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模式刍议范文3篇 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时间:2022-11-07 01:31:12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创新教学模式刍议范文3篇 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供大家阅读。

创新教学模式刍议范文3篇 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创新教学模式刍议范文1

  创新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滕维玉

  学习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后,我受益匪浅。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三疑三探”的好处就在于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波刚落,一波又起,环环相扣,持续推进课堂教学的进展。“三疑三探”为改革课堂教学总结出了一条先进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出了挑战。从课堂抓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展示、思考、合作、交流的舞台。争取让“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融入每节课。

  通过“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学习和探讨,我知道了如何做一名创新型教师:

  创新型的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一个富有创新型的教师,心中不该只想着学生的分数,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创新意识是否得到加强,应更多地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发展着想,因此创新性的教师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把培养能力增长才干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把传授知识渗透在培养能力,培养方法之中,变知识积累第一,能力培养第二为培养能力第一知识积累第二。

  2变封闭的课堂为开放的课堂。开放的教学形式,组织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地点可以是课堂,也可以是自然社会。

  3变教条式,灌注式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二创新性的教师要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没有主体性和自觉性,就不能有创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的关系,真正发挥学生的创新主体作用。

  1、教学中要给与学生的积极评价。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采用积极的教学评价手段,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培养。如采用“解疑合探”的这一模式教学,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探的形式包括三种,一是提问与评价。操作的办法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二是讨论。三是讲解。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尤其当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提出一些出乎教师意料的问题时,有些教师会不自觉的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这是不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兴趣的。

  2、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要学习西峡县探索了多年的“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疑问疑问,有疑便问”有了疑问,才会思考,才会探索,所以课堂的开始首先要提出问题,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发现问题,大胆怀疑,寻根问底是创造的开端,也是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品德。

  3、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些知识学生通过独立或合作是完全能够解决的,因此教师在课堂和课后都应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三讲三

  不讲”。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独立学习,思考。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学习。

创新教学模式刍议范文2

  浅析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西莲花小学 李战辉

  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着重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单向度地进行,从整体性角度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尚处在起步阶段,还未形成比较系统独立的理论框架。从实践中看,即使在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正确道路上我们已有所作为、有所前进,但仍然不能改变被动局面。针对课堂教学改革缺乏整体设计,教学效果难以上台阶的实际情况,我们从教改实践中体会到: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氛围差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症结。走单纯改革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的路子难以达到教改的根本目标。必须从更新 教育 思想、转变教学观念人手,在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上下功夫,才能真正引领课堂教学走出困境,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和影响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创新基本思路

  通过调研,我们在剖析课堂教学沿袭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根源的基础上,提出创立新的教学模式的目标、原则及操作要点和需要重视和解决的几个问题。新教学模式以充分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和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为主要特征,通过教学的全面改革和新的教学组织工程的推进,优化各种教育资源,提升课堂教学的 科学 性和 艺术 性,改善课堂教学氛围,达到师生良性互动、教学相长的要求。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相对稳定和规范化的教学操作系统或范型,主要由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构成。

  1.1教学目标模式

  课堂教学是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其中以育人为根本目标。因此,在教学模式运作过程中突出育人的目标和功能,就不能单纯地依赖课堂教学,而是要以课程知识为载体的,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环节,同时施以其它教育和教学形式。如“思政课”的教学方式不能简单地等同思想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把课堂教学作为“思政课”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同时辅之以社会实践、征文比赛、专家报告等第二课堂形式,是实现“思政课”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

  1.2“学与教”参与式教学角色模式

  肯定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承认学生具有主动参与教学的权力,既体现了 现代 教育的理念,同时又适应了当代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对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入耳、人脑、人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1.3多样化的教师授课模式

  由于课堂教学涉及的多学科性以及对象的接受能力的程度不同,灵活采取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如专题式、案例式、讨论式、问题式等,使课堂教学授课模式具有多样性、复合性和互补性的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4教学组织模式

  新型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是一种以课堂教学为主导的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模式。其主要内容是:在组织形式上采取课堂教学与组织其它教学活动相结合,如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 教学、社会实践、讲演及辩论等。

