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体验式教学法3篇(什么是体验式教学法),供大家赏析。
体验式教学法1
“互动.体验式教学法”解析
一、基本定义
“互动.体验式教学法”是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互动交流和探究体验式教与学,使得学生在互动交流、探究体验的氛围中自主学习、质疑展示,全面而高效地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而实现课程目标,教学相长的教学法。
二、基本理念
以生定学,以学定教;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多练,互动交流;展示质疑,体验成功。
以生定学,以学定教:就是教师必须把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要作为课堂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教学过程中一切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情况为基础来采取相应的对策。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就是指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课前和课堂中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本领及技能。千方百计让学生在充分享受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后获得的感悟和乐趣。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精讲多练,互动交流: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少的进行给予式讲解,1分钟能讲完绝不讲2分钟;学生自学或通过合作研究能明白的,教师绝对不讲。从而把宝贵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与学生一道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感悟体验。
展示质疑,体验成功:就是教师要大胆地让学生表达自己或小组成员的意愿,充分展示才能;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大胆提出疑问,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进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师的启发引导、设疑追疑下,学生通过个体或小组合作交流、质疑展示,完成师生共同的教与学目标,为每一名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和空间,让更多学生体验到更大成功的喜悦。
三、1—6—2课堂模式的一般步骤和时间分配
1、揭示课题、出示目标、要求提示:教师用简短的语言揭示本节课所学的课题名称或内容。可直接揭示,也可以创设问题情景揭示。不同学科,不同章节、不同内容采用不同方式;教师用简练、精准的语言出示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把握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使学生学有方向。经常使用的词语有:了解、理解、掌握、会用等等;教师要用明确而具体的语言陈述要求与提示,具体步骤:(1)要体现让学生学什么内容,怎么学,用多少时间。(2)要让学生根据要求与提示,带问题进行小组研讨、合作学习。(3)教师要按组巡视指导,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此环节为课堂点睛之笔,是教师对课标及学情掌控程度的体现,时间为5分钟左右。
2、合作交流、展示质疑、体验提升:学生自学后,教师通过生生交流、帮助、质疑、答疑等方式由学生解决疑难问题,针对学情展开教学。(1)学生能自主学会的知识,教师不教。(2)学生能交流学会的知识,教师不教。(3)疑难问题尽量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或质疑创设出来。(4)学生完成不了,教师要及时追疑、引导、启发。(5)学生能代教师讲的,教师不讲,让学生展示。(6)重点、难点、关键之处,教师必须精讲、拓展、归纳。(7)教师根据学生学情分层教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展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体验合作的乐趣、成功的快感。(8)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反思小结,关键之处及时点拨。(此环节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穿插在主体教学过程中)
此环节是课堂之主体,课堂是否高效在此一举。时间为30分钟。
3、达标测评:(1)分层次习题(2)创新作业
此环节为课堂巩固与生成阶段,不可忽视。所用时间为10分钟。按教学步骤所用时间比例我们把这种教学模式定义为1—6—2(5分钟、30分钟、10分钟)教学模式。总的讲:一节课没有特殊情况,教师的讲不能超过20分钟,学生的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质疑、展示提升、达标测评)不能少于25分钟。
(四)“三三二”教学模式
按课型、教学方式、和课堂反馈与评价我们把这种学习模式称为“三三二”教学模式。
“三三二”中的第一个三即是三种课型——预习课;展示课;预习展示课。
“三三二”中的第二个三即是三种教学方式——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教师课上指导展示;学生课上合作学习,教师课上指导展示;教师课前指导预习,教师课上指导展示。
“三三二”的二即是二种课堂评价准则——一看学生:该听的听了没有,该说的说了没有,该想的想了没有,该做的做了没有。二看教师:脑中是否有纲(标准),胸中是否有本(教材),目中是否有人(学生),心中是否有数(差异),手中是否有法(方法)。
希望全体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积极专研教法,探究学法,以生定学,以学定教,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体验式教学法2
浅谈“快乐体验式教学法”
——在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培训教学中的运用 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
程坤
作者简介:程坤,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长期从事青少儿情商口才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在幼儿、少儿教育和青少儿的心理特点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擅长与家长沟通,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困惑。现为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委员、教学培训师。
