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创新作文6篇 围绕创新的作文,欢迎参阅。
创新作文1
创新精神是世界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了创新精神,就有了前进的希望。刚刚离我们远去的杰出科学家、中国“两弹一星”工程奠基人钱学森爷爷在临终前最后一次谈话中强调指出,我国科技人才的教育需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第一要务。
创新精神不仅是科技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每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那么,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呢?
首先,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要充满好奇心。牛顿少年时期就有很强的好奇心,他常常在夜晚仰望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星星和月亮为什么挂在天上?星星和月亮都在天空运转着,它们为什么不相撞呢?这些疑问激发着他的探索欲望。后来,经过专心研究,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能提出问题,说明在思考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如果提不出问题,那才是最大的问题。好奇心是包含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谁想在茫茫学海获取成功,就必须有强烈的好奇心。正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其次,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追求创新的欲望。“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圣杜甫在诗歌创作中不一味拟古,而是孜孜以求语出惊人的绝句,才成就了杜甫沉郁顿挫的绝妙好辞。如果没有强烈的追求创新欲望,那么无论怎样谦虚和好学,最终都是模仿或抄袭,只能在前人划定的圈子里周旋。要创新,我们就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勇敢面对困难,以非凡的魄力开辟出前人未曾走过的路。
最后,要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修养,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创新并非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没有科学文化知识做后盾,创意难以结成硕果。创新精神也只有符合社会道德取向,才能被人们认可、接受。
少年强,则国强。巍巍耀华园,82载春秋始终走在“继承——发展——创新”之路上,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无数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的人才。“耀华杯“科技节已经拉开帷幕,它为我们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供了舞台。就让我们放飞智慧,施展才华,积极参与,从一个个小发明、小制作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最后预祝同学们在科技节中取得佳绩!
创新作文2
今天终于放晴了,作为今年新加入的浙报小记者,我荣幸地和二十多位新老小记者们一起踏上了浙江省农科院杨渡科研创新基地的奇妙旅程。
在基地陈叔叔的带领下,我们先来到了东区的水果基地。看到了一排排整齐的琵琶树,琵琶开着橙色花朵,以前我还从没见过呢!还见到了梨树和桃树。接着我们来到了种植草莓的温室,里面设施齐全,有滴灌、土壤测温器等。草莓品种繁多,现在正是开花的季节,在农业科学家的精心培育下茁壮成长,真期待结果丰收,我也能品尝几粒。走着走着,来到了葡萄树下,著名的葡萄专家吴教授为我们讲解葡萄知识。现场大家品尝葡萄,有的偏酸,有的偏甜,还有的酸中带甜,科学家真是有魔力,根据大家的喜好不断地培育新品种,满足更多吃客们的要求。
在参观蔬菜基地前,我们来到了兔子基地。兔子的品种很多,有长毛兔、肉兔、獭兔还有宠物兔等等,他们实在太可爱了,摸起来毛茸茸的.,可萌可萌了。更巧的是,还有一窝新出生的小兔崽子,还没长毛,粉嫩粉嫩的。我们小记者向培育兔子的老师提了好多问题,比如兔子妈妈一般怀孕多久?一胎生几个?一年生几胎?等等。老师告诉我们兔妈妈怀孕1个月就可分娩小兔子;一胎多则10来个,少则5个;一年可生5胎,但兔子喜欢气候好的季节生育,太热太冷都不想生宝宝。真是长知识了!
最后我们来到了东区的蔬菜基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大片绿叶,不知道是什么,听王博士介绍后,才知道原来是花菜,有西蓝花和白花菜,西蓝花的叶子相比白花菜更大一些。还有了解了水稻品种,水稻分籼稻和粳稻,稻粒细长的是籼稻,椭圆的是粳稻,我们江南一带吃的一般是粳稻。接着我们来到了番薯地,难得今天好天气,但番薯基本已被挖完,好不容易挖了三个大的一个小的,我们拿着胜利的果实美美地合了张影。
这里是农产品培育基地,是农业科研最前沿,欢迎大家参观农科院杨渡科研创新基地!
创新作文3
当你看到苹果,你可能会想到牛顿发现了地吸引力;当你打开电灯,可能会想到爱迪生发明了灯泡;当你使用手机,可能会想到亚历山大贝尔发明的电话;当你……
这些科学家是一天两天就完成了这些发明的吗?当然不是。
你们知道吗?我们中国首获诺贝尔医学奖的科学家是谁吗?我来告诉你,她就是我们浙江宁波人——屠呦呦。
20xx年10月5日,这是个光荣的日子,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xx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也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开发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的新方法。要知道,她所经历的失败和挫折可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再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屠呦呦成功了!她站在了世界之巅!
