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读后体会3篇

时间:2023-02-10 10:00: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十日谈》读后体会3篇,供大家阅读。

《十日谈》读后体会3篇

《十日谈》读后体会1

  这个寒假,我看了一本叫《十日谈》的世界文学名著。这本书让我的寒假生活又增添了些趣味,让我不再感到无聊。当翻开它时,就会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吸引你继续读下去。

  这本书以当时的佛罗伦萨瘟疫大流行为背景,讲述了十个青年男女,为躲避灾难,逃到城外居住了十几天,其中的十天,他们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来消遣,共讲了一百个故事。这些故事涉及上至国王。贵族。教士,下至商人。手工业者。农民等各阶层社会人物,叙述语言生动活泼,塑造人物栩栩如生。

  薄伽丘在这本书中旗帜鲜明地反对封建主义。提倡人文主义。他抨击了虚伪丑恶的封建社会,揭露了贵族官僚的罪恶。

  这本书的每一个故事都很精彩,但我觉得其中的.一个叫《忏悔》的故事让我印象最深刻。

  这个故事是讲一个无恶不作的坏蛋,临死前做了一番假忏悔,骗得神父的信任。神父向人们宣传坏蛋的“忏悔”,结果,坏蛋成了圣徒。这个故事既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丑恶,又告诉了我一个道理:不管你做过什么样的坏事,只要你能改正错误,不再干坏事,是一定可以让别人对你有好的评价的。

  其次就是一个叫《画“慷慨”》的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一位贵力木先生用一句话讽刺了吝啬鬼,使他成为了大方的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遇事要想合适的方法来解决,这样才能做到“事倍功半”。

  十日谈这本书里写的故事既生活化有形象化。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陶冶情操,这真是一本好书呀!

《十日谈》读后体会2

  这个书提醒了我复习了几个概念,文艺复兴、薄伽丘、《十日谈》。这是薄伽丘最重要的作品,写于文艺复兴的前期,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为意大利艺术散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开创了欧洲小说的艺术形式。

  我看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王永年译的的版本,和网上流传的版本不同,翻译的不错,译者在前言里对这书的背景有着系统详细的介绍,值得称道的还有插图,据说插图是复制的佛罗伦萨国立图书馆珍藏的1492年威尼斯版《十日谈》的插图。

  我喜欢薄伽丘有趣的自序,他刚从失恋中挺过来,想答谢之前规劝过他的人而写出这个书,说是给人消遣,或许能给一些人安慰呢。

  摘录部分如下:“在我烦恼的时候,朋友的循循善诱和谆谆开导大大减轻了我的痛苦,以致我坚信,是由于他们我才得以保全性命。万能的天主根据千古不易的法则规定尘世万物均有终期。尽管我的爱情炽热无比,尽管任何彷徨、规劝、明显的羞辱和不言而喻的危险都不能使它破灭或减弱,我祈求天主让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行泯灭。它终于结束,只留下爱的激情给予那个无缘在爱的茫茫大海中远航的人的快意。我先前觉得满目凄凉,现在摆脱了辛劳,心情特别舒畅。”

  书里赞美爱情、欣赏平民、商人、新兴资产阶级的机智,宣扬社会平等和男女平等的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现在看来,我更多的感觉是书里多是些俗故事,格调不高,终于看不下去了。

《十日谈》读后体会3

  这是我最为感动的一章,这章的主人翁是一个中年受访者,芳芳,没有病之前是一个美女,热爱跳舞,有浓烈的艺术情结。

  结婚以后,原本围绕在她身边的幸福霎时由一个个厄运所取代,突如其来的病,抑郁症和精神失常,这使原来爱她的老公渐渐不回家, 在外面花天酒地,在她得病后,得到的不是温暖的祝福,而是世人所给予的冷漠,在医院被禁锢,被放出来后,只是她孤身一人,什么都失去了……有时觉得世界可以很残忍,残忍到在你的世界只剩下孤独,冷漠……

  就这样,跳舞渐渐成为芳芳唯一的依靠。她说,艺术是世界上最美的。在访问的过程中,芳芳曾失声哭了起来,她说:“自己没希望了,什么都没了,自己过得根本不开心,只能用跳舞来医学专用自己,自己没儿没女,无父无母,没了什么都没了……”

  每个人都试过孤独的滋味,但是她的孤独人生路是漫长的,是没有尽头的,想到这里,我们是多么的幸福!为什么我们还不满足现有的生活呢!

  看着芳芳翩翩起舞,她笑的很开心,越跳越有感觉,好久都没这样尽情地展示着艺术的魅力?她在这个陌生人面前居然能显得那麼自在,或者是她也根本感受到了来访者对她的深深关切和慈悲之心。

  而我们身边,有没有过这样的情景,一个人,弱势,需要我们给与关爱?你给予了吗?你付出了吗?当你把快乐和关爱分享给别人时,是不是充满了幸福和满足感?

  哪怕是一个眼神,一句说话或小小的帮助,我们都值得去做。

  天下为公,靠携手相信。

《十日谈》读后体会3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