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论权力的腐败对国家政权建设的影响及应对措施3篇 权力腐败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欢迎参阅。
论权力的腐败对国家政权建设的影响及应对措施1
本文只限学习交流
不喜勿喷
论ERP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目 录
摘 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2
一、ERP对财务会计工作的影响........................................2
1、ERP对会计账户设置的影响.......................................3
2、ERP对会计填制和审核凭证的影响.................................3
3、ERP对会计成本计算的影响.......................................4
4、ERP对会计账簿的影响...........................................4
二、ERP对会计人员的影响............................................5
1、实施ERP对财务会计人员角色和岗位的影响.........................5
2、实施ERP对会计人员工作内容的影响...............................5
3、ERP的运用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6
三、ERP环境下具体的应对措施........................................6
1、完善会计基本职能...............................................7
2、转变会计人员角色...............................................7
3、提高ERP的使用效能.............................................7
4、提高会计人员素质...............................................7 参考文献............................................................8
论ERP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摘 要:进入WTO以来,信息时代迫在眉睫,企业资源计划(ERP)成为中国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最重要领域和培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会计部门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部门,任何业务的发生都体现在会计上。当企业实施ERP后,许多资料直接由信息产生处的人员录入,会计信息在交易完成后会自动入账,最后根据需要自动产生报表。这些改变使得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ERP的运用与传统方式有很大区别,这给ERP环境下的财务会计工作带来很多方面的变化,为此,可以完善会计的基本职能、转变会计人员角色、提高ERP系统的使用效能以及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因此,本文拟通过ERP环境下财务会计人员工作的改变以及与传统会计工作的冲突浅析对财务会计人员工作内容造成的影响,从财务会计人员的职能提高中调查研究探索ERP实施,从而为企业、会计人员提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使现在的财务会计人员更好地适应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要求。
关键词: ERP 财务会计 变化 应对措施
Abstract: Since has entered WTO, the information age is imminent, the 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ERP)to become the Chinese 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most important domain and one of cultivation core competitive power important the department is the enterprise produces the management the core department, any service occurrence all manifests on the enterprise implements ERP, many materials produces by the information place the personnel input,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complete directly after the transaction can deposit automatically, finally according to needs to produce the report form changes enabled accounting personnel's work content to have the