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工作总结,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且加以改正,然后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总结3篇 社区团组织工作总结,以供借鉴。
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总结1
福集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总结
2011年恰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团委通过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立足新起点、开创新局面、做出新贡献的关键之年。全镇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团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团县委的指导和镇党委的领导下,以“争创优秀青年、争创优秀团员”为载体,围绕 “十二五”规划的奋斗目标和工作大局,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建设经济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福集镇而做出新的贡献。
一、规范化建设工作
福集镇团委积极坚持党建带团建,在党委的领导下和上级团组织的指导下,不断加强全镇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村、社区、企业团的阵地和团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抓好团干部队伍建设,加强班子配备,以大学生村官、村官大学生、青年教师、技术骨干等青年党团员为主配备全镇团的干部;二是在全镇10个社区、38个行政村、5个学校和2个“两新组织”团组织规范了发展团员工作、团籍管理工作、团员接转工作和团支部工作手册的管理使用,坚持“三会两制一课”制度执行到位;三是按要求建立了福集镇共青团基层组织数据采集系统,各团支部基础数据完整;四是抓好推优入团、推优入党工作,入团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扎实有效。
二、深化“1+5+X”团建新模式
福集镇团委严格按照团中央制定的相关标准和程序要
求,结合本镇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深入调研,对岗位设置、任职条件、来源结构、选举程序等问题进行充分研究和严格把握。镇团委根据福集青年分布的特点,拟增配5名分别来自机关、大学生村官、学校教育、非公企业等领域的副书记。福集镇团委按照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要求和团县委基层团建暨区域化推进共青团工作建设活动项目要求,以区域化为统揽,充分整合资源,建设适应共青团发展的组织体系、好的班子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团员青年队伍、适合团员青年特点的活动、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必要经费和阵地,切实加强基层团建和基层工作。
(一)全面加强自身团组织建设
一是加强农村团组织建设。福集镇现有团员人,其中农村团员有人,所占比例较大,而农村团建一直是共青团工作的较薄弱环节,因此,镇团委把抓好农村共青团工作作为工作重心。经镇党委同意,我镇38个村(社区)保持了党团组织的对应设置,原则上每个村级团组织的负责人都进了村班子任职,并要求定期向党支部书记汇报团的工作,加强和完善制度及阵地建设,以方便农村团建工作的开展。因为农村团员流动性强,不便管理,镇团委加强了流动团员的登记管理,各村团支部在对辖区内团员登记造册的同时,必须对外出务工团员进行登记,以做到家底清,情况明,积极改变“有组织没青年,有青年没组织”的尴尬局面,坚决纠正只重视抓工作、搞活动,忽视抓建设、打基础的错误
做法。
二是加强学校团组织建设。学校团组织工作开展相对较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镇属学校团组织负责人政治地位不高,不便安排班主任团的工作;学校经费紧张,主动开展活动少;镇属学校教师工资低,工作积极性不高等等。针对这些问题,镇团委主要从两方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团的工作。一是让校长重视,年初安排学校工作时,团委联合教育办一起召开校长和团组织负责人会,下任务,定目标,平时安排重要工作时,一并告知校长;二是建立奖惩机制,由于镇政府对学校未直接进行目标管理,征得分管领导同意,镇团委对8名学校团组织负责人实行单独考核,对工作开展好的,年终通报表扬,给予一定经济奖励,并向上级部门评先推优;对工作较差的,全镇通报,并抄送教育部门,同时建议学校调换岗位。
三是加强两新组织团组织建设。福集镇团委积极抓好非公企业团建,拓展“两新”组织团建覆盖,对镇属非公企业和两新组织内青年数达到建立团组织的要求的,镇团委坚持逐一走访、上门做工作,要求非公企业要着手建立团组织,团员青年档案要完整。在福集镇团委的指导下,泸县杨氏标榜美容美发中心于2008年成立了团支部,四川泸州万福商贸有限公司于2010年4月成立了团支部,支部成立后开展了捐赠震区灾民、慰问敬老院、帮扶留守学生、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开展卫生志愿行动、素质拓展训练、街头义剪、歌咏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二)青年应急突击队工作
福集镇团委为“青年应急突击队”的突击队员配齐了服装、胶鞋、挂包、水壶等必备品,以方便突击队在抗洪救灾、扑灭森林火灾,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时候,冲锋在前,不畏艰苦,更好的帮助党委政府应对突击性事件、帮助群众应对自然灾害、减少损失。2011年8月,在全县抗旱救灾过程中,福集镇青年志愿者队伍发挥突击队和生力军的作用,踊跃抗旱救灾,组织送水车到灾情严重的村、社区,切实解决了老百姓用水的燃眉之急。
(三)青年志愿服务队工作
福集镇现有学校、农村、社区、企业青年志愿者500余名,现正陆续注册登记。结合本镇实际,镇团委分别成立了关爱留守学生、支援新农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青少年法律维权四支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的宗旨是“服务大局,奉献社会,温暖他人,彰显爱心”。2011年9月在小马滩村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志愿者服务活动。
(四)就业创业服务站工作
由镇团委、科技科协办、经发办、劳动保障所人员组成的就业创业服务站,主要职能是帮助广大青年特别是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帮助镇内各农村产业协会发展壮大,服务经济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2011年上半年,就业创业服务站组织广大青年进行了家政服务培训,组织青年示范户对重点推广的农业科技新品种、生产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建立小马
