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动员大会上的讲话3篇(年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亮点)

时间:2022-10-30 12:27:34 综合范文

  演讲稿的内容要根据具体情境、具体场合来确定,要求情感真实,尊重观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演讲稿,那么你有了解过演讲稿吗?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在全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动员大会上的讲话3篇(年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亮点),欢迎参阅。

在全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动员大会上的讲话3篇(年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亮点)

在全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动员大会上的讲话1

  咸阳市秦都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

  工 作 方 案

  根据省综治办《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和县(区)的通知》(省综治办?2010?58号)精神,我区被省综治办确定为全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为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完成,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手段,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意见》精神,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公众参与、科学管理的原则,将社会管理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健全社会管理体制、改进社会管理方式、完善社会管理手段、提高社会管理效能,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努力探索一条科学管理社会的新路子。切实解决影响我区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进一步夯实社会管理的基层基础,确保完成全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工作任务。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七大类三十项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实现全区治安维稳形势进一步好转,社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把秦都建设成为和谐平安先进区。

  三、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决定成立秦都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陈肖坪 区委副书记、区长 副组长: 梁 宇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卓鹏飞 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张 骐 区政府副区长、公安秦都分局局长

  赵贤平区法院院长

  王一凡 区检察院检察长

  卢建洲 公安高新分局局长

  苏存虎 公安彩虹分局局长 成 员: 陈平安 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白建军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边 莹 区委统战部副部长 王 宏 区委政法委副书记

  李 坚 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区综治办主任 刘健康 区委政法委副书记 许兴琳 区人民法院副院长 吴尚友 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赵耀华 公安秦都分局副局长 王 婷 区编办主任 吕平区防邪办主任 周 晖 团区委书记 雷冬贤 区妇联主席

  赵兴智 区总工会副主席、区直机关工会主席 韩剑锋 区财政局局长

  郭 鹰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冯建臣 区教育局局长 刘 任 区民政局局长 刘海燕 区司法局局长

  张亚军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吴晓秦 区文体事业局局长 何荣华 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局长 刘水莲 区卫生局党委书记、副局长 任军锋 区信访局局长 李 密 区民族宗教局局长 谭德强 工商秦都分局局长 吴 焱 区政府法制办主任 王宗权 区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卓鹏飞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副主任由李坚、刘健康同志担任。

  四、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一)扎实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

  1、完善维护稳定的体制机制。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维护稳定责任鉴定和综合治理实绩档案,严格实行维护稳定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完善《秦都区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处置办法》,切实增强各级干部维护社会稳定的意识。(牵头单位:区委维稳办。责任单位:区信访局、区应急办)

  2、加大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力度。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政策,在决策前要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风险“双评估”,真正使风险评估成为重大决策和重点项目建设的前置程序和刚性门槛。政法部门要把风险评估纳入执法办案过程之中,科学预测和有效预防可能产生的风险,努力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三个效果”的统一。(牵头单位:区委维稳办。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相关部门)

  3、健全完善“三调联动”工作机制。按照“深化、提升、加强”的要求,建立健全“三调联动”协调会商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机制,最大限度的发挥“三调联动”的整体效能。认真贯彻实施《人民调解法》,加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涉及征地拆迁、搬迁安置、教育医疗、交通事故等重点领域和人口密集区全面建立行业性、区域性专业调解组织,积极构建政府法制部门牵头、相关行政部门为主体的行政调解工作格局。(牵头单位:区司法局。责任单位:区法院、区检察院、公安秦都分局、公安高新分局、公安彩虹分局、区政府法制办)

  4、认真落实和完善有关政策制度。对涉及社会保障、征地拆迁、医患纠纷、城市困难群众违规经营、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难”、进京非正常访等影响社会稳定和民生疾苦的突出问题,加强调研,立足实际出台方案,从政策层面解决问题。政法部门要树立调解是执法的理念,从机制上把调解优先原则贯穿于执法办案中。法院、检察院要充分运用司法建议,促进依法行政,减少社会矛盾。(牵头单位:区政府法制办。责任单位:区信访局、区法院、区检察院、区人社局、区卫生局、区住建局)

  5、全力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坚持定期排查和集中排查相结合,不断深化信访工作“三无”(无进京非正常访、无来省重复访、无中省交办信访积案)街道和单位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联合接访、综合调处的矛盾纠纷新模式。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及时落实包抓领导、承办单位、工作责任和化解措施。对涉及面广、影响重大的矛盾纠纷,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包抓,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妥善处理。(牵头单位:区信访局。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相关部门)

  6、严格落实稳控措施。依法维护信访工作秩序,切实加大对无理缠访、闹访人员和组织煽动集访闹事的重点人的依法处置力度,坚决维护法制尊严和信访秩序。严格落实“五包”责任和稳控措施,加强对重点群体、重点对象和非正常访人员、情绪行为偏执人员、精神病患者的稳控,严防其集体上访、进京非正常访和聚集滋事,确保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的顺利进行。(牵头单位:区信访局。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公安秦都分局、公安高新分局、公安彩虹分局、相关部门)