tremendous present about the ERP implementation successful case scholarly research all is by Europe primarily, domestic research majority of centralisms in to enterprise ERP whole implementation effect investigation, but the ERP implementation not yet causes accountant to accounting personnel's influence researcher's widespread , this article plans through the ERP environment under the accountancy change as well as the personnel works the
第1页(共8页)
influence with the tradition accountancy conflict brief analysis to financial inventory accounting which the content creates, personnel's function enhances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from financial inventory accounting to explore the ERP implementation, thus for the enterprise, the accounting personnel provides the valuable research conclusion, causes the present financial inventory accounting the personnel adapts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igorous development time request word: ERP Financial inventory accounting Change
Contermeasures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缩写为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先进的、系统化的企业管理理念,将企业各个方面的资源充分调配和平衡,为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提供解决方案,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竞争。其中,“信息技术”融合了IT界的观点,“管理概念”融合了管理界的观点,而“解决方案”则融合了制造企业界的观点。从技术层面看,它是利用信息技术成果,对企业内部的各类资源包括人、物、财、信息等进行规划、统筹与整合,从而减少环节,提高生产率,增强企业竞争力。从管理层面看,它又是一个较完整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分销、制造、会计、质量控制、售后服务、人力资源、运输等管理系统。因此,ERP作为崭新的现代管理手段,它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有效的管理。
ERP在我国的发展已近20年,国家对该项目的累计投资超过80亿元。我国目前拥有家大中型企业和1000万家中小型企业,预计到2003年将有50%~70%左右的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因此,了解ERP及其相关产品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现状,对于在ERP实施中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会有很大的意义。
一、ERP对财务会计工作的影响
ERP的运用提高了财务会计的信息质量和会计工作的效率,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快了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促进了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和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引起会计工作组织方式和会计人员分工和职能的变化。
第2页(共8页)
ERP采取对数据编码的方式进行信息处理,是以数据的不同形态为主要依据来组织会计工作,改变手工会计以会计事项性质为依据组织会计工作的做法。相应地,手工会计下会计工作按职能组进行分工的做法。也被ERP划分为数据收集、凭证编码、数据录入和处理、系统维护等专业组成做法所代替,改变了会计信息处理和使用的方式、方法。
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财产清查这几个会计工作已由会计电算化简化,其只需工作人员懂得操作一般的会计软件可生自动成。一是原始凭证的输入点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在财会部门,而在产生数据的业务部门,如采购部门、销售部门以及办公自动化环境中。二是大多数记账凭证由ERP 自动生成。这几个阶段的部分会计凭证由非会计人员完成,可保证财务处理的及时性和会计数据的一致性。会计数据输入形式的改变将对传统会计岗位的设置、数据处理流程、会计数据资料的生成与管理带来一系列的变革。会计人员每日可以通过查询物料进、销、调、存的各种单据、变价单,以及货款的结算单,仔细审核这些单据,看有无违背企业管理,同时对购进、销售、结算环节统一监控、全程流程重组,及时回应系统呈报的各种流程重组请求,把握好整个业务流程,起到事中会计流程重组的作用。
