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报材料要求3篇(怎样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以供借鉴。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报材料要求1
2009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报材料要求
默认分类 2009-09-16 20:13:45 阅读47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文件
农质安发[2009]17号
关于印发《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报材料要求》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总站、办公室)、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
为进一步做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根据部中心《关于加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审核工作的通知》(农质安发[2009]8号文)精神,结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工作需要,我们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报材料重新进行了梳理和增补,组织制定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报材料要求》,现予以印发,请各地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中贯彻执行。
二○○九年七月二十日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报材料要求
一、首次认证申报材料要求
(一)《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书》;
(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申请者必须具备的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
(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控制措施;
(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
(五)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地环境检验报告》和《产地环境现状评价报告》或者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要求的《产地环境调查报告》;
(六)《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证书》(复印件);
(七)最近生产周期使用农药(兽药、渔药)的生产记录(复印件);
(八)《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现场检查报告》;
(九)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检验报告》;
(十)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主体和公司+农户形式申报的,提交与合作农户签署的含有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的合作协议和农户名册(包括农户名单、地址、种植或养殖规模)。
二、产品扩项认证申报材料要求
(一)《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书》;
(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
(三)《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证书》(复印件);
(四)最近生产周期使用农药(兽药、渔药)的生产记录(复印件);
(五)《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现场检查报告》;
(六)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检验报告》;
(七)《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复印件);
(八)已获证产品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复印件)。
三、复查换证申报材料要求
(一)正常复查换证申报材料要求
1.《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复查换证申请书》; 2.《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证书》(复印件);
3.最近生产周期使用农药(兽药、渔药)的生产记录(复印件); 4.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检验报告》或省工作机构依据有关规定开展复查换证时,根据现场检查情况出具合格的《现场检查报告》;
5.原《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复印件); 6.原《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复印件)。
(二)便捷式复查换证申报材料要求 1.《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信息登录表》; 2.《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证书》(复印件);
3.《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复查换证申请和审查报告》。
四、有关申报材料说明
(一)农药(兽药、渔药)生产记录应当含有药品名称、用量、防治对象、使用和停用日期、收获(屠宰或者捕捞)日期等内容。其他生产记录及所使用农药(兽药、渔药)的标签或购买凭证要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在现场检查中检查并在《现场检查报告》中注明检查情况。
(二)以个人名义申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的,为便于统计管理,申请人名称统一按“人名(省份+地点+××种植或养殖基地)”格式要求填写。
(三)原《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书》的表
五、表七中的饲料、兽药和渔药及其它化学剂“名称”一栏调整为填写“通用名称”,饲料添加剂的“名称”一栏调整为填写“产品名称”,“执行标准和登记证号(或批准文号)”一栏调整为填写“生产合格证号和批准文号”。修改后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书》可从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www..com)下载。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报材料要求2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农产品质量认证始于20世纪初美国开展的农作物种子认证,并以有机食品认证为代表。到20世纪中叶,随着食品生产传统方式的逐步退出和工业化比重的增加,国际贸易的日益发展,食品安全风险程度的增加,许多国家引入“农田到餐桌”的过程管理理念,把农产品认证作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同时能降低政府管理成本的有效政策措施。于是,出现了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GMP(良好生产规范)、欧洲EurepGAP、澳大利亚SQF、加拿大On—Farm等体系认证以及日本了JAS认证、韩国亲环境农产品认证、法国农产品标识制度、英国的小红拖拉机标志认证等多种农产品认证形式。
我国农产品认证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农业部实施的绿色食品认证。2001年,在中央提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背景下,农业部提出了无公害农产品的概念,并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各地自行制定标准开展了当地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在此基础上,2003年实现了“统一标准、统一标志、统一程序、统一管理、统一监督”的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一些机构引入国外有机食品标准,实施了有机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一个组成部分。
另外,我国还在种植业产品生产推行GAP(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和在畜牧业产品、水产品生产加工中实施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当前,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以产品认证为重点、体系认证为补充的农产品认证体系。
中文名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外文名
无
简
介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特
