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个写作工具,由普利策获奖作家的老师教你搭建“写作工具架”

时间:2022-02-03 03:03:21 综合范文

一家医院,手术室里永远是忙碌的。

当医生换上手术服,开始洗手并消毒,护士正把器械依次摆放到手术器械台上。此时的病人,正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开始前的准备工作,正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你有没有好奇过,一台手术中使用医疗器械的数量有多少?抱歉,我也不知道答案。

那么,作家所需要的工具是什么?又有多少?这道题,倒是有人解答过。

“要有一些钱和‘一间自己的房间’,作家弗吉利亚·伍尔夫提出,这是女性作家写小说所需要的准备”。

有了纸笔、写作的房间,还需要别的东西吗?有人建造了一张存放写作工具的工具台,美国作家罗伊·彼得·克拉克把它称为:《写作工具》,写作者案边必备的50个工具。

波因特学院是世界闻名的新闻学院之一,罗伊·彼得·克拉克在此任教超过三十年,不仅培养出两位普利策奖获奖作家,还出版了关于写作、阅读、语言和新闻写作方面书籍,著有《语法的魅力》、《25堂文学解剖课》等19本书,他被称作新闻媒体界中最具影响力的写作教师之一。

书中阐述了50种写作技巧,超过200个创意写作训练法。作者围绕写作基础→写作效果→效率模板→建立习惯这四个结构展开论述,每一章所选的优秀范例,都涵盖了文学创作的大部分体裁,从小说、诗歌、散文、纪实文学到新闻写作都有涉及。作者将写作工具和写作示例有效结合,带领读者一步步收集写作工具,共同攻克写作之路所面临的疑难杂症。

“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节选马丁·路德·金演讲稿《我有一个梦想》

观察一下,在这段演讲稿里,作者是怎么排列句子的语序的?作者把“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放在句首,“黑人所遭遇的不公”放在句中,句尾则是:“黑人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如果试着调整语序,把原文中里“居中的部分”放在开头,这段文字给人的冲击感受会削弱不少,甚至视线会快速略过,因为在短时间里,很难在一大段文字里找到作者重点强调的词汇。

作者这样安排遵循了什么原则呢?

这是“强调的2-3-1原则:最想强调的词和画面放在结尾,次之的放在开头,想要弱化的放在中间”。(2:次重要,3:弱化,1:重要)

简单地说,“把你最精彩的内容放在句子的开头和结尾,把次之的部分藏在中间”。

写小说、诗词、新闻报道都能运用这个技巧。不仅仅可以用在句子里,在文章的段落里也一样适用。这块指路标识,让作者厘清思绪,帮助读者快速领会文中所强调的重点。

训练“2-3-1”原则的技巧:

l学习经典文章,林肯《葛底斯堡演说》、上文提到的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稿,学习如何运用语序排列里的强调原则。

l找篇你欣赏的文章阅读,拿笔圈出段落里的“开头”和“结尾”词汇。

l去修改以前的文章,把重点、有趣的部分调整到句子的开头和结尾。

XXXX年,在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身上,曾发生过一件举止怪异的事。他把全部衣服整理到一起,锁进了大箱子里。身上仅有一条针织灰色大披肩,披肩长及脚踝,除此以外没有别的衣服可穿。在XXXX年的整个秋冬,由于没有合适的衣服,他一直待在房间里。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他曾对出版商许诺要写完一本书。到了截稿期,却一个字都没有写。为了改掉拖延症,才有了这样的举动。在闭门的这段时期,顺利完成了写作任务。这本书,就是大名鼎鼎的《巴黎圣母院》。

不止维克多?雨果,乔治·马丁,达·芬奇,海明威这些作家都有拖延症。在拖延症发生的时候,时间又花费去哪里了呢?每个人的表现各不相同,观察我自己的行为,会频繁登录社交网站,整理书架和泡茶。

拖延症能治好吗?作者不仅提出了一个正面观念,还给拖延起了一个新名字:“预演”。

“多产的作者在他们的头脑中写故事”,弥尔顿是一个失明诗人,他会在黑夜里创作,在清晨请抄写员把内容写下来。

“把自己放在突发新闻事件的记者位置上,你必须今天交稿,而不是明天”,突发新闻记者会在采访现场写作,笔记上写满了细节,在开车回报社后的一小时就将面临交稿的最后期限。记者在路上,就会开始构思报道里的重要部分、关键性表达等内容。