滩村、沙土村、玉蟾村等科技项目示范推广基地。农村青年许世平、张军、徐泽平,返乡青年朱瑞忠等,都在就业创业服务站的帮助下,立足农村,发展并壮大了自己的产业。
三、探索外出务工团员青年服务、管理新模式 福集镇团委开展了外出团员摸底调查、建立台账,对446名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进行了登记造册,开通了QQ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平台了解外出务工团员青年的情况,和外出团员青年交流联系,为下一步建立流动团支部做好准备工作,以方面外出团员的管理,同时增加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扩大工作覆盖面,力争团组织的设置跟着青年走,真正实现组织覆盖和活动覆盖。2011年下半年,福集镇团委将在外出务工团员相对较多的地方探索建立1个流动团支部。
(四)拓宽思路,不断延伸工作手臂,推进团建创新工作取得新进展。
统筹辖区非公经济团组织,完善镇卫生院、镇机关、大学生村官、社区等团支部建设,有效覆盖全镇团员青年,为“城乡一体化团建”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丰富拓展团员青年,特别是外来流动青年的政治文化生活、稳定外来青年队伍、促进地区人口管理。同时,加强与泸县二中、自强学校、金银学校等所辖学校的联系,共同开展座谈研讨、文艺演出、志愿服务活动、法律宣传咨询活动、“一助一”互助活动等,进一步扩大团组织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总结2
突泉镇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健全全镇基层团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团组织的职能,改变基层团组织的薄弱现状,进一步拓宽基层团组织联系青年和整合资源的渠道,促使基层团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突泉镇多措并举,创新团组织格局,全力服务全镇团员青年。
一、调整充实镇团委工作力量
7月14 日,突泉镇召开了团委格局创新选举大会。突泉镇机关团支部团员、村居团支部书记、青年志愿者、青年致富能人等80名团员青年参加了此次大会,大会围绕团组织格局创新,目的是将一批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热心共青团工作的优秀青年选拔出来,吸纳到基层共青团组织中,本次大会在镇党政领导班子中推选出了一名年轻成员兼任团委书记,团委副书记3名,委员15名。将镇团委从“光杆司令”向“集团作战”转变,班子战斗力明显增强。一是团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明显降低。调整后,班子平均年龄为27岁。二是团委班子成员学历普遍提高。调整后,镇团委的学历结构中,大专学历人数达70%以上。三是团委班子成员代表性增强,编制外人员明显增加。调整后,团委副书记中编制内人员比重明显下降,委员范围延伸到大学生村官、社区民生志愿者、派出所民警、青年致富能人、教师、青年社团负责人等各类优秀青年,有效扩大了团组织的覆盖面与影响力。
二、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一)建立党建带团建机制,将团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 规划。突泉镇为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与团组织合力落实工作责任,定期召开党委会议,研究解决各级党组织及团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镇党委加强对团委的领导和指导,定期研究和制定党建工作和团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坚持把团建融入党建工作总体规划、总体部署,切实做到党建、团建工作同研究、同布置、同考核、同评比。在党建带团建工作中实现“五衔接”,即实现团的思想教育工作同党的思想教育相衔接、团员队伍建设与党员队伍建设相衔接、团干部队伍建设与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相衔接、团的阵地建设与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相衔接、团建与党建的目标考核体系相衔接。利用各村党支部远程教育网络,抓紧抓好组织党员、团员进行党团知识的学习。
(二)建立团员青年引导培训机制。镇团委正确归纳青年群体的思想意识关键点和困惑点,大力开展政策宣讲活动和团员青年学习培训活动,一是组织就业技能培训,组织创业技能培训,提供创业项目和信息服务,开展创业指导服务,向广大青年发放《突泉青年创业倡议书》500余份;二是引导青年发展现代农业,组织农村青年农业科技培训,引导农村青年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创建农村青年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现已建成城郊村青年设施农业园区、新生村绿源葡萄生产合作社和杜祥禽类养殖小区三个示范基地;三是组织鼓励团员青年积极参与青年志愿活动,引导团员青年参与志愿工作,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四是组织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和团干部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不断增强广大团员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
(三)建立联系青年、整合社会资源的机制。组织格局创新活动的开展,使团干部的配置多元化,团委的代表性广泛化,团组织的覆盖全面化。这些变化促使团组织与青年联系渠道更加多元化、灵活化和畅通化。以往镇团委和各村青年联系主要依靠文件传达,村干部转达等方式。模式单一且单向,使团委成了闭门组织,沟通效果不佳。通过组织创新,各行代表进入了团委班子,党、团会议制度化,实现了“政策精神直达各村,青年需求直达政府,进展效果实时反馈”的互动沟通模式。
在开展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前,镇团委所能利用的资源十分有限,来源也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党政支持。创新后,镇团委整合资源状况大大改观。一是争取党政支持。创新工作后,团委班子人员增加、力量增强、活动增多,党政也更加重视团的工作,普遍给予了更多的支持。二是整合社会资源。镇团委班子成员将在本职工作中积累的社会资源转化为共青团的工作资源,增强了镇团委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三是发挥镇团委班子成员的自身能力特长。新选配的兼职团干部都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展团的工作。
三、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
