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变换》练习题9篇,供大家品鉴。
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变换》练习题1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结合实例了解了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并经历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本内容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变换,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本活动呈现的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方格纸上图形的变换过程的观察与交流,进一步认识平移和旋转。教材安排了四个变化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尝试用语言描述每一次变化中每一个图形的变换过程。如第一次变化,可以是图a向右平移两格,图b向下平移两格,图c向上平移两格,图d向左平移两格,这样就得到了风车图形;还可以通过旋转和平移得到风车图形,即图a逆时针方向旋转90°,再向右平移两格,其他几个三角形作类似的旋转再平移即可得到风车图形。第二次变化,可以是左上角的三角形先向下平移两格,再向右平移两格,右上角的三角形先向下平移两格,再向左平移两格。第三次变化,可以是最左边的三角形向右平移两格,最右边的三角形向左平移两格,中间两个三角形分别向上平移两格。第四次变换,可以是左下角的三角形先向上平移两格再向右平移两格,其他三个三角形作类似的平移即可。为了学生叙述方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变换得来的图形标上字母。
教学时,可以按照“想一想、做一做、再想一想”的过程,鼓励学生先独立想象,再摆一摆,并与同学进行交流,最后再回想图形的变换过程。教学时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图形的变换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比较高,可以让学生剪几个一样的三角形,让每个学生自己进行操作,通过操作来体验图形变换的过程,再尝试用语言来表达变换的过程。这里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操作,它不仅仅能帮助困难学生解决问题,而且能验证想象的过程,同时操作和想象的结合也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表象。二是在图形的变换中,不同的思考角度,常常会产生不同的变换方式。每一次变化可以有不同的变换方式,如第一次变化可以只通过平移,也可以旋转与平移结合。再如第四次变化,除了上面提到的变换方式外,还可以这样变换:左上角的三角形绕正方形最上面的顶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再旋转90°,再旋转90°就可以变换到最初的图形中b的位置,其他几个三角形也可以类似地旋转。所以当学生出现不同的变换方式时,教师应给予鼓励。三是要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交流,说一说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本单元的很多内容和习题都是可以通过操作来完成的,因此,在课前可以请学生准备一些小的学具,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结合操作思考问题,并把操作、思考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
试一试
本题是用七巧板通过平移或旋转变换成新的有趣的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巩固对图形变换的认识。七巧板的变换是多样的,图中所展示的仅是其中的一种。图中三个图形进行了变换,即3号图形先向右平移两格,再向上平移6格;5号图形是先向上平移6格,再逆时针方向旋转90°,再旋转90°得到的;7号图形是先向上平移8格,再顺时针方向旋转45° 得到的。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看着图形想一想,也可以摆一摆,再说一说图中的几个图形的变换过程。然后,可以组织学生用七巧板通过平移或旋转再摆成一个图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先选择七巧板中的部分图形进行简单的变换,在学生比较熟练的情况下,再操作一些比较复杂图形的变换。对于图形每一步的变换,都应要求学生说一说是如何平移或旋转的,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平移或旋转的认识,也有利于学生有条理地进行表达自己的理解。
练一练
第1题
本题是基本题,应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写一写、说一说。
(1)图a向右平移8格得到图形b;
(2)图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图形c;
(3)也可以先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再向右平移8格。
第2题
图形a向右平移7格可以得到图形b,图形b沿直线mn作轴对称图形可以得到图形c。
第3题
应让学生独立观察,说一说变换的过程,变换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如可以是图a先向右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3格;图b先向左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3格;图c先向右平移3格,再向上平移3格;图d先向左平移3格,再向上平移3格。
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变换》练习题2
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4页“图形的变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3、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纸上变换各种图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每人准备一张方格纸,4张大小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硬纸)、一副七巧板 【个性化修改】
难点:
1、在于学生对轴对称的理解。轴对称是图形变换的一种方法。
2、学生对于旋转的度数的把握。
【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
师: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平移和旋转,下面请同学们用一个三角形在方格纸上边摆边说,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学生在自己的方格纸上操作交流,然后请几位学生展示。
师:同学们我们在分析图形的变换时,不仅要说出它的平移或旋转情况,还要说清楚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这样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变换过程。
师:同学们的交流很好,下面请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合作,用两个三角形自己设计一个图形,然后进行变换,并说一说它的变换过程。(学生进行自己的设计与操作,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下面请几个同学上来演示他们设计的图形,并说一说它是怎样变换图形的。如果是经过旋转组成的图案,每旋转一次,都应说一说是什么图形绕者哪一点旋转的?
二、 尝试练习: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下图,边观察边思考,并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方格纸和三角形,分别给四个三角形标上A、B、C、D,自己摆一摆,移一移,转一转,进行图形的变换,然后按照下面老师提出的四个问题,与同桌同学进行交流。
(1)四个三角形A、B、C、D如何变换得到“风车”图形?
(2)“风车”图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长方形?
(3)长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正方形?
(4)正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回到最初的图形?
