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初二物理液压、压强专项训练7篇(液体压强教学 初二物理),以供参考。
初二物理液压、压强专项训练1
1.小伟同学参加军训时,体检称得他的质量为50kg,他立正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_______N;他正步走时,他对地面的压强将_________(增大/不变/变小).(题型二)
2.坐沙发要比坐板凳舒服,这主要是因为沙发较易发生形变,增大了人与沙发间的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不变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增大/减小)了压强.载重汽车的轮胎比普通车的多而宽,这样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四)
3.一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9-5所示,(1)若沿aa’线将它切成两块,拿去上面的部分,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___,密度将_________,压强将__________; (2)若沿bb’ 线切开,拿去右半部分,则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_____,密度将_________,压强将__________.(增大/不变/变小) (题型二)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题型一)
A.压力方向总是与重力方向一致 B.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C.压力作用效果只与压力大小有关 D.压力就是压强
5.在下列措施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 (题型四)
A.打地基的桩,其下端做成尖形 B.载重汽车多用几个轮子
C.背行李的背带做得宽一些 D.把铁轨铺在枕木上
6.一人先站在地面上,后又在地面上走动,则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是 ( ) (题型二)
A.压力减小,压强不变 B.压力、压强都增大
C.压力、压强都不变 D.压力不变,压强增大
7.一位同学在结冰的湖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 ) (题型四)
A.站着不动大声求救 B.就地趴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边挪动
C.赶快跑向岸边 D.立即改成单脚站立大声求救
8.画出图9-6甲、乙中物体A受到物体B压力的示意图.(题型一)
9.小丽在菜市场买了—个西瓜,她用塑料袋提回家.走了没多远,她就感到手被塑料袋勒得很痛.根据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你认为她应该_________________来减
小手被勒痛,其物理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四)
10.如图9-7所示,仔细观察订书机,它的结构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其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压强知识?试列举出来.
A.增大压强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减小压强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四)
11.如图9-8所示,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站在水平沙面上,它的质量为400 kg,每只脚掌的面积为2×10-2m2.则:
(1)骆驼对沙面的压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骆驼对沙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10N/kg,写出带公式的运算过程)
(3)骆驼脚掌约为马蹄掌的三倍,这样大的脚掌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三)
综合提高训练
1.如图9-9所示,用100 N的水平力将重9 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物体A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0.01 m2,则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为_________N,压强为______________Pa.(题型三)
2. 用50 N的压力作用在1cm2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为_________Pa,如果保持压力不变,要产生5×103Pa的压强,应使受力面积变为_____________m2.(题型三)
3.两物体平放在水平面上,它们所受重力之比是l∶3,与桌面接触面积之比是2∶1,则桌面受到的压力之比是_______,所受压强之比是_________.(题型三)
4.一块砖的长、宽、厚分别为20 cm、l0 cm、5 cm,重15 N.将它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最大压强为__________Pa,最小压强为_________ Pa.(题型三)
5. 如图9-10所示,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则两手指受到的压力________(相等/不等),压强______(相等/不等).与笔尖接触的手指感到_________ (疼/不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四)
6.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接近于 ( )
A.50 N,103Pa B.50 N,104Pa C.500 N,103Pa D.500 N,104Pa
7.如图9-11所示,一块正方体如图a,两边分别切去如图a中虚线所示的长方体部分,按图b、c、d放置,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比较为( ) (题型二)
A.一样大 B.b最大 C.c最大 D.d最大