根据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培训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需求,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组织一些传媒大学教授、各大媒体资深主持人、有多年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了目前唯一一套覆盖全国的专业化、标准化的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培训的教材,建立了完整的培训教学体系。为了指导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培训机构的教学,保证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培训的教学效果,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教学考试中心的老师们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总结了一系列教学方法在青少儿播音主持培训教学中的运用,例如 “游戏PK教学法”“赏识鼓励教学法”“TPR肢体反应教学法”“快乐体验式教学法”等等。我首先结合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培训的教学实例,向全国从事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培训教学的同行们,介绍一下“快乐体验式教学法”在播音主持专业培训教学中的运用。
快乐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快乐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快乐体验式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它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调重视师生的双边情感体验,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激情与明理、导行的相互促进,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内容,领悟做人道理,选择行为方式,实现“自我教育”
在青少儿播音主持的教学中,教师也常常运用快乐体验式教学法来实现课程目标,例如:在以《道歉》为主题的角色扮演环节,教师让学生分别上台扮演角色的双方,在互换身份的过程中去感受、体验。教师创设一个不小心弄坏了对方杯子的场景,让学生在该情景下真切地体验这件事给自己带来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如一开始的责怪——责怪对方不小心,由责怪而来的愤怒,到对方道歉后的谅解,最终实现换位思考而站在对方的角度达到真正的谅解。
当然,在课程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快乐的方式有很多种,在教学中我们带学生做的游戏有很多很多,例如哥哥弟弟、忽大忽小、大风吹、青蛙跳水、嘴巴手指不一样??通过做游戏能让学生体验竞争的快乐;在教学中我们带学生模拟主持,例如:开学典礼主持、新学期入学班会主持、家长会主持、升旗仪式主持??通过主持让学生体验合作的快乐;在教学中我们带学生创编故事,例如:用 “动画人物、柜子、神探”、“墨水、夏天、宇宙”等任意三个词创编故事,通过创编故事让学生体验创造的快乐;在教学中我们带学生辩论,例如:以“小学生看电视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成大事者必拘小节,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学生上学带手机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通过辩论让学生体验思维碰撞的快乐。就是这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认识提高的快乐,道德向上的快乐,独立创造的快乐,参与合作的快乐??从而在学生主动、积极的体验中,生动、活泼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快乐体验式教学法的作用就在于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因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有着独特的作用,教学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了“快乐体验式教学法”在播音主持专业培训教学中的运用。我们应该在借鉴各种成熟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不断研究和探索适合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培训教学的独特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培训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体验式教学法3
体验式教学法
一、体验式教学法的概念
对体验式教学法的概念也有不同的说法,归结起来主要包括:教师的导引,学生的参与实践,师生的感悟交流这样三个方面,即通过以“行动”为中心的一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这是一种更人性化的教学方式。它是集知识(Knowledge)、实践(Activity)和反馈(Reflection)于一体的一种效力更持久的教学方式。所以说体验式教学法就是一种通过老师创造实际或模拟情境,使学生在亲身经历和充分参与中,获得个人的感悟和经验,建构知识、提升认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法是以促进学生的发现学习为主的一种教学方式,体验的本质是实践,是引导学生在经历中体验生活、感悟人生,通过爱憎苦乐、成败得失、是非善恶、各种人和事的经历和体验,实现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这是对“灌输型”、“管教型”德育的变革,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在哲学的意义上,体验式教学经历了一个“从实践(个人的经验)到理论(包括个人的认识)再到实践(个人的具体行动)”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产生真知的过程
二、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体验式教学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体验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 1.体验式教学强调身体性参与