(二)积极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

  7、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领导机构和队伍。建立健全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充分发挥其领导作用,组织和协调各职能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局面,统筹推进和落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以各街道综治办和派出所为主体,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心;以村(社区)委会干部和辖区民警、流动人口协管员为主体,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进一步健全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按照人口500︰1的比例,配齐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牵头单位:区综治办。责任单位: 各街道办事处、公安秦都分局、公安高新分局、公安彩虹分局、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8、努力构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工作责任制,制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进行目标管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调研,制定出台《秦都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牵头单位:区综治办。责任单位:公安秦都分局、公安高新分局、公安彩虹分局、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9、建立完善劳动执法和保障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的日常巡视检查机制,加强流动就业人员和劳动力市场的清理整顿,取缔非法职业中介组织,保护流动就业人员合法权益;完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监督管理机制,提高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加强日常工资支付情况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拖欠、克扣流动就业人员工资行为。加大对用人单位特别是高危行业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强迫流动就业人员超时、超强度劳动和违章作业、违反职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使用童工等违法行为。按照“谁用工、谁管理,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并落实用工单位、经营业主协管的,融治安防范、矛盾调处、劳动用工、社会保险、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生育、卫生防疫于一体的流动就业人员服务管理责任制,把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责任落实到用工单位、经营业主。(牵头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区卫生局、区总工会)

  10、建立和完善流动少年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机制。坚持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方针,做好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统筹协调工作,建立专门学籍档案,保障其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加强对以接收流动人口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的管理、指导、扶持和规范,提高民办学校的办学质量。(责任单位:区教育局)

  11、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和基本医疗保险,逐步完善农民工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补偿、医疗保险等政策。监督其用工单位为农民工购买五类保险并向农民工提供符合基本卫生和安全条件的工作、生活环境。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将流动人口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纳入经常性工作落实,加强流动人口计划免疫和健康教育工作,在传染病防治、儿童预防接种、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等方面提供与城区居民同等的服务和优惠政策。(牵头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12、建立和完善依托社区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工作体系。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向社区延伸,加快实现以社区为平台的人口属地化管理。依托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积极开展房屋租赁、委托代理、信息采集、安全咨询、代收税费、调解纠纷、宣传教育以及劳务中介等服务工作,实行“一站式”服务。积极推进流动党员管理,鼓励流动人口参与社区居民自治,探索流动人口参加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办法,增强其社区成员的意识,使流动人口真正融入社会。(牵头单位:区民政局。责任单位: 公安秦都分局、公安高新分局、公安彩虹分局、区司法局、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各街道办事处)

  13、建立健全“以房管人”机制。全面实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按照“谁出租、谁负责,谁留宿、谁负责”的原则,全面落实出租屋主、租赁中介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等的治安协管责任,掌握承租人、住宿人的生活和活动情况。完善流动人口普查登记制度,围绕“人来登记、人走注销、变动更新”的目标,开展流动人口经常性的普查登记工作。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信息系统,强化信息录入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鲜活、完整性。(牵头单位:区综治办。责任单位: 公安秦都分局、公安高新分局、公安彩虹分局、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工商秦都分局)(三)积极推进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工作创新

  14、加快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建立适应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求的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减少社会消极因素,积极探索完善制度体制机制。(牵头单位:区司法局。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区法院、区检察院、公安秦都分局、公安高新分局、公安彩虹分局)

  15、建立健全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和管控机制。积极推进和落实“及时造册建档、及时家访、及时签订帮教责任书、及时进行法制教育、及时制定和落实帮教措施”的“五个及时”工作机制;对帮教对象做到“三不、四同”,即“不嫌弃、不歧视、不纠缠过去;政治上同对待、经济上同支持、工作上同信任、生活上同关心”,为特殊人群回归社会营造良好的环境;推进帮教工作的“三个延伸”,即向外延伸,扩大帮教范围;向前延伸,及时在刑释解教前介入帮教;向后延伸,主动对帮教安置后的对象继续帮教。对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的,基层党政组织、政法部门、群众自治组织要建立必送必接和有效安置机制。确保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率达到100%、帮教率达到100%,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控制在3%以内,就业安置率力争在三年内达到90%以上。(牵头单位:区司法局。责任单位: 各街道办事处、公安秦都分局、公安高新分局、公安彩虹分局、工商秦都分局)

  16、建立健全流浪乞讨人员、流浪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收治救助机制。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流浪乞讨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收治救助工作责任制,完善流浪乞讨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收治救助机制。深入组织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流浪危重病人、流浪精神病人和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收治救助和流浪未成年人、老人的救助保护工作,坚决打击幕后操纵和组织流浪未成年人、老人进行乞讨的违法罪犯团伙和人员。(牵头单位: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公安秦都分局、公安高新分局、公安彩虹分局)

  17、建立和完善闲散青少年,尤其是问题青少年的帮教矫治工作机制。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排查摸底专项行动,摸清社会闲散青少年的底数,深入分析各类青少年群体的基本需求和有犯罪行为及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原因,提出有效的工作措施和政策建议,推进各项教育、服务和管理措施的落实;加强留守流动未成年人关爱服务工作,通过在城乡社区的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阵地,设立儿童公益岗等多种途径,弥补留守流动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缺失,对问题儿童进行指导帮助。在区法院建立少年法庭,专门审理涉及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探索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工作机制。(牵头单位:区教育局。责任单位:区司法局、团区委、区妇联、区法院、区检察院、公安秦都分局、公安高新分局、公安彩虹分局)

  18、建立健全对吸毒人员、法轮功等高危人群的常态化帮教管控工作机制。采取“预防、管控、帮教”一体化措施,对吸毒等高危人群帮教管控工作。做好高危人群的排查核实工作,全面掌握社会面重点人员底数和现状,特别是重点人员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类问题,防止和减少高危人员失控漏管情况。实行分类帮教,通过心理咨询、疾病预防、戒毒治疗等手段,分层次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或其他高危人群进行个体化心理干预,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消除或缓解其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加强社区帮教组织建设,根据不同情况,充实调整帮教人员,建立帮教、监管工作责任机制,切实将管控帮教责任落实到基层单位和帮教人员。(牵头单位:公安秦都分局。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公安高新分局、公安彩虹分局、区司法局、区防邪办)(四)积极推进社会治安防范工作创新

