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生产管理制度3篇 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管理制度

时间:2022-10-07 13:24: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生产管理制度3篇 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管理制度,供大家参阅。

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生产管理制度3篇 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管理制度

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生产管理制度1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

  一、推广生猪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确保生猪健康无疫

  1、做好免疫接种:

  加强生猪免疫注射,建立有效屏障,是生猪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的核心,因此我们因地制宜,科学地制定了我县生猪免疫程序,并实行免疫耳标化管理制度,要求农户在仔猪30日龄前到各乡镇兽医站登记防疫,在30—35日龄内,山兽医站防疫人员上门进行猪瘟、日蹄疫浓缩苗免疫注射,猪瘟苗1头份,高效w苗1ml,分不同部位注射,并扎上防疫耳缺,回站后记录首免情况,到仔猪达55—60日龄时,兽医站兽医人员根据首免记录情况,上门进行阉割并实施加强免疫,不同部位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1头份和高效w苗2ml,并扎上塑料防疫耳标。母猪的防疫注射在仔猪首免时肌注三联苗1头份,二免时肌注高效w苗2ml,公猪的防疫注射为每6个月肌注猪瘟、丹毒、猪肺疫三联苗lml,每四个月注射高效w苗2ml:规模猪场引进位猪育肥隔离观察15天,加强免疫高效w苗2ml一次。出售和屠宰肉猪一律凭检疫证明和防疫耳标上市和屠宰。对没有防疫耳标的动物,一律不准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补免合格后才可再次申请检疫。

  2、加强检疫力度:

  产地检疫是一项基础检疫工作,临床检查情况确切、全

  面、检疫效果好,能及时防止染疫动物及其产品,进入流通环节,为确保供沪生猪的安全,我们及时对检疫工作进行调整,进一步加大了产地检疫的工作力度,建立并实行了生猪售前检疫制度,生猪检疫实行到场到户制度。要求各养殖场(户)在生猪出售或调运前,必须到当地畜牧兽医站报检,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在接到报检后,出检疫员到场户进行检疫,经检疫合格的,出具检疫证明,畜主凭产地检疫证明方可上市交易和调运。对无检疫证明收售生猪、养殖场(户)出售生猪未报检的,一经查实,依法按规定予以处理(罚)。

  3、推行生猪户口簿管理制度:

  规模场(户)猪群密集,人员、物资、车辆、猪只等往来频繁,是生猪疫病的易发地,一旦发生,数量多、损失大,为此我们将规模场(户)的防治工作,列为重点来抓,实行生猪户口簿管理制度。生猪户口簿山县畜牧兽医站统一印制,山乡镇畜牧兽医站统一管理,出包片兽医和畜主具体负责对规模场(户)饲养生猪和防疫检疫情况进行登记。登记记录的内容包括登记时间、存栏数量、出栏情况、预防注射、检疫情况、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山兽医在预防注射、产地检疫和定期检查时登记和填写,并由畜主签名核对。生猪户口簿一式二份,一份出农户保管,一份由包片兽医保管。生猪户口簿的建立,对于掌握规模场(户)生猪饲养发展动态,防止漏免、漏检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确保规模场(户)动物防疫措施的落实。同时,制定了”五公开服

  务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兽医人员及时、准确地做好生猪免疫接种,并列入站员考核指标。有力地保障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二、推广无公害生猪饲养管理技术,提高生猪品质无公害生猪饲养管理技术涉及到生猪生产的各个环节,我们重点围绕提高和改善生猪品质推广技术:

  1、猪种改良技术:猪的品种直接关系到鲜肉的品昧和风味,我们针对市场对生猪瘦肉率的要求和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确定以内三元”杜长嘉”为供沪商品猪种。在杂交组合的选择上,其父本,杜洛克又有很多品系,我们根据饲养对比和鲜肉市场反馈的信息,确定以浙江省农科院种猪试验场的台系杜约克为佳,其杂交商品代在体型外貌和生长性能方面受养殖户的欢迎,其鲜肉色泽、肉品及风味很受消费者的欢迎。2003年,我站补助引进3头台系杜洛克,用于猪种改良:良种公猪(含长白公诸)覆盖面为100%。母本改良也是利用杂种优势的一项关键技术,“长嘉”二元母猪的选留,由县牧医站指导和组织实施选育工作,乡镇兽医站负责在扩繁群中具体统一选留,再安排给农户。其选留方法和技术是:一是母本产仔多,以性能温顺为佳,在3—5胎次中选留母猪:二是选留的母本至少有充分发育,沿腹底线布位匀称的8对奶头,乳头不开孔或内翻的小母猪不予选留:三是选取的小母猪体格健壮、匀称,外生殖器良好:四是远留头数是需求母本量的110%以防不育母猪。

