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for的用法论文8篇 for的用法讲解,以供参考。
for的用法论文1
prefer最常见的意思是“宁可”、“宁愿(选择)”、“比较喜欢”、“更喜欢”等, 可以构成以下结构。
一. prefer sth.
“Do you like French?”“Yes, but I prefer English.”“你喜欢法语吗?”“喜欢,但是我更喜欢英语。”
“Which do you prefer, rice or bread?”“Either will do.”“你比较喜欢吃什么,米饭还是面包?”“随便哪一个都行.”
注:prefer是“比较喜欢,更喜欢”的意思,即like better,因此就不能再与better, more等比较级词语连用。
二.prefer over sth.
I prefer over this newly-built lab, and you? 我比较喜欢这个新建的实验室,你呢?
They prefer over new works that sing of their life today. 他们更喜欢歌颂他们今天生活的新作品。
三. prefer sth. above all others
I prefer the book above all others. 我最喜欢这本书。
The middle-aged man
prefers swimming above all others. 这位中年人最喜欢游泳。
四. prefer A to B
I prefer the original book to the revised edition. 我觉得原书比修订本好。
Those Red Army men preferred death to surrender in their struggle with the enemy. 在对敌斗争中,那些红军战士宁死不屈。
五. prefer doing A to doing B
Even on holidays Mr. Wang preferred reading to doing nothing. 即使在假日,王先生宁愿读书而不愿闲着。
注:在这种结构中,to为介词,而不是不定式符号,故其后应当接动名词形式,决不能接动词原形。另外,为了保持前后对应关系,prefer后面也应当接动名词形式。
六. prefer to do sth.
They prefer to spend the rest of the morning wandering in the streets. 他们比较喜欢把早上剩下的时间都用来在街上闲逛。
七. prefer doing sth.
So you prefer speaking without referring to your notes? 这么说,你更喜欢不看稿子做报告了?
Mr. Brown preferred spending his spare time doing some reading. 布朗先生比较喜欢把业余时间用来读点书。
注: 这种prefer后面接动名词的结构,用来谈论一般情况下“更喜欢某种活动”,而在一个特定场合下表示“特别喜欢”时,得用上述prefer后接动词不定式结构。
八. prefer to do sth. rather than do sth.
These workers prefered to work extra hours at night rather than leave the work until the next week. 这些工人宁愿加班干,也不愿把工作留到下一个星期。
注:这种结构中的rather than可以置于句首。例如:
Rather than go on holiday to the seaside I prefer to work days and go to school nights. 我宁愿白天工作,晚上上学,而不愿到海边度假。
注:有时rather可以移至第一个不定式之前,而让than留在第二个不定式之前,即为prefer rather...than结构.这种用法多见于书面语言,在口语中很少用.例如:
She prefers rather to sew than to knit. 她喜欢缝纫而不爱编织。
九. prefer to do sth. rather than doing sth.
They prefer to join in the celebrations rather than going on a visit to the Palace Museum. 他们宁愿参加庆祝活动而不愿参观故宫。
注:有时名词也可用于rather than之后,这种用法多用以表示在某种具体场合的选择。例如:
“What shall we have for lunch, rice or buns?”“I prefer rice rather than buns.”“我们午饭吃什么,米饭还是圆面包?”“我宁可吃米饭而不想吃圆面包。”
这句话表示:在这种具体的场合“我宁可吃米饭。”实际可视为在prefer 和rather than之后均省略了to have.
注:有时该结构前后两个不定式意思相同,仅各自带有不同的修饰附加成分,那么第二个不定式可予以省略,只保留不同的修饰附加成分而置于rather than之后。例如:
Mr. Smith preferred to meet us downstairs rather than upstairs. 史密斯先生宁愿在楼下而不愿在楼上会见我们。
十. prefer sb. to do sth.
I prefer you to spare some time to come to our art exhibition next week. 我宁愿你们下星期抽出点时间来看看我们的美展。
十一. prefer+that-clause.在that宾语从句中,我们应当用虚拟语气“should+动词原形”,其中的should可以省略。
We prefer that each new student take a science course. 我们希望每位新生修一门理科课程.
十二. prefer sth. (or sb.)+adj.
I prefer the door open. 我宁愿门开着。
I prefer my coffee black. 我爱喝不加奶的咖啡。
(小周)
for的用法论文2
代词的特殊用法论文
【摘要】代词的特殊用法主要有三种,即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非定指用法、人称代词的变换用法。
【关键词】代词 特殊用法 非疑问用法 非定指用法 变换用法
代词根据作用可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三类,每一类代词都有其常规用法和特殊用法。代词的特殊用法主要有三种,即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非定指用法、人称代词的变换用法。
1 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
疑问代词有时并不表示疑问。关于这个问题似乎学界没有什么争议,但学者们在认识上依然存在一些差异。有学者分析为任指、不确指、无所指,[1]有学者分析为任指、虚指、不定指。[2]而且即使名称相同的“任指”,内涵与外延也不完全一致,“不确指”与“不定指”字面上看不出有什么差别,但有时表达的内容又不尽相同,甚至差距很大。总之,在非疑问用法方面,学者们大都能够注意到各种语言现象,但在表述上很不统一。我们认为,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1 任指
任指表示任何人、事物、时间、处所、方式、性状等。包括“通指”、“泛指”两种情况:
第一,通指表示所有的人、事物、时间、处所、方式、性状等。疑问代词后边常用“都”、“也”等副词,与之呼应,表示周遍性。有时前边还用“无论”、“不管”之类的连词,表示无条件。例如:
(1)谁也听不懂他的话。
(2)无论什么都瞒不住我。
(3)我们多会儿都忘不了你。
(4)他哪儿也不想去。
(5)怎么都可以。
(6)不管怎样,你都不该发脾气。
第二,泛指表示不确定的人、事物、时间、处所、方式、性状等,以对举形式出现。又分两个小类。
第一小类,两个相同的疑问代词(有时一为疑问代词一为人称代词)前后呼应,所指对象相同。中间往往用副词“就”表示前后意义相承。例如:
(7)谁想去谁就去。
(8)谁先画完谁喝酒。
(9)爱怎么办就怎么办。
(10)能干什么就干什么。
(11)有什么样的父亲就有什么样的儿子。
(12)谁能替大伙儿办事,就选他做代表。
第二小类,两个相同的疑问代词前后呼应,但所指对象不同,两个对象处于某种对立关系。中间往往连用副词“也(都)”和“不(没)”。例如:
(13)两口吵架后谁都不理谁。
(14)他们谁也不服谁。
(15)这种时候,谁怕谁呀!
通指、泛指同属任指,所指对象可以是某范围内的任意一个,但两者之间也有明显的差别:通指强调的是整体意义,表示所有该类对象全部如此,无一例外;泛指的第一小类强调的是一种假设意义,表示存在所有可能,但这些可能往往不能同时实现;泛指的第二小类强调的是每个疑问代词所指可以是任意一个对象,但前后两个对象绝对不能相同。
1.2 虚指
虚指表示不知道、说不出或不想说的某人、某事物、某时间、某处所等。例如:
(16)会场上好像有谁在抽烟。
(17)我们一定在哪儿见过。
(18)她们嘀嘀咕咕地说着什么。
(19)多会儿我身体好了再去爬山。
(20)他说那天除了小刘在场外,还有谁谁谁也在场。
1.3 否定
否定用法一般出现在反问句或含有反问语气的感叹句、陈述句中,表示某种情况不存在或不应该存在。例如:
(21)你说呀!装什么哑巴?
(22)这点儿小事,还谢什么!
(23)甲:你的进步真快!乙:哪里哪里,我还差得远呢。
1.4 例举
例举用法表示提出的一些事物具有代表性。例如:
(24)什么保证呀,承诺呀,统统没用了。
(25)什么红筹股,什么蓝筹股,他一概不懂。
(26)他决定不去天坛和孔庙什么的了。
2 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非定指用法
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有时不表示特定的人或事物,有两种形式。
2.1 多词对举
两个或三个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配合使用。例如:
(27)他俩好得不分你我。
(28)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都不说话。
(29)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的好不热闹。
(30)你也想唱,我也想唱,他也想唱,好多人都想唱。
(31)你问这问那,有完没完?
