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才对策研究6篇 企业人才流失分析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11 18:37: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企业人才对策研究6篇 企业人才流失分析与对策研究,供大家品鉴。

企业人才对策研究6篇 企业人才流失分析与对策研究

企业人才对策研究1

  我国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表现为:人才短缺,分布不均衡;在高层次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的.同时,存在着“假人才”现象;人才评价标准和激励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不完善.鉴于此,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用市场机制促进人才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流动;用市场规律实现人才资本的价值,有步骤地实施“回流”计划;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与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保障体系.从而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充裕的第一资源.

作 者:徐业滨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社科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28?刊 名:学术交流? PKU CSSCI英文刊名:ACADEMIC EXCHANGE?年,卷(期):?“”(3)?分类号:C96?关键词:人才工作 ??人才资源 ??人才资本 ??评价体系 ?

企业人才对策研究2

[日期:-01-30] 来源: 作者:吴双燕 [收藏本文] [字体:大 中 小]

-

-

[摘 要] 可持续 发展 是 企业 管理领域中所关心的问题,也是所有企业的梦想和终极追求。企业通过文化理念的加强、技术创新的重视和适应市场的需求、员工满意度增强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等方面来考虑企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实施。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可持续发展 技术创新

  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 中国论文联盟编辑。

  一、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的最高宗旨和核心价值。在我国,许多企业存在“流星现象”,即短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企业由于主、客观原因导致企业快速衰落或破产死亡。它是企业短暂的繁荣,出现这种现象充分暴露了企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企业如何在日益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空间?企业不同于 自然 生命,它是一个开放的人工系统,这就决定了系统内部的构成要素可以更新、延续,内部资源和外部需求可以达到动态的平衡。人工系统还具有一定的适应性特征,促使它不断变化来适应外部环境。在管理研究领域,企业可持续发展与企业资源密切相关,企业的战略性资源因行业而异,而且随时间的变化将会发生改变,只有那些竞争对手模仿过依然有效的资源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来源。

  二、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1.企业管理者只重视近期 经济 利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管理者使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重视社会效益。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其目标必然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企业作为社会组织,其经营行为必须要符合社会整体利益。企业应该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和履行社会责任的两个维度之间保持平衡。生态效益的忽视,也是制约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所在。伴随着企业生产内容的扩展,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大小企业在无节制地吞噬着自论文联盟整理然界的资源,同时又任意把过多的有害的废弃物抛向自然界。企业利益至高无上,为了企业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损害环境和后代利益,结果,导致企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破坏的不协调状态。企业的任何行为都将引起各相关因素的变化,并以各种方式反作用于企业。如果企业在发展中不考虑其他因素的作用,甚至给其他因素的发展带来危害,那么企业与环境的平衡、和谐一旦被打破,企业也将陷入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中,招致自然界的报复,危及自身的生存。因此,企业必须确立一种对自然的新的态度,重新规范对自然的行为,建立一种企业与自然互利共生、和谐发展的新型关系,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

  2.专业技术人才不合理的流失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对于企业的“贡献率”一路走高,人才资源成为企业诸多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对人才资源的争夺已呈燎原之势。人才流动成为必然,因此作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企业应做好人才的留用,防止人才的流失,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应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战略做好人才的流动,促进企业人才的新陈代谢,正确处理企业“留才”和“流才”的关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人才管理机制,为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持。而专业技术人员拥有核心技术、掌握核心业务、控制关键资源。这些因素的存在实际上构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他们以20%的比例创造了企业80%以上的财富和利润,如果这些人员流失,就会影响企业工作的连续性、工作质量和企业人员的稳定性,从而弱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因此专业技术人员成为企业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

  3.创新技术的缺乏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市场问题、资金问题固然是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但

  从长远来看,技术创新才是一个企业真正的生命源泉。技术创新可以有两条途径,一是企业在自主经营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依靠自己的积累自主增加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二是引进先进的科技成果予以消化、吸收、创新,也称作模仿创新。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在这两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我国将近一半的大中型企业没有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在已有的机构中,也普遍存在着资金投入少、设备水平差、利用率不高、科研与技术开发能力弱、水平不高等问题。

  三、 企业 实施可持续 发展 的对策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再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反映着企业物质 经济 活动。它通过树立正确的经营思想、良好的企业精神、高尚的伦理道德和明确的企业目标,以规范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念,统一他们的思想;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工作标准,以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统一员工的行动和步伐。 中国论文联盟编辑。