点
无公害食品标准
目录 定义
特点
申请条件
产地要求 申报范围
进展
流程
材料要求 工作流程
认证申请 定义 编辑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是促进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实施农业名牌战略、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和扩大出口的重要手段。特点 编辑
1、认证性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执行的是无公害食品标准,认证的对象主要是百姓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菜篮子”和“米袋子”产品。也就是说,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目的是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是政府推动的公益性认证。
2.认证方式。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采取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相结合的模式,运用了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管理的指导思想,打破了过去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分行业、分环节管理的理念,强调以生产过程控制为重点,以产品管理为主线,以市场准人为切入点,以保证最终产品消费安全为基本目标。产地认定主要解决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问题;产品认证主要解决产品安全和市场准入问题。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过程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行为;产地认定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检查监督行为,产品认证是对管理成效的确认,包括监督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的检查及产品的准入检测等方面。
3.技术制度。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推行“标准化生产、投入品监管、关键点控制、安全性保障”的技术制度。从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三个重点环节控制危害因素含量,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申请条件 编辑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主体应当具备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资质条件,具有组织管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承担责任追溯的能力。从2009年5月1日起,不再受理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和非生产性的农技推广、科学研究机构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产地要求 编辑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必须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灌溉用水(畜禽饮用、加工用水)、土壤、大气等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环境质量要求,产地周围3公里范围内没有污染企业,蔬菜、茶叶、果品等产地应远离交通主干道100米以上;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集中连片、产品相对稳定,并具有一定规模。申报范围 编辑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报范围,严格限定在农业部公布的《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内。从2009年5月1日起,凡不在《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范围内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一律不再受理。进展 编辑
在各级农业部门的积极组织和协调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当前已步入了规范、有序、快速发展的轨道,形成了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格局。截止2008年底,全国共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个,获证单位个,产品总量亿吨。其中,种植业认证产品个;畜牧业产品6065个;渔业产品6520个。共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个,其中,种植业产地个,面积规模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0%。畜牧业产地面9758个,养殖规模亿头(只、羽);渔业产地5286个,面积万公顷。流程 编辑
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推进实施意见》的通知(农质安发[2006]9号)“用二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实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工作一体化推进(简称一体化推进),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工作机构一体化运作,产地认定产品认证与证后监管同步实施,证书核发与标志使用同步进行的工作目标”。我国从2007年开始实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推进。一体化推进从根本上解决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脱节问题,提高了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工作效率,加快了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步伐。[1]
农产品认证除具有认证的基本特征外,还具备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是由农业生产的特点所决定的。1.农产品生产周期长、认证的时令性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生产(生长)周期长,在作物(畜、禽、水产品)生长的一个完整周期中,需要认证机构经常进行检查和监督,以确保农产品生产过程符合认证标准要求。同时,农业生产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气候条件的变化直接对一些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子产生影响,比如直接影响作物病虫害、动物疫病的发生和变化,进而不断改变生产者对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从而产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因此,对农产品认证的时令性要求高。
2.农产品认证的过程长、环节多。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是一个“从土地到餐桌”的完整过程,要求农产品认证(包括体系认证)遵循全程质量控制的原则,从产地环境条件、生产过程(种植、养殖和加工)到产品包装、运输、销售实行全过程现场认证和管理。
3.农产品认证的个案差异性大。一方面,农产品认证产品种类繁多,认证的对象既有植物类产品,又有动物类产品,物种差异大,产品质量变化幅度大,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分散,组织化和标准化程度较低,农产品质量的一致性较差,且由于农民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的差异,生产方式有较大不同。因此,与工业产品认证相比,农产品认证的个案差异较大。
4.农产品认证的风险评价因素复杂。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复杂的动植物生命体,具有多变的、非人为控制因素。农产品受遗传及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其变化具有内在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方式、方法多样,与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工艺性、同一性有很大的不同。
5.农产品认证的地城性特点突出。农业生产地域性差异较大,相同品种的作物,在不同地区受气候、土壤、水质等影响,产品质量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采取的技术措施也不尽相同,农产品认证的地域性特点比较突出。材料要求 编辑
申请人可以直接向所在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构(简称“工作机构”)提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一体化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2]
