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第一初级中学学雷锋志愿队3篇,以供参考。
第一初级中学学雷锋志愿队1
龙山街道初级中学
《学雷锋事迹,做新时代的青年》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今年的3月5日是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一种特殊的民族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如今,“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已经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它已经不仅仅是过去我们所提倡的公仆精神、敬业精神和友爱精神,雷锋身上所体现出的强烈的主人翁精神、奉献意识、诚实守信原则,也正在我们身边迸发新的活力。
在我校本学期的工作计划中也将3月的“学雷锋活动月”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因此,为了能在我们校园中再次掀起学习雷锋精神的高潮,学校团委向全体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一、学习雷锋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从身边做起,节约每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粮,努力创建节约型校园,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共建节约型社会”的号召。自觉抵御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同学间不进行物质条件的攀比,用高雅、健康的文化生活充实自我、陶冶情操。
二、学习雷锋“助人为乐、勇于奉献”的精神,要团结同学,友爱互助,热情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同学,将学习雷锋精神落实到具
体行动上来。也要学会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为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学习雷锋严于律己的精神。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维护上课和自习课秩序、积极营造校园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做好份内的卫生工作,自觉做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主动拣拾废弃的垃圾并投入垃圾箱中;不乱采花草和践踏绿化带;自觉抵制在学校的墙面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等不文明行为,保护校园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财物,自觉维护校园环境,树立“校园是我家”的主人翁意识。
四、学习雷锋渴求知识、发愤学习的“钉子”精神。学会挤时间,勤于钻研。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保证课堂45分钟的效率;课后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复习,提高课后的学习效率;自觉培养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特别是即将面临中考的初四年级的同学们,更应该有这种不怕苦不怕累、肯挤肯钻的钉子精神,并用这种精神冲刺中考。纪念雷锋的日子里,不能缺少你的参与;企盼爱心的目光里,不能缺少你的帮助。全体团员和所有的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在实践中加深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在校园中掀起自觉实践雷锋精神的热潮。珍惜时光,振奋精神,把握好新的机遇,努力使自己成为学有所成,思想高尚的优秀学生,最终成为有用之才。
第一初级中学学雷锋志愿队2
志愿队2018工作总结范文
时光荏苒,一学期已经告一段落,在过去的一年里,志愿队基于回报社会的目的,不断开拓创新,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以“传播爱心,传播文明,奉献社会,完善自我”为口号,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更好的发展,无论在校外还是校内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总结经验教训,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月28日,重阳节义诊
28日上午,我们的志愿者在附三院进行了重阳节义诊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们为老人们测血压、血糖,陪老人聊天,带来了温情与快乐。
月13日,青丝行动
为了更多、更好关爱癌症患者,江苏省城市应急志愿队徐医大支队联合心言手语社,举办了“青丝行动”,旨在为因癌症而脱发的患者捐发。共有5名学生志愿捐赠长发并由支队寄往假发制作地,此次活动得到校内志愿者的大力支持,支队决定每学期举办一次,引起大家对于癌症脱发患者的关注。
