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相声3篇 三人相声,供大家参阅。
相声1
文章标题:相声--大相面
相声--大相面
甲:大家都喜欢听相声。
乙:啊!
甲:这个相声的特点,它是——逗乐么!
乙:对!
甲:使人发笑。是不是两个人说相声,往这一站就随便说说么?
乙:啊?
甲:不是。
乙:不是啊?
甲:有固定的台词,怎么样的说法,这是学徒学来的,一段一段的。我们从打小时候学徒,我从十二岁学徒说相声,我现在七十岁了。
乙:唉!
甲:啊!这说了五十多年了!
乙:唉!
甲:相声的历史很久了!相声是咱们北京的发源地!在这地方兴的!
乙:对!
甲:现在相声多少年了?二百多年了。
乙:哦!
甲:啊!二百多年的历史了
乙:嗯!
甲:今天说这段呢!就是个传统节目。戏剧很多传统演了吗!“大探二”、这个——“失空斩”......乙:啊!
甲:这个都演了。不是所有的传统戏都可以搬到舞台上吗?也不是那样!也要经过加工、整理。很多事啊!传统的,都要慢慢恢复。这对人民有好处的,有益于人民的,那就可以。咱们生活当中呢,那个——过年了,贴个对子,贴个这个——吊签、挂签,就这个东西——
乙:啊!
甲:有叫挂签的地方,吊签,这东西也要恢复了么!
乙:嗯!
甲:你可以换换词么!它年下,它点缀么!过年,贴点儿对子,年下,点缀!过年么!焕然一新么!啊!来个吊签、挂签!就不要那“大发财源”了,“招财进宝”那不要了!“努力增产”、“厉行节约”。
乙:嘿!
甲:你可以来点这个词么!它也是挺鲜活么!商店很多的都要恢复么!恢复原来的名了么!恢复它原来叫什么字号,还要叫这个字号。食品也是这样,啊!以前那个小食品,这些年没有了,又要恢复。但是说不是完全恢复,有些个东西不能恢复。
乙:什么啊?
甲:啊!跳大神、捉妖、圆光,啊!批八字儿,这个这个......合婚、男女犯相,这个,这都不能恢复!
乙:哦!
甲:那都骗人。是吧!还有算卦的,瞎子算命,瞎子算命!夜间还敲一个钟,当——当——!拄着个棍儿,当——当——!算卦,算灵卦!求财问喜,找人谋事,找那瞎子算,你这不是糊涂么?
乙:嘿!
甲:丢东西了,找不着了,找瞎子,找先生——管他叫“先生”!先生给算算!你丢东西了你找他,你瞪俩大眼你找不着让瞎子找?那能灵么?
乙:是啊!
甲:相面、算卦、批八字——哪方有财,指你条明路!求财问喜么!你这是......求顺么!指你条明路。哪方啊?求财?哪方有财,他指你条明路?你求财,他指给你?他不去?他摆卦摊玩?他撑的!
你瞧那算卦的,饿得那模样!脸挺绿,脖子比我还细。那能灵么?
乙:嘿!
甲:过去咱们北京天桥有啊!
乙:啊!
甲:在咱们天津三不管么!
乙:对!都有。
甲:也有看见过的。天津三不管,就那个算卦的,摆摊,占灵卦、算灵卦、相面、批八字。求财问喜,找人谋事,问病......你什么事,花一毛钱让他算,他指你一条明路,能有这事么?
冻得直哆嗦,缩着脖子,那样了!冬天,连棉袄都没有!没有大棉袄,穿一蓝大褂,大冬天穿一蓝大褂。怕风刮起来啊!底下缀四个砖头。
乙:嚯!
甲:算卦!算卦不够挑份啊!挣不了多少钱!怎么办呢?兼操副业。
乙:什么副业?