1、ERP对会计账户设置的影响
会计最初的工作就是设置账户,对于会计科目编码是传统的做法是分级设置的,有总账与明细账的区别,总账科目由国家统一制定,明细科目则企业可以结合实务自行设定。ERP 环境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定,例如中石化财务核算取消了会计科目分级设置,不区分总账与明细账,科目代码变得更为简洁。
2、ERP对会计填制和审核凭证的影响
传统的会计凭证类型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或者统一使用的通用凭证。ERP 的精细化管理要求记账凭证按业务操作类型来划分,以便于记账凭证的分类管理,ERP的凭证类型多达40多种,企业较为常用的记账凭证类型也在20种以上,已经脱离传统分类。而ERP 中记账凭证内容与传统的会计要求一致,但是其格式与传统的手工核算习惯有较大差别。如涉及客户和供应商的应收应付往来的会计凭证,记账人员记账时使用的不是传统的借贷科目,而是客户和供应商账号,凭证显示的直接是客户和供应商的名称及账号,系统依据凭证类型来记账;清账类型的会计凭证有凭证抬头及编号没有具体凭证内容等等。
第3页(共8页)
3、ERP对会计成本计算的影响
ERP成本计算采用的是滚加法。滚加法是按物料清单所规定的物料之间的层次、需求关系和制造过程,从产品结构的最低层次开始,从低层向高层逐层累计。成本的发生和累计与生产制造过程同步,随着生产制造过程的进行,在材料、计划生产信息动态产生的同时,成本信息也随之产生,使得在计划、控制物流的同时,也控制了资金流,做到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统一。采用滚加法进行成本计算时,滚加的结构和依据就是产品的物料清单在物料清单中。处于各个不同层次的物料项目的成本都包含两部分,即:本层发生的成本和低层累计的成本。
在典型的产品物料清单中,最底层的物料项目都是外购件,即原材料或标准件,它的材料费(采购件费)和采购间接费(采购部门的管理费、运输及保管费等)之和组成产品成本中的直接材料费。其中:采购间接费=采购件费×采购间接费率 此时尚未发生加工成本。
进入上一层以后,如果发生加工装配作业,则发生这一层的直接人工费和间接费,它们的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人工费=工作中心文件中的人工费率×工艺路线文件中的工时数 间接费=工作中心文件中的间接费率×工艺路线文件中的工时数
这里的间接费包括可变间接费和固定间接费,它们可有不同的费率 但计算公式相同。综上,个人认为整个会计业务流程是对公司业务的调研和分析,需要与公司各级部门的部门经理和下属员工(包括总经理),可以以文档的形式进行记录,进行沟通了解,调查公司组织结构、业务操作的实际流程。对于大多数业务,必然存在不一致,这时需要优化会计业务流程,与会计员工深入沟通,达成共识,最后以文档形式记录。其业务流程与ERP系统流程必通过与公司部门主管及其下属的共同协商。拟定一个完整的,适合企业生产流程、发展方向的会计操作方案。
4、ERP对会计账簿的影响
实施ERP后,除了传统的账簿必须打印之外,还有磁性介质(硬盘、光盘)作为账簿,如电子账簿的逐渐运用。
在ERP中可以对任何数据进行分类、组合、汇总,比如一个客户往来涉及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四个科目,计算机可以方便的将相关账户进行组合处理、显示,分析数据。而传统的账簿格式只能逐一打开有关账簿查询。
第4页(共8页)
ERP还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通过“变式”定义用户所需的各种账簿形式、组合的账簿形式
二、ERP对会计人员的影响
企业实施ERP同样使会计人员受到较大影响,ERP时代的会计人员应该具有全局观念,要从企业战略全局出发,实现财务与企业整个管理系统的协调一致,发挥财务战略与研发战略、采购战略、生产战略、营销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的协同效应。会计人员将主要从事:长期战略计划、过程改进、产品与顾客的盈利分析、会计系统和财务报告、短期预算、合并与收购、财务和经济分析、外部财务报告、机系统运作等工作,为实现企业价值链各环节的一体化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发挥会计人员的作用。
1、实施ERP对财务会计人员角色和岗位的影响
一是财务会计人员角色的变化。表面上看起来,虽然会计人员直接处理的业务减少了,但是财务会计人员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工作,比如维护系统正常运转以便按规程操作,减少误操作以保证会计等信息的完整、及时。此外,在工作量上财务会计人员也需要尽快转变角色,善于加工浅析系统提供的信息,以便于得到更有价值的信息。
二是财务会计人员岗位的变化。受财务信息来源的影响,财务会计人员处理的信息受财务信息来源的影响,开始向下延伸,造成会计工作量的下降,操作规范严格细致,只需要按规范操作就可以,甚至不懂财务会计的人也能按规范操作完成相应的工作,岗位对会计人员的需求客观上面对减少的走势。
2、实施ERP对会计人员工作内容的影响
ERP实施后会计人员的角色已由信息的记录者和历史财务报表的提供者,转而成为提供企业更具价值的管理信息的企业合伙人;ERP的实施使得会计人员开始扮演提供和分析信息的角色。ERP的实施并没有完全取代会计人员的传统工作内容,只是使其重要性发生了变化;ERP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会计人员承担税务规划与处理、财务分析、风险评估管理、沟通协调、系统维护和ERP相关工作的重要性。ERP的实施同时给会计人员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在实施ERP时,应该由熟悉运作流程的人员来担任整合工作,成本的变化和整合功能并非软件所能取代,这是会计人员在ERP实施后可以发挥职能的地方,其重要性应该大幅上升。同时随着ERP的实施,管理会计人员需担负起信息使用指导的角色,而财务