  1.5教学考评模式

  教学考评是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教学目标复合性和讲课模式及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考评模式在考评内容上,要从知识、能力、信念、行为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评。在 考试 方法的改革中做到以下几个“结合”:一是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课堂教学考试不能没有知识考核,但知识考核的内容不宜过细过深过偏,把重点放在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理解、掌握、运用上。二是期末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以一次考试决定成绩不利于全过程督促、检查学生学习,因此平时考核就显得很重要。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日常表现、研读课外书籍、作业、小测验、回答问题、发言、出勤、笔记情况等纳入考核范围,记入课程成绩等,力求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多角度、多层面进行考核的做法,相对而言更具有准确性和说服力。三是题目考核与论文考核相结合。题目考核重在全面检查知识理解掌握情况,论文考核则重在检查知识综合运用情况。考评方式的改革有助于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也可以减轻学生学习上的压力。

  2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2.1更新教育理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影响的活动,其本质就是育人。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 发展 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明确提出教育应遵循 自然 本性相一致。当代文化教育学的创始人斯普朗格更是明确主张:“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这些理论集中到一点,就是强调教育的重要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完善的人格,也就是说教会受教育者学会做人。

  教育不只是一种活动,更重要的是在受教育者身上体现某些素质和某些教育影响。教育的过程本质上是教育者有目的,有选择地传递社会信息和受教育者内心体验相统一的过程。教育必须经过个体内心、配合个性自觉行为的转化来完成。爱因斯坦曾说:“我们思想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常常来源于好奇心。”思维的独立性让人不迷信权威和书本,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为此,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施主体性教育。

  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要,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知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在本质上是对受教育者主体的培养过程,是一种主体性教育。

  主体性教育的目的是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题人格,发展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如何做到主体性教育,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实际上是校正了过去单纯的把受教育者置于完全被动的地位,显现出被教育者作为人的客观存在,尊重其自身的尊严和人格,维护其独立性的使命,帮助被教育者,给他们发展自己的能力,开启他们的心智和良知,完善他们的人格。为此,教育中就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肯定,尊重他们的权利、关心他们的需要,全面理解他们,增强对他们的服务意识。同时,要融入道德情感和人文关怀,关心、体贴他们。

  2.2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乐于和便于接受课堂教学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落实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长期以来,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错误理念,形成“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模式。教师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演讲,学生听讲。这种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不能得到尊重与发挥,学生始终处在被动学习的地位,因而也必然会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此必须致力于改革教学方法,构建科学教学方法体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方法体系,由基本教学方法和辅助教学方法(即教辅活动)两类构成。常用的基本教学方法有:教师主导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对话式教学法、专题式教学法、参与式(学生试讲)教学法、“自学——讨论——发言——提问——讲评一一 总结 ”穿插组合的功能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等。常用的教辅活动有:课内演讲、时事评论、课堂辩论、模拟法庭、知识竞赛等。这种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读书、主题讨论、辩论、演讲、社会实践、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的参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利于与教师的课堂讲授相呼应,弥补教师讲课的不足: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说,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讲授与讨论、提问、自学等相结合,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是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2.3丰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 教育 的主渠道,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 发展 水平。因此,要实施素质教育,确保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改变教师习以为常的单一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多种课堂教学活动等途径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逐渐形成主动参与、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课堂教学焕发出活力,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是要丰富教学手段。以影视、计算 机多媒体技术、幻灯等为工具进行课堂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手段 现代 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教学课件,有利于教学信息的有效组织和管理,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和获取知识能力的提高。它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借助书本、语言和板书进行课堂教学的狭隘天地,为学生展示了一个动态的、有声有色的,具有真实感、立体感的教学空间,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直观性。

  其次,是采取多样式教学方式,如探究式、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课堂讨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探究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既可以结合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对关系到学生自身利益问题进行课堂讨论,也可以通过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善疑巧问,使学生在争辩讨论中明事理。这是因为大学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水平都有了相当的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比较强,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鼓励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质疑,对所提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获得新的知识。如教师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新的问题学习情景,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不断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从而最终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再次是活跃课堂气氛,运用激情打动学生、运用热情感化学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课堂教学的内容是理性的、严肃的,也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运用语言表达这些具有深刻思想性的内容时,更需要 艺术 性语言,以情动人。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美的旋律,使课堂教学形成一种感情的气氛。教师要使用富于感情色彩的、充满生气和热情的词语才能抓住学生、激励和鼓舞他们去行动。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通情才能达理。有位学生在作业中这样描述一位教师在讲课时的激情对他的影响:“张老师您讲‘思想道德修养课’十几年了,还能有如此激情和热情,您的这种执着精神让我不得不接受您的观点。”同时,教师用激情饱满的声音和语言极为投入的状态,本身也向学生表达了教师敬业乐业的精神风范,给学生以身示教的垂范。

