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随笔幼儿小班12篇(幼儿园小班教师教育随笔)

时间:2022-08-17 08:35: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教师教育随笔幼儿小班12篇(幼儿园小班教师教育随笔),供大家赏析。

教师教育随笔幼儿小班12篇(幼儿园小班教师教育随笔)

教师教育随笔幼儿小班1

  都说什么都得从娃娃抓起,抽象的数学我认为也得从娃娃抓起,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如何开发幼儿的'数学潜能是幼儿教师乃至每位家长都应该高度重视的。

  对于刚上小班的幼儿来说,数学就是一张白纸,对于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吃和玩的他们,如何在这张纸上增添色彩,我选择了用生活化的方式让孩子理解数字,加强理解和记忆。

  每次早午点,幼儿园都会提供不同的实物,一开始我只是照常分给这些还没有适应的宝贝们,慢慢的等待幼儿们都情绪稳定了,我开始有意识地插入数学,面对好吃的时,孩子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比如吃之前我先举起一包南瓜饼告诉小朋友们,今天的点心是“一”包南瓜饼,告诉他们南瓜饼是圆形的,有时吃数字饼干时,我会先让幼儿们找出数字“2”或者找出几个一样的,再或者让幼儿说吃的是数字几。再例如,我们幼儿园有时会吃鹌鹑蛋,每个小朋友3个,我会让幼儿自己在盘子里拿上三个,不能多也不能少。

  慢慢的,小二班的宝贝们每次吃点心时都会自己主动说数字或者认图形,现在每次吃鹌鹑蛋宝贝们都能正确的拿3个鹌鹑蛋。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理解的数学会越来越多,对数字或者图形的概念也会越来越清晰。

教师教育随笔幼儿小班2

  在吃完餐点让小朋友喝水小便的时候,突然传来一阵哭声,我赶快跑到跟前,只见欣欣手里拿着一半黑一半白的东西,“老师,我的牙掉了。”我笑着对她说:“没有事!” 但是她还哭个不停,如同没有翅的小鸟一样那样无助伤心。

  我蹲下身来,轻轻地安慰她:“现在正是你们换牙的时候,掉了牙没事的,过些时候就会慢慢长出新牙。”欣欣说:“牙必须扔到一个地方,要不然就不长新牙。”我暗自笑了笑,为了不破坏她纯真的童心,我说你想往哪扔,老师帮你扔,好吗?我们就到了外面。

  在和她扔完的时候,我看见了一棵光秃秃的树,紧接着我问她:“欣欣你看这棵树,她的叶子是不是落光了,那么等过完年到了春天是不是又长出新的来?”她点了点头。“那么你的牙和这棵树一样也会长出新的,知道吗?你再看老师的牙,也是掉了重新长的。”顿时,她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和小朋友欢天喜地地玩起来。

  幼儿对于一些生理现象不了解,往往会感到害怕和焦虑,作为他们的教师,我们应有耐心地给他们讲解,帮助他们解除焦虑,正确地了解生理现象,健康成长!

教师教育随笔幼儿小班3

  最近一段时间,我有了一个新发现,身为一名幼师,我发现,无论做什么事,叫出孩子的名字,比不叫名字的效果要好很多。所以,新学期开始,记住孩子的名字,对于教学活动和教师话语权的掌握度十分重要。

  前两天,我给班上的小朋友分了个组,让小朋友分别选出自己这个组的组长,然后组长到我这里来登记。

  因为是开学不久,我也是个新来的老师,所以小孩子们的名字,我没有记全。一个小组长上来了,我问他的名字。当场,我发现,他的脸色委屈了一瞬间。

  我觉得,他一定是不高兴我这个老师都给他们上了几堂课了,还记不住他的名字。我心里也非常尴尬。

  第二天,我就悄悄的记住了所有小朋友的名字。

  在他们捣蛋的时候,叫一声他们的名字,顿时就乖巧了下来。

  如果有人说,这么多人,要怎么记住他们的名字呢?其实方法很多。幼儿园有孩子们的照片,你可以悄悄对照。上课之前,还可以借着点名的借口记名字。多多点人来回答问题,也是记名字的好办法。分小组,一个小组一个小组记,也是个办法。

  如果实在记不下那么多,最起码的好孩子和调皮的孩子要记住,中间的孩子们可以稍微慢一点记。但是,没有记住名字的,千万不要让孩子发现,更不要叫错了名字。

教师教育随笔幼儿小班4

  春天来了,我要与孩子们进行美工制作活动——美丽的花园。我精心准备了活动材料,在制作方案中,我想好了如何启发幼儿用不一样的方法装扮出美丽的花园。

  突然,一个念头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为什么我总是想着让孩子们按照我的想法与要求去做呢为什么不去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创作的用心性和创造性呢为什么不让他们自我去想去做呢于是,我决定是一次。