第5页(共8页)
会计人员需担负起会计教育的工作。另外,原本由信息部门承担的系统配置和管理、正式上线的测试把关转而由会计人员来管理,因此由管理信息系统计划的关键参与者——会计人员来评价企业实施ERP的有效性是恰当的。会计人员的技能对于ERP的成功实施具有促进作用,所以ERP为会计人员提供了一个提高专业知识的机会,会计人员的知识应该更加多元化,进一步向“复合型会计”的方向发展。
3、ERP的运用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
财务会计人员除了原有的要求外,对其知识 结构和管理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财务会计人员必须精确掌握涉及会计业务方面的全部政策。有关会计制 度、财务制度、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管理 理论等方面的知识构成会计信息,成为ERP 集成系统采集数据的基础,基础知识的不足 将导致 ERP 会计信息的内在缺陷。其次,财会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 企业管理素质。他们不仅要熟悉企业的管理 流程,而且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会计政策,将其体现在ERP系统中,实现会计控制和财务管理。第三,财会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 综合分析能力。他们必须从大量的数据中筛 选出反映企业运行状态的关键信息,为企业的管理当局提供决策依据。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掌握着企业大部分的信息,约占企业信息总量的70%,这些信息直接支持着企业高层的决策需求,因此,财务管理系统作为企业的核心系统,在其功能的扩展和维护中,只有财务人员才能起到主导作用,这是计算机专业人员无法替代的;然而在目前,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仅仅只是操作财务系统,被动的使用网络系统的数据和信息,而开发、扩展财务信息系统的工作则是由计算机专业人员完成的,在这样的系统中,财务管理人员不是真正的主人,无法将ERP作为支持企业财务控制、财务决策和战略管理的系统,那么系统实际的运行效率和效果都不是太令人满意的。
三、ERP环境下具体的应对措施
虽然ERP的运用中有许多先进的思想,给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了方便,提供了更多财务方面的信息,是企业财务会计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值得财务会计人员更加重视的是,在企业ERP环境下实施财务会计工作的同时,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也面临极大的挑战,为顺应环境的变化,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也得有相应的措施
第6页(共8页)
1、完善会计基本职能
财务会计目前还无法完全被ERP系统所取代,要发挥会计人员的专业优势以及主观能动性,按照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选择相应的会计政策,提供不同的会计信息。完善会计的记录及报告等方面的基本职能。比如在信息收集阶段,会计人员要审核并确认数据的真实性。在加工和披露阶段,会计人员要按信息使用者需要提供信息产品。ERP财务系统使财务机构主要职能由核算转变为管理。
2、转变会计人员角色
ERP系统侧重于财务计划、制约、浅析以及预测,包括事前计划、事中制约以及事后反馈的整个过程,更加重视会计参与企业管理和辅助决策的职能。因此,会计人员要自觉融入到整个企业管理系统,提高对核算数据的浅析能力,提高预测、管理以及制约的质量。同时,在ERP环境下,有更多的会计人员直接进入生产经营部门工作,扮演好顾问、领导者、组织者、规划与业务整合方面的专家等角色。
3、提高ERP的使用效能
把本单位经济业务与管理活动进展的需要结合起来,做好会计信息系统的需求浅析以及设计,以成本效益为基础,优化系统,增强会计信息系统的通用性以及专用性。做好系统维护以保证系统的安全和高效运转,适应ERP带来的内部审计工作的变革,加强内部制约硕士论文。
4、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加强对ERP系统的学习、操作,利用ERP系统提供的功能为业务浅析服好务。提高会计人员对现代化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浅析的能力,善于整合所有信息,保证特定地点和特定时间的信息能够被即时使用,服务于决策。财会人员要坚持系统的财会论述知识学习,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以及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关的法律规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ERP。企业要提倡、鼓励财会人员进行终身教育。企业要重视对ERP系统的运用,加强对ERP系统相关知识的宣传。加强公司内部ERP运转小组建设,提升员工信息技术能力。同时,会计人员要具有全局观念,实现财务与企业整个管理系统的协调一致;要有组织管理能力、公关协调能力以及对资本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具有开放性思维、革新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敬业精神等。
