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爱莲说》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共6篇(爱莲说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供大家赏析。
《爱莲说》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共1
(甲)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对两处加线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处加线句表达了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B第二处加线句体现了对好友的含蓄规劝。
C从两处加线句都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缺少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
D两处划线句都是为了谴责世人的鄙俗浅薄。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陶后鲜有闻
10、从甲段可以看出作者的高尚品格,从乙段可以看出作者的政治抱负。(4分)
答案:
8、(3分)D
9、(3分)陶渊明之后很少听到了
10、(4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以天下为己任”,或“先忧后乐”,或“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爱莲说》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共2
文言文练习之《爱莲说》
阅读文言文《爱莲说》,回答文后的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与在文中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 蕃( ) (2)出淤泥而不染 染( )
(3)陶后鲜有闻 鲜( ) (4)香远益清 清(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1)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莲”却还写了”菊”和”牡丹”,目的是什么?
5.莲”出淤泥而不染”,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的?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1)多 (2)沾染(污秽) (3)少 (4)更加,越发
2.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有人喜欢;对于莲花的.爱好,和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3.(1)出淤泥而不染。
(2)香远益清。(或:莲,花之君子这也。)
4. 衬托莲花的高洁可爱,突出莲花的高贵品质。
5.示例:扣住“人与环境的关系”这一观点或二者的关系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爱莲说》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共3
《爱莲说》《陋室铭》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甲]山不在高,有仙别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镉《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运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1)淡笑有鸿儒 (2)花之隐逸者也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甲、乙两文都采用了___________的写法。
4.两篇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博学的.人(2)指隐居的人
2.没有(嘈杂)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的公文劳累身心。
3.托物言志。
4.甲文表达了作者高洁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的高洁情操和对正直品德的追求。
《爱莲说》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共4
《爱莲说》加点字解释卷A卷
1、水陆草木之花( )
2、可爱者甚 蕃 可( ) 可爱 ( ) ( ) ( )
3、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 ( )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 ) ( ) ( )( )
5、濯 清涟 而不妖( ) ( ) ( )( )
6、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 ) ( ) ( )
7、亭亭 净 植,可远观 而不可 亵玩 焉( ) ( ) ( ) ( ) ( )( )( )( )
8、予谓菊,花之 隐逸者也( ) ( )( )
9、莲,花之 君子者也( )( )
10、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 )
1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 )
12、牡丹之爱,宜乎 众矣( ) ( ) ( )
编写要求:
选择150字、6个虚词、课后注释以及在句子翻译过程中应该知晓的字词,特别是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通假字等。
《爱莲说》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共5
3.阅读下面的课内文盲文,完成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濯清涟而不妖 ②不蔓不枝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写法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
B.本文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C.“爱莲”即爱君子之德--这是本文的主旨。
D.本文借事喻理,借爱莲之事,喻修身之理。
8.下面是文中画线句的另一种标点方式,请说明这种标点的合理性。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分析】参考译文:
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解答】(6)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濯:洗。
②句意为:不生枝蔓,不长枝节,枝:旁生枝茎。
(7)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文章主旨和写作手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ABC.正确;
D.有误,借物喻理就是通过对某一事情的描述、概述,归结出其中的特征或意义,用来解释某一客观存在的道理,本文属于托物言志。
故选:D。
(8)本题考查理解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来分析。结合内容可知,在“菊”和“莲”之间用分号,内容上突出“菊”和“莲”两种不同种类的花喜欢之人少的特点,存在并列关系;在“牡丹”后面用感叹号,作者发出感叹,表达作者对牡丹所代表的追求富贵的世俗气的厌恶。据此回答即可。
答案:
(6)①洗;②旁生枝茎。
(7)D
(8)分号可以分割存在一定关系的两个分句,在内容上突出“菊”和“莲”两种不同种类的花喜欢之人少的特点,存在并列关系,可以用分号分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用感叹号,作者发出感叹,表达作者对牡丹所代表的追求富贵的世俗气的厌恶。
【点评】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
《爱莲说》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共6
《爱莲说》文言文练习
阅读《爱莲说》,完成下面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各组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陶渊明独爱菊——无独有偶
B、香远益清——精益求精
C、陶后鲜有闻——屡见不鲜
D、宜乎众矣——因地制宜
2、解释划线词的意思。
①水陆草木之花 ( )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 )
③可爱者甚蕃 ( )
④濯清涟而不妖 ( )
3、翻译句子。
① 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填空。
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_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
5、你喜欢哪种花?请简要说明喜欢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①的 ②却、可是 ③多 ④洗涤
3、①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②我只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却不受沾染。
4、追求隐逸 贪慕富贵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意思对即可)
5、“略”。
《爱莲说》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共6篇(爱莲说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