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新农村工作总结15篇 农村工作三年总结,供大家参考。
新农村工作总结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根据《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指导员考核办法》的要求,现结合我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工作实际,特对近一年来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派出单位基本情况
县发展和改革局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现有干部职工18人,其中,中共党员7名。在推进新村建设工作中,我局本着“队员当代表,单位作后盾,领导负总责”的原则,把派驻村的帮扶工作纳入本单位的议事日程。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201X年我局的扶贫挂钩点和新农村建设驻村点在乡村委会。年内派出局办公室曹新德同志为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近半年来,我局对派出的新农村工作指导员在工作上、生活上给予大力关心和支持。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我局直接拨款5000元,帮助和支持村委会的新农村建设。
二、挂钩联系村委会基本情况。
村委会地处乡北边,距乡政府政府所在地7。00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32公里。东邻大兴镇,南邻村委会,西邻长坪村委会,北邻红桥乡。辖哨山、核桃树等13个自然村。现有农户455户,有乡村人口1991人,其中农业人口1948人,劳动力75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23人。全村国土面积74。62平方公里,海拔2450。00米,年平均气温13。50℃,年降水量900。00毫米,适合种植洋芋、荞麦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467。00亩,人均耕地1。2亩,林地93675。00亩。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三、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
为推进村委会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我局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新农村建设要求,认真履行新农村派出单位职责,督促派出指导员的工作。单位领导及派出新农村指导员积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驻村委会13个村民小组的发展状况,立足村委会发展实际,认真分析村委会建设新农村的优、劣势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协助和配合村委会抓好“三农”工作。我局通过指导、协助、参与“两委”换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抗旱救灾、护林防火等各项新农村建设工作,力所能及地帮助村委会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稳步推进了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积极参与、指导村委会“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制定措施,加以解决,限度地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使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
二是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抗旱救灾工作动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积极投入抗旱救灾,全力以赴抗大旱保民生。。
三是组织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修缮水沟、道路等基础设施,确保农作物能够充分灌溉,道路能够畅通无阻。
四是邀请相关农科人员,积极组织开展林果、药材科技培训,提高村民发展经济作物的科技含量,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五是投入5000万元,积极帮助开展村委会各项工作,间接推进了201X年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六是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工作及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进展顺利,社区治安有序,无超生行为。
三、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一年来,村委会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尽管取得的一些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突出表现在:一是由于今年我县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人力、物力、财力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二是发改局人员编制少,各项事务繁多,对新农村建设的人力、物力相对投入不足;三是需建设完善的道路、沟渠、垃圾处理池、村民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多,资金缺口大,特别表现为山区水利基础设施差,大部分山地靠雨季时节耕种,广种薄收。
四、下半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打算
今后在推进村委会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将按照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提出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进一步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方式:
一是进一步督促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履行好职责。
二是做好各项协调工作,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三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群众发展经济作物的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四是协助驻村“两委”班子,积极协调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经费。
五是稳步推进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新农村工作总结2
今年五月以来,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县委新农村现场推进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地调查研究,制定了社区新农村建设实施,在宣传发动上突出了广泛性,在安排部署上突出了整体性,在结合实际上突出了针对性,在形式载体上突出了创造性,在狠抓落实上突出了实效性,创新领导机制,找准工作切入点,全面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
一、基本情况
社区位于--中心城镇西北边,辖区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有-个居民小组,总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城镇人口----人。社区党总支下设-个党支部,党员--名。社区充分发挥资源丰富、工业基础条件较好的优势,组建了龙头企业,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兴办了集体、个私企业,使社区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xx年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达----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领导方式,形成强大的合力
为充分发挥乡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企业的支撑作用、乡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社区的主体作用,成立了由乡、社区、企业三方组成的领导小组,组长由乡党委书记亲自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住房新型化、社会和谐化四个工作组和督查组。各组制定完善了近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目标任务。领导小组每周五定期到社区召开专题例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合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快速有序地向前推进。
(二)深入广泛地宣传,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
我们从两个方面开展宣传工作:一是组织社区和居民小组干部深入农户,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特别是仔细讲明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群众谋利益,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使群众尽快过上小康生活。二是社区党总支利用广播,由总支书记和其他干部反复宣讲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目的和意义。通过宣传,提高了群众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组建龙头企业,拉动社区经济发展
为拉动社区经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由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社区依托企业,利用地处中心城镇边,有丰富的水泥配料资源等优势,组建了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下设“农业产业发展部”、“社区工业发展部”、“矿产资源开发部”、“劳务输出服务部”。“农业产业发展部”负责外联商家、内联农户,组织农户为商家生产订单蔬菜、生猪等农产品,并搞好技术服务,培育主导产业之外的新兴支柱产业。“社区工业发展部”负责租赁企业生产线进行半成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部”负责向企业直接供给原料,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劳务输出服务部”负责对到企业打工的人员进行思想素质、业务技能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培训,进行相应的管理。今年龙头企业预计实现产值----万元,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万元,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元。
(四)科学制定规划,全面组织实施
1、农村工业化建设步伐加快。依托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发展配套工业,签订了《劳务承包和租赁意向协议书》,进行了生产加工,招聘了---名剩余劳动力,聘请了专家对新聘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掌握技术要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组织生产。截止现在,劳务经济已达--万元,增加集体收入-万元。矿产资源部每月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元。
2、农业产业化建设进展顺利。按照“产业拉动、龙头带动”的思路,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加强实用技术推广,以经济作物种植、生猪养殖为重点,增加农民收入。按照“总支+协会”的模式组织生产经营,组建了蔬菜、养殖等协会,积极为农户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现产值----万元,使农户人均比去年增收230元。
3、住房新型化建设稳步推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加大旧村改造力度,稳步推进新区建设。投资-万元,完成了三个居民小组新区规划,制定了新区建设方案,优先安排住房紧张急需建房和有住房但愿到新区建设而且愿意拆旧建新的群众建房,现已办好了新区建设土地使用的有关手续。
4、社会和谐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建起了文体活动中心,组建起了宣传、科技、法制、文艺四支队伍,有地开展了活动;成立了社区警务室、综治办、人民调解委员会,全面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实行“三务”公开,召开“三务”质询听证会,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截止现在,民间纠纷调解率、治安满意率均达95%以上。
三、取得的经验
一是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充分发挥了乡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企业的支撑作用、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社区的主体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二是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组建龙头企业,拉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三是不断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始终把解决“有人办事”作为解决“有钱办事”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到“三村四化”建设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因素。四是不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赢得各级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为新农村建设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动力,是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半年的实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二是“四化”工作发展不平衡,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建设相对较快,社会和谐化建设初见成效,住房新型化建设由于受土地政策和资金的制约,发展相对较慢,规划实施的部分建设工程难以按期启动。三是农民群众的整体生产水平不高,质量意识、商品意识薄弱,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各类专业协会工作运转困难。四是社区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投入困难,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五、下步工作
1、结合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把新农村建设与平安村(社区)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真正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实践中。
2、扎实抓好“三个工程”,即抓好“班子工程”,建设开拓务实、团结协作、勤政为民、充满活力的“两委”班子,不断增强班子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抓好“载体工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抓好“保障工程”,引导、支持村(社区)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以集体经济为支撑,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建设进程,加快“四化”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原创文章,尽在网络络网。 3、要切实发挥好“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部门积极配合、村(社区)干部群众主动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强化协调,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新农村工作总结3
20xx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按照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精心部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对前几年的161个新农村建设点在产业发展、环境卫生管理、公共设施维护等长效管理机制上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今年全镇投入资金780多万元,投工投劳7380个。拆除“空心房”、破旧房、露天简易厕所386间,17450平方米;农户改水率达90%、改厕率达95%;建垃圾池和垃圾屋25个,清理垃圾、污泥2660吨;修建村民活动休闲广场6个,村门头、八角凉亭、萄葡架长廊各5处。种植各种风景树、果树16862棵,绿化活动场所面积13160平方米。通过整治,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村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新农村建设工作得到上级充分肯定,群众普遍赞誉。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理清思路,科学谋划布好局
1.精心部署起好步。
一是在领会精神上下功夫。精心组织镇、村、组三级干部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找准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二是在工作部署上下功夫。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落实了责任要求;
三是在深入调研上下功夫。镇党委、政府领导和新村办干部深入村组进行调研,掌握各点基本情况,并根据各地实际,制定出各点具体实施方案。
2.依托优势选好点。我们选点布局时,特别注重发挥三方面优势。
一是经济优势。对村组经济实力相对发达,具备支持新农村建设条件的自然村,作为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来抓;
二是群众优势。选择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认识较高,建设自己家园愿望比较迫切,群众基础较为深厚的自然村,分批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三是生态优势。对一些山水资源丰富、产业特色突出、生态优势明显的自然村重点列入示范点。通过引导扶持和规划建设,形成了一个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新农村建设发展格局,取得良好效果。
二、多措并举,真抓实干建新村
1.强化宣传发动。
一是舆论宣传造声势。通过召开多层次动员会,进村入户宣讲,出黑板报,印发致外出务工农民一封信等形式,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内涵,使农民群众真正明白自己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二是参加学习转观念。一方面,采取“外学经验,内学先进”的做法,组织镇、村、组干部到其他乡镇示范点学习参观,今年多次组织相关村到浙江等村参观学习,让他们看到了差距,学到了经验。同时在本镇示范点中,对工作进度快,效果明显的店前中心村、仙里新基等示范点,分别召开了现场观摩会,学习好点的一些做法。另一方面,着重抓好各层次人员的培训。
三是干部带头树形象。我们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带头出资出劳,带头拆除自家门前的违章建筑,带头清除门前垃圾,带头维护新农村建设成果。
2.资金扶持驱动。一是根据进度拨款,发挥引导作用。镇新村办根据各示范点的工作进展情况划拨扶持资金。进度快的,扶持资金到位快;慢的点,暂不予拨付,以此促进各点加快各项工程建设步伐。
