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洞导游词5篇(导游介绍双龙洞的导游词)

时间:2022-08-14 09:18: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三游洞导游词5篇(导游介绍双龙洞的导游词),供大家参考。

三游洞导游词5篇(导游介绍双龙洞的导游词)

三游洞导游词1

  三游洞是宜昌著名的风景区。星期天,我来到三游洞,首先我看见门柱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蜀巴荆楚之间有此奇观”下联是“白苏黄而后游者其谁”。今天我就是个后游者。

  一进大门用青石板铺成的梯子上有许多像宝塔一样的“震旦角石”。据有关专家考证,发现这是一种古代生物的化石属于软体形,距今已有4.4亿多年了,具有很好的考古价值。

  沿着石梯往前走我看见了许多摩崖石刻,在三游洞室外耳洞的左侧的石壁上,醒目地存留着冯玉祥将军充满悲愤和爱国之情的隶书题刻:“是谁杀了我们的同胞父母和兄弟。”这是冯玉祥将军告诉我们无忘国耻。

  顺着小路走下去就进了一个山洞。我首先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的是白居易写的《三游洞序》,它告诉我们了公元819年诗人白居易与他的朋友元稹和弟弟白行简一同来游玩此洞,所以白居易就把它叫做“三游洞”,这就是三游洞的由来。

  走过三游洞,我就来到了至喜亭。至喜亭顾名思意,至此而喜,就是到了这个地方很高兴的'意思。据说以前葛州坝和三峡大坝还没有建,水直冲而下非常急,古时候的船都是木船,船过三峡的时候就像过鬼门关,到了三游洞这里水就变缓了,船员和游人到了这里都要喝酒庆祝过了鬼门关。

  再往前走就是张飞鼓台了,那刻着张飞在打鼓,张飞威风凌凌两眼瞪的大大的。站在张飞擂鼓台上还可以看见葛州坝。

  三游洞你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有着许多深厚的文化咧!我还要来玩三游洞。

三游洞导游词2

  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7公里,是西陵山北峰峭壁上的巨大山洞。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是湖北省著名名胜古迹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相传唐元和十四年(819年),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会于夷陵(今湖北宜昌),同游洞中,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在洞壁上,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这是人们称之为“前三游”。到了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东坡)、苏辙父子三人,也来游此洞,各题诗。

  东汉

  据《三国志蜀书》记载:东汉建安三年(公元208年)刘备联合孙权火攻赤壁,大败曹军之后,又挥师南下,攻打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大约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前后。“先主既定江南,以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张飞为扼守三峡关卡,曾在西陵山峰顶擂鼓,日夜操演兵马。

  南朝

  梁元帝承圣年间(公元553年)梁将陆洪和在峡口筑“七胜城”,南朝陈太建五年(公元573年),宣帝征江陵,在峡口筑“安陆城”,以备蜀犯,在西陵山下牢溪平台上仍留有六朝军垒遗址和城市遗迹。

  唐朝

  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白居易在任左拾遗(皇帝跟前的谏官)时,因性情耿直得罪当朝太监和权臣。同僚元稹遭宦官刘士元鞭打,唐宪宗李纯非但不问罪刘士元,反将元稹贬职通州(今四川达川市),白居易曾三次上书为其辩解。元和十年(公元815)因上书朝政,揭发朝廷内部谋杀宰相武元衡而受迫害,降职任江州(江西九江)司马,元和十四年(公元819)白居易由江州司马升忠州(重庆忠县)刺史,其弟白行简同行赴任与元稹意外在西陵峡中恰遇,在峡口饮宴时又偶然发现一奇特天然(溶)洞府由元稹提议:“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并由白居易做“序”而纪之,《序》尾言道“以吾三人始游,故为三游洞”。三游洞即此而得名,从唐代诗人白居易三人发现此洞以后。

  北宋

  宋仁宗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博学好贤的文人宋庆基调任峡州知州,对夷陵县进行了一系列的民俗改革和街道、城栅的修缮,宜昌的草房变瓦屋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宋庆基在夷陵西塞门外的江津处建了一亭,取名“至喜”,并请这年五月被贬至夷陵任县令的文学家欧阳修,为该亭撰写了一篇《峡州至喜亭记》 。由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书写碑刻,亭以文显,这座小亭借欧阳修之笔,声名大振,后被列为夷陵三大胜景之一,至喜亭自建九百多年以来,经历了二次移迁的兴废历程,1981年,重建于西陵山北峰望乡台。

  南宋

  南宋考宗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十月八日,陆游随军旅生活,入蜀时道经夷陵,在三游洞。陆游见到黄庭坚,欧阳修等文人的题刻,感慨万千,尽兴之余,取潭中泉水煎茶,水甚奇,茶味美,小潭倚山临溪,陆游流连忘返,题《三游洞前岩下潭水甚奇取之煎茶》待以潭旁岩壁上,从此这眼无名山泉,被世人称为“陆游泉”。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下牢溪成为阻隔日军的天然屏障。下牢溪南岸的南津关即为日军的占领区,而当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陈诚的作战指挥部即设于此地附近。1938年10月,湖北省政府代主席兼民政部长严立三,带领省政府要员张难光、石渶等政府官员移位于三游洞内办公,主持全省抗日救亡工作。

三游洞导游词3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众所周知,三游洞是宜昌市享誉海峡内外风景之首,是举世闻名的宜昌美丽风景之一。它位于宜昌市南冿关北岸,西陵山北峰峭之腹北长江西陵口,宽约22米,高约9米,深约30米,是石灰岩溶。