  2、改进饲喂技术:根据“杜长嘉”商品猪不同生长时期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制定了统一的营养标准,禁止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剂兴奋剂、镇静剂、激素类、砷制剂,不饲唱高铜、高铮日粮,在饲喂方法上适当加喂青粗饲料,控制生长速度;使用药物治疗严格执行休药期,以减少药物残留和提高猪肉品质。

  3、推广使用饲壮灵:饲壮灵是一种肉猪肉质改良预混合饲料,把纳米科学和动物营养有机结合,适用于30千克以上的肥育猪。据示范基地和浙江一星饲料集团有限股份公司试验测定表明:饲用后明显改善鲜肉色泽和食用品质,提高风味,降低脂肪和提高瘦肉率。

  三、建立和完善监控体系,确保生猪安全供给

  制定了《无公害生猪饲养综合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无公害生猪生产关键点控制程序》等一系列规程和制定,严格按照海盐县无公害生猪饲养基地的标准进行标准化生产:对联动场(户),通过签订产销协议来规范养猪生产秩序,实行统一技术标准,并通过采用奖励措施和违约责任实现利益共享,对生猪抽样进行盐较酸克伦特罗的取样检测,确保畜产品安全:兽医站站员分片负责,做好规模场(户)的生猪户口簿制度和散户阔、防登记制度,在猪种、饮用水水质、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医防疫、无害化处理和出栏检疫等方面进行全面登记、管理和监控,做到每头出栏商品猪都有据可查:县站加强监管力度,对全镇进行不

  定期、经常性的抽查监测,逐步建立“点与面、条与块”相结合的监控体系,实现以农户到餐桌的全过程安全监控。

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生产管理制度2

  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建设云南重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目标,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载体,建基地、创名牌,抓龙头、拓市场,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兴建了一批有规模上水平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目前,全县累计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万亩。其中:优质稻3万亩,蔬菜万亩,水产万亩;建成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万亩。其中:水果万亩,板栗万亩,优质稻万亩,蔬菜万亩。至2010年,全县已通过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品牌农产品共有13家企业36个产品,认定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万亩。其中:绿色食品19个,面积万亩;无公害农产品17个,面积万亩。全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面积万亩。其中:无公害粮油产地万亩;无公害蔬菜产地万亩;无公害茶果产地万亩;无公害淡水渔业养殖产地万亩;无公害畜禽养殖鸭子1244万只、奶牛1万头、肉牛万只、生猪19万头、鸡万只、山羊万只。

  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和已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全力突破,又建成高效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高效蔬菜示范园区、高效粮食示范园区,以园区实现企业的聚集,引领示范力的增强,企业与基地的结合,农户与市场的联接,规模化、标准化的推进。

  今年,根据市政府新一轮菜蓝子基地建设的要求,市政府 1

  领导2月8日到现场实地考察,决定把马街镇蔬菜基地建设成昆明市第一片城市保障型有机蔬菜基地,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李副县长亲自召集农业部门相关人员专题研究,先后多次率领相关部门人员深入马街镇共同研究选点,成立领导机构加强领导,抽调人员抓落实。目前,已完成马街镇万亩绿色蔬菜基地规划,可行性方案、实施方案编制上报,并通过专家评审;3月底通过招商引资,与“广西丰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鑫泰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达成意向协议,以租用形式开发建设马家冲至西边和马街、前卫、兴隆片区约万亩的绿色蔬菜基地,现在已组织13人与马街镇共同开展土地流转工作,预计4月底完成土地流转和移交,正式开展绿色蔬菜基地建设。

  建设是基础,管理是保障。我局一边重视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建设,一边加大管理的力度,做到建设、管理并重。一是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监管,确保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符合标准要求。定期组织基地检查员深入基地一线,巡回检查,以严格的制度保基地清洁,打牢产品质量基础。二是严把申报关。针对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的,经检查,凡是环境条件不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要求的,一律不予申报。三是深入培训,提高科学种植水平。以会议、讲课、资料、田间指导、音像等形式培训农户,教科技,学科技,用科技,促增收。四是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经营5种高毒高残留农药的违法行为,截堵违禁农药进入生产。四是大力推广集成无公害生产技术。区域化、规模化、规范化组织推广无公害标准化技术,扩大无公害生产技术覆盖,增强科技支撑。六是强化农残检测,掌握质量动态。不定期地从蔬菜主产区及农贸市场分批随机抽取样品3000余个,检测合格率达%。依据检测结果,及时指导农残超标的蔬菜产区农户正确使用药,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