学生自己操作,同桌交流图形变换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同学们做得很认真,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让同学们说出各自不同的方法。只要方法正确,老师应给予肯定。
三、拓展练习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图形的变换)。刚才你们都用了哪些学具来摆图形呢?(三角形)。刚才同学们只用了2个或4个三角形来摆图形,变换出来的图形不多而且较简单。你们想不想变换出更多更美的图形呢?(想)。下面,先请你们观察老师变换的这个图形。(师出示图)
师:请同学们动手摆一摆,再说一说左图的七巧板是如何平移或旋转 得到右图的。
学生操作并回答变换过程。
师:下面请拿出你们喜欢的七巧板, 4人小组合作,在方格纸上摆一摆,变一变,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变换的图形最多最美。记住,哪个同学变换好一个图形,就与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变换图形的。
学生分4人小组合作,在方格纸上用七巧板变换图形,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下课的时间到了,有许多同学没来得及把自己想好的图形变换出来,没关系,回去后,我们还可以继续摆,继续变,继续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四、课堂小结:
1、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2、 教师激励学生,提出希望。
对于图形每一步的变换,都应要求学生说一说是如何平移或旋转的,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平移或旋转的概念,也便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考方法。
(本活动的开展主要是让学生进行操作,通过他们的操作来体验图形变换的过程。在图形的变化中,同样得到图形的变换,但不同的思考角度,常常会引出不同的操作过程。因此,无论是变换到(1)、(2),还是变换到(3)、(4),都有各种不同的操作方法。所以,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试一试,然后再进行交流。
图形的变换是对平移和旋转知识的综合运用练习,也是今后学生开展图形设计的重要基础,通过学生大量的操作活动,对提高学生空间的想象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七巧板的变换是多样的,图中所展示的仅是其中的一种。在开展这一活动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七巧板中的部分图形进行变换。在学生比较熟练的情况下,再操作一些比较复杂图形的变换。)
总结出旋转的要求:
方向
绕某一点旋转旋转的度数
五、板书设计:
图形A————————————图形B
(平移、旋转、轴对称)
平移:方向,移动数量
旋转:绕某向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
轴对称:
教学反思一
1、数学源自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无处不在,它与生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旋转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在本课教学中,我运用俄罗斯方块的游戏导入,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为后面引出平移、旋转、轴对称作铺垫。
2、在本课中我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手指间。在新授环节,至始至终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学习素材,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动一动、做一做、讲一讲等活动,自主观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栩栩如生。让学生充分透彻、理解图形的变换过程,不仅会在实践中应用,而且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巧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地获取知识。每一次活动结束,都能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小节、概括。
不足之处: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对图形变换的三种基本形式的综合应用,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在活动中学生展现出了多种多样的变换方法,但也因为为了让学生充分展示这些方法,造成了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反思二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是最基本的三种变换,一个图形不改变它的形状和大小,从一个位置变换到另一个位置,不外乎经过这三种变换。这三种变换只要教会学生每一种变换的要素即可。
平移的要素要有三个:1.基本图形——是什么图形发生了平移?2.方向:向什么方向发生了平移;3.距离:平移了多远?
旋转的要素要有四个:1. 基本图形——是什么图形发生了旋转?2.旋转中心——是绕哪个点旋转的;3.方向:向什么方向发生了旋转,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4.角度:旋转了多大的角度?(一般旋转90度和180度)如下图中的图形是绕点O,顺时针依次旋转了90度。
轴对称的要素要有二个:1. 基本图形——是以什么图形为基本图形进行变换?2.对称轴——以哪条线为对称轴作变换?
无论平移还是旋转运动,我们关注的是其运动过程,也就是说要看这个图形是经过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变换到另一个位置的。
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变换中的要素,一是要借助于操作将思考与操作结合起来,如:多让学生思考,操作并记录学习过程,然后汇报交流总结经验。在操作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按照“想一想、做一做、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在想一想”的过程进行研究,在进行小组交流活动,教师进行随堂观察指导有困难的学生,最后听学生自己小结的时候,注意学生用语言来表达时的完整性,及时纠正错误的说法。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二要借助于方格纸进行操作和学习。方格纸呈现了平行和垂直的网络线,即可以看出变换的方向,又可以看出变换的角度和距离,直观方便,便于学生理解图中的各种关系。
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变换》练习题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5页“图形的变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3、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纸上变换各种图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4、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每人一张方格纸,4个大小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硬纸)、三角板、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师: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平移和旋转、轴对称。在生活中你过哪些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现象呢?
学生说一说 (师举例:汽车、照镜子的变换)
师:老师这有块三角板,有谁能上来摆一摆、说一说呢?(生板演)
师:同学们我们在分析图形的变换时,不仅要说出它的平移或旋转情况,还要说清楚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这样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变换过程。(板书)
师:接下来,请大家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电脑是在做什么样的变换,又是在怎样地变换呢? [课件:三角形的旋转、平移和轴对称的过程,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师:这些三角形所做的变换一样吗,看看谁说得既准确又完整。
生:……
(小结)师:对,我们在描述图形的变换时,既要说清楚他是向哪个方向平移,还要说清图形平移了多长;或以哪个点为中心向哪个方向旋转了几度;或是以哪条直线为轴做轴对称图形。
二、 情景再现、 尝试练习:
1、师:大家看过西游记吗,唐僧师徒经历了很多的磨难,最终取得了真经。你知道他们师徒一共闯了多少关吗? 好,这节课我们也一起来闯闯关。看看谁能利用我们已学的知识和本领闯过关。
[课件]:35页前两幅图
师:接下来,我们先来闯第一关。请同学们观察下图,想一想图1是如何变换成漂亮的风车(图2)?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动手摆一摆,再与同桌说一说。
(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后与同桌说一说,然后分组汇报)
师:那老师请位同学上台操作,让大家看看他的方法好吗?