(32)瞧瞧这儿,看看那儿,一晃到了中午。
(33)几个小媳妇,你要买这个,他要买那个。
2.2 一词单用
某个人称代词(多为单数形式)单独使用。例如:
(34)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就,你就得下一番苦功夫。
(35)在中国,你得通过各种各样的考试。
(36)到了黑龙江,你就会知道那里的天有多蓝。
(37)只要是国家干部,他就应该为人民服务。
上述例子,虽然都是非定指用法,但毕竟都有所指。此外,还有无所指的情况,例如:
(38)喝他个痛快。
(39)玩他个通宵。
这种情况的人称代词“他”即使去掉,也不影响句子基本意义的表达。
3 人称代词的变换用法
人称代词的`变换用法包括三种情况:角色的变换、单复数的变换以及二者的错综变换。
3.1 角色的变换
一般情况下,人称代词指称人物时是有明确分工的,即用第一人称指称说话人,用第二人称指称听话人,用第三人称指称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人,但有时由于某种原因或者为了取得某种交际效果,人称代词变换了角色。例如:
(40)人家都急死了,你还笑?(人家=我)
(41)我也想拒绝,可是人家那样盛情,你怎么拒绝得了呢?(你=我)
(42)好孩子,咱别哭!(咱=你)
(43)我是第一次来咱们学校做演讲。(咱们=你们)
(44)同学们要时刻记住:我们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我们=你们)
3.2 单复数的变换
人称代词有单数形式和复数形式。人称代词的单数形式一般有“我(咱)”“你”“他(她)”,复数形式一般有“我们(咱们)”“你们”“他们(她们)”。一般情况下,指称个体时使用单数形式,指称群体时使用复数形式,但有时可以用单数形式表达复数意义或者用复数形式表达单数意义。
(45)我边防战士日夜守卫在祖国边疆。(我=我们)
(46)走,咱今晚看电影去。(咱=咱们)
(47)我们那口子一天总是忙。(我们=我)
(48)上回书我们说到……(我们=我)
3.3 角色及单复数的错综变换
人称代词的变换有时表现为角色与单复数的错综变换。
(49)大爷,我们这里有打气筒吗?(我们=你)
(50)宝宝听话,我们是好孩子。(我们=你)
这种情况更为特殊,一方面用第一人称代替了第二人称,另一方面用复数表示了单数。
总的来说,代词的用法灵活而且复杂,研究者可以用不同的语法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方绪军.现代汉语实词[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07-309.
[2] 张斌.现代汉语[M].复旦大学出版社.:321.
for的用法论文3
例句:
It doesn't have the market to itself.
它未能独占市场。
She lost it, just as I said she would.
我就说了吧,她把它丢了。
It was a time of peak demand for the product.
那是对该产品需求最旺的时期。
It is less of a problem than I'd expected.
问题不像我预料的那么大。
It is estimated the project will last four years.
据估计,这项工程将持续四年。
for的用法论文4
but一词在英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练习题或高考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but既可作连词、介词、副词又有一些习惯搭配和固定用法。现对其用法作以归纳。
一、but用作连词
1.用作等立连词,使其前后的词、短语、从句相互对照,作“但是;然而;可是”解。如:
She is young but very experienced.她虽然年轻但经验丰富。
2.用于表示歉意的话语后,表示有礼貌地拒绝或不赞成。如:
I'm sorry, but I disagree with you.对不起,我不同意你的意见。
3.引导从句,与前面的否定词对应,作“无……而不……”解。如:
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不雨则已,一雨倾盆。
I never go past that house but I think of my miserable life in the old society.我走过那所房子时,没有一次不想起我在旧社会所过的悲惨生活。
二、but用作介词
1.与no, nobody, nothing, none, who等词连用,作“除……之外”解,用来排除同类,从整体中除去一部分。如:
Nobody knew her but me.除我以外,没有人认识她。
Nothing but disaster would come from such a plan.这个计划只能带来灾难,别无益处。
2.but前若有do的某种形式(did,does)时,but后的动词不定式就省略to;若无则带to。如:
We had no choice but to wait.除了等待我们别无选择。
He did nothing all day long but watch TV.一整天他除了看电视无所事事。
3.与last, next及one, two等连用,作“倒数第二、第三”等解。如:
Jack was the last but one to arrive.杰克是倒数第二个到达的。
Take the next turning but two on your left.在你左方第三个转弯处转弯。
三、but用作副词
1.相当于only,意为“不过;只”,后面跟名词或动词。如:
Tom is still but a child.汤姆只是个孩子。
2.用在can后意为“只能”;用在cannot后意为“不得不”。如:
I can but hurry back.我只能赶紧回来。
I cannot but admire his bravery.我不得不钦佩他的勇气。
3.用在too...to...结构前表肯定意义。如:
I'm but too glad to go there with you.我非常高兴和你一起去那里。
四、but的习惯用语
1.but for=without意为“要不是;如果没有”,相当于虚拟条件句。如:
but for the rain (If it didn't rain), we would have a pleasant journey.要不是下雨,我们这次旅行就惬意了。
but for your help, we couldn't have carried out the plan.如果没有你的帮助,我们不可能实现那个计划。
2.but that=except that意为“若非;要不是”,引导虚拟句。如:
He would have helped me but that he was short of money at that time.要不是他那时候没钱,他会帮助我的。
3.but then=on the other hand意为“不过;在另一方面”。如:
London is a noisy place, but then it's also a place where you get the best entertainment.伦敦是个闹市,不过它也是能够给你最好娱乐的地方。
(小周)
for的用法论文5
论文数字用法写作要求
数字用法
1.1
阿拉伯数字使用规则
a.
凡是使用阿拉伯数字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12月16、20世纪90年代;
b.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
c.
年、月、日可按国标gb
2808-81用全数字式表示,有三种形式:-12-20、1998
12
20、19981220,本刊采用第一种;年份用4位数表示,19,不能写成98年或’98。
避免使用时间代词,例如“去年”、“上月”、“明天”、“下星期”等。
d.
日的时间采用
gb/t
7408-94
的规定写法,例如15时36分8.5秒写为15:36:08.5;
E.
计数和计量(包括正负数、分数、小数、百分比约数等)的数字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
f.
引文标注中的版次、卷数、期数、页码等用阿拉伯数字;
g.
多位数的阿拉伯数字不能移行;
H.
4位和4位以上的数字,采用三位分节法,节与节之间留适当空隙(空一键);不用“千分撇”(“’”)分节法。年份、部队代号仪号、邮政编码等非计量数字不分节。
1.2
汉字数字的用法
a.
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词或具有修辞色
彩的词句应使用汉字,例如:二倍体、三级护理、九五规划、十二指肠等;不是表示科学计量和具有统计意义数字的一位数可以用汉字,例如:两次检查、三本书、四种产品等;
b.
邻近的两个数字(一、二、......
九)并列连用,表示概数时应使用汉字,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用顿号隔开。例如,三四人、五六斤、四十五六岁、十之八九等;
c.
夏历(即农历,相传此历法始于夏代,故名,又称旧历、阴历)和中国清代以前历史纪年用汉字,如:清咸丰十年正月十五日。
1.3
数字使用的注意事项
a.
5位数以上,尾数零多的数,可以用“万”、“亿”作单位,不得以十、百、千、十万、百万、十亿等作单位。例如:3
579
000,可写成357.9万,但不能写成357万9千;
b.
纯小数必须写出小数点前面的“0”,数值有效位数末尾的“0”也不能省略;
c.
