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古代人物故事会3篇(历史古代人物故事),欢迎参阅。
古代人物故事会1
传说很久以前,每到八月十五中秋节时子夜时分,就有一座天桥从河西那边伸过潇水河面,搭在大西门码头,两盏灯笼把大西门码头照得雪亮。人走上这座天桥,就可以上天成仙。于是,每年到了这一天,许多善男信女就沐浴斋戒,梳妆打扮,登上天桥去成仙。
那一年,柳宗元被贬,来到永州任司马。听到老百姓的这种传说后,心里很怀疑,哪有这样的怪事,决定探个究竟。就在这一年的八月十五,柳宗元吃了晚饭,来到大西门码头。这时,明月从东山升起,把个永州城照得象白天一样。只见大西门人山人海,好不热闹,男女老少,穿红戴绿,熙熙攘攘,好象赶庙会一般。柳宗元很随和地与百姓们谈着白话,问他们往年成仙的人以后有无音讯。百姓说,只见有人上去,却不见哪个下来,也不曾听说哪个有过音讯。说话间,子夜时辰已到,人们向着河西指指点点,柳宗元顺着人们手指的方向一看,只见对河的小山上,一道天桥突然直伸而来,连接在大西门河边,两盏灯笼高挂桥顶闪闪发光。这时,有些人便踏上桥头,往上面走去。柳宗元伫立一旁,仔细观察,只见连着“天桥”的那一头,是一条大蟒蛇,“天桥”是从蟒蛇的口中伸出来的,肯定是蛇的舌子,两盏灯笼那是蛇的眼睛了,这哪里是什么“天桥”,分明是这条恶蛇作孽作怪。他看在眼里,恨在心头,决定要为百姓除掉这一大害。为不惊动恶蛇,他立忙叫随从回法华寺拿来一把大弓箭,对准蟒蛇的亮眼一箭射去。蟒蛇大叫一声,顿时地动山摇,它缩回舌头,“天桥”断了。蟒蛇瞎了左眼,伤了右眼,现出原形,滚滚爬爬,逃进了树林。百姓看得真切,这才知道上了当,往日已经“成仙”那些人的亲属,禁不住嚎淘大哭起来。
柳宗元知道蟒蛇虽然瞎了一只眼,但还没有死,估计它还会出来求药治眼,便连夜通告了永州城内所有药铺,对瞎眼人前来买药的都要严加注意,只许给它毒药。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上午,一家药铺里走进一个老头,手拄拐杖,蒙了左眼,要买眼药。药铺老板见了,想起柳司马的嘱咐,知道这老头定是那蟒蛇所变,便照着柳司马的话做了。老头拿着药,急忙回到河西的树林里,急忙把药往眼睛里抹,这一抹,痛得它满地打滚,把那些碗口粗的树子滚倒一大片,逃到一个山洞里去,右眼很快也瞎了,不久就死了。
后来,有人从这个岩洞边过路,老远就闻到一股臭气,直冲鼻孔,原来这是蟒蛇的尸体腐烂了。人们还从这个岩洞里搜出来好多铜扣子银扣子,这是被蟒蛇吃掉的人衣服上的。谁知这蟒蛇吞害了多少人的性命。
从此以后,永州太平了,个个都感激柳司马为民除害的大恩大德。
古代人物故事会2
徐文长(1521-1593)明文学家、书画家。名渭,初字文清,后改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或署田水月。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年二十为生员,屡应乡试不中。中年做过幕僚,于抗倭军事,多所筹划。后编写《会稽县志》,曾对地方的政治、经济,提出一些改革主张。徐氏善诗文,风格新奇,不落窠臼。所作戏曲论着、杂剧,颇有超越前人见解和打破陈规之处,有些作品表现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不满。工书法,行草纵逸飞动。擅绘画,特长于花鸟,用笔放纵,水墨淋漓,颇有创造。对后世大写意花卉画很有影响。着作有戏曲论着《南词叙录》,杂剧《四声猿》,诗文《徐文长全集》等。
徐文长从小就很聪明,十多岁时学问已经相当渊博。
有一年秋试,皇帝派了一个叫窦光鼐的老太师到绍兴来主试,他为了筹备考务,提前来到绍兴。
窦太师每次游街过市,总是有一块“天下无书不读”的御赐金牌扛在前面,鸣锣喝道,耀武扬威,自以为文章压倒天下,目空一切,傲慢非常。
这天,正是盛暑季节,炎热非常。徐文长听说窦光鼐要来了,心想:把他的御赐金牌除下,给他一个下马威。主意既定,就赤膊坦腹,睡在东郭门内的官道当中。
“嘡嘡……”鸣锣喝道的声音越来越近。头牌执事看见一个小孩睡在官道当中,就禀告老太师:“有个小孩挡官拦道!”窦光鼐听说挡道的是小孩,他不以为意,吩咐停轿,自己出来看看。只见那拦道的小孩睡得很熟,连忙把他叫醒。徐文长故作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候发落。窦太师开言问道:“你睡在石板上作什么?难道不怕皮肤烫焦?”徐文长大大方方地回答说:“不作什么,晒晒肚皮里的万卷书”。窦太师听他口气很大,就说:“既然你喜欢读书,一定还会对课。我有个课要你对,对不出,你应该让道回避。”徐文长立刻提出反问:“如果对得准,那怎么办?”窦太师心想:一个小孩有什么了不起。就随口说:“如果对得好,把全副执事停在这里,老夫步行进学宫!”
