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要求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前不久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2005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我们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这一全新认识,并把它贯彻、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
在古代贤哲描绘的和谐社会蓝图中,人与人之间重诚信、讲仁爱、求友善、修和睦、选贤能、富庶安康,具有财产公有、共同努力、舍弃自我、人人平等、安宁、和谐、祥顺的社会风气……但是,由于阶级压迫和剥削是当时的经济政治基础,在“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的社会里,种种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都只能是空想,没有实现的现实条件。
这种和谐社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才渐渐向我们走来。自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党的利益。我们党在80多年的革命与建设生涯中,一直强调: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进一步提出:我们党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向世人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仅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思想,而且克服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近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把人民群众当作工具的历史局限,是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彻底解放与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崇高目标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我们党第一次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重要任务和奋斗目标写进党的正式文件,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与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理想不同的是,这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
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
我们今天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十分丰富。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自身的和谐。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个性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人的个体和谐又是自然与社会的产物。所以,从根本上说,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要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正确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备前提和条件。但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必须相适应。我们在追求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后作出的理性抉择。三是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和谐。这既包括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利之所在,天下趋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所以,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关键。同时,人与人之间关系是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具体体现。人是社会的主体,各种社会关系是人与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生和建立起来的。但是,社会关系一旦被建立起来并被固定化、制度化,就会规范和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总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而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就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四是国家内<br
努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