8.甲、乙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它们的高度均为10cm,而质量分别是2kg、3kg,现将它们竖直放在水平面上,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 (题型二)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9.体积相同的两个物体,密度之比为2∶l,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3∶2,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之比是 ( ) (题型三)
A.3∶1 B.4∶3 C.2∶l D.3;2
10.边长为10cm,重100 N的正方体,把它放在边长为50 cm的水平桌面中央,则桌面受到的压强为 ( ) (题型三)
A.4×10 2 Pa B.2×10 3P a C.1.0 × 10 3 Pa D.1×10 4 Pa
11.有两块相同的砖,如图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中对地面的压强最大的是 ( )
(题型二)
12.少儿夏令营活动中,小明看到同学小红和老师在沙地上行走留下的脚印大小不同(S师>S红),深浅相同,则他们对沙地的压力及压强相比是 ( ) (题型二)
A. F师>F红,p师>p红 B.F师=F红,p师=p红
C.F师>F红,p师F红,p师=p红
13.试试看:有两组同样的砖,A组一块,B组两块.每块的长∶宽∶高=4∶2∶l,要使这两组砖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可怎样放?同学们想出了多种放法,请你至少写出3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实验题:一本初中物理书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何测定它对桌面的压强?请写出你实验中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二)
15.若取一块砖和一块20cm×10cm×5cm的海绵.将砖块分别平放、侧放和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海绵表面,注意观察海绵表面的三次凹陷程度,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将相同的几块砖叠放在海绵上,观察放置砖块的多少与海绵表面凹陷程度有何关系,还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一)
16.在海滩发案现场留下了罪犯清晰的站立脚印,公安人员立即用蜡浇注了如图9-13所示的鞋模.经测量蜡鞋模的平均厚度为3 cm,质量675g;又经测试达到脚印同样深度的压强为1.5 × 104Pa,则罪犯的体重为_____________. (ρ蜡=0.9×103kg/m3,g=10N/kg,写出带公式的运算过程) (题型三)
9.1参考答案
初二物理液压、压强专项训练2
一、教学过程:
[例题]将教材中例题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分析.
[投影]
练习1.一个质量是40 kg的中学生,他每只脚着地的面积为120 cm2,他走路时对地的压强是多少帕?(g=10 N/kg)
练习2.芭蕾舞演员的体重是475N。接地面积为9.5cm2,一只大象体重60000 N.每只脚掌面积600 cm2,比较芭蕾舞演员足尖对舞台的压强和大象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哪个大.
(学生练习,两名同学板演,教师讲评)
强调:(1)在计算的过程中各单位一定要换算成国际单位。(2)要弄清受力面积的大小.例1中学生行走时始终有一只脚着地.故受力面积为一只脚的着地面积.而大象四只脚站立时,受力面积则考虑四只脚着地时的面积.(3)还要注意题中压力的大小就是重力的大小.但不是任何情况下,压力的大小都等于重力。
[师]同学们对压强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是不是可以解释教材开头两幅照片中看到的现象呢?
[生]蝉虽然很小。力量不会太大.但它的口器非常尖,和树皮的接触面积很小,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即压强就会很大,因此能插入树皮. ’
[生]骆驼虽然身体庞大笨重.但它有四只大脚掌,踩在地上时,地面上单位面积上受的力即压强不会很大.因此,即使在沙漠行走也不会陷进去.
[师]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被损坏.因此生产、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又需要减小压强.如何改变压强的大小呢?
[想想议议]
[师]请同学们看教材P68的三幅图.讨论人们是要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用的是什么办法?
[师]同学们一定还可以举出生活中许多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的例子.大家可以互相讨论.
[生]常用的刀和剪都有一个很薄的刃.这是为了增大压强.
[生]不论是钉子还是大头针、图钉做得很尖,这也是为了增大压强.
[生]载重的大卡车上装有许多很大的轮子,滑雪者的滑雪板做得又宽又长,这些都是为了减小压强.
[师]请同学们从举出的这些刨子中.归纳出改变压强的方法有哪些?
[生]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改变压强;受力面积一定时.用改变压力的大小改变压强.
二、小结
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压强减小;减小受力面积,压强增大.
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压力.压强增大;减小压力,压强减小.
三、动手动脑学物理
四、作业:探究之旅
五、板书设计:
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压强(P)
压强:公式:P=F/S
单位:Pa 1Pa=1N/1m2
初二物理液压、压强专项训练3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德育目标
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压力与重力面积的正确理解.
教学方法:
探究法: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探究活动.观察现象.收集数据.分析比较获得对压强概念深入的理解.
比较归纳法:通过对具体现象、事例的对比、比较,提出问题,并通过研究归纳出一般的结论.