(1)建立共同愿景。从短期看,一个企业要有一个工作目标;从长期看,企业要有一个使全体员工共同为之奋斗的发展规划与蓝图。无论是短期目标,还是长期目标,企业都必须做到与员工充分沟通,要让员工看到企业及个人的希望。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目标的达成有利于增强员工的成就感。企业在目标策划中也要考虑目标实现后员工既得的利益,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

(2)加强企业制度文化建设。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为求得最大效益,在生产管理实践活动中制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义务,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项规定或条例,包括企业的人事制度、生产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一切规章制度。企业管理制度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它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能使职工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同时又成为维护职工共同利益的一种强制手段。因此,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所必需的,它是一种强有力的保证。

  2.重视企业技术创新,适应市场需求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创新谋求发展已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必由

  之路,技术创新战略也成为 现代 企业发展的第一战略。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技术创新战略,应考虑下面几个要素:

(1)发现和抓住市场机遇。满足市场需求,获得商业利润,是检验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所以技术创新要始于市场,终于市场,紧紧围绕市场。企业首先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进而发现市场的现实和潜在需求,抓住市场机遇。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践表明,在有企业参与的几乎所有成功的技术创新的项目中,企业从一开始就对市场需求情况有所了解,并对创新项目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有一定的估计。同时,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也要作好商业化的准备,抓住创新项目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商机,而不是等到项目完成,新产品或新工艺开发成功后,再去考虑市场,否则创新战略就很难成功。

(2)具备创新所需的必要资源。创新需要投入,创新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是看企业是否具备必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为创新项论文联盟整理目提供经费,保证创新项目能够及时有效的上马;物力资源是技术创新能够正常进行的技术保障:人力资源对技术创新的成功起决定性的作用,许多创新活动的成功都与参加项目的核心人员或项目负责人直接相关,项目核心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技能,包括技术水平、商业意识、组织能力和工作热情等。一个合格的技术创新项目负责人应该能瞄准创新目标,实事求是、精心组织、勤奋求实、坚决果断、善于制订计划、勇于面对困难以及具有良好的交际能力、领导才能和创新意识。以上三种资源构成企业技术创新的必备资源,缺一不可。

  3.调动员工积极性 增强企业凝聚力

  企业的凝聚力是指企业及其行为对员工产生的吸引力的程度。一个凝聚力强的企业,其员工一定紧紧围绕企业目标,精诚团结,互相信任,互相协作,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团结有力的工作氛围。企业要拥有并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注重对人的关爱,强调与员工互动的沟通交流,创造员工满意。人性化管理体现了对员工的关心。真诚互动的信息交流,不仅能够提高工效,避免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员工的尊重与关爱。作为企业管理者,如果像对待客户那样关注员工的欲望和需求,一定能促进人性管理的发展

  与创新。

(2)建立学习型组织。除了较好的福利待遇之外,企业还要让员工有培训发展的空间。鼓励员工学习、创造培训机会等,更重要的是要让员工在自己有兴趣的岗位上进行实践锻炼。因为行动学习是被实践证明的最好的学习手段。不仅如此,企业还要在内部建立起学习型组织,为员工创造学习、交流的平台,实现知识共享,确保企业知识不断增值,员工学习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知识不断得以强化。

  四、结语

  从企业未来发展角度来看,企业可持续发展涉及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加强,如对企业文化、技术创新、企业内部员工的管理和企业的凝聚力等等。一个企业管理者具备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经营企业,真正树立起企业持续经营的目标,并在这一宏伟目标的指引下,扎实地做好基本工作,那么就一定能够构筑一个美好的企业未来。

  参考 文献 :

[1]丁巨涛: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分析[J]. 科学 进步与对策,

[2]徐 林:寻找产业链控制点[J].21世纪经济报道,(395)

[3]黄群慧:面向未来的管 理学 变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管理学的新进展[J].上海行政学院报,(2) 于中国论文联盟

企业人才对策研究3

  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销售人员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地管理与提升销售人员的工作绩效,是企业实现销售目标、获取经营利润的关键。本文以某电信黄页公司销售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现代企业绩效管理理论,结合公司实际,对其绩效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企业管理

