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家庭教育公开课《关爱和约束》作文精选7篇,供大家赏析。
家庭教育公开课《关爱和约束》作文精选1
在当今的社会上,孩子们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捧在手里怕摔坏了,含在嘴里怕溶化了,使得父母对孩子产生了溺爱。
今日我看了一幅漫画。漫画中的孩子坐在座位上,而孩子的父母则在两边伺候着这个“小祖宗”。他们给孩子端茶递水,而地上则是孩子玩过的玩具,孩子的手上还拿着一个雪糕,津津有味地吃着,丝毫不体谅父母的辛劳。
我看完了这篇漫画,一股无名的怒火便涌上了心头。此刻的父母把自已的孩子都当成了掌上明珠,不让孩子做一些自已力所能及的事情,事事都帮着孩子做,久而久之,孩子既不会做事也把父母做的事看成了“理所当然”。他们这样做,不仅仅不是为了孩子好,而是在害孩子啊!这样做使孩子没有了实践的本事,但一些家长却认为此刻的社会知识是最重要,实践有什么用。可是你们想过吗?如果孩子仅仅只是会纸上谈兵,在做事时事事都做得一败涂地,哪又是有什么用呢?你们这样做,其实是无异于断送了孩子的前途啊!并且不让他们劳动,他们又怎能体会到劳动的喜悦,又如何明白先苦后甜的道理呢?
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并不罕见,电视上,报纸上,到处都有这样事例,许多的大学生,在小时候被父母惯坏了,事事都不会做,到了大学,都无法自我生活下去,要依靠父母才能生活,使得自我生活不能自理,其实,如果我们不能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自我解决,无法经历生活中的大风大浪,就不能在社会立足。
让我们不再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长,在风雨中努力成长,尽情绽放自我的光彩。
家庭教育公开课《关爱和约束》作文精选2
有一天,我在家里百般无奈地走来走去。忽然,我看到了一本漫画书横躺在地面上,我好奇地把那本书拿了起来,在里面我看到了一组漫画:妈妈将好吃的鱼肉留给儿子,自我却吃没有肉的鱼头,但长大后的儿子却将鱼肉留给自我,将鱼骨头给妈妈。看了漫画之后我似乎意识到:小时候妈妈对儿子的溺爱,才造就了今日的儿子。
对呀,我们身边难道就没有这样的人吗?帮孩子背书包,帮上初中的孩子系鞋带,公交车上妈妈手拎大包小包站在过道,有个座位便喊孩子去坐,孩子理所当然的坐下。在这种溺爱下,孩子们养成了一种依靠习惯、娇纵、任性等坏习惯。我的身边就有这么一个任性鬼,他是我的弟弟。
记得有一次,我和弟弟一齐去商场里买东西。一进商场,弟弟就像进了羊圈里的狼一样,两眼放光,飞似的跑向玩具摊。我见状,立马像一匹脱了缰的野马一样飞奔了过去,一把将弟弟给拉回来。可是弟弟人小脾气可不小,他倔强地将我的手一推,继续往玩具摊跑去,我急了,紧紧跟在后面。
他跑到玩具摊,抓起一个玩具就喊:“我要买这个。”我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你想要这个?没门!”他一见我不给他买,便拿出了他的必杀锏:哭、闹以及喊。只见他往地上一躺喊了起来:“呜……呜……我要买,我要买嘛。”弄得商场里的人都围过来看,我一见尴尬极了,想把他拉起来。他不但不领情,哭得还更大声了。我被弄得走投无路,只好将那个玩具买给了他。
真正的爱有千种万种,可许多父母却过度疼爱儿女,把理智的爱变成了盲目的溺爱。仅有在儿女们小时候就舍得让他们受点小苦,长大了才不会误入歧途,这样他们才会懂事,才会懂得做人。期望父母不要太溺爱孩子。
家庭教育公开课《关爱和约束》作文精选3
在上嘉英教育培训课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幅《别出圈》的漫画,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溺爱不是真爱。
漫画上,一个男孩坐在圈里,妈妈围在他的身边,不让他出圈:爸爸在一边拿着书,好像在给他读书:奶奶是手中拿着扇子,再给孩子扇扇子。爷爷手中则是拿着水壶和毛巾。看我这副漫画,我不禁愣了一下,在现实生活中这些现象还真的是存在不少。
记得前段时间报道的清华四川仪陇彭辉同学,妈妈天天惯着他,宠着他,因为一件小事说了他几句,他就从寝室里跳楼自杀了。这种现象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这不都是溺爱的结果?导致孩子自杀,也不是因为家长没有培养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
郑板桥说过“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大草原上,母狮子让小狮子去自己找食物,如果没有找到食物,母狮子就又挠又咬,直到找到食物为止。母狮子都懂得培养自己的子孙去养成自理能力,更何况人呢?徐霞客十九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给他缝好衣服,让他去漂泊整个中国,三十四个春秋后再让他回来,就这样,徐霞客写了一部著名的作品—《徐霞客游记》。
看看人家,再看看21世纪的孩子,时多么与众不同啊!现在的家长太约束自己的孩子了,如果都向徐霞客母亲那样,我们的自理能力该多强啊!在日本,无论多么小的孩子身后都要背一个书包,放自己的东西,家长并告诉孩子不要给别人添麻烦。日本家长这种精神多么可贵,多么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借鉴啊!