甲:摆卦摊,地下铺个大块包结布,摆点钉子——砸鞋钉子,修鞋。有修鞋的呢,砸几个钉子,就那个圆帽钉子,大桔子瓣儿,桔子瓣钉子。唉!有修鞋的,砸钉子。有算卦的,也挣人一毛钱。冻得哆嗦!恨不能有人给他来,过来算卦,他挣几毛。
乙:唉!
甲:真有这种,樱桃,糊里糊涂的人,倒霉么!
乙:有啊!
甲:奔他去了。瞪着眼,管他叫先生:“先生!先生!我算卦。”这饿得都打晃了。“啊——啊——啊!嘛?算卦?你算卦?好!掏钱!给我一毛钱!”天津三不管净这个,赶紧先要钱。“掏钱!一毛!一毛钱!掏钱!”那就掏一毛钱。“给您这一毛!”
“好!您上我这儿算卦,告诉你,奏(就)是灵!”
乙:嗯!
甲:“我这卦奏(就)是灵!我指——指你一条明路!告诉你,你—你这一毛钱哪,不白花!不白花!”把这一毛钱叠了叠了叠得又小又小,搁兜里了。“告诉你啊,我这卦告诉你啊,奏(就)是灵!我给你算哪,奏(就)是灵!你算卦吧!”还打外头还得摸摸!“你摇卦吧!”那就拿个铜钱搁盒里了,哗啦哗啦哗啦......摇卦,往这一倒,摆弄半天,“嘛事?说话!问嘛事?”
相声2
关于相声
相声,英文翻译crosstalk或comiccross-talk,TALKSHOW脱口秀,或CHINESECOMICDIALOUGE,曲艺形式之一,用诙谐的说话,尖酸、讥讽的嘲弄,以达到惹人“捧腹大笑”而娱人的目的。它最早形式是由“俳优”这种杂戏派生出来的。在这些笑料中,艺人们往往寄托了对统治者的嘲弄和鞭挞。
相声一词,古作像生,原指摹拟别人的言行,后发展成为象声。象声又称隔壁象声,明朝即已盛行。相声起源于华北地区的民间说唱曲艺,在明朝即已盛行。经清朝时期的发展直至民国初年,象声逐渐从一个人摹拟口技发展成为单口笑话,名称也就随之转变为相声。一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后来逐步发展为多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综合为一体,成为名副其实的相声,而经过多年的发展,对口相声最终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相声形式。
相声起源于北京,流行于全国各地。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到了晚清年代,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主要用北京话讲,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
在相声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真善美,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张三禄是目前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相声艺人。根据相关记载并推测:张三禄本是北京的八角鼓丑角艺人,后改说相声。他的艺术生涯始于清朝的道光年间。在《随缘乐》子弟书中说:“学相声好似还魂张三禄,铜骡子于三胜到像活的一样。”但是一般来说,相声界把朱绍文(穷不怕)称作他们的祖师爷。
抗日战争时期,一些相声演员表现出民族气节。常宝堃曾经两次因为讽刺日治政府而被捕,张寿臣公开赞扬吉鸿昌等人的抗日,批评当局的不抵抗政策,也曾因为讽刺当时天津的警察“贱”遇到麻烦。
1949年后,一大批以侯宝林为代表的从中国共产党建政之前就在说相声的演员逐渐转型,将相声的内容加以改造,去掉了大量色情、挖苦别人生理缺陷之类的段子。相声快速普及,成为全国性、全民性的曲艺形式。相声的流行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它是一种以声音为主的艺术,适合以被普及的无线广播作为主要媒体。相声被称为“文艺战线上的轻骑兵”。