  某电信黄页公司作为第三产业部门,有着50多年的号簿出版历史。独立成立公司以来,其市场份额也一度达到8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垄断企业,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经济的繁荣,在对传统纸质媒体冲击下,黄页市场极具萎缩,客户流失加剧。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公司销售人员情绪低落、进取心不足,如何应对市场挑战,以及开发销售员的发展潜力,成为公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文关注的焦点。

  该公司作为电信集团黄页信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统一经营地区的黄页广告招商、编印、出版和发行。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公司已拥有员工130多人,下设五个分公司。其产品也由原先单一的黄页纸质产品向网络、LED显示屏、114号码百事通等综合传媒业务过渡。

  一、绩效考核管理现状

  销售人员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地管理与提升销售人员的工作绩效,是企业实现销售目标、获取经营利润的关键。通过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可以为销售人员明确工作方向和目标,帮助他们克服销售中的困难与障碍,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促使他们完成销售目标、提升工作绩效。

  然而,目前很多企业对于销售人员缺少完善、统一、规范的绩效考核体系,与现代企业绩效管理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部分销售人员对企业的管理制度不满意,特别是绩效管理制度,原因是企业很难比较客观评价销售人员平时的工作表现,使得销售人员很难有培训、晋升的机会。企业对销售人员主要是考核销售结果,而对其他的指标不够重视。电信黄页苏州分公司在销售人员的绩效考核管理当中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1.指标设计不符合绩效多维性特征

  一般来说,员工的绩效具有多因性、多维性和动态性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而公司在设定考核指标时,运用单纯的销售指标,缺乏品质特征型及行为过程型的绩效考评体系,使得销售员急功近利,忽视市场运作的基础工作,对销售工作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销售员为完成销售指标,低价销售、模糊销售,致使客户投诉率、流失率居高不下。

  2.关键绩效考核指标缺失

(1)成本(利润)指标缺失。企业的发展在于追求利润,没有利润其他问题都无从谈起,因此销售员的获利能力将作为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销售人员在两个方面影响着赢利:一是商品的销售价格,较高的价位能获取更高的利润;二是销售费用,同样的销售额、毛利,销售费用越低获利越高。

  目前,公司销售人员为完成销售指标,不断将就客户的降价需求,而忽视产品自身的价值提升,致使产品单一销售,价格一降再降。

  为维护客户关系,公司交往中有着正常的礼品往来。然而作为销售成本的一部分,目前公司礼品的管理处于无序状态,销售员为签单成功刻意向对方的经办人员赠送高规格的礼品,致使公司销售成本上升。

(2)到账率、客户投诉率考核未上升到应有的高度。目前黄页公司按照底薪加提成的方式给销售员发放薪酬,提成按照每月到账金额的7%当月结算,其余部分则依据销售员年底的增长率统一结算。对于未到账部分除扣发销售员佣金外未有任何的惩处措施,而黄页广告费采取的是电话费托收的方式收取,部分低端客户的广告金额由于数值小,客户可能未必留意,这也为业务员模糊销售留下了空间。

  二、绩效考核方案设计

  1.设计原则

(1)明确目标。通过绩效考评能够把销售员的工作标准与组织目标联系起来,把通过工作分析得到的指标与考核范围联系起来,即明确工作要求数量和质量。考核结果可以体现业务员的实际工作绩效水平。在进入考核期间,绩效考核体系能让业务员至销售管理人员明了公司对他们的业绩期望,从而让他们根据目标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使两者更为协调,而非冲突。

(2)标准合理。所谓标准就是衡量事物的依据和准则。绩效考评标准是指员工绩效考评进行考量评定分级分等的尺度。对组织或员工的绩效进行全面系统的考评,单有考评的指标体系是不够的,它仅仅解决了考评评价的具体项目和内容,只是“质化”,还没有实现“量化”,只有使绩效考评指标有了确切的衡量尺度即考评的标准,才能提高考评的质量。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销售人员的绩效指标,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对结果的关注和对过程行为的关注。为此,公司销售人员的绩效指标应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衡量工作结果的关键绩效指标;二是衡量行为、表现与素质的岗位绩效标准指标。这样就使得绩效指标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更全面地对销售人员作出评价。