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2.体验式教学重视直接经验
重视直接经验,从课程上讲,就是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从教学角度讲,就是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从学习角度来说,就是要把直接经验的改造、发展作为学习的重要目的,间接经验要整合、转化为儿童的直接经验,成为儿童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3.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团体学习
体验式教学过程特别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同时强调将个人的体验和感受与集体成员共享成果,并将成果应用于实践,这才是体验式教学最终目的。所以体验式教学活动是促进集体成员之间互助学习、互助体验、成果交流与共享的一个过程。
4.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效果持久的教学方式
体验式教学的成果都是来自学生的亲身体验、感受和交流。中国哲人曾经说过:我听,我忘记;我看,我记得;我做,我学到;我教,我掌握。英国也有类似的谚语:Tenme,and I will forget;show me,and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and I will understand。体验式教学有效地把“听——看——做”思维与学习者的行动结合在一起,并在这一过程中促使学习者的角色发生转换,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主体。学习者通过体验获得了效果持久的知识,同时也体会到了学习是一种莫大的乐趣。
三、体验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差异[9]
1.二者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教学管理上存在着差异
体验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在做中学,让学生与教学内容作最直接的接触,因此其教学管理是软性的,开放性的;而传统教学则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通过间接传授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学生与教学内容没有实质性的接触,所以其教学管理是硬性的、程序化的。2.二者在学习方式和教学效果上存在着差异
体验式教学强调体验学习、团体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强调对即时感觉的领悟和体认,因此其教学效果是长期的、隐性的;而传统教学则强调传统学习、个体学习和标准化学习,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因而其教学效果就是眼前的、直观的。3.二者在教学重点的认识和把握上存在着差异
体验式学习注重观念、态度的转变,注重知识在现实的应用;而传统教学则更注重知识、技能,对知识理论化要求比较高。4.二者在教学评价指标上存在着差异
体验式教学的评价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是多层次、多角度的;而传统教学的评价具有确定性,多是单一的知识性评价。
三、在初中生思想品德培养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的策略
1.在初中生思想品德培养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要积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民主气氛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而在传统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总是居高临下的“传道者”,很少体察学生的内在感受,强制性的传输空泛的思想品德道理;学生则成了无奈甚至于麻木的听众。显然,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不平等的师生地位决定了他们的关系是不和谐融洽的,交互活动是无法充分开展的。这也极易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和思维的惰性。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广阔,甚至在某些领域,他们获取的信息量远远超出教师。与此同时,他们也有着展示个人才华的强烈愿望。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师应实事求是的摒弃知识权威的陈旧本位意识,积极建立学友型的师生关系。应用体验式教学法积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民主气氛的具体做法如下:
(1)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尽可能多地开展些师生互学、角色互换活动,多给孩子们展现自我的机会,多鼓励他们标新立异,提出问题。如在时政教学中,我们就可以舍弃“我讲你听”的陈旧模式,让老师和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学生去当一回老师、老师做一回学生。教学实践证明,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学生体验了成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使教师充分感到了压力,不断的汲取更多更新的知识和信息,以满足教学发展的需要。
(2)要真正建立起学友型的师生关系,还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彻底转变观念,我们要信任自己的学生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学好。罗杰斯就曾说过:“教师首先需要对人寄予深信。如果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发展自自己潜力的能力,那么,我们就会允许他有选择他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机会。”2.在初中生思想品德培养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要为学生创设积极思考的教学氛围
(1)通过设疑引思为学生创设积极思考的教学氛围
“儿童是天生的发问家”,问题是思维的“启动器”,它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易于激发兴趣,生成探究“为什么”的好奇心理。因此在思想品德教育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就某一观点或某一现象设置两难性的道德问题,让学生发表见解,做出评判,使学生在对问题的解决中意识到自己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中存在不合理之处,与自己原有道德认知水平和现实道德要求的冲突,从而产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热情,更有效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水平的提高,使道德学习由“静听”的记忆变为热烈的“辩论”。设疑引思来创设学生积极思考教学氛围的具体方法如下[30]:
一是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一个理想化的典型实验材料。由于思想品德学科内容、原理的复杂性,把一个社会现实材料引进课堂教学中来时,教师必须对它进行必要的处理,不然的话,复杂的情境,会让学生在学习、分析过程中碰上无法解决的困难,导致学习无法进行下去。所以,教师必须对要使用的“实验材料”根据课堂教学要求进行选择和筛选,进行“典型化”和“纯化”处理。所谓“典型化”就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把现实生活中的多个案例集中起来,形成一个具有典型性的案例,成为课堂教学中可用的材料。所谓“纯化”就是现实生活是复杂的,每件事的发生都不是一个因素在起作用,如果把影响事情发展的各种因素都考虑进去,会使得课堂复杂异常,干扰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引入课堂教学之中的材料必须是经过加工和提炼,去除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干扰因素,使之“纯洁化”,也即,要使之成为一个理想状态的“实验”。但是要求思想品德课的实验必须是合理、合情,也就是说,所选择、所设计的材料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不一定发生过,但应该是有可能发生的。而且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够引起学生的想象和共鸣。
二是设计好一个让学生感兴趣、有进一步研究愿望、统摄性较强的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引导性材料。使用先行组织者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已有的与教学有关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知识的铺垫,为已有知识和能力向新的学习过程的迁移创造预备情景;形成一个课堂教学中所需要的学习心理,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所需要的思路上来,从而避免思路过分的“散”的现象,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是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以归纳思维为主,引导学生体验从“思想实验”材料中归纳出知识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思想实验”的材料,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让学生自己通过分析,归纳出材料所反映、隐含的知识和原理。需要强调的是,这一过程应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发现原理,体验知识产生过程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不做假见证》一课时,老师将一则社会新闻引入课堂,一位高考文科“女状元”唐黎,被北京大学录取后正为上万元的学杂费感到为难;这时有一家生产18健脑口服液的企业表示愿意“资助”,但要唐黎在报刊、电视上为他们做广告,说是因为吃了他们厂生产的口服液才头脑敏捷,考得高分的。面对这样的要求,唐黎会怎样答复呢?老师鼓励学生大胆、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进行争论。由于受家庭、亲友和社会等多种渠道的影响,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有各不相同的“意识框架”,有的认为“唐黎应该图实惠,不做广告会吃亏。”有的认为“人格比金钱更重要,唐黎不会做假见证”??通过争论,再揭示答案“俺家清贫,上中学的学费也是母亲东拼西凑借来的,俺从来也没喝过健脑口服液之类的营养品。如果我为了贪图钱财说瞎话,今后在社会上
怎样做人?”从而把道德教育根植于现实生活之中,给学生以更深的教育。[31] 由此可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不能以道德法官的角色来审视学生,不能让学生总是揣摩教师的意图来作出道德判断和选择,更不能把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一个“未知而可求”的境界,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加深情感,深化认识。
(2)通过以辩促思为学生创设积极思考的教学氛围
思考的过程是一个渐进、提升的过程。在道德形成的过程中,学生最初的认识可能是肤浅的、不切实际的,只有通过思考——争辩——否定——再思考——再争辩这样反反复复的过程,才能最终得出结论。通过思辩,使学生的思维潜力被最大可能地开发出来,使学生在道德冲突中学会选择,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共处,在竞争中学会合作,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同时在思辨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老师在课前没有预想到的新思想、新问题,从而使思想品德课堂不仅成了思想交锋的场所,也成为了充满着开放性和生成性的课堂。以辩促思为学生创设积极思考的教学氛围的具体方法如下:
一是组成合作交流小组,为学生创设一个交流的环境;二是选择与学生已有经验有联系,又同时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和与之相关材料,让学生看到多种不同的思路,了解不同的思考方向;三是老师要做适时的引导,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的良好氛围。其中应该注意的是,老师不应随意给学生的观点做出判定,而是应以设问、引导的方式进行。
3.在初中生思想品德培养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要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在实际教学中建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具体生动的教育情境对思想品德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思想品德课上创设情境时,可以从如下五个方面着手[32]:(1)以生活展现情境