除了重新整理的传统相声之外,初期还有很多讽刺型的相声,讽刺“旧社会”或者新时代思想落后的人。但由于共产党的政策,一些人意识到歌颂社会主义的相声的需要。1958年总路线时期,一批歌颂型相声开始大量出现。其间以马季等为代表人物。
尽管如此,在随后的文化大革命中,很多相声艺人遭到打压,曾一度让相声在中国大陆绝迹,只有一些歌颂型相声得以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仍然能够演出。
文革之后,相声迅速走红。以 姜昆、李文华的《如此照相》和常宝华、常贵田的《帽子工厂》为代表的一大批讽刺“四人帮”的相声迅速流行。从前侯宝林等人的相声也重新在广播电台播出。
进入1980年代,在日益流行的曲艺形式小品的冲击下,表演形式简单的相声不再得到以电视为主要传播媒体的观众的青睐。一些新的相声形式,如弹唱相声、相声剧等被发展出来,但市场仍然不大(与此同时,相声的大量元素被吸收到小品中)。尽管如此,这段时间里相声还是获得了不小的发展:新一代演员涌现出现,各种内容和形式上崭新的相声段子不断登台,形成了有别之前的“当代相声”。其中无论是歌颂娱乐型还是针砭时弊性的段子,都很多深受大众欢迎的例子。在这一时期的各种大小文艺场合,相声仍是娱乐大众的主角。
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相声开始逐渐式微,新段子越来越少,脍炙人口的更是凤毛麟角,而且内容中讽刺时政的内容也日益罕见,老式的纯娱乐风格相声开始逐渐占据绝对主流地位。在此同时,包括许多知名演员在内的相声演员离开了相声舞台转而从事其他工作,可是新人中能接班的却不多。相声的地位逐渐为繁荣的小品所取代。
在21世纪初,相声在中国大陆处于青黄不接的局面:老一辈艺术家纷纷陨落,1980年代当红的演员们对于相声的发展也表现出了力不从心的状态;在为了重振相声举办的“全国相声大赛”中,新生代亦始终不见勃兴。(中国中央电视台分别在2002年元旦、2003年元旦、2006年国庆节和2008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举办了四届全国相声大赛。首届和第二届受到了观众的好评,第三届第四届相声大赛却被指“看不到相声的相声大赛”。第三届相声大赛闭幕式中马季与主持人周涛和毕福剑合说的相声《学相声》成了马季最后的公开相声演出。)相声的发展前途不被多数人看好,但是在媒体以外的地方,许多以传统方式演出的相声剧团还是保留了一定水平并具有相当多观众的。在天津的许多小剧场与茶馆都可以听到相当精采的传统相声。而同样曾在茶馆传统方式演出的郭德纲在2005年之后的突然走红,虽然不同于真正的茶馆相声,但还是给观众带了一些对传统的认同。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10级计算机应用班
牛春蔚
相声3
甲(山东腔)我问问你呀!
乙 什么事儿啊?
甲 你坐过汽车吗?
乙 咳!汽车谁没坐过呀?那是最普通的交通工具呀!甲 呕。这么说,你坐过汽车?
乙 坐过。
甲 那电车呢?
乙 电车也坐过呀!
甲 电车也坐过?那火车呢?
乙 坐过。
甲 火箭呢?
乙 坐过。……什么?火箭?
甲 啊。
乙 没坐过。火箭我可没坐过。
甲 火箭你没做过?
乙 没坐过。
甲 那你可差远了。
乙 怎么着?你坐过火箭?
甲 当然咧!
乙 八成儿是游乐场那玩意儿。
甲 干嘛游乐场哎?我那是真的火箭──上天的。
乙 上天的?
甲 哎。
乙 你在火箭里边儿?
甲 在里边儿做嘛呀?在外边儿。
乙 在外边儿?那火箭一上天,不把你扔下来?
甲 干嘛扔下来呀?火箭上天了,我在地上好好儿的哪!
乙 啊?那叫坐火箭哪?
甲 怎么咧?你懂不懂哎?画图儿、设计、组装、调试,那不是做火箭吗?
乙 啊?那叫“坐”火箭哪?那叫制造。
甲 对噎!说制造怕你不明白,做火箭不是通俗易懂吗?