  19、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城镇社会面巡逻的制度化、常态化,把防控触角进一步向社区、单位内部和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行政区域交界处延伸,着力构建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建结合、网上网下结合的动态防控网络,形成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社区有联防、邻里有守望的多层次立体化防控体系。(牵头单位:区综治办。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公安秦都分局、公安高新分局、公安彩虹分局、区财政局、区民政局)20、深入开展平安秦都建设。按照“条块结合、齐抓共建”的要求,在继续深化基层平安创建工作、巩固原有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加大行业平安建设力度,把平安创建活动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加大对平安建设薄弱地区、单位的指导支持力度,不断巩固和发展基层平安创建成果,推动全区平安建设深入持久开展。(牵头单位:区综治办。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各综治成员单位)

  21、加强治安重点地区的治安防范工作。认真研究“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和重点工程建设工地及周边地区、社会治安“问题村”和“老大难村”、学校及周边地区、铁路沿线等治安重点地区的治安防范工作,掌握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的规律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建立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防控打击机制;进一步完善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挂牌督办和责任查究机制,推进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工作各项措施落实。(牵头单位:区综治办。责任单位: 各街道办事处、公安秦都分局、公安高新分局、公安彩虹分局)

  22、加强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工作。以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整治活动为载体,针对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在开展全面治理的基础上,树立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样板,以点带面,建立健全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长效机制。(牵头单位:区教育局。责任单位:公安秦都分局、公安高新分局、公安彩虹分局)(五)积极推进基层综治组织工作创新

  23、进一步健全基层综治组织。在各街道办事处和农村(社区)建立起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担负起维护基层稳定和谐任务的基层综治组织。着力加强街道办事处综治办、综治维稳中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建设,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社会治安联防、矛盾纠纷联调、突出问题联治、重点工作联动、社会管理联抓、惠民实事联办的综治工作新机制,切实做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着力加强村(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站建设。(牵头单位:区综治办。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24、要把治乱与治瘫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加强村(居)委会、综治维稳工作站、治保会、调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对软弱涣散、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的基层组织及其领导班子,党委组织部门和民政部门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及时予以调整、充实。(牵头单位:区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区综治办、区民政局、公安秦都分局、公安高新分局、公安彩虹分局、区司法局)

  25、加强基层综治机构、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社区警务室建设,发挥其在排查整治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内保组织和保卫工作队伍建设,确保发挥作用。(牵头单位:区综治办。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区编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财政局、公安秦都分局、公安高新分局、公安彩虹分局、区法院、区司法局)(六)积极推进虚拟社会管理工作创新

  26、进一步完善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机制。根据网络犯罪的新情况、新特点,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的日常管理,构建网上网下相结合的防控体系,提高网上发现、侦察、控制和处置能力;依法打击利用网络实施的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窃取国家秘密、诈骗、赌博、传播淫秽物品、非法经营以及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等犯罪活动;深入开展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等整治活动,净化网络环境。及时封堵删除网上造谣、煽动等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并落实责任、依法处理。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有效防止虚假信息和谣言传播。(牵头单位:公安秦都分局。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公安高新分局、公安彩虹分局、区文体事业局)

  27、加强网吧行业管理机制建设。加强对网吧行业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凭身份证上网等制度,对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等违规行为坚持严管重罚,严厉查处和打击黑网吧,坚决扼制各种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加强对网吧业主的教育培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行业自律;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巡查制度,进一步增强网吧管理的长效性。(牵头单位:区文体事业局。责任单位:公安秦都分局、公安高新分局、公安彩虹分局、工商秦都分局)(七)积极推进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创新

  28、加强新经济新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健全组织管理工作体制和协同管理机制。完善登记管理制度,督促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在法律许可和行政审批的范围内开展活动;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党、团组织、工会组织建设;建立内部会商机制,加强对敏感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准确掌握境外非政府组织动向及活动情况,有效管理境外非政府组织。(牵头单位: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公安秦都分局、公安高新分局、公安彩虹分局、区委组织部、团区委、区总工会)

  29、对境外非政府组织,依法进行监管。特别是宗教类和基金类等背景复杂、政治意图明显的非政府组织,本着积极稳妥、趋利避害、抓住重点、注意策略的原则,坚持利用、防范并举,抓住重点组织、重点地区、重点领域,依法加强管理,既保护其正当交往与合作,又坚决抑制和防范其渗透破坏活动,维护社会稳定。(牵头单位:区委统战部。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区民宗局、区民政局、公安秦都分局、公安高新分局、公安彩虹分局)30、对来秦境外人员,依法规范管理服务。公安、民政、人社、教育、工商等部门要做好来秦境外人员停留居留、住宿登记、租房购房备案审批、就业、就学以及外商来秦投资管理等工作,形成权责明确、协调统一的管理服务联动机制。构建覆盖来秦境外人员入境、居留、就业、就学、出境全过程的动态管控体系,及时清理、遣返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的外国人。加大治理非法出入境工作力度,切断敌对分子的渗透渠道。(牵头单位:公安秦都分局。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区民政局、公安高新分局、公安彩虹分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教育局、工商秦都分局)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社会管理创新是省、市交给我区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单位务必按照省综治委要求,将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完成试点任务。各单位一把手要亲自负责社会管理创新的调研决策、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从人力、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确保工作顺利实施。