  相传唐代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一同游玩,看见四周风景如画,不由一同赞扬此洞美景,这被人们称为“先三游”。到了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也一同游览此洞,这被人们称为“后三游”。这就是三游洞的由来。

  我们先来参观张飞擂鼓台,在三游洞的西陵山顶面临大江处,有一座柱石峰,上有小平台,这便是张飞擂鼓台。远看它气魄雄伟,十分壮观。近看张飞擂鼓台,张飞目光炯炯,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想如何战胜敌人。他思考时神态庄重,双手握拳,在考虑他的计谋。先别激动,我们继续前行。

  绕过几座小山,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至喜亭了!它位于三游洞顶,临近下牢溪口的山峰上有一座重檐三叠,金瓦朱栏,由“品”字形成三亭组成的亭阁,这便是至喜亭。葱郁的树林在至喜亭的四周环绕,至喜亭是上朱红的柱子,金黄的房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美丽极了。

  这美丽的地方说也说不尽道不完,希望你有机会,也去细细游赏!

三游洞导游词4

各位尊敬的游客:

  你们好,欢迎加入西陵旅行社举办的旅游团,我是大家本次之行的导游——覃导,下面就由我带领大家参观三游洞。

  三游洞位于西陵峡外,距宜昌市10公里左右。三游洞的名字有两个典故,唐代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曾一行游过此洞,人称“前三游”,到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也一同游过此洞,人称“后三游”。

  好,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旅行。首先我们来到陆游泉。据地方记载,宋代爱国诗人陆游路经夷陵,游览三游洞,他发现下牢溪上方有一潭清澈的泉水,他取水煎茶,气香味甘,赞赏有加并留下诗词:“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舍尝”,这便是陆游泉的由来。

  现在大家顺着我的右前方,可以看到旁边山顶上的一座亭子—至喜亭,它始建造于宋朝,当时文学家欧阳修被贬为宜昌县令,峡州太守朱庆基建此亭后,委托欧阳修专为此作记文,即《峡州至喜亭记》,从而使此亭成为峡州三大胜境之一。由于战乱和其他人为的因素,宜昌西坝庙咀古建筑群被毁,至喜亭、至喜亭“匾额”和东湖知县林有席精美的八十个字的长联均先后被毁,十分可惜。大家看到的至喜亭是新建的,飞檐红柱,重檐三叠,玻璃瓦面,青石雕花栏杆,通高8米,亭分层,楼中设螺旋式楼梯,亭内还有欧阳修《峡州至喜亭》及古今诗画数十幅。在亭上,大家可以体验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看完了至喜亭,大家请跟我来到江边,可以清晰地看见一座小房子,那就是古军垒的遗址。古军垒始建于南北朝时并延用至六朝,也是峡口唯一的古军事遗址,在这里出土了古代镞及东汉纪年砖第。站立在古代雄关前,西陵峡口的美景尽收眼底,同时也让人有一种雄壮之感。

  一天的美好时光总是过的那么快,又到了分别的时候。希望大家对我的服务满意,谢谢!

三游洞导游词5

  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的`南津关西陵山上。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风景区内主要有三游洞、至喜亭、楚塞楼、陆游泉、张飞擂鼓台等。

  三游洞生于绝壁之上,地势险峻,有栈道可达。其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约深30米、宽20米、高10米。洞中横排3根钟乳石柱。洞内列有历代碑刻,洞外崖壁上刻满历代游客的诗文。洞顶之悬石,击之有声,名为“天钟”;地面之凸石,跺之有声,取名“地鼓”,故有“天钟地鼓”之说。

  三游洞得名于唐代三个大文豪。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大诗人白居易由江州改任忠州刺史赴任途中,与其弟白行简途经夷陵(宜昌古称),在此遇到大诗人元稹。三人结伴到西陵山一游。发现这个“天生一洞”。三位诗人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序而记之”。因此洞由他们三人始游,故得名“三游洞”。137年后北宋年间,又有三位文豪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同游此洞。同样苏氏父子也各题诗一首,留于洞壁。白氏兄弟与元稹之行,称为“前三游”;苏氏父子之行,称为“后三游”。

  在三游洞旁的崖壁还刻有抗战时期的爱国名将冯玉祥题写的“是谁杀害了我们的父母兄弟”十二个大字。

  出洞沿崖壁上的栈道攀向山顶,在栈道的尽头便是漂亮的三层亭子—“至喜亭”。至喜亭,始建于宋代,因为小船在三峡中历经千难万险,出峡到达宜昌,至此江宽阔已无险而喜,故得名于“至喜亭”。宋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宋代文豪欧阳修贬任夷陵县令,上任为此亭写了《峡州至喜亭记》。

  离开至喜亭,攀至山顶就是楚塞楼。楚塞楼也是一座重修的古建筑,楼高三层。在一楼大厅可以欣赏到古乐器—编钟奏出的音乐。登至三楼,峡口风景尽收眼底。

  下了楚塞楼往南就是一尊塑像立于江边一巨型石台上,这就是“张飞擂鼓台”。据《三国志·蜀书》记载,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刘备任命张飞为宜都太守。张飞任命期间在此擂鼓练兵,因此而得名。

  在山北,沿石阶而下,到了山腰,便可见到“陆游泉”了,陆游泉是一方型小石潭。潭边崖壁石缝间,一股清泉涓涓入潭,潭水清澈。因南宋诗人陆游来三游洞在此取水煮茶,饮后味极美,乃题诗于潭边岩石上,而得名“陆游泉”。

三游洞导游词5篇(导游介绍双龙洞的导游词)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