乙 还通俗易懂哪?你别这儿气我了。
甲 怎么样?多会儿想上天,你找我来。
乙 找你?
甲 我用火箭把你摧上去。
乙 摧上去?
甲 没什么,道理很简单。就象“二踢脚”一样,拿烟头儿一点“咚”──上去咧!
乙 “棒!”
甲 别“棒”哎!一“棒”你就完咧!
乙 哎?不是你说的象“二踢脚”吗?
甲 ……对不起,说错咧。是“一踢脚”。
乙 “一踢脚”?
甲 哎。“二踢脚”那是导弹。
乙 呕。你是做“一踢脚”的,不是做“二踢脚”的?
甲 什么“一踢脚”、“二踢脚”的?你说制造火箭不就完啦!
乙 好、好、好。您是制造火箭的,对吧?
甲 哎。其实,也不光是制造,反正从设计到制造到发射,都少不了我。
乙 是吗?您说的是什么火箭哪?
甲 什么火箭?“长征号儿”、“神舟号儿”哇!都少不了我。
乙 真的?
甲 我骗你做嘛呀?
乙 那您可真了不起。能认识您,我太荣幸了。(握手)
甲 没什么。
乙 您把咱们中国的航天事业推向了新的高度,您的贡献可太大啦!
甲 没什么。
乙 了不起呀!了不起!
甲 行咧,你撒手呗。我没做什么。
乙 您太谦虚了。
甲(甩手)我是没做什么。
乙 那您……?
甲 我也就是打打水呀!送送饭哪!
乙 啊?您就干这个呀?
甲 干这个怎么咧?人家为了火箭的事儿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忙得开不了胶。
乙 开不了胶?
甲 我给人家打打水、送送饭,我错咧?
乙 谁说你错了?没错。您做得对、做得好。
甲 这不得咧!
乙 可您就管打水、送饭哪?
甲 不哇!有时候儿还擦地呢!
乙 擦地?
甲 对噎!人家说咧──任何微小的杂质都可能引起故障。知道不?
乙 呕。
甲 所以呢,组装火箭的环境必须特别干净。知道不?乙 呕。
甲 所以呢!我就经常地擦地。
乙 呕。
甲 那个地擦得呀!
乙 怎么样?
甲 让你拿舌头儿舔,都舔不了那么干净。
乙 这叫怎么说话哪?
甲 话不好听,反正我是尽了力咧!
乙 不错,不错。火箭发射成功,勤杂人员作用不小。
甲 你说嘛?勤杂人员?谁是勤杂人员哪?
乙 哎?您不就是打水、送饭、擦擦地吗?
甲 唉!那是我随便帮帮忙儿嘛!
乙 帮儿忙?
甲 闲着也是闲着,多干一点儿是一点儿不?
乙 那您是……?
甲 我是管“炮药”的。
乙 呕,医务人员。
甲 什么医务人员哪?
乙 不是有人病了,你给泡上药吗?
甲 什么泡上药哇?我说的是火箭上天能喷火的那个“炮药”。
乙 唉!那不是燃料吗?
甲 对噎!说燃料怕你不明白,说“炮药”不是通俗易懂吗?
乙 我倒糊涂了。
甲 那是你的事儿,我没让你糊涂哇!
乙 好、好、好,我的事儿。您是管燃料的?
甲 没错儿。知道怎么管吗?
乙 不知道。
甲 就是把燃料装在装燃料的装置里装起来。
乙 把燃料装在……你这儿说绕口令儿哪?
甲 什么绕口令儿?这是我的工作,我得按着程序把燃料安全地加上去。
乙 哎呦!这工作可责任重大呀!
甲 那是呀!要不能让我干吗?
乙 呕。
甲 我保证在这个环节上不出任何差错。
乙 嗯,干得好。管燃料的功劳不小。(握手)
甲 行咧,你
相声3篇 三人相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