(二)广泛宣传动员。要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工作,使社会管理创新观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营造各界参与、全民参与,共建和谐家园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督促考核。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抓好全区创新试点工作的监督检查,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定期通报工作进度,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不落实、工作任务没有完成的,坚决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项目,并作为各单位年终岗位目标考核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任期考核的重要内容,对社会管理创新没有通过考核的,所在单位和领导年终考核不得评定为优秀。

(四)夯实工作责任。各单位要根据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任务,制定具体任务指标,将工作责任落实到基层,将任务指标细化到个人,严格考核奖惩,确保社会管理创新落到实处。区财政要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主题词:社会管理

  工作方案

  通知

  中共咸阳市秦都区委办公室 2011年4月6日印发 打印:高晓强 校对:刘健康 共印:120份

在全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

  在全区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

  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厉 秀 珍

(2010年12月23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动员会议,主要的任务是,贯彻中央和省市的系列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兴大革的勇气、大分大统的思路、大破大立的举措,积极主动,开拓创新,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刚才,吴书记作了部署,讲得非常全面,市委政法委张建树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各单位一定要按照张书记和宏儒书记的部署迅速行动、抓好落实。下面,我再简单强调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强化认识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中央政法委提出的应对社会转型期矛盾纠纷的重要举措。近期,中央和省委相继开展试点工作。市委经过研究,决定在我区开展综合试点,这一方面是对我们近年来政法维稳和社会管理工作的充分肯定,另一方面也是交给了我们一项相当繁重的硬任务,同时,社会管理创新本身也是我区在新形势下急需开展和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

  首先,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顺应群众期待的必然举措。随着

—1—

  社会的发展,群众的思想更加活跃、需求更加广泛,他们迫切希望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切身利益得到切实维护,公平正义得到有效保障。群众的期待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我们只有针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改进管理服务,改善社会治安环境,才能更好地保障群众利益,满足群众意愿,才能践行好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第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预计今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73亿元,同比增长%;财政总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元,同比分别增长%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改善。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深入推进,我区社会管理的动态性、开放性不断增强,人口流动大进大出,社会管理面临巨大挑战:全区刑事犯罪和治安事件居高不下;各类历史遗留问题明显增多;有组织的集体上访、聚众闹事等现象时有发生;在虚拟社会、“两新组织”等新社会群体管理上,还存在真空地带和管理“盲点”。这些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影响我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丰富社会管理手段和方式方法,加强基层基础,强化对社会的监控力。

  第三,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加快瓯海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温州大都市区建设的加快推进,瓯海迎来了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城市化将进入加快发展的“动车时代”,同时我们也进入了社会转型的关键期,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

  益格局、社会思想观念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社会管理面临一系列新课题、新挑战。今年下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在转变思想观念、改善发展环境、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相继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特别是前段时间开展的“互看互学”活动,让大家看到了差距,明确了目标,11个县市区和3个功能区块的发言要在网上挂一年,大家都盯着看,提出的目标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不管是社会转型期带来的新挑战,还是“互看互学”形成的新的发展形势,都倒逼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加快创新社会管理,打破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工作模式,以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紧盯重点,把握关键

  这次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的关键是要结合我区实际,进一步整合各方面社会管理资源,完善机制,着力探索建立“八大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具体这八个方面,刚才吴书记都已经作了部署,《实施意见》里也已经非常明确,请各部门回去后,认真研究落实。这里我要讲的是,我们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过程中,要着重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突出以人为本。有句话叫:“我们常常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以人为本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参与者,又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受益者。因此,我们必须要把以人为本、服务为先贯穿于社会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创新思路方法,在关注民生、惠及民利、维护

  民权、保障民安上多做文章,多强调服务,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在管理中提高服务能力,在服务中提高管理水平。同时,要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发挥群防群治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第二,要重视特殊群体。要切实抓好特殊群体的教育、服务和管控,下深功夫研究解决具体问题,以点带面,形成支点,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各项工作扎实深入开展。要创新高危人群的管理。对于吸毒人员、邪教组织人员、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等高危人群,要准确掌握其情况和活动规律,建立工作台帐,实行重点管控,并有针对性地做好管控工作预案,一旦出现危害社会、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苗头性、倾向性行为时,要依法果断予以处臵,防止酿成严重后果。要创新流动人群的管理。产业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大量的流动人群,甚至出现一些“盲流”,社会管控难度大。要积极完善“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模式和方法,确保对流动人口有序、有效、有力管理。要创新弱势群体的管理。社会转型中出现了社会分层现象,由此产生的“草根群体”、“困难群众”等弱势群体及其问题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公平正义,高度关注生活失意、工作失业、感情受挫的群体,切实改善民生,强化社会情绪疏导,加大帮扶力度,更多的提供创业、创造、创新机会,让所有阶层群众都有尊严地生活,努力构建发展共建、成果普惠的格局。

  第三,要培育特色亮点。社会管理创新没有大量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关键靠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积累经验、形成机制。各镇街、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形成特色,打造亮点,总结行之有效的做法经验,及时上报推广。要积极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矛盾化解、公正廉洁执法有机对接,调动各方力量,更好地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真正实现社会管理有序、文明、和谐。

  三、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推动形成共建和谐社会的生动局面。

  一要强化领导。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是关键。区委、区政府已经建立了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葛书记亲自担任组长,由我担任第一副组长,吴书记担任常务副组长,相关四套班子成员和法检“两长”担任副组长。各镇街都要相应成立领导机制,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靠前抓,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要统筹协调。当前,我区正处于大开发大建设的关键时期,各项建设任务繁重,试点工作又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必须提早谋划、加快实施、坚决完成。各镇街、职能部门要按照“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原则,处理好试点工作和中心工作的关系,推动创新社会管理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协调推进。