想起三年级的时候,我看到妈妈滴眼药水,由于看不见,药水有时会滴到眼睛外面,有时又会把瓶口碰到眼睛或眼睫毛。我就想能不能在瓶子上安装一片镜子,这样滴眼药水时就能看见了。于是我和妈妈反复试验,也花费了10多瓶眼药水,终于发明了“带镜片的眼药水”的模型。这个模型被老师选中,代表学校参加了市里的小发明小创造比赛,居然获得了县一等奖呢!后来还代表县到市参赛,虽然后来只获得二等奖,但点燃了我发明创造的欲望。今年,我又用一根皮管和一个胶头滴管发明了一个鱼缸换水器,有了它给金鱼缸换水就方便多啦!
只要你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现在做一些小发明小创造,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中,肯定也会发明更多更有用的东西。大家一起来加入创新的队伍吧!
创新作文4
哥伦布是15世纪的著名航海家。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发现了新大陆。
对于他的这个重大发现,人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很多荣誉。但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没有什么了不起,话中经常流露出讽刺。
一次,朋友在哥伦布家中作客,谈笑中又提起了他航海的事情,哥伦布听了,只是淡淡一笑,并不与大家争辩。
他起身来到厨房,拿出一个鸡蛋对大家说:“谁能把这个鸡蛋竖起来?”
大家一哄而上,这个试试,那个试试,结果都失败了。“看我的。”哥伦布轻轻地把鸡蛋一头敲破,鸡蛋就竖立起来了。
“你把鸡蛋敲破了,当然能够竖起来呀!”有人不服气地说。
“现在你们看到我把鸡蛋敲破了,才知道没有什么了不起,”哥伦布意味深长地说:“可是在这之前,你们怎么谁都没有想到呢?”
过去讽刺哥伦布的人,脸一下子变得通红。
对于这个故事,我有与众不同的看法。
创新这个词,很多人把它看得太过神圣,好像必须在某个领域有了很重大的突破才叫创新。我却认为不是,只要做到了别人没有想到或没人去做的事就叫创新,不管这件事有多小。就像上面所说的故事一样。发现新大陆,在我们现在看来好像并不是件难事。别说新大陆,在这个科技时代,连发现另一个星球都不是难事。但在哥伦布的那个时代,又有多少人会去想地球上还有没有一块新大陆呢?哥伦布他去想了,并且付诸行动,才发现了新大陆,如果没有哥伦布这样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人,又要晚多少年,地球上才会有一个人去找寻这块新大陆呢?
很多人抱怨:过去,科技不发达,人们不了结的东西很多,所以才有很多可以创新,发掘的地方。而现在这个时代,科技如此发达,哪还有自己创新的地方?可是当人们看到别人取得突破,发现新东西时,就会无奈地叹息:原来能这样!我怎么没想到呢!愚蠢的人只会将有价值的事物看成是平凡的;而聪明的人总会从平凡的事物中找出有价值的东西。人们渴望着成功,渴望着梦想实现,却找不到突破口,有的人之所以无法创新,并不是因为能力问题,而是因为他们无法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科学的探究是无止境的,供我们创新的地方很多,但是它们很多可能很普通,被我们看成“小事”,一次次地错过了。就如同那些不起眼的角落也能长出美丽的花朵一般,创新既容易也不容易,容易的是我们能找到很多创新的地方,就连那些最不被人们看好、令人不屑的地方也能作为创新的土壤,而不容易的是我们要全身心的,坚定的投入到研究中,用尽我们毕生所学,让这“土壤”上开出“花朵”。然而这过程中最难熬的不是一个个漫长的黑夜,一堆堆学术理论,因为在投入自己的乐趣,追逐梦想时,研究再苦,也是快乐的。最难熬的是他人的闲言碎语,它们往往会动摇人的决心。这时,我们可以学学袁隆平爷爷,当时他研究的杂交水稻并不被人看好,面对各种讥讽,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更加热情的投入研究之中,最后终于发明了杂交水稻,解决了全球的粮食问题!所以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虽要多听他人见解,但面对恶意的嘲讽和诋毁,不用在意,要坚定自己的信念!