  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学会在讨论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解疑,在解疑中与他人分享成功的快乐。使合作从一种学习方式扩展成为学生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3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结果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效果是明显的,它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力地激发了教师认真教学,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子的热情和责任感。

  3.1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高校课堂教学效果难以上台阶,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学改革实践中的本末倒置,偏重于从单一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上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忽视在教学目标与要求上寻求与学生学习内在需要的统一性。新教学模式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准确定位教学起始目标和课堂教学内容的切入点,诱发学生从课堂获取新知识和方法的学习动机,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我们在“思政课”以往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知而不注重行,只讲大道理不顾小道理。思想教育必须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出发,层层递进,才能逐步提高。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注意让学生自我寻找、发现自己的不文明现象,从这些小事人手分析原因,提示学生不应只重认知而不重实际行为。这样做的实际效果就如同一位学生所描述的:“老师在讲理论的同时,附上许多生动、鲜活的例子,这些例子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本身就是我们生活的一种体现。而且,在这些例子中又能发现自己的问题,我们没有理由不接受。老师每每在分析这些问题时,我就会感觉到深埋在心底里的各种问题,好像也被一一解答,从黑暗中找到了光明,心理发出强烈的共鸣与感谢”。

  3.2明显地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新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施 科学 的教学方法体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 考试 方式,把考试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主要环节和阶段,把学习内容和要求通过不同形式全部转化为有明确指向的考核目标,不仅对学习结果进行成绩评定,而且更侧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手段或思维创新程度的考核与成绩评定。促使学生不仅重视“学会”的结果,也重视“会学”能力的训练。一名学生在教学反馈材料中写到:“以往我们在课堂上是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现在不同了,老师将读书笔记、课堂笔记、心得体会、讨论发言、课堂考勤等和灵活的考核方式结合起来,极大地改变了我们被动学习的状态,减轻了学习的压力,使学生注重平时学习。”

  3.3增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了解,激发了教师探索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和从事课堂教学工作的兴趣

  长期以来,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下,学生被动听课,教与学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互动关系。对待理论课,不仅学生厌学,而且教师厌教。教学模式的改革,有效克服了这一难题。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也激发了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相应的教学方法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师生共同探讨重大理论问题和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平等互动式的交流与沟通,教学相长,使教师教好理论课的信心倍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西莲花小学 王伟琼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要达到“新、实、活”的境界。这里所说的“新”,主要指教学理念新,课的设计新(要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课要上得新颖有趣,新颖有趣,学习才能入境、入情,学生才能精力集中、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实”主要指课要上得扎实、充实,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方法落实,夯实基础。“活”则是指教法与学法灵活,课堂气氛和谐、活跃,气氛和谐,方法灵活,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活,认知才能深化,思维才能发展,能力才能提高。“新、实、活”是课堂教学的高水平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3.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二、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样的迁移性,而是其中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才是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这一部分知识称为个体知识总量中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第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这种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融会贯通深思熟虑的、实在有益的内容,即有效知识。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才能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因此,教师应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出发,从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考虑,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思维素材”,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这些“思维素材”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发散思维、集中思维与直觉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学会从特殊到一般抽象概括、归纳总结、提取上升和从一般到特殊演绎推理的方法,学会透过表象抓住实质进行分类比较的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变通性、流畅性、灵活性与敏捷性,促进学生认知水平和课堂学习效果的提高。

  三、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更要教师及时加以点拨指导。有效的学习过程还可以通过游戏实施。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意占优势,尤其是低年级往往表现出学前儿童所具有的那种对游戏的兴趣和足劲要求,他们能一连几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四、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一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二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三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生产和生活实际是数学的渊源和归宿,其间大量的素材可以成为数学课堂中学生应用的材料。教师要做有心人,不断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让生活走进课堂,真正让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的“动态”数学。

  五、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记得有人说过“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我们的教师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我们主要应对思考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的思想方法等进行反思,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创新教学模式刍议范文3