教具准备:
压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码、橡皮泥、木条、弹簧秤、投影仪、录像机及录像机资料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播放一段风光片:金色的海滨。松软的沙滩.人们的身后是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浅不同的脚印;茫茫雪原,浩浩无边,想在上面步行的人双脚深陷.几乎寸步难行.雪橇却能使人插上翅膀……
2.观察教材中P66两幅精美的图片:小小的蝉可以把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体态庞大的骆驼却可以凭借宽大的脚掌成为沙漠之舟.
3.同学们自己分别用笔尖和笔帽扎手,体验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从同学们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这些现象中,大家会想到什么问题吗?
二、进行新课
[师]请同学们大胆说出自己的问题或想法.
[生]人走过沙滩为什么会留下脚印?
[生]人在雪地上,对雪地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一个人陷了下去,而另一个没陷下去?
[生]笔尖和笔帽扎手时的感觉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蝉为什么可以将尖尖的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中?
[生]人走过沙滩能留下脚印和软软的沙滩有关系,因为在水泥地上走过就看不到脚印.
[生]用笔尖扎手会感到很疼,蝉的口器能插入很硬的树皮中,是因为笔尖和蝉的口器都很尖。
[生]我认为上面的那些现象都是力作用的结果.
[师]请同学们分析,人站在地面上、板擦或粉笔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时,人对地或粉笔盒桌面的作用力的情况.
[生]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扳擦或粉笔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对平桌面也有向下的作用力,作用力的大小应等于物体的重量.
[师]当我们要将钉子钉人墙面或将一枚图钉按在墙上(也可请一名同学演示,感觉)时.钉子对墙面的作用力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生]按图钉或钉钉子的时候.钉对墙面有垂直于墙面的作用力.
[师]同学们刚才谈到的几种力的情况,它们有共同的地方吗?
[生]不论是对地面、桌面的力还是对墙面的力,它们都是垂直作用在接触面上的.作用点在地面或墙面(接触面)上.
[师]我们把这种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演示]静止在斜面上或从斜面滑下的物体.
[师]请同学们分析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生]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垂直作用在斜面上.
[投影]
A.粉笔盒对桌面的压力.
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C.按图钉时图钉对墙的压力.
图略:
通过分析学生应明确,有些压力是由于重力的作用产生的.但大小并不一定都等于重力,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才等于重力.在很多情况下压力和重力无关,压力不是重力.
[生]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
[师]同学们可以大胆猜想.
[生]力越大产生效果越明显.因此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有关.
[生]用笔尖和笔帽扎手时.用的力差不多大.可用笔尖扎得很痛.而笔帽则没有什么感觉,
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无关。而是和力作用的面积有关.
[生]我们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压力作用的面积可能都有关系.
[师]研究物理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实验.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大家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器材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
(同学们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们的活动.最后进行交流)
第一组:
(1)先将沙子装在一个平底、敞口的玻璃容器中.将沙面摊平.
(2)把压力小桌腿朝下放在沙子上.分别在桌面上加2个和4个砝码,观察并记录小桌腿陷入沙子里的情况.
(3)将沙面摊平后.再将压力小桌面朝下放在沙子上,分别加2个和4个砝码,观察并记录小桌陷入沙子里的情况.
实验表格:略
分析实验现象:
结论:
三、小结:
1.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不是重力。
2.压强:是反映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单位是Pa.
四、活动与探究:
钉板会把脚扎穿吗?
第2课时
一、教学过程:
[例题]将教材中例题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分析.
[投影]
练习1.一个质量是40 kg的中学生,他每只脚着地的面积为120 cm2,他走路时对地的压强是多少帕?(g=10 N/kg)
练习2.芭蕾舞演员的体重是475N。接地面积为9.5cm2,一只大象体重60000 N.每只脚掌面积600 cm2,比较芭蕾舞演员足尖对舞台的压强和大象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哪个大.
(学生练习,两名同学板演,教师讲评)
强调:(1)在计算的过程中各单位一定要换算成国际单位。(2)要弄清受力面积的大小.例1中学生行走时始终有一只脚着地.故受力面积为一只脚的着地面积.而大象四只脚站立时,受力面积则考虑四只脚着地时的面积.(3)还要注意题中压力的大小就是重力的大小.但不是任何情况下,压力的大小都等于重力。
[师]同学们对压强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是不是可以解释教材开头两幅照片中看到的现象呢?
