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描写作文6篇(写给老人的作文)

时间:2022-09-22 08:48: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老人的描写作文6篇(写给老人的作文),欢迎参阅。

老人的描写作文6篇(写给老人的作文)

老人的描写作文1

  现在的老人越来越来可爱了,这不是笑话,也不是我夸张,是我觉得。有句话说:人越老越开心。看来这是真的。

  1月1日元旦,不幸,发烧39度多。高烧。寻亲戚陪同看病。

  吊了一下午的点滴,第二天还要来吊。就当我坐在椅子上无所事事的时候,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一位妇女,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老奶奶走来,似乎是一对母子。到门口,老奶奶站起来,走到室内没人坐的地方,把身上的大衣脱了下来,放到椅子上。当场叫:“哎!医生来给帮我打两针。”声音如此的明显,马上成为焦点。我心想:不是没病都打吧。然后老奶奶就坐到医生面前说明,我坐得比较近,所以还听得到。老奶奶说:“老觉得胸闷,好像被什么压住一样,有时候手脚不灵活,觉得手很酸……”一堆让医生流汗的长篇大论,医生也似乎知道了老奶奶身上不适的原由。之后,医生说:你现在打不得针。然后医生就离开了。这时老奶奶不解,就说:啊?不知道是耳背还是听不清,这时老奶奶的女儿说:医生说现在打不得啊。然后医生又回来了,就对老奶奶的女儿说:她现在身上的血管不通,不能打针。然后老奶奶的女儿说:听到没有啊?医生说现在不打的啊。医生也俯下头对老奶奶说:现在不打的啊!现在不打的啊!等好了一点再来打。医生生怕老奶奶听不见重复了几遍。老奶奶好像还是不解的样子。我在想:她还想怎么样啊?她就说:等好了再来,好了就好了,还要打啊?这不是没事找打嘛。顿时,我无语。老奶奶的女儿都不耐烦的说:等过两天好了再来打。然后就转头对医生说:她都不信我的,就信医生的。我都没有办法说服她。

  然后,老奶奶就叫走了,到门口坐到轮椅上的时候,又叫唉~唉~等一下,老奶奶的女儿说:又干嘛啊?老奶奶说:棉袄忘了拿。老奶奶的女儿说:噢!对哦。说完转身进去拿了。走的时候说:记性比我还好。老奶奶说:这件衣服好暖的。说完就走远了。

  还有还有,有一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倒是在我眼前证明了。一个中年人,买东西不礼貌,走时候以为老爷爷对他说:小心前面的坑。我看的时候没有。可是那中年人走了几步踩陷进去了一块,这句话来的还真及时。

  人,可以越活越开心,越活越活跃,越活越机灵。真是万事无忧啊。

老人的描写作文2

  与老人相遇已记不清多次了,每次映入眼帘的是他那弓形瘦小的背影,以及车窗外倒后镜里迅速退却的他那幅如纤夫般蹬脚拉煤的素描。老人姓什么?何许人也?在擦肩而过的人流中,不会有人去问及。他只不过是街道的一个闪影,给路人不会留下印记。只有那一板车的煤球,才铬印着他在这个城市的符号——拉煤老人。

  再次邂逅老人是八月天的一个中午。立秋后的南方,还是如六月徂暑,皎阳似火。太阳像焰火焚烧的煤球,热辣辣地炙烤着城市水泥地板。赤时当空,眼皮被剌得舒展不开,暑气熏蒸着双眼。我以箭上之弦的速度,冲进车舱里,开足了马力,想让迸发的冷气扑灭燎烧着肤肌的火云。窗外,流金铄石,拉煤老人又出现在我视野的过往处。点燃引擎,向老人的方向开了过去。

  赶上老人,正好在我单位旁的那座桥坡上。漆黑的三轮板车堆积着如山的煤球,高高的倒鑫字塔顶,遮挡着我的视线,看不到老人的头,只有偶尔被车流掀起的几根黑发,才让我感觉到有人在拉动着板车。不想按喇叭惊动老人,放慢了速度,我慢慢跟在板车后面。或许是煤太重、坡太斜,实在是踏不动板车,拉煤老人突然刹车跳了下来,把系在车架上作为助力的绳子挂在肩上,蹬直腿脚,如纤夫般,身体尽最大角度往前倾斜,吃力地拉着板车。

  烈日当空,火伞高张,老人不时地用肩上那条早已被煤灰染黑了的毛巾拭去额头上黄豆般大的'汗珠。此时的我坐在空调的车里,突然也感觉吹进来的风是热辣辣的,燃烧着脸颊。我把车泊在了最靠边的车道,从侧边帮拉煤老人推着板车。老人觉得突然轻松了些,喘息未定地朝后看了下我,说不出一声道谢,只是对我使了个微笑。那一刹那,我认识了老人,“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瘦小的脸,饱经风霜,汗水从额头淌下来,像从多个泉眼冒出来的细流,在面颊上留下了许多清晰的痕迹。布满煤尘的脸或许掩饰了年轮的沧桑,但从额头被擦拭过的几丝白发,可以猜测老人已是花甲之年了。老人不高,一米五几,脚上穿的鞋没有了颜色,粘着煤渣,偶尔被从车轮的空隙中投下的阳光照得发光。