  2.利用客户关系图设计关键绩效指标

  关键绩效指标简称为KPI,它是检测并促进宏观战略决策执行效果的一种绩效考评方法。在企业中,无论是某一部门还是某个岗位的工作产出都会涉及一个或多个服务的对象,即所谓的客户,客户通常分为企业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两类。客户关系图就是通过图示的方式显示某一团队或员工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工作产出。

  3.关键绩效指标的设定

(1)定性指标。定性指标强调销售员的工作态度、销售技巧、客户关系的维护等,虽然这些指标并不直接体现为销售结果,但对销售结果确有着重要影响。我们不能想象一个不懂得沟通的销售员如何介绍自己的产品并最终达成交易。以上这些指标都将成为销售员平时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作为销售员培训与开发的直接依据。

(2)销售指标。销售是黄页公司的生命,作为销售型公司必将把销售放到应有的高度,增长率、渗透率、新客户开发率、新产品开发率都是考核的重要内容。随着传统纸质媒体的衰落,在公司转型升级的压力面前,公司将把新产品的开发作为销售员考核的重点。 (3)回款率。“订单量大的客户不一定是大客户,有偿付能力的客户才是真正的大客户”因此必须使销售人员意识到:“一笔销售在收到货款之前,对公司来说仅仅意味着成本。”

企业人才对策研究4

【摘 要】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企业持续全面发展的重要问题。只有明确该项工作重要性,针对实践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方能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凝聚力、向心力,优化工作环境氛围,培养员工形成综合技能素养,获取良好的提升,满足全面需求,同企业实现共赢发展。本文由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角度入手,探讨了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了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激发精神文明建设内涵优势价值,推进企业的持续全面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一、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问题与对策

  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内容丰富、体系庞大,倘若掌握不好操作技巧,便较易引发不良问题。为此,我们只有深入探究,总结不足,制定科学应对策略,方能优化精神文明建设效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创设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一)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认识问题与对策

  认识为开展一切工作之本,只有良好的应对认识问题,方能优化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实践工作水平。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令现代社会、企业发展受到较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而会引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不到位的问题。究其原因不难看出,主体因素在于认识不全面,即没有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涵、重要意义、角色地位、积极作用全面认识。同时,企业领导决策层、中层技术、管理

  人员、基层员工没有形成科学的认识。令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联性、科学重要性、开展必要性、实践战略性被不良忽视。更有甚者错误的认为企业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仅仅为无关紧要的任务,可有可无,因此将其置于次要地位,对企业未来持续发展建设形成了不良影响。为有效应对认识不到位弊端问题,应在企业内部做好宣传教育,令企业全员明确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图,工作地位、核心效用,令员工清晰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为企业履行的核心职责以及主体任务,同时也是优化企业建设,实现成功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只有将精神文明建设置于突出位置,持续深化发展,毫不动摇、积极进取,方能稳固根基,为精神文明建设开创良好的环境,优化工作效果。另外,实践工作中我们应分层级、分步骤,全方位的扫除思想障碍,强化企业员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感,令其提升紧迫意识,明确核心工作使命。企业领导层应摒弃传统注重效益、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注重物质力量、轻视精神动力的不良倾向。应坚定信念,明确精神文明建设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核心推动影响力、内含科学原理,合理应对认识不到位的弊端问题。应坚实思想认识,将精神文明建设视为显现社会主义核心特点的事业全面开展,作为影响企业建设、可靠、优质生存发展的重要事件实施。员工应摒弃无关紧要、无用性以及无需求的错误观念,科学明确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关系,令他们全面了解精神文明建设同自身的发展密切相连。同物质相同,精神文明为人生发展、生存的综合需要,只有真正意识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为利国利民、对自身与企业发

  展极为有利的工作,方能真正树立企业员工全面关注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发展思想,进而令员工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实践工作,并受益颇多,实现优化提升,真正成为现代企业文明、持续、和谐发展的核心力量。

