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论科学发展观与城乡协调发展3篇(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解),供大家品鉴。
论科学发展观与城乡协调发展1
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
得
赤峰市林西县组织部 韩耀新
2008年12月30日15:34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提交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内容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方法是统筹兼顾,具体办法就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必须遵循的发展规律,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内在要求,对于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度”、“和谐度”;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执政党是否为国家、民族、民众谋取利益。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形式,在批判历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和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而提出的最科学、最革命、最实践的社会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之中最为经典、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纪元的到来,为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基础的理论源泉,科学的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科学的阐述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通过对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与理解,结合本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对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有如下三点思考:
一、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主义经济保持理性增长,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一切条件的过快、过头、过分增长,提出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财富”增长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去满足人们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基本生存需求,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调控人口增长数量和男女增长比例,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维持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提高对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深度发现和合理利用的能力,集中智力谋求科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瓶颈的突破,有效治理经济发展后的废弃物排放,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在中国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的延续
科学发展观是根据中国国情,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总结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摒弃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的过失,吸取了世界各国发展中的有益成果,深刻分析传统发展观的弊端,全面揭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内涵,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发展、怎样发展作出新的解答,这并非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而是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80多年来关于发展的思想,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一脉相承的、全新的理论成果。我们党自改革开放以来,将发展的重心全部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牢牢的把握住发展这第一要义,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新的矛盾不断出现,国家、人民群众利益受到损害的事情屡有发生,煤矿坍塌、食品安全、传染病肆虐、湖河水体污染、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耕地面积大幅减少、贫富分化日趋严重、部分地区干群关系紧张、干部群体享乐主义成风、腐败的范围金额日渐扩大等问题不断暴露出来,怎样发展、如何发展、为什么发展,这一系列的问题向我们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理念发起了挑战,这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大时代背景,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所要面对、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三、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方位论、主体论、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以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社会主义方位论来定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坚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坚持结合中国国情,明确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当前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还欠发达,虽然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社会低收入者的比重还很高,弱势群体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公共卫生、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体系还不完善,初次分配机制还不够不公平,再次分配机制还不够不健全,三次分配机制还不够不科学,矿产资源利用水平还不高,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还未从根本上转变,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依靠“劳动红利”的产业经济模式还占主导,区域经济发展还不平衡,地域经济发展成效还不显著,这些问题坚定了我们对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定位不能动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这一崭新的理论成果来指导我们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主体论来定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以人类利益、人民群众利益、具体“人”的利益为本,把改善民生、尊重民权、为民服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共产党的执政思路、理念,切实作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谋求社会稳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应实施好以下几项内容:
1、坚持教育公益性,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确保教育公平、公正、实效。
2、实施积极有效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规模,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广开就业门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同时以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健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合理调整房价,建立城市住房长效机制,有序开展房地产开发,出台房产开发出地拆迁补偿法律,合理补偿被征用者,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4、建设覆盖城乡的居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偏远贫困地区城乡卫生医疗服务事业的财政投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快捷、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以政府为主导,慈善机构、各大企业赞助、民间募捐为补充,建立定点的免费医疗服务机构,给予那些贫困病患进行救治,真正做到人民群众病有所医。