我想请所有的孩子的家长都有明白溺爱不是真爱,就像是我们小的时候妈妈经常给我读的那首儿歌一样,有手不会拿,有腿不会走走,天常常地久久变成一个小木偶。我们不能做一个什么也不会的小木偶了。
家庭教育公开课《关爱和约束》作文精选4
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是家人的“掌上明珠”,而有些家长过分地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就形成了溺爱。而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
那天,我去舅舅家吃饭,写完作业后正准备坐在沙发上惬意地看一会儿电视,才刚离开,自己的位置就被“霸占”了。看见对方只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我就没多计较,到其他地方看书去了。
微风轻抚着我的脸颊,蔚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宛如绣在布匹上的白色大花,一切都是那样地和谐与宁静。“哇”猝不及防,一阵响亮的啼哭打破了这份宁静,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头雾水的我闻声望去,见一个奶奶忙东忙西地寻找什么东西,边找边问着:“你们家有没有干毛巾,我家天宇尿啦!”只见那个“霸占”我位置的孩子坐在沙发上哭闹,而他的奶奶则忙得热火朝天,还要安慰他的情绪,其他人也慌了,一股脑全涌了上去,都哄着骗着他直到他安静下来为止,大家都舒了一口气。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奶奶翻箱倒柜找了半天,什么也没找到,就随手拿了一条舅婆的红内裤。“天宇啊,实在是没有给你换的衣服了,要不你先将就一下?”奶奶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无可奈何地说。而在卫生间里回应她的,只是一阵哭声……
相信天宇在奶奶的眼里是一个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宝贝,但是一个接近四岁的孩子连上厕所都不能自理,这件事情大人是否应该反思一下,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一路上总会遇到一些挫折,而如此教育孩子只会让他变成一个经受不起困难打击的人,人生的道路是靠自己走的,一再地依赖家长只会将自己的一腔热血禁锢起来,错误地认为家就是自己的避风港。
家庭教育公开课《关爱和约束》作文精选5
据一则新闻的报道:一位新大学生入住高校宿舍,只因没有空调,而跳楼自杀,当场身亡。听他的家长说,他在家中娇生惯养,家人把他当宝一样,导致他没有自理能力,无法一人生存。记者曾进过他的宿舍,那个宿舍中有独立卫生间、阳台、书桌、书架等高等设施。可他仅仅因为没有空调。什么导致了生命的夭折?是溺爱。
蝴蝶必须在痛苦中挣扎,直到双翅强壮,方可破蛹高飞。人类不适当的爱,反成埋葬它的坟墓。溺爱恰似一把刀,只能扼杀孩子,让孩子无法腾飞。著名诗人汪国真说:“怕只怕,爱也是一种伤害。”仲永5岁能诗,但却因宠爱过了头,而泯然众人矣。晋武帝过于溺爱儿子,当儿子继位后因治国无方,导致西晋走向灭亡。这两个事例都是因为宠爱过了头,而酿成了恶果。
相反,对孩子严格要求,不但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甚至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美国总统林肯一岁时,到公园的广场前爬楼梯,但他的妈妈对他严格要求,让他自己爬,练就了他的自立,成就了一番事来。李嘉诚对孩子“冷酷无情”,把孩子逼上自立、自强之路,陶冶了他们勇敢坚毅、不屈不挠的人格和品性。王羲之年幼时,父亲教他习字,要求甚严,最后他成为了百代书驿。他们的家长对他们的孩子并没有那么好,可他们的孩子却都成功了。
现在社会,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书读好了,就可以了。家务不让他们做,给予孩子最好的。可到了最后,家长又得到了什么?巴尔扎克笔下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面粉商人十分娇惯女儿们,把一切都给了女儿们。可那些女儿却什么也没为他做。溺爱,带给他的是无情的抛弃。
家长爱孩子本无可非议。但爱不应是牢笼,不应是保险箱,不应是蜜罐。关爱,但请不要溺爱。
家庭教育公开课《关爱和约束》作文精选6