二是激发农民热情,发挥主体作用。凡集体经济比较好的村,从集体收入中列支专项资金用于建设;对集体收入较差的村,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由农民投工投劳或捐款。
三是动员社会帮扶,发挥共建作用。要加强与挂点帮扶单位的沟通,争取挂点帮扶单位的资金支持;加强宣传发动,积极争取本村能人志士、企业等社会扶助资金用于试点村建设。
3.典型引路带动。我镇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按照三种类型规划建设。
一是整村新建型,突出一个“新”字。店前中心村,就是一个规划设计高起点全新的农村建设点,如今该自然村生活设施齐全,自来水、卫生厕一应俱全,有线电视、电话基本普及,生活环境犹如区城社区;
二是旧村改造型,突出一个“洁”字。桥南荷塘自然村在原旧破村基础上进行全面改造整治,如今生活环境干净整洁,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三是生态园林型;突出一个“绿”字。仙里新基自然村通过村庄整治,村庄绿树掩映,风景怡人,村民安居乐业。
4.行政强势推动。我们把新农村建设成效作为检验镇、村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通过强有力的推动,确保了三个到位。
一是责任到位。实行镇领导挂点、驻村干部驻点指导工作责任制。每个建设点安排一名班子成员,一个驻村干部包村指导。
二是督导到位。实行每半月检查调度,每月评比通报制度。镇新村办坚持定期检查、随机抽查、评比排位,并在全镇进行通报。
三是考核到位。镇党委、政府把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工作目标考评方案,实行百分制单独考评,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行政村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完不成工作目标任务的村年终考核不得评先。
三、注重实效,整体推进促发展
1.严把资金管理和使用关。镇新村办对新农村建设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做到“一明确、一规范、一公开”:
一是明确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
二是规范了资金管理帐目,规定每笔资金由新村办按工程进度进行拨付,每张票据村理事会成员签字、审核。
三是对新农村建设所有资金实行全面公开,接受村民审核、监督。由于对新农村建设资金的严格管理和合理使用,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信任,群众放了心、理事会也放了心。
2.因地制宜壮大新产业。我镇把具有比较优势的石料、竹业、苗木花卉确定为农业主导产业,着力完善了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了促进产业发展壮大的扶持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乌石村的生猪,店前的民宿、万福村果园和甘舍村的苗木花卉产业逐成规模。
四、招商产业情况
(1)溪霞镇主要招商产业项目
近年来,溪霞镇大力招商引资,共打造13个招商产业项目,引入社会资本达5.3亿元。包含店前几度溪舍民宿、店前火车餐厅、溪霞玫瑰花谷、品尚生态农业园、怪石岭生态公园、江西绿丰生态农业园有限公司、南昌市万福园实业有限公司、南昌五星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南昌市绿云涧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江西耸高岭实业有限公司、新建县兴乐种植专业合作社、南昌市溪霞小溪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仙里新支精品村“忘忧”民宿产业等。
(2)现代农业园招商产业项目
在市、区两级高位推动下,按照基础设施先行、招商同步的原则,经过三年建设,精品农业展示区范围内31条道路(约15公里)全面贯通,水网、林网、西北大门综合体、停车场、绿谷主题广场等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完工。招商产业项目全面招商结束,共打造21个招商产业项目,引入社会资本超30亿元。
(3)溪霞镇特色产业企业经营情况
区域内特色产业企业总收入达26543万元。(江西绿丰生态农业园有限公司3820万元、南昌市万福园实业有限公司1865万元、南昌市溪霞风景旅游管理实业有限公司5945万元、江西恒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4373万、新建县兴乐种植合作社472万元、江西耸高岭实业有限公司262万元、南昌市新建区顺康家庭农场36万元、江西品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70万元、南昌五星粮油食品有限公司9122万元、南昌三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54万元、南昌市文盛家庭农场324万元)
(4)现代农业园特色产业企业经营情况
江西铭宸智慧农业科技产业园项目属园区特色产业发展典型项目,项目由江西铭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致力于打造集高科技研发中心、物联网管理平台、荷兰模式种植、管式/机器人栽培、高科技育苗研发中心、种子培育研发中心、智能生态餐厅、农产品检测中心、农产品拍卖中心、展示中心、电商中心等于一体的现代高科技农业园区;建设世界一流、全国第一高标准、节能、智能温室大棚。铭宸智慧农业科技产业园精品区、带动区和辐射区生产的果蔬品种主要有彩椒、黄瓜、番茄、苦瓜、西蓝花等10多个品种,预计年产量达1.8亿公斤。据估算,该产业园年果蔬产值可达26亿元,实现利润2.6亿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项目建成运营后,将全面开放接待入园游客,促进休闲旅游业发展,提升现代农业品牌,拉动区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政府、农民、游客及开发者、经营者五方共赢。该项目还将围绕产业脱贫攻坚,重点实施“百千万”工程,即建立100个蔬菜产业合作社,帮带1000户贫困户、使每家贫困户收入增加10000元,为早日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发挥积极作用。
3.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建设成果。投资20多万元改造了垃圾压缩中转站,并更换了垃圾清运车,对环卫保洁人员镇财政予以补助,全镇有15个行政村均做到有专门的垃圾池,垃圾定点堆放;有垃圾车100余台和125人的专门保洁队伍,卫生定期清扫,垃圾及时清运处理,卫生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
(1)、文化活动多姿多彩。20xx年举办过“南昌绿谷溪霞田园喜乐汇”一系列活动,20xx年是“江西省第四届花卉园艺交易博览会”的主会场,20xx年还成功举办了“新支忘忧村悦心交友活动”、“七夕,我在怪石岭遇见你”、“团圆中秋节·浓情怪石岭”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全面提升了溪霞旅游特色小镇的品牌效应,20xx年以来,共接待游客9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达7250万元。
(2)、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扩大葡萄、草莓、火龙果、蓝莓、西梅、黄桃、苗木、油茶、无花果九大种植基地建设,扶持发展绿丰生态园、兴乐苗圃、万福园和桃花山庄的投资开发,区域内已培植壮大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3个,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7个,还成功举办了全国农业农村计划财务工作会议,进一步推进了全镇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区招商已落地农业项目19个,其中“江西省现代农业博览园”、“南昌赣鄱(溪霞)珍奇植物园”两个项目,开创了江西省农业PPP项目先例,引入社会资本投资约9亿元,同时获得了省发改委200万元奖励及省农业厅1000万元智慧农业项目扶持资金。
(3)、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店前村于20xx年被列入全国村庄规划示范村、石咀村20xx年被列入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镇118个村庄实现了新农村建设全覆盖。近两年共绿化村庄56个,绿化道62公里。还创建了4个省级生态村、11个市级生态村,今年正在创建全国生态乡镇,同时,实施了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工程,重点对溪霞水库周边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在申家、赤海、石咀实施了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工程,关闭了镇范围内的三个采石场、粘土矿的开采、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还在溪霞水库流域范围实施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溪霞集镇街道提升改造成效明显,中西合璧、商贸繁荣的特色小镇红盖头已掀开;店前古驿风情村、仙里新支民宿村全面建成,环境优雅,韵味古朴,面貌一新。
(4)、公共服务更加完善。随着特色小镇的不断建设,20xx年,溪霞镇在全镇16所中小学大力开展校园建筑、景观、绿化建设,打造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大力促进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在学生和教职工中间,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规范,提高师生的凝聚力、创造力。本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和“热情周到服务于民”的原则,溪霞镇加强了卫生院、民政所、供电所、社保所、农医所等15个站所办公场所建设和设备的购置,对工作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为城乡居民提供医疗、医保、社保、婚姻、优生优育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周到细致的服务,解决了居民的后顾之忧;新增农技服务中心、土地交易中心、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司法调解中心、公共资源交易站等机构,为居民在生产、生活方面提供及时、必要的帮助;还配套有3个直销网店和1个电商服务点,居民不出家门就可以购物了。经过多年建设发展,溪霞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服务体系已经日臻完善。
(5)、体制机制更加优化。溪霞镇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劳动力就业指导中心、农技服务中心、土地交易中心等机构,通过市场来配置土地、资金、资产劳动力、技术人才等资源,进行了市场配置机制的创新;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并主动为个体私营户融资、信贷牵线搭桥,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做大做强,进行了政府扶持机制的创新;为企业的发展、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一站式”服务,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进行了政府职能转变机制的创新。溪霞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强劲有力,已经跨入全区一流强镇行列。
一年来,我镇新农村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先进乡镇比较,与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当前仍存在资金紧张,力量不足,各村进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集中力量,加大投入、精心组织、高标准,严要求,把我镇新农村建设在20xx年度推向新的高潮。
新农村工作总结4
根据省、市、区关于做好20xx年度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相关要求,结合灾后重建工作,我乡积极推动全乡新农村建设步伐,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 基本情况
前进乡位于XX市名山区东南面,东连丹棱,西接洪雅。距县城15公里,属山区乡镇。全乡有12个行政村,一个居民委员会,93个合作社,人口约1.5万。幅员面积34.7平方公里。辖区内主要以茶叶、林业、养殖业和传统种植业为主,属典型的农业乡镇。结合灾后重建工作,乡党委、政府经过调查摸底和广泛征求农户意愿,综合考虑交通环境、地质灾害、产业发展以及成康铁路建设等因素,规划和实施“1+4+7”(“1”:即回龙场镇新村聚居点,“4”:即清河、楠水、新市、凤凰等4个新村聚居点,“7”:即苏山、两河、双合5社、双合6社、泉水3社、泉水5社、尖峰等7个新村相对集中点)灾后新村建设格局,集中入住重建农户432户。
二、 建设进度
加快新村点建设,截止10月,新村聚居点和相对集中点已有415户农房完工,完工率达96%,剩余农房建设将在12月前全部完工。完善新村配套基础设施,全乡12新村聚居点和相对集中点有10个点基础实施已开工在建,其中两河村和尖峰村集中点配套基础设施全部完工。
三、 取得的成效
1、 村庄风貌基本显现
各新村建设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貌、统一实施”的方式,统一建成具有川西民居风格的生态庭院。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因地制宜打造“微田园”,目前,楠水新村拟创建“美丽新村”。新村内农户的水电设施得到改善,自我管理意识得以加强,初步形成了环境优美舒适,文化特色鲜明的宜居新村。
2、 主导产业发展
结合扶贫开发、“茶加贵”项目实施,鼓励农户发展茶叶、经济林木和名贵药材种植,多渠道拓宽了群众增收途径。目前,全乡投产茶园面积16608亩(其中今年新增茶园20xx余亩),经济林木3500亩,金银花12亩。大力引导农户种植草莓、枇杷等名贵水果,打造生态水果采摘体验园,助推乡村旅游发展,目前,已发展草莓种植近30亩,规划枇杷生态种植基地100余亩。农业产业发展初见成效,既带来了经济效益,又带来了生态效益。近年来改造农村住房的农户逐渐增多,购置车辆、农机、家电的农户也逐渐增多。群众生产生活面貌逐步改观,腰包渐鼓。
3、 基础设施建设
争取200万元扶贫开发资金用于尖峰、泉水和凤凰村的基础设施改善,完成通社道路1500米、田间作业道路3000米、蓄水池6个、错车道9处、道路维修3处、排水沟1200米。投入100万元对清河新村附近清河湖进行集中开发,配套硬化道路、公路桥、溢洪道、排水沟、垂钓台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集休闲、餐饮、娱乐、户外运动为一体的新村聚居点。项目的实施将极大改善我乡贫困村基础设施面貌,解决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4、 公共服务体系
回龙新村、清河新村、楠水新村、新市新村和凤凰新村各争取到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经费5万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类项目、农业生产服务类项目、农村生活服务类项目和农村社会管理类项目的运行维护,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生产环境,培养了村民主动参与社会事务的民主意识。争取到灾后重建项目,建成了前进乡农贸市场,方便了村民的生活。争取灾后重建资金240万元,对尚未进行改造升级的清河、两河、双合、新市、林泉、凤凰9个村村委会活动阵地进行统一高标准规划和建设,配套活动广场、健身器材、绿化以及村卫生室等设施,拟打造成一流的村支两委办公条件和村民娱乐健身环境。
5、 社会服务管理
招聘网格化管理员,对其进行集中培训,明确了管理员职责,提升了其业务水平。目前,全乡12个村和1个居委会全部配备网格化管理员。组织全乡300余名“红袖标”义务巡逻队分片区巡逻,发现不稳定因素及时上报。组织乡民兵预备役进行应急演练,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发挥“大调解”作用,截止10月,全乡共调解矛盾纠纷80余件,夯实了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在村(居)委会悬挂安全宣传横幅,在乡内重点区域张贴安全警示标志,发放防邪宣传材料共计1000余份,加强了群众的安全意识。
6、 农村人居环境
对全乡12个村进行了农村人居环境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地址信息、基本情况、基础设施、公共环境、建设管理及照片信息等6类41项指标,并完成填报《行政村人居环境信息表》,为下一步改善当地人居环境提供了依据。
四、 存在的问题
1、新农村建设财政投入不足。新村建设中土地调整成本较高,欠账较大,上级补助资金远远不够,加之村内的排水沟建设、道路硬化、环境整治、水电设施改善等农户不愿自己出资,完全依靠政府投入,使部分项目推进缓慢。
2、农民的环保和自我管理意识有待提高。部分村庄柴草乱堆、垃圾乱倒、苍蝇乱飞、污水乱流的现象仍然存在,同时,由于在农业生产中不正当使用化肥、农药等,造成了农村环境不同程度的污染。新村内私搭乱建的现象时有发生,村民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主动性不强。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1、继续加快新村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2、加强宣传,提升村民的民主法治意识。
3、大力开展寓教于乐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提高群众幸福生活指数。
4、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新农村工作总结5
根据省委、市委的部署和要求,**县于201X年2月选派了第二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今年,省委、市委分别派驻我县指导员9名、23名。我县根据要求从县级及乡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省、市驻龙单位抽调180名干部(其中县级59名,乡镇级121名)驻村,全县省、市、县、乡(镇)四级共抽派指导员212名,以乡镇为单位组建成新农村建设工作队10支,于今年2月份进驻全县10个乡镇121个建制村。指导员进驻村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工作队管理工作,及时研究部署,扎实抓好各项具体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建立健全机构,强化工作领导。按照省委、市委的相关要求,**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下派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指导员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一是建全机构,加强领导。为切实加强对全县下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指导员的领导,在去年的基础上抽调人员充实了**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10个乡镇建立健全了乡镇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做到了有机构管理、有专人办事。二是理顺关系,明确职责。由县委副书记,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和分管新农村建设的副县长具体分管,三位领导专门听取、研究指导员工作达18次以上;指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以乡镇党委管理为主,相关单位和派出单位协助;县新农办负责省、市级指导员的协助管理和县级指导员的具体管理工作。三是加强管理,提供保障。县委组织部、县新农办具体负责指导员的管理工作,并抽调3名工作人员为工作队办公室兼职人员,负责日常事务,县新农办其他人员在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工作队及指导员的管理服务工作;各乡镇也都配备了1至3人的兼职管理服务人员。四是加强督查,抓好落实。按照县委的要求,县级班子成员、乡镇班子成员都把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和指导员管理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凡与农业农村工作有关,均做到一起部署、一起督促、一起检查、一起落实,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指导员时时有工作任务、处处有工作压力。县委组织部、县新农办定期不定期深入各村看望工作队及指导员,过问他们的工作情况和生活情况,切实加强各项具体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进村指导和检查工作达70多次。同时,坚持每季度组织召开1次的省、市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县驻乡镇工作队队长、副队长座谈会,听取工作队员在基层的工作、生活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安排阶段性工作。
