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学校教学工作总结共3篇(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2022)

时间:2022-09-13 00:24:40 工作总结

  大家可以将善于总结看做一种责任,这样能让我们对事物有整体和细节上的认识,那么相关的工作总结该如何写呢?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邹城学校教学工作总结共3篇(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2022),供大家阅读。

邹城学校教学工作总结共3篇(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2022)

邹城学校教学工作总结共1

  邹城一中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总结

  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我校坚持把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摆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十分注重塑造教师健康的人格,完美的师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力倡导敬业,奉献精神,致力于建设一支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根据市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我校开展了以“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现把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健全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吴继峰为组长,校级领导为副组长,各级部、前后勤主任为成员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工会主席徐祥寅兼任办公室主任。各级部、前后勤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学校要求,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共同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市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意见》,我校精心编制了《邹城市第一中学关于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要求,确定了活动的基本原则和活动的内容,详细制定了活动的实施步骤。从而使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有序,扎实推进。

二、丰富活动载体,开展系列活动

1、组织全体教师加强学习。一是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和《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邹城一中规章制度汇编》中相关的文件。二是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改革、教育科研等教育教学理论和师德师风建设的理论知识。三是学习先进典型经验,促进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开展。

2、要求全体教师弘扬“四种精神”。 学校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大力弘扬四种精神:敬业爱生精神,无私奉献精神,乐教乐学精神,为人师表精神。

3、对全体教师明确“十个不准”。(1)不准有违背国家法律和方针政策的言行;(2)不准歧视、讽刺、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3)不准以教师工作之便向学生推销商品、乱收费用、违规强迫学生购买书籍、资料;(4)不准参加请吃,向学生和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5)不准训斥、侮辱学生家长;(6)不准旷课、随意调课、停课、无教案上课、加重学生课业负担;(7)不准酒后上课、在课堂上抽烟、打电话;(8)不准有偿家教;(9)不准组织学生参加未经批准的各类校外活动及商业性活动;(10)不准参与赌博、邪教活动。

4、在教师中开展了“铸师魂、育师德、树师表”的演讲比赛活动。旨在加强教师师德修养,弘扬职业精神,在全校树立起讲师德,比奉献,学先进,促发展的良好氛围,使每一位教师都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老师们认真准备,积极参与,在感人、激情的气氛中,教师们得到了熏陶,深受鼓舞。

5、学校实施“全员导师制”。 近年来,学校推行“全员导师制”的育人模式。成立了以班主任为核心、班级任课老师为成员的导师组,在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等方面为各自“承包”的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全员育人导师制对推动学校发展、促进教师成长、提高学生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导师制”给教师和学生之间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的平台。如今,老师们也愿意蹲下身来,详细了解学生的心理、家庭状况,学生们也愿意向教师说自己的心里话。在师生融洽的交流中,学生中存在的生活困难和心理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6、学校大力推行“副班主任”制度。为了树立全员育人的氛围,加强德育教育力量,让每个教师都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推行了副班主任制度,学校领导及备课组长都担任某一个班级的副班主任。协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

7、完善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我们制定出台了邹城一中《素质教育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关于“首席教师”、“青年名师”的评选办法》、《教师考核评价方案》、等规章制度,激励教师潜心钻研业务,提高教学水平。我们努力为教师远程研修、学历进修、出国培训、外出观摩、课题研发创造条件,先后派出有关领导和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新课程培训。

三、活动开展得力,取得显著成绩。

1、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学校取得了快速发展。我们积极探索、更新教育理念,提出了“以先进的思想文化引领学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引领师生全面持续发展”的主题,探索并坚持走“一体两翼”的内涵发展道路,全力创造优质的高中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走向成功;引导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职业价值观,把敬业精神和专业发展升华为人生乐趣,将人生追求提升到自我价值实现层次上。学校获得一系列荣誉: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被评为济宁市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单位、济宁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济宁市艺体教学先进单位,在邹城市组织的万人红歌会活动中学校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2、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全体教师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都得到了提升。打造了一支“爱岗敬业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教师队伍。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朱克余同志荣获了济宁市五一劳动奖章,孙伟同志荣获邹城市第八届劳动模范荣誉,邢质斌老师被评为济宁市师德模范,另有徐田金等16位同志被评为邹城市师德模范,张建华老师在邹城市师德师风演讲比赛中取得二等奖,孟德功、赵福俊、颜世昌三位老师在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中被评为先进个人。