(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相关目标问题与对策

  目标为发展的方向,企业树立的旗帜,只有清晰制定目标、切实可行、科学履行,方能优化精神文明建设效果,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企业发展目标应全面满足精神文明工作标准,契合行业、企业发展特点,实际状况。不应随意的照搬照抄,制定套用目标。同时,不应令目标水平过于遥不可及,应注重实用性、可行性,优化执行效果。同时,目标制定应明确清晰,不仅包含总体工作目标,同时应细化具体标准。应将目标创建在规范、合理、便于执行的良好基础上,争取令目标便于记忆以及掌控,预防目标笼统、无法执行,呈现不可靠的问题。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应获取公众认可,践行群众路线,达成良好共识。因此,在制定发展目标阶段中,应全面征集企业员工的广泛意见与建议,通过群策群力、民主管理,获取员工全面认可。应通过不断宣传,令发展目标走进大众内心,确保目标确立实施的稳定可靠性,预防执行效能不强,导致员工无所适从、毫无方向,盲目工作的不良问题。另外,应创建完善健全的目标工作机制,预防有目标、没有考核的自流工作状态。全面保证目标的科学履行以及良好实现,推进企业精神文明的规范、优质与长效开展。

(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重点问题与对策

  企业精神文明发展建设阶段中,由于内容涉及多面,要做好统筹兼顾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实践工作中会存在一些矛盾问题。例如无法抓住重点建设,没能找准突破口等。实践工作中只有突破重点,方能实现全局发展,因此为应对矛盾问题,应良好的基于重点工作,营造事半功倍的实践效果。比选重点阶段中应遵循科学的环境原则。由企业环境来讲,精神文明建设在企业以及社会大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日常角度来讲,员工为企业贡献核心力量,从事实践活动的持续期较长。而由人际角度来讲,员工位于企业内创建关系网络的机遇丰富,为此,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重点应置于企业环境比选。由企业承担工作任务以及实践问题来讲,经济工作为核心职能。企业生产经营与实践管理阶段中,存在较多实际问题,因而企业精神文明工作重点应参照企业核心经济任务以及需应对的重点问题明确选定。由企业承担的分工职能来看,各单位需要履行一定的职业责任,并遵循行业规范与市场标准。倘若不遵循规律、违法行事,便会对企业利益形成不良损坏,最终其波及影响将遍布社会,形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为此,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应就职业工作特征进行良好的选定。依据上述标准,企业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应将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政治素养、道德意识水平视为重点目标,基于该目标核心进行建设发展。应做好职业属性、工作任务、核心责任以及特征的全面宣传培养,激发员工形成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可通过宗旨培养,令员工形成职业奉献精神。同时,应企业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和对策研究创建职业工

  作规范,管理员工行为,营造优良行业作风,不断推行体现时代特色的全新职业风尚。另外,企业应严肃法纪,依法管理,提升法律意识,对员工违规乱纪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并应履行承诺管理、公开警示、信誉管理体制,勇于接受市场、社会大众以及经营服务对象的全面管理监督,进而应对重点问题,实现优质发展。

(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问题与对策

  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优质成果离不开丰富充实的实践活动。为实现既定目标,应明确活动鲜明主题,预防效果不明显问题。应基于企业发展状况,体现良好的针对性与科学性,预防活动的短期性问题。同时应真正映射精神文明的核心本质,找到有效的集成点。应在企业管理经营、强化队伍水平、员工关注行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社会风气氛围中全面明确,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吸引力、感召性,令员工终生受益。再者,应借助良好的活动方式与承载平台,体现可行性,满足各方需要,提升员工积极参与热情。应优质开展文明管理、树立先锋活动,倡导德育建设、依法管理、遵循职业宗旨,进而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应注重效率,通过合理的成本投入,创设最大化效益。因此,在活动开展之前应充分准备,进行可行性评估、定量定性研究,预防只讲求形式、不讲求活动开展时效性的问题。还应投入适宜的人力物力资源,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确保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顺利实施。活动的开展应有始有终,不应无疾而终,半途而废。因此应做好全过程把关,达到事半功倍的精神文明活动实践效果,提升企业综合发展水平。

  二、结语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进一步推进各企业全面开拓,优化生产经营管理,提升经济管理效益。为满足工作需要,精神文明建设应实现相适应的优化提升,方能巩固核心地位,发挥优质服务价值。精神文明建设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内容,是践行十八大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企业建设发展的必要途径。因此只有基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大力开展多元化、创新性服务管理,方能为现代社会建设贡献力量,实现持续发展。

企业人才对策研究5

  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_[实习报告]

  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课题组,下设一个综合材料组和三个调研小组,分机关、事业、企业三块开展调研,以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形式,对全市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下一步的对策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5月中旬以来,我们共召开座谈会27个,走访企事业单位200多个,走访有关人员50多人次,回收调查问卷455份,掌握了比较详细的情况。现汇总如下:

  一、人才队伍现状。

  1、党政人才队伍基本情况。到5月,江山市共有党政干部1977名,其中中专以上文化1688人,占总数的85.4%,大专以上文化1423人,占总数的72%。市级机关干部1382人,女性194人,大专以上文化1013人,占总数的73.3%;乡镇机关干部595人,其中女性134人,大专以上文化410人,占总数的68.9%。全市共有市级领导干部35人,其中女性6人;乡镇领导班子成员273人,其中党政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7.5岁,大专以上文化占95%,女性43人;市级机关部门领导干部249人,其中女性22人。 2、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基本情况。我市事业单位现有各类人才7285人。从学历层次看:大学学历1156人,占15.86%;大专2676人,占36.73%;中专2649人,占36.36%;高中及以下804人,占11.04%。从职称层次看:正高级1人,仅占0.01%;副高级241人,占3.31%;中级职称2046人,占28.09%;初级职称4716人,占64.73%;其他无职称281人,占3.86%。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的3427人,占47.04%;35至45岁的1729人,占23.74%;45岁以上的2129人,占29.22%。从专业分布结构看:教育类的4118人,卫生1440人,农林水859人,城建土管221人,群众文化144人,交通环保140人,财税工商116人,新闻112人,人力资源71人,其他64人。

  3、企业人才队伍基本情况。此次对全市50万元注册资金以上的企业,全部发放调查表,按时间要求回收400多份。从调查反馈的情况看,企业各类人才合计2809人。其中按学历分:研究生以上学历5人;大专以上1685人,占调查合计数的60%;中专学历735人,占26.2%。按专业技术职务分:高级职称60人,中级职称817人,初级职称1492人。按年龄分:30岁以下641人,30-35岁648人,36-40岁765人,41-45岁402人,46-50岁207人,51-55岁98人,56-60岁38人,60岁以上10人。按人才专业分:机电412人,建材102人,经济管理982人,化工243人,营销224人,财会323人,轻纺2人,其他521人。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优惠政策,促进了我市人才队伍的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人才队伍。这支队伍为“兴工强市”战略的实施,为江山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并为今后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认真贯彻“四个尊重”方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实施人才战略、开发人才资源摆到突出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意见,真正做到珍惜爱护人才、充分信任人才和放手使用人才,为各类人才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并让他们参与到重大决策、重点工程中去。在市委常委会和书记办公会中,多次对人才工作作了专题研究。今年党代会报告中,更是把人才工作提到新的高度,将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以强调。为了充分体现人才的价值,我们建立了重大决策专家参与制度,聘请工业、农业、社会事业、信息业等方面20名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担任委员,参与重大经济和社会建设决策前的咨询和论证。在党委、政府各项政策和措施的引导下,全社会的“四个尊重”氛围逐渐浓厚。

  2、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市委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不断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做好干部培养、推荐、选拔任用和管理工作,推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年龄、性别、知识等结构的优化。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纲要》,创新干部人事管理工作,加快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一是以公开选拔为突破口,多层次引入竞争择优机制。市委两次采用“双推双考”方式,公开选拔了8名机关部门副(科)局级领导干部及选聘2名重点中学校长。11月,又推出了3个选任类正职(林业局局长、上余镇镇长、坛石镇镇长)和两个副职(团市委副书记、峡口镇副书记)岗位进行公开选拔。今年四月,在市级机关部门班子调整中,市委大胆探索创新,对空缺的17个机关部门正职职位和1个副检察长职位,成功地采用自荐公推提名的方式进行选拔,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和实际效果。在乡镇和部门机关的中层以上干部管理中,则普遍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一般干部双向选择”机制。二是市管干部任免实行常委票决制。三是加大对干部监督力度,增强各级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全面实施党政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对调离工作岗位的领导干部全部进行离任审计。在干部工作中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注重群众意见的.查证和运用,使得群众监督干部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初步形成了群众参与、新闻舆论、党内专门机构共同监督的立体网络。