(二)加强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紧紧围绕今年省委、市委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整合全县宣传资源,注重加强与上级媒体的联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精心策划,利用电视、广播、宣传栏、信息,全方位宣传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尤其浓墨重彩宣传新农村指导员在工作中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和新典型,为我县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一是加强培训工作。结合全县农业农村中心工作和产业发展现状,新农村建设试点推进以及其他专项工作的开展,县、乡分别组织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指导员进行业务培训。据统计,全县共召开指导员工作会议38次,其中县级4次,乡镇34次,累计培训指导员980多人次,使指导员熟悉了业务,保证了按时按质按量开展工作。二是重视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新闻媒体、报纸、信息等多种形式报道全县新农村建设及指导员工作共50多条(其中:云南日报2篇,保山日报7篇,**县广播电视台制作了新农村建设的专题片2期,编写信息35篇),从不同角度宣传工作队驻村开展工作情况以及做法、经验,工作总结《201X年度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队办公室工作总结》。
(三)提高管理水平,抓好措施落实。一是落实专项工作经费。在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县委、政府安排了工作队及指导员专项经费25万元,用于解决县级指导员的住勤费、每月一次往返车费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经费。各乡镇也都结合本乡镇实际,安排了一定专项工作经费。二是建立健全制度管理。驻村前,向所有第二批新农村指导员发放了《**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管理办法》和《**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考核办法(试行)》,并进行了学习培训,明确了201X年第二批新农村指导员的职责任务、工作纪律、请销假制度,费用报销、信息编报考核的内容、标准、程序及考核结果的使用等规定和任务。三是制定具体目标任务。研究制定了《**县201X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意见》、《**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工作目标》,明确了指导员的工作任务、内容、目标。
(四)建立激励机制,创新工作方法。为充分发挥我县驻村的省、市、县级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在农村基层工作及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充分调动指导员集思广益为县、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谋思路,加快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县新农办制定了《**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出点子实施方案》,建立和完善了出点子的管理和激励机制,有效的促进新农村指导员为县、乡、村出点子。一是明确点子具体内容。点子紧紧围绕五句话二十字方针,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具体内容包涵基层党建、经济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科技、交通、通信、卫生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各个方面。点子立足实际,着眼长远,从最有利于农民、最需要解决、最有条件解决的问题入手,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二是提出点子形成思路。点子的提出要结合县、乡、村实际,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和乡镇干部、村组干部、党员群众共同探讨研究,思考和观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新气象、新探索和新做法。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县、乡、村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结合实际需要提出具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点子。三是建立点子评比机制。根据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上报提出的点子的思路、内容和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比和筛选,评选出好、较好、一般三个档次的点子。四是建立点子奖励机制。首先,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提出的点子,根据上报情况、评选结果和实施效果,列入201X年度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指导员年终考核及评优的依据。其次,对具有可操作性的点子,将反馈到相关乡镇、村及职能部门,促成组织实施。对评选出好、较好的点子给予一定的奖励。五是建立点子反馈机制。**县新农办对上报来的点子进行组织评选后,评选结果和采用实施的情况,将通过文件的形式向指导员抽派单位、县委县政府和市新农办,进行逐级上报和反馈。截止11月底,共收到指导员出点子180个,已采用51个,拟采用50个,待研究23个,暂不具备条件(或内容不具体)的56个。
新农村工作总结6
XX年,我市农村工作始终坚持以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惠农政策,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使我市农业增产增效取得新成绩,农民持续增收取得新成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农村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极大改善,我市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出难得的良好局面。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要求,以八大建设为重点,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积极统筹城乡发展,通过政策惠农、工业哺农、社会支农、科技兴农,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我市始终把“生产发展”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按照种植业建板块,养殖业建小区,水产业建片带,加工业建园区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持久动力。一是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我市大力开展农业项目建设和劳务经济开发,农民收入有了明显增加,今年农民人平纯收入可达3742元,比上年增加560元,增长17.6%。其中:工资性收入人均可达1893元,增长11.83%;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人均1585元,同比增长23.91%;财产性纯收入人均133.34元,同比增长111.66%;转移性纯收入人均129.68元。二是种植业增产增收。我市积极引导农村闲置土地向种植大户适度流转,目前种植面积达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有1305户,种粮面积达到13.4万亩,占到全市水田面积的22%。种粮大户不断涌现,推动了我市的粮食生产。全年农业总产值完成60.93亿元,同比增长24.1%;粮食总产67万吨,同比增长3.4%;油料总产7.26万吨,同比增长2.1%;麻类总产1.05万吨,同比增长5.7%;水果总产3.07万吨,同比增长22.1%。三是畜禽水产业发展加快。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以争创畜牧水产大市为目标,以配套雨润集团、永大公司生产为重点,通过政府引导、项目推动、示范带动、政策促动,吸引和激发民间资本投入畜牧业,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全年新增45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127个,其中新增万头以上养猪场9个,建成并投产的标准化养猪“150”模式猪舍198栋,还有50栋正在建设中,XX年生猪出栏100万头,比XX年增加了8.7万头。新建万只以上规模化养鸡场58个,其中,10万只以上的养鸡场20个,20万只以上的养鸡场10个,全市年出笼预计可达980万只。全市发展网箱养鳝2万口,全市已发展小龙虾养殖10.57万亩,去年小龙虾产量3万多吨。全市水产面积达62.50万亩,比XX年新增2万亩,完成水产品总产量17.6万吨,总产值17.6亿元,形成了粮食、水产、畜牧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四是农产品加工业得到加强。我市以培育龙头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帮助劲牌酒业、长丰米业、灵溪食品、珍珠果米酒、富川油脂、真有味食品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原材料基地,加快建设劲牌保健酒三期扩建、远东麻纺、宏风饲料二期等重点涉农项目,加强雨润集团3000万只肉鸡屠宰加工项目建设,狠抓设施配套,使我市农产品加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五是农业招商引资取得突破。去年全市重点农业招商引资项目4个,投资总额4亿元,分别是山东永大食品有限公司在大冶还地桥镇秀山村建设年屠宰加工3600万只肉鸭项目,总投资1.5亿元;山东永大食品有限公司在大冶陈贵镇马鞍山建设大型肉鸡种禽场,总投资1.7亿元;武汉邦之德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江北农场建设年产两万吨“肽黄金”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湖北健丰牧业有限公司与黄冈万辰棉业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国际通用包型大型棉花加工厂建设项目,总投资2600万元。同时,广东兴隆百万商品猪养殖小区等农业招商在谈项目有3个,预计总投资10.47亿元,农业招商在全市形成浓厚氛围。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业发展后劲逐步增强。
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着重解决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一是农田基本水利设施进一步完善。去年,我市累计投入1.95亿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6000余处,解决农村16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新增、改善灌溉面积9.93万亩,新增、恢复除涝面积7.84万亩。今年全市已向国家争取高产农田整理项目5个,争取项目资金6477万元,新增耕地4124亩。二是乡村道路和客运网络不断延伸。全市共建设完成县乡二级公路33.8公里,县乡三、四级等级公路改造57.52 公里,通村油路(水泥路)300公里,其中,新农村建设134个示范点新建通村通组公路达240公里,新建农村五级客运站4座,建成候车棚40个、招呼站90个,累计投入资金达1.6亿元,有效缓解了农民群众的出行难问题。三是农村生态家园建设进一步加强。我市以“一建三改”为重点,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全市完成建设沼气池19680口,血防改厕15800座,新建垃圾池1260个,新装路灯846盏,拆除农村土坯房、危房达5.74万平方米,清理沟渠1.6万米,村庄绿化1.3万平方米。同时,我市大力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在2个镇和10个村开展绿色家园示范村镇建设,建设农村道路和农田林网,构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乡村田园风光。四是扶贫开发取得新进展。我市大力开展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和扶贫搬迁工作,使我市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305元,同比增加200元,增长18.09%,贫困人口减少1.54万人,搬迁扶贫完成517户。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7月份,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党高级干部访华团专程赴阳新县考察了宝塔村万亩湖蒿基地和王家老屋扶贫搬迁新村,给予了较高的评价。9月份,全省扶贫搬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现场会在阳新县召开,杨松、刘友凡等省领导出席了会议。
(三)农村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我市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快构建新型农村卫生合作医疗体系,不断加强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一是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得到落实。从去年春季开学开始,我市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据统计,XX年春秋两季我市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减免杂费8187万元,惠及学生77万人次,免费发放教科书(教材)21万套,减免金额1188万元,补助家庭困难的寄宿生3.3万人,补助金额241万元。二是农村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实施的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平安计划”以及农民工参加医保的专项扩面行动,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医疗保险人数持续增长,农民工参加工伤和医疗保险人数分别达3.36万人和2.68万人。我市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市参合农民达到118.61万人,参合率92.6%。三是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大力开展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去年我市争取到国债项目资金400万元,用于西塞山区河口镇卫生院的改扩建及大冶市14家卫生院、阳新县16家卫生院的基础设施配置。另外,还投入49万元用于村卫生室建设,按每个农村卫生室5000元的标准,对我市98个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补贴,初步解决了医疗条件差的困难局面。四是农村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全市共组织文化“三下乡”活动460场次,开展了魅力乡镇展演活动和农民运动会等文化体育活动,组织播放电影500多场次。市委宣传部、新农办和文化局还联合主办了“放歌黄石新农村”百场下乡演出活动,深受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四)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农村工作基础。
我市从建好基层组织、强化教育培训、抓好阵地建设、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强化服务意识等多方面入手,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去年全市对示范点行政村主职进行了集中轮训,提高了基层干部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同时积极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得到显著提高。阳新县浮屠镇下屋村投资44万元完成村综合楼建设,改变了该村多年没有村级活动场所的状况,同时,该村大力开展制度建设,完善了两委例会制度、学习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建设,加强政务公开,提高了村级民主管理水平。二是村级组织活动条件明显改善。去年,我市狠抓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设,全市纳入省级规划的125个新建项目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改扩建项目155个,农村办公条件得到改善。三是积极推进村务公开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村务公开工作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同时,在农村广泛开展文明新村建设和“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城乡文明共建活动,形成了乡风文明的良好局面。
(五)农村综合改革层层推进,农村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我市始终坚持把农村综合改革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由点及面、层层推进、不断深入,农村综合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以钱养事”的新机制逐步完善。通过开展完善 “以钱养事”新机制的试点工作,建立了“钱随事走、考核定酬”的“以钱养事”新机制,较好解决了资金怎么用、事情谁来做、绩效谁来评的问题。二是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贯彻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实施。针对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适龄儿童生源减少的实际,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进行了适当调整,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趋于优化。三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显著。我市在阳新县洋港镇启动林改试点,完成了15个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占该镇总村数的88.2%,林改面积达12.6万亩,占山场总面积的85.7%。通过林改,使农民承包、开发荒山的热情高涨,山权林权得到确认,集体债务得到有效化解,林业发展得到了保障。去年11月,全市召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会,此项改革在全市全面铺开,市委、市政府成立了若干指导督办小组,深入各乡镇进行协调指导。四是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初见成效。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明晰所有权,搞活经营权,以资产换资金,以机制换效益,大力改革“五小”工程,同时,鼓励和扶持民间及个人投资兴建小水利,初步实现“以水养水”。五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健康发展。我市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改变农民在市场交易中弱势地位,起到了积极作用。去年,省农业厅将黄石养猪协会、大冶市禽业协会、阳新县宝塔湖春潮湖蒿专业合作社列为试点单位,目前,全市登记注册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25家。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抓宣传发动,积极营造新农村建设良好氛围。
