中有所认识,在思中找出问题的所在,在思中理清问题的脉络,使学生在议中充分交流探究,在议中寻得解决问题的门路,在议中得到共同提高。这样,我们的教学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合作探究,提高自主阅读质量。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合作探究性阅读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更多地关注阅读过程,从而提高阅读质量。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呢?

  首先,可以以主题引导,这个主题可以是关于文章内容,可以是对作者和时代背景的考证,也可以是就某个思想观点进行争论,还可以小到对于某个字、某个词、某个句的研究。

  其次,可以以问题引起学生探究。这个问题可以是课本中提出来的,也可以是教师提出来的导向性问题。如《草船借箭》一课中,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提出探究性的学习课题: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妙”在哪里 通过自学探究,学生懂了诸葛亮因为识天文、知地理、懂人心,所以能神机妙算。

  此外,还可以采取这样的做法,即在阅读前既不确定主题,也不提出问题,只给出阅读范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去阅读、去思考、去发现、去提自己的见解。 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讨论那些重点、难点和有价值的问题,以及思维指向多元化,思维火花容易碰撞的问题。合作讨论时间要充分,不走过场。教师要参与到学生中间,师生、生生互动交流,以达到学习成果共识、共享。 (4)激发想象,培养自主延伸的能力。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想象力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创造力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把新旧信息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想象力,这样就会使唤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发展。在小学阅读教材中,有些课文作者常有意不把意思挑明说透,刻意留下“空白”,让读者去揣摩。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应用这些“空白”,巧妙地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才智来填补这些“空白”,以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5.勤于反思提升语文教学智慧。

  反思是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生成语文教学智慧的重要因素。把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用研究的视角去分析教学现象,从没有预设的精彩生成中总结经验;从失误的教学环节中总结教训。坚持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求索,从而开辟有效、高效教学的创新之路。

  有总结就会有提高,我会继续深入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

语文自主互助教学工作总结共5

“自主互助”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青州市石河初级中学

  张兆珍 王孔茂 张丽玮

  摘要:“自主互助”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通过“运用探究策略,创设情景,抓住学生认知和情感上的矛盾,提出适合学生生活经验和‘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运用探究策略,创设民主、自由的讨论学习氛围,延迟评价,鼓励学生发表意见,鼓励学生向书本质疑,以激发其创新能力”两个方面,介绍了这一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指出了教师的指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互助 创设情境 探究策略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开展“自主互助”教学活动,其目的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同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因此“自主互助”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增强自主探究意识,学会自主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下是我关于自主互助教学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和兴趣

  所谓情境,即情形、景象、境地的组合,包括课堂的场景和学习氛围。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诱发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情感状态,同课文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及情感之间差距和矛盾,使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从而引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这种学习的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倾向,是激励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互助学习过程的驱动力。

  我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体会到,当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和情感同教材所揭示的道理和深层次的情感有差距、有矛盾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最大的,自主学习的兴趣也最浓,所以,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因素是情景的创设。

  在课堂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的材料和机会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多层次的思考和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为了让学生体会莲冰清玉洁、暗香浮动的风骨,辅以高雅隽永的美景,我选播了一些莲的录像,那粉的、白的荷花摇曳多姿,那绿的荷叶露珠闪烁,笔直颀长的茎杆,微波荡漾的清水,一望无际的莲池??然后把自制的莲茎剖面图荷花出淤图等通过视频平台放在屏幕上,加以解说,这样使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精彩描写得到动感直观的展现。“不染”、“不妖”、|“中通外直”等词句全被细致逼真的画面所化解,学生自然陶醉于作者所描绘的美景中,引起强烈的兴趣,进入理想的境界。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创设情景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问题的提出,要抓住学生认知和情感上的矛盾,培养求异思维。

  问题,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只有抓住了学生认知情感发展上的矛盾,并就此设计问题情境,才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师要善于巧用教材,激活课堂,让学生的思维之“河”掀起“波澜”,在矛盾的冲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求得真知与真情的深层感悟。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虽为短篇,但涉及的人物多,关系复杂,描写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尤其是故事情节反反复复的变化,更让人不易把握理解。教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安排的:

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母亲克拉丽丝对叔叔于勒的称呼有哪些?速读课文,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坏蛋”、“流氓”、“无赖”、“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于勒”、“一个有办法的人”、“这个小子”、“这个贼”、“那个讨饭的”等等不同的称呼。此时再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这些称呼从感情色彩的角度分析有何不同?对同一个人的称呼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变化?接着让学生联想:假如你的亲叔叔从远方回家,你会不会因他是“大款”而笑脸相迎,因他是“穷光蛋”而拒之门外呢?当你给与你不相干的穷人一块钱时,你的母亲会不会大发雷霆?我又问了“姐姐的婚事”等揭示文章主旨的问题,让学生观看中国2008年汶川地震,全国人们慷慨解囊,纷纷捐款的录像,以小组的形式分析差距,考虑原因,找到答案:外国人人情薄,只注重金钱;中国人人情浓,一人有难,八方支援。这些问题一旦解决,那些“征于色,发于声”的表情、语言、动作等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人物特征也就迎刃而解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了,探究精神增强了,教学效果也就提高了。

