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精品亲子运动的作文5篇 亲子运动快乐多作文,供大家参考。
精品亲子运动的作文1
五月九日,期待已久的亲子运动会开始了。运动会开幕式很精彩,令人难忘。
我们一共有四个项目:踩气球、向幸福出发,足球绕杆射门接力和50米“大手拉小手”迎面接力。我最喜欢的是踩气球和“大手拉小手”50米接力赛。
踩气球很有趣,四个班“混战”,同学们犹如开水锅里上下翻滚的饺子。每个人在保护好自己气球的同时,找机会踩其它班同学的气球,整个场面很“激烈”。我在场上迅速地跑动,眼睛只盯着脚下和我颜色不一样的气球踩,到处洋溢着加油声和欢笑声。比赛结束了,我的气球完好无损,我很开心。
我还参加了“大手拉小手”50米接力赛。比赛开始了,我和爸爸整装待发,信心十足,轮到我们了,我迅速地接过同学手里的接力棒,爸爸如同闪电般拉着我飞快地冲向终点。
在一阵阵加油声中,亲子运动会结束了,我们班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我好期待下一次的亲子运动会!
精品亲子运动的作文2
今天,是我们学校举行运动会的日子,运动会有许多有趣的项目正等着我们去参加呢!
一大早,我和爸爸就来到了学校。运动场的四面八方站满了人,他们都是来参加亲子运动会的选手们。
隆重的开幕仪式结束后,亲子运动会开始了。首先,我和爸爸参加了投鱼雷。轮到我了,我使出浑身力气,可鱼雷没有过网,真可惜!轮到爸爸上场了,哇,爸爸投得好远呀!鱼雷直接飞到篮球架上去了,可惜没有落到蓝色垫子上。这个项目,我俩才拿了两分。接下来,我们又参加了数字障碍接力赛,我俩听到口哨声一响,使劲往前冲,飞快地跑向终点,把接力棒快速传递给了下一位选手。紧接着,我俩又玩了投软式标枪,我只投了五米,爸爸轻轻一投,居然投了二十米,我的爸爸可厉害啦!最后,我俩还玩了其他好玩的项目。在我们同学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亲子运动会项目拿了好几个第一呢,最后的冠军当然也被我们班拿下了,我开心极了!这样的活动,以后我还想参加!
这真是一次有趣又令人难忘的亲子运动会!
精品亲子运动的作文3
今天下午我们一年级开了一个亲子运动会,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运动会,是小朋友跟家长一起参加的运动会。有三个项目第一个是背娃娃,第二个是大脚托小脚,第三个是抬花轿。我报的项目是大脚托小脚,爸爸带这我使劲走,我爸爸走得好快一下子走到了终点,王涵冰报的是背娃娃,王涵冰给我说有一个爸爸他背了一个孩子,他跑的很快不小心摔倒了,把额头都磕流血了,眼镜都碎了,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精品亲子运动的作文4
在昨天,我们班举行了亲子运动会。
最吸引我的就是移动投篮了。只见陈睿曦的爸爸手持蓝色塑料筐,脚蹬呼拉圈边缘。活像一只猛虎跃跃欲扑的样子。他的瞳孔内燃着金黄的火焰,就等着开始哨声。
“唧!”开始哨声布满了整个操场,也布满了我们的心。排在我前面的龙捷洋,她手持篮球,好像使出了身体里面的所有力气往地上一丢,好像生死在此一举。“咚!”篮球触地的那一刻仿佛燃上了火焰,向蓝色塑料筐飞去。“哇!”在场的篮球和小朋友们张大了嘴巴,发出一声赞叹声。“哼!”篮球好像眯起了眼睛,嘴角上扬,摆出一副高傲的神态,继续像游隼一样朝着蓝色塑料筐飞去。“哗!”蓝色塑料筐像是装满了水,一下子把篮球的威风和火焰全浇灭了。篮球被狠狠的踢了回来,传到了我的手上。“啪吱!”篮球好像低着头,乖乖地向蓝色塑料筐飞去。
精品亲子运动的作文5
坐着开足冷气的大巴,我们来到了美丽的芜湖三山区碧桂园。下了车,我和伙伴们被碧桂园的美丽景色惊呆了。一栋栋豪华的别墅,一棵棵小草、大树、花朵把别墅围成一个个长方形。像童话里的城堡,像神话传说中的宫殿,有尖尖的.顶,有褐黄色的外墙以及大大的落地窗。大家都大口大口的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花草的香味儿!
“啊哈----开始游戏互动喽!”欢笑声、欢呼声响成一片,小记者工作室的老师带领我们展开了“以老爸老妈向前冲”为主题的家庭趣味运动会。运动会分为四项任务:趾压板接力赛、灌篮高手、集体跳大绳、趣味撕名牌。
第一项任务:在趾压板上跑接力赛,时间最短的小组获胜。我和爸爸担任蓝队最后一棒,我和爸爸不负众望,不顾脚下的痛感全力以赴冲刺,冲刺,终于蓝队以第一名胜出。
在后面的三项任务中我们蓝队没有再续“辉煌”,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这次最有趣的当然还是撕名牌大战,但是,要特别提出的人气最旺的却是 :集体跳大绳。这项任务不但吸引了我们在场的伙伴们,也引起了我们的爸爸妈妈们的高涨情绪。因为,这个任务是爸爸、妈妈小时候经常玩的节目。于是,大绳的两端有两位自告奋勇的爸爸或妈妈卖力的甩开胳膊甩起大绳来,一旁还有很多“教练”在传授自己的“心得”给宝贝们如何步调一致集体跳大绳。小记者工作室的老师们在一旁不停的给我们打气加油,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的一句话:不要埋怨,多鼓励。是的,集体任务必须团结一致才能取得胜利。此次碧桂园运动会收获很大,真的不虚此行啊!
精品亲子运动的作文5篇 亲子运动快乐多作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