为了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我市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一是通过层层召开工作会议,增强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农村工作暨新农村建设动员会,市委书记王振有同志在大会上做了动员报告,要求各县(市)区、市直部门要以新农村建设统领“三农”工作全局,切实增强建设新农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会后,各县(市)区、市直部门分别召开新农村建设工作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各工作队深入试点村,组织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会、村干部工作会,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重要意义进行了广泛宣传,使新农村建设深入千家万户,家喻户晓。二是举办培训班,提高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的工作能力。今年分别组织举办了驻村工作队员培训班和村干部培训班,并带领驻村队员和村干部前往重庆、四川、辽宁、吉林、武汉、宜昌、孝感等地参观学习全国、全省的新农村建设典型,通过学习先进,提高了大家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增强了建设好新农村的信心。三是依托各种媒体,积极宣传新农村建设典型。为了及时宣传全市新农村建设新进展、新成就、新典型,我市在黄石日报设立《新农村、新气象》专栏,在黄石电视台的开设了《新农村建设巡礼》专栏,并组织驻村工作队员、示范村干部和帮扶企业在黄石电视台开设了《新农村建设在线访谈》栏目。据统计,去年黄石日报共刊发新农村建设相关文章323篇,黄石电视台播出新农村建设专栏节目48期,编发简报《新农村》75期,上报省农办被《湖北农村》、《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简报》采纳24篇,被《湖北日报》作为典型宣传报道24篇。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涌现出像宝塔村、玉堍村、新畈村等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其中,宝塔村被作为新农村建设典型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播出,极大地鼓舞和激发了各级干群的积极性。
(二)抓社会力量参与,努力形成新农村建设大合唱。
社会力量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我们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通过召开座谈会,通过走访企业,通过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积极动员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大中专院校、民营企业和创业成功人士等社会力量投身新农村建设,在全市建立了全社会广泛支持并参与建设新农村的良好氛围,有效加快了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一是积极开展企村联合共建。共发动160家企业和学校参与新农村建设,帮助示范村启动了一批涉农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鹿峰集团出资450万元为三岔路村开展“六改四化”工程,帮助修建了三岔路村集贸市场、图书室、卫生室和村民文化活动广场等设施,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大冶市兴冶矿业集团已出资150万元支援金湖街办上冯村新农村建设,帮助该村搞规划、修水泥路、通自来水,投入村小学硬件建设,为特困户改造危房,帮助村民解决生活困难,受到农民群众的高度赞扬。大冶市九州矿业公司为了彻底改变大箕铺镇东角山村落后面貌,投资40万余元,硬化通村公路,新建村委会办公楼,建起了村卫生室,修缮了村小学。福建商会投入20万元帮助阳新县白沙镇土库村修建了希望小学,又投入24万元为阳新县浮屠镇下屋村修建了通组公路,深受群众欢迎。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投入20万元,帮助阳新军垦农场和平原村开展村庄建设和产业发展,使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据统计,去年全市企业帮扶新农村建设资金达到2600万元。二是开展村企劳务对接和项目对接。我市积极引导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向农村扩张辐射,通过企业在农村建立基地,与当地农村展开劳务对接,帮助转移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如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阳新建设五号窑和六号窑,东贝集团在大冶市罗桥工业园兴办东贝铸造有限公司,黄石电厂与阳新机械厂开展技术合作,帮助阳新机械厂进行技术改造。新冶特钢、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三环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分别将发展的触角向农村延伸,吸纳5000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我们对全市企业用工情况进行摸底,在用工缺口较大的企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多的村之间展开劳务对接。去年七月中旬,在大冶市还地桥镇由市委新农办、市劳动保障局联合举办了全市新农村劳务对接启动仪式,组织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美尔雅集团、美岛公司和东贝集团等一批企业与农村实行劳务对接,共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定向安置农民工近千人。同时,我市还在企业与农村之间开展村企项目对接,利用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优势,挖掘农村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实现了农村和企业的双赢,推动了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如市轴承厂与殷祖镇锻造厂结成合作伙伴,由殷祖镇锻造厂负责基础配件加工,市轴承厂负责配件组装及产品深加工,通过合作,市轴承厂有了充足的材料来源,扩大了生产,该镇锻造厂也得到了发展。三环电器公司投资150万元,在白云村投资建厂,把闲置的农村小学改造成厂房,实施了5个加工品种。美尔雅集团与玉堍村达成服装加工协议,在该村建立美尔雅西服手工加工基地,安置了该村妇女劳动力50人,增加了村民收入。通过这些项目有效对接,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三是积极动员房地产企业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先后共发动了60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展支持新农村建设“五个一”活动,即为农民“盖一栋猪圈、修一条马路、建一口水塘、打一口水井、疏一条沟渠”。如宏维置业有限公司与阳新县贫困村花塘村结成帮扶对子,为该村捐赠15万元支持该村新街建设和环境整治;颐阳房地产投资25万元帮村修建办公楼和卫生室;顺佳房地产公司出资10万元帮助黄金湖村发展生产和新街整治;联合置业捐助8万元,虹桥房地产出资6万元帮助农村解决“三最”问题。四是积极引导成功人士回乡创业。通过采取“走出去”与“请回来”相结合的办法,积极引导在外发展的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充分发挥他们信息、资金等多方面的优势,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据统计,去年我市成功人士返乡创业近千人,成功人士返乡参与新农村建设资金达到5亿多元。如刘家畈村引进私营业主柯尊文总投资5000万建设包括山庄、养猪、林果和鱼池在内的生态养殖基地;李河村引进本村老板吕建军投资1300万元建设一个年产50万只肉鸡的养殖场;大冶市金湾大酒店老板王志猛回到家乡金牛镇晏公村投资XX万元,发展雷竹800亩,筹建了30万只规模的养鸡场、渔场、休闲山庄和水库等;汪家垅村9位农民自愿参股,每人出资50万元,建设汪家垄万头养猪场;保安镇老板袁明胜回乡创业,正筹备创办湘莲加工厂,一期工程投资500万元,届时将对该镇的湘莲产业化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市已经组织召开了企业和成功人士支持新农村建设座谈会,我们相信将会有更多的成功人士回到家乡参与新农村建设,回报社会和父老乡亲。
(三)抓办点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去年,我市按照集中力量和整合资源的思路,把扶贫、小康和新农村建设三方面的力量进行了整合,共抽调410名干部(市直84名、大冶220名、阳新106名),组建了134个新农村建设工作队进村办点(市级示范点28个、大冶市69个、阳新县23个、企业单独包村14个)。各工作队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紧紧依靠村组织和当地群众,从解决农民“三最”问题入手,突出抓好经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干群众之所盼,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不少示范村初步实现了“烧火不用柴,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抬”。据统计,28个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去年共启动项目197个,总投资1.17亿元,其中争取项目资金997万元,招商引资7697万元,农民自筹2077万元,工作队帮扶资金861万元。28个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新修通村或通组公路84公里,解决农村安全饮水2.4万人,新发展万头养猪场2个,新建“150”模式养猪场17栋,新建湖蒿9180亩、油茶、腊米、大棚西瓜、柑橘、楠竹、黄金梨等作物1万多亩,养鱼1.14万亩。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挂点单位充分发挥部门优势,积极的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市建管委、市水利水产局、市房产局、市经委、市环保局、市日报社等多家挂点单位组织单位党员干部深入农村,与贫困农户结成帮扶对子,积极开展访农户献爱心活动,帮助村民解决生活困难。各工作队员积极履行工作职责,带头遵守工作纪律,发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争当忠于职守的好队员。工作队员的辛勤劳动换来了农村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换来了广大村民和基层干部的欢迎和拥护。有的村民们对新农村建设工作队评价的是“五个一”,即“一颗真心、一腔热血、一股实劲、一顶草帽、一盏手电”。有的乡镇干部深有感触地说,我工作了三十多年,接触了很多这样或那样的工作队到基层指导工作,只有新农村建设工作队作风最扎实,为老百姓做事最多,最受村民欢迎的工作队。
(四)抓协调督办,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为了明确责任,各负其责,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市委、市政府把新农村建设的年度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和市直相关部门,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制定了对县(市)、部门和驻村工作队“三位一体”的目标管理考核细则,明确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通过切实抓好工作责任的落实,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确保了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和各项新农村工作目标的逐步实现。一是突出重点抓督办。将“生产发展”放在工作的首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优势产业基地建设。二是围绕中心抓督办。按照领导的要求和指示,在不同时间段,着力抓好村庄规划制定、村庄整治、“一建三改”、油茶基地建设,鸡、鸭养殖小区建设和“150”养猪模式的推广。三是解决“三最”抓督办。将市财政、交通、水利、供电、国土、广电、电信等多个部门进行统筹协调安排,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优势,联合共建新农村,着力解决农民的“三最”问题,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艰巨,建设发展不平衡。我市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渠道淤塞严重、病险水库整治任务重,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脆弱。相当一部分乡镇村的“六改五通”工作离老百姓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规划工作仍然滞后,农村脏、乱、差的整治工作任务还非常艰巨。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展不平衡,一是示范村与普通村之间进展不平衡,示范村的建设轰轰烈烈,而一些普通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仍很缓慢,有的甚至还未启动;二是示范村之间进展不平衡,牵头单位重视的示范村,工作力度大,工作队长负责的,示范村变化大,成效非常明显,村民非常感激;反之,不少示范点几乎没有变化,老百姓很有意见。
(二)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投入不足,建设任务艰巨。一是政府投入不足,有些项目的资金投入大,地方配套资金要求比较多,导致大项目因地方财政无法提供配套资金而无法启动。二是有限的资金缺乏有效整合,全市涉农项目多,各部门之间没有建立统一向示范点集中投入的机制,导致新农村建设不少项目资金,单打独斗。没有发挥有限资金的整体效益。三是帮扶投入不够,少数部门和企业对新农村建设仍然缺乏必要的认识,被动应付,从钱到物几乎没有行动,缺乏应有的帮扶意识,老百姓很有意见。
(三)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自我“造血”功能不足。我市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风险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农村人才匮乏,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业生产效益低。农业产业基地规模偏小,农民专业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农业生产不能持续高效发展,农村自我“造血”功能不足,特别是集体经济脆弱,全市70%以上的行政村集体经济未达到5万元∕年,一半以上是“空壳村”。自我发展能力较弱,造成农村经济难以持续健康发展。
(四)思想认识上存有偏差,基层组织缺乏热情。农村基层干部仍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从一年来的实践看,不少乡镇、村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认识不足,思想上有偏差、有误区,存在等待观望、被动应付、厌战畏难的现象,农民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五)规划意识非常淡薄,村庄建设管理难度大。农民乡土意识严重,规划意识淡薄,不少地方出现了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状况,加以村级以上干部缺乏全局观念,管理不严,责任心不强,相关管理部门缺乏工作力度和应有的措施,导致村庄建设无序,布局混乱的被动局面。
新农村工作总结7
按照中央、省、市、区关于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我乡积极推动全乡新农村建设步伐,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示范点基本情况
落地岗村位于皖西大别山脚下 ,西与金寨区接壤,南与我乡红石岩村相连,是我乡的北大门,全村现有人口2552人,18个村民小组。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46人。全村共有耕地780亩,山场18000亩,属于典型的山区村。
二、工作开展情况
落地岗村确立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是我乡加快农村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机遇。今年来,我乡立足高起点,着眼高标准,按照:“城乡统筹、统一规划、整村推进、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明确: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富裕农民、以城乡化带动农村的思路,积极推进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目前,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任务落实。经乡党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但家庙乡落地岗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宣传组、协调组、拆迁组、项目组四个工作组。具体负责宣传发动、规划征地、招商引资、统筹协调、土地整理、拆迁安置、项目建设等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建立健全新村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运转。
(二)、注重宣传引导,尊重群众意愿。多次召开乡村干部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利用各种会议广泛深入进行动员,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广泛征求意见,营造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由于宣传到位,广大群众热情高涨,拥护支持政府搞好新农村建设。
(三)、科学布点规划,突出因地制宜。为使新农村实现:“新产业、新组织、新村乡、新福利、新农民、新风尚”的“六新”目标,逐步把落地岗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必须要搞好科学规划,示范点的发展战略是站在全区的高度,按照:“对接工业园、融入大城关”的长远发展定位。
1、总体规划。落地岗新农村的总体规划为“5588”规划,即:全村总体规划为五区:民营工业集中区、农民康居新社区、商贸仓储服务区、综合商业开发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农村建设力求做到五个结合:与土地整理、易地扶贫、民生项目、国家重点工程和招商开发相结合;大力实施八大战略:产业富村、商贸活村、生态立村、文明育村、能人兴村、科技强村、旅游名村、民主管村;努力实现八化目标:农村城乡化、生活社区化、经济多元化、农业现代化、环境优美化、道路水泥化、通讯信息化、管理民主化。
2、具体规划。示范点具体规划始终坚持着眼长远、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划分为五大版块。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根据地形地貌,因地制宜,结合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山、水、田、林、路等综合治理,具体划分为: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观光区、经济林果示范区、农家旅游休闲区、设施农业示范区等五大区域,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尽量不改变原有土地性质,本着有利于现代机械作业和现代化技术管理,为快速发展现代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具体指标。新农村建设以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深入实施“三化、三带、三集中、三变”战略(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龙头带动、市场带动、科技带动;土地向龙头企业集中、向大户集中、向产业集中;农民变民工、变职工、变市民),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努力发展现代农业。
4、基本原则。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的原则;坚持一次性规划到位,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合理集聚,节约用地的原则;坚持突出现代农业特色,生态环保高效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力求和谐的原则。
(四)、实施土地整理,做好相关工作。该项目是201x年在我乡实施的省级重点投资项目。前期,我乡配合郑州测绘队,历时4个月完成项目区内的外业测绘工作,由南京设计院负责的详细规划初稿已编制完毕。新农村示范点在项目区范围内,目前正着力做好两个项目规划(土地整理、示范点建设)的衔接和整体推进工作。
(五)、推进土地置换,进行摸底确认。本着认真细致、准确规范的原则,对项目区范围内的村庄房屋、土地权属、房屋结构、面积丈量、家前屋后附属物等进行登记确认,分户签订了《拆迁房屋面积及地面附属物确认表》,历时三个月,此项工作已经结束。
(六)、启动招商引资,实行综合开发。在区政府与皖江现代农业开发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的框架下,我乡就新农村建设综合开发多次与皖江公司联系对接,就土地流转、现代农业开发、新村及配套设施建设等进行洽谈磋商,形成合作方案,达成初步意见。