  在腾腾暑气中虽然只有一两分钟,但我感觉到脊背如田地龟裂似的拉张地发痛。或许是拉煤老人沉郁苍劲的叫卖声,热腾腾地扑面而来,望着拉煤老人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的眼眶却湿润了。我想城市是块大画板,忙碌的建设者、潮涌般的上班族、以及城市的拉煤老人,在清晨中憧憬,在骄阳里涅盘、在黄昏下作息,他们用手里的色彩,每天为这座城市、为多姿又多彩的生活添上浓厚的一笔。

老人的描写作文3

  我们家楼下住着“猫氏一族”,在这“猫族”中居住着有:“儿童”“年轻人”“老人”,它们是一群倔强的野猫!天天在吃饭的时候都会“自觉”地围成一堆大声的啼声,让我们难以忍受,它们的啼声就像婴儿的哭声让人不禁打个冷战,天天如此,让我们不得不乖乖的按时给它们喂食,一物降一物我不信没有人能管住这些无法无天的“猫族”。我下定决心观察他们几天!

  在我家旁边住着一位上了年纪、行动不方便的老人,他天天都要搬着凳子在树荫下坐一天,有时还拄着拐棍在楼前楼后走走,这位老人的人缘可好了,经常和过路人打招呼,有时过路人还驻足和老人聊上两句。

  一次我趴在窗口吃橘子,发现老人用拐棍向地上敲了敲,猫族的成员便不约而同的围在老人旁边,无线城老人似乎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进神的和它们说着话,猫们似乎都竖起耳朵认真的听,我被眼前的一切感动了,从老人那慈爱的表情中可以看出老人爱这些猫!

  有一天中午我和妈妈坐在饭桌前,眼前尽是我爱吃的,正当我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时,猫族的兄弟们偏偏又这个时侯发动攻击,一闻声猫的啼声我顿时没了胃口,吃不下美食是我最大的痛苦!我向窗外看了看,发现猫王带头跑到老人的窗檐下等待着它们的午餐,忽然我发现一只猫朝我这看了看,然后对我生气的叫了一声,似乎是在对我示x,我立即把头缩了回来,深怕猫们缠上我。好奇心使我又探出头,那位老人拄着拐棍从楼栋中走了出来,手里拿着猫们的食品,老人把袋子放到地上,把口敞开,猫们一下子都围了过往,美美的享受着美味,老人站在原地,太阳光正照在他那苍老的脸上和那欣慰的笑。

  通过我几天的观察天天老人都要喂猫,猫儿也自觉的不叫唤了,老人就这样天天默默地喂着这群猫。时间长了,老人和猫们的感情也深了,间隔越来越近了,邻居们都来劝老人,本来身体就不好,万一现在再的什么病怎么办?老人笑着说;“人老了,也寂寞了,有个朋友也不错!没事和它们说说话,心里挺舒服的。”这句浅浅的话让人们深深的回味。

老人的描写作文4

  她长着一双浓眉大眼,在那双圆溜溜的大眼里充满了智慧;十三岁;皮肤偏黑;个子中等;瘦瘦的,她就是我的堂姐。她来奶奶家时,经常会带一些礼物送给我和表哥,因此,我帮她取了一个外号叫“圣诞老人”。

  有一次,她来奶奶家,带来了两顶帽子和两包薯片,我和表哥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看见了这两样“宝贝”,心里就马上乐开了花!堂姐几乎每次来都带礼物给我们。而且每次都能像神仙一样十分准确地知道我和表哥正需要什么。

  啊!堂姐对人真是太有礼貌,客气了!从今天起,我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人要有礼貌,我非常希望在这一方面有所提高,做得像堂姐一样好!