过去用于处理数目的四舍五入法,影响结果的精确度,不完全适用于实验数据的处理,为使某一总数等于100%,国标要求数值的修约,采用“四舍六入”法(gb
8170-87/gb1-81手册p94
):“4舍6入5看齐,5后有数进上去,尾数为零向左看,左数奇进偶舍弃”(5后全为
零奇进偶不进)。
例如:4舍:2.3456→2.3(保留小数后一位数),6入:3.467→3.5;当被约的'数等于5时:如其右边的数不全是0则进:6.0501→6.1)
若其右边的数全为0,则要看5前面的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奇进(0.7500→0.8)偶舍(0.8500→0.8;0算偶数,如6.0500→6)。注意不得连续多次修约,如25.4769→25.477→25.48→25.5→26是不妥的。但0.95要约到小数点后一位数的话,是非进行两次修约不可了(0.95→0)。
d.
附带有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时,每个数值后单位不能省略。例如:40
Mm×20
Mm×30
Mm,不能写成40×20×30
Mm,也不能写成40×20×36
Mm3。
E.
分数分号一般用斜线表示,例如“3/4”,不用;数学公式不宜用斜线表示,如由于版面安排需要用斜线时,注意正确使用符号,例如用斜线表示应为(a
+
b)/(c
+
d),括号不能省略。
f.
检验结果的构成比统一用小数表示,不用百分号,例如: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75%,应为0.75。
g.
数字的增加和减少要注意用词的概念,增加可用倍数或百分数,例如:原来为100加现在是200,应为增加了1倍或为增加了100%;减少不能用倍
数,只能用百分数或分数表示,例如:原来为100现在是50,应为减少了50%或减少了1/2,不能说减少了1倍。只有浓度的稀释例外,我们可以说某种液体的浓度稀释了多少倍。
for的用法论文6
一、考点聚焦
1、it的基本用法
(1)用作人称代词,代替前文提到过的事物。
The train has arrived. It arrived half an hour ago.
(2)用以代替提示代词this, that。
-What’s this? -It’s a knife.
-Whose watch is that? -It’s mine.
(3)起指示代词的作用,指一个人或事物。
-Who is knocking at the door? -It’s me.
(4)指环境情况等。
It was very noisy (quiet) at the very moment.
(5)指时间、季节等。
-What time is it? -It’s eight o’clock.
It often rains in summer here.
(6)指距离。
It is a long way to the school.
(7)作形式主语。
It is not easy to finish the work in two days.
It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
It is a pity that you didn’t read the book.
(8)作形式宾语。
I think it no use arguing with him.
I found it very interesting to study English.
He made it clear that he was not interested in that subject.
(9)用于强调结构。
It was Xiaoming whom(that)I met in the street last night.
It was in the street that I met Xiaoming last night.
It ws last night that I met Xiaoming in the street.
It was I who met Xiaoming in the street last night.
***** It的重要句型
1. It is + 被强调部分 + that ...
该句型是强调句型。将被强调的部分放在前面,其它部分置于that之后,被强调部分可以是主语,宾语,表语或状语,强调的主语如果是人,that可以由who换用。如果把这种句型结构划掉后,应该是一个完整无缺的句子;这也是判断强调句型与其它从句的方法。
Eg:It was about 600 years ago that the first clock with a face and an hour hand was made.
It was they that (who ) cleaned the classroom yesterday.
It was in the street that I met her father.
2. It is not until + 被强调部分 + that ...
该句型也是强调句型。主要用于强凋时间状语,译成汉语"直到...才...",可以说是 not ...until ... 的强调形式。
Eg:It was not until she took off her dark glasses that I realized she was a famous film star.
= Not until she took off her dark glasses did I realize she was a famous film star.
= I didn’t realize she was a famous film star until she took off her dark glasses.
3. It is clear ( obvious, true, possible, certain....) that .....
该句型中it 是形式主语,真正的主语是that 引导的主语从句,常译为"清楚(显然,真的,肯定...)" 是主语从句最常见的一种结构。
It is very clear that he’s round and tall like a tree.
= That he’s round and tall like a tree is very clear.
4. It is important ( necessary, right, strange,natural...) that ...
该句型和上一个同属一个句型;由于主句中的形容词不同,that 后的从句中要用虚拟语气(should + 动词原形),should 可以省去,建议记住该句型中的形容词。
It is important that we (should) learn English well.
It is necessary that he (should) remember these words.
5. It is said (reported, learned....) that ... 该句型中的it 仍是形式主语,真正主语是that 引导的主语从句;该结构常译为"据说(据报道,据悉...)"。
It is said that he has come to Beijing.
It is reported that another earth satellite has been put into orbit.
6. It is suggested ( ordered ... ) that ...
该句型和上一个同属一个句型,主句中的过去分词是表示请求,建议,命令等词时,that 后的从句要用虚拟语气(should + 动词原形),should 可以省;常译为"据建议;有命令...)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meeting ( should ) be put off.
It was ordered that we ( should ) arrive there in two hours.
7. It is a pity ( a shame ... ) that ...
该句型中,that后的从句一般用虚拟语气(should + 动词原形),should可省去.表示出乎意料,常译为"竟然"。没有这种意义时,则不用虚拟语气。
Eg:It is a pity that such a thing ( should ) happen in your class.
这种事竟然发生在你们班上,真是遗憾!
Eg:It is a pity that he is ill. 他生病了,真遗憾!
8. It is time ( about time ,high time ) that ...
该句型中that 后的从句应该用虚拟语气,值得注意的是① 常用过去时态表示虚拟.② 有时也用should + 动词原形,should 不能省,常译为"是(正是)...的时侯..."
Eg:It is time that children should go to bed.= It is time that children went to bed.
9. It is the first ( second ... ) time that ...
该句型要和上一个句型区别开来,该句型中的 that 从句不用虚拟语气,而用完成时态。至于用什么完成时态,由主句的谓语动词的时态决定。如果是一般现在时,后面从句用现在完成时态;如果是一般过去时,后面从句则用过去完成时态,该结构中 that 可以省去;it有时用 this 替换.常译为"是第一(二)...次..."。
It is the first time I have been here.
=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have been here.
10. It is .... since ...。
该句型主要用作处理瞬间动词的完成时,又要和表示一段时间的时间状语连用的问题,主句中是时间作表语,其时态是现在时或完成时,since 引导的从句通常是一般过去时态,而且是瞬间动词。如果主句是一般过去时,从句则用过去完成时。
It is ( has been ) 5 years since his father died.
11. It is ... when ...。
该句型中的 when 引导的是一个时间状语从句,主句中的 it 指时间,表语由具体的时间充当,常译为"当...的时候,是..."
Eg.It was 5 o’clock when he came here.
12. It be ... before ...
该句型主句中的 it 指时间, 主句中的时态常是将来一般时或过去时两种时态.主句中的表语多是long, not long , 3 days , 2 weeks 等表示时间段的词或短语,常译为"...之后..."。
It was 3 days before he went to Beijing. ;It will be not long before he finishes his job.
13. It happens (seems, looks, appears ) that... 该句型中it是形式主语,that 引导的是主语从句,主句中的happen , seem等词是不及物动词。
It happened ( so happened ) that he met his teacher in the street. 碰巧...
It seems that he will be back in a few days. 看来...
14. It takes sb. ... to do sth.
该句型中的不定式是真正的主语,it是形式主语,句型中的直接宾语是时间,常译为"做...要花费某人..."。
Eg.It took thousands of people many years to build the Great Wall.
15. It is no good (use ) doing sth.
该句型中的真正主语是动名词短语,主句中的表语可以是no good , ( not any good ) , no use , ( not any use )。Eg:It is no good learning English without speaking English.
16. It doesn’t matter whether ( if ) ...
该句型中whether(if) 引导的从句是真正主语,该句型常译为 "不论(是否)...没关系...。
Eg:It doesn’t matter if they are old.
17. It is kind ( of sb. ) to do sth. 该句型中的不定式短语是真正主语,如果不定式的逻辑主语是由 of引起,主句中的形容词必须是能表示逻辑主语特征的形容词。 常见的有: bad , brave , careless, clever , cruel , foolish , good (好心的), honest , horrible , kind , lazy , modest , naughty , nice(有教养的), polite, rude , silly , stupid , wise , wrong(错误的)等。 这个句型可以改写为:
Sb. is kind to do sth.
