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名人故事3篇(关于齐家的名人故事)

时间:2022-10-08 15:21: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家的名人故事3篇(关于齐家的名人故事),供大家品鉴。

家的名人故事3篇(关于齐家的名人故事)

家的名人故事1

  高斯 ,著名数学家,1777年生,德国人,先后有155种数学专著出版,有“数学家之王”的称号。

  高斯 的父亲是泥瓦匠的工头,每星期六他总是要发薪水给工人。有一次,当他计算着给工人发薪水的时候,小高斯 站了起来告诉爸爸错了。原来,3岁的小高斯 趴在地板上,一直暗地里跟着父亲计算,父亲惊异地复核了一次,果然孩子说的是正确的。高斯 后来回忆自己的童年时说,他在学会说话之前,已经学会计算了。

  高斯 上三年级时,有一次老师给学生们出了一道求1至100之和的算术题。不料,老师叙述完题目不过几秒种,高斯 就第一个把写有答案的小石板交了上去,老师起初并不注意这一举动,心想这个小家伙不知道写了些什么。但当他检查完全班学生的石板,发现唯一正确的答案是属于高斯 时,才大吃一惊。而更令人吃惊的是,高斯 用了教师未曾教过的计算等差级数的办法。即将一头一尾挨次两个数相加,这样,和都是一样的:1加100是101;2加99是101;直到50加51和也是101;一共有50个101;用50乘101,最后得出了正确答案:5050。

  高斯 的才华使老师彪特耐尔十分激动,并感到内疚。原来,他不安心在乡村小学工作,看不起农民的孩子。这件事发生以后,他认真备课,努力教学。

  高斯 特别愿意和舅舅本茨在一起玩,舅舅也十分疼爱小高斯 。他每次来到家中,总是给小高斯 讲故事,做游戏,有时还 带他出去捉蝴蝶、钓鱼、采蘑菇。

  四月的一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小高斯 跟着舅舅到野外玩耍,他骑在舅的肩上学骑术,手里拿一根小树枝,嘴里高声叫着:“嘎!嘎!”俨然是一位威武的骑兵将军。

  突然,奔跑着的“马”停了下来。原来从河的上游漂来一根木头。舅舅为了开发小高斯 的智力,便问:

“小高斯 ,你说木头为什么不沉到水下去呢?”

“木头轻呗!”小高斯 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舅舅又弯腰拾起一个石头投到河中,石头“扑通”一声就掉进河里去了。他又问:

“是那根大木头重,还 是小石头重?”

“大木头比小石头重得多呀!”

  比大木头轻的小石头为什么能沉到水下去,而比小石头重得多的大木头却浮在水面上,舅舅故意不给小外甥做解释,让小高期自己去思考。于是,这个“为什么”长久地留在小高斯 的脑海中,他一直在苦苦地思索着。

  舅舅本茨是个有心人,他为了让小外甥更好地成长,他省吃俭用,买来不少好书送给小高斯 。这一本本很有趣的书,使小高斯 爱不释手。小高斯 的智力得到了很好开发,他的数学奇才一发而不可收拾,最后成为数学大王。

  想一想:一个人的成长除了本身的爱好之外,与周围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家长要善于引导和帮助孩子,调动孩子对知识的渴望。

家的名人故事2

  一次饭局上,为了让大家气氛热闹起来,请客的人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你住进一家酒店后,你的屋子不小心着火了,你如何利用你的专业技能来应付?”

  口才极佳的文学家首先发话,说:“面对火灾,我首先要拍几张照片,为将来写报告用,然后我应该像构思一个英雄的画面去扑灭火。”

  物理学家紧接着说:“火,应该是跟能量学的热学有关的,我认为我有必要好好测量一番,并以最快的速度计算出它即将带来的毁坏。”

  化学家不紧不慢地说:“这其实关系到燃点,氧气充足、并达到了着火点,屋子自然要起火的。那么我会首先想办法稀释氧气,或者降低燃烧需要的热量。我可以考虑去实验室制造一些二氧化碳。”

  在旁边插不上嘴的数学家,打断化学家的发言,说出了自己认为最合理最简单的解决办法,这个办法令所有在场的人都目瞪口呆。

  聪明的小读者,你们站在数学家的角度,猜一猜数学家会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

  数学家擅长的就是设问、论证、求解,对于“着火”

  这个假设,数学家直截了当地说:“解总是存在的,该干嘛还 干嘛。”

  在场的人哈哈大笑起来。

家的名人故事3

  陈省身1911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嘉兴秀水县,美籍华人,20世纪的几何学家。少年时代即显露数学才华,在其数学生涯中,几经抉择,努力攀登,终成辉煌。他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卓越贡献,影响了整个数学的发展,被杨振宁誉为继欧几里德、高斯、黎曼、嘉当之后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曾先后主持、创办了三大数学研究所,造就了一批世界知名的数学家。晚年情系故园,每年回天津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主持工作,培育新人,只为实现心中的一个梦想:使中国成为21世纪的数学大国。

  陈省身9岁考入秀州中学预科一年级。这时他已能做相当复杂的数学题,并且读完了《封神榜》、《说岳全传》等书。1922年秋,父亲到天津法院任职,陈省身全家迁往天津,住在河北三马路宙纬路。第二年,他进入离家较近的扶轮中学(今天津铁路一中)。陈省身在班上年纪虽小,却充分显露出他在数学方面的才华。陈省身考入南开大学理科那一年还不满15岁。他是全校闻名的少年才子,大同学遇到问题都要向他请教,他也非常乐于帮助别人。一年级时有国文课,老师出题做作文,陈省身写得很快,一个题目往往能写出好几篇内容不同的文章。同学找他要,他自己留一篇,其余的都送人。到发作文时他才发现,给别人的那些得的分数反倒比自己那篇要高。

  他不爱运动,喜欢打桥牌,且牌技极佳。图书馆是陈省身最爱去的地方,常常在书库里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他看书的门类很杂,历史、文学、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他都一一涉猎,无所不读。入学时,陈省身和他父亲都认为物理比较切实,所以打算到二年级分系时选物理系。但由于陈省身不喜欢做实验,既不能读化学系,也不能读物理系,只有一条路——进数学系。

  数学系主任姜立夫,对陈省身的影响很大。数学系1926级学生只有5名,陈省身和吴大任是全班秀的。吴大任是广东人,毕业于南开中学,被保送到南开大学。他原先进物理系,后来被姜立夫的魅力所吸引,转到了数学系,和陈省身非常要好,成为终生知己。姜立夫为拥有两名如此出色的弟子而高兴,开了许多门在当时看来是很高深的课,如线性代数、微分几何、非欧几何等等。二年级时,姜立夫让陈省身给自己当助手,任务是帮老师改卷子。起初只改一年级的,后来连二年级的都让他改,另一位数学教授的卷子也交他改,每月报酬10元。第一次拿到钱时,陈省身不无得意,这是他第一次的劳动报酬啊!

  考入南开后,陈省身住进八里台校舍。每逢星期日,他从学校回家都要经过海光寺,那里是日本军营。看到荷枪实弹的日本鬼子那副耀武扬威的模样,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不禁快步走开。再往前便是南市“三不管”,是个乌烟瘴气的地方,令他万分厌恶。从家返回学校时,又要经过南市、海光寺,直到走进八里台校园,他才感到松了口气。

家的名人故事3篇(关于齐家的名人故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