5、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努力实现教育、就业、经营、分配等社会公平目标。以法律为手段,从不同程度、不同方位、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和基本需要,确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以“中国特色、与时俱进、统筹兼顾”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方法论来定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借鉴前苏联、前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和我国建国29年(1949到1978)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而提出的,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特征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科学发展观正是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和在新时期下、新形势下的延续。科学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正因为如此,科学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是崭新的、有活力的理论体系,是不断修正、完善的理论体系,是不断自我扬弃的理论体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暨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下指导中国经济建设,发展国内经济,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国内经济全面发展,兼顾对外开放;统筹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兼顾城乡经济双向发展;统筹沿海地区经济高质发展,兼顾粗放型经济转型;统筹落后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兼顾资源合理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国有经济健康发展,兼顾国有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统筹私有经济合法发展,兼顾带动更多人走上致富之路;统筹个体经济有序发展,兼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竞争机制改革;统筹行业经济协调发展,兼顾创建行业长效、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内在要求的,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是针对当前中国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是满足中国今后长期发展需要的。
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网站——《学习与实践》网
(责任
论科学发展观与城乡协调发展2
论文《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统一》
姓
名:王 润 润
学
号:2013
专业班级:2013级金融学(1)班
联系电话:181 8956 2296
·摘要:科学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要求共同富裕 ,既包含经济发展提高效率 ,又包含社会发展保障公平,它包含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平衡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关键字: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 人民群众 生产力
一、社会主改革开放就只能在经验实践的基础上尝试着摸索着进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它突破了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观念。公有制和按劳分配都是受生产力状况所制约的,它们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但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本身。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都只能根据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来确定。也就是说,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要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其次,它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思想有两个特点,一是从唯物史观诸范畴的统一,全面破解社会主义本质。即从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根本目标与根本任务的统一,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与社会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根本途径与价值目标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结果的统一等诸方面,全面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二是其主要着眼点是着重从生产力角度,从目的论、功能论的高度,突破原有的思维路径和框架,重新思索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这是社会主义本质观的具有根本意义的突破和深化,并由此推动了整个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变革和全面创新,推动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全国人民生活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改革开放就只能在经验实践的基础上尝试着摸索着进行。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对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深刻的启迪和理论指导。科学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要求共同富裕,既包含经济发展提高效率,又包含社会发展保障公平,它包含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平衡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处于自觉辩证的历史发展阶段,其所有阶段的共同本质是人民民主科学政治,社会主义社会各结构层次要素处于相互转化与相互作用之中,这是客观事物在现实运动中所表现的辩证运动规律。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社会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新的量变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不同时期会呈现出相应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在其不同发展时期也会呈现不同的特征,只有正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才能正确判断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从而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三、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了完整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思想精髓的展开和深化。如上所述,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共同富裕、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思想,根本上都体现了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而坚持以人为本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并把满足人民的各项需求、实现人民根本利益和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实现了目标与过程、科学与价值的有机统一,实现了理论、价值与建设实际的紧密结合,发展完善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所蕴含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正如胡锦涛指出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参考文献:
(1)李洁;;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逻辑统一[J];社科纵横;2006年03期
(2)刘振清;;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吴长春;魏淑元;;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张小明;;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改革与战略;2005年12期
(5)郭秀丽;;浅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职业圈;2007年16期
(6)刘勇;贺亮明;;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公民道德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21期
2015年4月15日
论科学发展观与城乡协调发展3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二元化制度下农民增收的路径选择