  在组织活动时,我让孩子们自由选取材料、分组,在我的鼓励、支持下,孩子们都用心的动手做起来,在近25分钟的制作过程中,孩子们都始终持续着浓厚的兴趣。孩子们在完成之后,拿着自我装扮的作品与小朋友共同欣赏、介绍。

  请大胆的将你信任而支持的目光投给孩子们吧,你将获得一份惊异的收获。

教师教育随笔幼儿小班5

  小朋友们正在认真地玩插塑玩具,可我一想到等一会收拾玩具时,乱成一团的情景就发怵,一说收拾玩具,他们就会争抢乱糟糟的;老师自己收拾有又顾不上看孩子,容易出事。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适合幼儿特点的游戏"小鸡吃米"。于是,我对正在玩玩具的小朋友们说:"现在,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做一个游戏,就做'小鸡吃米'的游戏,老师当'鸡妈妈',小朋友当'小鸡',桌上这些插塑玩具就当'小米','鸡妈妈'分给每个桌的'小鸡'一只塑料筐,'小鸡们'把玩具拾到筐里,就等于把小米吃了,咱们比一比哪只'小鸡''吃'得快,好吗?游戏开始!"小朋友们听到口令马上动手干起来,不足三分钟,桌上的'小米'全被"吃光"。

  从那以后,我常和小朋友们玩"小鸡吃米"的游戏。每次都达到了预期目标。

教师教育随笔幼儿小班6

  今天中饭结束后,与往常一样,小朋友们各种玩自己喜欢的游戏,有的玩数字接龙;有的玩找不同;也有的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人书在看,少少也很喜欢看书,她拿起书翻翻这儿翻翻那儿,哗啦!把书给撕坏了,浩宇马上报告老师:“梅老师!少少把我的书撕坏了。”一听到有人告少少的状,我马上一脸的不高兴,此时,只见少少一脸无辜的话:“我不是故意的啊!我翻翻它就坏了。”……

  少少是我们班一个聪明可爱又调皮好动的孩子。平时的他,脸上一直是笑嘻嘻的,而在他感兴趣的活动中都是一脸的专注,有时很可爱,但是有时也会很调皮。如果老师批评他,他就会一声不吭,或者赶忙讨饶道歉。但过不了多久,他多动、惹事的毛病又要犯了,有时甚至来点恶作剧。搞点小破坏,经常有小朋友告状。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玉,如果我们的正确引导,加上有效的教育,那么他就会闪闪发光。我们老师要以爱、耐心来关注幼儿,了解他们的内心、尊重他的个性,用宽容的心来对待孩子,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坚持,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教师教育随笔幼儿小班7

  在和家长交流时常常听到他们说也不太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学了哪些东西,只知道孩子们会背几首儿歌、会唱一些幼儿歌曲。可参加了我们的开放日以后才感觉到他们的孩子原来会许多知识,幼儿园老师教师知识面太广泛,生活太丰富。这是他们意想不到的。为了让家长们能够对孩子在园学到的内容有个别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们把每月学习的主题和每周要学习的大致内容都贴在家园栏上供家长观看,课他们细心看的人却很少。为了让家长能对幼儿园的生活有更深的了解,也为了提高孩子的积极主动性我尝试了新的方法,让孩子回家当“小老师”。于是我先让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活动中当“小老师”,带领全班孩子读童谣、背古诗,做各种表演等。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但能主动参与的还是小部分。我又利用每天下午离园前的十来分钟帮助幼儿简单的复习当天所学主要内容,告诉孩子们让他们回家给爸爸、妈妈、爷爷、祖母们当“小老师”,把当天在幼儿园里学到的知识、本领教给自己的家人,并比一比谁的“小老师”当的。

  这个办法还真好。第二天早上果真有好多家长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他飞孩子在家里当小老师教他们学跳舞、背诗歌了等等。有了家长方面好的反馈,我心里很开心,同时也坚定了这个做法。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加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更有利于我们的教学。

教师教育随笔幼儿小班8

  有一次手工课上,我教孩子们用剪刀剪纸,把老师画好的蘑菇剪下来贴在画有草地的纸上。在剪之前,我提了要求:“一手拿剪刀,一手拿纸,用剪刀沿着轮廓线把蘑菇剪下来。”为了让孩子们更明白我的要求,我又补充了一句:“把纸上空白地方剪掉。”

  孩子们开始操作,我巡回指导,一个一个地看。当我走到璇璇旁边时,心里“噔”的一下,她桌上没有一个完整的蘑菇,她把蘑菇全都剪碎了,我很生气地问:“你看看你剪的蘑菇,怎么会变成这样,你没有听见老师提的要求吗?璇璇本来是很认真地剪着,听我这一说,”哇“的一声哭起来。

  放学时,我重新给璇璇一些没有剪下的蘑菇,让她带回家剪。第二天,她把作业交来了。作业做得很好。我问她:“你为什么在幼儿园里不好好剪呢?”她告诉我:“老师说把空白的地方剪掉,蘑菇上有白点,那也是空白,我就把她剪掉了。”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竟然成了误导。我有些脸红,因为昨天我没有问清原因,便批评了她。