[生]蝉虽然很小。力量不会太大.但它的口器非常尖,和树皮的接触面积很小,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即压强就会很大,因此能插入树皮. ’
[生]骆驼虽然身体庞大笨重.但它有四只大脚掌,踩在地上时,地面上单位面积上受的力即压强不会很大.因此,即使在沙漠行走也不会陷进去.
[师]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被损坏.因此生产、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又需要减小压强.如何改变压强的大小呢?
[想想议议]
[师]请同学们看教材P68的三幅图.讨论人们是要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用的是什么办法?
[师]同学们一定还可以举出生活中许多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的例子.大家可以互相讨论.
[生]常用的刀和剪都有一个很薄的刃.这是为了增大压强.
[生]不论是钉子还是大头针、图钉做得很尖,这也是为了增大压强.
[生]载重的大卡车上装有许多很大的轮子,滑雪者的滑雪板做得又宽又长,这些都是为了减小压强.
[师]请同学们从举出的这些刨子中.归纳出改变压强的方法有哪些?
[生]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改变压强;受力面积一定时.用改变压力的大小改变压强.
二、小结
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压强减小;减小受力面积,压强增大.
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压力.压强增大;减小压力,压强减小.
三、动手动脑学物理
四、作业:探究之旅
五、板书设计:
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压强(P)
压强:公式:P=F/S
单位:Pa 1Pa=1N/1m2
初二物理液压、压强专项训练4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德育目标
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压力与重力面积的正确理解.
教学方法:
探究法: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探究活动.观察现象.收集数据.分析比较获得对压强概念深入的理解.
比较归纳法:通过对具体现象、事例的对比、比较,提出问题,并通过研究归纳出一般的结论.
教具准备:
压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码、橡皮泥、木条、弹簧秤、投影仪、录像机及录像机资料等.
初二物理液压、压强专项训练5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播放一段风光片:金色的海滨。松软的沙滩.人们的身后是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浅不同的脚印;茫茫雪原,浩浩无边,想在上面步行的人双脚深陷.几乎寸步难行.雪橇却能使人插上翅膀……
2.观察教材中P66两幅精美的图片:小小的蝉可以把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体态庞大的骆驼却可以凭借宽大的脚掌成为沙漠之舟.
3.同学们自己分别用笔尖和笔帽扎手,体验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从同学们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这些现象中,大家会想到什么问题吗?
二、进行新课
[师]请同学们大胆说出自己的问题或想法.
[生]人走过沙滩为什么会留下脚印?
[生]人在雪地上,对雪地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一个人陷了下去,而另一个没陷下去?
[生]笔尖和笔帽扎手时的感觉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蝉为什么可以将尖尖的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中?
[生]人走过沙滩能留下脚印和软软的沙滩有关系,因为在水泥地上走过就看不到脚印.
[生]用笔尖扎手会感到很疼,蝉的口器能插入很硬的树皮中,是因为笔尖和蝉的口器都很尖。
[生]我认为上面的那些现象都是力作用的结果.
[师]请同学们分析,人站在地面上、板擦或粉笔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时,人对地或粉笔盒桌面的作用力的情况.
[生]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扳擦或粉笔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对平桌面也有向下的作用力,作用力的大小应等于物体的重量.
[师]当我们要将钉子钉人墙面或将一枚图钉按在墙上(也可请一名同学演示,感觉)时.钉子对墙面的作用力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生]按图钉或钉钉子的时候.钉对墙面有垂直于墙面的作用力.
[师]同学们刚才谈到的几种力的情况,它们有共同的地方吗?
[生]不论是对地面、桌面的力还是对墙面的力,它们都是垂直作用在接触面上的.作用点在地面或墙面(接触面)上.
[师]我们把这种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演示]静止在斜面上或从斜面滑下的物体.
[师]请同学们分析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生]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垂直作用在斜面上.
[投影]
A.粉笔盒对桌面的压力.
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C.按图钉时图钉对墙的压力.
