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3篇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时间:2022-12-21 17:18: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高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3篇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供大家赏析。

高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3篇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1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也。少有文武才略,每谓所亲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皆善之。素尝拊其床谓靖曰:“卿终当坐此。”仕隋为马邑郡丞。会高祖击突厥,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锁上变,将诣江都,至长安,道塞不通而止。高祖克京城,执靖,将斩之。靖大呼曰:“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高祖壮其言,太宗又固请,遂舍之。太宗寻召入幕府。

  萧铣据荆州遣靖安辑之其年八月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九月,靖乃率师而进,将下峡,诸将皆请停兵以待水退。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若乘水涨之势,倏忽至城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纵彼知我,仓卒征兵,无以应敌,此必成擒也。”进兵至夷陵,铣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清江,靖纵兵击破之。至江陵,屯营于城下,铣甚惧,始征兵于江南,果不能至。靖又破其骁将杨君茂、郑文秀。铣遣使请降,靖即入据其城,号令严肃,军无私焉。

  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图进取,以靖为代州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相谓曰:“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一日数惊。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四年,靖进击定襄,破之,可汗仅以身遁。太宗尝谓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

  (节选自《旧唐书.李靖传》,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萧铣据荆州/遣靖安辑之/其年八月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

  B.萧铣据荆州/遣靖安辑之/其年八月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

  C.萧铣据荆州/遣靖安辑之/其年八月/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

  D.萧铣据荆州/遣靖安辑之/其年八月/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B.太宗,是中国古代帝王常见的年号,从汉朝开始,开国皇帝年号通常为“太祖”,第二代帝王年号常常为“太宗”。

  C.可汗,又称大汗,或简称为可汗,古代游牧民族鲜卑、回纥、突厥、女真等建立的汗国,其君主或政治首领皆称可汗。

  D.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靖忠于旧朝,胆识过人。仕隋时,李靖察觉李渊有异志,伪装成囚徒,准备向隋帝密告;后被俘获,临刑将斩时,大声疾呼而改变命运。

  B.李靖富于才干,志气不凡。他想凭借功名博取富贵,不愿做一介书生;在隋朝担任殿内直长,左仆射杨素认为他是能够辅佐帝王的人才。

  C.李靖战功卓著,受到肯定。唐太宗认为,李靖在平定突厥各部的叛乱中,居功至伟,甚至超过汉代名将李陵很多。

  D.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平定萧铣,利用矛盾离散敌人,后长驱袭击;平定突厥,看中行军的速度,抓住了先机,大胜敌人。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高祖壮其言,太宗又固请,遂舍之。太宗寻召入幕府。(5分)

  ▲

  ②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5分)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长安夜雨

  薛逢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

  8、诗的颈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些景物对表现作品的主题起到了什么作用?(5分)

  ▲

  9、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1)李白在《行路难》中用“ ▲ , ▲ ”两句表达了朋友不惜千金设宴,为他饯行的深厚情谊。

  (2)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并共赏明月的诗句是“ ▲ , ▲ 。”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琅琊山春夏花木繁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高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浅谈唐诗意象的密度

  什么是“意象”?哲学家们多半会从《周易》的卦象说起,从而使其涵义复杂而又抽象。即使把讨论严格限定在诗学的范围内,人们对“意象”的定义也是人言人殊,有些未免抽象难解或宽泛无归。其实,“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也就是说,“意象”必须兼有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意两个基本要素,缺一不可。

  中国古典诗歌是极其精炼的语言艺术,言约而意丰是历代诗人共同的追求目标。因此古典诗歌中很少有泼墨如水的鸿篇巨制,相反,人们对那些一字千金的精简短章更为推崇。正因古典诗歌的篇幅相当有限,而作者又希望在有限的篇幅内承载更多的意蕴,所以不能容忍芜辞赘句的存在。从意象的角度来思考这种原则,显然会导致对于意象密度的追求。假如同样长短的诗句或诗篇中包含的意象或多或少,也就是意象的密度或密或疏,当然前者所承载的意蕴更加丰富,或者说所传达的信息量更大,如此更可能达到言约意丰的效果。