[展台](学生上讲台边演示边描述)
师:这位同学说得怎么样,谁来评一评呢? 生:……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在分析图形的变换时,不仅要说出它是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还要说清楚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例如,描述平移时,就要说清楚向什么方向平移,平移几个格。这样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变换过程。
[课件演示] 师:下面我们来一起来看看电脑是怎么过这一关的。一定要仔细看,然后我们一起做个抢答游戏好吗?请大家根据电脑的变换方式,用完整的话说一说。
(学生根据课件展示的变换过程抢答)
师:听明白他说的变换过程了吗?这位同学在描述旋转过程时,说明了绕哪个点、顺时针方向还方是逆时针向、旋转了多少度以及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请每位同学也用这样旋转与平移相结合的方法试一试,并与同桌说一说变换的过程。(学生动手操作说一说)
2、师:恭喜大家顺利地闯过了这一关,有信心接着闯第二关吗!只要能用一种方法就算过关了,但我们要比一比哪一组同学的方法更多。
[课件] 图2如何变换成图3
师:根据你的经验,你能说一说漂亮的风车是如何变换成规则的长方形吗?请先想一想再说给同桌听一听。想不出来可以拿出学具动手摆一摆再说。
(学生交流讨论)
师:下面我们请同学们来说一说。
师:这个同学说得很好,同学们还有更独特的变换方式吗?
生1:…… 生2:……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电脑是怎么闯过这一关的。
[课件演示](依次交流呈现三种变换方式)
师:在描述图形的变换需注意什么呢?
生:平移应注意…… 生2:旋转应注意……
3、师:刚才大家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位同学都能用自己别致的方法闯过这一关,想不想接着闯下一关呢?
[ 课件:图3如何变换成图4 ]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依次把你的想法说给其它同学听,看哪一组的变换方式最多好吗?(学生动手摆摆、说说)
(学生汇报交流)。
师:从刚才的变换中你们有什么发现?(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旋转会变成不同的图形,在变换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图形每一部分的位置变换及过程。)
4、师:这关大家过得轻松多了,再过一关,我们就能取得“真经”了。我们要把菱形再次变换为原来的图形,你能有几种方法呢?请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力,想想怎么样变换?
[ 出示课件:图4如何变换成图1 ]
(学生独立思考)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呢? (分别点名汇报)
三、拓展练习
师:今天我们通过已学的平移、旋转、轴对称图形等知识顺利闯过了四关,体会到了变换的乐趣与图形的美妙。利用这些知识还可以变换出更多更美的图形呢?想不想试一试呢?( 生:想 )
师:在变换之前呀,老师希望大家发挥我们班合作互助的精神,合作交流、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争取想出更多的办法。 [ 课件出示:七巧板的变换 ]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左图的七巧板是如何通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得到右图的。请大家先想一想再把你的变换过程写下来。
(学生独立完成)
师:谁来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依次说一说)
[课件演示]师: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当小法官,判一判电脑的变换过程是否与老师写的变换过程一致。 (学生抢答)
四、课堂延伸
师:同学们,这节课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你知道吗?平称、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多。常见的如刚才上课我们说的汽车的行走。其实在2001年,我国南京的一座酒店也做过平移。 [课件展示:南京江南大酒店于2001年5月20日-2001年5月27日向南平移了26 m,用不到造价四分之一的钱保留了江南大酒店,而且节省了两年的工期。]
师:其实大楼不仅能平移还能旋转呢?[课件展示:今年9月份福州泛船浦教堂神父楼自西向东平移了80.7米,而后10月8日至14日在6台液压千斤顶配合6组纲绞线牵引下,以楼中点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度,之后将继续向南平称30.7米。使这座建筑古迹得以保护,而又不影响建设的需要 ]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
五、板书设计:
图形的变换
平移: 方向、距离
旋转: 中心、方向、角度
轴对称:以哪条边为轴
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变换》练习题4
教材分析:
学习图形变换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结合实例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做平移和旋转运动,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四年级时,学生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按一定的方向旋转90度。而本课学习的图形的变换内容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但相对而言,轴对称知识并不是本课的重点。
一、一条明线
由于本节课教材呈现的图形变换内容是一道综合性的问题,每个图形的变换都有多次的操作过程,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先是请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图形变换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数学知识,接着,让学生按教师的指令用数学书做平移和旋转运动,进行铺垫练习。然后,放手让学生进行操作,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并让学生交流自己操作过程的不同方法,在操作中进一步体验不同图形的变换过程。这样逐步地将一道综合性的问题呈现给学生并让学生熟悉这些变换,学生在学习上的障碍就可以少一些。从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看,这种教学设计还是较为合理的。
二、两个关注
1、关注在动手操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进行操作,通过他们的操作来体验图形变换的过程。所以,在课堂上,我主要是让学生用三角形或七巧板在方格纸上摆一摆,变一变,自己进行操作,避免出现教师摆,学生看的现象。再者,一个图形经过变换后,可以得到新的图形,但得到同样的新图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所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就会出现具有自己个性的操作方法。此外,不仅我自己利用课件给学生直观的表象和形象化的演示,我还让学生到前面进行演示,不论计算机上的演示,还是实物展示台上的操作都使学生感受到信息时代的气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关注在条理叙述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图形变换的过程。对于图形的每一步变换,我都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有条理地用语言描述图形变换的过程,平移突出方向和距离,旋转突出绕哪个点,顺时针方向还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让每一位学生边操作边说明图形变换的过程,不仅巩固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也有利于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存在问题:
1、就平移和旋转两种运动的表述来说,学生对平移变换的表述是比较准确而流利的,但对旋转变换,尤其是旋转角度和方向的表述不够准确。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意地对这方面加强训练。
2、学生在分小组进行摆七巧板的操作活动时,有些学生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只看别的同学摆,听同学说,不过我认为这样也是可以的,不必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较复杂图形的变换。只要学生经历了学习的过程,使每个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点滴的收获对他们来说都可以换来成功的喜悦。
3、课件的制作还有待提高,如果能把每一个三角形中不同的顶点都装上旋转轴,就会避免用展台演示操作时的不便之处,学生演示时会更方便,效果会更直观,时间会更充裕。在这点上我们会再接再厉,不放弃将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融入到数学教学的这种探索和追求。
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变换》练习题5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单元计划
教学内容
本单元包括“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和“数学游戏”,4个例题及练习一中的习题。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绕图形上的某个顶点旋转90°后的图形。
3. 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设计成美丽的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 在实践操作活动中,感受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探索图形成轴对称和旋转的特征及性质。
教学难点 根据图形成轴对称和旋转的特征、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轴对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例1、例2,“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
2. 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具准备:多媒体、剪刀
学具准备:剪刀、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二页的图案学生欣赏,找出里面的数学知识。(几幅图案都是有规律的重复出现,有的图案是原来学过的对称图形)
2.说出什么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轴对称图形
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3页的图形,学生欣赏,找出对称轴,说明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注意:学生只要能说出大体意思就可以,不必要求说的那么准确。
3.画出图案中的对称轴。
4.说出你在生活中见过的轴对称图形。(建筑上的图案、有的汉字、数字、英文字母......)