月26日,志愿者大会召开
26日上午,我校为进一步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提高志愿者服务质量,派出了我校志愿队得行动中心代表联合徐州博物馆与其他高校志愿队负责人成立志愿者大会,并成为整个活动中重要的中坚力量。此后共进行40次志愿活动,参加人数达80人次,共计义工时长200小时。
月2 日,礼让斑马线,文明我点赞
为努力营造文明城市,提倡安全交通,江苏省城市应急志愿队徐医大支队联合心连心志愿者组织了”礼让斑马线.文明我点赞”的活动。志愿者们在市中心建国路和复兴路交叉口的红绿灯处,劝导行人乱闯红灯、横穿马路等不文明现象,并为行人发放市民文明手册。此次活动旨在增强市民的文明交通意识,减少不文明交通现象的发生,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月24日,情暖平安夜
12月15日,江苏省城市应急志愿队徐医大支队应时举行平安果义卖活动,希望通过义卖,发动爱心捐助。志愿队前期制作横幅 宣传单并招募志愿者,做好活动前期宣传。周四周五在青年广场摆摊进行义卖活动,工作人员记录订购者名单数量,收货地址并收取相关费用。统计完毕后,着手准备采购相应数量的苹果,橙子及包装盒并进行包装。并招募足够数量的志愿者,在平安夜当晚将平安果送到订购者手中。义卖所得善款用于购买过冬衣物送到聋哑学校及培智学校。情暖平安夜活动不仅引导我校大学生热心公益的志愿者精神,也培养了我校大学生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
月4日,扫雪
1月大雪压境,为了方便全校师生的出行,五十多么名志愿者响应老师的号召,进行了声势浩大的铲雪活动。
7.常规活动
(1)201X年9月起,我校志愿队联合鸿星敬老院,并于201X年11月新增城建家园敬老院,组织了“最美夕阳红”志愿活动,旨在为敬老院的老人带来温暖与社会的新生力量。一方面,在每周末,志愿者们走进敬老院,与老人们聊家常,共同参与休闲活动。同时,也不定期地为老人带去文艺汇演,为老人们的闲暇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让夕阳焕发最绚烂的光彩。另一方面,校志愿队还联系了校附属医院定期为鸿星敬老院的老人们进行体检,实时了解老人们的身体状况,以便于健康异常的及时发现与治疗。在上个学期该活动总义工时长达1012小时,参与该志愿活动的人次达405。“最美夕阳红”这一活动让老人们的身心健康都得到维护,把医学生“医德医术要优,爱心奉献济世”落实到实处。敬老院的志愿活动是志愿队一直在坚持的常规活动,哪怕是繁忙的考试月中,同学们也每周去为老人们带去欢乐,用我们的爱细水长流地温润着老人们的心,奉献着医者的爱心与善心。
(2)201X年9月起,志愿队每周安排志愿者前往特教中心,参与特教中心辅导教学的志愿者共计560人次,总义工时长达1120小时。
(3)10月起,志愿队每周安排志愿者前往各个社区义诊。
(4)10月29日至11月26日,“十九大进社区”——志愿队走进绿地世纪城、紫金东郡、尚仕名邸、容盛香榭兰庭、民富园小区、城建家园、西康花园一期、民强园、民祥园等多个社区,开展“十九大进社区”活动。志愿者分发了对十九大了解程度的调查问卷,并耐心解释,在居民的积极配合下,“十九大进社区”活动圆满成功。
(5)11月起,志愿队参加徐州市博物馆志愿者大会,正式加入博物馆志愿者团队,此后共进行40次志愿活动,参加人数达80人次,共计义工时长200小时。
201X,我们再出发
同时可喜可贺的是,徐州市云龙区特殊教育中心于201X年12月25日授予我们志愿队 “优秀志愿者团队”的称号,另外徐州博物馆也于2018年2月给我们颁布了201X“优秀志愿团队”的奖章。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新的目标,新的希望。志愿队将继续在学校领导的指示下,以志愿服务为载体,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立足学校,服务社会,进一步扩大志愿活动的影响,从而使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享受志愿活动,提高自身价值。
第一初级中学学雷锋志愿队3
市陆城第一初级中学座落在长江与清江的交汇处,学校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推动学雷锋活动的蓬勃开展,大力倡导“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精神,形成了一种文明、奉献、勤奋、进取的新风尚。
一、教师塑造师德,服务学生建功业。
1、班子成员带头,形成德育亮点。
学校班子成员有八名,班子成员政治坚定,团结协作,凝聚力、战斗力强,在群众中威信高。全体老师以班子成员为榜样,强化自身素质,净化自身灵魂,为人师表,用人格的魅力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从而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广大教师用实际行动塑师魂,树形象,真情奉献学生,竭诚服务学生,热情鼓励学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扬。特别是XX年2月以退休教师名字命名的张伏珍工作室成立以来,班子成员身先士卒,积极加入张伏珍工作室,成为工作室志愿者,起到了火车头的作用。全体教师人人争当青年志愿者,每天上班时间或业余时间通过当面谈心或网上qq聊天等,对青少年进行学业辅导、心理辅导等,为该校德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的认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新的德育亮点。张伏珍老师也在XX年被评为宜昌市学雷锋标兵。