  但是,是不是意象密集的诗一定是好诗呢?或者说,是不是意象密度越大的诗就越好呢?下面以王维《山居秋暝》做些分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后人的赞扬之词甚多。但是它也招致了一些贬议,清人沈德潜就说:“中二联不宜纯乎写景,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景象虽工,讵为模楷?”虽然仅是针对“写景”而言,但其实正是指此诗意象过于密集。那么,为什么意象过于密集也会是一种缺点呢?简单地说,原因在于意象过密会妨碍诗歌意脉的流动,从而显得堆垛、板滞。

  从上述论述可以得出两个貌似互相矛盾的结论:对于诗句来说,意象密集往往会产生精警的名句;对于诗篇来说,意象密集则是利弊参半的,有些作品因意象密集而见胜,有些作品却因意象过密而受损。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在于人们对于名句和名篇的要求有所不同。一般说来,凡是万口传诵的名句都具备某种独立的价值,也就是说,即使把名句从原诗中彻底剥离出来,它们的价值也几乎不受损伤。甚至还有这样的情形,独立状态的名句非常出色,而包含着名句的全诗却并非完璧。

  由此可见,虽然不能说所有的名句都是意象密集的,但是意象密集肯定是构成名句的重要条件。因为名句的篇幅仅有寥寥数字,如果意象的密度太低,那就包蕴不了多少意义,要想成为具有独立价值的名句也就难上加难了。

  综上所述,唐代诗人对意象的密度是相当留意的。唐诗名句的意象密度大多较高,这是唐代诗人写诗时精雕细琢的自然结果。唐诗名篇的意象则以疏密相济为普遍规律,唐代的优秀诗人有意无意地把诗歌意象的密度控制在比较合理的程度,从而写出许多疏密有致的佳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典诗歌中很少有鸿篇巨制的原因在于言简而意丰是历代诗人共同的追求目标。

  B.意象就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和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的结合体。

  C.唐代的优秀诗人把诗歌意象的密度控制在比较合理的程度,从而写出许多佳作。

  D.诗篇中包含的意象越密集,它所传达的信息越大,越能达到言简意丰的效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王维的《山居秋暝》虽然是一首千古传颂的名篇,后人的赞扬之词甚多,但是这首诗也因为在写景时意象过于密集招致了一些非议。

  B.无论是哲学家还是普通人,无论在哲学领域还是在诗学范畴,对“意象”定义的阐述都是复杂、抽象难解和宽泛无归的。

  C.意象密集的诗未必是好诗,而且意象密度过大甚至是诗的一种缺点,原因在于意象过密会妨碍诗歌意脉的流动,从而显得堆垛、板滞。

  D.人们对于名句和名篇的不同要求,导致有些作品因意象密集而见胜,有些作品却因意象密集而受损的现象产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假设古典诗词的篇幅不是有限的,作者在长篇诗歌中可以有足够的空间来表达意蕴,那么就可以容忍芜辞赘句了。

  B.如果一首诗看上去显得堆垛、板滞,那么诗人可以通过减少一些意象来疏通意脉,从而救活这首诗。

  C.因为构成名句的重要条件是意象密集,所以作者想写出名句,加大诗歌意象密度仍然是必要的创作手段之一。

  D.唐代诗人写诗时精雕细琢而创作了意象密度高的名句,而其中的优秀诗人因控制意象密度的做法而创作了许多疏密有致的名篇。

高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3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请吃饭

  这个周末,周小五请了三个人吃饭。三个人中,有两位是他的上司,还有一位是相处多年的朋友,对他都很重要。周小五提前一天就跟他们打了电话,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周小五在酒店订好包厢,早早地赶到了。

  服务生介绍说,酒店有一种火锅套餐,分180元、380元和680元三个档次,周小五不假思索,挑了680元这一档。请这几个人吃饭,最重要的是面子。

  周小五在新城区上班,父母还住在老城区,尽管离家并不远,但他很少回家,因为有做不完的事。就是到了周末,也得学习韩语、电脑和国际贸易,还要打各种各样的电话、请别人吃饭或者被别人请……靠着这样一点一点的努力,他的事业慢慢发展起来了。

  又过了一会儿,请的人一个也没到,周小五就给其中一位上司打电话,问他现在走到哪里了。上司在电话里先是一愣,接着一副恍然大悟的口气,说:“真不巧,刚才一个重要客户要我去一趟,事关重大,不能来了……”

  周小五说:“没关系,你忙你的。”他说完,把服务生喊过来,说:“请把套餐换成380元钱那一档的,有一位朋友不能来……”

  这时,电话来了,是另一位上司打来的,说突然出了点事,得留在家里处理,不能来了……

  周小五忍不住自己的失望,问:“必须你处理吗?”

