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良好家风3篇(弘扬良好家风)

时间:2022-10-11 11:55:17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传承良好家风3篇(弘扬良好家风),供大家赏析。

传承良好家风3篇(弘扬良好家风)

传承良好家风1

  良好家风传承

  家风,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良好的家风,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父母,不应该只从生活上关爱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还要正确地教育孩子,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努力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良好的家风的形成,首先是为人父母的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己,如果自己做不好,良好的家风就无从说起。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构成了家风。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从而也足见家风的重要了。

  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学校。因为家风虽是无形的、潜在的,但对孩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它对孩子的成长既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又是孩子行为规范的“调节器”,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炉。” 所以说,家风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子女的成才与否。

  我的家风是“发扬民主、平等协商”。良好家风的重要基础是团结、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我觉得我们这个家庭有两个特点,首先就是小辈对老人都非常孝顺,长辈们年老体弱,晚辈们能经常利用节假日、双休日看望他们,或带上一些水果、营养品;或买一些时令衣服;或买一些老年保健用品;衣食住行方面小自袜子手套、内衣内裤,大至电器家具,都能一一为老人想到买到,尽力为老人的晚年生活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我的岳父岳母都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岳母患肺心病十几年,每年都要几次住院,每到住院期间,我们家的小辈们都是争着抢着去医院陪护老人。

  其次,我们这个大家庭相处非常和谐融洽,总能做到一家有事,家家帮忙。兄弟姐妹中包括娶进来的媳妇、嫁出去的女婿个个都心地善良,尊老爱幼,关心长辈甚比关心自己。在所有的家庭成员中,从来没有任何人做过违法乱纪的事情。兄弟亲情千金难买,我们从不为家庭财产之类的事争吵,对老人留下的财产也从不斤斤计较,我们都认为吃亏便宜都是自家人,大家都有一双手,都在赚钱,何必为那一丝半点伤了和气。婆媳之间亲如母女,妯娌姑嫂之间胜似亲姐妹。在处理家庭的大事时,兄弟姐妹平等对待,不分你我,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形成共识。只要是合理的建议,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办每件大事大家都心情舒畅。此外,每个小家庭都能做到勤俭持家,家务事处理得井井有条,整洁舒适,经常受到邻里的赞扬。

  我认为每个和睦的家庭就是大家能够开开心心地生活在一起,不管你是收入多还是收入少,不管你是学历高还是学历低,只要大家在一起和睦相处,心疼每一个亲人,希望每一个亲人都过得很好,当亲人遇到困难,也非常乐意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心里就会觉得特别踏实,尽管不是官宦世家,不是名门望族,但是普通家庭有普通家庭的快乐,有普通家庭的美—那就是和谐之美。

  家庭关系不正常,互相指责、埋怨、争斗,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敌对情绪,心灵深处就会留下痛苦的伤痕。因此,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家长要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尽量不当着孩子面吵架;要发扬民主,主动倾听孩子的意见、平等协商;在大人的正确引导之下,让孩子自由地成长;开朗、乐观地和和孩子一起玩,让家庭充满欢乐情趣。给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让他们在和谐、温暖和相互关爱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也是家庭成员品格、文化素养、道德情操、人际关系的具体体现。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要形成好的家风,做父母的就得事事从自我做起,我觉得我做得比较好的就是在小孩读小学的时候,陪同孩子一起练习游泳和书法,不断提高为人父母的素养,同时努力将自己的家庭变成人才的学校。

  家长们要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树立起良好的家风,帮助孩子们树立起善良宽容之心。敬爱父母,体贴兄妹,关爱朋友,懂得分享。让孩子们明白只有真正付出善良、懂得宽容的人,才能得到世间真情的回馈。

传承良好家风2

  传承良好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汴河街道办事处房寨小学

  徐元超

  每个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在每个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会因为父母亲的陪伴而温暖,同时也伴随着家风的和谐气息。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而我就生活这样一个很好的家风中。我的父亲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老高中毕业生,在当时也可以算是有文化的人,我的母亲则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可是他们给我的教育和熏陶影响了我的一生。