(二)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
1.出示例1,让学生认真观察“松树”图形,看看能发现什么。(点a与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2小格,同样道理,点b与点b'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3小格,点c与点c'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4小格)
2.说明在轴对称图形中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如“点a与点a'、点b与点b'、点c与点c')
3.得出结论: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三)画轴对称图形
出示例3,同位讨论:怎样才能画的又对又好?
(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那么只要在左边的图形中找到几个关键点,在右边的图形中找到它们的对称点,再连线就可以了。这样很快就可以画出轴对称图形(屋顶、房体及大门)的另一半,进一步画出一个图形(窗户)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试画。然后同位互相检查,教师巡视,关注学困生的画图情况。
三、练习延伸
1.教材第4页”做一做”。
思路:将对折的过程反过来想,先在头脑中将纸展开一次,半只蝴蝶经过一次轴对称变换变成了1只蝴蝶,展开两次,1只蝴蝶又经过一次轴对称变换变成了2只蝴蝶,展开三次,2只蝴蝶再经过一次轴对称变换变成了4只蝴蝶。同样的,展开四次,4只蝴蝶经过一次轴对称变换变成了8只蝴蝶,……每经过一次轴对称变换,图形的数量就会变成原来的两倍。
2.练习一 1 .2
教学反思: 学生 通过空间想象,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变化,想象多次对折后的图形有困难,可以借助实际折一折、剪一剪,帮助想象理解。通过折剪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学会欣赏数学图形美。
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变换》练习题6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学习的图形变换内容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知道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或轴对称,能形成一个较复杂的图形,并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上设计图案。
本节课的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结合观察、操作、想象,体会图形变换的过程。
教材呈现了多个由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形成复杂图形的情境,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分析图形变换的过程,并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同时,每一个情境中,图形变换的方式和步骤是多样的,通过交流,学生将加深对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的理解,体验变换过程的多样性。在教材呈现上,鼓励学生将观察、操作与想象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教材进一步鼓励学生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三年级下册
●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四年级上册
●图形的变换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图形的变换
●图案设计
●数学欣赏
2.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体会图形的美和图形世界的神奇
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选择一部分有趣的图案供学生欣赏,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认识数学的美是很有帮助的。教材中专门安排了图案设计与数学欣赏的活动,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欣赏图案,并引导学生尝试绘制美丽的图案。教材安排了“任意一个简单的图形,当它围绕一点进行旋转,并把每次旋转后的图形沿轮廓画下来,那么就会形成一个美丽的图案”的活动,引导学生绘制美丽的图案,体会图形世界的神奇。
二、学生分析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结合实例了解了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并经历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本内容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变换,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学习图形变换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年级时,学生已经结合实例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四年级时,结合实例观察,学生了解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时,可以按照“想一想、做一做、再想一想”的过程,鼓励学生先独立想象,再摆一摆,并与同学进行交流,最后再回想图形的变换过程。教学时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图形的变换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比较高,可以让学生剪几个一样的三角形,让每个学生自己进行操作,通过操作来体验图形变换的过程,再尝试用语言来表达变换的过程。这里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操作,它不仅仅能帮助困难学生解决问题,而且能验证想象的过程,同时操作和想象的结合也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表象。二是在图形的变换中,不同的思考角度,常常会产生不同的变换方式。每一次变化可以有不同的变换方式,如第一次变化可以只通过平移,也可以旋转与平移结合。再如第四次变化,除了上面提到的变换方式外,还可以这样变换:左上角的三角形绕正方形最上面的顶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再旋转90°,再旋转90°就可以变换到最初的图形中b的位置,其他几个三角形也可以类似地旋转。所以当学生出现不同的变换方式时,教师应给予鼓励。三是要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交流,说一说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本单元的很多内容和习题都是可以通过操作来完成的,因此,在课前可以请学生准备一些小的学具,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结合操作思考问题,并把操作、思考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
三、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语)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2.能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等的变换过程。3.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培养。4.学生能体会到客观世界的变化与统一
四、教学活动
一、设置情境 导入新课(2分)
师:(出示两幅图:两只不同动作的由几何图形组成的小狗)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好朋友,大家喜欢吗?请大家仔细观察,其实第二幅图就是用第一幅图经过变换而得到的。今天我们一起利用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探索图形的变换。(板书)
二、实践操作 构建新知(28分)
1、拼
师:你能用自己手中的几何图形,在方格纸上拼出第一幅图中的小狗吗?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几何图形,在小组内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拼出第一幅图中的小狗。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小组拼好的小狗放到实物展台上展示给大家看
同学们互评,指出拼错的地方及改正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拼的过程中,体会图形的变换规律]
2、移
师: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这只“小狗”变换成第二幅图中的“小狗”,在变换的过程中,要说清楚变换的方法。注意语言的准确。(平移要说清楚方向和格数;旋转要说清楚旋转点、方向和角度;对称要说清楚对称轴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边说边做,培养学生的动手、口语表达、思维能力,加深对对图形变换的理解,为说做铺垫]
3、说
全班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己小组变换的方法,全班互评。(评价要求:语言准确;能有条理地表达一个图形经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方法的简单及多样性)