  三要营造氛围。要加强舆论宣传工作,广泛宣传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着力营造有利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大气候、大环境,形成共建和谐社会的生动

  局面。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设臵专栏,大力开展宣传报道,引导广大群众更加理解、支持社会管理创新各项工作,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同志们,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希望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振奋精神,强化措施,攻坚破难,开拓创新,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出色完成此次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任务,不辜负市委、市政府对瓯海的信任和期待,为瓯海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全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动员大会上的讲话3

  石家庄市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总结

  去年下半年石家庄市被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以来,特别是全国综合试点工作推进会召开后,全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各项部署,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

  一、系统构思,科学布局,高标准谋划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一方面坚持通盘考量,精心设计。我市以“构建和谐社会、打造最平安省会城市”为总领,以有效解决影响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为切入点,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六个方面问题,确定了30个创新项目,以此带动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深入开展。一是从强化基础建设入手,谋划了建立完善网格化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加强各级综治维稳体系建设、构建市综治信息化工作平台、建立完善全员人口基础数据库及辅助决策系统、实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工程等5个项目。二是从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入手,谋划了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健全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机制、建立公共安全重大突发性案(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深入开展六五普法等5个项目。三是从加强重点群体服务管理入手,谋划了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方法手段、加强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加强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服务管理、创建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教育矫治(工读)学校、改进市少保中心教育保护模式、拓展石家庄市蓝天职业培训中心职能、做好精神病人服务管理和救治、加强吸毒人员服务管理等8个项目。四是从提升治安大局驾驭能力入手,谋划了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规范加强城镇居民区物业化管理、加强出租汽车行业服务管理、规范城市停车管理、加强危险物品管理、建立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长效机制、大力推进技防建设、建立完善平安创建长效机制、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等9个项目。五是从加强“两新组织”服务管理入手,谋划了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新经济组织服务管理两个项目。六是从强化虚拟社会管控入手,谋划了创建互联网维稳工作新模式的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努力形成我市社会管理的“六张网”,即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网、社会矛盾化解网、社会单位(组织)服务管理网、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网、社会治安防控网和虚拟社会管控网。

  另一方面坚持党政总揽,整体推进。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6名市领导任副组长,市直46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社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调度。同时,把就业、社保等“八项民生工程”与社会管理创新项目配套建设、整体推进。力求在管理中增强服务能力、在服务中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管理与服务的和谐统一,使百姓及时享受到社会管理创新的成果。

  工作推进中,各级党委、政府将社会管理创新纳入各级党政一把手工程,纳入“十二五”规划,纳入各级干部政绩考核,纳入各级财政保障体系。在具体项目建设上,全市30个创新项目全部由市长与承办项目的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主体、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落实责任考核体系。全部建立“五个一”推进模式,每个项目明确一名市级领导分包、确定一个市直部门牵头、建立一个专门班子攻坚、完善一套具体方案实施、保障一项配套资金支持,为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打牢了基础。市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对各个项目坚持周督导、月调度、季述职,落实了“市长督办卡”和落后单位约谈制度。近期,市委还成功举办了全市县处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瑞彬亲自到会并作重要讲话,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深入开展。

  二、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创新试点工作取得进展和初步成效

(一)建立“三级网格、四级管理、五个体系”,规范全市网格化社区服务管理模式。一是推行街道(乡镇)、社区、楼院“三级网格”;二是落实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管理站“四级管理”模式,并推行信息化管理手段;三是积极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应急处置、考核评价“五个体系”,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模式。我市在街道党工委试行建立居民区党委、驻区单位联合党委、综合党委三个功能性党委,分别负责协助管理社区党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非公经济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1+3”大工委制等创新模式,得到了中组部的肯定。

(二)坚持“三个注重”,推进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扎实有效。一是注重夯实基础。全市各县(市)区、各乡镇(街道),全部建立行政调解中心或调委会(调解室);市、县、乡、村四级排调工作实行统一标准管理,统一工作制度,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效衔接,使各类调解工作的能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二是注重难题破解。充分发挥行业调解的作用,在医患纠纷、交通事故、劳资纠纷、征地拆迁等矛盾纠纷多发领域普遍建立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类行业调委会166个,使热点矛盾纠纷的调解走向专业化。去年以来已成功调解医患纠纷323起、交通事故纠纷355起。三是注重源头预防。进一步完善了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了责任追究力度。去年以来,全市对230多项工程或决策项目进行了稳定风险评估,近30项工程被暂缓或叫停,大批信访隐患得到预防和超前化解。

(三)健全“四项机制”,完善“三位一体”大帮扶体系。把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社区服刑人员社区矫正和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保护教育三项工作有效整合,发挥综合优势,形成“三位一体”的社会大帮扶体系。一是健全培训就业机制,市、县两级全部建立过渡性安置基地和社区服刑人员创业培训基地。二是健全管控衔接机制,确保各环节无缝隙衔接,实现对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实时定位管理。三是健全保护教育机制,进一步完善少保中心职能,形成覆盖全市的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保护教育网络。四是健全服务保障机制,切实保障服刑在教、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合法权益。通过健全四项机制,全市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接管率达到100%,安置就业率达到%,累计重新犯罪率分别控制在%和‰以内。