总之,我们要聚精会神建新村,一心一意谋发展;会后,当务之急:一是尽快研究确定规划设计,二是及早制订推进机制,三是迅速启动工程建设,四是与皖江公司签定详细合作协议。落地岗新农村建设才刚刚起步,需要自身的努力与主动,更需要领导的关心和支持。针对新农村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今天邀请区领导和区直单位到我乡现场办公指示指导,并希望尽可能、尽最大努力统筹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此,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及落地岗村全体干群,感谢区委、区政府的高屋建瓴与英明决策,感谢区直部门的精心指导和鼎力相助。乡党委、政府将坚定信心、下定决心、不遗余力、不辱使命,把工作做实、做细、做透,科学合理地、积极稳妥地把新农村规划好、建设好,真正把落地岗新村建设成区级重点村、市级示范村、省级新农村示范新亮点。
新农村工作总结8
受楚雄师范学院委派,作为云南省第三批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员之一,我于201x年2月到元谋县姜驿乡担任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队长,兼任乡党委副书记。现将近一年来的工作作总结。
一、加强学习,提高农村工作的理论水平和政策引导能力
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员担任“六大员”的职责,针对没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实际,我不断学习,以提高自身农村工作的理论水平和政策引导能力。一是认真学习学院组织人事部出台的相关文件和工作队员管理规定,听取前两批工作队员的经验报告;二是认真学习省、州、县三级出台的管理措施;三是认真学习元谋县新农办下发的工作简报和材料汇编。通过学习,迅速弥补了自己农村工作经验缺乏的困难,对新农村建设的性质、特点和要求有了较深的认识,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认真学习文件和材料的同时,通过参加各级各部门召开的新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素质,如楚雄师范学院召开的动员会、省级下派新农村建设工作队视频动员会、元谋县第三批新农村建设工作动员会和元谋县20xx年农村工作会议等。我认真领会会议精神,使会议精神转化为促进自身工作热情和能力提升的强大动力。
二、深入基层,走村串户开展工作调研
前期工作以调研为主。姜驿乡是一个集高寒、冷凉、民族、贫困于一体的山区乡镇,民族众多,社会结构复杂,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惠农措施在执行过程中的难度很大。在乡党委政府的关心领导和村委会干部的支持配合下,我利用到各村委会进行20xx年度工作考核的机会,深入全乡开展工作调研,对全乡的土地、人口、民族、男女比例、年龄结构等自然情况作深入了解,并专题调研姜驿乡基层党建工作。其间,我们几次上白果,下太平,徒步翻越马腊梁子,深入民族宗教复杂的贡茶村委会,与基督教堂负责人面对面地交谈,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调研结束后,撰写出《加强组织建设提高执政水平——姜驿乡基层党建工作调研》的报告,为进一步加强全乡党建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此外,还重点调研各村委会、村组的经济发展情况,认真分析当地经济支柱产业运行情况,对比出优劣势,帮助当地干部群众积极思谋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路子。
三、倾听群众呼声,力所能及地为干部群众排忧解难
争取资金支持地方建设。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困难,我作了认真对比和思考,并将工作思路向原派出单位领导作了汇报。学院党委李云峰副书记不辞辛劳,远赴姜驿看望指导,并协调资金给予大力支持。其中,为姜驿乡中心学校购置了总价值为13000余元的700册图书建成一个图书室,为姜驿、糯拉蚱两个村委会的部分农户购买了1000余元的农用物资作结对帮扶。
协助村干部做好日常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我以满腔的热情和责任感,积极协助村委会干部做好日常工作。一是热情接待群众来访,协助办理相关事项;二是认真填写抗震救灾及各类扶贫救助物资发放数据,配合村干部做好群众拆除危房和移民搬迁的动员工作,整理村委会个人和集体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材料;三是协助村干部制定村规民约和工作制度,清理各种档案材料,完善议事程序,规范工作程序;四是协助村干部做好姜中村自来水管道架设的勘探和测量工作,协助贡茶村委会实施好少数民族散杂居工程项目;五是到小海子村统建点参加绿化植树活动,参加水平石、姜驿等村委会的河道、沟渠的疏浚工作;六是协助相关部门举办党员培训班和农村致富能手培训班,共培训党员、致富能手300人次;七是围绕中心,协助乡村干部做好新农合收缴和林业改革工作,以扎实的作风展现工作队员的风采。
当好党委政府的得力助手。一年来,我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出色完成各项任务,确保工作有条不紊着力推进。首先,拓展宣传途径,通过广播、报刊和互联网等信息平台,及时传递党委政府的声音,反映姜驿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
一是对乡九届人大二次会议进行及时报道;
二是对乡党委庆祝建党88周年庆祝暨表彰活动进行及时报道;
三是对姜驿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及时报道,所撰写的新闻稿件,已被各类媒体采用。其次,发挥特长,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反映姜驿的历史文化与现实面貌,让外界更多地认识姜驿,了解姜驿,所撰写的长篇散文《风雨苍茫姜驿道》在《元谋文艺》等刊物相继刊出后,被新浪网、中国龙韵书画交易网等网站以显要位置转载,以此文为脚本的dv拍摄正在进行之中,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再次,圆满完成“8.30”地震周年纪念活动的相关任务。
一是经过艰苦奋战,做成五块反映地震周年建设成就的宣传展板,图文并茂,视觉效果强烈,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
二是完成专场文艺演出舞台的搭建、管理及现场秩序的维护工作。
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我非常重视与基层群众的关系,把一点一滴为民办实事作为永恒的理想信念与工作要求。面对基层群众上街照相难的实际,我们到画匠、七嘎等地为村里80岁以上高龄的老人拍照,无偿地为他们洗印照片、办理低保和健康补贴等各项手续。于细微处见精神,这些事情,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却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解决了实际困难,受到了干部群众的感激与好评。
当好人民群众的调解员。基层工作纷繁复杂,矛盾突出,在工作中,协调解决矛盾纠纷成了重要的任务之一。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对辖区内出现的多起群众纠纷作了调解,其中有邻里矛盾、婆媳矛盾,干群矛盾等。在耐心细致的宣传解释和教育下,各种矛盾均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没有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四、服从安排,抓好分管的各项工作
根据元谋县委201x年5月7日下发的201x年12号文件精神,我被任命为姜驿乡党委副书记,通过乡党委班子研究决定,我分管姜驿乡宣传、文化和联系教育、办公室工作。同时,作为工作队长,抓好全乡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面对新的压力和挑战,我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勤勤恳恳制定工作计划,兢兢业业抓好工作落实。
1、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带领乡文化、教育、公安等部门联合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专项整治,对娱乐场所、网吧、文化活动室、商店进行督察,确保文化市场的整洁和规范。
2、在201x年中考期间,作为姜驿乡中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之一,全程负责考试的监督与指导工作。一是召开中考工作会议,明确医疗、卫生等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二是协同相关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三是加强试卷在接送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做好试卷的保密工作;四是严格监考过程的各项程序,确保中考工作顺利进行。
3、热情接待群众来访,指导并协助乡党政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对姜驿村党支部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督促检查,指导党员干部撰写学习心得及其他汇报材料。
4、加强对工作队员的教育管理。定期召开工作队员会议,学习和传达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通报工作进展,交流工作经验,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集思广益加以解决。加强队员的纪律教育,对工作中出现的脱岗、麻痹、推诿、责任心不强等行为进行教育。
5、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严格执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相关管理规定。一是对各种出差,如到县城开会、制作宣传展板等发生的生活费用自理,没向乡政府报过任何账目;二是对县农办给予工作队的活动经费实行资金与账目分开管理,集体讨论决定资金使用,定期公布使用情况,接受县农办及全体队员监督。
通过近一年的努力,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成效明显,各项计划均按照预期的目标稳步推进,并顺利实施。近一年的工作锻炼,让我更加深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认识,丰富了阅历,增长了见识,锻炼了才干。同时,在与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朝夕相处中,我的意志得到磨砺,性情得到陶冶,品质得到提升,深切体会到“一年工作队,一生农村情”的深刻含义,这段经历也将成为我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新农村工作总结9
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问题
农村改革三十多年来经济逐步繁荣社会不断进步但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却比较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委员在调研中除少数村镇发生了显著变化剩余大部分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仍比较普遍出现问题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农村生活污染不断加剧持续增加农村生活垃圾大部分未经处理就随意倾倒排放日积月累垃圾越堆越多二是农业面源污染不容忽视当前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有效利用率仅为30%左右绝大部分经多种途径进入空气、土壤和水体三是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已农村环境恶化重要污染源四是农村工矿污染问题凸显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正向农村加速转移给农村环境带来严重危害五是农村饮用水安全难以保障全省仍有一千多万农村人口面临饮用水环境安全问题
当前农村环境问题产生是多种因素长期累积结果根源在于发展不足或发展不当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建议一、将农村清洁工程列为省政府民生工程建议各级党委、政府以新农村建设和中央强力推进农村环保工作为契机进一步重视抓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将农村清洁工程纳入各级政府民生工程建立和完善相应工作推进机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二、应坚持规划先行研究制定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投入力度要加快我省农村环保地方立法进程制定和完善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控制、农村生活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管理规章
二、增强支农项目实效51-论文-网-欢迎您
目前我省新农村建设正在有序推进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农业科技园区等政策和项目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支农项目科学性和实效性应引起高度重视51-论文-网-欢迎您
少数项目在具体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一味强调建设规模缩短实施年限超出现实条件和能力使得少数项目组织实施过短、规模过大、任务过重难以真正落实到位譬如示范区建设一般现在设计项目年限均在2年左右有仅仅1年在短短一年内要达到很大规模又要实现高产创建目标难度太大51-论文-网-欢迎您
项目论证不充分调研中少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全靠政府推动农民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如我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推广秸秆腐熟剂产品时政府花费大量资金购买了大量秸秆腐熟剂发给各个项目县应用可实际上却地方使用原因是腐熟过长不切实际农民不接受从而造成项目资金浪费起到应有效果51-论文-网-欢迎您
农业项目计划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实现项目实效性前提项目计划效益是最大效益民进安徽省委员会建议在项目设计应追求项目科学性、实效性统一改变目前重财务分析轻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做法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指标和方法纳入设计范畴;在项目论证分析应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三、建设农技推广体系
我省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渐形成近年来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做了相应调整和改革但还存在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问题
改变观念是先导应以新理念指导农业技术推广一是从农业技术推广向农业技术服务理念转变变单纯产中技术指导为农业综合咨询服务使农技推广机构逐步转为农业综合咨询服务组织;二是从产中技术推广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理念转变;三是树立技术推广平台理念充分发挥多元技术推广主体积极性;四是建立多元化扶持理念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给予项目、资金、金融和税收等多渠道扶持政策51-论文-网-欢迎您
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完善多层次、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应创新政府主导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把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执法行政职能和公益型服务职能分离公益性技术服务应当是政府综合技术推广主体任务一些经营性或准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由政府委托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服务组织进行51-论文-网-欢迎您
应大力发展市场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广泛参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龙头企业具有农业技术推广资金和市场优势应鼓励龙头企业以多种形式向农民推广技术、回收产品通过产后加工和销售服务带动广大农户实现增收同时要龙头企业与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合作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51-论文-网-欢迎您
四、发展新型农合组织
加快发展我省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推进新农村建设重要而有效途径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已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5077户注册成员4.1万人带动农户400多万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比未参加者年均增收22%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覆盖了农作物、家禽家畜、水产品等主要传统特色产业流通、购销、加工和技术服务形成了农村能人(大户)创办型(约占全省合作社总数60%)龙头企业带动型(约占10%)政府涉农部门牵头型(约占25%)有关社会经济组织领办型和跨村合作联合办社型(约占5%)等多类型合作、多形式发展格局51-论文-网-欢迎您
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地区在落后农村在快速发展、质量提高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法律地位尚待明晰;二是规模较小、发展很不平衡 20xx年底全省4024户专业合作社平均出资额只有94万元;从经济效益看效益好合作经济组织成员户均增收2-5万元少只有几百元;三是资金制约发展后劲不足51-论文-网-欢迎您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大发展“新引擎”应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引导农村积极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积极加入专业合作组织建议设立专门负责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部门制定出台符合我省实际相关法规包括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法人地位、宗旨与原则、业务活动范围、成员权利和义务、财务管理与内部审核、注册登记、变更、解散与清算等内容保证其在制度、程序各规范运行51-论文-网-欢迎您
五、积极扶持外向型龙头企业
我省近年来培育了一批外向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出口创汇逐年增长在推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总体看我省外向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滞后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51-论文-网-欢迎您
在去年全省农产品出口企业323家其中出口100万美元以上企业102家不及山东省1/10;出口千万元企业3家不及山东潍坊市1/7出口产品较为单一、档次不高以水产、畜禽、果蔬等劳动密集型和油料作物、茶叶等土地密集型为主科技含量低高附加值加工品比重较小此外知名品牌偏少产品质量不够稳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带动辐射能力不强等问题阻碍着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发展外向型龙头企业是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是促进农民增收必然要求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建议一立足本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在土地、税收、贷款贴息等政策上实行倾斜如免除建筑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农产品深加工;加快我省各类农产品企业进出口经营权扩散引导和鼓励现有农业企业发展外向性农业另一借助外力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健全农业对外招商项目库精心包装并推出一批现代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做大做强招商引资载体选择有条件地方建立省级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推进外向型农业集聚发展.