3、随着师德师风建设的开展,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今年高考有两名学生分获济宁市文、理状元,其中理科考生姜静妍考取原始分694分,位列山东省前十名;姜静妍、李渊博均考入北京大学;重点本科上线人数(346人)、军检线上线人数(533人)均创造建校59年来历史最高纪录,获得历史性突破。我校机器人篮球代表队在2011年全国中小学电脑机器人竞赛中获得了全国一等奖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实现了我校竞赛类活动的重大突破。面对这样优秀的成绩,全体老师都充满自豪感,深深体会到了作为一个一中人的幸福。

四、总结活动经验,力争再创佳绩

1、师德师风建设与学校工作有机结合。师德师风建设不是孤立于学校工作之外的事物,它与学校的整体工作是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因此,我校提出了以师德师风建设促学校发展的方针。借助师德师风建设的平台,我校大力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2011年教师节期间表彰了一大批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备课组长、学校师德模范等。教师节表彰既是学校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对于师德师风的一次全面宣扬。

2、继续坚持全员育人制度。师德师风建设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如何让每一位老师都能参与到学生教育中去,把自己高尚的师德融入日常生活中去,这是我校一直探索的课题。近年来我校实施了全员育人制度。全员导师制的实施、副班主任制度的实施较好解决了这一课题。全校上下,从学校领导到普通任课老师都能做到既传授知识,又教学生做人。教书育人的职能在每一个一中人身上都有体现。

3、加强教师及干部队伍梯队建设。学校积极为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形成了教师发展的梯度。评先树优优先考虑教师的道德素养,每年评选出优秀教师,更加优秀的可晋升为“青年名师”,经过培养,条件符合的可晋升为“首席教师”。“青年名师”、“首席教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科研经费,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这一培养思路大大激发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为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学校今年发展了一批中层副职后备干部,对这些后备干部的考察,首先看的是这些教师的人品、师德。这些后备干部经过培养,条件成熟可转为中层副职。现任的中层干部学校采取“聘任制”,每次聘期三年。这种干部培养机制有力促进了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提升了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校是耕耘希望的园地,是孕育明天的摇篮,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按照市教育局有关精神认真开展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切实提高师德素养,营造出更加健康的教育氛围。

邹城学校教学工作总结共2

  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学校发展的核心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依赖于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在本年度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深入课堂,深入班级,发现问题,共同诊断,商讨措施,谋求进步。在此过程中,有以下问题需要向更深处、更宽处探究。 1.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

  不少老师凭经验教学,跟着惯性前行。课堂上的“三主”原则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成长(曾经有提法:以训练位主线、以任务为主线、以探究为主线)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这三句话说起来容易,但真正融入到教师的教育理念中很难。甚至有教师从课堂的一点点改变,才细微地感受到“课堂上要以学生学习为主”。即便有所领悟,也始终不敢放手,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放手。

  那么,怎么让教师自觉地落实“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课堂理念?仅仅依靠理论上的宣讲,难以引起教师教育理念深层次的认识和觉醒。否则,就不会存在现如今的课堂困惑,更不存在低效甚至无效课堂。

  教师的教育理念需要更新。“有学习发生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有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我们需要让教师对课堂的本质有清楚的认识和意识,成为有生命力的课堂的拥护者和实践者。 2.让老师看见高效课堂。

  通过一年来的观课、评课,我认为我们有必要采取让教师参与式的培训来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而不仅仅是灌输式讲座。

  开展课堂论坛、课博会、课堂环节设计评比等活动,让教师在参与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切实理解“学习型课堂”的本质,理解“以生为本”的含义,深入领悟教育的内涵,感受不同的教学方式的效益。从而,培养教师以育人为目的来进行教学的意识。 3.提升课堂管理能力。

  中学阶段是人生中特殊的时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想摆脱家长和教师的束缚,想追求独立和自由,却又不能完全独立,不能正确把控自由的尺度。我们既不能采取保姆式的管理,又不能撒手不管任其发展。过于严厉的管理可能会引发逆反,放手过度又可能造成学生的肆意放纵、误入歧途。对中学生的管理需要艺术,需要爱心和耐心。