(四)推行“四级巡控”,构筑城乡一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是积极推进警务改革。市区建设110个“110警务服务站”,整合交管、巡防、治安等警力,完善了网格化巡控格局。二是下大力健全了市、县、乡、村四级巡控网络。充实力量近3万名,并配备了交通工具350余台和必要装备。三是规范巡控队伍管理。实现指挥体系扁平化、巡控力量职业化、巡控组织规范化、经费保障标准化、巡控手段信息化和考核方式常态化。四是加大技防投入。加速推进“天网覆盖”工程,为出租车全部安装了GPS·LED监控系统,金融网点、危爆仓库、重点部位、公共场所等全部安装了技防设施;90%以上的村加入了“平安互助网”;投资亿元覆盖整个市区的公共安全视频联网正在加紧建设。今年以来全市刑事发案数下降%,街头犯罪下降%。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明显增强。

(五)巩固“两个阵地”,实现虚拟社会全时空管控。一是建立党政领导、综治牵头、公安与有关部门分工配合、密切协作的虚拟社会管理格局,形成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夯实网吧管理、非营业场所监管、阵地管控等基础建设;三是建立“网上警务室”、“网络巡警”,运行联动管控、网上信息监控、网络舆情导控和常态化打击网络犯罪工作机制;四是以人、事、物、地为基本抓手,实施对网络多维度管控。去年以来,发现处置网上有害信息余条,成功侦破涉网案件682起,妥善处置网上重大敏感事件12起。

  三、深化措施,不断完善,强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深入开展

  回顾半年多创新试点工作实践,虽然取得一定进展和初步成效,但推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也不容忽视和回避。下一步,我市将以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5月30日会议精神为新起点,认真落实中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各项部署,深刻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统筹兼顾、协商协调,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科学管理、提高效能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整体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力度,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举全市之力,在重点推进和取得实效上下功夫、做文章。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借势借力,落实好省市直部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对接机制。充分利用省市对接的全新模式,形成推进创新工作的广阔平台和有效机制,最大程度的争取省直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助推全市综合试点工作。一要真抓实干推项目。力争把每个项目都做成精品项目、亮点项目。要进一步细化方案,进一步明确责任,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努力形成推动全市社会管理创新的强大合力。二要借力平台破难题。市直部门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积极主动、及时准确地向对口省直部门报告本部门项目建设进度,积极征求上级部门的指导意见。特别是在破解体制机制性、保障性难题上,要善于借力上级部门在制定政策、创新体制、完善机制、提供保障等方面的优势,求得“瓶颈”问题的强力突破。要通过汇报沟通,使我市工作与全省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省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齐头并进的良性互动局面。三要注重总结创经验。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全市迅速掀起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建设高潮。要注重培养典型、总结积累经验,用丰硕的创新成果和成熟的社会管理经验回报中央和省对我市的支持和厚爱。

(二)典型引路,搞好互动交流,促进创新工作健康开展。要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不断推广创新经验、扩大创新成果。适时举办经验交流会、项目研讨会、工作座谈会,加大试点经验交流的频次和范围,搭建交流体会、学习经验、借鉴“亮点”的平台和机制,形成全市的品牌经验。

(三)加强培训,探索与实践有机结合,不断完善经验、丰富成果。通过邀请专家把脉、举办论坛、研讨班等形式,加强有关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知识普及培训,不断健全完善和丰富创新经验成果。

(四)拓宽视野,注重汲取,虚心学习借鉴外省市先进经验。根据工作需要,继续坚持“走出去、学回来”,组织有关单位人员赴外地学习考察,把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学到手、学到家、学到位。

  稿源:河北平安网

  编辑:李贤亮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 2010-08-23 11:03

  来源:《天津日报》

【大 中 小】

  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尤为重要。党的十七大提出“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强调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去年年底,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要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今年4月29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天津市社会管理创新推动会,市委书记张高丽作了重要讲话,提出工作要求;市长黄兴国就深入推进全市社会管理创新作出部署,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一个排头兵”、“两个走在全国前列”、“四个着力”和“五个下功夫、见成效”的重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全面提升服务天津科学发展、服务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推动我市社会管理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新时期赋予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充分认识当前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主动地做好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着力在社会管理的创新发展、突出特色、突破难点、强化机制、改善管理、服务人民、整体推进上下功夫,力求使社会管理创新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重要意义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中央和市委准确把握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征,深刻总结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经验,更好地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一)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协调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就天津工作来讲,要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市,既要加快经济发展,也要加快社会进步;既需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更需要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使经济与社会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能够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序的生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全局工作的视角,深入研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条件下如何更好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统筹抓好经济发展这一硬道理与和谐稳定这一硬任务,切实把深入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提高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科学化水平。

(二)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这些既给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带来了巨大活力,也使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流动人口增多,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大量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一些重点地区存在的治安乱点,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的帮教安置以及网络虚拟社会等等,给社会管理创新带来的困难与压力、挑战与考验,都要求我们积极主动地面对,开展有效的工作。而在新形势、新特点面前,我们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现阶段社会建设的客观规律,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路和方法,提高社会管理的效能和水平,并且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有力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重要举措。社会管理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关乎服务民众、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维护民利、保障民安的重大责任。社会管理创新,是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越来越期待社会和谐、社区平安、民生改善。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让人民群众通过高效、有序的社会管理,感受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文明进步。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始终把维护人民权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社会管理为民、利民、惠民更加突出。