第7页(共8页)
参考文献
[1]张玲.ERP系统环境中财务会计工作的变化及应对研究[J].现代营销〃营销学苑,2012,(04):173-174 [2]董晋霞.现阶段ERP环境下会计基础工作浅析[J].时代金融,2011,(36):13-20 [3]王晓丽.ERP环境下财务会计变革研究[J].现代商业,2010,(20):236-237 [4]张庆军.探析基于ERP的会计实时控制研究[J].现代商业,2010,(12):233 [5]张建刚,宋少洁,杨合力.ERP财务管理中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16):8-10 [6]冯建新.ERP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研[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06):9-11 [7]王剑萍,张秀林.基于ERP环境下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J].商业经济,2011,(8):130-131 [8]朱小雪,刑云翮.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J].对外经贸,2012,(5):151-153 [9]高海英.浅谈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在ERP环境下建设的重要性[J].会计之友,2011,(35):86-89 [10]刘中华,张瑾.ERP环境下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方法及模式[J].会计之友,2009,(8):36-37 [11]王君君.ERP下会计信息系统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0,(13):114-132 [12]侯晓燕.试论ERP系统对财务工作带来的影响[J].中国经贸,2009,(18):17-19 [13]陈凌云.ERP系统对管理会计变革的影响[J].财会月刊,2009,(12):15-16 [14]叶陈刚,韩玉霞.ERP系统对会计实践的影响分析[J].财会学习,2011,(5):39-42 [15]周常发.ERP环境下如何加强会计监督[J].中国石化,2011,(11):51-52 [16]徐丽,邱玉兴.试论ERP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1,(25):29-30
第8页(共8页)
论权力的腐败对国家政权建设的影响及应对措施2
论腐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腐败,一个社会的沉重话题。纵观时间长河和世界区域,无论哪个时代,无论哪个国家,腐败如影随形。腐败就像一颗毒瘤,附在社会这个大躯体里,扩散在社会这个躯体的四肢百骸,直至躯体无行动和运转能力,直至坏了经脉,烂了躯体。
一、腐败的定义及其特点
腐败是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人的利益,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腐败的定义。国际透明组织则对腐败的解释为,公共部门中官员的行为,无论是从事政治事务的官员,还是行政管理的公务员,他们通过错误地使用公众委托给他们的权力,使他们自己或亲近于他们的人不正当地和非法地富裕起来。个人认为,两种定义在本质上表达都是权力和利益的交易。前者是字面上对腐败的初级剖析,而后者更详细地解释了现代社会的腐败的这种不良现象。权力与财富的交换是腐败行为的主要特点。根据现在社会的腐败现象,一般将腐败按腐败行为主体的性质分为公共权力型腐败和非公共权力型腐败。
腐败是社会的毒瘤,它给社会的带来的影响绝对是凶多吉少。那么下面就腐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腐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腐败社会矛盾加大,影响社会稳定
水不平则溢,人不平则鸣。腐败是是影响社会不稳定以致引发动荡的主要因素,历史充分论证了这一现象。早在古代秦朝,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陈胜、吴广起义。如果不是秦始皇的暴政,官员横征暴敛,陈胜、吴广会愤而起义?他们是社会的农民阶层,处于最底层,受到压迫和剥削,忍无可忍就放手一搏。而观现代社会,常常出现在舆论的风口浪尖的往往是这几个高频词汇,拆迁户不合作誓当钉子户,下岗工人无处谋生,白领阶层却成房奴,农民工活得卑微至极,打工青年缺少社会保障等。在这些社会现象中,无不充斥着腐败的影子。腐败致使社会出现剧烈阶层分化和对立,如果这种阶层分化和对立不能进行有效地制止和纠正,社会就会累积巨大动荡风险。
2、腐败使法律形同虚设
法律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和平的有力工具,然而当法律被一些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员踩在脚下,做着权利和利益的不齿行为,只为一己私利时,它就形同虚设了。有多少官员是做着这种不法勾当,最后在公众目睹下暴出来了,免不了一场牢狱之灾。这种想象在现今社会绝对不少,久而久之,腐败一多,权在法上,法律还有容身之地吗?