窦太师想起绍兴南街有三个阁老台门,便随口出题:“南街三学士”,徐文长不加思索,回对:“东郭两军门”。窦太师一听,觉得南街对东郭,文官对武将,而且这五个台门都是绍兴城内有名气的,不由得点头称赞:“奇才!”这时徐文长故意问窦太师:“你那块金牌上的六个大金字,作何解释?”窦太师听他问起金牌,马上得意地说:“皇上晓得我天下无书不读,因此御赐这块金牌!”徐文长接着又问:“那么,太师爷,你对《时宪书》总该熟读吧?”窦太师被问得目瞪口呆,暗想:不要说熟读,就连书名也没有听到过。徐文长见时机已到,把早已准备好的《时宪书》拿出来,递给窦太师说:“太师没读过,学生倒会背。”说着,就朗朗地径自背诵起来,背得又流利,又纯熟。
窦太师果然也聪颖,真是过目不忘,名不虚传,等徐文长背完,他也会背了,但徐文长还能倒背,窦太师却不会。徐文长理直气壮地问:“太师爷既有书未读,那么这块金牌将作何处理?”窦太师尴尬地说:“那当然对我不适用了!”
窦光鼐只好实践自己的诺言,刚想举步朝学宫走去,徐文长却叫住他:“启禀太师,自古中国才子算浙江,浙江才子算绍兴,绍兴处处出才子,太师要小心提防!”窦太师冷笑一声,愤然而去。
等到开考的时候,大家写好文章,收毕文卷,窦太师吩咐暂勿退场,一面抽卷阅读,好的果然很多,特别是徐文长的考卷写得更好,但是卷后却画上了徐氏祖先的灵位,窦太师借此提笔落批:“父亲虽好,祭祖太早。”
为了想试试绍兴才子的本领,窦太师念了一个课:“宝塔圆圆,六角八面四方。”叫大家对来。全场默然无声,大家都想不出好句。窦太师连声催促,全场只好举起一只手来摇摇。窦太师一看,没有不摇的人,连徐文长也在内。
这时候,窦太师洋洋得意,禁不住冷言相嘲:“绍兴果然多才子,对起课来变呆痴!”窦太师正想返场,徐文长突然高声喊道:“太师你弄错了,我们都已对出,而且对得很好。”窦太师一下愣住了!徐文长接下去说:“这个课我们人人从小会对,因为考场规矩森严,不能你言我语,闹成一片,只好用手摇摇作个暗号,就是对:‘玉手尖尖,五指三长两短。’不是很好吗?”窦太师经他一说,惊讶得呆若木鸡。
从此,窦光鼐进出府门,只听到鸣锣喝道的声音,再也看不到“无下无书不读”的御赐金牌了。
古代人物故事会3
杜甫(712-770)唐代大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其先代由原藉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属河南)。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时,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安禄山陷长安时,杜逃至凤翔,任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唐肃宗还京。不久即弃官,居秦州。又移居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后由剑南节度使严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于湘江途中。他身经安史之乱,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有深切的认识,对人民的苦难寄予同情。通过许多优秀作品忠实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在艺术形式上,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现能力。对后世影响很大。着有《杜工部集》。
沙市中山路中段,有一条石板路的古老狭巷,相传唐代着名诗人杜甫曾在这里住过。沙市在唐代叫沙头镇。
大历三年(公元七六八年)的早春,杨柳泛绿,新竹吐翠。沙头镇大街上新近开设了一个“百草堂”中药店。门首贴着一副独出心裁的对联:“独活灵芝草,当归何首乌”。店主就是年已五十多岁的诗圣杜甫。他刚从四川夔州东下,来到沙头镇定居下来,就和荆沙一带的老友李之芳、郑审相会,他弟弟杜观也将家眷接来,兄弟团聚,甚为欢洽。当时,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在楚国宋玉的故宅旁边新盖一座住宅,杜甫特地致诗述怀:
摇落深知宋玉悲,
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
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
舟人指点到今疑。
杜甫本想借题发挥,希望卫伯玉象严武一样地把他荐用于朝廷。岂知卫伯玉不学无术,更不懂爱惜人才;加以他的门客从中挑拨,说杜甫自比宋玉,怀才不遇;把你比做楚王,不识人才,最终将和楚宫一样泯灭。从此,卫伯玉对杜甫怀恨在心。
杜甫刚来时由于生活穷困,虽有杜观等亲友接济,毕竟是“寄人衣食”,非长久之计。于是,就以卖药为业,聊度岁月。
药铺开张后,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甚至实在无钱付还药费的,也就免费赠送。因此百姓称赞,生意兴隆。
常说:“落毛的凤凰不如鸡”。杜甫的药铺生意一好,其它几家药店的生意自然冷落下来。这几家老板暗恨杜甫这个“外来户”抢了他们的生意。于是串通起来,用金钱收买了卫伯玉衙门里一个书吏。这家伙近来在赌场输得精光,正好有人送财上门,自然满口应承。一天他乘机在卫伯玉面前挑拨道:“老爷啊!你晓得有个杜老倌在镇上开药铺的事吗?”