(一)《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书》);
(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申请者必须具备的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如营业执照、注册商标、卫生许可证等);
(三)《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证书》(复印件)
(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控制措施;
(五)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
(六)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地环境检验报告》和《产地环境现状评价报告》或者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要求的《产地环境调查报告》;
(七)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检验报告》;
(八)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主体和“公司+农户”形式申报的,提交与合作农户签署的含有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的合作协议和农户名册(包括农户名单、地址、种养殖规模);如果合作社申报材料中填写的是“自产自销型、集中生产管理”,请提供书面证明说明原因,并附上合作社章程以示证明;
(九)大米、茶叶、咸鸭蛋、鲜牛奶等初级加工产品还需提供以下材料: 1)加工技术操作规程;
2)加工卫生许可证复印件或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如果是委托加工的,需提供委托加工协议和受委托方的加工卫生许可证复印件或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十)水产类需要提供产地环境现状说明,区域分布图和所使用的渔药外包装标签
(十一)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现场检查报告;
(十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报告;
(十三)规定提交的其他相应材料。工作流程 编辑
(一)县(区)级工作。县(区)级工作机构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负责完成对申请人申请材料的形式审查。符合要求的,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报告》以下简称《认证报告》)签署推荐意见,区级连同申请材料报送地级工作机构,县级直接报送省级工作机构审查。不符合要求的,书面通知申请人整改、补充材料。
(二)地级工作。地级工作机构自收到申请材料、区级工作机构推荐意见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对全套申请材料进行符合性审查,符合要求的,在《认证报告》上签署审查意见报送省级工作机构。不符合要求的,书面告之区级工作机构通知申请人整改、补充材料。
(三)省级工作。省级工作机构自收到申请材料及县、地两级工作机构推荐、审查意见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应当组织或者委托地县两级有资质的检查员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工作程序》进行现场检查,完成对整个认证申请的初审,并在《认证报告》上提出初审意见。通过初审的,报请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同时将申请材料、《认证报告》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现场检查报告》及时报送部直各业务对口分中心复审。未通过初审的,书面告之地、县级工作机构通知申请人整改、补充材料。
(四)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对材料审核、现场检查(限于需要对现场进行检查时)和产品检测结果符合要求的,自收到现场检查报告和产品检测报告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颁发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有效期为3年。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有效期满90日前按照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的要不得,进行复查换证。[3] 认证申请 编辑
第一条 凡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规定,生产产品在《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内,具有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有效证书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均可申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第二条 申请人从中心、分中心或所在地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归口单位领取,或者从中国农业信息网下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书》及有关资料。
第三条 申请人直接或者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归口单位向申请认证产品所属行业分中心提交以下材料(一式两份): 1)《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书》;
2)《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复印件);
3)产地《环境检验报告》和《环境现状评价报告》(2年内的); 4)产地区域范围和生产规模; 5)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计划; 6)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7)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 8)专业技术人员的资质证明;
9)保证执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规范的声明; 10)无公害农产品有关培训情况和计划;
11)申请认证产品上个生产周期的生产过程记录档案(投入品的使用记录和病虫草鼠害防治记录);
12)“公司加农户”形式的申请人应当提供公司和农户签订的购销合同范本、农户名单以及管理措施;
13)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详见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品认证申请书)。
第四条 分中心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审查工作。第五条 申请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中心书面通知申请人,本生产周期内不再受理其申请。第六条 申请材料不规范的,分中心书面通知申请人补充相关材料。申请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补充材料并报分中心。分中心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补充材料的审查工作。
第七条 申请材料符合要求但需要对产地进行现场检查的,分中心组织检查员和专家组成检查组,进行现场检查。现场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中心书面通知申请人,本生产周期内不再受理其申请。
第八条 申请材料符合要求(不需要对申请认证产品产地进行现场检查的)或者申请材料和产地现场检查符合要求的,分中心书面通知申请人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其申请认证产品进行抽样检验。
第九条 产品检验不合格的,中心书面通知申请人,本生产周期内不再受理其申请。
第十条 中心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材料审查、现场检查(需要时)和产品检验的审核工作。组织评审委员会专家进行全面评审,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认证结论。(一)同意颁证的,中心主任签发《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二)不同意颁证的,中心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十一条 中心根据申请人生产规模、包装规格核发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标志。
第十二条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有效期为3年,期满如需继续使用,证书持有人应当在有效期满90日前按本程序重新办理。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投诉人)对中心检查员、工作人员、认证结论、委托检测机构、获证人等有异议的均可向中心提出投诉。