3、腐败使民心涣散,难以站到统一战线
当腐败成为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当权力和利益充斥在官场里,普通老百姓成了腐败现象下的牺牲品。有多少公职人员贪污受贿,拿着纳税人的钱来满足一己私利。他们所来的不法钱财归根结底不是老百姓辛苦钱吗?老百姓心里不平,致使对政府失去信任,在一些国际与地区的态度上,自然难以站到统一战线,例如台湾统一问题、扼制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侵蚀。到那时候就是民心涣散,一盘散沙了。
4、腐败败坏了社会风气
能担任官员职位的人本应是有知识有文化的精英分子,道德素质较一般老百姓高。然而当利益侵蚀了官员的思想,腐蚀了信念,原本的道德原则早抛至九霄云外,当腐败充斥官场,这时“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就会潜移默化中影响老百姓的行事作风。于是,假冒伪劣产品出来了,地沟油混在了饭桌上的菜盘里。这样一来,社会还剩多少道德底线与良知?
三、反腐措施
这个社会还是我们正在生存的社会,还存在着有道德底线和良知的人,在腐败充斥着社会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抵制它,引导社会往正常轨道行走。在这里提出几点反腐措施:
1、建立反腐败的专门机构。专门的反腐机构必须具有独立从事调查活动的权力和自由,才能对腐败案件一查到底。例如我国香港地区的专门反腐机构-香港廉政公署。
2、完善反腐败的相关法律。制定关于反腐败的严苛法律,加强贪污收获的刑罚,在一定程度上会扼制腐败产生,这也是世界各国的通用手段。
3、制定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官员把自己的各类财产暴于阳光之下,接受公众的监督。
4、加强国际反贪污合作。加强国际合作既能能在一定程度上扼制那些贪污受贿的人出逃国外,使他们落于法网,也能形成世界性反贪污氛围。
论权力的腐败对国家政权建设的影响及应对措施3
论控制权力腐败的方法
行政管理1班
谭亚
摘要:最近几年,纵观全国,存在不少贪污腐败案件震惊社会,许多昔日权倾一方、呼风唤雨的党政高级领导人成了如今的阶下囚,有的被判处无期徒刑甚至死缓和死刑,令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我国反贪污腐败的决心,不禁拍手称快。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思考——为什么在众多真实的例子面前,仍然有官员步落马官员的后尘?为什么这些官员愿意走进违法犯罪的危险地带?这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反腐工作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个政党若想保持自己的长期领导能力以及领导效率,那么久必须保证本党是具有活力的、诚实的政党,而不是沦落为衰落和贪污腐败的政党。所以控制贪污腐败就成为了一个党必须做的事情,若解决不好反腐倡廉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就没有坚强的政治保证作为后盾,党和政府就会严重脱离群众,得不到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就会有亡党亡国的危险。
关键词:权力; 贪污; 腐败; 廉洁
一、权力腐败
权力腐败是指公共权力拥有者,为了自己的利益,以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谈到腐败,就不得不谈贪污,一般来说,贪污与腐败是紧密相连的。正是由于官员们拥有公共权力,他们才能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这是贪污,同时也是权力的腐败。例如:原中共中央委员、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刘志军,因其严重违纪问题于2011年2月12日被中央组织部免去铁道部党组书记,由此落马。刘志军其人,利用自己的各项职务包容其弟贪污、杀人等罪行,他自己也滥用职权帮助北京博宥投资管理集团公司董事长丁羽心获取巨额非法利益,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恶劣社会影响;收受他人巨额贿赂和贵重物品,金额达数十亿元。
刘志军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利用自己的公共权力谋取私利,当然我国所存在的不只是刘志军一人,贪污腐败现象比较普遍。官,无论大小,只要是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他们之中总会有一部分人利用此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
二、权力腐败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历史原因 我国是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家,虽然如今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仍有许多封建残余思想根深蒂固,例如:官本位思想。许多官员在自己的部门内独断专行,搞个人崇拜,党内拉帮结派、任人唯亲、拉关系、走后门······诸多问题也导致了一部分官员敢于行贿受贿,因此贪污腐败的现象屡禁不止。