预设:
①、图形a向右平移六格,再绕o点逆时针旋转90度,再向下平两格,得到图形a′
②、图形b向右平移十格,再以直线mn为对称轴做图形b的轴对称图形,得到图形b′
……
三、巩固应用(10分)
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
利用方格纸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并在小组内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在小组内交流。推荐几名同学全班交流。
五、教师反思
这节课实现操作、思考和语言表达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上面的活动对学生空间观念的要求比较高,部分学生会有困难,所以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突破难点。
六、点评:
1. 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利用学生最喜欢的小动物导入,学生带着兴趣先去观察,再去想,再去拼,再去移,再去说,无疑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途径。从案例中可以看到,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结合操作思考问题,并把操作、思考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教师先是请学生观察图形变换的过程,再通过操作进一步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在集体交流后,再让每一位学生边操作,边说明图形变换的过程,通过操作帮助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图形变换的过程。教学时,对于图形的每一步变换,教师都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有条理地用语言描述图形变换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巩固对平移或旋转、轴对称的认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教师能通过各种方式,尽可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交流,用语言描述图形变换的过程。教师也能作为参与者,主动地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促进学生对图形变换的认识。
七、教学效果评价
能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等的变换过程。并能设计出比较美观的图案。
指导:孟范举 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变换》练习题7
《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第四稿
【教材分析】
“图形的旋转”是继对称、平移之后的又一种图形的基本变换,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变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形的旋转”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灵活丰富,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本节课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呈现学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丽图案,使学生运用变换的知识分析、欣赏、发现美,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成复杂图形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激发学生创造欲望,为后面设计简单图案做好铺垫,也为后续学习“图形的变换”奠定基础。
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其中有很多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得到的。本节课所展示的正是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教材从“欣赏图案”入手,让学生观察这些图案的特点,然后将图案进行分解,逐步展示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后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教材编排注重以下两点:1、在操作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2、在图形的变换中,提倡不同的操作方法。3、鼓励学生设计制作美丽的图案。
在教学时,我把旋转的三要素“中心点、方向、角度”作为重点来突破,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旋转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先想一想,再做一做,再想一想”,试图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分析】
学生特点:求知欲高、模仿能力强,思维多依赖于具体直观形象。
知识基础:1、在三年级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2、在本册教材第二单元第四课“旋转与角”中已感知了图形的旋转,知道了旋转要围绕一个点旋转,体会了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
生活经验:通过“转纸风车”、“看风扇转动”、“螺旋桨转动”等已初步感受到变换现象的特征。
学习困难:学生在表述基本图形的旋转过程时,不会表述,容易出错,表述不完整。
学习兴趣: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但学生对操作活动很感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的观察,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会表述图形旋转的变化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0后的图形。
3、运用观察、操作、归纳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通过欣赏与操作由旋转得来的图形,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理论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在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的具体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
【教学重点】
1、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会表述图形旋转的过程。
2、确定旋转时的中心点、方向和角度。
3、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重在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很多美丽的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得到的,并明确旋转的特征及旋转的三要素,这将为学生设计美丽图案及后续学习图形的变换做好铺垫。
【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0后的图形。
依据:在评价学生学习的情况时,必须进行动手操作的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本节课内容的抽象性,学生在实际练习时,一定会出现学习困难,所以我将“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0后的图形”作为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风车,方格纸,小三角形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手拿风车走上讲台。
师:同学们,你玩过风车吗?风车的风叶是怎样运动的?
(板书:旋转)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课开始,由学生熟悉的“风车”把他们带到课堂学习中,使学生充满好奇,带着思考进入学习中。】
二、探究新知
(一)初步感知旋转的三要素
1、认识“旋转的中心点”
师:认真观察,风叶又是怎样旋转的?
预设:围绕一个点来旋转的。
应对:生活中很多物体的旋转,都要围绕一个点来旋转,这个点叫“中心点”。
(板书:中心点)
2、认识“旋转的两种方向”
(1)课件出示风车和摩天飞轮
师:观察它们的旋转有什么不同?
预设:方向不同。
应对:风车朝右方旋转,摩天飞轮朝左方旋转。这两种方向在数学上有它的专用名称。
(板书:方向)
(2)课件出示钟表,让学生在钟面上认识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
师:大家请看大屏幕,和钟表上指针旋转方向相同的叫“顺时针方向”,与它相反的方向叫“逆时针方向”。
(教师板书两种方向,并与学生一起用手势表示两种方向。)
3、结合钟表指针的旋转,认识“旋转的角度”
(1)让学生观察指针由12旋转到3
师:指针旋转了多少度?
预设:90度
应对:你怎样判断指针旋转了90度呢?
预设:指针刚开始指向12,然后又指向3,刚好形成直角。
应对:看指针旋转前后形成的夹角来判断旋转的角度。
(板书:角度)
(2)让学生完整地叙述指针的旋转过程
师:谁能完整地说出指针的旋转过程?