路边有一棵大树,它站在那儿很多年了,树皮在渐渐脱落,它的身边,最近新栽了一棵小树……
大树把小树看作自我的孩子,不让小树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当红日朦朦胧胧、在雾气的掩映下,自晨曦中缓缓升起的时候,大树就张开它那茂盛的枝叶,为小树挡住炎炎烈日。当震耳欲聋的霹雳响彻大地,豆大的雨点从空中直泻而下的时候,大树就用身体护住小树,不让雨点打落在小树身上。
一天天,一年年,小树在大树的庇护下,慢慢地长大了。大树也已经渐渐地老了,枝叶不再繁茂,不再有本事为小树遮风挡雨了。在一个风雨肆虐的夏日,小树失去了大树的庇护,没有本事独当一面,最终被连根拔起了。
看了这幅漫画,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是什么使小树如此脆弱、不堪一击呢?是大树过分的溺爱。回想我们自身,哪个不是被父母千宠万宠惯着的“小皇帝”“小公主”呢?饿了,渴了,呼一声爸爸,唤一下妈妈,自然有人为你端茶送水,烹煮美味家肴。我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殊不知,这样的溺爱,只会使孩子失去生存本事,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假如有一天,父母需要我们,比如说他们生病了,我们根本不知如何应对,不会为他们做一顿可口的饭菜,甚至连出门买个菜都做不到。我们就像废人一样,一无是处。
俗话说,花盆里养不出参天松,庭院里养不出千里马。这种溺爱,只会让我们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关心他人,更不会孝敬父母,甚至使我们丧失生存的本事,最终只会像小树那样,当失去了父母的庇护时,只能慢慢地灭亡。真正的爱不是将孩子牢牢拥在自我怀中,而是放手,让孩子像雏鹰一样展翅翱翔,闯出一番新天地!
家庭教育公开课《关爱和约束》作文精选7
近日,我听说一名大学生因宿舍没有空调,两天失眠后选择了自杀。是什么导致了这一惨案的发生呢?是因为他的家人对他的溺爱,使他失去了自立的能力,难以适应集体和宿舍生活,才酿成这次惨剧。
由此可见,溺爱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溺爱使人产生心理上的缺陷,从而酿成严重的后果。
共叔段是郑庄公的弟弟。他从小受到母亲的溺爱,变得肆无忌惮。先是命郑国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听自己指挥,后来更是妄想谋反,结果兵几,被迫自杀。这场亲兄弟相残的悲剧,正是由于母亲的溺爱而引起的。
不在溺爱中成长的人,能够变得自主,从而获得成功。
一个小男孩,要上一个有十几个阶梯的台阶,他的妈妈没有在他请求帮助时,而是鼓励他自己努力。他自己爬上去了,他的妈妈在他的脸上亲了一下。
他就是林肯。他的成功无疑和他妈妈的不溺爱是分不开的。正是由于不溺爱,他才得到锻炼,变得自立,获得成功。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与生俱来的,特别是对于独生子女的家庭,所有的爱都倾注于一个人民币。于是,孩子们被无尽的爱所包围,众星捧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渐渐养成小王子、小公主的恶习,慢慢失去了自立的能力。溺爱,使社会上出现了一批蛀虫,加重了社会的负担。
溺爱,有害无利。人们都相信,自己的爱对孩子的未来是好的。殊不知,自己的溺爱,使孩子的性格出现严重偏差,以自我为中心,心中缺乏对他人的爱与尊重,无法自立,成功就越来越远。真正智慧的父母,不会溺爱孩子。他们会让孩子承担应有的责任和考验,心中有爱,让孩子变得自立、自强,从而走向成功。
溺爱对孩子的可怕的影响,在这个大学生跳楼事件中可见一斑。父母们啊,你们可知“虽曰爱之,其实害之”啊!
家庭教育公开课《关爱和约束》作文精选7篇相关文章:
★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公开课设计3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教案
★ 2022春季全国中小学消防安全公开课观后感7篇 全国中小学消防安全公开课观后感年
★ 2022年关于全国大学消防公开课观后感范文3篇 大学生消防公开课观后感
★ 2022家庭教育公开课有感心得范文3篇(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五期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