Eg:It is kind of you to say so.= You are kind to say so.
18. It is necessary ( for sb. ) to do sth. 该句型与上一个同属一个句型,如果不定式的逻辑主语是由for引起,主句中的形容词通常是表示重要性,紧迫性,频繁程度,难易,安全等情况的形容词。 常见的形容词有:① important, necessary, natural ② easy , safe ,common , normal , hard , difficult , dangerous , unusual, rare , impossible , pleasant等。 =在①中的形容词作表语可以用从句改写, 如:
It is important for her to come to the party. = It is important that she (should ) come to the party.
19.It is up to sb. to do sth … 应由某人做某事。
It is up to you to decide whether we start or not.
20. It looks ( seems ) as if ...
该句型中it无意义, as if 引导一个状语从句。常译为,"看起来好象..."如果与事实不相符合,则用虚拟语气。
It looks as if he is ill.(真的病了) It looks as if he were ill. (没有生病)
It seemed as if he were dying.
21. We think it important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该句型中的it 作形式宾语,为了记忆方便我们可称该句型为“6123结构”。
*6指主句中常用的动词:think, believe, make, find, consider, feel;
*1指的是形式宾语it;
*2指的是宾补的两种形式:形容词或名词;
*3指的是真正宾语的三种形式:不定式短语,动名词短语或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We think it our duty to clean our classroom every day.
He felt it important learning English well.
They found it difficult that they would finish their work in two days.
语法梳理-- IT常用句型
● It作形式主语,用于代替下列结构中的不定式、动名词或that从句。
1)It+be+adj/n(for sb.)to do... 2)It+be+adj+of sb to do...
3)It+be+adj/n+doing... 4)It+be+adj/n+that从句
5)It+be+过去分词+ that从句 6)It seems /appears +that从句
7)It happens +that从句 8)It takes +sb.+一段时间+to do...
●It作形式宾语,用于代替下列结构中的不定式、动名词或 that从句。
主语+谓语+it+ adj./n.+to do /doing /that从句
●It用于强调句型中构成:It is /was +被强调部分+that/who+句子的其余部分。
●It指时间,常构成下列句型。
1)It+be +time +before从句 2)It+be +time +since从句
3)It's time for sth 4)It's time(for sb.)to do sth.
5)It's time that从句 6)It's time that we had a class.
●It指距离,常用于“It is +距离+from...to...”结构
(小周)
for的用法论文7
浅谈古代礼仪中敬辞用法论文
敬辞和谦辞往往是连在一起使用的,有使用敬辞的地方,都会伴随着使用谦辞,二者好比是一个事物的两方面。敬辞是表现对他人恭敬的词语,而谦辞则是表现出自谦的一类词。
摘要:在古代的人际往来称呼中,常使用敬辞和谦辞来表达社会礼仪。敬辞主要是以“恭敬”义为基本义的一类词,谦辞则是以“谦虚”义为基本义的一类词。在界定敬辞和谦辞的基础上,将二者分别区分为指称性和表述性两大类,并从语用的角度分析了敬辞和谦辞的使用,认为敬辞和谦辞的使用要遵循敬人谦己、量的适度、等级有序等原则,也受到交谈双方的年龄性别、身份地位、交谈的环境场合等因素的制约。
关键词:敬辞;谦辞;指称性;表述性;语用原则
在古代的人际往来称呼中,常使用敬辞和谦辞来表达社会礼仪。敬辞主要是以“恭敬”义为基本义的一类词,谦辞则是以“谦虚”义为基本义的一类词。本文拟在界定敬辞和谦辞的基础上,对敬辞和谦辞分类讨论,并尝试从语用的角度分析敬辞和谦辞。本文所讨论的敬辞、谦辞及其例句,主要转引自洪成玉的《谦词敬词婉词词典》。
一、敬辞和谦辞的定义及产生原因
(一)敬辞和谦辞的定义
汉语的敬辞和谦辞滥觞于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先秦时期,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虽然敬辞和谦辞的使用由来已久,但对敬辞和谦辞定义的界定却不一致。
1.敬辞的定义
现今学术界对于敬辞的界定主要存在以下三种看法:
一是“恭敬说”[2]p2,指所运用的词语要表现出对人恭敬有礼。《现代汉语词典》对“敬辞”的释义是:“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如‘请问、借光’等。”《汉语大词典》的释义则为:“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如‘阁下’、‘光临’等等。”
二是“礼貌说”[2]p3,指所运用的词语要着重表达出礼貌之意,如王宗炎《英汉运用语言学词典》解释敬辞是“指语言交际中表示礼貌的套语。”
三是“敬兼礼说”[2]p3,指所运用的词语既要表现出恭敬,又要表现出礼貌。如:“古人写话作文,为了表示礼貌、谦恭、敬重和客气,常常要用到像‘敬’、‘请’、‘幸’、‘谨’、‘窃’、‘辱’、‘猥’等一类的表敬副词。”
由上述论述对敬辞的界定中可以看出敬辞可由表示恭敬的词语和表示礼貌的词语组成。显然,表达恭敬的词语自然是敬辞,疑问在于表示礼貌的词语是否也为敬辞。
《现代汉语词典》对“礼貌”的释义为:“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可知礼貌性的词语是用以表达谦虚恭敬之意的词语。的确,谦己而敬人是表现一种礼貌,而表达谦虚恭敬的词语却并非都是礼貌词语。例如:“鄙人”与“尊驾”、“拙作”与“墨宝”,两组词语的前者都表示谦己,后者都表示敬人,同时也表现出礼貌;而像“留步”、“慢待”等词是常见的礼貌词语,却未表达出谦虚与恭敬之意。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礼貌词语的范围较之于表达谦虚恭敬词语的范围要来的大,前者包含了后者。故我们将敬辞定义为:汉语中以“恭敬”义为基本义的词语,说话的一方用来指称对方,或者是与对方相关的人事物的的一类词,以表达对对方的恭敬。例如:
【令尊】敬称他人的父亲。
(1)世俗称谓,多失其义。惟以令尊呼父,以内称妻,尚可通。(陈叔方《颍川语小》卷上)
【贵干】敬问对方有什么事。
(2)阮小五动问道:“教授到此贵干?”(《水浒传》第十五回)
【宝店】敬称对方的店铺商号。
(3)匡超人到:“老客既开宝店,却看这书做什么?”(《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此外,如:恩引(敬称他人接待自己);宠临(敬称他人的来访);华章(敬称他人的作品);令似(敬称他人的儿子)等等。
2.谦辞的定义
敬辞和谦辞往往是连在一起使用的,有使用敬辞的地方,都会伴随着使用谦辞,二者好比是一个事物的两方面。敬辞是表现对他人恭敬的词语,而谦辞则是表现出自谦的一类词。学术界对于谦辞定义比较一致,都比较认可“谦虚说”。《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是:“表示谦虚的言辞,如‘过奖’、‘不敢当’等。”《汉语大词典》的释义为:“谦辞,谦虚的言辞。”洪成玉《谦词敬词婉词词典》则说:“谦词,是用谦卑的言词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3]p6此外,马庆株的《敬辞、谦辞和詈辞》认为:“谦辞是含有谦虚色彩的词语,由于指称或陈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事物、动作。”[6]p316
由上述观点可知,表达中含“谦虚”、“逊让”之意的词语可视为谦辞,故将谦辞定义为:汉语中以“谦虚”义为基本义的词语,说话的一方用来指称自己,或者是与己方相关的人事物的的一类词。例如:
【家父】谦称自己的父亲;家母:谦称自己的母亲。
(4)陈思王称其父为家父,母为家母。(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