【要求学生说出中心点、方向、角度】
师: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美丽的图案也是通过一个简单图形旋转得到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旋转”。(板书:图形的旋转)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风车、摩天飞轮以及钟表上指针的旋转,使学生初步感知旋转的三要素:中心点、方向和角度。
(二)欣赏图案
1、欣赏图案
【课件出示美丽图案,并动态演示数学万花筒的美丽图案】
师:这些图案漂亮吗?想不想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
师:我们一起来研究美丽图案的设计过程。
2、观察主题图
师:观察这个图案,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师:图案中有没有相同的部分?
师:有相同的几部分?
师:其实这个图案可以进行分解,分为四部分,观察每一部分的小图形,形状变了吗?
师:大小变了吗?
师:什么变了?
预设:位置变了。
师:同样,这两个图案也可以分解为四部分,每一个小图形的形状、大小一样,只是位置变了。(揭示图形旋转的本质和特征)
【课件出示美丽图案分解过程】
师:我们把其中的一份图形就叫做基本图形。(板书:基本图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图案,并对图案进行分解,使学生初步理解旋转的特征“图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变,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三)探究图案的设计过程
1、观察图形旋转过程
师:怎样才能使图形a到图形b的位置上,再到图形c、d的位置上呢?
预设:旋转。
师:观察每次的旋转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都要绕着中心点旋转。
应对:谁来指一下中心点?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
预设:都是顺时针方向旋转。
2、独立尝试旋转图形
师:你能用手中的学具试着旋转到图形b、c、d的位置上吗?
【让学生拿出学具--桌上的基本图形,确定好中心点,在方格纸上试着旋转,看如何得到图形b、c、d。】
(教师巡视,看学生如何操作。)
2、集体交流,
(1)课件演示图形a的旋转过程,让学生看一看。
(2)让学生思考:图形 a 发生了什么变化?旋转了多少度?你是怎样判断旋转了90度呢?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判断旋转的角度:课件演示或手势演示。)
(3)让学生填写图形a的旋转过程。
【课件出示:图形a绕 点 方向旋转 得到图形b。】
(4)与同桌说一说图形a的旋转过程。
(5)鼓励学生说一说:图形b怎样旋转得到图形c?图形c又是怎样旋转得到图形d呢?
(教师指导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要求叙述旋转的三要素。)
(6)师小结:由一个基本图形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最后形成了一个美丽的图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基本图形试着旋转,经过交流共享彼此的资源,理解图形旋转的过程,并学会用规范的语言叙述旋转的过程,加深对旋转三要素的认识。
4、拓展视野:让学生观察另一个图案的旋转过程,并请学生说一说旋转的过程。
师: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图案都是用这样的方法设计的,请看大屏幕,这也是一个由基本图形-菱形,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的美丽图案,注意观察它的旋转过程。
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旋转过程。
师:其实,在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图形,经过不同角度的旋转,可以得到各种美丽的图案。
设计意图:通过另一个图形旋转过程展示,让学生加深对旋转在生活中应用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四)教师小结:一个基本图形经过旋转得到了美丽的图案,在旋转时,首先要确定好中心点,围绕中心点旋转,并且要确定好旋转的方向和角度,才能形成一个美丽的图案。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中,初步感悟一个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得到的。学生充分操作学具,发挥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功能,把多媒体课件和学具有机结合,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让学会感受图形旋转的三要素。】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学习了什么,说说自己的收获,说说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
师总结:今天,我们研究了图形的旋转,知道了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可以制作出美丽的图案,在旋转的过程中,一定要确定好中心点、旋转方向和角度,希望大家能自己选一个基本图形去旋转制作美丽的图案,相信你会成为设计师的,加油!
【设计意图:通过对知识、操作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小结,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使知识脉络更清晰、更有条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板书设计:
图形的旋转
中心点
顺时针方向
基本图形 旋转 方向
逆时针方向
角度
实在是技术不行,“基本图形”与“旋转”之间有个箭头,“旋转”后面有个大括号,“方向”后面有个大括号,两种方向后还有箭头表示,可是打不上去,抱歉了!