2、张伏珍老师以身示范,发挥余热。
张伏珍老师1941年7月出生,84年入党,中学高级教师。工作中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曾先后被宜都市、宜昌市教育局表彰为师德模范、模范共产党员。1996年张老师从宜都市陆城一中光荣退休,但她退而不休。XX年2月27日,张老师捐款1万元设立“张伏珍贫困助学基金”,陆城一中全体党员教师也捐款2600多元。XX年9月15日,陆城一中张伏珍工作室正式挂牌,张老师被学校聘为德育副校长。XX年张伏珍老师又为学校捐书400本。
陆城一中张伏珍工作室由张伏珍老师“领衔”为学生进行“把脉问诊”,同时吸纳了本校刘晓莉、杨菊、袁军伟等优秀教师和社会人士共20多名作为志愿者参与其中。张伏珍工作室工作内容主要有德育指导、作文辅导、助贫帮困、心理咨询等。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
有一天,张伏珍老师在工作室接待了八年级一个叫小王的学生,进来时,张老师发现她的眼睛也有些异样,她告诉我:“我真想与爸爸妈妈打一架后去死。”当时,张老师大吃一惊,简直不相信这话会出自一个少年之口。她心中一定隐藏着深深的痛楚,于是,张老师走上前,拉着她让她坐下,这时,她又说:“我恨我父母,是他们害了我,让我留下了永远的残疾。后来,他们见我成了这个样子,对我不再抱希望了,又生下了一个弟弟,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对我要么漠不关心,要么非打即骂。在学校,我受尽了别人的白眼,我恨死了我的爸爸妈妈,是他们把我弄成了这个样子,是他们毁了我一生的幸福。”说着说着,她流下了痛苦的泪水。张老师的心也被震撼了,没想到小小年纪的她竟经历了人生中那么多的痛苦,张老师强按住将要涌出的眼泪,用纸巾擦干她的泪水,继续倾听她的诉说:“爸爸妈妈偏爱弟弟,要把我送回湖南老家读初中,是我以死相抗才让我留下的,现在,我真想去死。”
从此以后,张老师家里又多了一个孩子,张老师和她一起读《感动中学生的一百个人物》,一起走进《无手画家谢坤山》的心灵世界,在一起谈理想、谈人生、谈身残志坚的名人故事……无话不说,仿佛成了一对忘年交。学校的志愿者教师也加入到对她帮扶之中,每天轮流到她家去与她谈心、辅导功课。经过一年的努力,这个忧郁的孩子脸上笑容多了起来,又融入了集体之中。
3、志愿者奉献爱心,和谐校园已经形成。
张伏珍工作室设有专门办公室。有心理信箱,有专门供学生查阅资料的电脑。每天白天,张老师及其志愿者采取主动找问题学生交谈或学生上门咨询的办法进行,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心理上的问题。同时帮助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加强交流,消除误会,增进团结,建立和谐学习生活氛围。张老师不在校期间,其他10多名志愿者教师轮流到张伏珍德育工作室值班,继续为同学们服务。每天晚上7点半到9点半,张伏珍和青年志愿者就轮流在网上和学生聊天,以解决学生学习、心理、师生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正常的义务教育,不让每个学生失学,“张伏珍贫困助学基金”发挥了很大作用。同时,张老师和学校最贫困的“留守子女”结成帮扶小组。在张老师的带动下,学校在职的93名教师也结对帮扶“留守子女”。全体教师从学习上、生活上、精神上关心帮助“留守子女”,使在外打工的父母能够安心工作。
“张伏珍贫困助学基金”目前已30多人提供了多元的资助,使学校没有一个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且被关爱的“留守子女”学习稳定,生活有人关心,家长在外放心。通过学生当面或网上找“知心奶奶” 张伏珍和志愿者教师交心谈心,师生之间交流更加密切,师生之间关系更加和谐,学生心理更加健康。
二、学生助残帮困,奉献社会树新风。
1、学校学雷锋活动蔚然成风。
学雷锋已由老师要我学向我要学雷锋转变;由学雷锋行动向学雷锋精神转变;由单纯学雷锋向综合学雷锋转变。每天清晨,校门口,弯腰,“老师好!”一曲童声小合唱,令老师精神为之一振。校园里,弯腰,捡起,废纸飞到了垃圾筐。一个个美丽的身影,令老师们为之动容。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勤学、善学,良好的班风、校风、学风已在陆城一中形成。
2、校外德育基地学雷锋形成制度。
学校将所在的东风社区托老中心、宜都市特殊教育学校、市陆逊广场、文峰公园等作为学生校外活动基地,每学期都要开展多次活动。同时,学校青年志愿者还经常深入社区进行环保、法律、征兵等各种宣传活动。
3、校内外学雷锋典型不断涌现。
几年来,在学校团组织的组织下,青年志愿者注册工作蓬勃开展,目前已有注册青年志愿者近千人,组织青年志愿者小分队23个。每年人均活动时间已达20小时,涌现了一批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有10多学生受到处级表彰,有4名学生被共青团宜都市委授予学雷锋先进个人、优秀青年志愿者等称号。学校也被共青团宜都市委表彰为学雷锋先进集体。
总之,宜都市陆城一中大力弘扬雷锋精神,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力开展,初步形成了教师服务学生建功业、学生服务社会树新风的新局面。
第一初级中学学雷锋志愿队3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