【草鄙】谦称自己草野鄙陋。
(5)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战国策?赵策三》)
【敝宅】谦称自己的居所。
(6)二公不弃,就敝宅聊饮一杯。(《三国志平话》第十二回)
此外,还有:贱子(谦称自己或自身);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领教(谦称接受他人的教益);末见(谦称自己的见解或议论)等等。
(二)敬辞和谦辞的关系
敬辞着重表达恭敬之意,谦辞则着重表达自谦之意。按道理,二者理应泾渭分明,界限清晰的。可二者是一个事物的两面,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交集的情况。
1.敬辞与谦辞色彩意义的重叠。
从词语本身的意义来看,敬辞着重表达对他人的恭敬之意,抬高他人的同时也是在压低自己,可以看出自谦色彩;谦辞则是在压低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事物地位的同时抬高他人或与他人有关的人事物,即表现恭敬的一面,实则是谦敬一体,如:
【洗耳恭听】恭敬地倾听他人说话。
(7)诸君侯试说一遍,下官洗耳恭听。(关汉卿《单刀会》)
【佛头着粪】谦称他人美好的作品或笔墨被自己所亵渎。
(8)香口体我作不来;并且有他的珠玉在前,我何敢去佛头着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洗耳恭听”是敬辞,即在恭敬的倾听他人说话的同时,表现出自己谦虚的一面;佛头着粪是谦辞,用佛头敬称他人的作品,以包含贬义的“粪”来谦称自己的笔墨。类似的词还有:抛砖引玉(谦辞,指在引出他人高明的见解之前表达自己浅陋的见解),班门弄斧(谦辞,指在行家面前卖弄本事)等。
从词语的语素上来看,一些语素具有双向意义,导致了一些词既是敬辞,也是谦辞。如“垂”:用在相关的动词前,表示对方处在上位,自己处在下位,垂后的动词是对方行为。
【垂爱】敬称对方的爱护或关怀。
(9)慈亲垂爱,不敢逆命。(《后汉书?列女传?袁隗妻》)
又如“俯”:用在相关的动词前,表示对方处在上位,自己处在下位,俯后的动词是对方行为。
【俯就】敬称对方屈尊下就。
(10)只不知周相公可肯俯就。(《儒林外史》第三回)
“垂”和“俯”这两个语素,都含有上对下的意思,对于上者而言,是一种自降身份,包含上者的自谦,可视为谦辞;而当用在相关的动词前,表示对方处在上位,自己处在下位,语素后的动词表示的是对方的行为,从词语的整体意义上来看,是对方施加于自己的行为而使对方受到屈辱,可是为敬辞。所以语素就有双向意义。相同的语素和词语还有:降(降驾:敬称他人的光临),枉(枉顾:敬称他人的屈尊来访),屈(屈尊:委屈对方,屈尊就己),下(下降:敬称对方的光临)等等。
2.语素与语素之间的交叉,即敬语素与谦语素的交叉。有些语素既是敬语素,又是谦语素。如语素“老”和“下”。
“老”当被用作谦语素时,是用在相关的词前,表示老年人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
【老朽】老年男子谦称自己。
(11)辱笺教累幅,文义粲然,礼意兼重,非老朽所敢当。(苏轼《与冯祖仁书》)
类似的词语还有:老拙、老鄙、老物等,这些都表示老年男子谦称自己,而老年妇人谦称自己的词语则有:老妾、老身和老媳妇等。
当被用作敬语素时,一种表示与实际年龄无关的敬称,如:
【你老】敬称有地位的人。
(12)你老拔一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红楼梦》第六回)
另一种是出于尊老,表示对老年人的敬称。
【老先生】对年高望重者的敬称。
(13)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为其意所欲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相似的表示对老年男子敬称的词语还有:老相公(对上层社会老年男子的敬称)、老前辈(对同行前辈的敬称)、老太爷(对老年男性的敬称)等。
又如“下”,当被用作谦语素时,用在相关的名词前,谦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
【下臣】臣子在国君面前谦称自己。
(14)凡自称于君,士大夫则曰下臣。(《仪礼?士相见礼》)
此外还有:下愚(谦称自己)、下房(帝王对自己宫殿的谦称)、下情(谦称自己的心情或情况)等。
当被用作敬语素时,表示对方处在上位,“下”后面的动词,是对方施加于自己的行为。
【下顾】敬称他人的来访。
(15)今日下顾,良慰鄙怀。(张四维《双烈记?访道》)
类似的词语还有:下访(敬称他人的来访)、下爱(敬称他人对自己的关怀和爱护)、下询(敬称他人有问于己)等。
(三)敬辞和谦辞的产生原因
我国是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礼仪之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作为敬辞和谦辞植根的土壤,孕育和丰富着独具汉民族特色的敬辞和谦辞。世间万物都有其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敬辞和谦辞也不例外。对于敬辞和谦辞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深受儒家等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敬辞和谦辞的产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国封建阶级社会中更是确立了其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4]p164。春秋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温、良、恭、俭、让”以及“仁”和“礼”的封建礼教思想。而封建礼教的性质就是等级制,“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记》)[2]p62同时,以“仁”和“礼”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又向人们提出了“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的要求。深受这种从儒思想氛围的影响,人们往往会在无意识中表现出一种崇尚谦让的姿态。正是在这种具有浓厚的崇尚谦让的人文环境下,使用能够合乎古代“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礼记?曲礼上》)礼仪要求和规范的敬谦词语的就显得很有必要。人际交往的行为要表现出谦让的礼仪规范,遵守礼制,而封建礼教又要求讲究等级辈分,如家族中就有长幼有序之分的伦理制度,在社会地位上就有尊卑之分等级制度。而等级制正是被统治封建统治者视为维护并巩固其专制统治的有礼手段,并被赋予法律效力“尊卑贵贱之等级,国家之制度也。”(《新唐书?刑法制》)因此,这种等级概念和尊卑有序的社会文化或许是敬辞和谦辞得以产生的原因之一。
2.古代语言美的需要
语言是一种文化符号,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是为了满足文明社会人际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我国古人对于语言美也非常重视,敬辞和谦辞也就有其产生和发展的依据。如《周易》中就提出了“修辞立其诚”的主张。另外,古人对各地差异不一的方言也比较重视,为了实现各地方言的统一,则提出了“雅言”一说。“雅言,古时称‘共同语’,同‘方言’对称。”孔颖达在《正义》中说:“雅言,正言也。”从上述对“雅言”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总结出:“雅言”是我国古代施行的通用语,其性质相当于现如今的普通话。《论语?述而》就提到了“雅言”:“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孔子推崇和积极使用“雅言”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极其崇拜文王和周礼,《论语?八佾》:“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可知,雅言除了周秦音等的要求之外,还要合乎周礼。[5]p40由此可知,当具有通用语性质的雅言和礼教制度相联系,并成为人们约定俗成的语言礼仪规范后,在这种环境下谦敬语的产生以及使用也就有了所需的条件。
3.社会心理需求