新农村工作总结10
__年8月,我被县公安局选派到__镇史伯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几个月来,我严格按照县委组织部关于“第一书记”选派工作要求,认真履行“第一书记”职责,以“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指导带领脱贫”为目标,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公安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紧紧依靠全村党员和广大群众,经过入户走访、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村情调研,扎实摸清村情村貌,本着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态度,努力做好村党支部各项工作。此刻我把这段时间的工作情景总结如下:
一、深入农户,了解掌握村情民意
了解史伯村的基本情景。史伯村位于__镇西北角、河上功德山下、小__水库上游,辖四个自然村,自西向东分别是:西史伯、中史伯、东史伯、下良庄,全村共有203户,712人,分为5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党员27人(包括我),分为4个党小组,目前有预备党员1名。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全村有低保户11户共14人。五保户2户,目前有4户在申请中。耕地面积1498.74亩,退耕还林1713.51亩。
村干部年龄老化,后备干部不足。史伯村两委班子共有五人,除一人是40岁以下,其他干部都50岁以上。由于目前村干部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导致部分村干部不能一心扑在村里工作上,有些年轻力壮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人才很多外流,不愿在村里任职。
村团体经济薄弱,没有主导产业。由于史伯村自然环境恶劣,交通极为不便,吨位稍微大点的车辆无法进村,极大地限制了村里的经济发展。村民的主要收入是靠种植和劳务输出,村里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居多。史伯村除了土地之外,没有其他资源,村团体收入几乎没有,仅有可怜的土地租赁收入每年5000元,目前,除了应付日常开支之外,基本没有结余。没有经济保障,村团体公益事业举步维艰。开展修路、维修水利等公益事业,只能发动村民捐款,所以想为村民办好公益性事业十分困难。村级活动阵地房屋也年久失修,办公条件简陋,配套设施不完善。
二、量力而行,尽其所能,为村里办实事
由于史伯村团体收入微薄,没有村委会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场所,目前的村委会办公场所是由废弃的教室改建而成,一向没有配套的办公桌椅,村民代表开会时都是坐的孩子们的小课桌。我到村里了解到这一情景后,进取和__镇党委政府沟通,为村子添置了一套办公桌椅,建起了党员和村民代表活动室,并硬化活动室大院200平米。
协助村里主要负责人整改“三资”问题,我村共清查出“三资”问题13个,其中关于前任村主任任职期间账物不符的问题,我多次找他核实解决,最终13个问题全部整改完毕。
解决村民通讯不畅的问题。我到史伯村以后发现手机没有信号,无法和外界联系。在信息化时代的今日,这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事情,我认为这是制约村里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等各项事业发展的瓶颈。了解到这一情景后,我多次和县电业局、县移动公司的领导交涉,想法设法为史伯村安装移动手机信号直放站设备,__年1月22日该工程建设完毕,史伯村多年有手机、无信号的问题最终解决,使村民与外界沟通更为方便。
关注贫困人群,关爱留守老人、儿童问题。我自进村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史伯村经济落后,史伯村里有“三多”:贫困人口多、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儿童和老人多,全村共203户,有留守空巢老人80余户,约140人。村民耿佩庆,今年63岁,孙女耿果果患有成骨不全症(俗称“瓷娃娃”),孩子父母离婚,孩子父亲常年外出打工,家中就爷孙二人留守,经济状况十分困难。我把他的情景进取向县计生协会反映,引起上级重视。并对其进行慰问,送去了生活必需品。
对因病无劳动本事、基本生活没有保障的4个特困户村民自我出钱为他们送去了食用油、面粉、月饼等物品,解决了他们的基本生活所需,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三、加强党建,把握政策,促进社会和谐
一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健全党建各项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认真开展党日活动,每月一日按时组织全体党员上党课,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
二是严格把握政策,照章办事。低保户评定关乎农村的稳定,涉及村民切身利益,有失公允便会引起上访告状。我经过走访,了解村情民意,和两委班子反复研究,严格按政策办事,把不贴合条件的全部刷下来,没有发生有特权、看面子的情景,目前我村的低保评定落实归档,共评出低保户11户,14人。土地确权,也是农村干部比较头疼的工作,麻烦比较多、纠纷比较大,这项工作开展前,我异常召开了村两委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成立了针对土地确权事宜的矛盾纠纷调解小组。效果很明显,土地确权工作进行的十分顺利,目前落实了864块地,涉及175户,1300余亩,剩下的小部分正在落实中。
下一步扶贫工作计划
“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了全村的发展,我与村两委在了解了村情民意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本村的形势,决心多方努力,想法设法,争取上级部门支持,筹措资金大力发展本村公益事业。
1、解决村民通行问题,要想富先修路。史伯村通村的道路路基已经铺好,去年也多次去过交通局,陪同交通局的领导在需施工路段考察了多次,此刻我村通村道路的硬化工程已经申报成功,今年开春开始实施。
2、种植经济作物,提高农民收入。引导村民发展连翘种植产业,目前已落实连翘种植面积300亩,今年开春开始种植。
3、招商引资,建设公墓。利用村里的地理优势,正在申请建设__县公墓的具体事项,目前已同县林业局及投资商去临汾市林业局办理了相关手续,与我县民政部门的手续也在进一步的完善中,预计明年开始建设。
4、河道治理和扬水工程。去年已多次去水利局联系史伯村扬水工程、河道治理等工程建设事宜,水利局的相关人员对需治理的900米河道进行测量,年后开始具体实施。
5、建设以旅游业为主导的新农村。主要项目有农家乐、农业观光园、垂钓园、文物古建、河上功德山开发等休闲旅游项目,预计建成之后将解决半数以上村民就业问题,带动村民致富。
6、建设光伏发电精准扶贫项目。进取与农业局联系,上报史伯村参加__县第二批光伏发电精准扶贫项目。
以上是我作为“第一书记”在任期这几月的工作总结,在今后工作中我要时刻谨记第一书记职责,尽全力配合村两委班,多向经验丰富的同志们学习,我在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不够丰富,引导农村产业发展的思路还需开拓,跑项争资力度还要加强,农村落后基础设施亟待解决等。下一步,我将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举措,与史伯村广大干群一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卓有成效地开展好各项工作。
新农村工作总结11
xx镇xx村地处宁绍平原中部,xx市西北部,南临329国道,北濒杭州湾,由原城隍涂、浦东、浦中、闸东四个自然村撤并而成,全村区域面积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592亩,13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4830人,外来人员3500多人。村党委下设8个支部,现有党员203名。
近年来,xx村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建设社会方义新农村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团结和带领全体村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党组织建设同步推进,使全村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使xx村逐渐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典范。
XX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14.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4.1亿元,第三产业0.3亿元,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44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0414元。XX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并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园林村、宁波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宁波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宁波市生态示范村、宁波市村落文化建设示范点、宁波“四型”先进党组织、宁波市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以农民增收为目标,营造新经济
1、以工业经济发展为龙头,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三年来,我们利用xx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村的政策优势,凭着我村独特的交通地理优势,抓住机遇,以xx镇西区开发为契机,积极开发迎凤路两侧、临湖公路两侧的土地,广泛招商引资,以“筑巢引凤”的工作思路来确定a、b两个工业点。积极引进外来企业来村落户,鼓励本村中小型企业向工业区集聚,目前已累计引进落户企业32家,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
2、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做好农业基础工作。三年来,全村累计投入资金200多万元,用于河道疏浚、渠道改造、机耕路修筑等农田设施的改造,建成味香园葡萄基地,使全村的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国泰榨菜、神农畜禽、味香园葡萄已成为浙江省内有名的农副产品,以这些农业龙头企业为导向,努力开创特色农业道路,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实现今后的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以搞活流通为手段,做好商业贸易工作。以原有的临海市场为依托,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临临公路、临湖公路两侧店铺林立,个体工商户发展势头良好,各类大型超市、药店纷纷落户我村,商贸一条街初具规模,为xx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同时也为我村村民自产的农副产品提供了交易平台,对增加农民收入和xx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二、以村庄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庄
XX年,在市规划局和市绿城建筑设计院的协助下,通过了新一轮村庄规划,以“一心(行政、商贸中心)三片
(二片居住区和一片工业区)四带
(一条商业风貌带和三条绿生态景观带)”的格局,经过三年的努力,通过用地结构调整,路网系统完善,环境状况整治,基本实现了道路硬化、水面净化、村庄绿化、灯光亮化。
三年来,全村累计投入资金2500多万元,用于村庄各种基本设施建设。其中道路硬化投入250多万元,硬化面积4万多平方;河道砌岸投入260多万元,砌石长度7500多米;三面光渠道三千米,投入资金30万元;三电线路(有线电视线路、生活用电线路、通讯线路等)改造投入230多万元,使我村成为全市首个能收看数字电视的乡村;路灯安装投入50多万元,临临公路、临湖公路和村内主要道路已全部安装高标准的路灯;环境整治和户厕改造投入100多万元;绿化投入230多万元。现在全村主要河道、道路累计绿化长度达7500米,各类绿化总面积达40000多平方米;至XX年,投入资金近250万,建成了颇具规模的村落文化宫、文化广场和农民公园。积极实施村庄整治改造工作,合理调剂村民住宅。现在,投资1400多万元的住宅新区即将完工并交付使用。xx村环村公路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二期工程力争为329国道复线全线贯通以前基本完成。届时,交通和居住环境将会进一步得到完善。
各项基本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使我村的形象更加完美,为村民创造了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有力的推进了我村“宁波市生态示范村”和“省绿化园林村”的创建进程。我们在制订总体绿化规划后,确定了今年的绿化总体布局。三年来,我们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周围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村的特色,着手村庄发展与建设村庄绿地同步进行,加强绿化建设,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使村庄内外水体、绿地一体化。我们总体的绿化建设分为四大块:
1、建设交通绿地,基本完现条条大路有绿化。
2、建设水岸绿地,基本实现主要河道有绿化。
3、建设公共休闲绿地。建造农民休闲公园和文化广场,进一步丰富绿地层次,改善村民生活休闲和娱乐环境。
4、建设庭院绿地。积极动员村民种植庭院绿化,房前屋后插种多元化绿化,特别是引导村内企业实施厂区绿化,美化环境。为进一步抓好环境质量管理,我村对村人所有道路、河道和村民的生活垃圾由专门的保洁队伍进行管理、收集,还建立长效专业保洁制度,做到常年保洁,专人管理,做到地绿、水清、环境优美。
三、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为宗旨,创造新生活
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目标。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在群众得实惠上,最大限度地服务群众,造福群众,才能调动广大村民的生产积极性,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不竭的动力。
xx村地处原临海乡中心,被征地村民较多,有的还存有历史遗留问题。我们村三套班子直言面对群众,尽力帮助村民协调解决遗留问题。XX年,按照三年前的被征土地款补偿方案,累计发放土地征用补偿款85万元,确保村民失地不失利。在坚持村民自愿的前提下,在村集体补助的基础上,全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参保率达90%,全年有89户村民合理报销医疗费达18.65万元,财产保险理赔款10多万元,有效地分解了村民的就医费用和意外财产损失。我村还在全市范围内成立首家村级家政服务中心,免费培训家庭剩余妇女劳动力150多人次,积极帮助她们转岗就业。工业经济的发展,也为村民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有效地解决了部分被征地村民的就业部问题,为切实增加村民家庭收入打下了扎实基础。在上级计生部门统一部署下,发放首批计划生育奖励金48户,累计金额达5万元。村集体认真调查摸底,对全村范围内的弱势群体、困难家庭、老干部、老党员、老年人,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配套补助下,累计发放各类扶助款15万元。针对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被征地村民等不同群体,实施了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通过各种途径,想方设法,切实保障村民利益,尽力让村民病时不怕无钱医、老时不怕没钱养、难时不怕没人助。
四、以文明创建为载体,塑造新风貌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统一。基于这个理念,我们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整治陈规陋习,移风易俗,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结合本村实际,开展评选“好党员、好干部、好职工、好民兵、好公婆、好媳妇、好夫妻、好妯娌、好团员、好少年”活动,用“十好”典型带动和影响广大群众。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彻底改变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目前,我村80%以上的农户已经达到“十星”级文明户的标准。
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进一步改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文明程度。依托文化宫这一基本阵地,开展各种科技培训和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逐步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村落文化艺术节、“舜江之夏”艺术博览月、“相约”大型文艺晚会相继举行,“潮”大型文化活动成为xx村落文化在xx市内的一大品牌。这些,不仅活跃和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满足了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而且提高了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我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由于村内外来人口较多,我们积极组建由外来务工者组成的文体队伍,舞狮队、《苗家采花》少数民族舞蹈队享誉市内外,足迹走遍xx大地,深爱观众喜爱。通过文化这一载体,逐渐拉近了当地人与外地人之间的距离,使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在当地有一种归属感、亲情感,从而方便了外来人口的管理,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稳定环境,有效促进了文明乡风的形成。
五、以平安创建为抓手,构建和谐民主新环境
xx村相对经济较为发达,外来流动人口众多,人员居住复杂,这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要求,我村提出“打造平安,构建和谐村庄”的工作思路,旨在构建和揩、民主的社会软环境,提升xx村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我村专门成立 “平安”创建领导小组,根据村级现状,进行专题调研。最后,成立了一支由114人组成的“平安”创建工作组织网络。该组织依托村计划生育自治组织,分四个层次(村三套班子——各片村务负责人——村民组长、中心户长——分户长)层层落实,每个分户长联系管理20-30户村民。通过这样一张组织网络,全村1400多户村民实现户户有人管。该网络成员的工作内容包括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环境卫生管理、外来人口管理、村情民意采集等等,村集体每年投入40000元资金用于发放13位中心户长和64位分户的误工报酬,采取基本报酬和奖励报酬相结合的方式,村还专门成立“平安”创建工作监督小组,不定期地进户走访调查。通过一段时间的动作,村庄环境卫生状况明显好转、外来人口管理明显加强、邻理关系相对和睦、村民对村集体工作的意见、建议及其他信息,村领导班子时掌握,使村集体的工作决策能够做到有的放失,符合社情民意,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我村还始终把民主管理和村民自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支撑点来抓,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村里建立了法制学校,开设了宣传窗,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建立了村民提议——村三套班子商议——村民代表决定的民主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和完善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等民主监督制度,使村干部更加贴近村民,让村民有更多机会发表意见和建议,增强村班子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号召力。