廖红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武汉)
摘要:新世纪,全面实现小康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收入。但是近几年农民增收困难。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城乡分割的二元化经济制度,是其中最重要、关键的因素,直接影响农民收入。以制度创新,克服、消除二元化制度性因素的约束,统筹城乡制度,确保农民收入增长。
关键词:二元化制度制度创新农民增收路径选择统筹城乡制度
Establish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o close The pool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developed in harmony-——Route choice which peasants raise an increase of under the dualization system
LiaoHongfeng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nistion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law Wuhan )
Abstract:In the new century, achieve the goal of ensuring our people a relatively comfortable life in an all-round way, focal point and difficult point are in peasant's income in the rural peasants raise an increase of the difficulty in recent influencing peasants to raise an increase of are in many aspects, the dualization economic system that cut apart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 key factor among them , influence peasant's income system innovation , overcome , dispel the restraint of the institutional factor of dualization, the system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the pool, guarantee peasant's growth in :Dualization systemSystem innovationPeasants increase incomeThe route choosing System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the pool
“农民不富,中国不富”。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不仅是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新制度经济认为制度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制度安排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制度创新是经济不断增长的保证,经济增长和发展需要合理的制度保障。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讲,这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没有明显改变的必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现阶段中国二元化制度障碍的集中体现。消除二元化制度障碍,通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农村经济的根本制约因素,使农民收入得到持续快速增长。
一、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二元化制度约束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城乡生产和组织的不对称性,也就是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和先进的现代经济部门并存、差距明显的一种社会经济状态。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的标志,也集中反映着城乡之间的制度差异。我国农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许多制度进行了调整,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得到明显改变,二元化制度障碍还发挥“余热”,农业是“弃婴”农民是“后娘的孩子”,这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阻碍农民收入的增加。通过一系列的创新,城乡二元制度结构正逐步得到弱化,但从目前看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如果不进一步创新,就会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以下仅就“二元化”制度进行分析,论及其主要表现:
1、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和城乡分割的劳动就业制度的“残酷性”,严重阻碍了城镇化进程,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经济学观点看,任何经济实体收入的不断扩大(或利润的持续增长),都有赖于其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企业是这样,农户也是如此。所不同的是,随着工业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在工业领域就业的人口不断增加,而要使农户生产规模扩大,就必须不断减少农业人口。因而,通过城镇化,减少农业人口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必然途径。但是,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划分“城市人”、“农
[1]
村人”为标志的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和就业制度严重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实现农村居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最大体制障碍。”尽管部分城市对农民落户城市限制有所松动,但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城市仍维持着严格的准入制度,并在不同程度上采取一系列行政手段,客观上限制了外地民工就业,两种不同身份的居民即使在同一城市就业和生活,也不能在就业、子女就读、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享有同等的待遇。总之,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城市劳动就业制度是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典型制度安排。这种户籍制度与现行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相互强化,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阻碍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2]。
2、二元化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偏差性”,影响农民的实际收入。农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经费由农民自己承担。义务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与其他层次的教育相比,其投入产出比是最高的,并且,它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实际上具备公共产品的性质,应由国家来承担。但是,国家只承担城市的义务教育,农村的教育却由农民自己承办,而农民的收入还不到城市居民收入的一半,这显然是对社会公平的又一次背离,增加了农民的教育支出,影响了农民的实际收入。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对于全体国民的普惠性和一致性。但现在城市和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分成两个板块:城市已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险金已基本上实现了社会统筹,建立了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基本模式,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都在原有的制度上进行了改革和逐步完善,社会保障覆盖率已达90%以上;而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严重滞后,仍然是以家庭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除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进行了改革试点以外,其他保险项目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社会保障覆盖率不足%。在社会福利方面,城市人可以享受到各种社会公共设施和福利待遇;而农村是以国家救济和乡村集体办福利事业为重点,农民难以享受到大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福利待遇,缺乏有效的社会安全网,增加农民的支出,直接影响农民的实际收入。