模拟活动是通过让学生体验真实世界的活动来发展其智能的。模拟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有效的学习方式,它可以使学生置身于他们将来进一步成长的环境或情境中。在思想品德教育的课堂设计模拟活动,可以从学生生活的大自然与社会中选取某一场景设计模拟活动,能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在模拟活动中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和与__健__他人的比较,学会内省和修正。这不仅拓宽了课堂教学的视野,使学生将道德知识与社会各方面的实际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弥补学生不能经常走出课堂到社会上去学习的某种缺陷,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教学变得鲜活起来,让学生感觉亲切、直观。由于引发了学生的内省智能,对于帮助学生将道德知识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行动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33]例如:国家教育部课程改革方案的制定者之
一、南师大课程改革研究中心常务副主
任郝京华教授,有一次她在给120 多位学生讲解有关爱心和同情心课题时,先让其中60位同学蒙上双眼扮盲人,再让另外的60 名同学扮聋哑人,一对一地互相搀扶着在校园里走,到达目的地后,再互换角色走回去。在彼此配合下,扮演盲人的同学切身体会到他人给予的爱心以及自己所应有的同情心。研究表明:模拟活动能减轻学生在参加交际活动中可能产生的焦虑心理,使他们表现出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模拟活动的基本步骤包括:一要确定学习目标;二要确定模拟设计的规则,这样才能再现真实生活的情境;三要搜集和组织各种所需的资料或材料;四要向学生介绍模拟的背景和具体场景,说明模拟的事件在何处发生,该处有何特点,为什么要选择这一场景(设置的情境一定要具有典型性)等;五要介绍模拟的对象,即说明人物的特征及其观点,小组与个人需要扮演的角色,然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琢磨如何扮演角色与体现人物的特点;六要明确各组的人物要求,但完成任务的具体细节由学生决定。这种以表演体会情境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很快进入角色,即“假如自己是某道德故事中的某某”;而通过如此的角色转换表演必然使情境罩上情感体验、增强理解。“心理换位”思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模拟活动的形式可以采用角色扮演、辩论、模拟软件等形式进行。(2)利用优秀影视作品再现情境
影视作品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德育资源。优秀影视作品中的形象是广大艺术家们通过对生活的深层感悟,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加以高度集中、概括再加以合理的虚构和想象塑造出来的,因此影视艺术比现实生活更深刻、更感人,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青少年学生的共鸣,对他们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利用优秀影视作品激发中小学生的情感,创设逼真的教育情景,是目前条件下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教学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学生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会产生三个层面的情感:
一是安全感,学生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主要是受兴趣驱使,课堂上没有令他感到特别担心的事情。这种安全感会使学生在感情上容易接受、认同教育内容,他不会感到影视作品中所含的道德教育因素是外界强加给他的约束,不会产生抗拒感,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甚至是在无意识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接受道德文化的熏陶,容易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二是学生受影片感染而与影视艺术中隐含的道德观念产生共通感。共通感是指学生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逐步走进影片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而与主人公产生同感或共鸣的感情体验。通过这种共通感社会所认可的道德规范便带着浓郁的感情色彩得到学生的认可和赞同,使他们获得一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心理上的满足感。并由此带来社会适应感及与人分享精__精神体验的愉悦感;第三是自我的道德尊严感。由于不是每个人在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机会接触美好的人和事,影视文化课选择了大量优秀影片,有计划地将这些经典艺术形象呈现在受教育者面前,学生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随着影片故事情节的不断展开,达到高潮,直至完成影片主人公的塑造,学生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仿佛自己就是影片中的英雄人物,自我的道德尊严感油然而生。这种道德尊严感是一种对人持续产生作用的人格力量,使人在一生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感受到它的力量。
利用优秀影视作品再现情境的基本步骤包括:一要确定学习目标;二要搜集和精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优秀影片的精彩片断进行剪辑,选择的故事要有代表性、有着丰富的道德教育价值,像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加拿大医生《白求恩》,舍生取义、誓死捍卫民族尊严的《红河谷》等;三要向学生介绍影片中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及故事梗概,说明所选择的片断处在故事发展的哪个阶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剧情;四要布置课后讨论的题目,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交流观后感想并进行讨论,可以以“假如我是片中的某某”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心理换位”思考,使学生更容易与影片中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产生共通感,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3)以实物演示情境