第十四条 中心应当及时调查、处理所投诉事项,并将结果通报投诉人。
第十五条 投诉人对中心的处理结论仍有异议,可向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投诉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报材料要求3
农质安发[2003]17号
关于做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报
和推荐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口厅(局、委、办)所属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承办机构:
为了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的通知》(农市发[2003]11号)精神,全面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深入开展,现就做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报和推荐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认真履行职能,开展组织申报工作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以下简称质量安全中心)组建以后,在各地农业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顺利完成了首批全国统一标志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为全面启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使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尽快纳入统一、规范、有序的轨道,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前不久,农业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的通知》(农市发[2003]11号)。根据文件要求,各省农业主管部门陆续成立或明确了本地区、本行业无公害农产 1
品认证的承办机构(以下简称省级承办机构),为建立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体系,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进一步创造了条件。
省级承办机构,既是开展整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质量安全中心工作的必要延伸,担负着本地区、本行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组织产品认证的申报及推荐工作的重任。目前,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已全面展开,质量安全中心的工作在首批认证的基础上也已进入正常运转,即随时申报、及时受理、适时检查、按时审批。对此各省级承办机构要按照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面加大工作力度。当前要重点突出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抓紧制定本地区、本行业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计划和推进方案,建立规范工作制度,配备和充实必要的工作人员,积极创造条件,确保工作顺利开展;二是要在做好产地认定工作的基础上,抓紧组织本地区、本行业农产品生产单位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积极使用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标志。
二、完善产地认定制度,严格备案程序
各省级承办机构要在主管厅(局、委、办)的领导下,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程序》的规定,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实施细则和相应的管理规定,加强产地认定环境检测与生产过程的控制管理,健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专家委员会,规范和统一产地认定申请书和产地认定证书格式。与此同时,要加大对获证产地的跟踪检查和监测,确保获证产地符合标准要求。
产地认定备案制度是产地认定工作的必经程序。请省级承办机构严格按照产地认定备案规定,于每月10日前将上个月本地区、本行业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统一汇总,经主管厅(局、委、办)审核后集中上报质量安全中心。备案材料除《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备案申报表》(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外,还需附获证产地的申请书1份。对符合备案要求的,质量安全中心将对每个获证产地进行备案登记编号,并定期报农业部和国家认监委公告。
三、坚持认证标准,严把审查推荐关
省级承办机构在组织申报过程中,要依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和相关要求,做好审查推荐工作。当前,要在坚持认证标准的前提下,积极组织获产地认定证书的单位、个人申报全国统一的产品认证和标志。
省级承办机构自收到申请材料后,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按照申报条件和要求完成有关审查推荐工作。审查的重点包括申报资料是否齐全、环境检验报告和产地认定证书是否有效等方面。符合申报要求的,签署推荐意见,并在申请书上加盖“XX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推荐专用章”,按规定程序和产品类别报质量安全中心所属相关分中心。
四、加强组织领导,做好认证转换准备工作
对已认证的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将按《无公害
农产品管理办法》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规定,整体转换为全国统一认证,以尽快实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管理对接、标准对等、程序等同、证书一致、标志统一。各地的认证转换工作在省级农业行政主管厅(局、委、办)的统筹安排下由省级承办机构统一组织、集中申报。凡在《第一批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内的产品,转换工作原则上应在2003年12月20日前完成;暂不在目录内的产品,待目录拓展后再行转换。有关转换办法正在制定当中,近期将印发实施。
无公害农产品省级认证向全国统一认证转换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政策性强。各省级承办机构对此要予以高度重视,并严格按照主管厅(局、委、办)的安排,精心组织,专人负责,提前做好转换的各项准备工作。
五、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健全信息沟通渠道
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是做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的重要环节。各地要抓住当前社会关心、政府支持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多渠道、多途径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标志和获证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市场认知度,使其成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放心品牌。在加大宣传的同时,要全面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和认证管理培训,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一项满足消费、服务大众的公益性事业,需要群策群力、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各地要建立健全信息
沟通渠道,加强信息交流。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要进行宣传、报告和反映;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有什么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要及时沟通和交流。
为便于工作联系,随文附上质量安全中心各职能处(室、分中心)联系电话和通讯地址。
二OO三年九月十七日
主题词:无公害申报通知 抄送:国家认监委注册监管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
列市农业(农林、农牧)、农垦、畜牧兽医、渔业、农机化、乡镇企业、饲料工业主管厅(局、委、办),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本部发送:相关司局、部属有关事业单位及承担无公害农产品认
证检测机构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2003年9月18日印发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报材料要求3篇(怎样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