3、城乡二元税收制度的“不对称性”,增加农民的负担,间接减少农民的收入。农业税,俗称“公粮”,是国家对一切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从世界范围看,现在大多数国家对工业和农业采用同一套税收制度,而在中国,工农业两套完全不同的税制并存,结果是农民税收负担相对偏重,而且也未能体现税收公平原则。农民承担着与其收入极不相称的高额税赋。这表现在:首先,从纳税额占收入的比例来看,对农民来说这一比例远高于城市居民。据调查,1995年,农民人均收入相当于城镇居民的40%,仅税款一项,农民人均支付额相当于城镇居民的9倍,若加上名目繁多的杂费,则相当于城镇居民的近30倍。在这个意义上,农村对于城市而言,实际上实行的是累退税。无疑,累退税的再分配效应是扩大收入分配差距,因此,我国当前的税收体制不仅没有缓解城乡收入差距,而且客观上起到了强化这一差距的作用。其次,农村的税收基本上实行“人头税”。所谓“人头税”,即不考虑纳税者年龄大小、承包田地的多少和收入的高低,都得交大致相同的税费。这就造成这样的一个后果:税率对于每个农民而言是不同的。对于贫困者来说,税率是高的;而对于富裕者来说,税率是低的。也就是说,农村税收也是一种累退税。第三,农村没有对贫困人口实行税费减免政策。过高的税率,不仅加重了农民的贫困化程度,而且拖延了其脱贫的进程。我国税制方面存在严重的二元分治状况,难怪有人尖锐地指出,我国对农民是“制度剥夺”,我国的税制是“劫贫济富”。
4、财政制度安排“轻视性”,增加农民的隐性负担,而增加农民的支出。由于资源分配上以城市和国有企业为中心的政策体制,造成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基础教育、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科研等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投入长期严重不足,使农业发展的资金和技术的短缺,整个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缺乏动力和支撑体系。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由农村地方财政和集体经济自行解决,中央财政贡献很少,不符合统一“国民待遇原则”的要求。主要表现在:(1)财政的有关农业补贴政策目标,如粮食价格补贴,没有针对农业生产者的,农民没有真正得到补贴的好处,相反,实际上获利的是国有粮食企业、粮食流通部门等中间部门与企业,可见补贴的大量利益都沉淀于垄断制下的流通环节,从而造成巨大的政策效益损失。(2)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年际间高低起伏不定,未能形成一条稳定的轨迹,而且这一比例远低于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相称。(3)1993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规定国家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但自1993年以来,[3]
除了1994年和1996年,国家财政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均低于其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本应由国家财政承担的农村义务教育,以及庞大的基层政权的运转费用实际上是主要由农民负担。农业科研的投资强度(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
5、二元化金融制度的“漏出性”,农村存得多、贷得少的“金融资金存贷差”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金是经济发展的“血液”,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目前,国内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着重吸储、轻放贷的现象,只要有足够的存款,上解到上级金融机构,就可以过上赢利的安稳日子。这种体制和做法,造成了金融机构从农村吸储多、放贷少,农村资金大量流向城市,农业和农民办的乡镇企业贷款十分困难。主要表现:(1)农村信贷支持总量不足,农村金融机构内部信贷结构失衡,农户和中小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非常困难。2000年,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亿元,用于农业和乡镇企业的贷款余额仅占10%左右。(2)国有银行收缩农村机构,农村信用社独立承担支农任务,而部分地区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包袱沉重,资金周转困难(3)资金从农村、农业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漏出的问题。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农村信贷中的私人信贷占信贷总额的%,占全国GDP比重30%多的乡镇企业,其贷款余额占全国贷款余额的比重不足5%,1999年全国金融机构新增贷款比上年增加18%,但乡镇企业贷款余额反而下降12%。
二、农民增收的路径选择:进行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制度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所谓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长远目标看,就是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社会秩序,解决制约农村、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二元化制度障,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缩小城乡差距。人们一般把促进发展,增加收益的变革称之为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的目的,是希望新的制度安排能提高经济效率,或表现出更明显的制度绩效。无论是制度创新还是重建,其实质是实现制度公正并由此实现社会的公正。这既是制度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制度建设的根本目的。公正的具有合法性的制度才可能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可靠和持久的保障。新时期的城乡统筹的制度创新,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必须着眼于解决制约农村和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给农民平等发展机会和国民待遇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彻底改革传统经济社会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离的各种制度[5]。
1、建立城乡统筹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优化我国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我国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所承载的权益是不一致的,拥有城市户口的居民可以享有一系列福利保障待遇甚至特权,而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村居民则不仅不能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保障待遇,而且要承担比城市居民更重的税收和各种非税负担。这种城乡不统一的户籍制度,不符合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因此,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城乡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实现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使户籍登记能够准确反映公民的居住和职业状况。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下,城乡就业制度应是统一的。在城乡统一就业度下,劳动力在城市和农村的边际生产率和工资率应趋于均衡。但我国的就业制度明显城乡分割的,国家负责城市居民的就业安排(包括下岗再就业安置)和就业登记,而农村居民基本上处于自发就业状态。进城民工一般不纳入城市劳动就业管理体系,不能享受与城市职工相同的劳动保障等待遇。这种城乡不统一的就业制度,扭曲了劳动力的价格和供求信息,破坏了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不利于劳动力在城乡之间优化配置。因此,要想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利用行政手段将劳动力分割为城镇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本地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的就业管理体制,统一城乡就业制度;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规定农村居民在城镇就并落户后,在住房、参军、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履行相应的义务;取消限制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不合理规定;取消针对农民工的不合法和不合理收费;整治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行为等。
2、建立城乡统筹的保障和教育制度,为农民增收体质和智力保障。实行城乡统一的福利保障和教育制度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城乡不统一的福利保障和教育制度既不公平,也阻碍了城市对农
[4]
村人口和劳动力的吸收。因此,要想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福利保障和教育制度,凡是城市居民享有的各种福利保障和教育待遇,农民也应同样享有。考虑到农民进城面临很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应规定农村居民在城镇就业并落户后,可继续保留原籍土地和山林承包权,并可享受原集体资产的收益分配,继续保留农村的宅基地使用权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要从中国农村的实际出发,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导向,坚持分阶段、逐步完善的原则,坚持地区差异原则,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优先解决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最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短、农民教育负担重,这已成了当前影响农村发展和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要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要大力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把农村税费改革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新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减轻农民负担。让义务教育成为政府的义务。要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和医疗卫生制度,消除在城乡分割制度下农村劳动力在获得教