从以上的“预演”中,能吸取的经验是,在我们泡茶、煮咖啡企图拖延的时候,我的大脑也可以运转起来,去筹划某项计划、思考解决办法。

因此,解决拖延的方案是:“把拖延不做___事的时间,重新安排成做预演的时间”。

“写作者不应该为写作而写作。慢慢地写是为了更快地写完。要想落笔有文字,必须脑袋有文章”。

拖延症的表现形式是:“尽可能拖延到截止时间才开始”。接下来,我们还得弄清楚拖延的本质原因。我很清楚,当我冲咖啡、频繁登录社交平台的时候,我内心对“未完成的事情”所产生的焦虑不减反增。

“比拖延症更让人崩溃的是写作者的写作障碍,即使是这种抑制状态也有一个创造性的原因:高标准”。

头脑深处的反派总会先跳出来:“怎么这么难?”当我们犹豫是不是往后再拖延一下,紧接着,轮到自我暗示上场了:“你写不好”。而你一旦沉浸到这种负面情绪里,就真的一个字也写不了了。

来听听诗人威廉·斯塔福德的看法:“一个人应该降低他的标准,降到不会感觉到写作有门槛即可。写作不是件难事。你不应该设定会阻止你写作的标准”。

除此之外,作者还给出了10条“粉碎拖延症”的方法,以下选取部分:

l把写作变成常规。文思泉涌的作家倾向于从早晨开始工作。关键在于下笔而不是等待。

l不要低估文字的价值。即使写出了质量不高的文字,这些也是你创造出好文章的必经之路。

l写日记。故事构思、关键性短语、灵感,这些都会转瞬即逝。笔记本是最好的助手,帮助你保存下一步作品的素材。

当你再次面临拖延的困扰,告诉自己:几乎所有的作家都有拖延症,何况我还是新手呢!不妨试试“降低标准,告诉自己不要设置阻止写作的标准”,进行“预演”,以及建立写作的习惯:“在早晨开始写作。写日记”等方法。

手术前夕,手术器械早已被分门别类摆在台上,止血钳、组织钳、布巾钳、线剪、手术刀等,整齐而有序,主刀多年的医生对器械的掌握更为精准,随着手术刀在工具台发出最后一声碰撞,手术室又即将迎来下一个病人。

罗伊·彼得·克拉克也有一套工具架:“嗅探、探索、收集、聚焦、选择、整理、起草、修改”。架子上的这些“工具”,作者从XXXX年开始整合并沿用至今,整合了写作者在整个写作过程里,从心理思考到落笔执行,需具备的思考模式、起草与修改策略、以及创意技巧。

听随作者的建议,我开始着手梳理在写作中所存在问题。首先把工具架的内容打印出来,你也可以用即时贴写下粘到墙上,然后另找一张纸,写出以往的写作流程,紧接着,对比“工具架”与写作流程,找到缺失的步骤和错误的方法。到这里还没有结束,翻出以前的文章,开始复盘环节。

《写作工具》里包含了50篇写作指导工具,从写作的四个部分展开阐述,第一章:写作基础要素,作者给出了有关英文语法、句法予以指导,第二章是运用写作特殊效果的策略技巧,包含了创造力、如何运用细节等13篇工具,第三章更像是为写作进阶者准备的,提供了一系列文字结构框架的模板,第四章:指导如何培养习惯,把拖延变成“预演”,从批评中学习,找到支持者等方法。在每一篇理论中,都结合了大量优秀作家的写作范例给予解析。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结构框架非常清晰。50篇写作工具,读者可以翻开书随机阅读,也可以选择主题式阅读,丝毫不会影响阅读连贯性;在每一款工具的结尾,作者都罗列出了4-5条给予修正的指导方法;书中的尾页,更是列出了《写作工具》快速查阅列表,帮助你快速回忆文中的要点。

任职于波因特学院长达30年之久的罗伊·彼得·克拉克,就像朋友陪伴在你身边,又犹如循循善诱的老师一般耐心教诲,可见用心良苦。

无论你身处写作的哪个阶段,是写作初学者、文字工作者,或是写作爱好者;无论你所写的是新闻、诗歌、文案、还是小说或其他题裁,这本书都能引领你踏上写作的道路,并能让你有勇气和毅力走得更远。

50个写作工具,由普利策获奖作家的老师教你搭建“写作工具架”相关文章:

国旗下寒假安全主题的演讲稿10篇(老师国旗下讲话演讲稿)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