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名著阅读笔记3篇 关于《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

时间:2022-10-23 07:55: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三国演义》名著阅读笔记3篇 关于《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供大家赏析。

《三国演义》名著阅读笔记3篇 关于《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名著阅读笔记1

  最近我又读了一遍《三国演义》,发现我以前只看见了诸葛亮心胸开阔,雄才大略,动忽略了另一个真正的高手。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故事——《陆逊火烧连营》。东吴攻打荆州时,关羽战死了。刘备对这位生死兄弟的死悲愤不已,要招集所有军队攻打东吴,为兄弟报仇雪恨。诸葛亮看刘备太大意了,再三劝阻,刘备却被报仇冲昏了头脑,没有听。几天后,刘备率领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南下,势如破竹,无人能敌。孙权眼看老家都要被端了,急得不得了。这时一位年青的文官站了出来,说刘备的账蓬是用绳子连着的,用火攻必可大破敌军。结果不用说,蜀军被烧得屁滚尿流,完败。

  陆逊确实很聪明,但他比不过那个真正的高手——司马懿。

  司马懿,大家应该知道他是个奸诈狡猾的老狐狸,用卑鄙的手段得了天下。仔细注意一下,他其实既没有赵子龙那样一身是胆,也没有关羽那样有勇有谋,更没有诸葛亮那样雄才大略。那他是如何成功的?只要仔细地看一下书就能找到答案:能把握时机,谨慎。让这个平凡的人成就了不平凡的一生的答案,就是这几个字。

  正是会把握时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招王濬,练水军,在短短一个多月内一举攻下东吴。谨慎这一点,会被聪明人利用。例如诸葛亮的空城计。但更多时候会带来好处。如果没有这两点,司马懿根本不可能一统中国。

  把握时机,谨慎。《三国演义》就如一根火柴,为我点亮了两盏道理之灯。

《三国演义》名著阅读笔记2

  我读过降妖伏魔的《西游记》,读过充满侠义精神的《水浒传》,还读过关系盘根错节的《红楼梦》。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充满军事谋略的《三国演义》。

  如果要问我在《三国演义》里最崇拜谁,当然就是那好谋善断的卧龙先生─诸葛亮啦!别看他拿把扇子很悠闲,其实满脑子都是计谋哩!他的神机妙算事例数不胜数,你看,他七擒七纵孟获,不费一兵一卒就把孟获归于自己的部下;还有一次,他使用了一个小小的“连环计”就让曹操的八十三万大军全军覆没。一直想超越诸葛亮的周瑜临死前还心有不甘地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就凭这几点,足以让我对他佩服地五体投地。

  排行第二的,当然是那知人善任、重情重义的刘备啦!他心怀天下苍生,为了请卧龙先生出山辅佐,他三顾茅庐,真是令人感动。还有一次,刘备在渡襄江时,因为舍不得城中的百姓们,还让他们跟着自己一起渡江,他这样做,大大减慢了他和官兵们渡江的速度,但他为了百姓,不顾自己安危。

  这排行第三的该给关羽还是张飞呢?关羽,他曾经过五关斩六将,令人刮目相看。张飞也不甘落后,他在大板桥上吼退了曹操的百万大军。你们说,这老三我该给谁好呢?

  从这些人物身上,我学到了很多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大至改朝换代,小至工作生活,都必须遵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原则,坚持“真、善、美”的本质,如忘恩负义的吕布,最终没有好下场。而刘备人品好,吸引了众多英雄豪杰为他效命,最终成就一番大事业;我还体会到如果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佼佼者,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与艰辛,掌握更多的知识,学会更多的本领,从古至今,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话说回来,其实排行第一的,是否应该属于作者罗贯中先生,是他,写出了不朽名著,让我们回到了英雄辈出、惊心动魄的三国争霸时代……

《三国演义》名著阅读笔记3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当我读《三国演义》这本书时,爱不释手,如痴如醉。读完后,我深受教育,心静如水,灵魂又一次得到升华。

《三国演义》讲述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历史,以蜀汉兴亡为主线,写了东汉末年群雄并战、三足鼎立直到司马氏统一三国的故事。读完这本书,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浮现在我的眼前:奸诈狡猾的曹操、赤胆忠心的关羽、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嫉贤妒能的周瑜。

  周瑜见诸葛亮处处略胜一筹,心生嫌疑。在准备攻打曹操时,便以军中缺箭为由,限诸葛亮十天时间造好十万支箭,并立下军令状,想借此害死诸葛亮。而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却淡定表示“只用三天”,令在坐的大臣们都为之咋舌,觉得十万支箭不要说十天,就是三个月也造出来。而诸葛亮不仅通天文,识地理,而且也知奇门,晓阴阳,更擅长行军作战中的布阵和兵势,在三天之前已料定必有大雾可以利用,并在第三天清晨顺利向曹操“借”来了十万只箭。当鲁肃向周瑜说明诸葛亮取箭之事。周瑜大惊,慨然叹曰:“孔明神机妙算,我不如他”。由此看出,周瑜心胸狭窄,小肚鸡肠,容不下有能之人。

  现实社会中不乏像周瑜这样的人,究其原因是妒忌心理在作怪。当别人不断努力奋斗,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大家的敬佩和爱戴时,嫉妒心强的人却不向他们看齐,不愿努力争取,不去拼搏奋斗,而是想坐享其成。甚至有的人暗地里嘲笑、破坏,陷害别人。这是一种多么不健康的心理啊,小则危害自己,大则贻误国家。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也不是时常会妒忌别人吗?当我们考试成绩下降时,不是寻找自身的不足之处,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而是忐忑不安,局促忧愁,希望那些成绩好的同学以后考试也出错。面对学习成绩差的同学,成绩好的同学不是想方设法帮助别人,而是置之不理,顾若罔闻,甚至冷语热讽。难道我们也要像周瑜那样,被嫉妒心害得口吐鲜血而亡吗?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我明白了这个道理:做人不能怀有妒忌心,要做一个心胸坦荡、神定气安的人。

《三国演义》名著阅读笔记3篇 关于《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如何写水浒传读后感读书笔记最新范文3篇(水浒传读书笔记及感想)

一年级父与子读书笔记5篇(父与子读书笔记左右)

描写初中生论语读书笔记3篇(《论语》的读书笔记怎么写)

名著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六3篇(《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

阅读《草房子》读书笔记及启迪3篇 草房子读书笔记阅读感悟

名人传初一读后感范文3篇 初一名著读后感

2022最新师德警示教育大会心得笔记3篇 师德警示教育活动学习心得

关于《傅雷家书》读书笔记参考2篇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

古典名著《红楼梦》读后感7篇 红楼梦读后感

描写围城读书笔记六3篇 围城读书笔记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