村党组织以党总支升格为党委为契机,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认真落实村级党组织“四项制度”(村级事务党员提案制、首议制、票决制、公开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党员咨询服务站的工作机制,党员远程教育工作已开始启动,党报党刊征订工作已圆满完成。工、青、妇、老龄、关工委等组织工作扎实,形式创新。他们依托各自的基本阵地(如家政服务站、xx村工会联合会维权服务站、青年中心、假日学校等),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充分发挥各条战线应有的作用,有效地推进了我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六、以地北合作为基础,探索新思路
20xx年11月,根据市委安排,我村与地处深山的鹿亭乡xx村结成了帮扶对子。由于多种原因,xx村发展明显滞后,干部群众急于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而苦无良策。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扶班子、强核心,加强党员教育,帮助该村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开辟党员活动阵地,并积极实施党内关怀工程,对生活特别困难的党员群众进行特困救济,使该村党员逐渐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关怀,进而增强凝聚力。我们还邀请该村干部来我村挂职锻炼,互相交流工作经验,探索工作思路。通过挂职锻炼帮助该村村干部拓宽思路,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第二是邀请xx村的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来我村实地观摩,让他们走进我们的工厂,踏进我们的田头,看看我们的农民别墅,让他们有所想,有所思,主动找差距,促使xx村村民思想观念的转变,提高党员群众的思想素质。
我们充分发挥我们xx村的优势,利用市里的相关政策,确定了土地整理、村庄改造、环境整治等几个项目,在该村项目建设启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我村拨出部分资金帮助进行土地整理和村庄改造。XX年,该村造地40亩,造田29亩,仅这一项,为xx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00多万元,使该村的村级集体可使用收入从XX年的29万增加到120多万元。XX年,我村又帮助该村改造优质茶叶基地100亩,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立项50亩,完成20亩,并造地60亩,使该村XX年村级集体可使用收入达150万元。这些项目,既能增加该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又盘活xx村土地指标为我所用,为我村企业发展拓展了空间,实现了双赢,走出了一条南北(山海)协作获双赢的新农村建设新路子。
目标无止境,奋斗无穷期。xx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更应该看到工作的不足之处,看到村民群众对我们的要求。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按照党的xx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时时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开创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新农村工作总结12
雍新村为金泉镇镇政府所在地,全村共9个村小组,463余户,1426余人。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雍西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加强环境保护,着力生态建设,确保可持续发展,深入开展国家级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被评为汉中市“文明村”、“小康村、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全村公共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村容村面貌焕燃一新,各项创建指标得到落实。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150元,农村饮水卫生合格率达100%,清洁能源普及率达55%。农膜回收率达95%,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达75%,绿化覆盖率达65%,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比例60%,村民对环境状况满意率为97%,村内无工业企业和规模养殖场。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一、强化组织宣传,造浓全民创建氛围
一是健全机构,明确责任。为切实加强生态村创建工作,雍西村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落实了责任人。构建了支部书记亲自抓,全村党员共同抓,全村群众积极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村党支部、村委会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创建工作方案、宣传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确保了创建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对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明确分工,严格强化了领导小组机构工作职责。二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会议、宣传标语、宣传牌、宣传栏、宣传资料等一切可利用的宣传载体,广泛宣传创建国家生态示范村的重要意义,并利用外地企业造成环境污染的典型案例进行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在浓厚的创建氛围中树立生态意识。共制作宣传栏2块、宣传牌10块、刷写宣传标语25条。通过开展“每人每年种一树”活动,让群众在参加活动中增强创建意识。近年来,通过深入广泛宣传,村民参与创建、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和主动意识大大增强。
二、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利用生态资源。
一是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在工业发展上,确保做到影响生态环境的项目不上,破坏环境的眼前利益不取。目前,村内无一污染企业。在农业生产上,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严禁在境内新办无防范措施的养殖场。通过加强管理工作,严格控制了企业、生活污染乱排乱放现象,从源头上保护了全镇的生态环境。二是规范生态资源管理。严格贯彻实施封山育林政策等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改造中低产田,村境内无滥伐、滥采、滥垦、滥挖,无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现象。三是创新环境保护方法。积极探索了秸秆饲养畜禽、过腹还田的方法,切实解决了秸秆焚烧,既浪费生态资源,又污染环境的问题,达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加强生态建设,努力提升创建质量。
一是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合理规划。科学规划是实现创建高标准的前提,因此,我村不惜加大资金投入,依据我村村情实际,人文地理,按照“环境优美、特色明显、有利发展”的要求,制定了生态村建设规划、绿化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等规划。二是整体推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筹措资金,加强新农村建设。
四、突出生态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坚持把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当作首要任务,坚持科学发展、生态发展的发展理念,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拓宽了群众致富的路子。一是推广良种良法,优化品种结构。村内的蔬菜、瓜果、畜牧品种良种率达95%,套种、免耕等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应用。二是依托山区优势,发展生态农业。立足“生态富村”,创办了油菜基地、大蒜基地、蚕桑基地、等3个规模基地,大大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三是发展庭院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按照“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的原则,指导农户在房前屋后种植了葡萄、柿子等优良果木,庭院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四是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第三产业。
五、开展整治活动,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近年来,我村在创建活动工作中,注重建设更注重管理。一方面,开展集中整治,优化公共环境卫生。另一方面,开展创评活动,建立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同时,每月组织群众开展环境卫生创评活动,通过划分环境创建责任区,落实相应责任人,明确具体的创建目标。
六、促进社会和谐,努力提升创建水平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村着力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建设,确保了社会稳定、民生和谐,进一步提升了生态示范村创建水平。实施村民素质工程,建立了农民知识化培训基地,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13期,培训农民854人,着力加强了生态产业知识培训,提高了农民发展生态产业的能力。通过制定一系列行为规范、培养村民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村风民风。人口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深入人心,计划生育各项指标都符合县乡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面铺开,农民参合率达100%,解决了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文明村”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增强了全民的文明意识,促进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被评为文明村。
新农村工作总结13
按照中央、省、市、区关于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我乡积极推动全乡新农村建设步伐,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示范点基本情况
落地岗村位于皖西大别山脚下 ,西与金寨区接壤,南与我乡红石岩村相连,是我乡的北大门,全村现有人口2552人,18个村民小组。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46人。全村共有耕地780亩,山场18000亩,属于典型的山区村。
二、工作开展情况
落地岗村确立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是我乡加快农村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机遇。今年来,我乡立足高起点,着眼高标准,按照:“城乡统筹、统一规划、整村推进、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明确: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富裕农民、以城乡化带动农村的思路,积极推进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目前,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任务落实。经乡党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但家庙乡落地岗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宣传组、协调组、拆迁组、项目组四个工作组。具体负责宣传发动、规划征地、招商引资、统筹协调、土地整理、拆迁安置、项目建设等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建立健全新村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运转。
(二)、注重宣传引导,尊重群众意愿。多次召开乡村干部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利用各种会议广泛深入进行动员,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广泛征求意见,营造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由于宣传到位,广大群众热情高涨,拥护支持政府搞好新农村建设。
(三)、科学布点规划,突出因地制宜。为使新农村实现:“新产业、新组织、新村乡、新福利、新农民、新风尚”的“六新”目标,逐步把落地岗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必须要搞好科学规划,示范点的发展战略是站在全区的高度,按照:“对接工业园、融入大城关”的长远发展定位。
1、总体规划。落地岗新农村的总体规划为“5588”规划,即:全村总体规划为五区:民营工业集中区、农民康居新社区、商贸仓储服务区、综合商业开发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农村建设力求做到五个结合:与土地整理、易地扶贫、民生项目、国家重点工程和招商开发相结合;大力实施八大战略:产业富村、商贸活村、生态立村、文明育村、能人兴村、科技强村、旅游名村、民主管村;努力实现八化目标:农村城乡化、生活社区化、经济多元化、农业现代化、环境优美化、道路水泥化、通讯信息化、管理民主化。
2、具体规划。示范点具体规划始终坚持着眼长远、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划分为五大版块。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根据地形地貌,因地制宜,结合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山、水、田、林、路等综合治理,具体划分为: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观光区、经济林果示范区、农家旅游休闲区、设施农业示范区等五大区域,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尽量不改变原有土地性质,本着有利于现代机械作业和现代化技术管理,为快速发展现代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具体指标。新农村建设以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深入实施“三化、三带、三集中、三变”战略(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龙头带动、市场带动、科技带动;土地向龙头企业集中、向大户集中、向产业集中;农民变民工、变职工、变市民),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努力发展现代农业。
4、基本原则。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的原则;坚持一次性规划到位,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合理集聚,节约用地的原则;坚持突出现代农业特色,生态环保高效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力求和谐的原则。
总之,我们要聚精会神建新村,一心一意谋发展;会后,当务之急:一是尽快研究确定规划设计,二是及早制订推进机制,三是迅速启动工程建设,四是与皖江公司签定详细合作协议。落地岗新农村建设才刚刚起步,需要自身的努力与主动,更需要领导的关心和支持。针对新农村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今天邀请区领导和区直单位到我乡现场办公指示指导,并希望尽可能、尽最大努力统筹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此,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及落地岗村全体干群,感谢区委、区政府的高屋建瓴与英明决策,感谢区直部门的精心指导和鼎力相助。乡党委、政府将坚定信心、下定决心、不遗余力、不辱使命,把工作做实、做细、做透,科学合理地、积极稳妥地把新农村规划好、建设好,真正把落地岗新村建设成区级重点村、市级示范村、省级新农村示范新亮点。
新农村工作总结14
1、利用地理优势,扩大招商引资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支两委利用这一契机招商引资,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成功引进外资200万元,对x大厦进行装修,并与经营户签定了承租合同,年经济效益14万元。今年2月份,村干部与福建企业老板洽淡了建“寺公园”已达成初步意向,正在洽淡的还有汽修厂、家具市场、混泥土构件公司,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等。这些项目的引进需要市委、市政府的支持,镇党委、政府的支持才能逐步实现今年以来,村支两委组织村组骨干和人民群众,开展“党中央、国务院为农村农民着想,我们如何干”的大讨论。一是村委会采取逢会不忘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和目标任务;二是村干部分片包干在各自的工作区域内与群众交流情况,听取对村上的规划的意见;三是现有的5个村干部带头集资,带领村民加强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向周围单位争取资金支持;五是动员村内较富的经营户,慷慨解囊,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通过大讨论,人民群众主人翁态度和工作热情空前高涨。
3、组织村民投工投劳、整修村组干道和灌溉渠道
x年,我村混凝土硬化村组干道5、2公里,今年又整修砂石道2、6公里,预计下半年可完成混凝土硬化。组织村民、空渠道3、2公里,保障了全村水利灌溉的需求。
4、主动汇报,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理解支持