突泉镇团委在团组织格局创新中领导有力,宣传动员到位,依法操作规范,组织协调有序,极大得激发了基层广大团员青年对团组织的热情,对下一步基层团建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创新格局以来,加强了团委工作力度,拓宽了团委联系青年的渠道,加大了帮助青年创业服务力度,组织 农村青年积极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开展创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村青年提高致富本领和就业技能。以活动为载体,丰富广大青年的文化生活,倡导文明新风,推动广大青年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团员青年的文化生活。加大对青年先进典型的培养宣传力度,发现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青年致富能人等先进典型,宣传好经验、做法,带动了广大青年投身到我镇经济社会建设中来。
此次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我们在形式上和实效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团的基层工作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青年流动性增加,组织稳定性不强。很容易形成有组织、无团员和有团员、无组织的空壳现象。二是团组织经费保障力度不够。出现了有支部、无活动,有活动、无实效的情况。三是对编制外团干部管理存在一定难度。
针对以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加以解决,以保障乡镇团组织格局创新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保持基层团组织的先进性。一是不断整合社会资源,搭建活动平台,深入开展共青团各项品牌工作。同时,加大宣传和沟通协调力度,积极争取党政领导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从而让基层团组织更有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让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更有影响力、辐射力、说服力。二是开展培训,指导新选配干部工作。为解决新选配的团干部对团的工作业务不熟悉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推动各地加强对基层团干部的培训。同时,挖掘工作典型案例,为各村居团干部提供有效指导。三是加大对编外团干部服务青年思想的传导,从思想上巩固他们服务青年、管理青年的信念,不断扩 大团组织和团干部的正面影响力,加强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吸引力,从而增强团干部的团组织归属感和荣誉感。四是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团干部激励机制,实现精神上表彰,物质上奖励,社会上赞誉等方式,尽可能为其提供创业优惠、政策倾斜和畅通的渠道,帮助编制外团干部发展个人事业,加强编制外团干部队伍的稳定性。
突泉镇团委 2011年11月19
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总结3
天宫殿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总结
天宫殿街道团工委在北部新区团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深入开展了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以加强基层团的组织建设为重点,全面完成了上级和本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团的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我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总结向北部新区团工委汇报以下:
一、加强领导,确保进度。四月初,天宫殿街道团工委成立专门工作组,立即开展摸排调查,及时掌握各企业团员和青年人数、分布情况,为做好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作好铺垫。同时,速制定工作方案,街道、社区、企业落实专人开展专兼职团干部选配和调整工作。充分认识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广泛宣传,稳步推进。充分利用街道、社区、企业的网站、宣传栏、LED、QQ群等作为宣传媒介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并得到来自教师、户籍民警、工商税务、非公有制企业等多方支持。于五月底,基本完成团工委领导班子调整、委员的增配工作。
三、严格程序,确定人选。在人选推荐环节坚持组织推荐、民主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9位候选人中有2人来自组织推荐,3人来自民主推荐,4人来自个人自荐。对纳入候选人范围的人选,街道深入所在人企业单位进行资格考察审核,经大会同意9位候选人均成为团工委班子成员,并在所在单位进行为期一周公示。
四、增配合理,平均分布。由1位团工委书记与9位委员构成了体制内与体制外相结合的新团工委班子。28岁以上5人,28岁以下5人,平均年龄30岁;研究生学历3人,本科学历6人,大专学历1人;其中4人来自地方事业编制人员,3人来自辖区学校老师,2人来自非公有制企业,1人来自辖区居民。
五、设计内容,因地制宜。围绕党政中心任务,确立街道团工委的功能定位和工作方向,打造特色团建品牌、服务青年就业创业、夯实非公团建基础等团建工作内容,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作用。一是通过网络,由来自不同领域的委员联系周围青年,拓宽团组织联系青年和整合资源的渠道。二是通过委员们在不同领域的示范影响力,加强与青年的情感沟通和有效服务。三是多方组织活动,调动青年积极性,增强青年活力。
六、建立机制,发挥作用。为确保作用发挥,全面促进团组织工作,街道团工委还将重点探索建立四项工作运行机制:即分工协作机制、分片联系青年机制、团干部退出流动机制、团干部评价考核机制。通过这四项机制,激发团干部工作热情,搭建好工作平台,使他们在各自的职业领域、专业领域能够更好展现才华、取得成就、实现价值。
七、存在问题
1.团的组织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团队活力,开展团的活动缺乏创新性。
2.团的工作缺乏有效支撑。基层团组织活动经费严重缺乏,致使有些活动不能有效顺利的开展。
3.人员力量不足、时间紧、任务重。从摸排准备阶段到领导班子调整完成只有两个月时间,街道团工委现只有一名兼职书记,时间和精力分配难、担子重。
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总结3篇 社区团组织工作总结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