  在观课中发现,课堂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除了教师教育理念陈旧而教学设计不当之外,还有课堂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课堂管理能力的不足除了刚上岗的新教师经验欠缺的原因,还有部分中年教师也不能很好地管理课堂。 课堂管理不好的具体表象是:课堂沉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走神现象多;嘈杂声多,个别学生打诨插科,扰乱课堂;少数说闲话,睡觉走神,游离于课堂之外。

  虽然教师也很用心的设计教学,很努力地进行讲授,但缺少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也属于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范畴。

  课堂管理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提升需要自我的修炼,照搬是不行的,但是可以在借鉴中提高。我们需要给教师提供可以借鉴的示范,需要为教师提供修炼和提升的平台。对学生的管理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情,也不仅仅是班主任需要掌握的技能,全体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能力都需要提高。

  关于课堂管理技能的培训,适宜采取讲座形式,或者茶座形式。下阶段组织教师团体中课堂掌控能力强的教师,开展“名师讲坛”活动,为全体教师传经送宝。 4.激发自我成长的热情。

  鸡蛋从外部打破是菜,从内部打破是生命。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最关键还是需要教师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突破的需求。激发教师自我提高的热情,是需要我们用心去设计和琢磨的事情。

(1)以榜样来引领。树立先进的典型,以榜样来引领其他人“想成为像他那样”的教师,从思想上激发教师上进的热情。

(2)以表彰来激励。以各种形式表扬表彰在业务上努力提升、精益求精的教师,在教师群体中形成浓郁的上进氛围。

  课堂,是学校的洼地。学校管理中的问题,最终都会在课堂上得以体现。教师业务能力、教学热情、敬业程度的高低,对学生的关爱程度的深浅,都体现着学校管理中的价值导向。所以,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围绕提高和激发教师个人成长的热情来设计管理的办法和措施。

邹城学校教学工作总结共3

  邹城七中2011年科普活动周工作总结

  根据市、局的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决定紧紧围绕“宣传十二五规划,服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活动主题 ,立足“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提倡低碳生活”邹城实际,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科普活动周系列活动。具体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创设科普文化氛围。

  本次科普活动周是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的重大活动之一,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李校长为组长,教务处、政教处、科普教师为成员的科普活动领导小组,各学科教师配合具体落实各项工作,保证了活动的有序开展,形成了良好的科普文化氛围。

二、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1、“国旗下讲话”宣传科普知识。5月3日,李校长利用国旗下讲话,宣读本次科普活动周的主题,宣传了科学文化知识,并根据学校实际提出了三点要求:节约用电用水;爱护公物;节约用纸等。让学生感受科技的重要性和节约能源资源的紧迫性,营造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的浓厚氛围,促进全体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2、主题班会上讨论科普知识。各班级利用星期二下午第三节时间,进行了主题班会活动。在活动中,各班以“科技创造未来”、“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爱我家园、保护环境”、“关爱生命”、“生态环境保护”等为主题,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有些班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谈了自己的认识;有些班分成两个小组进行辩论,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活动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收到了预期效果。

3、学校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墙报等形式进行科普宣传,提高全校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组织同学们收看福建教育电视台的科普专栏,观看黄金时段播放的科普专题片,使学生对科普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结合学科特点,大力普及科技教育。

  科技教育的主渠道还在课堂教育。我校在5月3日的例会上要求各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渗透科技教育的内容,并适当拓宽本学科的知识面,让学生更广泛地接受科技知识,并激发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引导他们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培养创造性人才。

  综合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生活和科学启蒙教育的综合性课程,我们把其作为科技教育的重点阵地。教师结合自然现象的探索通过实验、观察等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分析、揭示自然规律。通过科学家的创新精神的感染,让学生知道科学需要严瑾的态度与勇往直前的精神。

  物理、化学、生物学科蕴藏着非常丰富的科技知识,我们把其作为科技教育的主要渗透阵地。在教育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其次,学校要求电脑、美术、音乐等学科教师在教学中都要认真钻研教材,注重在各学科教学中进行科技教育的渗透,做到:充分挖掘学科教材的科学性、技术性因素;有意识地教会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通过精心组织、积极筹备,在科普活动周中,我校进一步营造了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促进了我校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邹城市第七中学

  2011年5月11日

邹城学校教学工作总结共3篇(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202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