村干部意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落实各项具体规划,必须要求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保证,于实走出去“找米”下锅,与外省有关企业洽淡,引进项目,为新农村建设流入生机活力。最近又与国土规划等有关部门,对引进项目建设的用地进行汇报,最后请政府批准。
5、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半年来,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以“五家”为基础的道德教育,完善《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及计育生育创国优《计划生育村规民约章程》,积极开展文明先进单位、个人、五好家庭等活动,今年组建了一支腰鼓队,并市组织的计划生育活动月参加比赛节目得“三等奖”和“创作奖”,对全村垃圾堆放进行了规划整治,正在组织建垃圾池,对文明创建活动在8月份进行一次评比和表彰。
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加工能力低。产业化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禽畜养殖中,有些盲目效仿,未形成规模种、养殖。
2、农村底气不足,财经缺口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
3、民主、法制观念淡薄,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呈突发性事件增多的趋势。
四、下一段发展思路
1、解放思想,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经济是基础,是落实一切任务,目标的保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着力于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营理,加大招商引资,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充分利用本村的独特优势,在二、三产业上拓展农民的增收空间,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2、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培养新型农民,加大对农民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免费实用技术培训,开展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
3、积极推进“五改”(改环境、改容貌、改卫生、改观念),促进文明建设进程,改善村居环境,适时修编规划,推进现代化村庄建设,采用推进太阳能、沼气建设,改善农村卫生状况,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农民发展循环经济意识,树立良好的文明乡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4、保障社会化。继续全面推行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探索城乡街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
5、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民主营理,民主决策,民主营理,民主监督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6、具体目标
(1)建设综合性村部办公楼
(2)寺公园建设
(3)新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
(4)农村改水、改电项目村建设
(5)新建一个综合无公害市场和一个家具市场。
(6)形成农业观光带。
(7)组建一个劳务公司。
(8)整修渠道4公里,修塘14口,硬化道路2、6公里。
(9)修建垃圾池4个。
(10)组建治安巡逻队。
五、几点建设和期盼
1、加大农村能源建设投入,特别是沼气和太阳能建设资金扶持,加大农村改水,改电项目村资金支持。
2、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后盾单位合理安排,避免“肥的吃不了,瘦的吃不到”。
3、适当放宽小康建设示范村所需土地使用政策。
4、主管部门对新农村示范村多支持、多办实事。
新农村工作总结15
XX村位于东北部,北靠象山港口,东临大目洋。距县城18公里,汤钱线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全村现有村民587户,1866人口,有耕地面积1507亩,山林4500亩,淡水养殖200亩。全村有党员63人,其中外出党员13人,党员平均年龄51岁。20xx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55.85万元,村集体总收入30.34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5159元。先后被评为宁波市级全面小康村、市“五好”党组织、文明村、村落文化示范村、四级民主法制示范村、村民自治示范村、园林式村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示范村,并连续20多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20xx年以来,我村在县委农办和XX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全体党员和广大村民的共同支持和配合下,坚持以生产发展为中心,以村容整洁为重点,以生活宽裕为落脚点,全力推进中心村创建,努力打造人富、村强、民安的现代化新村,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全员发动,不断夯实中心村创建基层基础
20xx年XX村被列为市级中心村,村班子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其他支部委员和村委会委员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不断推进中心村创建工作。
(一)抓班子队伍使干部把好创建“火车头”。创建初期,因创建基础薄弱、工作量大、资金缺乏等因素,干部思想不统一,存在畏难情绪,我村针对此现象由通过多次召开班子会议,并邀请镇党委领导、联村干部以下村走访、约谈等形式做好干部工作,统一干部思想。同时,按照中心村创建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创建计划和工作推进方案,定期召开村四套班子会议及工作组周例会,探讨建设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分享成功经验,创新领导方式,充分发挥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领导作用,为中心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抓经验学习用典型提高创建“行动力”。坚持立标杆、找差距,先后组织村四套班子、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妇女代表等赴茅洋溪东村、泗州头何婆岭村、墙头溪里方村、方家岙村等先进村学习取经,有效提高干部群众新农村建设能力。加强与上级领导部门的沟通、联系,邀请县委相关单位及领导和镇党委、政府下村指导,给予建设意见,确保中心村创建工作朝着更好的方向进行。
(三)抓宣传发动让群众成为创建“主力军”。村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村民群众在中心村创建中的重要性,通过召开全村动员大会、发放致全体村民的公开信、茶余饭后在老年活动中心等集聚区、入户走访等方式,动员全村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共识。并充分利用村级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工具,传达中心村建设有关事项,激发群众创建热情,有效增强村民群众创建中心村的主体意识,为创建工作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二、科学规划、明确分工,全面保障中心村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XX村班子始终把中心村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摆上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以抓规划、抓分工、抓作风、抓建制等四个抓为着力点,全面保障创建工作。
(一)以抓规划为中心提高创建标准。创建初期,我村坚持以规划引领创建工作,专门邀请宁波设计院专业人员,根据XX村的人文特点、自然环境、县镇整体发展规划和中心村发展导向,结合环港公路建设契机,按照“一心、三片、两园”村庄功能布局,突出中心集聚功能,编制完成了村庄远景发展规划(送审稿)。该规划重点规划集车站、加油站、卫生医疗站、超市、幼儿园、聚居区为一体的居民集聚新区,着力将打造成为交通便利、商贸繁荣、功能完善的东港片区中心。
(二)以抓分工为基础加快创建进度。严格按照中心村创建计划,结合村班子成员特长,将居民集聚区、居家养老、公园提升、环境整治等创建项目,逐项落实到人,明确工作责任。同时每位班子成员根据任务要求将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确保人人有任务,事事有落实。对出现任务无法按期完成的造成影响的,实行责任倒追制,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积极发挥群众作用,在村民代表中选出责任强、会管事的代表开展工程进度和质量监督,适时提出改进意见,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建立妇女、老年干部、青年干部等工作组,协同做好创建工作,确保工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三)以抓作风为关键增强创建动力。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村班子成员带着中心村创建任务,自觉践行一线工作法,逐户逐人做好思想动员工作;遇到不配合的农户,村干部坚持“多上门、多宣讲、多磨”的工作思路,并充分利用班子的群众基础和群众感情,为中心村创建攻下了一个个工作难关。在梳理式村庄改造及一户多宅整治、三改一拆工作中,村班子成员和党员主动签订责任状,带头拆旧拆违,主动做好自己亲戚、朋友的思想工作,为整个中心村创建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四)以抓建制为重点规范创建工作。坚持村务会商制度,定期召开村四套班子、工作组碰头会,定期组织村民代表学习、考察和视察新农村建设,建立重大事项听证会审制度,共商创建中的重要决策,最大程度减少误会、减轻阻力。全面推进“双达标、双示范”工作,推进财务支出联签制度,严格财务管理。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村务管理等制度,规范村务财务公开,自觉接受村民监督,确保各项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大力推动中心村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按照中心村创建要求,村班子提出“奋战300天,全面建设中心村”奋斗口号,充分发挥村级两委班子工作战斗力和村民的主体作用,以点扩面全面推动中心村创建进程。
(一)全力推进主体项目建设,实现中心集聚
通过实地研究、与县、镇有关部门沟通联系、借鉴创建成功村经验等方式,确定中心村5大建设主体项目,并由党员和村民代表以上大会通过。
一是居民集聚点建设工程:自20xx年起,我村即积极争取中心村创建名额,并将居民集聚点建设工程列为重点创建项目,做好相关建设规划,聚居区一期20亩投资150万元,于20xx年底开始动工,次年完成四通一平、污水管网及17幢别墅建设。20xx年因中心村创建名额缩减,加上原村主任不配合创建工作,我村主动退出创建。20xx年在县委农办、镇党委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村被正式列为中心村创建计划村,村班子将集聚区建设重新排上议事日程,提出将集聚区二期30亩土地填基和“四通一平”列入创建计划,但因土地指标调整不下来,二期工程暂时搁臵(建议上级领导在以后的中心村创建中可以将土地以带帽的形式与中心村创建一同配套下来,确保各大项目真正落地)。中心村创建的关键在于集聚,而二期工程的搁臵对我村中心村创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最大程度的推进中心村创建和最大限度的遵守土地政策,经镇中心村创建指导小组和村班子集体协商,确定建设样板房2套,为下步二期工程推进做好示范。目前,样板房已完成建设。
二是村中心公园改造及绿化增补工程:投资33万元,完成村中心公园门球场改造、村道砌石及绿化增补工程,绿化增补总面积达20亩,并完成村主次干道、各个节点的宣传板、墙面喷绘、亮点绿化等。
三是宅基地整理和梳理式改造工程:根据我村危旧房屋多、一户多宅现象严重的实际情况,创建领导小组巧借“三改一拆”拆违东风,将一户多宅清理、宅基地整理和梳理式改造作为创建工作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为村庄扩路、环境提升、绿化种植等拆出发展新空间。在工作推进中,按照“统一思想、入户排摸、上门工作、确定时间、实施拆迁”的工作思路,由村主任带队,各村委会成员、村民代表小组长按照排摸名单分片包干入户做工作,并实行每月汇报会、每周碰头会、工作调度会、现场会等制度,累计投入资金23万元,拆除农户53户,盘活存量建设用地5100余平方米,实现“黑点”亮化6处。规范拆后利用,完成土地复垦8处、宅基地审批5户及绿化种植、道路扩建等。
四是村道硬化建设:重新梳理村庄道路,将路面狭窄、破损严重、未硬化的道路列入建设范围,投资100余万元,完成道路拓宽、硬化、维修等18条、2280米(其中移民区6条村道列入一事一议项目,投资额不计入中心村创建),受益农户覆盖全村。
五是村主河道整理美化工程:投资6.2万元,完成主河道两岸砌石改造、绿化200米,建设宣传点1处。
(二)全力推进辅助项目建设,扩大功能辐射
按照“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要求,以量力而行、先急后缓为原则,统筹推进村卫生服务站、居家养老、幼儿园等设施建设。
一是村卫生服务站实现村民家门口就医。为解决XX村民看病远问题,通过村班子积极地向上争取,确定在村中心地段建设村卫生服务站,项目总投资13万元,于20xx年开工,当年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卫生站设有就诊区、注射区等,配有医生2名及常用药物。
二是居家养老服务营造老年人安居环境。为了配合村庄一户多宅清理及梳理式改造,根据村庄整体布局,专门划出村北门外土地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期投资150万元,占地4500平方米,建有住房18间,并设有中心食堂,可安臵旧房拆迁的老人36人,集中供养、集中管理、集中服务的养老模式,有效保障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同时,在老年活动阵地建设上,我村利用拆后土地,投资80万元建设了老年活动中心600平方米2层,进一步丰富了老年人的娱乐生活。
三是幼儿园托起孩子美好明天。离镇中心较远,中心幼儿园又无校车,幼儿上学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家长们。村班子了解到这个问题后,积极与镇社会事业办沟通,希望以民办幼儿园的形式,解决村庄幼儿上学问题。去年,我村成功引进民办幼儿园一所,并帮助完成校址选择、房屋鉴定等工作。目前,XX幼儿园办班4个,有学生48名,极大程度地解决了新塘、屿岙、汤岙等周边村庄及新乐船厂、砖瓦厂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
四是环港公路连接线方便群众出行。依托环港公路建设契机,计划总投资200万元建设环港公路连接线,目前,已完成投资20余万元,实现连接线工程贯通,年底将开展道路硬化等工作。
五是计划类项目打造功能化。是到丹城中巴车及象山至宁波班车的的终点,是名符其实的乡镇交通枢纽,但目前XX村内没有一个室内车站,给周边群众带来了一定的不便,我村计划投资30万建设车站,项目将于20xx年完工。为配合车站建设,我村计划投资100万,建设占地1000平方,建筑面积200平方的加油站。
(三)全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改善人居环境
坚持树立“找问题、想对策、齐动手”的工作思路,由点及面、全面拓展,全方位、深层次推进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实现了村庄“净化、洁化、美化”目标。
一是全民“找茬”。多次邀请县委农办、镇主要领导、镇环境卫生指导小组、联村干部、其他村干部等下村检查村庄环境卫生,指出了杂物堆放凌乱、弄堂环境差、河道杂草杂物乱扔等不足之处69个及改进方向,并发动全体村民就农民会所、办酒场地、菜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及周边生活环境中存在的卫生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38条。
二是立行立改。始终将环境卫生问题作为中心村创建的重要工作来抓,确定一名支委作为环境整改组长,村妇女主任作为副组长,对于上级部门领导、村民群众提出的相关问题一一进行整改落实。在村民环境卫生意识差问题上,通过召开妇女大会、村民代表以上会议、组织村妇女参观中堡村学习杂物整理、下发中心村建设倡议书等方式,不断提高村民环境卫生意识和杂物堆放规范化标准;在村道、河道脏乱差问题处理上,充分发动妇代会、网格化义务团队、驻训部队、老党员、老干部等群体,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清扫活动26次,有效清理草丛中白色垃圾、河道漂流物等。
三是长效保洁。建立健全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家庭门前三包”责任制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责任区包干制,保证清扫、清运、保洁工作责任到户,确保每户门前责任区地面清洁,及时制止在本责任区范围内出现的乱堆放、乱挖乱占、乱搭乱建,乱设摊点、乱挂衣物等行为。加强村庄环境监督,组建党员干部监督队,每月定期检查村内环境卫生,并做到每月有监督记录,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四)全力推进富民强村工程,壮大集体经济
紧紧围绕“创业创新、富民强村”这一主线,坚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一核心,统筹推进村级项目建设,先后开展土地流转、厂房建设出租、土地承包等,实现村集体年收入20余万元。
一是加大土地开发。每年年初,村四套班子根据本村实际,以宅基地复垦、园地整理等土地项目为依托,制定集体经济发展计划。20xx年已完成土地开发30亩,并成功实现土地流转,主要种植枇杷、柑橘等经济水果。下步将投资400万元,对剩余的200亩园地、山林进行土地开发,引进种植大户发展猕猴桃、葡萄等水果,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
二是加快商贸发展。充分发挥XX村服务项目全、人口集聚、交通中枢等特点,XX村建有菜场、面馆、水果店、五金店等,20xx完成中心超市建设600平方米,成功实现对外出租,年租金8万元。紧紧抓住环象山港路互通时机,计划投资100万建设加油站增加集体收入。
三是促进农民就业。以发展来料加工企业为抓手,不断拓宽农民就业渠道。目前我村已有外贸手套精加工、针织产品成品包装加工等企业4家,解决剩余劳动力50余人。积极发挥团委、妇联组织作用,加大企业及来料加工点等引进力度,增加村民家门口就业岗位。
新农村工作总结15篇 农村工作三年总结相关文章:
★ 关于镇农村工作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2篇(乡村半年工作总结)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3篇(村级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 农业农村工作2022年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范文2篇 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 县交通运输局新农村建设挂点帮扶工作总结报告2篇(年交通运输局驻村工作队总结)
★ 2022年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汇报2篇 乡镇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 新农村建设年度工作总结优秀范文11篇(新农村建设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