古代封建礼教的性质是等级制,长幼有序,尊卑有分,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于社会当中的每个人,无不深受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因此,在社会的人际交往中,人们的言行举止时时刻刻都讲究上下尊卑的礼教。下者敬上者,卑者尊尊者。虽然每个人都是作为独立的个体而存在于社会之中,且被等级观念所影响,但大家都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虽说每个人的身份地位不等,但每个人同样都有自尊,并不希望因自己身处下位,视为卑者而被他人所无视。人际交往是交际双方乃至多方共同参与完成的行为活动,而参与活动之中的每个参与者都有着自己的需要,而其中最不能够被忽略的是每个人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尊重,而得到他人尊重的前提是得要先尊重别人,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为此,在言语交谈中,人们往往都会有意识的去恭维别人、压低自己,用敬辞尊人,用谦辞谦己,以得到别人的敬重,满足每个人的自尊需求。这或许可以认为是敬辞和谦辞产生的心理原因。当然,人们在社会人际关系的交往中,为了表达一种礼貌和展示个人的文化修养,也会运用到敬辞和谦辞,这或许是其产生的社会原因。
二、敬辞和谦辞的分类
(一)敬辞的分类
刘宏丽[2]p14、马庆株[6]p311根据敬辞本身的性质来分类,洪成玉[3]p13则根据敬辞使用的场合来分类。本文参照诸家观点,把敬辞分为指称性敬辞和表述性敬辞。
1.指称性敬辞
所谓指称性敬辞,就是用来指称他人或与他人相关的人事物。而根据指称对象的不同,我们可以将指称性敬辞分为指人类指称性敬辞(“尊称”)和指物类指称性敬辞两类。[1]p18
甲、指人类指称性敬辞(“尊称”)
指人类指称性敬辞(“尊称”)是指称他人或与他人有相关的人的敬辞。即指称他人或与他人有相关的人的敬辞。如:
【令慈】敬称他人的母亲。
(16)闰月初二,实葬令慈,初五役竣,诸作允厘。(陈确《祭祝开美文》)
【尊兄】对同辈年长者的敬称。
(17)良留荆州,与亮书曰:“闻雒城已拔,此天祚也。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见矣。”(《三国志?蜀书?马良传》)
【宝眷】敬称对方的眷属、家眷。
(18)贤弟既有宝眷在京,如何不去取来完聚?(《水浒传》第二十回)
从上述所列举的事例来看,“令堂”的“令”和“宝眷”的“宝”用的是表示美好的词来尊称他人,“尊兄”的“尊”则是用表示尊贵的词来尊称他人,体现出对他人的恭敬。此外,相类似的词还有:高贤(敬称对方)、尊亲(敬称他人父母)、贤室(敬称他人妻子)等,对于敬称与他人相关的亲属时,古人常使用“令”,令严(敬称他人父亲)、令萱(敬称他人的母亲)、令郎(敬称他人儿子)、令爱(敬称他人女儿)等。
尊称可作进一步的分类:
甲a:对称和引称(从尊称能否直接称呼对方来分类)。
“对称”指可以用来当面指称对方的尊称,例如“兄台”、“贤弟”、“先生”、“阁下”等,这些词都是可以当面用来直接称呼对方的,以表达恭敬。“引称”是在与别人交谈或陈述第三方相关情况时对他(对方相关的人)的尊称,如“令郎”、“令爱”、“哲兄”、“尊父”等。这些词一般不用来当面指称某一个人,所以都属于引称。
甲b:代词性和名词性(从词性来分类)
其中代词性的比较少,如“子”、“卿”、“公”、“君”等,名词性的就比较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类:1)亲属尊称:用于称呼对方亲属的尊称,如“尊堂”、“尊兄”、“令尊”、“令郎”等;2)类亲属尊称:即用亲属称谓去称呼非亲属以表达恭敬的尊称,如“大兄”、“大娘”、“大叔”、“老爹”、“老伯”等;3)职业尊称:即用对方所从事的职业来敬称他人:“农夫”、“船家”、“大夫”等;4)通用尊称:就是不分职业、年龄或文化层次称呼对方的尊称,如“先生”、“夫人”、“前辈”等;5)老X型尊称:一种对年老者的尊称,如“老人家”、“老丈”、“老先生”;另一种是和年龄无关的尊称,如:“老爷”、“老兄”、“老哥”等。6)官职尊称:主要是对统治阶级乃至于最高统治者的尊称,如“陛下”、“殿下”、“第下”、“阁下”、“足下”、“麾下”等。
此外,还有些情况也表示对他人的尊称,如称他人的字、号:称字的如苏东坡(苏轼),称号的如五柳先生(陶渊明)等;以他人居官之地称人:韩荆州(韩愈)、韦苏州(韦应物)、柳柳州(柳宗元);以他人的籍贯之地称人:柳河东(柳公权)、康南海(康有为);以谥法称人:韩文公(韩愈)、陆宣公(陆贽)、欧阳忠公(欧阳修);以爵位代人的,如留侯(张良)、诸葛武侯(诸葛亮)等。[7]p23
乙、指物类指称性敬辞
指物类指称性敬辞就是用来指称与他人相关的事物的敬辞。如:
【贵府】敬称他人的家宅或住所。
(19)人人道我丈夫在贵府廊下住。(高明《琵琶记?两贤相遘》)
【大作】敬称他人的作品著述。
(20)小弟童瑛在东京会试,于冯琢庵年兄出得读大作。(《儒林外史》第二二回)
【芳名】敬称女士的名字。
(21)这小姐芳名较雏鸾。(《红楼梦》第五四回)
同尊称一样,指物类指称性敬辞也是用表示美好或尊贵的词冠于表示与他人有关的事物前,如事例中的“贵”、“大”、“芳”等。此外,指物类指称性敬辞还有:尊寓(敬称对方的家或住所)、高制(敬称他人作品)、鸿著(敬称他人的作品)等。
根据词语中是否含有敬语素,指物类指称性敬辞可以分为含有敬语素的敬辞和不含敬语素的敬辞。
乙a、含敬语素的敬辞:宝:宝地、宝号、宝刹、宝店;高:高见、高论、高寿、高文;华:华翰、华篇、华诞、华言;嘉:嘉什、嘉藻、嘉贶、嘉诏;贵:贵姓、贵名、贵表、贵号。以上诸例中所含有的相同敬语素都有表示美好或尊贵的意思,“宝”字组表示的是与他人相关的处所的敬称,“高”、“华”、“嘉”等组表示的是与他人相关的见解、言论和文章的敬称,“贵”字组则表示的是他人的姓名字号。
乙b、不含敬语素的敬辞:海量(宽宏大量)、明教(高明的指教)、千秋(指人的寿辰)、法书(对名家墨迹的尊称)等。
2.表述性敬辞
除指称性敬辞以外主要表达对与他人有关动作的敬辞就是表述性敬辞。
【拜会】访问他人的敬辞。
(22)备久慕先生,无缘拜会。(《三国演义》第三七回)
【斧正】请人对自己作品修改匡正的敬辞。
23)小词成之数月,……星斧正是荷。(颜光敏《与曹禾书》)
此外还有:降临(敬称他人的光临)、台光(敬称他人的光临)、谨献(表示呈献的敬辞)等。
表述性敬辞根据其作用分类如下:1)表示感谢、感激:前承、恭承、仰蒙、仰荷;2)表示希望得到对方指教:赐教、候教、斧正、雅正;3)表示询问:高寿、贵庚、请问、借问;4)表示歉意或请人原谅:失敬、失迎、包涵、海涵;5)表示请托:启请、拜托、赏光、请;6)表示情态、动作:恭候、奉陪、光临、拜望;7)示他人惠赠;惠赐、惠赠、惠予、惠贶;8)表示委屈、屈下之意;枉驾、屈临、猥临、辱临。
(二)谦辞的分类
洪成玉从意义和用法上将谦辞分为六类:1)主要用于谦称自己的亲属:家、舍;2)主要谦称自己寡德少善、愚昧无能:孤、寡、不榖、愚、拙、蒙、不才、不肖、不佞、不敏、樗材;3)谦称自己是供役使或驱使的人:仆、走、妾、奴;4)谦称自己地位卑贱,或家道贫寒,或才识浅薄,或心意微薄:卑、鄙、贱、贫、寒、敝、下、小、微、末、浅、薄、菲、陋、寸;5)表示对方嘉宇自己的行为,使对方蒙受了屈辱:辱、叨、忝、猥、枉、曲、屈;6)其他出于典故” [3]p8—13
刘宏丽根据敬谦辞在言语中的作用是称呼还是表述,把谦辞一分为二:称谓性谦辞和表述性谦辞。[2]p14
马庆株认为谦辞是含有谦虚色彩的词语,用于指称或陈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事物、动作。指称性敬辞是谦称,陈述性谦辞是谦谓(表示谦虚的谓词性词语)。[6]p316—317
上述关于谦辞的分类总的来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一种是谦称与自己动作有关的谓词性词语。综合以上三种对谦辞的分类,且与敬辞的分类相照应,我们把谦辞分为指称性谦辞和表述性谦辞。
1.指称性谦辞
所谓指称性谦辞,就是用来指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人事物。而根据指称对象的不同,我们可以将指称性谦辞分为指人(“谦称”)和指物类指称性谦辞两类。[1]p34
丙、谦称,指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的'谦辞。
【鄙人】谦称自己。
(24)窃闻王义甚高甚顺,鄙人不敏,窃释鉏耨而干大王。(《战国策?燕策一》)
【家父】谦称自己的父亲。
(25)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树东林之帜。(孔尚任《桃花扇?听稗》)
【拙荆】谦称自己的妻子。
(26)恰才与拙荆一同来间壁岳庙里还香愿。(《水浒传》第七回)
上举各例中,“鄙”和“拙”等词语都是含有表示贬义或谦虚义性质的词语用来形容自己或是与自己相关的人,体现出的是说话人谦虚的一面。相似的词语还有:愚老(老人谦称自己)、卑人(谦称自己)、贱眷(谦称自己的妻子儿女或亲属)等。另外,古人谦称自己的亲属,称呼自己的长辈或同辈中比自己年长的亲属时,多用“家”,如: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家姑(谦称自己的姑姑)、家姊(谦称自己的姐姐);而称呼自己的晚辈或同辈中比自己年幼的亲属时,多用“舍”,如: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舍侄(谦称自己的侄儿)等,当然,称呼自己的儿女时,不用“舍”,而是用“小”:谦称自己的儿子如(小儿、小犬、小顽),谦称自己的女儿如(小女、小婢子)等。