高老师的第四稿设计中,在探究主题图的设计过程时,让学生先观察课件中的旋转过程,讨论是怎样旋转的,然后再独立尝试旋转,我觉得是否应让学生先独立尝试旋转,并说说旋转时要注意什么,再看课件的旋转过程,加深印象。
以下引用高老师的板书:
板书设计:
图形的旋转
中心点
顺时针方向
基本图形 旋转 方向
逆时针方向
角度
在听了高老师课后,我觉得,高老师在每一次的设计和实际授课相碰撞有摩擦时,都能“痛定思痛”积极进行调整和改进,点滴都在向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学习需求在靠拢,非常的努力,更体现出她对教学理念中“以人为本”的深刻领悟。
这里有几个小建议:
(1)、能否将旋转的三要素在板书时,用彩色粉笔突出出来;
(2)、并且,在指导学生步步探究这三要素时,多给学生自主一些质疑问难的过程和机会;
(3)、老师在步步跟进每一个要素教学时时,能否让同桌之间就每一步的操作选择性的点几组边演示边叙述,是否更能对学生的叙述与实际认知的效果进行一个检验和评比,这样也便于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培养和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请高老师参考。
看过高老师的第四稿设计,比第三稿设计在活动处理过程中更细化了,更丰富了,给予学生的探究活动形式多、时间多,能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从高老师的初稿到第四稿,感觉每一次改动都是你进步的表现,希望你能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我认为四稿有以下亮点:
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能够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始终以浓厚的兴趣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2、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风车、摩天飞轮、钟表上的指针、美丽的图案等感悟旋转的特征及旋转的三要素,既获得了数学知识,又提高了数学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3、练习设计由浅入深,有梯度。从实物图形到抽象的数学图形,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了升华,在练习中,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三)探究图案的设计过程
(3)让学生填写图形a的旋转过程。
【课件出示:图形a绕 点 方向旋转 得到图形b。】
(4)与同桌说一说图形a的旋转过程。
相比第三稿设计,四稿中的这一环节设计较好,让学生试着填一填图形a的旋转过程,再让同桌互相说一说,为学生叙述旋转过程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学生出错的就会很少。
看过高老师的第四稿,感觉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诚心诚意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着力促进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本节课运用学生熟悉的风车、摩天飞轮、钟表、美丽的图案,让学生感到新颖有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2、积极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主动参与。
本节课按照“初步感知旋转的三要素—亲自体验旋转的三要素—辨析旋转的三要素”的思路展开教学,运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究空间,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学法,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3、重视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搭建欣赏数学美的平台。
教学中,教师抓住美丽图案的特点,精心设计“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转一转、画一画”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四稿设计后的思考
四稿设计上传以后,老师们讨论的焦点问题是“学生为什么会在叙述图形旋转过程时,出现叙述不完整的现象呢?”我也在深思,感觉老师们分析的原因正是课堂中存在问题的根源,要想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源,教师要注重让学生明确旋转三要素的重要性。在朋友们的指点后,我认为除了在主题图的旋转过程中去感受以外,还可以结合练习题,第一道题“找一找”讨论中心点的问题,第三道题“填一填”讨论旋转角度的问题,第四道题“转一转”讨论旋转方向的问题,在练习之后的讨论中,让学生再次感受旋转三要素缺一不可。我想,这样就会让学生的学习困难相对更少一些,让学生更深刻、更彻底地理解图形的旋转。
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变换》练习题8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一课时《图形的变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纸上变换各种图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术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操作活动,有条理地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复习旧知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平时喜欢玩游戏吗?看看这个游戏你玩过吗?(课件出示:俄罗斯方块)
生:玩过。
师: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老师玩的不是很精,你指挥,我操作,看看我们合作的怎么样?(教师根据学生的指挥向左、向右或旋转之后再移动。)
师:游戏先玩到这儿,在这个游戏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知识?
生:平移、旋转。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师在黑板上板书:平移 旋转)
师:这两种运动还熟悉吗?
生:熟悉。
2、复习旧知
师:平移和旋转时应注意什么呢?让我们先看看下面小鱼的变化。(课件演示方格、小鱼,小鱼在方格上向左移动。)
生1:小鱼从o点出发,向左移动4格,到oˊ点。
生2:平移时应说清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师:概括的很准确。(板书:平移:方向、距离)
师:再继续观察小鱼的变化。(课件演示小鱼旋转。)
生:小鱼以oˊ点为中心点,顺时针旋转90o 。旋转时应说清中心点及旋转时的方向和度数。
(师相应板书:旋转:中心点、方向、度数)
师:说的真不错。今天我们用平移和旋转进一步探索“图形的变换”。(板书:图形的变换)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取新知
1、活动一
师:观察下面各图是如何进行变换的?(课件出示)
(师请一名学生读题)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方格纸和三角形,自己动手移一移、转一转,然后按照下面提出的四个问题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学生小组活动,师巡视,观察每组学生讨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只是观察、观察、再观察,对学生的讨论情况不做任何干预。)
师:哪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和全班同学分享?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如果有不同的变换方式,可在最后补充。(在观察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一组到前面汇报。)
生1:(上台演示,边操作边说明)把图形a向右平移两格,图形b向下平移两格,图形c向上平移两格,图形d向左平移两格。这样就得到了风车图形。
生2:把图形a先向左平移两格,再向下平移两格;图形c向右平移两格,再向下平移两格;图形b和图形d位置不变。就得到了长方形。
生3:图形a向右平移两格,图形b向左平移两格,图形d向上平移两格,图形c向上平移两格。就得到了正方形。
生4:图形a向上平移两格,再向左平移两格;图形b向右平移两格,再向上平移两格;图形c向左平移两格,再向下平移两格;图形d向右平移两格,再向下平移两格。这样就回到了最初的图形。
师:清楚他们组的变换过程了吗?如有不同意见,现在可以提出。
生5:变换风车时,我变换的过程和他不一样。(边操作边说明)先把图形a绕最下面的顶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o ,再向右平移两格;把图形b绕最下面的顶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o,再向上平移两格;把图形c绕最上面的顶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o,再向下平移两格;把图形d绕最上面的顶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o,再向左平移两格。也可以得到风车图形。
生6:我变换风车图形的过程也不一样。我以图形a的直角顶点为中心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o,再向下平移两格;以图形b的直角顶点为中心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o ,再向左平移两格;以图形c的直角顶点为中心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o,再向右平移两格;以图形d的直角顶点为中心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o,再向上平移两格。也可以得到风车图形。
师:你变换时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6:我变换时用的是平移和旋转相结合的方法。
师:生5和生6在变换图形的过程中都是用平移和旋转相结合的方法,为什么变换的过程却不一样?