  我的父亲做事非常认真,从来不会也不屑于弄虚作假。在我小的时候,父亲是生产队的会计,负责整个生产队所有的账目,每到年底,一个大队中所有生产队的会计都聚集在一起,挨个对每个生产队的账目进行稽核,父亲做的账目每年都是顺利通过稽核,没有丝毫差池和错误。外出稽核账目时,大多数时候父亲都带着我,记得有一年,在稽核结果生产队的账目时,有一笔支出好像有问题,是假账还是不符合规定我记不清了,父亲认为这笔账应该剔除,做账的会计认为数目很小,没有多大关系,而且如果要剔除这笔账,后面部分的账目全部都要重做,非常麻烦,其他生产队的会计也跟着附和说关系不大,没必要重做,可是父亲坚持认为,事关老百姓和集体,不能有半点马虎和虚假,最后大家都被他说服了,父亲又帮着那个会计吧后面的账目重新做好,顺利通过了稽核验收。其他会计都说父亲做得很好。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让我知道了有些事情是不能马虎的。多年以后,在一次酒席上,我遇到了当初那个会计,他跟我说起我的父亲,言语之间充满着敬佩和推崇。

  童年的时候,父亲对我的要求很严格,做错了事情经常要挨打,通常是屁股上挨上几小棍。我记忆最深的是一次该挨打却没有被打的经历。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母亲做饭让我烧火,我一边看小人书一边拿着菜刀砍树枝,心不在焉,结果一下子砍在脚踝上,顿时鲜血直流,父亲见了,二话没说,背起我就奔向医院,医生给我缝了五针,还说再砍偏一点动脉血管就断了。医生让我在家好好休养,父亲却说不能耽误上学,每天让哥哥姐姐用平板车把我送到学校去上课。就这样,我的功课一点也没落下。回来我的脚好以后,父亲对我说:“以后做什么事一点要专心、认真,不能三心二意,否则什么事都做不好。”我本来以为自己闯了这么大的祸,父亲一定会打我一顿,让我长点记性,没想到父亲会这么说。父亲的话就像留在我脚踝上的疤痕一样,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上,从那以后,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会专心去做,不再一心二用。

  参加工作以后,我在学校里一直担任会计、报账员的职务,负责学校的账目,父亲多次跟我说,公家的东西一定不要随便往自己家拿。在父亲的教育和熏陶下,我每年的账目都做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受到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让我更高兴的是,在父亲和我的影响下,我儿子也懂得了这个道理,他小时到亲戚家做客,从不随便拿别人家的钱和东西,亲戚们都夸奖他真懂事,有家教,这让我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辈子相夫教子,与人为善,热心助人。我们村有一个孤寡老人,无儿无女,眼睛不好,行动也不便,母亲经常帮助老人缝缝补补、洗洗涮涮,虽然我们家人口多,生活也不好,母亲还是经常哪一些有营养的食物比如鸡蛋、饼干之类的东西送给老人,妹妹问母亲:“她是我们家的亲戚吗?”母亲说:“她不是我们家的亲戚,但是她孤苦伶仃一个人,我们应该多关心她,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嘛。” 后来老人摔了一跤,彻底不能走动了,当时农村刚刚实行土地家庭承包,大家都铆足劲拾掇自己的地,老人的几个远房侄子相继以此为借口推辞,不愿照顾老人。村干部遭到回绝后,只好另想办法。一位村干部忽然想起我家,问母亲能不能吃点苦受点累,帮忙照顾照顾老人。母亲爽快地答应了,她不顾繁忙的稼穑、家务之累,开始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直到村里建起了敬老院,老人再也不忍心让一个与自己无亲无故的人继续伺候,主动要求住进了敬老院。至于村里给予我家的那份微薄的补助,母亲都贴补到老人的日常生活上了。村里的人有什么困难,母亲总是主动上前给予力所能及的的帮助,有时哪怕只是精神上的支持。母亲为邻里做这些事时,从未想到过得到什么回报,但是,正如人们所说的功不唐捐,因为做这些事,母亲得到了丰厚的回报——邻里村民们的尊重。对于这一点,我们当儿女的有着切身的感受,愈加鼓励我们以母亲为楷模,把乐于助人当作人生的乐事,哪怕是事微小,力绵薄。