(二)问题的难度,要适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最近发展区”。

  语文教学在创设问题情景时,要关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情感状态,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积累、思想认知水平和情感特点来设置问题,最佳的问题情境应该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指出:教学的最有效的功能就在于推进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只有建立在这一发展区内的教学活动,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生活经验决定了他们的认知深度和感情层次,而有的教材所包含的哲理和情感不一定与学生的心理水平相适应 。如《输血》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白求恩大夫翘着胡子的嘴角上浮起了微笑,说:‘我是O型血,万能输血者,我可以输,快准备手术吧’”。这是文中的重点,它突出的表现了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闪光的语言,文字的意思不难理解。教师可以提出疑问:“白求恩说‘要输血’三个字的内心思想是怎样的?”,“‘浮起微笑’说明了什么?”学生通过讨论,就会领略到白求恩说话时的内心是沉痛的、矛盾的。病人处于痛苦之中需要输血,手头上又没有没有现成的血用,他很着急;但当他想到自己是“O型血”时,他翘着胡子的嘴角上便是“浮起微笑”。这样使人们清楚的看到白求恩真正把中国人们的解放事业当成他自己的事业。这样通过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也对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三)鼓励探究,善于发现,培养学生的能力。

  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现在学生写作能力低,究其原因,就是关在教室里硬造,不深入生活,不去观察,没一点悟性,因此对老师布置的作文,绝大多数属敷衍了事,应付过关。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教师精讲、点拨,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讨论、多联系、多感悟。首先,要从别人的文章中悟出一些写作的基本规律,从而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言之有体”。其次,写作时要反复推敲,反复锤炼,大到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小到标点符号,一词一句,都不能轻易放过,力求精益求精。例如在进行景物描写的训练中,我先让那个学生进行充分的观察、对比、分析,让后再让学生查阅资料,最后再让他们动笔写作,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贴近生活,内容充实,才能文中有物,让读者读后回味悠长。

二、利用自主互助学习策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创设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

  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保障,是自主互助学习的最佳情境,因为这时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思维极为活跃,敢想、敢做、敢问,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了解学生的质疑、讨论和辩论,把读的自由还给学生,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说话的

机会让给学生,使学生在做学习主人的意识支配下,自由讨论、自主探索,集思广益,从而以极大的热情去遨游知识的海洋。我在课堂上常说“谁能帮我”、“谢谢”,甚至有时候,学生跃跃欲试,想当一回老师。这是我便创造条件,给他机会,让他们以自主合作小组的形式答疑、出题,并适时参与他们的讨论活动,及时给与指导。如《白杨礼赞》一课,我通过录像将西北草原上的一排排像哨兵似的傲然屹立的白杨树的画面播放给学生,让学生理解茅盾对白杨树的礼赞,其实是对抗日军民的礼赞,是对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的礼赞。此时话锋一转,那楠木呢?课文中对楠木的描写是多余的吗?这是学习小组就发挥作用了,通过讨论,最后统一意见:楠木象征了顽固不化的反动派。只有给学生充足的自由空间、足够的活动机会,真正实施“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二)延迟评价,鼓励学生发表意见

  在自主互助中学习,最重要的一项活动是让学生对每个问题发表意见和看法,而能促进学生敢说、敢做的策略是教师适时而巧妙的评价一种是“暂不评价”,在学生得出结论时,暂时不表示肯定或否定,而是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探究过程。我通常是这样问:“你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这样提出问题,常会引起师生之间的热烈争论,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求得学习、探究的方法。另一种方法是“归谬法”,就是当学生得出错误结论,但没有意识到这个结论有什么不妥时,教师适时点拨,让他们在思考中求知,在探索中寻知,让学生自己否定自己,从而获得真知。延迟评价,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却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余地和探究的空间。这个寻找真知的过程,比真理本身更有价值。

(三)鼓励学生敢于向书本质疑

  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我经常鼓励学生对课本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提出问题,在思辨中解决问题,在矛盾中培养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因为“尽信书”会使人墨守陈规,不会创新;“不如无书”,倒创出一片新的天地。我们所学的课文,即使是千古名篇,也不可能完美无缺。面对课文,师生可以交流自己的见解,但这种见解只是一家之言,不能强加给学生,应多鼓励学生向课本质疑,给学生创新的自由。例如在学了《孔乙己》以后,有位学生在读后感中写道:“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造成的是片面的。在封建社会里,爬上去的知识分子毕竟是凤毛麟角,而没有爬上去的却大有人在,为什么其他人没有成为‘孔乙己’呢?这说明人的本身素质问题,孔乙己缺乏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学会生存才是我们从这篇课文中得到的启示。”学生的这种不盲从于课本的“惊人之语”就是一粒“创新”的种子,他埋在每个学生的心中。这粒珍贵而娇弱的种子,只有在老师的精心呵护下才会生根发芽,长大成材,任何一个疏忽都有可能是他腐烂在泥土之中。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解放儿童的大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眼睛,是他们接触社会、接触自然;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能把他们的时间表排满。”这些给我们深刻的启迪,希望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牢记:请给学生创新和探究的自由,搞好教学工作。

语文自主互助教学工作总结共5篇(语文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