  刍议“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行为导向教学法

  上海市商业学校 卢宁宁

  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指的是一种企业(通常是私营的)与非全日制职业学校(通常是公立的)合作进行职业教育的模式。受培训者以学徒身份在企业内接受职业技能和相应知识的培训,以更好地掌握“怎样做”的问题;同时,又在职业学校里以学生的身份接受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以了解实训技能操作中“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这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以培养既具有较强操作技能又具有所需专业理论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的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它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中的全民办学思想,体现了职业教育中学校位置和企业位置并重的思想。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德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课程教学法也因其独到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其中,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德国教改的重点。在教育部和德国IN-WENT联合组织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项目中,笔者重点考察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行为导向教学法。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含义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中出现的新思潮。行为导向的教育思想,主要源于人们对职业人才要求的重新思考以及对教育和学习概念的重新认识。对学习过程,传统的认识是:动机、接受、理解和记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年版)对教育进行了重新定义,将“教育是有组织地和持续不断地传授知识的工作”改为“教育被认为是导致学习的、有组织的及持续的交流”。“学习”是指个人在行为、信息、知识、理解力、态度、价值观或技能方面的任何进步与提高。“交流”是涉及两个或更多人之间的信息(包括消息、思想、知识、策略等)转移关系。因此,教育不再局限于单向的传递,更是一种双向的互动。

  行为导向法以学习理论为基础,强调行为实践对学习的指导,寻求学习的最佳效果。而它所追求的教学目标以学生的行为表现为标志。学习的内容包括:行为的意义、行为系统、自我控制和协调合作等,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行为导向教学法有不同的翻译,如活动导向、行动导向和实践导向等。

  从根本上讲,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就是一种以“行为为导向”的教育,它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德国职业教育中一切教学方法选择、使用和评价的基本点。行为导向教学法也是能力本位的教学法,确切地说更是一种指导思想。正如德国职业教育学者T·Tram所讲的,行为导向是一种指导思想,培养学习者将来具备自我判断能力,懂行和负责的行为。这一途径可视为主体得以持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展现。

  二、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双元制”职教模式成功实施的重要前提

“双元制”是德国职教体系的核心内容。在德国,按照不同的教育和培训任务来划分,职业学校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教授职业技术,使青年人能够从事职业工作(以职业学校为主);第二类主要通过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使受训者获得进一步深造的资格,取得上高等专业学校或各类高等专科学校的资格。但不论是哪一类型的职业学校,其职教思想上的务实性都决定了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核心地位。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应用还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重要的“一元”是企业的培训,其雏形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同行工会对师傅的培训。到了19世纪70年代,德国基本完成了产业革命,学徒制度已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双元制”中的另外一元职业学校也发展起来。因此,在德国职业学校自其诞生伊始就和企业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行为导向教学是联系“双元制”中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两者做到“无缝”连接的重要方式。

  正因为如此,1996年,德国各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议提出“要以学习领域为基本原则组织与职业相关的教学内容”。这个决议在1999年正式颁布,它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要按企业生产任务的要求组织教学,要用职业行为体系代替专业学科体系,要求职业教育的目标要全面包含“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从而确定了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在2005年4月1日通过的德国新的《职业教育法》中更是将“行动能力”培养体现在法律条文中。

  三、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具体实践

  如果说行为教学法是一项具有革命性的教学思想改革,但如果缺乏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具体操作方法,其实践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通过系统的考察,我们认为,在德国的行为导向教学中,教师主要的作用是引导、调控和评估,相对应的学生主要是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和成果的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涉及一系列的教学法,主要有以下五种:

  1、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学生的组织实施阶段。模拟教学中最为典型的是德国兴起的“模拟公司”。“模拟公司”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德国,它是指人为创造经济活动仿真模拟环境,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场所和组织形式,学生在其中可经历全部业务操作过程,了解和弄清其各环节之间的联系,而又不必承担任何经济活动风险。根据产品和服务项目的不同定位,学生在此可以进行营销、财务、金融、贸易、储运、税务、海关、保险和证券等业务过程的模拟活动。模拟时,除货物是虚拟的并且不发生实体位移外,其他如票据、账册、操作方式、核算办法等均按照现实经济活动中通行的做法设计和运作。

  由此可见,“模拟公司”也可理解为一种实践教学方法。模拟教学法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性学习为主;学生参加教学全过程,如收集信息、制定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反馈控制和评估成果;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

  2、案例教学

  由于案例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的具体情景,因此,案例教学成为德国行为导向教学的一项重要的方式。根据笔者的考察,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三个方面:一是案例的选择和课前的充分准备。案例的选择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接近实际。二是案例的课堂组织。在这个过程中,要摆正教师的位置,既要发挥教师的作用,又要让自己成为学生的伙伴,认真去倾听他们的想法并适时给予启发。三是案例的讲评。在学生发言结束后,教师要归纳学生的发言,在陈述自己的观点时,要指出讨论中的优点和缺点,结合自己在课堂上的所见所闻,告诉学生如何去思考问题。