生:他们在变换时找的中心点不一样,旋转的方向和度数就不同了。
师:你看问题看的很准确。在这里可以说明图形变换时,方法并不是唯一的,要根据要求灵活的选择变换方式。
2、活动二
师: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用4个三角形只变换出了一些简单的图案。你们想不想通过平移和旋转变换出更多更美的图案。先观察下面图形的变化。(课件出示七巧板)
师:这是一个什么图形?(正方形)它是由几个平面图形组成的?(七个)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七巧板。现在老师就要用平移和旋转相结合的方式,把这个正方形变换成一个美丽的图案。认真观察,哪个图形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课件演示)
生:3号图形向上平移6格,再向右平移2格;5号图形先向上平移6格,再以直角顶点为中心点逆时针方向旋转180o ;7号图形先向上平移8格,再以直角顶点为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45o。
师: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用你手中的七巧板也来摆一摆,可以摆老师设计的图案,也可以自己创新,看谁摆出的图形最有创意。
(学生活动)
师:谁愿意来展示你自己的作品?(学生到前面边操作边说明)
师:同学们的想像力真丰富,把正方形变换出这么多美丽的图案。请你仔细观察,原来的正方形和变换之后的图形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正方形中图形的位置变了,但正方形的面积没变。
师:平移和旋转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面积。
三、拓展练习、应用提高、课外延伸
师:对于图形的每一次变换,我们都要清楚是如何平移和旋转的,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考方法。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师:自己默读要求,先想一想,再说一说。
生1:图形a向右平移8格,得到图形b。
生2:图形b以oˊ为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o,得到图形c。
生3:图形a以o为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o ,再向右平移8格,也可得到图形c。
师:先仔细观察,再和同桌说一说变换过程。
生1:图形a向右平移7格得到图形b。
生2:图形b以直线mn为对称轴作图形b的轴对称图形,得到图形c。
师:在这里又出现了一种变换方式。(轴对称图形)应该注意什么?
生:找准对称轴,两侧图形完全重合。(板书: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两侧完全重合)
师:仔细研究,你能想到几种变换方式?
生:图形a向右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3格;图形b向左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3格;图形c向右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3格;图形d向左平移3格,再向上平移3格。
四、质疑问难、自我评价、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畅所欲言。
师: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经过变换所得到的,只要同学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善于思考问题的大脑,会有更多美丽的图案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创造。
五、板书设计
图形的变换
平 移:方向 距离
旋 转:中心点 方向 度数
轴对称:对称轴 两侧完全重合
点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华应龙)
1、数学源自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无处不在,它与生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旋转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运用俄罗斯方块的游戏导入,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为后面引出平移、旋转、轴对称作铺垫。
2、教师很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手指间。在新授环节,教师至始至终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学习素材,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动一动、做一做、讲一讲等活动,自主观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栩栩如生。让学生充分透彻、理解图形的变换过程,不仅会在实践中应用,而且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巧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地获取知识。我们惊喜地看到学生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的学习心理,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在学生活动时,明确了自己的职责,选择观察、观察、再观察,及时捕捉学生内心深层次的东西,挖掘学生自己的想法。每一次活动结束,都能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小节、概括,同时,也可以看出教师良好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自然而大方的教态、熟练的教学技能、富有激qing的启发等,这是一节师生有共同收获的课堂。
3、七巧板的设计。教师能用心研读大纲,区别各年段的不同要求。六年级对七巧板的运用是通过平移、旋转、轴对称进行变换,而二年级所用七巧板要求学生会摆即可。
思考:
1、操作材料如何给?
出示活动一的要求之后,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学生没有思考的过程。何不如先让学生动脑想,再动手去验证,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
2、课件什么时候用?
在学生汇报练习题时,课件同步播放,其他学生会一边听,一边看,而不会去思考,这样既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变换》练习题9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以及多媒体演示,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3、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纸上变换各种图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旋转的度数的把握。
教具、学具准备:每人准备两张方格纸,四张大小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硬纸)、一副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2008年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因为要在我国的首都北京举办奥运会,老师做了一面五环旗(出示),现在教师要把制作它的过程演示给你们看,请同学们仔细看,教师在做这个图案时运用了什么数学知识?(利用平移)我还有一幅图(风车图案)看老师是怎样做它的呢?(旋转的知识)。
2、用数学书按老师的指令做平移或旋转运动。看来学习数学知识对图案的设计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今天我们就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图形的变换。(出示课题:图形的变换)
二、探究学习
1、教师呈现图(教材35页图1,图2)
师:请观察这两幅图,图1怎样才能转换到图2?先想一想,然后在方格纸上摆一摆。要边摆边说说你是怎样摆的,摆完之后告诉你周围的人你是怎样摆的。教师巡视参与交流。然后组织全班进行交流。
(1)平移。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操作。
师:我们在分析图形的变换时,如果是平移的变化,要说清楚是向什么样方向平移了几个格。
(2)旋转和平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物展示台上演示。
师:在叙述旋转时,要说明绕哪个点,顺时针方向还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
4、出示图3,摆摆看,图2是如何变换到图3 的?不要忘记边摆边说。
学生先动手操作,再汇报交流并上机演示。
5、出示图4,比比看,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将图3是变换到图4 。并组织交流
6、再比一次,图4是如何变回到图1?交流时让学生演示。
7、小结
三、拓展巩固
1、教材36页第3题、1题、2题
2、变换七巧板。
四、课堂小结:
一节课的时间马上要结束了,真不愿意和你们说再见,和老师学习快乐吗?告诉老师你快乐的原因。
五、布置作业
教师很想知道你们这节课的学习效果,所以请你结合今天的学习,在课后用笔或在计算机上设计一个图案抒发一下你对2008的期待和向往。
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变换》练习题9篇相关文章:
★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2022范文3篇(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模板3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提纲
★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6篇(五年级下册数学书课堂笔记全部)
★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12篇(五年级第二学期数学老师工作总结)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整理3篇 五年级下册数学1-4单元重要知识点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2篇 长方体五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 五年级下册期中试卷人教版17篇
★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3篇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青岛版
★ 五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答案2022大全3篇(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3篇(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