“嗯!晓得。”
“哎呀!这个杜老倌可神气啦!他在药铺门口招揽顾客,夸下海口,说‘百草堂’里天下药材无所不有,其实,他是想把人家都压垮哩!”
卫伯玉疑惑地问道:“真有这等事吗?”
书吏故弄玄虚地说:“还有一句话,小人不敢讲。”
“啊!”卫伯玉更加奇怪,“什么话?快快讲来!”
书吏凑上前去:“杜老倌自以为才高学深,连老爷你也瞧不起啦!”
卫伯玉终于被激怒,又勾起他对杜甫那首诗的不满,决心报复。于是开了一副药单,对书吏交代:“你将这药单拿给杜老倌,要他照单发药,如有则罢,没有你就砸掉他的招牌,要他滚蛋!”
书吏连忙来到“百草堂”,将药单往柜台上一甩,大声说:“这是卫大人急需的药,赶快照单发药。”
伙计接过药单一看都愣住了,原来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四味药名:
行运早,行运迟,
正行运,不行运。
有个老伙计对书吏陪笑问道:“你老哥是请哪位高明郎中开的药方,怎么我们见都没有见过?……”
书吏不等别个说完,开口就骂:“他娘的!你们开的是什么中药铺?快给我把杜老倌叫出来,要是配不齐卫大人要的药,我就砸掉你们的招牌!”
伙计们不敢怠慢,忙把此事告知杜甫。杜甫心里明白,这是卫伯玉故意对他刁难;及至看了药单,不禁付之一笑,区区雕虫小技,也来班门弄斧,未免太不自量了!随即顺手办好四味草药,来到柜台里。见了书吏,仍然以礼相待,拱手问道:“这位大哥请了,不知你家大人有何见教?”
书吏目中无人,仍旧傲慢地答道:“杜老倌听了,我们老爷要你照单发药,否则就要砸你的招牌,要你滚蛋!”
“哦!原来如此。”杜甫胸有成竹地说,“卫大人需要的药,小店应有尽有。”
“什么?”书吏大吃一惊,口气也缓和下来:“你先拿给我看看。”
杜甫不慌不忙地拿出四味药草,原来是:一片罗卜干,一块生姜芽,一粒鲜李子,一颗干桃僵。
书吏一看傻了眼:“杜老倌,这可不是跑江湖!这算什么药?”
杜甫道:“罗卜干是‘甘罗’之意,甘罗十二岁就当了丞相,你说他是否‘行运早’呢?”
“是。”
“生姜芽是‘姜子牙’之意,姜子牙八十三岁遇文王,是否‘行运迟’呢?”
“是,是。”
“你看这红皮李子,虽说酸不溜儿的,却正是目前市场上的俏货,可说是‘正行运’吧!”
“啊!”
“这是隔年的桃子,经过雪冻霜打的算不得鲜果,只能入药,所以说‘不行运’了。”
书吏连连点头,无话可驳。杜甫接着说道:“这红皮李子,好比你家老爷‘正行运’;这桃僵,好比我己‘不行运’了。当今朝廷重用奸臣,嫉贤妒能,正如俗话所说‘李代桃僵’,难道不是真的吗?”
经杜甫这么一点破,书吏才恍然大悟,马上跳起来说:“好哇!杜老倌莫非吃了豹子胆,竞敢辱骂我们老爷!管叫你吃不了兜着走!”
杜甫淡然一笑说:“随便!”说罢拂袖而去,理都不理。
书吏气冲冲地回到卫府,将杜甫给的四味药草和一席话当面禀明。卫伯玉自知理亏,只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干着急,可就是想不出一点办法来对付杜甫。
古代人物故事会3篇(历史古代人物故事)相关文章:
★ 水浒传英雄人物的故事 [水浒传的英雄故事]3篇 《水浒传》英雄人物故事
★ 历史人物励志小故事_励志小故事左右3篇 励志的历史小故事
★ 历史有名的爱子故事 有名的历史人物的故事3篇 关于爱的历史小故事
★ 高考作文素材感动中国人物苏炳添人物故事7篇 苏炳添人物特写作文
★ 2022寒假阅读书目《中国古代人物故事》五年级读后感3篇(中国古代故事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