图略:
通过分析学生应明确,有些压力是由于重力的作用产生的.但大小并不一定都等于重力,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才等于重力.在很多情况下压力和重力无关,压力不是重力.
[生]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
[师]同学们可以大胆猜想.
[生]力越大产生效果越明显.因此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有关.
[生]用笔尖和笔帽扎手时.用的力差不多大.可用笔尖扎得很痛.而笔帽则没有什么感觉,
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无关。而是和力作用的面积有关.
[生]我们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压力作用的面积可能都有关系.
[师]研究物理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实验.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大家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器材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
(同学们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们的活动.最后进行交流)
第一组:
(1)先将沙子装在一个平底、敞口的玻璃容器中.将沙面摊平.
(2)把压力小桌腿朝下放在沙子上.分别在桌面上加2个和4个砝码,观察并记录小桌腿陷入沙子里的情况.
(3)将沙面摊平后.再将压力小桌面朝下放在沙子上,分别加2个和4个砝码,观察并记录小桌陷入沙子里的情况.
实验表格:略
分析实验现象:
结论:
第二组:参考教材P67图13.1—3的方法设计实验.
(1)准备三块完全相同的橡皮泥(将橡皮泥编号)和两根完全相同的细木条.
(2)将一根细木条放在1号橡皮泥上.通过挂有1个钩码的弹簧测力计使木条对橡皮泥产生压力.
(3)取下l号橡皮泥,换上2号橡皮泥.弹簧测力计上挂上2个钩码.重做上面实验.
(4)取下2号橡皮泥换上第3号橡皮泥.将两根木条放在橡皮泥上,重复实验(3)
比较三块橡皮泥的形变情况.和第一组的结论相同.
[师]两组同学选择了不同的材料进行实验.两组实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生]他们研究问题的方法相同,都用了控制变量法.
[师]其他组的同学还有不同的做法可以补充吗:
[生]我们组分别用完全相同的两块橡皮泥.三根木条时挂4个钩码;一根木条时挂2个钩码模拟了教材中“猜一猜”的内容.发现一根本条挂2个钩码时橡皮泥的压痕较深,形变较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
[师]大家利用“猜一猜”中的数据,计算两种情况下每平方厘米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根据实验现象说明每平方厘米上受的压力和压力作用效果的关系.
(学生计算,一名同学板演)
[生]根据计算和实验现象说明,每平方厘米面积所受的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生]也可以说压力的作用效果跟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有关系。
[师]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叫做压强.
[生]可以说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强的计算公式: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教师说明,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m2).由公式确定压强的单位就是牛顿每平方米(N/m2).人们给压强规定了一个专门的单位叫帕斯卡,简称帕(Pa),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在物理学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
[师]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实际中还常用千帕(kPa),兆帕(MPa)
.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约0.5Pa
.一颗西瓜子平放在桌面上,对桌面压强约20Pa
·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5×104Pa
三、小结:
1.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不是重力。
2.压强:是反映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单位是Pa.
四、活动与探究:
钉板会把脚扎穿吗?