(四)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提升社会管理效能和水平的必然选择。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建设水平的高低、社会管理能力的强弱,是衡量和检验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应当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组织结构、人员结构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有些已不适应、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以及不同的社会群体对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而现阶段社会管理又面临着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如社会管理中服务与管理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管理者与管理对象如何形成良性互动,管理效能和水平如何提高,从源头上如何解决好一些地区和部门出现的管理分散、多头管而又不管、管不好、社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位、不到位以及社会管理现有的资源和力量整合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在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中认真改进和完善。社会管理效能和水平的提高,关键是固本强基,夯实基层基础,应着力在体制机制上、组织推动上、狠抓落实上有所发展、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进而全面提升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科学化、人性化、制度化水平。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目标选择

  新时期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要以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体系为目标,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人民群众为着眼点和落脚点,以有效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为切入点,以改革创新发展为动力,从基层基础建设入手,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加快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建立健全科学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平安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环境、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全面提升天津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科学化水平,努力使天津的社会管理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科学性。这是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前提。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牢把握新时期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科学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社会管理创新的理念,理清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路,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方法,使之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动力。

(二)人民性。这是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要求。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目标,在于保障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因此,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关注民生、惠及民利、维护民权、保障民安上做文章,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在管理中提高服务能力,在服务中提高管理水平,真正让老百姓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感受到服务便捷、管理有序、社会和谐。同时,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三)能动性。这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特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各种矛盾凸显,要求社会管理必须具有很强的能动性,不能因循守旧,被动应付,要与时俱进、积极作为,主动服务、强化管理,尤其是在构建法治环境、规范社会管理、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服务等方面,迫切要求社会管理创新适应时代要求,更好地发挥社会管理的能动作用。

(四)规范性。这是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良性发展的根本保障。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形成一套长效机制,大力规范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管理事项的程序和行为,健全完善依法、常态、有序的长效管理机制和制度,努力做到社会管理“管得到、管得住、管得好”。

(五)基础性。这是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依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心要放在基层。要打牢基础,必须从基层基础工作抓起,以构建和谐社区、平安社区为切入点,着力在建立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上下功夫,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大力整合街乡镇综治资源,不断增强基层实力和活力,提升社区服务和管理水平。

(六)实效性。这是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检验标准。因此,要求真务实,各项工作的开展,要看得见、摸得到,体现出受众面宽、覆盖面广、实效性强。通过社会管理创新,要在街乡镇和社区(村)营造出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民众参与、群众受益的和谐氛围,不断拓展服务项目和活动领域,使社会管理创新产生出更大的实效。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基本路径

  社会管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社区建设,认真解决好民计民生问题等相结合,从影响和谐稳定和民计民生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入手,找准切入点和创新点,从而使社会管理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对此,要着力抓好六个方面的创新。

(一)社会和谐稳定的创新。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是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和谐社会与社区建设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因此,在社会矛盾凸显期,要把以人为本、服务为先贯穿于社会管理之中,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广泛听取群众意愿,有针对性地为群众排忧解难。目前,在许多地区和部门都相应建立健全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如建立街乡镇和社区(村)的综治信访服务中心(站)、群众诉求接待站、社情民意互动平台、走访居民制度、各级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制度以及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结合起来,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实现“小问题不出社区(村),一般问题不出街乡镇,疑难问题不上交”的目标。建立完善法律服务制度,发挥街镇(社区)法庭、检察室、司法所和法律工作者、人民调解志愿者的作用,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法制教育、法律咨询、信访代理、法律援助和心理疏导等活动,严格规范各类执法行为,促进公开、公正、廉洁、文明执法,积极倡导居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引导居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诉求,解决问题,努力把各类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社会人员服务管理的创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要探索建立“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服务管理新模式,建立完善街乡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实行“一站式”、“全程式”服务,做到统一信息采集,统一组织管理,统一提供服务,准确登记流动人口的各类信息、出租房屋信息、就业就学信息,建立一证查询或信息查询制度。以方便、快捷、周到的人性化“一条龙”服务为载体,构建起流动人口居住、就业、就学、就医、养老以及精神、物质、文化、法律需求的常态化、动态式服务管理平台。进一步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监管管理和帮困扶助。要以有效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为首要标准,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建立刑释解教人员与家庭、组织相互衔接的责任制,着力抓好管理有序、生活保障、帮扶到位、教育转化的功能,落实安置政策,使他们顺利回归社会,不再重新犯罪。社区组织还要关注、关心社会闲散青少年和一些特殊人群的教育帮扶、引导,解决好他们的就学、就业和安置问题,注重对他们的心理疏导,给他们以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创新。民安是民生的基础,没有民安就没有民生。要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着眼点,以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标准,深入实施“平安天津”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筑从城市一直延伸到社区(村)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着力完善警民结合、打防控一体化、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社区平安的长效机制。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指挥机制和棋格化布警机制,一旦发现警情,做到发现得早、防范得住、控制得好、处置得快。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注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危害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突出问题。如,加大对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和重点地区、繁华地段的治安乱点整治力度。重点打击入室盗窃、偷盗自行车、抢劫财物、危害民众安宁的违法犯罪、扰乱治安、干扰民生的行为,努力构建打防管控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做到管理无盲区,防控无死角,治安无乱点。大力推进交通组织体系化建设、交通管理法治化建设、交通设施标准化建设、交通指挥信息化建设,确保城市道路畅通,群众出行方便。一座城市的安全,消防安全十分重要,应切实把消防管理抓紧抓实,加强日常消防教育和检查,提升消防应急处置水平,确保城市无大火、无大灾。