  从这件事以后,不管哪个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我都会轻轻地问一句:“你为什么这样做?”因为只有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的活动,才能更好地教育他们。

教师教育随笔幼儿小班9

  面对“混龄”,我们“混”的是年龄段,“不混”的是教育目的。本学期,我们为了让孩子在幼儿园接触到更多的朋友,创设了“大区域活动”——打破班级,让幼儿园所有的小朋友都可以同时参与。但是由于每个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都不同,教师的准备不充分,第一次活动时幼儿之间频发冲突,较大影响了游戏质量。

  小班的幼儿在游戏初期往往无意识、无目的,以独自游戏或者平行游戏为主,只对搭的动作感兴趣,而不在乎搭出什么,建构作品的结构比较简单;而大班的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建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搭建技巧,会使用辅助材料,并能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一件有场景、有情节、较为复杂的高质量作品。

  因此,我们在第一次活动后尝试调整,先小范围地混龄——一个小班、一个中班、一个大班混合,让孩子们事先熟悉另外两个班级的孩子。活动前,三个班的老师各自在本班向幼儿交代今天活动的内容,让幼儿有心理准备。小班的老师告诉幼儿,和哥哥姐姐玩,要征求哥哥姐姐的建议。中班的老师告诉幼儿,多爱护自己的小弟弟和小妹妹,可以和哥哥姐姐一起玩,但要学会爱惜别人的作品。大班的老师告诉幼儿,自己是幼儿园里的大哥哥和大姐姐了,要主动和弟弟妹妹玩,多包容他们。

教师教育随笔幼儿小班10

  因天气冷孩子们都穿着棉袄,來园后,总是把衣服放在桌子上不整理。

  在一次活动课上,我带孩子们玩“我来做你来学”的游戏时,孩子们的兴趣很高,都非常投入,我每做一个动作,他们都仔细地观察,积极地模仿我的动作,我灵机一动,顺手拿起一件外衣,一边做着叠衣服的动作一边说:“我来做你来学”孩子们也一边跟我模仿一边积极回应我“我就跟你这样做”!“我来做你来学”“我就跟你这样做”孩子们快乐地一边回应一边跟我学,最后我让孩子们拿上自己的衣服继续跟我玩“我来做你来学”的游戏。为了使幼儿对叠衣服这样的活动不感到烦躁我还配上孩子们喜欢的音乐,编上歌词,跟着节拍“关上一扇门”(一只袖子向内叠上来)孩子回应“关上一扇门”师:“关上两扇门”幼儿:“关上两扇门”(另一只袖子也向内叠上来)师:“叠一叠,折一折,我的衣服叠好了”幼儿:“叠一叠,折一折,我的衣服叠好了。”

  孩子们边说边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叠衣服,孩子们都觉得这种叠衣服的方法很有趣。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游戏为主,让幼儿自己动手,在生活中得到锻炼,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师教育随笔幼儿小班11

  许多时候我们总会用许多的言语去强调孩子们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应该怎样等,可在生活中我们却经常忽视给孩子们树立起好的模范,他们也就会做不到我们老师所提出的要求。为此我们作为教师必须以自身行为来引导孩子的行为。

  这时我们正在讲故事,偶尔也会小声攀谈几句,在我们说话时就听到了从孩子们那里传来了许多说悄悄话的声音,我们没有立即制止而是不发作声音,没想到一会儿孩子们也安平静静的把悄悄话收了起来,闭上了小嘴巴。从这简朴的案例中我们都能领悟到:在要求孩子的同时,我们必须再三考虑一下孩子们是否能做到,并检核一下自己的行为是不是也会像孩子们那样犯同样的小错误!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首先为孩子们树立起好的模范,在他们的脑海中留有好老师的高峻形象,还要把孩子们当做自己的朋友、同伴来看待,让孩子们在被尊重和关爱的情况下康健快乐的生长!

教师教育随笔幼儿小班12

“闹事”的淼森

  淼森是个看上去活跃的男孩子,但是缺乏自信,他时常自己在一个地方撒欢,当你走近他时,他却又表现的不知所措。

  通过观察我发现他特别喜欢帮助小朋友做一些整理性的事情,如帮别人收地垫、整理图书等。于是我把一些活动后的整理工作有意识地交给淼森去完成,他高兴极了,每次工作得都特别认真,他的举动也赢得了小朋友的赞扬。同时他在对自己的约束能力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我只是为淼森提供了一个机会,使他感到:我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有能力做好,我可以帮助小朋友,我在班里有很重要的位置。鼓励是给孩子一个机会表现自己的能力,向自己证明他是环境中的一个有效分子,他的行为可以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积极的影响。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在鼓励的作用下,孩子们会认识自己的潜能,不断地发展!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孩子的自信从老师和小朋友的认可开始,你做到了吗?

教师教育随笔幼儿小班12篇(幼儿园小班教师教育随笔)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