指称性谦辞可作以下分类:
丙a.自称和引称。
“自称”是为了表达谦虚,用来指称自己的谦称,例如“鄙人”、“晚生”、“小生”、“后学”、“不才”等。“引称”指在与别人交谈或陈述第三方相关情况时对他(己方相关的人)的谦称。如“家严”、“家兄”、“舍弟”、“拙妻”等。
丙b. 不同使用主体的谦称
1)依据身份、地位的不同,有君王的谦称:孤、寡、不毂、朕;官员的谦称:臣、下臣、卑职、奴才;百姓的谦称:鄙人、小人、卑人、仆。2)依据年纪、辈分的不同,有年长辈长:老朽、老夫、老拙;年幼辈小:小生、晚生、后学。3)依据男女性别的不同,有男性:小可、在下、末进;女性:妾身、婢子。此外,还可以称呼自己的名字以示谦虚。当然,自称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例如“愚”,不分长幼,皆可用来谦称自己。
丁、指物类指称性谦辞
指物类指称性谦辞就是用来指称与自己相关的事物的谦辞。如:
【拙作】谦称自己的作品。
(27)萧金铉道:“是小弟拙作,要求先生指教。”(《儒林外史》第二九回)
【寒舍】谦称自己的家宅。
(28)正有句话,要与三老讲。屈三老到寒舍一行。(冯梦龙《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
【贱庚】谦称自己的生日。
(29)又推予贱庚,曰:“谁谓中州无人乎?”(王恽《诗梦》)
从上述所列指的事例中,可以看出,所运用的词语中含有表示贬义或谦虚义的语素,如“拙”、“寒”和“贱”等,以表现出自己的谦虚。此类词语还有:薄酌(谦称所备菜肴酒食不丰盛)、微芹(谦称自己的礼物微薄)、菲什(谦称自己的作品)等。
根据词语中是否含有谦语素,指物类指称性谦辞可以分为含有谦语素的谦辞和不含谦语素的谦辞。
丁a.含谦语素的谦辞,如愚:愚计、愚策、愚论、愚见;拙:拙作、拙著、拙笔、拙撰;薄:薄才、薄技、薄识、薄晓;微:微意、微忱、微衷、微款;敝:敝庐、敝寓、敝宅、敝居。上举诸例,相同的谦语素都含贬义以表示自己的谦虚,“愚”表愚昧、愚笨之意;“拙”表笨拙、拙劣;“薄”表浅薄、微薄;“微”表卑微、微薄;“敝”表破旧、破败之意等。
丁b.不含谦语素的谦辞,如榛芜(自谦微贱)、涂鸦(谦称自己书法拙劣)、犬马(卑者对尊者的自谦之词)等。
2.表述性谦辞
除指称性谦辞以外的所有谦辞,主要用来表达与自己有关的动作的谦称就是表述性谦辞。如:
【领教】谦称向他人请教。
(30)今日弟幸会芝范,想欲领教一番超凡入圣的道理,从此可以净洗俗肠,重开眼界。(《红楼梦》第一一五回)
【高奖】谦称自己得到过高的奖励。
(31)是用谬凭高奖,曲撰芜音。(王勃《上武侍极启》)
此外还有:叨扰(烦扰、打扰)、劳渎(谦称烦劳并冒渎他人)、掷还(请对方把原物归还自己)等。
表述性谦辞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用来表述自己的动作以表达自己的谦虚的谦辞。如涂鸦、涂雅、献丑,在展示才能时谦称自己能力差;献芹、芹敬、芹曝,用来谦称自己礼品微薄;续貂、附骥用来表示人好己坏,谦称自己依附于他人;尘渎、尘触、尘冒、尘教,用以谦称自己玷污或冒犯对方;劳渎、烦渎、琐渎、赘渎,谦称自己冒犯对方。
另一类是用来表示别人施加于自己的动作或行为而使对方受辱。如过蒙、过爱、过誉、错爱、谬爱、谬顾、谬举、谬容,谦称自己得到对方过分的爱护或奖励;辱贶、辱赐、辱临、辱到、猥赐、猥受、猥垂、猥临,表示对方施加于自己的行为使对方受辱;岂敢、何敢、不敢当,谦称他人对己的赞誉担当不起。
三、敬辞和谦辞的语用分析
古代社会是阶级社会,人与人之间时时刻刻都处于一种等级尊卑的人际关系之中,敬辞和谦辞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的使用比较普遍,这不仅是社会礼节的要求,也是提高交际效果的需要,同时还是个人修养的一种体现。古代汉语的敬辞和谦辞数量大、种类多,如果敬辞和谦辞运用不当,往往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在初步了解敬辞和谦辞的定义及分类后,要想正确的运用敬辞和谦辞,我们还应该注意它的语用原则与制约因素。
(一)敬辞和谦辞的运用原则
1.敬人与谦己原则
在古代封建等级社会的人际交往中,“自卑而尊人”是礼的基本原则。显然,敬辞和谦辞在人际交往中的使用往往是为了抬高他人以示恭敬,压低自己以示自谦。如:请别人帮忙说“恳请”、“恳托”;称别人的到来为“光临”、“屈驾”、“屈尊”;请别人指教时说“赐教”、“斧正”等等,都是表达对别人的尊敬。称自己的见解为“拙见”、“浅见”;对别人称自己的作品为“菲什”、“小词”、“拙撰”等,都是表达自己的谦虚。用敬辞褒扬他人,用谦辞贬低自己,既显得谦和有礼,又文雅得体,富有言语修养。
2.量的适度原则
敬辞和谦辞数量大、种类多,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使用比较普遍。但对于敬辞和谦辞的使用并不是越多越好,凡事都得讲究一个度,因要想正确的运用谦辞,除了了解它的含义和分类外,我们应当善于把握敬辞运用的分寸。
首先,应善于把握敬辞和谦辞的敬谦程度,即要根据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来选择恰当的敬辞和谦辞。如当两位陌生人初次见面时,往往会说“幸会,幸会”,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如若是见到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时,用“幸会,幸会”的尊重尊重程度显然是不够的,倘若换成“不胜荣幸”、“三生有幸”则更为适宜。再如,当年轻晚辈与父辈年纪相仿的对象交谈时,自称“小弟”,似乎有些抬高了自己的辈分,显得谦虚的程度不够,如若换成“小侄”,效果可能会更好。
其次,敬辞和谦辞运用数量应适度,即数量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过多则会显得华而不实,显得虚伪,甚至是显得做作。过少又会让人觉得对他人不够尊重,显得有些傲慢,甚至会给人一种自以为是,恃才傲物的感觉。
3.等级有序原则
在长达数千年的古代社会中,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生活中处处讲究等级尊卑。这样的思维定势或深或浅的影响了人们的言语表达。在家族亲属中,有着“长幼有序”,对年长者不能直呼其名,只能借以亲属称谓中特有的称呼来表达对他人的恭敬;而在社会生活中则体现着“尊卑有序”,往往是用含有表达美好或尊贵类的言语来称呼对方,以示对对方的恭敬,而己方则多以包含贬义或谦虚义的言辞来称呼自己,已显示出自己的谦虚。这样才有利于交际的延续和发展,以便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制约因素
敬辞和谦辞的使用,体现出的是“敬人谦己”传统礼文化,但在遵循敬辞和谦辞的使用原则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要关注其使用的规范与得体性,敬辞和谦辞的使用也受到各种内在或外在因素的制约。
1.用语对象的制约
用语对象即交谈对象,用词的选择主要包括对方的年龄辈分性别、学识身份地位等在内的因素,这些因素共同对敬辞的使用起制约作用。
先看交际双方的年龄、辈分和性别的制约。在古代,宗法制度要求族人要遵循长幼有序的伦理道德,不仅是对族人,对外族人也同样如此,因此,交际双方的年龄、辈分、性别等都直接决定着敬辞和谦辞的选择及使用。对年长且辈分高的交际对象,一般会选择使用敬辞;而年幼且辈分低的一方往往会使用谦辞。当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时,使用的敬辞也是有差异的,如同样是问年龄,对年老者,我们会选择使用“高寿”;对年纪相仿者,则用“贵庚”;对年轻姑娘,则用“芳龄”等。对于使用谦称谦辞,老年男子多用“老朽”;老年妇人用“老身”;成年男子可用“在下”;成年妇女则用“奴家”;等等。
再看交际双方的学识、地位和身份的制约。社会中的人物形形色色,文化水平参差不一。一般说来,若交际双方的知识水平较高或者是有着一定的文化学识,一定文化修养的人,那么,他们在交谈中往往是比较注重言谈礼仪的规范,注重敬辞和谦辞使用;相反,如若交谈的双方所受的教育比较少,文化知识水平较低,文化修养并不高,那么,在其言语交谈中使用敬辞和谦辞的几率比较小,其言谈多是平铺直叙、自然质朴。另外,对于交际对象地位身份的不同,选择使用的敬辞和谦辞也不同。如同样是面对年老者,若是一位学者,称“老先生”;若是一位农夫,称“老人家”等。
2.场合语境的制约