(四)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的创新。按照公开管理、依法管理、主动管理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教育的、技术的等手段,加强对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与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遏制网络消极影响。进一步健全网上综合防控体系,把网上防范控制与网下落地查处结合起来,严厉打击网上违法行为以及利用网络实施诈骗、盗窃和黄赌毒等犯罪活动,切实防止网上非法活动演变为现实社会危害,以更好地保护人民权益,维护网上秩序,净化网络环境,促进网络虚拟社会的健康发展。

(五)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的创新。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提升功能与发挥作用并举,使其在健康向上、聚人心促和谐上发挥积极作用。因此,要努力探索“两新组织”管理服务的体制机制和有效办法,真正把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延伸到“两新组织”,确保其依法、有序、健康开展活动。同时,要继续深化对“两新组织”管理服务规律特点的研究,如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完善以登记、审批、监督、管理、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体系,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好实施。

(六)基层基础工作的创新。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最根本的在于抓好基层、打好基础。要以健全完善街乡镇综治信访服务中心和社区(村)综治信访服务站为抓手,整合资源,形成“一站式”、“一条龙”的服务平台,集中办理老百姓的合理诉求,困难群体的帮扶和人民群众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急事、难事。综治信访服务中心要准确掌握社情民意,及时把握社会动态,通过议事例会、集中会办、协调会办、情况通报、督查督办、应急处置、台账资料、检查考核等制度,使综治信访服务中心(站)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社区(村)综治信访服务站要与社区警务室、社区法庭、人民调解、帮扶解困、物业管理、环卫管理以及治保会、义务巡逻队、平安志愿者搞好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综治信访服务中心(站),应紧紧依靠街乡镇和社区(村)党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群建作用,努力创建和谐街镇、和谐社区品牌,尤其是在加强平安社区保障、矛盾调解、社会救助、社会养老、就业保障、普法教育、便民服务、计划生育、医疗卫生、社区文化、物业管理等社会管理创新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创新物业管理模式,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社区建设中还要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社区文化体育活动,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民众的广泛参与,构建整个社区和谐的良好氛围。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落实措施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关键在领导,基础在基层,根本在落实。因此,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目标责任,精心规划项目,突出实践特色,狠抓工作落实,务求取得实效。

(一)要在深化认识、加强领导上抓落实。加强社区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我们的各级领导要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摆上党政领导班子的重要议事日程,摆到与抓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社会管理创新要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做到与经济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党政一把手应担负起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第一责任,亲自抓,带头管,真抓实干,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要在制订规划、强化责任上抓落实。社会管理创新要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出较为完善的社会管理创新的总体规划。同时,明确目标责任,把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人员,并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度和讲评考核制度,确保每项工作的职责任务落实到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要在以点带面、指导推动上抓落实。要注重发现和总结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抓出一批先进典型,推出一批各具特色、高质量高水平的示范区、示范街镇和社区(村)示范点,以此把社会管理创新覆盖到全局,延伸到各个角落。要切实加强对街乡镇和社区(村)特别是工作开展较差地区和单位的指导推动,强化社会管理创新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调研,及时研究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整体协调发展。

(四)要在深入调研、创新招法上抓落实。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因此,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在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健全管理机制、破解管理难题上下功夫、用气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加强对社会管理的调查研究,掌握社情民意,分析社会矛盾,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同时,要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的好经验好做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五)要在政策支持、工作保障上抓落实。社会管理创新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上下左右齐抓共管。因此,各地区、各部门都应按照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工作实际状况,切实加大社会管理创新的政策支持和工作保障力度。政法综治部门作为社会管理的主力军,尤其对街乡镇和社区(村)综治信访服务中心(站)的建设,加强日常管理和指导。同时,要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办公条件以及经费保障上给予支持,以保证社会管理创新的深入推进。

(六)要在整体推进、夯实基础上抓落实。新时期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任务非常明确,当前,要下力量把思路变成规划、把规划变成项目、把项目变成成果。既要突出重点,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又要以典型引路,整体推进。在实施社会管理项目规划中,要统筹抓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等各项工作,推动政法综治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开创政法综治各项工作新局面。同时,要着手研究建立长效机制,把社会建设纳入“十二五”规划。

(七)要在完善机制、监督考核上抓落实。要围绕不同时期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提出的目标任务,以完善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标准、明确达标要求,并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纳入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中,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和综治考评的重要内容。同时,综合运用多种督查手段,建立督查、评查机制。对基层工作的考核,要采取定期督查、随机抽查和跟踪检查等办法,通过半年一巡查、一年一考核、日常互学互促和互查互评等活动,加强对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管理,并及时发现和有效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八)要在解决问题、见到成效上抓落实。衡量社会管理创新的成效,关键要看实践、看效果,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是否提高,看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是否增强。要紧紧抓住工作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从关键节点上突破,因地制宜,脚踏实地,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管得到、管得住、管得好”,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总之,大力加强社会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新形势下带有方向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的部署,准确把握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新时期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特点,紧紧围绕当前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开创进取,创新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社会管理工作的新路子,为新时期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在全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动员大会上的讲话3篇(年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亮点)相关文章:

精选一次社会实践作文7篇 写关于社会实践的作文

关爱儿童社会实践活动方案2篇(特殊儿童社会实践活动)

大会邀请函模板6篇 协会成立大会邀请函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3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总结)

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主持词13篇 在全县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主持词

关于一次社会实践作文4篇 参加一次社会实践作文

文明社会实践活动的心得3篇(社会文明实践活动有哪些)

关于社会实践活动作文7篇 社会实践活动写作文

敬老院社会实践心得体会3篇 去敬老院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实用社会实践作文6篇(社会实践类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