[6]育、技能培训、健康与营养等人力资本投资方面与城市劳动力存在的巨大差别。
3、建立城乡统筹的税收制度,实现城乡税收义务平等,减少农民负担。目前正在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这种改革还很不彻底,不符合现代税收制度的要求。现代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对商品征税,产品进入市场就征税,不进入市场就不征税。而现行的农村税改政策包括对农民吃的口粮、留的种子、饲料都要征税,并且不扣除成本、费用,实际上是对全部农产品征税,不是对商品征税。据统计,目前我国农业商品量仅占农业产品总量的40%左右,等于无形中增加了农民60%的额外负担,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市场经济不能拿地租当税收。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已经取消了专门面向农民的农业税,发达国家还采用补贴政策扶持弱势农业。如美国近十年对农业补贴达1900多亿美元,每个农户平均补贴3万至5万美元。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同时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总体上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直至完全取消,这就为最终实现城乡统一的税收制度奠定了基础。我国农业税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很小,已经具备了取消农业税和反哺农业的条件。建议改征个人收入所得税,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税收制度,实现城乡税收义务的平等。
4、建立城乡统筹的财政制度,建立国家财政收入增量直接惠顾农民的经常性、制度性管道,为农民增收提供稳定的财政基础。加大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农民提供公共产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快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把投入的重点放到农村,增加对农村的投入力度。要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导向,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支出政策,明确国家与地方各自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职能,向城乡提供均衡的公共产品与服务。重点保证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农民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交通、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园区、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防疫检测安全体系建设、农村敬老院、“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万顷绿化、农村能源利用等农业公益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均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业法》规定:“国家逐步提高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国家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为切实执行这一规定,政府应建立和健全较为规范的农业投入机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和深度。这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态势、越来越高的农业增长成本情境下的必然选择。要进一步改革农业投融资体制,以法律形式约束各级政府对农业的投资行为,明确界定政府在农业投入上的事权和财权关系,确定政府对农业投入的来源渠道,按照公共财政的原则,逐步增加对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增加对科技进步的投入,增加对农用工业的投入,增加对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还可以通过执行WTO规则中的绿箱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7]。
5、建立城乡统筹的金融制度,满足农业、农村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为农民增收提供稳定的金融支持。虽然金融制度几经改革,在贷款问题上,农民与市民、农村企业与城市企业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待遇,贷款难一直困扰农业和农村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农村全部贷款只占金融机构总贷款余额的10%,与农村对GDP的贡献率不相称,信贷资金不足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已成了当前推进“三农”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中的突出问题,必须以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为目标,推行农村金融体制的整体改
革。要从农村实际出发,研究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其他途径和办法,必须尽快解决农村资金短缺与农村资本非农化并存的矛盾,政策应当限制农村各项存款通过金融机构流出农村,应规定农村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吸收的农村和农户的各项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今后制定货币信贷政策,要更加重视城乡和地区间的协调发展。改革和创新农村信用合作社组织制度,创新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方式,特别是推进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发展。在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应逐步提高对农村经济发展贷款的比重。统筹城乡信贷,让农民和农村企业也能顺利地贷到款。
参考文献:
[1]、陈锡文.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J].改革与理论,2003(3):10—1
1[2]、周小亮.提高农民收入与二次市场化制度创新[J].东南学术,2002(3):72—80
[3]、廖红丰.谈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的思考[J].价格月刊,(5):28—29
[4]、冯招容.农民收入增长的体制性障碍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3(9):21—2
5[5]、农业部产业政策法规司课题组.统筹城乡和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4(1):27—
31[6]、廖红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民收入增加[J].中国农业教育,2004(2):39—40
[7]、廖红丰.杜长乐.农民增收与财政支农政策的现实优化[N].农民日报,2004—5—2
2[8]、顾益康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J].农业经济问题,2003(4):18-20
作者简介:廖红丰,男,湖南衡阳人,主要从事三农理论研究。在《科技导报》、《贵州财经学院学报》、《农业经济》、《江汉论坛》、《浙江经济》、《甘肃社会科学》、《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中国农业教育》、《价格月刊》等国家核心杂志发表二十余篇论文。
通信地址:武汉市武珞路114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教研室
邮编:手机:***
EMAIL:lhf@ 或lhf@
论科学发展观与城乡协调发展3篇(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解)相关文章:
★ 小学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优秀主题征文3篇 以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为主题的作文
★ 插上科学的翅膀飞历年中考满分作文3篇 作文写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 幼儿园小班健康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鸡长大了》[精选合集]3篇 小班科学苗儿生长教案反思
★ 2022中小学《科学公开课》观后感5篇(小学科学优质课观后感)
★ 幼儿园科学活动策划手册模板3篇(幼儿园科学活动策划手册模板文章)
★ 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作文六年级想象作文模板3篇(关于插上科学的翅膀飞的作文六年级)
★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总结5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