初二物理液压、压强专项训练6
1.490N 增大
2.接触面积 压力 减小 减小压强
3.减小 不变 减小 减小 不变 不变
4.B 5.A
6.D 析:人走路时,是一只脚着地的,受力面积变小,而压力不变,故压强变大
7.B新课标第一网
8.如图9-1所示
9.手上垫一块布或纸板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10.A.钉子比较尖 B.手按的地方比较宽
11.(1)F=G=mg=400kg×9.8N/kg=3920N
(2)p=F/S=3920N/8×10-2m2=49000 Pa
(3)减小对沙地的压强
综合提高训练
1.100 10000
2.500000 0.01 提示:由压强公式变形,受力面积
3.1∶3 1∶6 析:压力 所以 ,
4.3000 750 析:F=G=15N,砖竖放时,受力面积最小,压强最大,S小=0.1m×0.05m=0.005m2,最大的压强p大= ;砖平放时,受力面积最大,压强最小,S大=0.1m×0.2m=0.02m2,最小的压强p小=
5.相等 不等 疼 笔尖与手的接触面积小,压强大
6.B
7.D 析:三种放法的压力相同,按图d放置时,地面的受力面积最小,压强最大
8.C 析: ,由公式可知,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只跟材料的密度和它的高度有关。因甲、乙两圆柱体的材料、高度都相等,故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也相等
9.B 析:因 ,故
10.D 提示:受力面积应为正方体的底面积,不是桌面的面积
11.D
12.D 析:留下的脚印的深浅相同,说明他们对沙底的压力效果相同,也就是压强相等,即p师=p红,根据 ,而S师>S红,所以F师>F红
13.(1)A、B均平放 (2)A、B均侧放 (3)A、B均竖放 (A侧放,B平叠放 A竖放,B侧叠放)
14. 器材:刻度尺 弹簧测力计
步骤:A.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书本的重力G B.用刻度尺测出书本的长a、宽b
表达式: p=
15.压力相等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效果越明显
受力面积相等时,压力越大,压力的效果越明显
16.解:鞋模的体积:
鞋模的底面积:
受力面积:S=2S模=0.05m2
初二物理液压、压强专项训练7
1.在炎热的夏天,小阳的妈妈在使用电烤箱的同时,还开着洗衣机洗衣服,小阳感觉房间比较热,当他闭合空调机的开关时,家里的空气开关出现了“跳闸”的现象,经检查空气开关出现“跳闸”不是由于短路造成的,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答:电路中电流过大的一个原因是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当小阳妈妈闭合空调的开关时,会引起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此时空气开关会断开,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2..白炽灯灯丝烧断后再搭上,点燃时更亮,这是为什么?
答:灯丝断了,重新搭接上,会因导体的长度变短,导致电阻变小。在电压不变时,根据p=U2/R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所以更亮。
3.家用电器如电扇、电视机等,连续使用较长时间后,要停用一会儿(尤其是夏天),这是为什么?
答:这是电流的热效应在起作用.各种电器里都有导体,只要电流通过导体,就要发热.连续使用较长时间后会产生很多热量,导致电器零件温度升高,要停用一会儿,是为了散热,防止用电器的温度过高而烧坏元器件.
4.汽车启动时,坐在车上的乘客会向后仰,请你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原来汽车和乘客都是静止的。汽车启动时,车开始运动,人身体的下半身由于和车接触受到车的摩擦力的作用,随车一起运动,而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人会向后仰。
5.运动员在跳远时,要助跑一段路程,这对提高跳远成绩有好处,为什么?
答:运动员在跳远时,助跑一段路程后,运动员就具有较大的起跳速度。由于惯性,运动员起跳后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跳远成绩。
6.斧头松了,李大伯把斧柄的一端在树墩上撞击几下,斧头就牢牢地套在斧柄上了。请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答:撞击之前,斧头和斧柄同时向下运动。撞击时,由于斧柄受到阻力,斧柄停止运动。由于惯性,斧头继续向下运动。就牢牢地套在斧柄上了。
7.陈翼飞同学搭张彪的自行车回家,在行驶过程中,陈翼飞突然从自行车上跳下来,结果摔了一跤,请解释陈翼飞摔倒的原因。
答:开始,人与自行车一起运动。人从运动的自行车上跳下来后,由于惯性,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容易摔倒。(随自行车往前跑几步,可以避免摔跤。)
8.为了方便盲人的行走,在不少街道的人行道上铺设有凹凸刻纹的忙道。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为什么盲人道不用盲杖也能在盲道上像正常人一样行走?
答:人走在凹凸刻纹的盲道,脚的受力面积变小,在压力一定时,根据P=F/s可知,人的脚受到的压强变大,人会有明显的感觉,是否偏离盲道,盲人会根据感觉做出判断,所以盲人道不用盲杖也能在盲道上像正常人一样行走。
9.刚刚包好的饺子,放入水中会下沉:而过一会儿饺子会浮起来,为什么?
答:饺子刚下锅时,由于饺子的平均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小于其所受重力,所以下沉;过了一会,由于饺子内空气受热膨胀,使饺子的体积增大,其所受浮力也随之增大,当浮力大于重力时,饺子就会上浮。
10.当火车驶过时,如果离火车太近,容易发生危险,为什么?
