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的教案3篇(草船借箭教案总结怎么写)

时间:2022-12-14 08:33:06 工作总结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的教案3篇(草船借箭教案总结怎么写),供大家参阅。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的教案3篇(草船借箭教案总结怎么写)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课的情节,使学生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认识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须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领会事件的本质意义。

  3.学习本课“妒、督、鲁”等ll个生字,以及妒忌、商议、推却、探听等8个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会用“推却、轻易”造句。

  4.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根据《三国演义》的有关章节改写的故事。(出示课题后齐读)

  2、简介背景:东汉末年,即1700多年前,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曹操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也就是在赤壁之战之前发生的。

  3、从《草船借箭》这个课题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

  如:怎样借?为什么能借到?

  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2)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诸葛亮接受了这个任务,并保证三天造好。

  第二段(3~5)讲周瑜不给造箭材料,进一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不要造箭材料,巧妙地做好借箭准备。

  第三段(6~9)讲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第四段(10)讲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神机妙算,自叹不如。

  学生归纳之后,教者充分肯定,并且相机指出:这是按照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的顺序写的。

  二、学习第一段。

  师:初读了课文,大家看出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设计陷害他。第二自然段是一段精彩的对白。我读提示语,一、二组读周瑜的话,三、四组读诸葛亮的话。想一想: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周瑜和诸葛亮分别是个什么样的人?

  师:这一段对话的提示语太单调,怎么总是“周瑜问,周瑜说”呢? 我们学过的提示语中,常常有恰当地描写说话人的动作、神态等的语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物的个性特点。只是本文是由古文翻译过来的,古人写文章用提示语一般很简洁,“某人曰”就好了。那好,我们接下去就来通过人物对话的朗读和揣摩,给文中提示语加一个确切的表示人物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词语,再读读这句话,更深地体会人物的个性特征.

  小结:这一段的语言交锋,句句紧扣,可画出两个人鲜明的性格特点。周瑜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表现了他心胸狭窄,凶狠狡诈。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一段,分析诸葛亮周瑜的几轮对话,感知周瑜妒忌甚至要加害诸葛亮的表现。

  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状况。

  教学重、难点:

  分析对话,体会文中周瑜、诸葛亮的人物特点,感知周瑜的妒忌之心。

  教学准备:

(三国演义)草船借箭部分影像资料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

  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

  2、朗读课文,检查课文分段情况。

(1、2自然段) (3—5自然段) (6—9自然段) (10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找出第一段中你最喜欢的句子。

(1)领悟“妒忌”。什么叫“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2)、观看(三国演义)草船借箭周瑜与诸葛亮对话部分影像资料。

  2、齐读第二自然段,提问:从第二自然段的人物对话中我们能看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吗?

(1)、学生分为两组,分角色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师读旁白。

(2)、学生3人一组,分角色读课文,并记录共有几轮对话,为每一轮对话编上序号。

  3、周瑜和诸葛亮共有六轮对话,让我们再来看看,周瑜在与诸葛亮对话时,心中是怎么想的?

  三、小结。

  周瑜想害诸葛亮,诸葛亮也立下了军令状,那么事情又会怎么发展了?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的教案3

  教学要求:

  1.理清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诸葛亮能如期交箭的原因,从而了解他的才能。

  2.能简要地根据板书概括全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课文的第三段是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及教学软件、幻灯机及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草船借箭的大概情况,知道这个故事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诸葛亮。今天,我们要深入学习课文,弄清草船借箭的真正起因,了解诸葛亮的才干具体体现在哪里?

  二、新授

  一学习一、二段

  1.幻灯出示三个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轻声朗读一、二段课文。

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原因是什么?

②为什么要赶造十万枝箭?

③诸葛亮为什么答应三天造十万枝箭?找出反映诸葛亮胸有成竹的词语。

  2.读后讨论。

  3.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式说说周瑜是怎样设计陷害诸葛亮的?

  4.分角色读周瑜与诸葛良亮的对话。

  二学习第三段

  诸葛亮顾全大局,答应赶造十万枝箭。在鲁肃的帮助下,作好了草船借箭的准备。诸葛亮是如何利用草船借箭的呢?

  1.指名分节朗读,并概括每段意思。(板书)

  2.读了这一段,你觉得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出示卡片)

(神机妙算、识天气、懂地理、知己知彼)

  3.默读课文,划出表现以上几点的语句,

  4.读后交流。

  教师相机出示7、8小节,划出有关语句。

  5.齐读7、8小节

  电脑显示:船一字儿摆开受箭的情形,帮助学生理解诸葛亮计算的准确与计谋的绝妙。

  6.引读第9小节

  三学习第四段

  教师读第10节,学生齐读周瑜的话。

  1.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呢?

  2.朗读全文,体会诸葛亮的杰出才干。

  三、总结全文

  这堂课我们通过讨论,懂得了草船借箭的真正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而诸葛亮神机妙算,根据天气、地理、人的性格决定借箭的策略,最后取得了成功,周瑜只能自叹不如,这是草船借箭的结果。同时我们还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了诸葛亮的杰出才干。他是个顾全大局、胸怀宽广的人。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的教案3篇(草船借箭教案总结怎么写)相关文章:

《草船借箭》读书笔记作文3篇(草船借箭读后感写作文)

《草船借箭》读书笔记心得领悟3篇 草船借箭读书笔记读后感

《草船借箭》的读后感左右3篇 关于《草船借箭》的读后感

《草船借箭》课文读后感优秀3篇 课文草船借箭的读后感

读《草船借箭》学生个人有感心得3篇(草船借箭读书心得)

最新《草船借箭》读后感心得3篇(《草船借箭》读后感联系生活)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12篇(草船借箭教学反思第一课时)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12篇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方案

《草船借箭》读后感12篇(读《草船借箭》有感 读后感)

《草船借箭》读后感12篇 写《草船借箭》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