敬辞的使用还受到场合语境的制约,一般的非正式场合,敬辞往往使用的比较少,也不那么正式,但书信敬谦用语比较讲究。书信多运用的是书面语,跟正是书函的语体风格相吻合。如敬称他人来信:贶书、惠书、玉缄、兰讯。问候对方:钧安、台安、尊安、台祺。其他特定场合也需要用敬辞,如外交场合中,双方在交谈时所使用的敬辞,例如陛下、殿下、贵国、贵邦、贵主、觐见等。文人馈赠场合中,请他人指导、修改自己的作品,多用斧正、斧政、斧削、削正、粲正等。在发表见解、观点时,敬称他人观点:尊见、贵意、高见、钧意;谦称自己的观点:愚管、拙见、浅见、微论,等等。其他还有:初次见面用“久仰”“幸会”;送礼时用“薄礼”“芹献”;他人的到来用 “降光”“驾临”等。
(三)其他语用表现
敬辞和谦辞除了表达恭敬和谦虚的基本含义外,在一些特定的场合语境中还具有其他功能。例如,对他人一些不着边际的言论称之为“高见”、“高论”,则含有阿谀奉承、讽刺等意味;陌生人初次见面,多用“幸会”等敬词,但同时也含有客气的意味;还有,亲人之间较少用敬辞,而当交谈中出现了敬辞,可能意味着说话人有意疏远对方;此外,还有些词表达了得意的意思,如“在下”,本是谦辞,而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则含有得意之意等。
四、结语
古代汉语的敬辞和谦辞,其使用的依据主要是根据词语本身是带有恭敬或谦虚的基本意义或附属意义来选择,当然还得结合交际的对象和交际的场合环境来共同判断选择。另外,熟悉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弄清意思,注意敬辞和谦辞的使用范围,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正确地使用敬辞和谦辞。
参考文献:
[1]赵光.现代汉语敬辞、谦辞、客气词语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刘宏丽.现代汉语敬谦辞[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67.
[3]洪成玉.谦词敬词婉词词典(增补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491.
[4]刘玉环.谦敬语修辞的文化色彩[J].广西社会科学,(5):164—166
[5]温志权等.古代汉语敬谦语的文化意蕴[J].学语文,2010(5):39—40
[6]马庆株.马庆株自选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309—334.
[7]葛克雄.敬词、谦词、敬谦词[J].道德与文明,1985(2):23,28.
for的用法论文8
04-4-2 It is/was ….that 及相关句型归纳
1. It i/was +序数词+that从句。意为“是第几次-----”
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ve written to a foreign pen friend.
It was the second week that he had been in China.
考例:
----Do you know our town at all?
-----No,this is the first time I--------here.(NMET 1992).
a.was B.have been C.came D.am coming
此句型中可以用this/that来代替it,当主句是is时,从句用现在完成时,当主句是was时,
从句用过去完成时。
2.It is/was+形容词/名词+that。其中,ti是形式主语,that从句是真正的主语。
It is quite important that China becomes an official member of WTO.
考例:-----------is a fact that English is being accepted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a.There B.This C.That D.It (NMET !995)
3.It is/was +过去分词 +that从句。这一句型中常用的过去分词有said,reported,kmown,believed,suggested等等。通常译为“据说-----”。同样it是形式主语,从句是真正的主语。
It kmown that Taiwan is part of China.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eaching is_____it is a science.NMET
a.as art much as B.much an art as C.as an art much as D.as much an art as
4.It is/was+ 强调部分+that 这一句型可以强调除谓语以外的任何成分。
I saw her in the post office when I was walking by.
It isI that/who saw her in the post office when I was walking by.
It is her that/who I saw in the post office when I was walking byl
It is in the post office that I saw her when I was walking by.
It is when I was walking by that I saw her in the post offce.
注意,在这一句型中,如果被强调部分是人,可用 ,也可用,其余的全用。同是这一句型要注意其句型变化,像一般疑问句,否定句,特殊疑问句等。Eg.
Is it farming that he likes to take up?
Who is it that won the first in the long jump?
Why is it that he came late?
Is is the ability to do the job--------matters not where you come from or what you are.(NMET )
a.it B.that C.one D.this
It was about 6,000 years ago-------the first clock with a face and an hour hand was made.(NMET)
a.that B.until C.then D.so
5.It is/was +一般时间+since .在这一句型中,如果since从句的谓语动词是非延续的,则意为“自从----有多长时间了”。
Eg.It is two years since he joined the army.
注意:如果 从句中的动词是延续性的,则意为“自从不-----有多长时间了。”如:
It is ten years since she married.
It is ten years since she was married.(她离婚有十年了)。
另外,在这一句型中,如用It was,since从句则通常用过去完成时。
It was only ten years since he had left here.
-----What was the party like?
------Wonderful.It has been years-----I enjoyed myself so much..(NMET1993)
a.after B.before C.when D.since
6.It is/was/will be+一段时间+before从句。这一句型意为“还有多少时间就-------”。
It won’t be long before you reach your goal.
It won’t be too long ------she finds a suitable job.(上海1992高考)
a.that B.since C.before D.for
7.It+系动词(look,seem,appear)+that 从句。
It look that he has been there before.
It looked that they-----their task before.(上海1992高考)
a.finished B.would finish C.was finishing D.had finishe
8.It+ 动词
+that/whether/what/who/when/where/why.
It has been decided whether the project would be given up.
does--------matter if he can’t finish the job on time?(NMET1991)
a.this B.that C.he D.it
for的用法论文8篇 for的用法讲解相关文章:
★ 财务岗位职责与工作内容大全7篇 财务岗位职责与工作内容大全论文
★ 汉语拼音教学建议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15篇 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