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生产管理制度3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农产品生产过程,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大力推广配方肥尤其是缓释肥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一、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记录档案,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记录档案至少保存两年,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生产过程问题的追查。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记录档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农业投入品采购记录表;二是种植业农事生产记录表;三是农产品销售记录表。

  三、生产记录由主要负责人填写,并由相关人员对其记录进行定期检查。

  通过健全生产记录档案管理制度,全面真实地掌握农产品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情况、质量控制标准、产品生产数量和销售去向,既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也加强了农产品生产者的自律约束。

  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管理制度

  为了达到科学合理选用使用农业投入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种苗管理使用制度:苹果无公害产品生产要严格控制苗木来源,品种需优质、真实、可靠,坚决禁止劣质苗木及品种进园。

  二、农药管理使用制度:农药使用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执行;在生产中不得使用的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国家明文规定不得在农作物上使用的农药;设立专门的农药仓库和保管人员,保管人员应核对农药的数量、品种和“三证”后,方可入库;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积极使用生物农药,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或有关技术部门的病虫报告,指导用药,做到实时防治,对症下药,并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以提高药效,严格掌握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及时做好农药使用的田间档案记录,配合检测部门严格防止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三、化肥管理使用制度:严格执行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平衡施肥,施用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有机及配合使用配比合理的无机复合肥。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多元素肥料为主,单元素肥料为辅;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肥料应按种类不同分开堆放于干燥、阴凉的仓库贮存;避免因环境因素造成肥力损失和环境污染;外来肥料必须“三证”齐全;不施用城市垃圾,及时做好肥料使用的田间档案记录。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一、制定措施的目的

  1、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意识,切实做好农产品安全工作。

  2、制定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的关键控制点措施,实行无公害生产。

  二、制定措施的依据

  1、按农业部关于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意见种植业发展行动计划。

  2、按《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

  三、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一)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意识,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1、强化领导,从基地负责人到员工,组织学习农业标准化质量安全知识,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意识及安全操作技术水平。

  2、积极响应农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安全用药和添加剂的意识,绝不使用违禁农药及添加剂。

  3、严格执行《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建立本基地生产管理规范,生产日志等的填写工作。

(二)制定生产全过程质量安全的关键控制点措施

  1、产地环境要求

(1)产地环境条件符合NY5332要求。

(2)土壤条件: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耕层深厚、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好、土壤肥力较高。

  2、栽培措施

(1)品种选择:选择抗病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

(2)整地:采用高畦栽培,便排灌,减少病虫害。(3)播种:根据天气情况选择适宜的播期。一般春播3月上旬至4月上旬,可采用育苗移栽或直播。

(4)田间管理:

①肥水管理: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结合耕整亩施2000kg腐熟农家肥。配方施肥,增施鳞钾肥。

②中耕除草:以人工除草为主,也可适当用符合条件的除草剂,做到田间无杂草。

  3、施肥

(1)施肥原则:按照有机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平衡施肥。(2)不使用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不使用未经发酵腐熟、未达到无害化指标的人畜粪尿等有机肥料。(3)选用的肥料保证达到国家有关产品质量标准,满足植物对肥料的要求。

  4、病虫防治(1)病虫害防治原则

  以防为主,综合防治。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的使用化学防治,达到生产安全、优质的无公害农产品目的。不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高生物富集性、高三致农药及其混配农药。农药施用严格执行GB4285和GB/T8321的规定。

(2)农业防治

①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优良品种。

②合理布局,实行轮作倒茬,加强中耕除草,清洁田园,降低病虫源数量。

③培育无病虫害壮苗。(3)生物防治:保护天敌,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条件.选择对天敌杀伤力低的农药。

(4)药剂防治:常见的病虫有大小斑病、蚊虫病、粘虫、斜纹夜蛾、蚜虫、地下害虫等。常用药剂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井冈霉素、特杀螟、杀虫双、吡虫啉、灭扫利、克螨特、虫螨净等。

(5)农药交替使用,每一种农药在一种作物的生长期内使用不超过一次为宜。

(6)施药的安全间隔。最后一次药到收获期相隔的天数,一般来说,气温高时7-10天,气温低时10-15天。

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生产管理制度3篇 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管理制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