  有人说,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良好的家庭教育留给孩子的一生享用不尽的宝贵财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状况不仅是社会文明的缩影,而且可以影响和改变社会风气,营造社会新风尚。所以,良好家风的构建与传承不是小事私事,好的家风利家利民利国,相反则害己害人害社会。良好的家风是优良品质在家庭中的积淀和传承,是家庭留给每个成员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无形中影响着家人,让子女终身受益,其价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诚信、友善这样的良好家风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是应该传播的社会正能量。每个家庭都应构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风和家教,形成家庭的凝聚合力,助力社会风尚进步发展,助力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传承良好家风3

  传承良好家风

  黄永利

  家庭是苗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随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一词火了起来,脑海中不禁涌现出家庭教育的一幅幅景象。

  小时候,每次上学校之前,奶奶总爱叮嘱我几句:“孩子,到学校千万别和同学打架闹事,如果有人欺负你,就回来跟我说,我去找你们老师。”!奶奶生怕我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老是有事没事给我上“政治课”,讲一些经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和其他人发生冲突。在奶奶的谆谆教诲之下,我没有和同学发生过任何矛盾。

  爷爷爱给我讲很多关于他当年服兵役的经历,告诫我:“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几个能吃苦耐劳的。你要从小学会能吃苦,否则不能干成什么大事!”爷爷还教导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经历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环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类拔萃。

  现在,我已经步入六年级,成为一名高年级学生,早已养成了乐于助人、艰苦朴素等好习惯。仔细想想,这些都和我们家的家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奶奶还是在每次去学校之前给我上“政治课”,爷爷还是时不时在饭前饭后给我聊聊关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非常乐于聆听他们的一言一语,因为那正是我们家的好家风。

  最近,我在电视节目里看到了一个有趣的话题:家风是什么?让我也想认识自己家的家风是什么?

  看到新闻上被采访的叔叔阿姨们说:“家风是一个家的全貌,家风是在自己家好家风的基础上去认识别人家中的优良美德。”通过观看这个节目,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家风,也认识了不少优良的家风。家风就是做善事,不求回报;家风就是为人老实,不干坏事;家风就是小小举动创美德;家风就是常做好事,无怨无悔;家风就是心中有家,心中有国。

  自己家的好家风是:“做事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要用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去面对眼前的重重困难;待人有礼貌。”

  在勤勤恳恳方面,我的爷爷是一个农民,他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去田地里种菜收割,他勤勤恳恳从不叫苦叫累。接着,在待人有礼貌方面,我跟爸爸学。爸爸是做生意人,每次与同事打电话时总会叫上几声“你好”,新年里爷爷打电话时总会送几句新年祝福语。还有,在阳光心态方面,爸爸是我的榜样。虽然,爸爸工作繁忙,但是不管工作再忙,爸爸也不会愁眉苦脸,总会积极面对。

  家风就是一个家族的面貌,树立端正的家风,继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是值得弘扬的民族文化。如今社会一些不良习气已逐渐退出人民的视线,“正能量”得以传递,如再加上优良家风以打造,那么咱们社会的风气将会更加纯洁,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2017年9月25日

传承良好家风3篇(弘扬良好家风)相关文章:

传承中华美德树立良好家风3篇(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

传承良好家风的主题演讲稿4篇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良好家风演讲稿题目

传承良好家风演讲稿优秀模板4篇 关于传承良好家风的演讲稿

传承良好家风家训发言稿 家风家训的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