  上司说:“是的……这样吧,明天或者下个周末,我请你。”

  话说到这个份上,周小五也只好认了。他又一次喊来服务生,尴尬地问:“能不能换成180元钱那一档的?”

  服务生有些不乐意了,周小五连忙赔着笑脸,解释说,又有朋友不能来了,不想浪费。

  只剩那位相处多年的好朋友了,周小五想,这么要好的哥们,到门口吃个大排档, 60块钱就能让两个人吃得乐呵呵的,这顿饭请得有些多余了,但已经到了这个时候,朋友肯定快到了,于是他就让服务生赶紧上菜。

  菜很快上齐,桌子上的煮锅开始沸腾。服务生指着几盘生肉和生菜,问:“现在下锅吗?”

  周小五点点头,服务生就将几盘菜倒进了煮锅。

  想不到的是,这时候朋友也打来电话,说他身体很不舒服,得去医院挂盐水,实在对不起,改日一定摆酒谢罪。

  周小五好一阵沮丧,沮丧过后又为难了:这满满一桌菜他一个人怎么吃呢?打包?他宿舍里连个热饭的炉子都没有,再说,好多菜已经下锅,根本不能打包。

  这时,电话又一次响了起来,这次是父亲打来的,问周小五:“今天是周末,你回家吗?”

  周小五说:“忙,不回了。”

  父亲说:“你空了就回来看看吧,已经一个多月没回家了,你妈老是念叨你。”

  周小五嘿嘿笑了几声,说:“真的有点忙。”

  父亲又问:“你现在在哪里?”

  周小五说:“在酒店……哦,对了,你和妈吃过饭没有?要是没吃,你们就过来一起和我吃吧,我在这里等你们。”

  父亲在电话那头愣怔了一会,然后问周小五:“你刚才说让我们和你一起吃饭?”

  “是啊是啊,我请你和妈来吃饭。”

  放下电话,周小五想起自己请过无数人吃了数不清的饭,却唯独没有请父母吃过一顿饭!

  父母一会儿工夫就赶了过来,看来是叫了出租车。他们脸上全是笑容,丝毫没多想儿子为什么突然请他们出来吃饭,一家人第一次在家以外的地方一起吃饭,吃一份最低档次的套餐。

  周小五分别敬了父亲和母亲一杯酒,他将酒一饮而尽的时候,心里突然涌出想哭的冲动。

  吃完饭,周小五和父母一起回了家,在家里住了一个晚上……

  星期一一上班,一位同住一个小区的同事就跑过来告诉周小五:“昨天你爸妈在小区里逢人便讲,说你请他们在大酒店里吃了一顿高档饭,还说你给他们敬了酒,祝他们身体健康……”

  周小五一下子泪流满面。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高中语文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

高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3篇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相关文章:

[初中7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答案年] 三年级上册期中试卷2篇 7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山东济南学大教育小学一年级英语综合培优班寒假班 一年级语文上册试卷题2篇(三年级上册英语培优课堂50页)

小学语文试卷讲评内容5篇(语文试卷讲评要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复习试题及答案_2篇(高一必修二语文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期末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2篇(七年级下册地理测试题7章及答案)

初二语文病句及答案初二语文下期末测试题答案2篇(修改病句大全及答案 初二 初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文高中语文课内外名言3篇(高中语文名言警句摘抄大全)

三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7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答案]2篇 七年级上历史期中试题及答案人教

高考语文必背文学常识及名段名句:高中语文文学常识3篇 高二语文常考文学常识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2篇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人教版附答案