(二)个人思想原因 一是极端个人主义:主要表现为一些官员将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公共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二是拜金主义:一些官员把“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而且至死不渝的坚持,为了钱敢于铤而走险,甚至不惜违反党纪国法。三是享乐主义:认为自己既然坐上了这个位置,就应该使生活变得更加富裕,追求豪华奢侈的生活,完全将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指导思想抛诸脑后。
(三)社会体制原因 一是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还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存,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党政部门直接掌握相当部分社会资源支配权,因而使一部分掌握着这些权力的官员有贪污的有利条件。二是在政治体制上存在诸多问题,权力高度集中,党内缺乏民主监督,党外政治民主又不充分,缺乏对权力的有效监督体系和机制。三是在法律体制上还不健全,对权力缺乏制约,司法没有从党政权力中独立出来,很难有效地制约权力,法律法规的制定也相对落后,造成不依法办事、权大于法、以罚代法的现象,为腐败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三、控制权力腐败的方法
(一)加强党内的思想建设
一是提倡以德倡廉 通过道德教育倡导廉洁之风,树立廉洁意识,从而在思想上抵制、铲除贪污的念头,最终达到使人不想搞贪污腐败。德是人的“天命之性”,或者说,德就是将人之所“得”于天者体现于身。道德是维持人类良好品质的重要武器。二是倡导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顺应人性自然,谋求社会功利,强化道德意识,使官员们坚守“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最终把思想意识上升到到“终于国、耻于贪”的高度。三是贯彻《廉政准则》 2010年初,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廉政准则》,它是规范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基础性法规,其中8个方面“禁止”和52个“不准”,涵盖了行政权力行使中极易滋生腐败的各个领域,包括党员领导干部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的问题、违规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问题、浪费挥霍等干部作风问题。可以说,《廉政准则》明确了当今社会各种可能产生腐败现象的源头,明确地将令行禁止的标识牌立在了各个危险的关口,从而杜绝想要钻准则的空子的想法,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二)提高党内公职人员的薪资待遇
我们应该认识到人是“经济人”和“社会人”的结合体,党内公职人员也不例外。我们想要官员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人”的职能、为社会做贡献时,当然也不能忽视其“经济人”的本质,如果不把他们当成一个正常的“经济人”来看待,他们就会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
另外,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不再是第一代领导人经历的那种——为了在斗争中求取生存而准备牺牲一切的水深火热的时代。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消费的时代,而且,公职人员也是普通人,他们也需要养家糊口,也要得到经济上的保障,否则就会容易产生贪污腐败的现象。因此我国应该在适度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保证党内公职人员的薪资待遇。
(三)建立健全监督体制
一是要加强监督机制的总体协调 通过明确划分各种监督机制的功能和责任,重视监督系统的层次性,明确划分不同层次监督机制的职责权限,有效地防止个人专断现象。二是要拓宽民主渠道,加强群众监督 充分运用各种形式,开辟更多的渠道让群众有说话,能说话的地方,切实重视他们的意见。三是加强相应的舆论监督配合 掌权者的不良行为会被及时公开,以此达到揭露的目的,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环境。那么,这就需要各种新闻媒体发挥好其监督的职责,当然这也需要健全的法律体系对此进行保障,使各种新闻媒体毫无后顾之忧。四是要建立具有相对独立性、高度权威性的监督机构 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加强监督,“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
综上所述,要在思想上使得公职人员不想搞贪污腐败,在薪酬上使得公职人员不必搞贪污腐败,在监督机制上使得公职人员不敢搞贪污腐败。只有这样,多管齐下才会彻底消灭贪污腐败,才会最有效地控制权力腐败,由此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一个廉洁的环境。
参考文献:
吕元礼.新加坡为什么能[M].江西人民出版社. 欧伦杉.权力腐败的原因及其对策[N].韶关日报.
论权力的腐败对国家政权建设的影响及应对措施3篇 权力腐败产生的根源是什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