在日常生活中,创新从一个个小事做起。创新的意义在于打破常规,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并付诸实践。所以并不用刻意的去追求大突破,大突破也是由一个个小创新累积起来的。一个个小创新使我们取得大突破的必经之路,更是我们一步一步通往成功与梦想的垫脚石。
或许现在的我们对于世界来说,我们没做出创新,但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我们正不断创新,进步,超越自我。带着梦想向世界的舞台进发着!
创新作文5
"踩着前人的脚印,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李可染"这句话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让我明白许多道理的一句话。
有一次,上美术课的时候,老师给了我们了几幅例画,让我们参考。我和同桌画的一样,都是一幅四格漫画。她加了一些自己自己的小创意进去,并对我说:"你也加一些自己的创意吧,不然都画一样的,多没意思啊。"我说:"一样就一样,你等着吧,这次美术评比,我肯定是优。"过了几天,美术评比结果出来了,我画的那么好,竟只得了良好,老师在下面评到:美术,最重要的是创新,如果你和许多人画的一样,老师会给你良好,但如果你有自己的创意,老师就会给你优,这就是创新的重要。"
过了几天,我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妈妈笑着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女孩,她想变的像大师那么聪明,就对大师说:"大师,把你所有的知识教给我吧。"大师吃了一口苹果,咀嚼过后,又吐了出来,说:"你把这口苹果吃下去,我就教你。"女孩把苹果吃了下去,大师问:"好吃吗?"女孩回答不好吃。大师说:"学知识也是如此,为什么你非要学我学过的知识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创新的重要。"
妈妈的话和亲身经历的事情让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自己的创新,这样长大了才能走上社会。
创新作文6
如果要评选世界上最会模仿的国家,那么日本必定是当之无愧地占据龙头地位。大和民族,以其精湛的模仿工艺和智慧,在19世纪中后期,疯狂吸收了西方列强积累了上百年的科技文明,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一夜暴富”,成为了资本主义列强中的一份子:而若要评选当今世界上最具创造力的国家,日本人恐怕也是可以自豪地说前三甲中必有他们的位置吧!
没错。日本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集合体。既具有超强的模仿能力而又兼有令人称道的创新意识。他们并非一味模仿他人所取得的成果,在吸收了外国人的经验后,他们也想方设法的改进,创造出一种更好更高效更便捷的产物,这或许便是日本这么个弹丸之地为何强盛的原因——模仿与创新。
模仿,一直都被世人所诟病,常被认为是一种没有出息的表现。但是日本却用事实证明:模仿又何尝不是一种艺术呢!我只所以举日本一例,是因为他很好的诠释了模仿与创新的关系,这种日本式的模仿,并非只是单纯的接收,在作为知识接收者的同时,也渐渐成为了主导者。正如三岁的孩子喜欢模仿父亲的一切,包括语言与动作一般。他们的模仿也好是如此乐此不疲,但绝不仅限于此。一旦孩子长大了,他也会在父亲的言语之上添加属于自己的元素,在继承的同时也很好地发扬光大。这正是日本人所做的模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非全盘接受而又有所继承。于是,日本人的创新也就应运而生。
由此可以看出,模仿与创新,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递进关系。在迷茫彷徨之际,模仿他人,试着照别人的路子走有时又未尝不是一种上策呢?尽管饱受他人非议,甚至于被认为是失去人格独立的表现,可回想日本的经验,若没有前期的模仿积淀,哪来现在那么多天马行空的想象呢?我们甚至于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模仿是创新的基石——当然,这里仅指先天条件不足的情况——例如日本这样过去科技水平并不高的情况。而这种模仿,也并不是那种“模仿死了”的情况,而是我们所说的日本是模仿(当然,日本人的这种创新意识,也与他们本身的进取精神有关)。不过,倘若你是哪种创新意识和能力都极强的人,那很好,走自己的路吧!但不可否认,在早期的创新时期,模仿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利去嘲笑那些模仿者,也许他们明天也一样能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
忽而又想起我们的古老中国来,曾经的我们也有过相同的创新精神,也有过辉煌。当最终泯灭了。岁月的沧桑,使我们把自己所在了小屋子里,也是自己渐渐老去,失去了活力。而当我们变成学徒时,却变的只知一味模仿而不知创新了,以至于现在连一个电视节目,一段广告都得原搬照搬。短期内确实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可我们的长期呢?也许我们现在真得想日本人学习了,尽管人家学了我们十多个世纪。不过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找回自己民族的魂,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便是魂。倘若真是如此,中国崛起不远矣,中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日子不远矣
创新作文6篇 围绕创新的作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