  3、专业技术人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不断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动态管理、滚动发展,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我们注重培养了一批急需的金融、外贸、法律以及信息等高新技术方面的专门人才,特别是应对加入WTO的需要,抓紧培养了一批精通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专门人才;注重培养了一支具有较高技术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科技队伍;注重培养了一批思想政治素质较高、服务意识较强、善于组织重大科研项目、掌握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管理专家。为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作用,我们建立了科技骨干挂联市“310重点工程项目”实施制度,安排他们参与和负责重点工程的实施,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业务能力和提高素质。采取赴外招聘的方式,引进部分急需的专业人才。近年来,我市每年都组团赴武汉、西安等地招聘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年引进近100人。

  4、企业经营管理者职业化步伐不断加快。以推进“兴工强市”战略,加快江山经济社会发展为立足点,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职业化的优秀企业家。具体工作中,注重研究企业家的成长规律,为他们创造有利于成长的环境和条件,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市里予以重点扶持,为他们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注重灵活对待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对重点骨干企业的负责人,做到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帮助,生活上保护,使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企业生产经营;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源向优秀企业集中,采取托管、兼并、收购等形式,做大做强产业。江山原有大小水泥企业18家,通过 几年的整合,现主要生产能力集中到4家企业,由4位优秀企业家经营管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几年来,我市的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总体上来看,人才队伍现状同新形势、新任务和我市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总量不足。全市人才总量预计到今年年底仅为1.65万人,仅占总人口数的2.9%,低于全省5.9%的平均水平,远远不能满足我市各项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人才队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从分布上看,现有人才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占近60%之多,而企业则普遍缺乏人才。在调查的全市5000多家企业中,仅有人才2809人左右,平均每家企业不到一个。从专业结构来看,传统专业型人才较多,与知识经济相关的专业人才稀缺。如法律、金融、外语、计算机、经济类等人才严重欠缺。从年龄结构上看,中青年人才较短缺,人才队伍老化现象比较明显。从知识层次上看,高学历和高层次的人才所占比例很小。在此次调查中,研究生学历的仅有2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304人。

  3、人才外流现象比较严重。一是隐性外流。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我市每年考上高校本科的人数为1000人左右,而回江工作的本科毕业生毕业仅有120人左右,年外流率在80%以上;二是显性外流。具有中高级职称、本科以上学历、各学科带头人及业务骨干等方面的人才,随经济发达地区对人才引进的力度不断加大,通过正常调离、辞职、自动离职等方式外流,呈上升趋势,出现一人外流,带动相互熟悉或同一层次水平人员外流的“传、帮、带”现象。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我市显性流失人才数达224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73人、初级职称141人。主要集中在四大块:教育系统34人、卫生系统52人、农林水系统42人、工业系统96人。

  4、人才作用发挥不充分。一是为人才服务不到位,对人才没有足够的重视,人才的潜能发挥不足;二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为人才提供物质等方面的支持较少,对人才也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导致人才多侧重于自我封闭的学习,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跟不上,实际效果较差,人才层次提高慢;三是“专才不专”,许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行政工作,专业技术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四是职称政策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大多采取评审方式,重学历、轻能力,存在着明显的论资排辈现象,优胜劣汰的机制没有建立,造成专业技术人员评职称难,有近90%的中高级人才与初级人才做着同样水平的工作。

  5、企业经营者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我市的企业家大多是非专业出身,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工商管理培训,经济贸易、金融、相关法律知识等相对缺乏,难以应对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者较少,除部分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外,大多数企业还是处于家庭式管理和个人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很不相称。管理体制上的弊端,导致外面的优秀管理人才难以进入企业,而企业自身也难以培养人才,造成企业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够,缺乏长远打算和企业发展规划。

  引起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人才队伍建设。我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经济总量小,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一方面社会、企业容纳人才和储备人才的能力有限,人才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企业人才对策研究6

  企业人才招聘问题研究

【摘要】笔者结合目前国内企业的招聘现状,总结其中造成招聘成功率低下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规范的招聘面试流程及需要企业加强规范的关键点,旨在提高企业招聘的有效性,为企业提供人才保障。

【关键词】企业 人才招聘 招聘面试流程

  在企业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任何企业都希望招聘到优秀、合适的人才加盟。然而当通过一系列的招聘、筛选、初试、复试、上岗后,我们找到的人才并不理想。如何才能招聘到优秀、合适的人才?解决这一问题,对企业发展意义非凡。

  一、企业存在的招聘问题

  企业为什么经常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分析总结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初试主观化。初试时,面试官通常是提问一般的常识性的基础问题,然后凭主管印象筛选面试者,缺乏对面试者专业性、适用性的深入了解。