在相应的背景上,突出某一实物对象,并使对象与教学背景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的情境。例如:在进行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教育时,就可以搜集被污染的河水、被盐碱化的土地的泥土等让学生观看,使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从而自觉保护环境。这种方式直观、生动,而教育效果明显。(4)以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在教育教学中,利用音乐渲染情境,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形成一种和谐的气氛,增强他们对情境内涵更为直接、生动、丰富的审美感受。一曲《朋友》往往胜于千言万语对朋友的描述。(5)以语言描绘情境
上述创设情境的途径,都是运用的直观手段,属于形象呈现的范围。但按照心理学形象与语言相制约的原理,运用语言描绘并使之与直观呈现结合起来,则更易于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在情感的牵引下将对象的喜怒哀乐潜移默化地转为自己的真挚情感。
4.在初中生思想品德培养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要注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学任务的不同,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师自己的特点去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教学,可对两种或以上的教学方法优化组合,丰富教学方法。同时,多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利用电脑多媒体手段开发制作CAI 课件或网页把图形、图像、声音、文字、动画和影像资料有机组合,把抽象的、枯燥的教学内容直观地、形象地表现出来,配合教师简洁的讲解、在激化学生兴趣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5.在初中生思想品德培养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要联系实际,注重实践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未成年人的眼界宽了全面发展自我、建设自我道德的空间增大了;但与此同时,一些消极因素也随之而来,社会上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活动的蔓延,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的沉渣泛起,网络上腐朽落后文化的传播,都在肆意地侵蚀着未成年人的道德家园,学生普遍感到迷茫,迫切需要正确的思想道德指引。因此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道德需求和生活空间,联系现实生活,实现学生自身知情意行的整合,能够增强道德的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在谈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时,教师可根据教材中的活动课安排,放手让学生开展辩论活动。广大学生通过赛前的资料收集整理,赛时的激烈辩论,不仅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有了更准确、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自觉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的意识,增加了才干;同时,也使他们在活动中体会到探求知识的乐趣。再如:在进行爱护自然、保护环境问题的学习时,教师可事先拟定调查提纲,让学生课前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社会调查,收集本地区环境保护或污染方面的第一手材料,并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召开情况分析会。这既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详实,师生的互动性更强;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了环保意识。
6.在初中生思想品德培养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要研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达到“导之以行”的目的。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卷面考试成绩。把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不仅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使他们成了纯粹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同时,也使学生成了应付考试、搏取考分的机器。这无疑是与素质教育、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标相悖的。因而,改变思想品德课的原有评价体系,建立教师外在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体系势在必行。传统评价最大的问题就是测验情境、测验内容与真实生活不相符,学生在这种测验或评价中所获得的分数,对他们未来在真实生活中的表现很少有预见价值。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的具体做法包括:
(1)设计的评价题目以及评价的实施应具有真实性和情境性的。即更注重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的表现,在于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不应仅凭一次考试的成绩来评价某个学生思想品德学得好坏,而应将卷面考试与行为测试相结合来进行评价。
(2)采用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方式,包括专题作业评价、观察评价、实作评价、成长记录等多种方式。
(3)我们还应让学生成为自我行为评价和同学间行为互评的主体。这样的评价活动不仅仅在于求得其公正性和准确性,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自评和互评中获取切身体验,从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或“知耻而进”。
(4)为学生做出发展性的动态评价。评价应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着眼于学生的进步。教师在评价时要善于抓住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语言、表达、和手段或合作意识和技巧等方面的优点加以表扬。比如“你的想法真的很好”、“你真肯动脑筋”、“说得太好了,说明你的思路很清晰”等等。
体验式教学法3篇(什么是体验式教学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