  3、项目引导

  这是行为导向教学法另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通常是:首先,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主确定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并进行项目规划和任务分工,以培养学生自我组织和策划的能力。其次,是进行集体调研和方案设计,培养学生查阅文献、手册,开展讨论,团队合作进行市场调查等。最后,通过建立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提出策划方案的预算报告,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答辩,答辩会由全体同学参加,同时邀请部分教师参加。每一小组的成绩均按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评议,得出每个小组的实际成绩。老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通常能够从中体会到策划工作的成就感,找到自信。通过亲身参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引用。

  4、角色扮演

  在上述的教学方法中,通常让学生担任某一角色。例如,在模拟的营销管理系统中,可分配学生担任某一管理角色,并行使相应的权利和责任。通过这种方法,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和知识,探索如何完善组织的管理,使之效率最高、效果最好。

  5、大脑风暴

  大脑风暴教学法旨在创造一种开放、轻松的环境,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地发表意见。在发表意见时,教师并不对其正确性或准确性进行任何评价,以使每位学生的独特的思考不受压抑,激励学生开展自由联想,充分发表意见。通过学生间的互相激励引起连锁反应,发挥集思广益的奇效,产生更多更新更深层的想法,以求获得比单独思考更完美、更有价值的结果。最后通过归类、总结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几点启示

  通过考察德国的行为导向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无法替代。尽管其实施在德国也是最近几年的事情,然而通过这几年的发展,行为导向教学法已在德国形成了一整套体系,值得我们借鉴。

  1、与我国传统的灌输式和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法相比,行为导向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能使学生主动掌握学习方法,而不仅仅是学会固有的知识。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新信息层出不穷,知识的产生和递增的速度是以几何级数来衡量的。因此,在有限的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是“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方法。行为导向教学法应当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2、行为导向教学法实施的重要前提是具备大量既懂专业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人才。

  我国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最为缺乏的是实践经验,对真实世界的了解不充分严重地制约着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无论是模拟教学还是案例教学或是项目引导,教师要做到对整个教学和实践过程都有很好的宏观控制,就必须对某门课程所有相关的内容都有所了解。这就对教师有着极高的要求。从这个角度来说,职业教育的教师比普通教育的教师要求更高。因此,培养合格的师资是实施行为导向教学的关键。德国职业学校理论课教师最低学历为大学本科(有的学校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占50%),至少有两年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即需要去工厂实习实训),并经过两次国家考试,合格后,到学校任教还需两年试用期。实训教师都是掌握最新生产技术的人员,因此有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行为和实践为导向”。

  3、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是行为导向教学法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职业道德的教育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教师自身良好的师德可以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我国传统的观念是: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低人一等”,只有考不上学的孩子才不得已进职校。这种观念甚至在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中也存在。因此,部分教师认为教师的职责只是保证学生不出“乱子”、顺利地把他们送出校门,而不管能否将其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德国,职业教育的地位和普通教育的地位同等重要,教师将教学放在核心的地位。

  另一方面,在德国行为导向教学中,职业道德的培养被放在核心的地位,道德的教育贯穿在整个行为教学中。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在我国,过分地强调技能的培训,而职业道德的培养被弱化。

  4、制度是德国“双元制”体系和行为导向教学法的重要保证。

  在我国,各种教学法的讨论很多,对先进教学法的研究也不少,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存在困难。对其深究,我们认为缺乏足够的制度保障是其根本原因。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并非新鲜事物,但其成功的实施与各项制度有关。对我国而言,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应该包括政府相关的法令和对职业教育的扶持等宏观方面;也包括各个职业院校对从事行为导向教学教师激励机制的确立等微观方面。

  稿件摘自:《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8期

创新教学模式刍议范文3篇 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相关文章:

十大主流B2B商业模式及盈利模式3篇(B2B的盈利模式有哪些)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之我见范文合集3篇(什么叫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临床医学教学模式方法论文2篇(医学教学新模式)

网络环境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论文3篇 互联网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企业建立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探索与研究3篇 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特点

企业内部结算模式论文参考11篇 企业内部结算方式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3篇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从iphone看企业创新3篇(iphone商业模式创新策略)

关于人类行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计量思考2【3篇】 人类社会与环境相关模式解读

融资模式种类3篇 37种融资模式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