(2)对岗位缺乏准确定位。缺少完善的职责体系以及必要的工作分析,不清楚岗位职责内容以及其准入的知识与技能要求。

(3)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公司缺乏人才规划,不具有系统、规范的人才招聘体系。招聘过程反复、繁杂,“审问式”、“程式化”的面试过程、“急用即招”式的人才需求预测等,导致人才与岗位的匹配度低,招聘有效性低。

(4)招聘人员专业化程度低。招聘人员专业性低,很多未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缺乏必要的招聘技巧,不能有效甄别公司所需人才,一方面错失人才导致招聘有效性降低,同时由于需要再次面试增加招聘成本。

(5)对人才定位不准确。缺乏合理的人才招聘标准,招聘时过分追求高学历、深资历等,不注重面试者实务操作能力的考察,而高学历、深资历会要求高待遇,造成管理成本浪费,同时由于岗位本身工作内容要求较低,不利于激发员工积极性。

(6)缺乏有效的双方沟通。招聘过程多是以聘方掌握主动权,存在双方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公司掌握应聘者全面的信息,但应聘者对公司知之甚少,因此会有应聘成功后发展自身与公司不适合,导致人才流失。

  二、提升企业招聘有效性

  企业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如此之多,如何才能合理避免这些问题,提高企业招聘的有效率?

  建立合理、规范的招聘流程: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初步面试,主要把握应聘人员的基本素质是否符合企业招聘岗位的基本要求;由相关部门进行专业面试,主要把握应聘人员是否能够达到应聘岗位所要求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对于公司内关键岗位或中高层岗位应聘者,在经历前两步后,需要再增加1-2次面试,由公司高层进行复试(中层以下的关键岗位应聘者可先由中层面试后,再由高层进行终试)。

  以合理、规范的招聘流程为基础,设计合理、高效的面试流程:招聘人员简要介绍:需简要介绍公司的大致情况、发展前景、招聘岗位工作内容、知识与技能要求以及薪酬待遇等,以便应聘者对公司及应聘岗位有一个整体了解;应聘人员自我介绍:结合招聘人员对公司及岗位的介绍,针对性的对自身进行介绍,主要包括自身基本情况,对公司、岗位的了解,自身所具有的与岗位相宜的特质、经验等与应聘岗位匹配度或关联度高的内容。

  招聘人员提问:根据应聘人员的自我介绍以及简历,招聘人员进行提问,提问的关键点在于:与招聘岗位相关,但在简历及应聘者自述中未包含的关键问题;应聘者简历及自我介绍中相互矛盾之处;应聘者简历及自述中与招聘岗位要求不相宜的关键点;切勿提问可在应聘者简历及自述中明确找到答案的问题;过程中尽量保持面试氛围的和谐融洽,切勿盛气凌人。

  应聘人员回答:根据招聘人员的.问题,应聘者做出能够提供招聘人员所需信息的回答。招聘人员要结合应聘者的反应及回答情况做出判断:是清楚回答换下一问题,还是发现破绽继续追问等。

  招聘人员要从以上四个步骤中,充分获取信息,对应聘者的整体情况做出准确判断,以提高面试的有效性。

  在规范化的招聘流程下,我们还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建立规范、完善的职责体系,明确招聘岗位的职责、基本要求及专业技能要求;定期开展招聘人员招聘知识、招聘技巧培训,构建招聘人员系统的招聘知识体系,提升招聘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以及辨识人才的能力;建立合理规范的招聘标准,以高的“人-岗匹配度”为依据招聘人才,不盲目追求最好,以降低管理成本、减少竞争压力;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明确人才未来发展规划,减免人才发展忧虑。

  三、结语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保障,如何招聘到合适、优秀人才,如何提高招聘面试的成功率,始终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总结了一般企业招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招聘面试的规范、合理的流程及需规范之处,对提高企业招聘的有效性有一定意义。但不同企业各具特性,如何更加针对性的解决企业的招聘问题,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周伟韬.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招聘策略[J].经管空间,.

[2]戈丹,马智胜.企业人员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广场,.

[3]余刘军.企业员工招聘问题浅析[J].人口与经济,.

[4]古银华.企业人员招聘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

企业人才对策研究6篇 企业人才流失分析与对策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