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初二物理会考重点知识点总结3篇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供大家品鉴。
初二物理会考重点知识点总结1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
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
一、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
1、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
2、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
3、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
4、白气是水蒸汽与冷液化而成的
初二物理会考重点知识点总结2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初二物理会考重点知识点总结 1.电能的计量 电能单位是焦耳(J),生活常用千瓦时(KWh)。 电能表测耗电能,用电等于计数差。 1度=1KWh=3.6×106J 600r/KWh表示 每耗一度电。转盘转600圈。 转盘转n圈,耗电n/600KWh. 2.电功率 消耗电能的快慢,电功率用P表示。 1秒之内耗电能,叫这电器电功率。 P等电能除时间P=u/t,电压电流两相乘P=UI. 功率单位是瓦特,1(W)等1伏安,1W=1VA. 已知p、t求耗能,W等于p乘t. 3.电功率计算 电灯电器有标志,额定电压(U0)额功率(P0)。 正常发光用电流,I等P0除U0.I=P0/U0. 电压改变功率变,其中电阻是不变。 遇见电器求电阻,R等U2除以P,R=U2/P. 4.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说热量,三个因素有关联。 电流平方是关键,乘上电阻和时间。 热量单位是焦耳,损耗能量常用此。 5.保险丝 铅锑合金保险丝,电阻较大熔点低。 过粗烧线不保险,过细电路常断电。 选择合适保险丝,千万别用铁铜丝。 初二物理会考重点知识点总结3篇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相关文章: ★ 初二物理教学工作总结范文5篇 初二物理教学工作总结范文课件 ★ 七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3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 初一下册地理必考重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2篇 七年级下册地理湘教版期中卷2022 ★ 初二英语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英语重要知识点2篇 八年级上册英语的知识点归纳 ★ 初二物理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文3篇(初中物理教师个人提高计划) ★ 初二物理教师个人教学总结7篇 初中物理教师年度工作总结 个人 ★ 初二物理教师心得体会最新3篇(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总结) ★ 安徽马鞍山寒假高考数学全科重点快速提分班师资力量如何?学大教育:高考数学重点知识点2篇 ★ 新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教学总结3篇 初二物理人教知识点总结初二物理会考重点知识点总结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