答:当火车驶过来,带动着它周围的空气以很大的速度向前流动,人朝向火车的一侧空气流速快,而人体背向火车一侧空气流速慢,而流体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这样就会产生一个指向火车的压强差,也就产生了一个指向火车的压力差,在这个压力差的作用下,人很容易被推向火车,造成危险。
.11.剪一条细而长的纸条,用手拿住纸条的一端,紧贴在嘴巴的下面,然后沿着纸条的上方猛吹一口长气,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答:纸条向上飘起。由于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用手拿住纸条的一端,紧贴在嘴巴的下面,然后沿着纸条的上方猛吹一口长气,会使纸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向下的气压小,而下方空气流速小,产生的向上的压强大,产生了向上的压强差,所以纸条会向上飘起。
12.航海规则中规定,两艘大轮船不能近距离同向航行,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答:若两船近距离同向行驶,会使两船间的水流速度大于两侧的水流速度,而流体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会产生一个指向中间的压强差,也就产生了一个指向中间的压力差,船在这个压力差的作用下,会向中间靠拢,容易发生相撞事故,所以航海规则中规定,两艘大轮船不能近距离同向航行。
13.我市开展招标电动自行车禁售禁骑宣传教育活动,其中符合“净重不大于40kg,设计时速不大于20km,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应不大于240W。脚踏骑行功能能正常使用”的电动自行车才可以上路。请你解释,为什么要限定电动自行车的质量和时速?
答:质量越大的物体,具有的惯性越大,惯性越大,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电动车就越难控制,越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在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发生事故是造成的损伤就越严重,所以要限定电动自行车的质量和时速。
14.在皮带传动中,工人师傅往往把皮带张得很紧,还在上面打上皮带蜡,这是什么道理?
答:把皮带张得紧是为了增大皮带与轮之间的压力,从而增大皮带和轮之间的摩擦;打皮带蜡可以增大皮带和轮之间的接触面粗糙程度,也可以增大摩擦;这样都是为了防止皮带和轮之间打滑,使机械正常工作。
15.解释墨水是怎样“吸”入钢笔囊的?
答:吸墨水时,先摁压笔囊,使笔囊内的气体尽量排出,将笔尖放入墨水中,放开手,笔囊恢复原状,其内部气体体积变大,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墨水进入了笔囊。
16.如图所示,小星的爸爸把电饭锅的三线插头中间的铜片拆除,以便能在墙壁上的两孔插座上使用。这种使用方法是否安全?为什么?
答:不安全,这样使用插头会使电饭锅的金属外壳不能接地,在金属外壳漏电时容易出现触电事故。
17.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装有常温
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
18.个冰块“粘”在一起了,如图所示。请解释这个现象。
答: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冰块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放在水中后
19.水放热降温,冰吸热升温;当冰块附近的水的温度降到零摄氏
度时,冰的温度还低于零摄氏度;冰块继续吸热,冰块附近零摄氏度的水继续放热,凝固成冰。所以冰块会“粘”到一起。
20.汽车超载行驶,是人为引发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之一!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对超载行驶引发交通事故的现象,进行简要说明。
答:(1)、超载时,质量大,惯性大,遇到紧急情况时不容易停下来;(2)、超载时,速度一定,质量越大,动能越大,遇到紧急情况使动能减小到零很难,不容易停下来;(3)超载时,质量大,对轮胎的压力大,容易爆胎而引发交通事故。
21.用手拍桌子,手感到痛,请你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答:手拍桌子时,手给桌子施加了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同时受到桌子的力的作用,所以用手拍桌子,手感到痛。
如图所示:将载有条形磁铁的两辆小车同时由
22.静止释放后,两小车将迅速分离。此现象说明:(只要写出两条)
答:(1)、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2)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存在相互的作用力。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3.为什么飞机的噪声在晴天听起来较短促而轻,在阴天较长而深沉?
答:这是由于阴天云层较多,云层能把向上扩散的噪声反射回地面,因此,飞机的噪声就比晴天久。又由于阴天云层较潮湿,水蒸气传声速度比干空气高,声音传播时所损失的能量较少,故飞机噪声也传得较清晰。
初二物理液压、压强专项训练7篇(液体压强教学 初二物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