老人的描写作文5

  一个三伏天的晌午,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辣辣的骄阳像一盆熊熊烈火,把整个大地烤得滚烫滚烫的。我路过湖边公园,躲进树荫里歇歇脚。

  这时,一位身材矮小、有点驼背的老人,拉着一辆小车走过来,车上两只鼓鼓的“蛇皮袋”。随着吱吱的小车声,老人也走进了公园里。他顾不得坐下来歇息,就解开了绑在车子上的尼龙绳,把两大袋“货物”卸了下来。他眯着眼睛望了望天空,然后拿下搁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一把汗,不慌不忙地打开了“蛇皮袋”的拉链,把袋子里的东西一股脑儿倒了出来。

  哇,塑料纸、可乐瓶、破布头、旧纸片……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原来他是拣破烂的,是一位拾荒老人。

  老人把那些破烂货一件件地理好,分别装进了早以备好的塑料袋里。约摸半个钟头的时间,他已把满地的破烂全部整理归类,两只“蛇皮袋”又重新鼓了起来。

  这时,只见他身边满地皆是纸屑、碎片,我想,这些拣破烂的就是不讲卫生、不懂文明。可还没等我开口说他几句,老人已在一个劲地抖掉沾在衣服上的脏东西。把那几张派不上用场的泡沫和破布头折成一叠,小心翼翼地塞进了垃圾桶里。接着,他又用一把小扫帚把撒落在地上的垃圾,连同那些尘土一起扫进了垃圾桶,地面上很快显得清清爽爽了。他又从布袋里掏出了一瓶矿泉水,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口之后,倒出那瓶子里的水,洗起沾满污垢的双手……

  拾荒老人干完了这一切,才轻轻地松了一口气。他取下头顶上的草帽,在石凳上轻轻地掠了几下,便慢悠悠地坐了下来。

  我看着老人这样的一番忙碌,其实那两袋破烂货也换不来一碗面。一个头发胡须全白的老人,还在外头这样辛辛苦苦地闯荡,我的心有些不安。就在老人正在拉着车子赶路的辰光,我把身边仅有的几块钱塞进了他的口袋里,“给你买点吃的吧!”

  老人突然停住了脚步,朝我笑了笑说:“我从来不白拿别人给的钱,谢谢了!”

  我和老人经过这样短时间的相处,很快由陌生变得熟悉起来了。我俩索性坐到了大树底下聊起天来。在东拉西扯的交谈中,一件事使我对拾荒老人的印象很深。

  老人说,一次他在一户人家的住宅旁拣破烂。屋里的主妇拿出一件半新旧的衣服送给老人,说是秋风凉就可以穿了。老人回到家里,正要把衣服洗一洗,意外地发觉这件衣服的口袋里有300元现金和一本存折。他连夜把现金和存折如数送到了那位主妇家里。

  烈日当空越来越热,尽管树荫底下乘凉,可还是汗淋淋的。老人要继续忙了,在离别时,我久久地望着拾荒老人的背影和那吱吱作响的小车。

老人的描写作文6

  徒步在江边,冬天的江水很安静。两岸的灯火映着江水,将它镀成一片橙黄,偶尔翻起一阵涟漪,江水上便波光粼粼。美丽的夜,美丽的江滨之路、但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总是三三两两地跪着、趴着,或者躺着靠乞讨过生活的人。他们槛褛的衣衫让过往的行人退避三舍。

  那些人总是把目光集中在面前那只已被磕掉几块漆的搪瓷杯上。麻木的表情总是令我觉得喘不过气来。就这么走过去吧,大模大样的、熟视无睹的,可是我做不到。但若要摆出一副怜悯的面孔,施舍几个铜板吧,这种惺惺作态我又不屑。就在那一瞬间,同行的朋友狠狠地掷了一块硬币,“嘣”钢锁儿被弹了出来,那小小的硬币似乎也和主人一般地蔑视着那只满是着油渍的搪瓷碗。

  乞讨的人身体微微前倾,可是手臂不够长,拾不到。他只能作罢,又低着头,像尊被风雨岁月所侵蚀的雕塑一般,一动不动地杆着。他淡然的表情令我吃惊。或许他习惯了这种施舍方式吧!

  这时躇珊走来一位老者,在夜色中只感觉到他穿得很臃肿。老人吃力地弯下腰,拾起那枚硬币,仔细地将硬币放入那只张着大口的搪瓷碗中。那被施者纹丝不动,老者并没有在意,又摸索着自己的衣兜,掏出一枚硬币,轻轻放入碗中。老人走了,瑙珊而去。

  老人离开了,朋友也不再做声,只轻轻在耳旁催促我快走。我知道朋友是脸红了。老人对于弱者所给予的不仅是帮助,更是尊重。这种尊重所带来的是更为珍贵的一种对于再次建立信心的支持。弱者需要的是帮助,但同时又遭受了蔑视。他们默默地忍受着,渐渐地,被伤害的自尊不复存在,他们便习惯了,习惯了这种不劳而获,习惯了这种没有自尊的人生。于是乞讨便也成了一种职业。

  老人走了,可他那吃力的弯腰却给予了我很多很多思考。令我想烈了很多关于人生的问题,使我认识了一种如何尊重他人的美德。这是百科全书所不能精确定义和详细论释的。

老人的描写作文6篇(写给老人的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老人的描写作文5篇 老人的作文怎么写

老人的描写作文7篇(写老人的作文)

老人的描写作文3篇 描写一个老人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